江莼脸上挂着笑,看向何淼:“我看你们的关系很好,怎么,你不想送?”
何淼:“也没有,就是有点奇怪。”
江莼不是跟网友一样觉得秋平狱是他娘家吧。
诶,江莼是公子扶苏,陛下曾经在秋平狱待了一晚上的事他很有可能知道。
江莼说道:“你不是说秋平狱是你出山之后待的第一个地方吗?我还以为你很想那里的人。”
何淼摆摆手,“没有没有。”
到处都是脚趾头的秋平狱,他一点都不想。
“江长史,你等会儿有事没有?”何淼问道。
江莼:“说。”
【呜呜呜,为什么只是江莼也这么帅。】
现在能听懂秦朝的发音了,网友们经常被他们一句简单的话给秒到。
【我知道,因为秦朝那个时候的人都长得很高。】
【说起身高,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刚在山门口那个受伤的年轻人,他好像比江莼还高一点。】
【真不管那人了吗?】
【管什么,那不是他们应该的吗?不过我很好奇,他们杀了一个酒馆的人为什么还没有判死刑?】
【秦朝的法律可以操作的余地挺多的,说不定他们是花钱免了一部分的罪。或许跟项羽叔侄一样,他们在衙门里有好朋友。】
【话说有没有可能,那个黑脸男人和他儿子就是项羽叔侄?】
何淼抖了一下,别开玩笑了好嘛,怎么可能有这么巧的事情。
何淼跟江莼说道:“你要是没事, 跟我去一下水泥院子吧。”
水泥院子的主体建设部分都是江莼带人完成的,何淼就是个甩手掌柜,只是每天有空的时候才过去看一眼。
江莼真的特别照顾他, 二话没说把就把水泥院子的建设接了过去。
何淼只管提需求。
这也算陛下批给他的院子,何淼尽可能地多设功能区, 网友们都说咱们总算有了块属于自己的地方,看你连个红烧肉都吃不上, 不如在后面弄一个猪圈。
还有小菜地,造纸的水泥池子, 阳台小屋等等, 哪天在骊山园待得不舒服了,就可以来这边休息一下。
何淼这个需求的,还真是一天一个要求, 但不管他的要求多奇怪,江莼从来都没有不耐烦的。
才隔一天没见, 这个院子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在大门外, 原来两边光秃秃的墙上添了一溜漂亮的圆形瓦当, 太阳照在含有一层薄薄釉面的瓦上像是投了一块小火球在上面。
秦朝这个时候的瓦基本上都是圆形平面的, 放在墙上有种不同于近现代时期屋檐瓦的精致美感。
瓦当上面还有字。
何淼知道古代组的教授们一定很感兴趣,就靠近观察,感谢这么多天教他认字的江老师, 瓦上面的十二个字他都认识。
“维天生灵---”
江莼帮何淼拿下来一片瓦,只见后面是:“天下咸康, 屋落宇宁。”
同时, 江莼说道:“这是让附近的土窑烧出来的,虽然形制一般,这个院子却也不是长久居住的。”
何淼拿着瓦片, 很知足的说道:“这不一般了,我觉得很好。”
【的确很好,想不到大秦连有釉面的瓦都能烧出来了,改善一下土窑的话,是不是连瓷器都能烧出来?】
【应该差不多。】
【这跟我们之前出土的西汉“维天降灵”瓦当很相似,不过看秦朝的瓦上面的字,似乎这个刻字还跟建筑的性质贴合。】
【只用肉眼看秦瓦的大小,是比汉瓦小了一圈的。而且那个汉瓦,好像是没有釉面的。】
【“维天降灵”汉瓦保存于故宫博物院,圆形,直径将近十八厘米,不知秦朝这个瓦直径有多少。】
弹幕上关心这片秦瓦的人还真不少。
何淼垂眼看瓦抬眼看弹幕,一双手蠢蠢欲动,很想把江莼摘下来的这片瓦藏起来,然后晚上继续点粉丝福利。
“江哥,这种瓦还有没有?”当面藏瓦太奇怪,何淼犹豫了一下就还了回去。
江莼把瓦重新覆盖到墙面上,看出来何淼很喜欢这个瓦,说道:“院子里还有没有用完的,你想要可以拿两片。”
不过到现在江莼都非常奇怪,何淼明明能够做出来更好的东西,为何有会对这种不值一提的东西感兴。
何淼摆摆手,“我只是喜欢骊山造出来的砖瓦。”
【不要解释,解释就是掩饰,感觉江莼已经把你看透了。】
水泥院的另一个变化就是加上了门,还是非常明亮的黑色漆木门,门上的鼻环图案对现代研究者来说都是非常罕见之物。
何淼在这两扇门旁边又是转悠了一圈。
江莼:早知如此。
【我只是小的时候在农村奶奶家见过黑色的木头们,不过记忆中那个颜色,没有秦朝的好看。】
【要知道秦朝的流行色就是黑色,陛下虽然制定了很多显示皇帝独尊的规矩,但是并不限制黑色,上次在咸阳都看到了好多不同的黑。感觉秦朝最惋惜的一件事,就是这种多彩多姿的黑色消失了。】
【我想看看老祖宗的龙袍是什么黑。】
何淼站的角度恰好反射到了太阳光,那黑色竟然呈现出一种五彩斑斓的色彩。
弹幕:【老祖宗的龙袍的黑应该比这个还五彩斑斓。秦朝的老祖宗们在色彩上是达到了怎样的高度啊!】
【淼淼,你可以经常跟搞颜色的工匠师傅混一混。】
【秦朝在色彩方面真没的说,中国紫要不是淼淼的揭秘,咱们现在也是真不能用纯天然的方式将它创造出来。】
进门之后就看到一个二层建筑,昨天来的时候还没有,何淼和网友们看这建筑的精致形式,还以为是他们要求的那个可以养花看风景的小阳台,谁知向前走几步就看见了外圈围墙上的俩大字:【厕所】。
王清源刚喝下去的一口水全都喷了出来,顾不得擦嘴马上敲击键盘:【淼淼啊,你走进去看看,底下是不是猪圈。】
对秦汉时期比较了解的网友:【不是吧不是吧,不是我想的那个样子吧?】
【不可能吧,我们是不是已经让淼淼跟江莼强调了,要一个干净的猪圈,要喂不一样的猪。】
【谁还记得江莼听到淼淼想要养猪之后那个苦瓜似的脸色?所以很有可能是我们想的那个样子。】
何淼心道打什么哑迷呢,看了江莼一眼,走到那个位于水泥院靠着门墙一角的二层建筑边,虽然厕所建在地上有些奇怪,但这不就是一个建在地上的厕所吗?
厕所底下的小房间应该是储存粪肥的吧,昨天的沤肥课上农大的教授还说我国沤肥精耕土地的历史非常悠久,保守估计秦朝已经出现利用动物粪便肥地的方式。
“猪圈是我亲眼看着修建的,特意在地面用了两袋水泥,四周用陶窑里面烧出来的红砖围起来,门开在侧边,平日清理也会非常方便。”
江莼看着面前的猪圈,跟何淼说它符合洁净标准的方面。
何淼震惊,怀疑地看看上方开着的两个无论怎样想都是粪坑的洞,问道:“真真真的?上面盖厕所,下面盖猪圈,你们都是这么养猪的。”
蒋纯有些奇怪,何淼的反应为什么这么大。其实第一次看见这种情况的现代网友反应更大。
【对,你没看错,在汉朝就是这样养猪。】
【呜呜呜,幸亏我是现代小孩。】
说话间,古代组上了很多出土的汉朝风俗画像砖压缩图片,画像砖上的图被扩大到有猪和有厕所的画面。
第一次看见这个的何淼跟网友们,很有种跌破想象力的感觉。
而且此类的画像砖还不止一个,有的是分别有男女厕所从两边上去的,也有从中间上去的,但无一例外,下面的圈里都有一两头大耳朵哼哼。
何淼:为什么?
【汉朝的人为什么要这么喂猪?他们能吃的下去吗?】
也有理性的人说:【跟何淼淼看了这么多天的秦朝人生活了,你是不是还没有意识到在古代普通百姓连喂饱自己都有多困难?】
【贵族们是不吃猪肉的。他们常吃的肉都是牛羊鹿肉,狗肉在秦汉时期也是百姓餐桌上常见的肉类,而狗也是吃粑粑的。】
【不要说了,我正在吃午饭。】
江莼说完,才发现何淼一动不动的,轻声问道:“难道我造的这个猪圈,跟你们山里的不一样?”
何淼:“当然不一样啊。江哥,我没想过用人粪喂猪啊。”
江莼懵了一下。
网友们看出来了:【就说应该把猪圈图纸提供给江莼呢,他是长公子,就算经常在骊山活动,也一定没有喂过猪。淼淼被教授们提醒强调要一个洁净的猪圈,但扶苏还是要请教秦朝工匠的。】
【生产力决定生产方式。】
【就是啊,百姓们自己吃饭都费劲,想吃一口肉也不会想到要专门伺候猪去。】
江莼:“你们山里的猪圈,是怎么样建造的?又是如何投喂的?”
何淼说道:“有围墙,半人高,水泥铺面,加棚顶,外面的墙边设猪槽,一天三顿热汤热饭。饭主要是用米糠麦麸混合野菜熬住而成,有时候我们还会喂一些地瓜和坏掉的水果。”
江莼的表情空白了一瞬。
就是军中重要的战马,也没有这个待遇。
在他看来,何淼如此养猪只是为了吃上猪肉,已经有点穷奢极欲的表现。但是,他们山里都这么喂猪。
这就让江莼想要教导何淼从完路上走回来的话说不出来了。
不是不可以吃好肉,但至少不能为吃一口猪肉如此大费周章,若觉得猪肉不干净,完全可以吃羊肉鱼肉。
用很多人都无法达到的条件来养猪,实在是穷奢极欲的代表。
何淼想要改猪圈的时候,江莼到底看不下去自己非常看好的弟子如此行事,便与他说秦朝有多少战马百姓需要养,作为官员即使做不到厉行节俭,却也不能过度的放纵私域。
今天可能只是用米糠野菜喂猪,他日就可能用精米细面。
何淼说道:“其实在我们山里,高产的粮食特别多,基本上猪都不吃米糠了。”
他们吃饲料。
【哈哈哈,终于找到了江莼和历史记载中的扶苏公子那一面,唐僧,简直不要太唐僧。】
【对啊对啊,听得我很想揍他的帅脸一顿。】
【我想问问老祖宗,是怎么把孩子放养成这个样子的。】
何淼看着江莼,又说:“上次章少府给我的小苗苗,我们山里就有,春夏季节种上,一条藤上能结很多瓜。如果种一亩,可以达到亩产四五千斤。”
正要说话的江莼:---
【哈哈哈哈哈秒杀。】
第74章 物品差
再次开口, 扶苏的嗓音都是干涩的:“四五千斤?淼淼,你们山中的斗量与山外的可一致?”
这下沉默的成了何淼跟网友们。
该说江莼不愧是公子吗?考虑问题都是从比较关键的点上来,有些出人意料。
难道亩产几千斤, 扎根之后就疯狂结瓜的南瓜还不够令人震惊的?
怎么不震惊,江莼在听到四五千斤时, 只有一个念头,鲜瓜, 那是仙瓜。继而,他想问何淼, 认识陛下给的那两株苗为什么当时不说。
何淼已经在网友的提醒下为自己明明认识南瓜却为什么在章少府给他的时候没说出来, 找了个完美理由,然后反问江莼:“那本是我们山里独有的种子,当初我刚从山里出来, 摔了一跤把这些东西丢了,不知章少府怎么也有?”
江莼为难, 总不能说章少府是皇帝, 还早就让人查了你。
【歪瑞古德, 问得好, 这一下连老祖宗都问到了,我们等等看老祖宗会怎么糊弄你。】
周得一回家这段时间,不是看直播就是拿着手机到村口找爷爷奶奶帮他认山里的野菜, 而且本来就非常喜欢种田小说的人,这些天更是亲自上手做肥皂玻璃等物, 然后每天都把他亲自试验后的宝贵经验发给何淼。
搞得何淼现在一看见【我胡汉三又回来了】这个昵称, 想到都是肥皂玻璃。
就跟着就看到我胡汉三又回来了发:【我看这个水泥院子建的差不多了,赶快做肥皂吧,还有玻璃, 我敢说玻璃做出来绝对的能再官升三级。】
【玻璃哥,你还不消停呢。】
【玻璃是高奢定位,现在做还太早。边去。】
【不过肥皂可以搞一搞,淼淼的衣服都洗不干净。】
秦朝已经有了清洗之物,何淼上次在咸阳市集的时候买到一些,是一些经过简单加工的皂角。但此时流行的洗涤剂,依然是草木灰,连江莼都用草木灰洗衣服。
可能江莼以前是不是经常待在骊山,何淼看见他洗里衣的那次他洗衣服的动作一点都不熟练。后来李韬看见了,叫来两个小吏帮他们收拾。
何淼也是趁那次对秦朝的内衣(贵族的)进行了一下研究,还是以江莼的衣服为样本,到现在想到几亿网友对着屏幕讨论江莼(扶苏公子)的内衣,何淼都能感到一种不小心让好朋友社死的愧疚感。
江莼说道:“我并非质疑五千斤的产量,只是想确定,五千斤大约有多少石。”
这中间有没有误差,又差多少。
何淼是文科生,自己算可能会慢一点,但他有弹幕啊,马上看着弹幕念答案:“我们山里的斤两小,一斤只有十两。山外的一石是七十五斤吧,我们山里的五千斤是三千一百二十五斤,折合四十一石多。”
何淼说完了,这边运用古老计算方法的江莼还没有算明白。
【哈哈哈,我看到了江莼瞳孔里的震惊。】
【淼淼再说山里如何如何,老祖宗会不会兴起将“山里”打下来的想法?】
【难度等同于要打外星人。】
【这个可能性应该不大,毕竟在老祖宗眼中,淼淼说的山里家人都是隐士,本来就是他的自己人。】
江莼说道:“你们山里难道也有更简便的计算方法?”
他的计算已经是从经常需要计算的小吏门中间学到的最快最便捷的了,却还做不到像何淼这样脱口算出。
何淼:“重点不是这个,江长史,我看见山外的收成至多两三石,这也就只是我们那里的三四百斤,但你怎么听到那么多的产量一点都不惊讶。”
江莼稳重地点点头,“我其实没看见那么多的产量,无法相信而已。”
何淼有点理解,毕竟如果有人在此之前跟他说能带他到秦朝,还能实现物品的跨时空瞬移,他也会很平静。
因为根本不相信会发生这样的事。
“没关系,等我们的南瓜苗长大你就知道我有没有夸张了。我们刚才说到哪了,对,猪圈。”何淼接着刚才的话题,把他理想中的猪圈跟江莼描述了一番。
江莼一脸无奈,行知道了,你要喂的猪要住比马厩还好的房子。
何淼看着厕所下面的猪圈,“这个也不能浪费了,正好我们山里人有一种能够使粮食增产的沤肥之法,咱们把这边的门缝堵一下专门用来接粪好了。”
看着里面的水泥地面,江莼有些心疼。
不过能令粮食增产,也值得一试。
“对了,猪粪也是很好的肥地之物,还有马粪牛粪。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江莼琢磨了一下何淼用秦语说的这句话,倒也不好说让他先只喂一头猪试试了。
看完了猪圈,又去看的水池。
每天连纸都没有的日子太悲催了,何淼要水泥做的水池就是为了做纸,现在的他还不敢奢望用纸擦屁股,只是想要能有一个随身携带的本子而已。
网友们跟随何淼的第一视角从水泥院子里的泥土路面这头走到那头,终于看到那个用水泥抹面的水池。
【这个工程完成得很漂亮。】
【以后高低得把水泥院的路面硬化一下,不然这算什么水泥大院!】
【啊?啊啊啊,你们看,那水泥里面用的砖,难道就是旁边的那些吗?】
水泥池旁边垒着半人高的一垛砖,方形,青灰色,上面是一个线条简单优美的孔雀。
骊山始皇帝陵的实心砖,是专家教授们第一眼看见就恨不得直接捞到现代的文物。
现在都铺了水泥池子用了,用在始皇陵的建设上,是文物配文物,还不到他们心疼呢,但是用再一个造纸的水泥池上,众人的感觉就是暴殄天物硬给山猪筛细糠。
并非造纸术不重要,而是用土坯砖垒起来围墙然后用水泥抹面更有性价比。
王教授刘教授储教授林教授等排队上线,让何淼一定要把这些雀纹砖搞回去,就算不能都传到现代,在始皇陵才能让它们在更大程度的可能上保存。
出土的古代文物中素来以龙凤为主,鹤与金乌的也都见过,孔雀纹的还真是非常罕见,教授们曾经截图过两块实心雀纹砖,没少挤时间研究。
被教授们发布在穿越应急部门官网上的相关文章科普之后,网友们也很清楚这些砖的价值。
【淼淼,快搬啊,多藏一块是一块。】
【多一块砖,我们就多一块财富。】
最后何淼把这地方的方砖都搬到了独轮车上,自己亲自推着,推倒了他住的那间房门外。
江莼几次想要帮忙被拒,哭笑不得。
何淼所珍视的,和世俗珍视的往往有很大的差别。江莼真是越来越好奇,他山里的家以及隐居在山里的族人到底是怎样的。
入夜,吃过晚饭的何淼正打算关门,昨天前天都没空给他上课的江莼拿着一卷竹书过来了。
江莼温和的面容占据了整个大屏幕。
京大研究生宿舍突然爆发一阵尖叫,勾着毛衣旁边的手机里放着穿越直播的宿管阿姨被一道最为高亢的尖叫声吓得激灵一下子。
“这江长史是挺好看的。”阿姨顺了顺怀里的毛线,“要是年轻那会儿,我也得尖叫。”
不过现在看着视频里的人,就算清楚的知道他是两千多年前的人,还是一种历经千帆的看晚辈的感觉。
张妍看向陆小小:“你叫什么啊,又不是第一次看见江莼的怼脸视频。”
“不是啊妍妍,你看他手里的竹简,外面有两个字。”陆小小激动得整个人脸发红,“爰历啊。这是不是传说中老祖宗统一文字时,让李斯赵高等人编写的《爰历篇》!”
张妍一下子站起来,她刚才只顾着看扶苏了,竟然没有注意到公子手里拿着这么一卷宝贝。
穿越应急部门,搞古文字古汉语研究的教授,都在第一时间站了起来。
太激动,坐不下去了。
秦始皇建立了统一的大帝国之后,于各方面实行了统一政策,书同文可不是一句空话就将当时六国所使用的不同文字给统一了起来的。
根据《汉书》记载,秦始皇命李斯赵高和太史胡毋敬编写用于全国官吏通用的规范书,分别为《仓颉篇》、《爰历篇》以及《博学篇》。
这是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推出的识字蒙书,珍贵异常,然而这三本书保留下来的内容已经极少,流传下来的之后后人做的相关注释书。(1)
现代人一致认为,真正的三篇蒙书大部分在项羽放的那一把大火中被烧成了灰烬。甚至还有史学家推断,其实李斯等人所编的这一系列字书并没有产生始皇帝所期望的效果。
毕竟小篆不久便丧失了生命力,隶书引起书写的便捷性和广泛性迅速在汉初取代官方字体小篆的地位。
这可能也是一本秦始皇时期的字书都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
但作为统一之初始皇帝命人编写的字书,三篇的历史价值不可否认。
“我早就有预感,江莼带淼淼学习,我们一定有看到这三篇的那一天。”王清源的眼泪都下来了。
后面的生态小组表示,如果淼淼把书传送过来,我们可以帮你们做一些客观的检测。
何淼刚把江老师请进来,就看到了弹幕。
路不小:【淼淼,江莼拿的书是宝物,你问一下购入源头,买两本啊。】
何淼看了看江莼握在手里的一卷竹简,难道是一本在后世很有名的书?
“爰,历。”何淼问道,“这是什么。”
江莼说道:“官吏案头必备之书,这是父皇命赵高编写的三篇文章,一来正字体,二来让习此书之人可以将律例熟记于心。”
他讲书放在桌子上,“这是我跟周长史借的,哪天去咸阳给你购一本,平日放在案头,随时看记,自然就孰能生巧了。”
“《爰历》中包含律书中的基本字词,看完这个再看律书便轻松了。”江莼是第一次当老师,发现何淼总是记不住他教的那些法律条文,特地请教了那些参加过吏考的同僚重新制订了教学方针。
其实江莼以前来骊山园也不过是每月来一次,最多两天便会被“调入”咸阳,在骊山文吏们眼中,他就是一个有背景的人。
在奉命接近何淼这段时间,他才和骊山的文吏相处得熟悉起来。
周长史的这卷书都被盘包浆了,可见有多爱惜,当墨色饱满的字体随着开卷映入眼帘时,何淼才知道这本书的含金量。
这一首小篆,写得实在是太漂亮了。
何淼:想据为己有。
现代,王教授擦了擦眼睛。
虽然想要摸一下是奢望,但能有幸一见已经死而无憾了。
【这么好看的字,不会是赵高写的吧?】
【你没听见江莼说的,这是找周长史借的,竹简又不能印刷,很可能是周长史手抄的。】
第75章 欣之友
网友不说何淼都没有意识到, 印刷术和造纸术是前后诞生的两兄弟。这么一个简书顶多写几百个字,一片片的竹简相连,从制作竹片到最后书写串成书不知道要耗费多少心血。
这一刻知识就是财富具象化了, 造纸术和印刷术也不愧为对人类文明影响最大的发明。
因此看着珍贵不易得的简书,何淼今天的学习比以前都认真。
江莼更觉何淼孺子可教, 是他想要的学生。因为何淼这个听话的学生,第一次当老师的江莼就觉得教人知识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偶尔想到身为公子时需要背负的一切, 还不如只当一个让人明理明法的老师。
何淼听见叹气声,就问道:“江长史, 你心情不好?”
【也只有淼淼这样的还没有出社会的低情商学生, 会直愣愣问出这样的话。】
【我觉得有话直说挺好的,长嘴不就是让说话的吗?】
【其实我刚才也想问,江莼是不是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了。】
江莼笑道:“我怎么心情不好了?”
难道山里的人都是这么关心别人的, 连心情怎样都会问。
何淼说道:“这不是听见你叹气了吗?”
江莼:“我经常这样,每天诸多繁冗之事, 谁不心烦, 但也只是心烦, 不想就好了。
接下来我们讲下一句---”
【江莼的精神状态跟我们打工人好像啊。】
半个时辰后, 江莼放下笔说明天再讲,屏幕前还有很多跟着何淼一起学习秦朝蒙书的人意犹未尽。
这是一笔从天而降的财富,不伸出双手去接都说不过去。
何淼却是坚持不过一节课的时间, 打瞌睡了,巴不得这一声下课。
“终于能休息了, 江老师, 我送您。”
被这欢迎送走的姿态送到门外,江莼哭笑不得,他早发现了何淼每次学习都不能超过三刻, 否则便会分神。
【江老师也是太仁慈,应该留一点课后作业啊。】
【就是,我对这个厥字的写法还有些不理解的地方,特别想抄写十几遍。】
何淼:你们还是不是人啊。
【截图啊,前面好多画面都可以截图,打印出来之后你照着就行了。】
江莼看着何淼说道:“我看你学习虽然认真,却也免不了少年人的贪玩,这模样倒是像我家中幼弟。今天学习的这十六个字,每个写三遍,明晚教习之前拿给我来看。”
老师真布置作业的噩耗都没有前面那一句大。
何淼恍恍惚惚,摸了摸自己的脸,“江老师,不,江哥,江长史,我每天干很多正事的,怎么会跟你幼弟一个熊孩子像。”
熊孩子?是说小孩儿吗?其实胡亥没有比何淼小几岁。
何淼这样嫌弃的模样,应该是不想被拿来跟一个小孩儿比较。江莼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对,你学东西非常快,应该说我家那幼弟有你一半聪明就好了。”
何淼:呵忒,不管怎么样比,我都不想跟胡亥比啊。
【那什么,我才反应过来,咱们江老师说的幼弟,不会是胡亥吧。啊哈哈哈哈。】
【淼淼难道跟胡亥有什么特定的缘分吗?当初刚到骊山,就被骊山的小吏误认为是什么小公子。】
【还好啦,江老师最后不是说淼淼比他幼弟(胡亥)聪明吗?】
江莼放开手让何淼回屋休息,提醒他明天还要早起。
何淼:不开森。
“江哥,你也早点睡,”何淼扶着门,“经常听你提到幼弟,如果有机会的话,我想跟他认识一下。”
江莼道“好”,屋里的灯光衬得他眼睛里的笑意更为的温柔。
【公子真的魅力十足,也不知道咱们老祖宗是怎么带孩子的,这才是真正的君子如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我看你才是入魔了吧。】
【谁能不入魔,一般表面温柔的人都是内冷,咱们江老师却是一块实实在在的从里温润到外的羊脂玉。】
刚才还说胡亥的弹幕又成了夸夸堂,不过江莼的身影消失在灯光里之后,网友们看回放,被美色迷惑的神智才快速降温。
【淼淼,你说要认识胡亥?】
【我知道,是不是想偷偷揍他一顿?】
【这哪行啊,别看那家伙是胡亥,在咱们看来又蠢又笨只用短短几年就把始皇大大打下的大片江山作完蛋的完蛋玩意秦二世,但现在人家是实打实的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