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早就想好了。
笼络那些大臣贵族是不可能笼络的,他要走亲民路线。
有穿越堂兄的东西帮助,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话对他实施起来并不难。
乔玉景担心,“那夫君私库够用吗?之后每年官学需要的银子可不少……”
不是他小气,不愿意给小叔子花钱。
而是夫君需要花银子的地方太多了,他不得不帮夫君精打细算。
谢文彦明白爱人心意,笑着把人揽进怀中,悄悄道。
“夫郎不必担心银子,我早就派封夫人她们那支私兵,去攻打扶桑岛进行历练,如今已经把扶桑岛给打下来了,那岛上有很多金矿银矿,足够咱们挖几十年都挖不完……”
当初让封夫人她们建立私兵时,他就想好了,一旦兵马练好,第一时间就去攻打扶桑岛。
毕竟上辈子,堂兄极力主张灭掉扶桑岛后,在上面发现的金矿银矿,简直闪瞎大家眼睛,他怎能错过如此宝地。
他,谢文彦,现在超有钱!
谢文彦抱着他的小夫郎长吐一口气,“当初让夫郎吃苦了,现在不必再为银钱发愁,我夫郎就该过金银堆砌,众星捧月的生活。”
“夫郎美貌又贤惠,我不好好珍惜,别人抢走了怎么办?”
乔玉景被哄得喜笑颜开,“可我只喜欢夫君……”
“我也只喜欢夫郎,还有我和夫郎的孩子。”
谢文彦听着夫郎的甜言蜜语,也笑得满足极了。
海边扶桑岛。
封夫人她们正带着数十万女子哥儿组成的军队,一边继续练兵,一边监督扶桑岛的俘虏们挖矿。
一个从京城出发的女兵赶到后,拿出令牌严肃道。
“封将军,邱军师,钱军师。主子有令,让你们继续驻守扶桑岛练兵,监督俘虏采矿,等待下一步调令。”
“另外,扶桑岛所有俘虏,不论男女老少,月底之前全部喂下绝嗣药。”
“切记不可心软,主子说,这个小国之人惯会伏低做小,反口咬人,一旦有漏网之鱼,必养虎成患!”
虽然不知道主子对扶桑岛的人为什么这般心狠手辣,但主子的话一直都是对的。
所以封夫人几人没有犹豫就领了命。
“是,我等必不负主子所托。”
慈不掌兵,反正把人家国都灭了,再绝个种也没什么大不了。
作者有话要说:
心狠手辣·谢文彦:堂兄,弟弟我为你真是承担良多~
第164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
有封夫人那边源源不断送回来的金银,开办官学,普及教育这件事对谢文彦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大臣阻扰。
当然,也不是所有大臣都反对。
那些寒门出身的官员,对谢文彦可是非常支持的。
不过在这个时代,到底还是出身贵族和世族的官员,占比数量更多。
在争吵几日后,眼看谢文彦依旧没有半分动摇,是铁了心要开办官学,反对的朝臣们一合计,干脆决定来个罢朝逼君!
一个个纷纷递上“生病”的奏折。
谢文彦心中冷笑,并没有当场发火,而是等几天后,直接带着一大群太医,亲自出宫“探病”,场面浩浩荡荡的十分壮观。
百姓们见此好奇不已,“发生什么事了?陛下怎么带着如此多太医出宫?”
此时藏在人群中暗卫,自然是立马按照命令开始引导舆论。
“这个我知道,我大姨夫的姑妈的儿子的小叔子在衙门当差,听说是最近朝政繁忙,好些老臣子年纪大,精力不济病了,回家养病多日都不见好……”
“都是朝廷老臣,陛下可不担心么?所以特意把太医院的大夫都带了出来,亲自上门探病。”
百姓们不由感叹羡慕,“原来如此,陛下当真仁善,竟然亲自出宫探望!”
“可不,天子亲自登门,那些大臣真是光耀门楣了。”
“诶,按我说,那些老臣年纪这么大了,就应该回家颐养天年才是,咱们楚国青年才俊那么多,他们也不必如此劳累自己……”
“兄台此言有理,这些老大臣啊,就是太固执了,这不把自己身体都糟蹋病了……”
众人议论纷纷。
在有心引导下,百姓舆论虽觉得这些大臣累病实在太敬业了,但也觉得老臣们过于固执,身体不好就回家养老嘛,干啥还非要坚挺朝堂。
虽然大家不懂朝政,但每年科举那么多高中的进士,现在的朝廷应该不缺干活的官员吧?
尤其是那些高中多年,一直等着补官没机会的读书人,猜到一点风向,很是自觉的配合谢文彦宣扬这个论调。
原因很简单。
朝廷官位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他们想当官,肯定只能把前面的萝卜拔掉,才有机会不是?
不等这些“告病”的官员反应过来,谢文彦带着太医出宫做足君臣和睦的把戏后,第二天直接就在金銮殿上宣布。
“政事不可耽误,既然数位爱卿养病多日都不见好,想来应当是年纪大了,没有精力再为朝廷效力,那朕便恩准爱卿们辞官养老吧。”
“至于数位爱卿空出来的官位,吏部尚书之位,就由吏部侍郎刘大人顶上;工部尚书之位,由工部侍郎裴大人任职……”
谢文彦一圈点名下来,提拔的全是他麾下,或明面投靠,或暗中投靠的官员。
一个个能力都是经过他认可鉴定,任职后就算不做出什么大功绩,但也足够守成之人,足以让朝廷继续运营起来。
至此,那些想罢朝逼君人,算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听到消息后。
一群罢朝的大臣差点没晕过去。
“上当了!咱们上大当了,谢厮哪里是想开民智,他就是故意逼咱们罢朝,好提拔他的人上位啊。”
“方大人,当初不是你说这招一定能成吗?说谢文彦那厮新帝上位,麾下势力不足,结果呢?结果人家早有准备……”
“我也没料到谢厮竟如此奸诈,他竟然早就开始做准备了,这几年咱们提拔上来的年轻官员,竟然都是他的人?!”
“完了,谢厮这么搞,咱们真回不来朝堂了……”
没错,如今大部分年轻官员,都是谢文彦当初暗中拉拢的。
真当他之前刚刚科举入朝,像花蝴蝶似的高调,在六部到处乱窜,装好人结交人脉只是为了名声吗?
不,那时候他就在考察准备自己的班底了。
否则刚刚登基,他怎敢跟朝臣硬碰硬,上来动贵族和世族的利益?
不管怎么后悔,此次罢朝的官员算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而被提携升官的人,则一个个笑得合不拢嘴。
刘侍郎,哦不,现在是刘尚书了。
对方下朝就急急忙忙回家,把自己升官的好消息告诉了家里人。
刘夫人闻言惊喜不已,高兴拍大腿。
“哎哟,这当官除了本事,果然还是得看主子跟没跟对,这主子跟对了,升官就是快!想老爷你之前侍郎的位置上,呆了十几年都没机会上去,如今陛下才登基多久,就把你升上去了……”
“是极是极,咱们陛下向来都是不出手则已,一出手惊人。夫人你可不知道,之前那些人罢朝时,为夫心里那叫一个忐忑啊,结果没想到咱陛下早有准备,如今整个朝堂都在陛下掌控中了。”
刘大人感叹不已。
别看陛下年纪轻轻,但手段老辣,当初先帝登基好几年才彻底掌控朝堂,如今陛下却仅仅只用了几个月,这是何等雄才伟略啊?
他真是无比庆幸自己早早上了陛下的船,还娶了陛下养父母家的哥儿。
想到此。
刘大人就道,“夫人,朝中能臣那么多,陛下却如此提拔我,多半是看在儿夫郎的面子上,咱们日后可不能亏待了人家,否则陛下定会不高兴。”
“相公放心,我都省得,即便没有相公升官这遭,我也会把云哥儿当祖宗供着!自从娶了云哥儿,咱们儿子身体就日渐好转,如今已经和正常人没区别了,夫夫俩还生了两个孩子,云哥儿就是咱们家的福星……”
刘夫人笑得高兴,对云哥儿满意得很。
她本来就不是恶婆婆,云哥儿还给她们家里带来这么多好处,她觉得自家真是上辈子做了好事,才能碰上这门好亲事。
刘大人笑,“夫人说得是,不过,陛下如此提携咱们,咱们也不能让陛下失望,过些日科举,可要让儿子好好努力……”
无独有偶。
同样刚刚升任尚书的裴大人也在和妻子,以及带着孩子回娘家探望的裴安然,高兴自己升官之事。
裴大人欣慰看着自己哥儿笑,“都说傻人有傻福,咱们安哥儿就是有福气,当初亲事虽有波折,但最后总算找到谢家这门好亲事,这几年日子过得好就罢,如今还提携娘家了。”
“父亲,你会不会说话呀,我哪里傻了?我明明聪明着呢,当初和谢家的亲事,可是我先看上二郎,先帝才牵红线的……”
裴安然傲娇挺起胸膛。
虽然他也觉得自己运气好,能够嫁到谢家,但他觉得也是自己真有眼光。
若不是当初喜欢谢二郎,就算谢家再好,他也是不乐意嫁的。
裴夫人摇头嗔笑,“你这孩子惯会往自己脸上贴金,也就是谢家长辈良善,谢二郎脾性好,才容得了你,都是几个孩子的爹爹了,一点长进都没有,还是这般憨吃憨玩的。”
“父亲母亲,不要说我了,我从小就被你们宠着,这脾性是真的改不了了,你们指望让我改,还不如帮我多教教你们两个外孙……”
裴安然撒娇道。
他和夫君想过二人世界,谢家长辈出身乡野,除了人生道理其它学识也不会,所以孩子的教育问题,还得指望他爹娘。
裴家夫妻对此也是乐意的,毕竟安哥儿的孩子,其中一个日后可是要继承裴家家业的,他们自然要操心。
何况外孙白白胖胖嘴又甜,他们可喜欢了。
李秀娥和邱白两妯娌,也在商量朝堂变故之事。
李秀娥对邱白笑道,“四弟夫,陛下传消息来说,让你好好监督四弟读书,过些日子的科举,四弟若不能榜上有名,回头陛下就要把人带进宫亲自‘教导’,到时候四弟可就要哭了……”
“大嫂,你莫要笑话夫君了,夫君他生性便是如此懒怠,其实夫君还是很聪明的,就缺努力那根筋。”
邱白很是无奈为自己男人说好话。
他夫君聪明是聪明,但就是太懒了,不喜欢规矩束缚,喜欢自由自在。
李秀娥笑着劝道,“也就是四弟夫你纵容四弟,他才没有努力的劲头,既然陛下瞧得上相公和二弟、四弟,咱可不能让他们拖后腿。”
“毕竟日后谢家的富贵,孩子们的前程,终究还是要靠咱们自己才能长久,陛下给的机会,错过就没了……”
“我知道了,多谢大嫂提点。”
邱白认真点头。
大嫂说得对,夫君既然有能力,就不应该浪费。
他们夫夫现在潇洒了,孩子们日后咋办?
堂兄谢文齐:……
说好抱住金大腿就可以摆烂的呢?
骗子,这牛马逃不过去了是吧!
穿越堂兄最擅长的是经商,性格并不适合做官。
但谢文彦为什么还是想让对方考科举,进入朝堂为官呢?
原因很简单。
他想把开办官学,普及教育这件事,交给堂兄去操办。
因为堂兄来自后世,不会歧视平民和商贾,并且由于堂兄所在政府的爱国教育,堂兄是个极其爱国爱民的人。
尽管对方上辈子结局不好,但被他教导出来的人,也都难免被他影响,潜意识更加忠君爱国。
在这个大部分人都以家族利益为先,国家靠后的时代,谢文彦想要绝对的掌控皇权,很需要如此影响。
至于堂兄一些不合时宜的后世观念,比如说人人平等什么的,对后续皇帝有什么影响?
谢文彦并不在乎。
他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他给后代子孙挣下如此江山家业,后代守不住,就是自己能力不足,关他这个老祖宗什么事?
毕竟这世上,没有永远传承的王朝,改朝换代很正常。
谢文彦看得很开。
这也是他前世经历那么多,家破人亡,流离颠沛都不曾郁郁而终,还能活到八十高龄的主要原因。
开办官学,普及教育这件事,一时半会儿还没法直接实施,前期还有很多准备工作,再加上古代效率落后。
事情具体落实下去,至少都得等到恩科考试结束后。
所以,把不听话的官员踹走,将整个朝堂变成自己的一言堂后,谢文彦除了日常政事,主要精力就放到了乔玉景的肚子上。
因为最近几天就是乔玉景的预产期,他不得不紧张起来!
事实上不止谢文彦紧张。
整个朝廷,整个后宫的人都在因乔玉景即将生产之事心思浮动。
毕竟他肚子里,可是当今皇帝的第一个孩子,并且还是双胎,此时又是陛下刚刚登基不久,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倘若平安生产,自然是皆大欢喜;
倘若生产出事,绝对会被有心人造谣,说新帝得位不正之类的话,影响谢文彦的名声。
乔玉景的肚子,可谓是“万众瞩目”。
想趁他生产脆弱时,让他一尸两命的人实在太多了。
尤其是刚刚吃了亏的世族,就虎视眈眈等着搞事情呢,哪怕后宫有王成安经营多年的太监势力,谢文彦也难以放心。
因为女子哥儿生产时太脆弱了,稍有不慎就容易被人钻空子。
仔细思索后。
谢文彦跟乔玉景商量道,“夫郎,咱们虽接手了岳父在宫中的势力,但我们入宫时间尚浅,并未到全局掌控的地步,岳父的势力更多也在太监这边,那些宫女宫侍方面的人手,终究是有疏忽之处。”
“且这些年还是曲太后掌管宫权,以她的能力,下面多半不知被人安排了多少钉子,此次生产,用谁都不放心。”
“所以,我打算暗中把阿奶接近宫,让阿奶帮你接生如何?”
以谢家的家境,当初能够供他读书,除了家中的田地比别人多一点,家里的叔伯和堂兄妹任劳任怨外。
就是因为谢奶奶还有一手接生技术贴补家用。
“阿奶的接生手法,虽比不上皇室专用的接生婆厉害,但胜在绝对不会被人收买,咱们还有堂兄的灵泉水,保证你和孩子性命肯定没问题。”
“可若是碰到别人安排的稳婆,用蛮力让你难产,到时候即便我们有灵泉水,怕是也不安全……”
灵泉水也不是万能的,万一稳婆下毒暗害不成,直接趁人不注意把孩子捂死,也不是没可能。
谢文彦是一点危险都不敢冒。
乔玉景其实也担心,他比夫君更懂后宅阴私。
“好,我听夫君的……”
夫夫俩商议后。
谢文彦当即就下旨,以陪产为借口,把谢家的女眷哥眷给宣进了宫。
并且为保万无一失。
他还把穿越堂兄叫到御书房,私下叮嘱对方把空间布置一个“产房”出来。
因为谢文彦打算到时候生产,连宫殿都不用,直接让夫郎去堂兄的空间生,以免哪里疏忽,宫殿被人做手脚,来个马失前蹄。
谢文齐点头,“在空间布置出一个产房没问题,到时候把阿奶的眼睛蒙住就进去就行,不过五弟,用得着这么做吗?会不会太夸张了?”
“如今盯着我的人太多了,我们底蕴不足,实在太容易被人钻空子。景哥儿这一胎意义不同寻常,为了他和孩子的安全,便是多此一举也无妨。”
他宁愿白费功夫,也不愿拿夫郎和孩子的性命开玩笑。
“也是,还是小心谨慎更好……”
谢文齐想想赞同。
虽然他没亲眼见过宫斗宅斗,但穿越前小说电视剧没少看,后宫后宅害人的手段确实防不胜防,现实只会比电视剧更加残酷。
接下来几日,谢文彦又做了一些安排后。
乔玉景终于在大家的关注下,肚子开始发动起来。
当时谢文彦正在上朝,听到消息后喜忧参半,直接留下一句“退朝!”,就急匆匆赶到未央宫主殿。
他到时宫殿门口一片乱糟糟。
知书带着数位宫女宫侍拦在门口,与曲太后和几个稳婆争执。
“出了何事?君后生产危急,你们在门口喧哗做什么?”
谢文彦脸色难看呵斥。
知书见他出现立马露出喜色,像看见救兵般着急告状。
“陛下,您终于来了!奴侍刚才按照君后要求,让这些产婆去偏殿沐浴,换上我们准备的干净衣裳后,才能进去替君后接生。”
“可这些产婆根本不配合,还想硬闯进去……”
至于太皇太后也帮着产婆说话,他不敢当众状告,以免被曲太后抓到把柄拖下去,直接打死不划算。
陛下宠爱他们公子,私下告状就是,没必要现在扯皮。
因为产房里面早就做好了准备,谢文彦心中倒不急,心知夫郎此举就是为了拖延时间,以及找出稳婆中的奸细。
所以闻言后,他便神色阴沉质问,“知书所言可为实?”
那几个稳婆满脸忐忑。
闹得最凶的那个稳婆大着胆子上前,一副为难的表情道。
“陛下,不是老奴等不听君后命令,实在是君后双胎生产,比寻常产夫更加凶险,老奴等若是沐浴完再进去,恐耽误君后生产时机,让小皇子们胎中受损啊……”
曲太后也赶紧装作着急附和,“是啊皇帝,君后一个从未生产的小哥儿懂什么,肚子都发动了,还迟迟不让产婆进去,实在太胡闹。”
“这些都是经过层层筛选出来的稳婆,接生经验最是丰富,定能让君后父子平安,皇帝莫要忧心。”
嘴上说得好听,实际上她巴不得里面的人难产。
此次乔玉景生产,曲太后倒没有做什么手脚,因为她胆子小,被谢文彦登基后接二连三的雷厉手段吓到了。
但这并不妨碍别人下手时,她选择推波助澜。
这些稳婆中肯定有被收买的坏分子,如果对方能让乔玉景难产一尸三命,空出君后的位置,她就可以让娘家侄女进宫当皇后了,多好的捡便宜机会。
谢文彦是那么好糊弄的吗?
他淡淡看了眼惺惺作态的曲太后,就直接把视线落在站出来说话的稳婆身上,嘴唇轻启,吐出冰冷的话。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君后让你们沐浴换衣,照做便是,尔敢违逆君后旨意,还舌灿狡辩,是为以下犯上,你死不足惜!”
谢文彦便抽出身边侍卫的长刀,一刀将那狡辩的稳婆抹了脖子。
杀鸡儆猴。
然后才看向其余脸色惨白的稳婆,“按照君后的要求,马上去偏殿检查,沐浴换衣再进产房。”
“是陛下,奴这就去……”
剩下几个擦掉脸上沾染的鲜血,哆哆嗦嗦赶紧配合,半句辩解的话都不敢再说了。
曲太后脸色也是惨白,心中又怕又气,不由硬着头皮教训。
“皇帝,今日是哀家两个小曾孙的诞生之日,你怎可如此见血,实在太不吉利了……”
“朕是真龙天子,朕的儿子诞生是天下之幸,他们什么时候出生,什么时候就是好日子。”
“这个奴婢以下犯上,死不足惜,朕拿她祭天,是她荣幸,今日谁再敢给君后产子添乱,休怪朕无情!”
谢文彦手提长剑站在殿门口,目光冰冷环视在场众人警告。
“奴才/奴婢不敢……”
众人统统跪地,惶恐高呼。
曲太后心虚撇开头,脸色苍白靠在心腹嬷嬷身上,双腿有些发软。
突然懊悔自己刚才一时冲动,起了推波助澜的小心思。
她这个孙子,当真比先帝还要狠。
至少先帝还要名声,即便生气也不会当众见血,面上还要装装样子。
但这个孙子,他是真不在乎虚名啊。
别看现在谢文彦好似大权在握的样子。
但实际上,他目前处境并没表面那么好,开办官学的事情他不仅得罪了世族,还得罪了贵族,想拉他下马的不计其数。
只不过大家暂时都没找到机会。
再加上,如今朝中品级高的官职,都已经被他麾下之人掌控,世族和贵族损失巨大,一时半会儿在收拾烂摊子,没功夫再跟他斗,才比较轻松。
所以在这种群狼环伺的情况,谢文彦不得不更加谨慎。
时间一点点过去。
因为乔玉景在堂兄的空间中生产,宫殿产房中的“惨叫”声音,是事先安排遮掩的民间口技艺人。
谢文彦无法知道爱人真正的生产情况,心中着急不已。
谢母在旁边劝慰,“陛下莫要着急,君后身体康健,产房中还准备了上好的人参片补充元气,君后和孩子一定会平安生产的。”
“朕明白,但朕就是担心,夫郎他定是痛极了……”
谢文彦眼中难掩担忧。
虽然知道女子哥儿生孩子,都免不了受苦,但想到自己夫郎正痛得厉害,他心里就难受,手脚都是麻的。
夫郎平日里最怕疼,此刻不知得多难受。
“这两个臭小子,让他们爹爹这般辛苦吃疼,等他们出来,朕一定要狠狠教训他们!”
谢文彦来回着急踱步,嘴里忍不住责怪。
比起孩子,还是夫郎在他心中更重要,因为那是与他一生相伴的人。
断子绝孙可以,没夫郎不行!
在场众人:……
你要不要听听你在说什么?
曲太后在旁边羡慕嫉妒不忿,跟着自己心腹嬷嬷哼道。
“不就是生孩子么,有什么大不了,当初哀家生先帝的时候,连稳婆都没有,全靠自己呢!”
真是,当初她们哪个嫔妃得过皇帝如此在意?
乔家小哥儿命真好!
不止曲太后这么想,在场的太监宫女宫侍们,也都是如此想的。
陛下和君后果真如传闻中夫夫情深。
因为有谢文彦杀鸡儆猴坐镇,再加上宫殿产房中呆着的根本不是乔玉景本人,所以现场的太监宫女宫侍之中,就算还有漏网之鱼,也没办法做什么了。
而在堂兄空间中生产的乔玉景。
由于有灵泉水喝,身体养得非常健康,谢奶奶的接生技术也非常熟练,虽然疼还是疼,但生产速度很快,不过2个时辰就把孩子生了下来。
“哇哇哇……”
伴随着两道响亮的婴儿哭声。
知琴满脸喜悦地从宫殿里面跑出来报喜。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君后成功诞下龙凤双胎,哥哥是小皇子,弟弟是小皇哥,父子平安!”
“好好好……”谢文彦闻言抑制不住朗笑出来,然后赶紧追问,“君后怎么样了?快让朕进去瞧瞧。”
说着就要往产房跑。
结果被谢母无奈拦了下来,“陛下不可,产房污秽,君后和两位小皇子现在也不能见风,待一会儿殿中收拾好,陛下再进去便是,不急这一时半刻。”
旁边待守的太医也点头,“奉圣夫人所言即是,还请陛下稍待片刻。”
“好吧,让宫女宫侍们手脚快些,朕想见君后!”
谢文彦没办法,只能遗憾止步。
他不怕什么污秽冲撞,但他担心夫郎身子。
孩子,他和夫郎终于有了血脉相连的孩子,从此谁也再斩不断他们之间的牵绊了,因为他和夫郎有了孩子,哈哈哈。
谢文彦心里真是高兴得冒泡!
等产房里面收拾得差不多,经过太医诊断乔玉景没有问题后,他才被允许洗漱换上干净衣服,进去看夫郎。
至于曲太后等人,被他打发了。
夫郎生孩子这般辛苦,他要一个人好好安慰夫郎。
“夫君,好疼~”
乔玉景看见谢文彦出现,就没忍住红着眼眶委屈喊了一声。
他孕期身体养得好,现在生完孩子还精神得很,就是脸色因为疲惫有些苍白,看上去可怜得不行。
谢文彦简直心疼坏了。
一边端着太医开的药喂,一边安慰道,“都是那两个臭小子的错,让夫郎这般辛苦,回头我教训他们好不好?”
“才不是皇儿的错,是夫君,没有夫君我怎么会生皇儿?”
乔玉景撒娇,他辛辛苦苦生下来的宝贝,谁都不许说。
谢文彦好笑,“好好好,都是为夫的错,那日后咱们不生了,今日真是担心死为夫了……”
“不要,夫君如今是陛下,两个皇儿怎么够?多几个同胞兄弟相互扶持,日后才不会轻易被人拿捏,在朝堂上被掣肘。”
“总归有堂兄的灵泉水补身子,不碍事。”
乔玉景眉眼都是初为人父的慈爱。
虽说兄弟多了容易争东西,可没有同胞兄弟帮忙,大儿子将来继承皇位后,肯定会很辛苦的,所以还是多生几个孩子好,他们夫夫日后多多教导便是。
“好,都听夫郎的。”
夫郎在兴头上,谢文彦不好泼冷水,还是顺着让夫郎开心吧。
以后夫郎想生就生,不想生就不生,有两个孩子,他还是很满足了,孩子贵精不贵多。
总之最近十年内,他都不打算再让夫郎生了,一是想让夫郎多养养身体,二是皇家的孩子年龄过于相近,不太好。
既然决定立嫡长子做太子,那么有些问题就需要提前考虑。
他不想自己和夫郎的孩子们,日后争得你死我活,那样夫郎会伤心的。
乔玉景闻言特别满意,又喜笑颜开道。
“夫君,你看孩子了吗?我刚才瞧了,俩孩子长得都特别像咱们,可好看了,尤其是小哥儿,眉眼长大后肯定比我还好看。”
“还没有呢,刚进殿就来瞧你了,咱们的孩子自然是好看的……嗯,果真是咱们的孩子,刚生下来就这般玉雪可爱!”
谢文彦满脸温柔说着,这才想起自己还没有看孩子,赶忙凑到旁边的摇篮去瞧,美滋滋夸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