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一碗,自有人来收拾。郑山辞低头飞快把户部的奏折批改完。户部的折子没甚稀奇,有州府起了干旱,郑山辞就领命准备救灾物资,等钦差大臣来。
去管理蛮夷的人选,郑山辞推了几个比较精干的年轻大臣,总要给他们一些机会。官场上很多人越老越精,越来越懈怠。
像是魏首辅跟萧次辅,还有雷阁老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人少之又少。
郑山辞看窗外骄阳正盛,他瞥见刑部送上来的折子是要换刑具。
刑部这些刑具跟大牢有些年头,本来聂尚书是想去年找户部要款,结果撞上要征蛮夷,户部吃紧,他也不好意思再问。
如今大燕大胜,且大军回来还带了蛮夷城池、大臣府邸、王公贵族处搜刮的金银,这金银分五分之二入武明帝私库,余下五分之三入国库。
郑山辞批了款。
“郑大人,江南纺织局的商人来了,该让谁去接待?”范侍郎进来问道。
郑山辞:“就让赵主事跟玉郎中去吧。”
过了几日,郑山辞买了几个猪肘回来想让厨房做猪脚饭尝尝。
小平安和虞澜意在树下乘凉,他看见猪肘跑过来:“不是猪蹄!”
“今天吃吃猪脚饭,我先拿去厨房。”
小平安想吃蹄花。
“明天带你出门去酒楼吃。”虞澜意大手一挥,丝毫没把蹄花放在心上。
小平安耶了一声。
郑山辞到厨房把猪脚饭的做法说给厨子:“要先把猪脚炒成焦糖色,。炖煮猪脚时要用筷子可以轻易戳破猪脚,转大火收汁。”
厨子记下来。
“大人放心,晚上就能让大人吃上猪脚饭。另外我再做些小菜,一道绿豆汤。”
郑山辞说道:“再做一道姜丝鸭肉。”
厨子从善如流应下来。
等郑山辞走后,厨子打量手里的猪肘,“没想到大人对做菜一事颇有见解,这猪肘挑得也好。”
“食肆里的特色菜都是大人想出来的,大人于吃食这处有天赋。”另一个厨娘说道。
厨子点头应是,开始处理猪肘。
郑山辞从厨房出来,门子带着喜意撞上郑山辞,他忙不迭恭敬道:“大人,天大的喜事。侯爷被陛下封赏为镇国公了。”
这侯爷说的是虞长行,虞长行成了长阳侯后就上奏请封虞和柏做世子,陛下已批准。叶云初知道虞长行请封自己的儿子做世子,心中羡慕极了。
他的小叶子现在还是庶子。
郑山辞料到武明帝会给大哥提升爵位,当这一刻真正来了,郑山辞还是为大哥感到高兴。
“大人,二爷家的大公子也被封为勇毅侯了,都是三代世袭。”
武明帝已是大方,郑山辞舒出一口气。
郑山辞带着门子,让门子再把话给虞澜意和小平安说一遍。
虞澜意有些感叹:“大哥跟堂哥的辛苦没有白费这就好。”
爵位来之不易,这也是一个家族立身的根基。虞征为自己挣了一个爵位,虞家一门双爵位。
“舅舅成国公啦。”小平安崇拜。
虞澜意摸了摸小平安的头。
“你舅舅跟堂舅是大英雄。”
晚上吃猪脚饭,小平安爱猪蹄,现在更爱猪脚饭。
“爹的脑子里好多好吃的,我都喜欢吃。”小平安飞快吃完。
虞澜意也用了两碗,额头上写着“精明”:“这饭确实不错,可以拿到食肆去卖。”
“明日就让厨子把这猪脚饭教给食肆的人,二十五文一碗。”
虞澜意满意点头,小平安也同意,他有零花钱以后自己馋了就去食肆里吃,还能请小伙伴一起吃。
长阳侯把爵位传给虞长行没多久就成了国公,众人回过味来,心中暗骂老狐狸。
“世袭三代这侯爵就是最后一代了,虞长行又续三代还升了国公,这虞家福气太好。”有老侯爷叹息。
家里的子孙不争气,文不成武不就又不老实安分,把家里的家产败光了,如今等他一蹬脚离开,家里的情况更糟糕。
他心下后悔不已,“家里这些不争气的,一点羞耻心都没有。”
老夫人说道:“侯爷还有七八个庶子怕甚,总有出息的。”
老侯爷闻言险些拍断大腿:“生再多有什么用,还是要有出息才成,不然都是累赘。我要是有虞长行这样的嫡长子,有虞澜意这样的哥儿,我一个都不生了。”
老夫人心中冷笑,这是瞧见别人家的儿子出息了就想把别人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愿意来么。
“你以前还高兴,虞澜意一个小哥儿嚣张跋扈,现在就变了态度,侯爷的心思太难猜。”
“以前是以前,现在能一样么?郑山辞这个年纪就做了阁臣,等太子殿下即位后,他的身份还要更进一步,这能庇护家族多少年,这样的子孙在,我就是离开也是带着笑。”
老侯爷还在念叨,老夫人已经不想去听了。这是没影的事,虞家就是有这么好的子孙,他们羡慕不来。
另一边虞长行接了圣旨,冯德忙不迭把虞长行扶起来,笑眯眯的说:“以后见了虞大人就要叫国公爷了。”
武明帝派冯德来传旨给足了虞长行体面。
虞长行让人给冯德回来把他送走,虞长行深吸一口气拿着圣旨冲着皇宫的方向见礼。
“晚上我们好好庆祝一番。”虞夫郎高兴的说。
长阳侯嘴唇往上翘:“可以,往后我们做事都要更小心谨慎一些,我先去书房写信告知其他的族人。”
长阳侯拍了一下虞长行的肩膀匆匆去书房。
虞长行蹲下来摸了摸虞和柏的头:“以后你就是国公府世子了。”
虞和柏仰着脸看父亲。
安哥儿心里激动又有些难过,虞长行捏了捏虞流歌的脸颊,他对两个孩子喜爱得很。
“我去吩咐厨房做些好饭好菜。”安哥儿忙不迭说道。
待他走后,虞长行刚坐在正堂喝了一口茶,有侍从进来道:“侯爷,有几位大人携礼过来。”
这些人消息太灵通了,虞长行知道人情世故。
“让他们进来,快上茶。”
果不其然,这些人有的是王公贵族有的是高阶官员,虞长行进退有度。
安哥儿在厨房还不知道这茬,他还在确定今晚的食单:“多放滋补的食物给相公好好补一补,人参鸡汤一定要有,还要牛肉和花生米给父亲和相公佐酒喝……”
厨子应下来:“夫郎放心。”
安哥儿满意点头出了厨房,吩咐贴身侍从:“你去京城里找找看有没有擅长做药膳的人,把人请到府邸。”
“是,夫郎。”
贴身侍从为自己少爷高兴,少爷本来应嫁给张世子,结果张世子在成亲前做出那样的事让人唾骂。如今少爷嫁给虞大人后,成亲后的日子顺风顺水,还成了国公夫郎。
国公爷没有侍妾,只少爷一个人,大公子也成了国公世子,这才是上天注定的好姻缘。
安哥儿去了正堂看见有官员笑眯眯的离开,他们见了安哥儿还要打声招呼,安哥儿礼貌颔首。
“他们送了一些礼品,你让库房的人来登记一下。”虞长行说。
安哥儿说道:“我知道了,你先去休息吧。”
他看虞长行眉眼疲倦,心疼他。
“没事,我去花园转一转,晚上再睡。”
武明帝给他跟虞征放了七日假,让他们在家好好休养,休养好后再上朝。安哥儿把礼品登记好就去花园寻虞长行,虞长行坐在亭子里看棋。
“今早父亲跟阿爹下的棋,父亲说他不跟你下棋。”安哥儿含笑坐下来。
虞长行听见安哥儿的声音并不意外,虞长行笑了笑:“改日把山辞喊过来跟我下棋。”
安哥儿:“明日应该就来了。”
安哥儿瞧虞长行俊美的侧脸,他还是为这个男人心动,他所有的爱欲都系在这个男人身上。安哥儿红着耳朵,伸出手去握虞长行放在石桌上的手。
虞长行的眼眸动了动,反手握住安哥儿。
安哥儿垂下眼眸,长长的睫毛在脸上投下阴影,脸上泛着嫣红。这是夏日的傍晚,天气清爽一些,两个人的手握紧就会出汗,虞长行放开安哥儿的手,转过身亲了亲他的脸。
“这样太热了。”虞长行低沉的说。
安哥儿把手缩回来端庄的放在膝盖上。
“和柏是不是该转大班了?”
“今年已经转了。”
虞长行嗯一声,他说天色不早了。起身站起来,安哥儿跟着起身,虞长行抱了一下安哥儿的腰身。
安哥儿通红了一张脸,幸好现下花园里没有侍从,不然安哥儿还是有些害羞。
“我看过花园没人。等过段日子,我们出门去放风筝吧。我去安信侯府提亲,你就是在屋檐上捡风筝,然后不小心落在我怀里。”
安哥儿轻快的应一声,他挽着虞长行的手走。
郑山辞翌日一早就去上朝,虞澜意醒来后就去国公府。
他到镇国公府时,还有许多马车停在府邸门口,虞澜意掀开车帘:“来这么多人。”
虞澜意下了马车,其余的夫郎跟夫人们看见是他,热情的同他说话。
“原来是虞少爷啊,虞少爷最近在做甚?”
“虞少爷……”
虞澜意敷衍几句,他看向牌匾上写着镇国公府几个大字,与有荣焉。他昂首挺胸的走进去,金云狐假虎威挺胸抬头跟着一块进去。
家里的侍从丫鬟面上都带着笑,进了正堂虞澜意就看见虞夫郎跟安哥儿在接待夫人跟夫郎。
“人太多了,我们家这么大一个正堂都快要坐不下来了。”虞澜意感叹一句。
虞夫郎看见虞澜意来了忙不迭来他一块应酬。
来的人都是有身份的人,送了礼聊上几句就走了,人陆陆续续的走完,留下了许多礼品。最后留下来的只有英国公夫人一家跟虞澜意。
“长行出息了,昨日我们听了消息真为他高兴。”英国公夫人笑道。
虞夫郎:“这次是承蒙陛下信任,又有将士拼命,我儿的爵位绝非只是他一人的功劳。”
英国公夫人闻言心中又酸又赞赏。虞夫郎说话间就把全京城的一半的贵夫郎,贵夫人比上去了。
“以后等同儿承袭了爵位,他们两个表兄弟还不要生分了才是。”英国公夫人笑着道。
昨日他们知道虞长行做了国公,心里又喜又悲。喜的是他们与虞家是姻亲,虞长行做了国公对他们有好处,悲的是家中的爵位传到贺同手里就要降爵变成侯爵,长阳侯府反而升爵成了镇国公府。
英国公夫人说完闲谈几句就离开了。
虞澜意坐在椅子上喝茶,让侍从还给他上了一份冰粉吃。
“少吃一些凉的东西。”虞夫郎忍不住说道。
“天气热,吃了败火。”虞澜意拿着勺子大口吃。
“人来得真多,这几日有得忙了,我就今天回来蹭饭吃,这几天不来了。”虞澜意怕麻烦,他不喜欢应酬。
有的应酬避不可免,有的应酬可以避开。
“晌午用了膳,去你屋里睡一觉,下午我们仨一块去街上看看,买点首饰跟衣裳,这钱我跟你们的父亲出。”虞夫郎笑道。
安哥儿:“谢谢阿爹跟父亲。”
虞澜意:“太好了,我要买很多。”
虞澜意用了晚膳,跟虞长行说了阵话,“大哥要休息几天?”
“陛下放了七日的假。”虞长行笑着说:“朝堂赏赐下来有几批料子,你大嫂给你留了些,回去时就带回家。”
虞澜意开心的点头,回到娘家又吃又拿。
吃完饭太阳炎热,虞澜意打着哈欠去睡觉。另一边的郑山辞还在膳堂里跟好友用膳,萧高阳升官做了翰林学士,如今已是翰林院最高的官员管理一院,好友们都纷纷用汤碗当做酒恭喜他。
萧高阳笑道:“休沐日来我家,我请你们喝酒。”
“这才像话。”崔子期叫嚣道。
郑山辞捧着碗喝汤:“萧兄做翰林学士了,往后等萧辰入了翰林,萧兄还能关照一二。”
萧高阳闻言脸上笑意更甚:“辰儿还小,以后还不知道能不能考中进士。郑兄说这话我就不敢当了。”
“江山代有才人出。我们这些人已经老了。”杜宁难得感慨。
“我不觉得我老。”郑山辞无辜。
“不要装。”姜兰礼难得吐槽。他是昔年的探花郎,如今年岁上去了,更加优雅从容。这几年出的探花郎都没有姜兰礼长得好看。
这些好友家里专门出美人。
几个人说说笑笑毫无隔阂,做官这么久了,他们的感情还是一样的好。施玄跟他们说话,偷偷的摸了摸自己手上的佛珠。
跟他们一样的官员也有好友,只是过了几年可能就分道扬镳,或是因为利益分开,郑山辞他们这样一直在一起的少见,令人羡慕。
这辈子有一起奋斗,志趣相投的好友是人生一大幸事。
崔子期说:“说好了休沐日去萧家喝酒,萧兄你可要好好招待我们。”
萧高阳:“放心吧。”
他们在膳堂吃饭,话太多等他们走出来已经没多少官员在了。郑山辞走进内阁,放轻脚步去自己的值房,进了值房,他缓缓慢慢的关上门,走进内室呼出一口气。
脱下鞋子跟官袍躺在床上睡觉。
郑山辞醒来后刚洗漱完,喝了一杯冷水,旺福就进来说道:“范大人来了。”
“让他进来吧。”郑山辞坐直身子。
范侍郎进来先见礼,把文书呈给郑山辞说道:“最近下官在理州府的税收,这凉州夏日总报旱灾,朝廷派钦差大臣去救,每年夏日都要拨给凉州二十万两银子,一年复一年户部这边实在不胜其烦。”
“范大人坐下慢慢说。”
旺福提了菊花茶进来给郑山辞和范侍郎倒茶后在门外守着。
范侍郎应一声呷一口茶:“下官觉得奇怪便让手底下人去查凉州以前有没有记录旱灾的事。这一查就查出问题了,下官查到在这阮太守上任前凉州虽有小灾小祸,但决计不会让朝廷去赈灾,直到这阮太守赴任后,这都赈了三回灾。”
郑山辞翻开文书:“照范大人说确实有问题,每年二十万的款子不可能不修水道,三年下来六十万两银子,哪怕是海水都能引过来。”
范侍郎忙附和:“就是这个理。我又不敢妄言,毕竟这事不仅牵着封疆大吏,还牵扯到陛下这三年派出去的钦差,故此我只好来找郑大人了。”
仗打完了,户部的官员松口气,他们终于不用把一两银子扳成二两来用了。将士们把仗打完了,后续的问题还要兵部跟户部共同商量,这抚恤银子就是一大笔开销。按照规定每个阵亡的士兵抚恤银子五十两,五亩田地。
幸亏清丈田地了,不然这田地分下来就够呛。阵亡的士兵要抚恤银子,活着的士兵要赏钱,陛下还要大肆赏赐,这银子都是从国库里出。说不让陛下赏吧,这次把蛮夷打下来功绩这么大,他们也说不出口。
只好省着银子花。
郑山辞也知道户部的难处,“这事我写折子呈上去让都察院派人下去调查,要真有问题就让他们连本带利把吃进去的银子吐出来。”
范侍郎眉眼舒展,“有郑大人这句话,下官就放心了。”
“抚恤银子,赏钱,田地这些事要辛苦你们了,另外这些金银出入都要登记,哪怕是一文钱都要记账。”郑山辞提醒。
在户部做事哪怕是一分一厘都要登记,不然出事后就不好问责。这做审计、财务的最怕有理说不清,被人诬陷背黑锅。
范侍郎点头:“是,郑大人,下官记下了。”
在官场上有郑山辞这样的上官是幸事。郑山辞扛得起事,不会让下官去顶包。范侍郎以前也是做二把手的,为上官背过黑锅,挨过骂。这也不能怪上官,反而范侍郎还要想,这是上官赏识才让自己背黑锅的,只有亲近之人才让你顶包。
范侍郎到了户部,也有上任上官的人脉。范侍郎收敛心思向郑山辞告辞。
“去吧,自己仔细一些。”郑山辞摆手。
范侍郎退下后,郑山辞想了想就开始写奏折,写好后就打算呈上去。
等把这段日子熬过去户部的日子就好过了,现在还在收夏税,这也是一大笔银子。算来算去,郑山辞趴在桌子上。
管整个大燕的钱真的太难了。有时候郑山辞去国库看见那些钱他能看吐,因为这些钱仔细一算,会发现哪哪都缺钱,明明国库里已经有那么多银子了。
下值后郑山辞的心情就清爽了,回到家中带着小平安就去国公府。
两人下了马车,郑山辞仰头就看见国公府的牌匾。
“二姑爷请。”
小平安跟着郑山辞一块进去,他在对外公家已经熟悉了,进了府邸就找虞和柏跟虞流歌玩。
“山辞来了,快坐下。”虞夫郎说道。
虞澜意瘫在椅子神色恹恹,屋子里放着冰块,一进来就像喝了冰水一样,郑山辞的精神一振。他坐下来,虞澜意懒懒的看了他一眼,拿着冰葡萄吃。
“朝廷的事还忙么?”虞夫郎问道。
“内阁还是老样子,户部那边因为抚恤银子的事有些忙。”郑山辞知道虞夫郎想听什么。
虞夫郎叹息:“这些将士不容易,按照朝廷的规定把银子送到他们家人的手里才好。”
“阿爹放心,这次户部做了万全的准备还跟刑部的聂大人一块,只要有人敢贪墨这笔银子定然让他们去蹲大牢。”
“这就好。”虞夫郎笑着说。
郑山辞坐了一阵就被虞长行叫去下棋。他跟虞长行下得有来有往,两个人实力相当,下到最后,两个人都要沉吟一阵才落子。
长阳侯问两个人去哪了。
侍从:“国公爷跟二姑爷在亭子里下棋。”
长阳侯闻言眼中一亮,兴致勃勃的说:“山辞的水平跟我一样,他能下得过长行么?”
“不行,我去看看。我跟山辞两个人商量着下棋也要跟长行打一个平手。”长阳侯按捺不住要去观棋。
虞夫郎阻止他:“你去看看几个孩子。”
长阳侯只好应一声,没去观棋。虞夫郎知道长阳侯棋艺一般,能跟山辞下得有来有往是山辞让着他,要是他瞧见山辞跟长行下得有来有往会怀疑自己。
下完棋后,郑山辞在国公府满意的用了晚膳。
“岳父,阿爹,那我们先走了。”
“去吧。”
虞澜意一屁股坐上马车,小平安拿着一把木匕首比划,“这是和柏表弟送给我的。”
小平安很喜欢。
郑山辞跟大舅哥下棋,精神紧绷下完后又觉得痛快。
“以后要多找大哥下棋。”
虞澜意白他一眼:“你找大哥下棋别被爹看见了。”
郑山辞乖乖应声。
小平安举手:“我也会下棋,我可以跟爹下棋。”
郑山辞看了儿子一眼笑道,“等你棋艺精湛了再来跟我下棋,我不会让小的。”
小平安气鼓鼓。
小平安发誓要好好练棋,让他爹吓一跳。想到郑山辞面上惊讶的表情,小平安美滋滋的笑出声。
郑山辞听见小平安的笑声,不懂他在笑什么。到家门口,郑山辞先把虞澜意扶着下马车,小平安直接从马车上跳下来,发出砰的一声。
郑山辞:“……”
郑山辞无言以对。回到家中,小平安拉郑山辞去他屋子里检查他的课业。
“爹,你帮我看看,这几道题我做对没有?”小平安把本子递给郑山辞。
“都是对的,你最近读书用功,还是要劳逸结合。”郑山辞夸儿子。
小平安乖乖的点头。
“这次休沐,我要去萧府去,你可以准备一下去找萧辰玩。”
小平安高兴的耶一声。
郑山辞离开了小平安的院子。小平安啪的一声关上门,把自己的日记本找出来,把今天发生有趣的事记下来。
小平安写得很认真,写完后把日记本藏起来不让人发现。时辰不早了,他洗漱后盖上被褥就安心的睡了。
夏天天热,蚊子也多。床帐放下来,睡在凉席上凉快多了。
小孩子很快就睡着了。
郑山辞回到屋子洗漱后也困了,虞澜意早就躺在床上睡熟了。郑山辞吹了蜡烛上床,下意识去抱虞澜意。虞澜意刚开始还不觉得热,等睡到半夜他觉得热,把郑山辞挤到一边,自己翻身睡。
郑山辞丝毫没有感觉。
早上醒来后一身的汗水,幸好他习惯早起还能洗漱之后再去早朝。喝点绿豆汤,吃点包子到金銮殿时,官员零零散散都到了。
“陛下,臣有本要奏……”
郑山辞在前面认真的听诸位大臣的奏折,武明帝做了处理就下朝。
他回到内阁看见武明帝批下来的奏折,让都察院派人去凉州调查。郑山辞让书办把奏折移交到都察院。
他处理一阵奏折,突然外边传来一阵惊呼。
“萧大人你怎么了?”
郑山辞急忙起身去外边,看见小吏扶着萧次辅,萧次辅还在喘息,有点喘不上气。
郑山辞上前去拍他的后背:“叫太医没?”
小吏看见郑山辞像是有了主心骨,他吞咽口水忙不迭说道:“已经有人去请了。”
他蹲下来让萧次辅保持半卧的姿态,头略微向后仰,以利于呼吸顺畅。郑山辞冷静的解开萧次辅的领口,腰带,让身体的束缚感减弱,减轻胸部压迫感。
“把窗户全部打开。”
小吏看得目瞪口呆,听见郑山辞的话回过神来立马去开窗户。
魏首辅从值房走过来看见萧次辅这样,心中暗自发急。他跟萧次辅是有些矛盾,但也不想让他去死。
还在太医很快就过来了。
“诸位大人让一让。”
郑山辞退出萧次辅的值房。
“郑大人给萧大人做的事似乎对他有用。”魏首辅问道。
“我在乡下跟着赤脚大夫学的一点技巧,看见萧大人那样就试一试,看能不能有效果。”
郑山辞在上大学时参加过红十字培训。
魏首辅点点头:“老萧人也老了。”
魏首辅的神色也带着点惆怅跟落寞。萧次辅老了,他也老了。
“人都会老,魏大人这样的年纪已经算年轻了。”郑山辞实话实说。
魏首辅才五十多岁就成了首辅,这已算年轻。
听了郑山辞的话,魏首辅笑了笑。
萧次辅的身子不好,太医让他居家休息,太子正君还急忙去萧府看萧次辅。
郑山辞对此也送去了礼品。
夏日的炎热褪去,下了一场雨格外清爽,郑山辞休沐了。
萧次辅不在内阁,余下的奏折由他们三位阁臣来做。萧次辅有七十多岁了,武明帝知道这件事后,他考虑到让萧次辅退下去。
他的权利欲望不高,武明帝让他退下去,他也不会有怨言。再者家里出了一个太子正君,萧家的地位不会动摇。
武明帝已经有好的人选了。
雷阁老的性子,武明帝从票拟的风格也能看出雷阁老不适合做次辅,这做次辅要有能力,主要是要跟魏首辅不是一条心能互相制衡。
郑山辞跟魏首辅的关系尚可,但武明帝这些年跟郑山辞接触这么久了,知道他是有原则的人,这点就极好。
“你去国库挑些珍贵药材给萧爱卿。”
冯德应一声,“是,陛下。”
萧家是陛下的姻亲,冯德对萧家不敢小瞧,很是殷勤。
武明帝自己一个人在盘龙殿,喊了另一个小太监把太子叫过来。
昨日下的一场雨,让众人都欢喜。再这么旱下去,老百姓先扛不住,这庄稼要旱死。夏雨一下来,这天气就松快多了。
今日出门去萧府吃酒,虞澜意就在里面添了一件衣裳,小平安自然也多穿了一件。
“好久没见过时哥儿了,去了萧府要跟他说说话。”虞澜意夏日不想动弹,大部分日子都是在府邸待着。虞澜意掀开车帘,看见外面的人清清爽爽的,他不禁高兴的哼着小调。
他哼完后,小平安海豹鼓掌。
“阿爹哼得好好听。”
虞澜意哼哼唧唧十分得意。郑山辞笑了笑。
他们下马车有侍从引着他们去萧高阳的小院。这小院风雅清幽,曲水流觞,一步一景,看得郑山辞赞叹。两个人的小院子,他们拾掇得跟园林似的。
郑山辞跟虞澜意到时,姜兰礼跟梅哥儿已经到了。梅哥儿在跟时哥儿说话,姜湫跟萧辰在玩积木。
“刚说起郑兄,郑兄就到了。”姜兰礼笑道。
“萧兄说喝烧酒,你怎么看?”
郑山辞上前一步:“我对酒倒是没甚见解,若是萧兄想喝烧酒,让侍从烧个炉子把酒放在上面烫,姜兄不喜欢烧酒,就直接开了泥盖喝酒。”
姜兰礼笑吟吟:“我正想喝一口烧酒,再喝一口冷酒。”
郑山辞:“这不可取,姜兄的肚子承受不起。”
萧高阳闻言笑起来:“姜兄要这么做,改日因喝坏肚子告假,我往后都不敢请姜兄吃酒了。”
崔子期跟施玄,杜宁,梅淮也来了,他们都各自带了家眷。
这来往的侍从给他们送上酒肉,饭菜。虞澜意见了郑清音就拉他坐在一旁,关切的问他。
这一个小院子还能把他们这几家人装下,小孩子们高兴的在一旁玩耍,各个都带着笑。小平安是这里的孩子中最大的一个,他还会照顾他们。
郑山辞抽空看虞澜意在烤肉吃,他烤肉的手段一般,一旁的吕锦看着他,时不时提醒他:“你这肉再不翻就要烤焦了。”
有人看着虞澜意,郑山辞当下才放心,他的心思回到好友们身上问道:“萧兄怎地想着把肉烤来吃。”
萧高阳饮下一杯烧酒笑道:“这还是萧辰说的。他这孩子对吃的倒没有别的要求就喜欢时不时吃点羊肉串。”
“夫郎想儿子这么喜欢吃,不然府邸自己烤一次让他吃个够。我们休沐日时就在自家院子烤羊肉串,想着烤肉也成,烤点茄子,玉米……这就一发不可收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