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小掌柜by折吱
折吱  发于:2025年03月05日

关灯
护眼

阿笙一听,当即也有些紧张。
他也不是很懂画啊。
而且,一个是新拜的老师,一个是二爷,这,这让他怎么评出个高低来?
再一个,二爷同于(虞)爷爷两人的画技肯定都高于他,他哪里配对二爷同老先生的画“指点江山”的。
“你们觉得……我画的画不如谢南倾?真是岂有此理!你们……你们知不知道,我,我是谁……”
“我,我告诉你们,老朽,老朽提笔作画的时候,你们,你们胎毛都,都还没长,长齐呢!”
“你们再看看,再仔细看看,我这画……我这构图,我这着墨,哪里,哪里不比,比那些个沽名钓誉之辈强?”
福旺领着阿笙走过前院,穿过长长的回廊。
尚未走到书房,只听敞开的书房里,传来老人带着音量扬高的话,以及断断续续的语速,一听便知道,醉得不轻。
“你听,自我们几个说二爷画得更好之后,老先生就开始在书房里骂骂咧咧的了。”
阿笙听出,福旺虽是用的骂骂咧咧这个词,言语间无半点嫌弃之意。
想来,是听出老先生声音里的……哽咽了。
许是这么多年遭遇的不公同冷遇,终于借着酒后,宣泄出来了吧。
厨房的窗户开着,阿笙倒是提前瞧见了在书房里头,提笔在作画画的老先生。
二爷也在提笔作画,只是他全程没见二爷说话。
一个骂骂咧咧,一个不发一言……
这画面,怎么瞧,怎么都顶有趣。
倒是没瞧见小石头……
小石头从来都是跟爷爷形影不离的。
阿笙探着脑袋,还是没有瞧见小石头。
阿笙转过头,比划着,问小石头去哪儿了,怎么没见着小石头。
担心自己声音大声,回头被那醉酒的老头给听见,自个儿把画给画坏了,或是那个落笔没落好了,怪他制造出动静,妨碍老人家作画,福旺压低声音,“小石头吃过午宴后犯困,被抱下去午睡去了。要不,老先生能拉着二爷斗画么?”不得忙着陪孩子?
阿笙听了,倒是很是为老师同小石头高兴。
小石头很依赖于(虞)爷爷的,小家伙一定是已经适应了春行馆的日子,并且在这里待得很安心,才会睡着了,被小厮抱下去,也没有醒。
老爷子也才会放心地让小厮带小石头去睡觉。
“二爷,虞老先生,你们瞧,谁来了?”
阿笙正出神呢,冷不伶仃听见福旺禀告的声音,忙回过神。
房间里,在作画的两人同时抬起头,朝他看了过来。
明明昨日才见过二爷,最近同二爷见面的次数,加起来更是比他去年一整年都要多,不知道为何,就这么不期然地撞上二爷的目光,脸颊还是隐隐有些发烫。
“二爷,老先生,这是阿笙少爷在家里蹲的猪蹄汤,我端去厨房,分装在碗里,再给你们端去花厅,可好?”
虞清松吃醉了,一下子没能反应过来阿笙少爷是谁,谢放听说阿笙送了猪蹄汤过来,放下手中的笔。
走上前,一双深邃的眸子望着阿笙,眼底有意外,也有惊喜的神色,“今日过节不在家里陪爹爹,怎么反倒跑这儿过来了?”
话落,打趣地问道:“方掌柜的没意见么?”
阿笙比划着:“爹爹,爹爹吃醉就睡着了。嗯,因为昨日才拜了师父……便,便想着,当学生的,过节应当送上一些自己的心意。”
谢放浅浅地叹了口气,“敢情,我只是捎带的。”
阿笙忙打着手势,解释道:“不,不是……上回二爷送了我鸡汤,这猪蹄汤,原,原本也,也是……”给二爷的回礼。
特意多炖了一些的。
“同你说笑的。福旺,你去把猪蹄汤拿到厨房吧。再端碗解酒汤过来,回头等老先生稍稍醒酒后,一起到花厅吃阿笙特意炖的猪蹄汤。”
谢放转过头,对在一旁候着的福旺道。
“是,二爷。”
福旺领命,拎着食盒下去了。
阿笙瞧了眼二爷以及老先生桌上的铺陈的颜料,比划着,“我是不是打扰到二爷,还有余(虞)爷爷作画了了?”
谢放凑近阿笙的耳朵,声音带着笑意,“不,何止是不打扰。阿笙简直是救南倾于水火。”
阿笙的耳朵被一顾热气烘着,便是脸颊连同耳朵一起红透。
“阿笙?你什么时候来的?来,阿笙,我的好徒儿,你过来,瞧瞧,我同谢南倾,我们,我们两个人谁,画得好?!”
虞清松这会儿不知道怎么的,又认出是阿笙了,把画笔一搁,过来拽着阿笙,来到他的桌前,非要阿笙给评出个高低来。
阿笙看了看二爷的画,又瞧了瞧老师画,面露为难。
虞清松十分“豁达”地道:“你尽管实话实说,我绝不为难你。”
阿笙要是事先没听福旺的那通“抱怨”,他可能还真就当真了。
不过,平心而论,于(虞)爷爷的画,当真是惊艳到了他了。
他猜想,于(虞)爷爷的绘画功底定然不弱,亲眼瞧了老先生的画,方知什么叫画中有乾坤。
自然,二爷的画也是极好的。
他也很喜欢。
阿笙将两只手的大拇指都竖起,意思是,二爷同师父两人画得一样好。
虞清松哼了哼,“还挺会端水。不行,今日需分出个高低来。来,来,你仔细看看为师的画……为师的这幅画用了……”
阿笙被老先生拉着,来到后者的桌案前,听着老先生将自己桌上的这幅画彻头彻尾地给解说了一遍。
阿笙没正经学过画,他画画大都凭一种直觉,以及经验。
这会儿听老先生滔滔不绝地讲解着,方知原来绘画有这么多的学问,这么多的门道。
要在何处用重墨,何处用浅墨,介子点要如何用,光线的明暗要如何处理……竟处处都是讲究。
阿笙听得入迷。
老先生可能也是许久没有同人这么长时间地畅谈自己的画作了,一说起来,便大有滔滔不绝的架势。
阿笙听得愈发地认真。
“二爷,猪蹄——”
福旺回到书房,才刚开口,便瞧见二爷将食指点在唇上,示意他噤声。
福旺忙住了口。
谢放朝福旺比了比手势,示意福旺先行出去。
待福旺出去后,谢放自己也轻声地出了门。
将这个书房留给虞清松同阿笙师徒两人。
“来,你画几笔,我看看。”
讲至兴起,虞清松将画笔递给了阿笙,让阿笙就他方才讲的几个要点,画一株松柏给他瞧瞧。
只因书房外头的院子里,便有一株上百年的松柏。
阿笙眸子睁大,他……他不成的……
他都没正经学过画画!
平时自个儿随笔涂鸦还成,而且,他大多数画作都是临摹,便是平日里画的,也都是他熟悉的几样东西。
哪,哪里能提笔就画得程度!
虞清松却是不管,强行将画笔塞到了阿笙手里,一双眼睛瞪得圆圆的,分明是要看着阿笙画的意思了。
阿笙便只好硬着头皮,沾了黑色的墨,拿过桌上新的宣纸……
画画最费时辰。
阿笙回过神来,外头天色都有些黑了。
心里头一一惊。
糟糕,现在几点了?
阿笙倏地转过头,老先生不知道去了哪里,书房里,二爷坐在靠窗的美人榻上在看书。
夕阳的余晖罩在二爷的身上,镀了一层金色的暖光,使得二爷整个人瞧上去,就跟天上的谪仙人似的。
阿笙一时忘了时间,也忘了着急,只顾着呆呆地盯着二爷瞧。
正在看书的人似是有所察觉,抬起头。
阿笙慌乱地将头一低,佯装继续低头作画。
可这作画也同做文章,构思文章走向一样,一但思路断了,一时便难以立马落笔。
阿笙耳尖发烫,这会儿倒是想起来,他先前在作画时,老先生是跟他说了一句,说是他出去一趟……倒是没说干什么去。
之后……之后老师便一直没回来么?还是说期间回来过,只是他没留意?
阿笙出神想东想西的功夫,只听二爷出声道:“老先生吃得太醉,我让福禄扶他回房休息去了。我见你画得认真,便没有出声打扰你。
猪蹄吃过了,很好吃。老先生也吃过了,吃过了之后,我才让福禄扶他回的房。”
所有阿笙想到的,或是一时间没能想起来的,谢放都替阿笙解答了。
倒是一时间,让阿笙不知道怎么回应才好。
“我瞧瞧,画得怎么样。”
他,他画得太丑了。
阿笙正要将宣纸给拿起来,不让二爷瞧。却是不知二爷不知何从美人榻起的身,绕过了桌子,来到他的身后,手臂环过他的腰身,就这么状似半,半拥着他……拿,拿起他桌上的画。

身体被半拥着,阿笙闻见,来自二爷身上,他所熟悉的一股淡雅的幽香。
是昨日,他送二爷的香囊!
二爷,今日,竟,竟也还佩戴在身上么?
阿笙僵直着身体,便是连脑袋也不敢转动一下。
“画的是院子里的那株松柏?”
温热的气息如同这夏日院子里的热浪,吹拂着他的耳廓。
阿笙耳朵红透,偏的,无处可躲。
栖在松柏上的鸟雀叽叽喳喳地叫着。
阿笙什么也没有听清。
不是鸟雀太吵,是他自己的心,太乱。
什,什么?
二爷方才说,说了什么?
因着身体被二爷这么半环抱着,便是手势都不便表达,阿笙无措地通红着耳根,不知该如何是好。
“松干转折有度,针叶劲挺,阿笙观察得很详细。”
原,原来二爷是,是在评他的画啊。
“唯有这枝干,还需再粗上一些,再一个,画的几组松针,要有变化。”
枝干要粗一些么?
阿笙低头,去看自己的画。
“像这样……”
手里被塞了一只画笔,接着,他的手□□|燥温热的掌心给握住——
二爷握住阿笙的手,在画纸上轻点墨痕。
有什么温热的东西,轻触他的耳廓。
是,是二爷的唇?
阿笙的手猛地抖了抖,遒劲的松柏树干骤然一粗,墨色泅然在了纸上。
耳边传来二爷的低笑声,“小阿笙,你不专心。”
“在想什么,嗯?”
没,没什么!
阿笙倏地睁开了眼睛,从梦里醒了过来。
是,是梦?
是了,昨日二爷从他的身后拿画,他,他那会儿一着急,把,把二爷给推开了!
阿笙双手掌心抵着额头。
他怎么这般胆大妄为!
昨日发生的事情才是梦吧?亦或是,他现在仍旧是在梦里?
阿笙在自己的腿上掐了一把。
这下,阿笙确信,自己确乎是已经醒了。
并且十分肯定,他昨日,确确实实将二爷给推开了!
“可是南倾离得太近,让阿笙不舒服了?”
谢放手里头拿着阿笙的画,犹如深潭一般的眸子平静地注视着。
阿笙在二爷这般温和的目光注视下,羞惭地涨红了脸,手慌乱地比划着,“没,没有的事。许,许是天太热了!我方才……方才……”
谢放慢悠悠地接了一句,“噢,是天太热,南倾又离得太近,惹阿笙生厌了。是不是这样?”
“不,不是这样。二爷……您千万不要误会。阿笙绝对没有这个意思。”他,他哪里是这个意思?!
“逗你的。”
食指曲起,在阿笙的鼻尖上轻刮了下,谢放轻笑了一声,将阿笙的画给轻放在桌上,转过身,笑着问道:“可要喝绿豆汤?我让厨房备了绿豆汤,在水井的木桶里放了半日,喝入口水,便是绿豆都是冰的,很是清凉解渴。”
阿笙这会儿哪里有喝绿豆汤的心思,慌忙比划道:“不,不用了。二爷,时间不早了,我,我该回去了。要不然,爹爹该担心了。”
谢放:“我派福旺,上你家,跟你爹爹说一声,说我留你吃晚饭,让你爹爹不必担心?”
二,二爷要留他在府上用餐?
他,他哪儿配啊!
再一个,爹爹本就疑心二爷对他有,有存什么心思,要是得知他一下午都在二爷府里,只怕更要多想。
阿笙忙摇了摇脑袋,手飞快地打着手势,“多谢二爷好意,只是我中午烧了好几样菜,若是晚上留爹爹一个人在家里,定然是吃不完的。回头浪费了食物,爹爹该生气的。”
阿笙脑袋在曲起的膝盖上“咚”、“咚”撞了两声”。
二爷待他实在是太好了。他昨日那般失礼,二爷竟都没有怪罪他,还要留他在府中吃饭!
是他自己当心爹爹担心,还有”做贼心虚”,最后还是“跑”了。
阿笙到现在都没想明白,他昨日到底是吃了哪只熊的熊胆儿,胆儿竟肥成那样。
怎么回的家,阿笙几乎是都想不起来了,只是记得,路上晚霞满天,脸颊被夕阳晒得通红通红——
满脑子都是二爷从身后近乎环抱着他的画面。
可以说是想了一路。
日有所思。
难,难怪他会夜有所梦……
阿笙一只手撑在穿上,从床上坐起身,转过脑袋,瞧了眼外头的天色。
天色熹微。
隔壁杜婶家的公鸡在喔喔叫,还能清晰地听见几声驴鸣,在跟公鸡相互应和。
傻乌梅。它到底知不知自己是头驴?
后背起了一层汗,阿笙掀开薄被。
忽地想起什么,阿笙低头,往自己的亵裤看去。
脸颊通红。
他,他太不中用了。
只是,只是梦见二爷,二爷握着他的手,亲吻他的耳后而已,竟,竟便这样在梦里给交代了!
阿笙下了床,红着脸,去柜子里拿了一条新的裤子换上。
阿笙来到院子里洗漱。
裤子在水桶里泡着。
清晨的井水早些时候还是有些冰,现在却是温度适宜了,沁凉沁凉,格外适合省神。
阿笙将湿毛巾覆在脸上。
毛巾拿下来后,只觉神清气爽。
眸光不经意间扫见水桶里的亵裤,脸颊涨红,方才的神清气爽顿时跑了个无影无踪。
“阿笙?你怎的这么早起来洗衣物?昨日夜里,没洗你自己的衣物?”
乌梅一大早“呃呃”、“啊啊”的叫唤,方庆遥睡眠浅,便被吵醒了。
方庆遥有一个毛病,就是醒来后,就不容易再睡着,索性起床洗漱,去后院喂了乌梅。
折回前院,瞧见阿笙蹲在地上洗衣服,当爹的很是有些惊讶。
昨日夜里阿笙不是去他房里,将他换下来的脏衣物都给取过去了么?
难不成只洗了他的,反倒是把他自个儿的给忘了?
阿笙揉亵裤的动作一顿,红着耳根,动作略微有些僵硬地将手从水桶里取出,甩了甩手,比划着,“我,我昨日夜里上厕所的时候,不,不小心弄脏了。”
他木桶里只一件亵裤,回头爹爹要是注意到了他不好答,容易说漏嘴,因此,只说是夜里黑灯瞎火的,不小心弄脏。
如此,是最不惹爹爹起疑的。
虽,虽说这借口有些丢人。
果然,当爹的听了,哈哈大笑,“你呀,马上都是要娶媳妇的人了,回头要是成了亲,可不好这么毛毛躁躁的,否则新娘子该笑话了。知道么?”
阿笙也不知道,爹爹究竟是哪里来的信心,会认为他同郑小姐一定能成。
反正这事爹爹信心十足不见得有用,关键还是得瞧那位郑小姐是个什么态度。
阿笙也便没有同爹爹争辩,只顾着低头揉搓亵裤。
方庆遥见阿笙低着脑袋,只当儿子是害羞,才故意装出忙碌样子,“那成,那你慢慢洗。爹爹先去店里了。对了,今日去你乔伯伯那里请安后,记得跟你乔伯伯一起来店里,可别回家睡觉去了。”
阿笙用力点了点脑袋。
答应他今日就去店里帮忙,是爹爹昨日便答应好的。
阿笙也是想着今日要去给师父请安,才会醒了之后,便下了床。
“那行,爹爹先回房去了。”
乐呵呵地走了。
听见离去的脚步声,阿笙抬起头,看了爹爹一眼。
见爹爹朝着房间的方向走去了,阿笙手中的动作微为一顿。
不知不觉,发起了呆。
算起来,这其实,其实不是他第一回 梦见二爷……
他第一次意识到自个儿喜欢二爷,便是他做了类似的梦。
他头一回的梦,可比昨晚上的梦要羞人多了。
也不知为何,他从前极为容易梦见二爷,反倒是同二爷亲近了之后,是许久未曾梦见了。
许,许是那会儿觉得二爷是远在天边的人物,梦里也便没有任何顾忌。
如今离得近了,总担心自己的心思有天会被二爷看穿,才会连个放肆的梦都不敢做。
端午刚过,酒楼的生意要冷淡一些。
毕竟才过完节,市民们为端午特意准备的吃食未必都在一两天内能吃完,上酒楼吃饭的客人自是没有往常多。
除了做东,请吃饭的需要,或是需要借酒楼的包间,谈个什么事的,大家基本上都吃在家里。
这也给了在家休息好几日的阿笙,适应的机会。
不至于一返工,便忙得脚不沾地。
“阿笙,你可总算回来了!”
“阿笙,你可终于舍得来店里了啊?”
“可不是。阿笙,你要是再不回来店里,我们可都要以为你是悄摸着成婚去了。”
“那不能,阿笙要是结婚,那方掌柜的不得在长庆楼大摆宴席,请我们这些个老主顾喜酒啊,是不是啊,阿笙?”
这几天的光景,老主顾们还都挺想念阿笙,见了阿笙,便相继向阿笙打趣。
阿笙几日没有来店里,再见到长庆楼的这极为老主顾,很是想念。
这日,又有客人开起阿笙的玩笑,说是阿笙那天要是结婚,一定不能忘了要请他们几个人吃酒。
阿笙将手中的戗青蛤、芙蓉鸡片、溜黄菜给一一放坐上,顺着老主顾们玩笑,比划着道:“不是要成亲才会大摆宴席,等阿笙师满学成,一定请几位叔叔伯伯来店里喝个几杯。”
“哈哈哈。那敢情好。“
“阿笙啊,你可比你爹大方多了,我们都光顾长庆楼多少年啦,你爹可没请我们吃过席。”
“就是,就是。”
“阿笙,可不许食言啊。食言可就娶不着老婆啦。”
阿笙没打算娶老婆,不过也绝不会食言。
阿笙笑着收起桌上的托盘,比划着,“爹爹没有请客,是因为平日里已经给几位叔叔伯伯抹零,或是成本价啦。请几位叔叔伯伯吃顿饭,下回来我们这吃饭,给暗暗将价格算高,这事爹爹可不会做。”
“阿笙,你呀~~~你算是把你爹的生意经给学明白啦。”
这位客人打趣的话声落下,桌上几个客人便都笑开了,包间里一团热闹。
“噼里啪啦——”
“噼里啪啦——”
街上忽然响起鞭炮声,包间里众人给吓一跳。
阿笙刚好站在窗边,便朝窗外看了一眼。
这一看,顿时愣在了原地。
对,对面街的酒楼……开始营业了?
有客人也朝外头看了看,但见写着“福满居”三个烫金字的牌匾挂在对面三栋楼的建筑上,匾额上挂着喜庆的大红绸布。
那绸布一直垂挂在地上,很是气派非凡。
“哟,对面酒楼开张了?”
“这阵子,一直听见对面叮叮当当的,前几日忽然又没怎么听见了,想着会不会是装修快收尾了,还真开始营业了啊?”
“可不是。从动工装修到现在开业,拢总没几个月吧?不愧是周家的小少爷,这财力够雄厚的。”
要不然,在这么短时间内完工,不说材料钱,这人工钱就要花去不少。
从主厨到账房先生再到跑堂的……每一笔开销可都是钱。
阿笙收回视线,往外走去,听见客人们的议论,微微一怔。
周家的小少爷?
对面新开的这间酒楼的老板,也姓周,且亦是家中老幺么?
不知怎的,阿笙想起二爷的那位朋友。
好像叫什么雨新?
应,应当只是巧合而已。
那位周公子瞧着十分年轻。
酒楼生意瞧着简单,其实里头门道非常多,像是周公子那样年轻的便是创业,一般也不会直接选择开酒楼,本钱大,新手吃不消。
新手经营酒楼,极为容易将本钱都给折进去不说,还容易倒欠一屁股债。
“来,来,来。开业大酬宾啊!开业八天内,只要您进店,都送您一碗莲子木耳汤。”
“来来来,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啊。‘福满居’开业大酬宾,只要进店,人人都赠一碗木耳莲子汤啦!”
“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来,客人,进来我们‘福满居’坐坐?纵然不进来吃饭,进来喝一壶茶也是好的嘛。清茶不要钱,免费喝,免费喝。”
阿笙下了楼,鞭炮声逐渐停歇。
对面“福满居”小二们的吆喝声,隔着一条街,清清楚楚地传来。
阿笙听见了,街上的商家,路过的行人自是也都听见了。
不少人纷纷向“福满居”好奇地走去。
人大都有凑热闹的天性。
什么“开业大酬宾”,没听过啊?!
一听说只要进店,就可以免费喝茶,还可以免费喝莲子木耳汤,人们更是争相往“福满居”涌!
这年头,哪个酒楼开业,还能让人免费喝茶,喝莲子汤呐?!
阿笙原本只是好奇地看个几眼,眼见越来越多的人被“福满居”的工作人员吆喝着,进了对面店里,其中还有几个平日里的熟面孔,阿笙轻抿起唇。
心里头当然知道,去那家店都是客人的自由,瞧着经常来他们店里的客人,去了对面,心里头到底不大好受。
尤其是,方才他分明瞧见有熟客已经往他们这边走,听见对面的动静,便被同行的人给拉着,去了对面。
“嚯?什么开业大酬宾?什么意思?”
“不懂啊。不过听着像是有便宜占的样子?你方才听见没?人不是喊着,只要是八日内,进去店里,只要是进去店里,就能有免费的莲子汤喝。”
“免费的莲子汤?这……免费的东西,能好喝吗?”
“不知道啊。回头等我们吃完饭,拦住一个从里头出来的人问一问,要是味道过得去,我们也去凑凑热闹?”
“嘘……你小声点,别让方掌柜同阿笙听见了,要不然,多尴尬啊。“
厨房还有活在等着他,阿笙正打算回厨房,不经意间,听见大厅里客人压低的议论声,心里头还是紧了紧。
“忙去吧,别看了。这新店开业么,定然会有些活动的。我们啊,只要继续烧好我们的菜就可以了。
虽说两家都是酒楼,生意兴许难免会受到影响,不过两家烧的菜定然是不一样的。我们也有我们的优势,别太担心,啊。”
听见爹爹的声音,阿笙蓦地抬起头,这才发现,爹爹不知道什么时候从柜台后头走出,就站在他边上。
爹爹方才……可是也过来瞧对面的“福满居”的?
阿笙原先确,确实……担心这个福满居会影响到他们生意,这会儿听了爹爹的话,认为爹爹说的话不无道理。
也有街上开好几家酒店、饭馆的么,大家不照样都开得好好的么?
乔伯伯的葱油海参、白扒鱼翅、白灼虾……可都是一绝,是他们大菜的招牌菜,一般酒楼师父做不成师父那样鲜,那样的美味。
这么想着,阿笙心里头顿时也就看开了许多。
忽地,阿笙瞧见对面人群里,有一个熟悉的身影。
阿笙倏地瞪圆了眼。
福旺?!
为何福旺会出现在对面酒楼?
自重新回店里帮忙后,倘若二爷没有点外送,阿笙便没有时间去春行馆。
自从端午在春行馆按照老先生的要求,画了那张松柏图,阿笙也没什么时间同机会跟着老师学画。
倒是福旺偷摸地来找过他,给了他先生给他的字条,字条上是虞爷爷给他的习作课业。
阿笙是看了老先生给他的字条下方的署名,方才知晓老先生姓虞不姓余。
虞爷爷一共让福旺转交了阿笙两回字条。
每回都是对画画的习作要求,上头规定了日期,他只要在规定日期前,自己想办法抽个时间去春行馆给老师教作业就成。
阿笙也会趁机问一问二爷的事。
听福旺说,二爷这阵子比较忙,日日早出晚归的。
二爷具体忙什么,阿笙自是不好过问,想着脱福旺带几句话给二爷,又不知说什么才好,便只好托福旺替他问二爷好。
福旺是昨日才给他送过老先生的字条,且……且没说今日会来长宁街的事。
“阿笙,你上哪儿去?”
阿笙正要往外跑,被爹爹这么一抓住,顿时回过神。
他……他是长庆楼的少东家,他要是这会儿跑出去,跑对面去,被认出,无疑会给对面热闹的“福满居”又添一把火。
“没。爹爹,我先去忙了。”
“去吧。厨房那边要听到了什么风声,你让大家只管安心工作便好。我们开酒楼的,味道永远是第一位。只要客人喜欢我们做的菜,他们的味蕾习惯我们长庆楼,就能留住客人。知道吗?”
阿笙将爹爹的话,认真地记下。
方庆遥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哪怕方庆遥对店里跑堂的几个伙计下了命令,去了厨房不许乱嚼舌根,厨房还是知道了今日对门街酒楼开业的事情。
主厨乔德福最先发现的不对劲。
“阿泰,这会儿几点了?”
阿泰在拿黄瓜练切工,闻言暂停了手中的动作,“回师父,十二点半呢。”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