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喜之后by封十一
封十一  发于:2024年12月24日

关灯
护眼

一时间再次的没人说话,最近去县城的码头买甜菜困难是事实,要是码头哪里买不到甜菜,他们还能去什么地方买呢?
“里正,您这边是不是用什么主意了?您说,我们那会听这。”
“对呀对呀,只要能买到甜菜,怎么着都行,”
这段时间族里人基本都的得到了好处,这才没多少日子,家家户户基本上都分到了二三两银子呢。
这生意如果要是能常年干下来,说不定每年都有20两的银子拿到手,这么多银子在以往都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顾里正道:“没错,昨天晚上我们商量了一下,决定要去永平府买甜菜。”
此话一出,在场顿时安静下来。
顾里正接着道:“府城人多,比咱这里要繁华,来往的商队货船也要比咱们县多上不少,说不定咱们真能从哪里买到甜菜。而且从咱们这边坐船到府城来回也不过一两天的事,谁想去就来我这边报名,前去府城的人,也不会让你们白白去,来往的路费吃食费,都由族里出。”
在顾里正说完话以后,人群中没有一个人出声的。
那可是府城啊,在场的大部分人最多也就去过县城,很多人都从没想过要往外面走。
府城距离宁隆县路途遥远,一来一回就得一两天,对他们这些从来没有出过远门的来说,实在是有些拿不准主意。
“我去。”
突然,一个清脆的声音从人群中响起,大家伙忍不住向后看,于是他们就看到了站在角落里的姜余。
姜余走上前,人群开始自发给他闪出一条路来。
姜余顶着大部分人诧异的目光走向了顾里正的方向。
“里正,我要去府城。”
此话一出,周围皆是一片哗然,在场的众人谁有没想到姜余竟然要主动去府城。
顾里正目光幽深的看着年岁不大的姜余,道:“小余,你真的要去吗?”
姜余刚想说话,就被顾里正抬手打断。
“府城路途遥远,而且在那里人生地不熟,万一出什么事也没人能及时帮忙,你就得全凭自己来解决。这个世道能把生意做大并且赚钱的,没有绝对的好人,你真的想好要去吗?”
姜余表情坚决的点头,“里正,这次出发去府城,谁都可以不去,但是我必须得去。这段时间咱们这边账目都是从我手里出去,所以我必须得跟着。”
顾里正满意的看向姜余,“但是我还要问你,万一你去了府城,发现府城也买不到甜菜呢?”
姜余道:“买不到,那就不买。去府城能否买到甜菜的事,谁也说不准。但是如果一直待在县城,不走出去,那我们才是真的买不到甜菜。”
一直在旁边听着的顾氏族老,此时听到姜余的话,直接一拍大腿。
“说的好!族长,小余说的对啊。要是我能再年轻二十岁,我也想去府城。”
说着族老看向人群里的重孙,“顾斌,你也去。”
顾斌惊讶的看向太爷:“啊!……行啊,我去也行。”
“什么你去也行,你必须去,跟在小余身边,去见见世面,老是待在咱们宁隆县,眼界都短了。”
顾斌摸摸鼻子,“我一定会跟着去的。”
顾里正在手边的纸上写下姜余和顾斌的名字,然后重新看向人群。
“还有谁想去吗?”?

“我去府城。”
这个声音一出,在场的众人都向一旁看过去,于是就看见了人群里的大约三十岁左右,长相黝黑的汉子。
“林生,你真想去府城?”一个人好奇的问他。
顾林生憨厚的笑了笑,看向问他的那个本家婶子。
“我虽然不识字,又不会算账,但我有一把好力气,我跟着去能帮忙搬货。里正,把我名字也写上吧,我还没去过府城呢,这次顺便跟着去见见世面。”
顾林生是族里木字辈的,算起来要比顾文承小一辈。但是顾林生今年已经三十多岁,娶妻生子也好多年了。
顾里正笑着在纸上写上他的名字,“我看你就是想去府城逛一圈。”
顾林生笑着道:“嗨,我长这么大还没去过府城呢,这次正好有机会,想去见识见识。”
人群中的不少人听见顾林生这么说,立马意识到了一件事。
是啊,他们这些人一辈子没出过县城,现在好不容易有机会去府城见见世面,还不得抓紧点吗?
而且刚刚里正也说了,去府城的人还给银子呢,又不用花自己的钱,还能跟着去府城见见世面,这种好事谁不想干。
“我去。”
“我也要去。”
“里正加上我的名字吧,我也要一起去府城。”
“……”
顾里正又敲了敲手边的锣,大声的道:“咱们这次去府城一共就能带十个人,多了也去不了。”
此话一出,人群就更加热闹了。
“刚刚是我先说的,把我名字写上去。”
“明明是我先说的。”
“你们起开,是我先说的才对。”
“……”
姜余被人挤到了最后面,他一转头就看见不知道什么时候站自己身边的顾林生。
姜余其实和顾林生不是特别熟悉,但是两个人也说过一些话,他记得顾林生是个很热心的人。
姜余道:“林生哥,你真的要跟着一起去府城吗?”
顾林生双手环抱,看向人群拥挤的那边,“不仅是我要去,现在大家都想去。”
姜余微微一愣,转头看向正在吵闹的人群,立马还偶尔夹杂者顾大伯的声音。
“顾林生?”顾文承道。
姜余坐在房间的凳子上,闻言点头道:“是啊,原本都没人想去府城的,但是林生哥说完以后,大家都想去了。”
顾文承想起顾林生是谁了,按照辈分顾林生得叫自己表叔。不过,听小余刚刚说的话,他觉得这顾林生是个人才啊。
顾文承问道:“大伯有说让你们什么时候去府城吗?”
姜余坐在房间的椅子上,手里拿着书,他摇了摇头。
“没说,可能得等几天吧。对了文承哥,明天你就要去私塾,之前我见县城那边的房子缺挺多东西的,不再多收拾一些拿过去东西吗?”
顾文承笑着摇头,“不用收拾那么多东西,以后我每天晚上都回来。”
姜余惊讶的看着他,顾文承没有多做解释。
顾文承其实是感觉身体太弱了,每天来回步行去县城,还可以锻炼一下身体。
秀才考试又称为院试,院试一共考三天,这三天都需要考生们待在考院里,是不能出来的。
如果他身子太弱,恐怕考试的时候会直接晕在考场。
为了自己的健康着想,顾文承得开始锻炼身体了。
晚上睡觉的时候,姜余照例练习一张大字在睡觉。
文承哥之前和他说过,读书识字这种事都是不进则退的,因此姜余就心里打定主意要常常练习写字,决定不能松懈。
明天,恐怕里正就能把去府城的名单定下来了,到时候他们去府城说不定真能带回一批甜菜呢。
第二天,一大早顾文承去县城私塾读书,姜余早起吃完饭,再去祠堂忙碌。
顾里正还在纠结去府城的人选,姜余、顾斌和顾林生三个人肯定的要去的,剩下的最好是找几个出过远门的汉子。
姜余刚到祠堂,就看见二伯母李氏,他突然想起来文承哥曾经好像说过甜菜可以酿酒。
二伯母是祖传的酿酒手艺,说不定可以用甜菜酿出来酒呢。
二伯母李氏此时正在从锅里往外捞甜菜渣。
把甜菜里面的糖分煮出来以后,甜菜渣就没用了,大家会把甜菜渣收集起来,拿回去喂牲口。
把甜菜渣用柳条编的大漏勺从锅里捞出来,然后放在旁边的柳条编的笸(po)箩,笸箩放在一个大桶上。
这样甜菜渣里面的液体可以透过笸箩的缝隙滴落进桶里,从而不浪费任何糖液。
“二伯母,我帮你。”姜余走过去帮李氏一块弄。
李氏笑着看向姜余,推辞道:“没事,我一个人可以。”
姜余接过李氏手里的大漏勺,“我来吧,二伯母我扶着笸箩就行。”
两个开始干活,姜余问道:“二伯母娘的酒,都是用米做的吗?”
李氏笑着回答:“怎么可能,米多贵啊,我酿的都是高粱酒。”
姜余道:“那,二伯母觉得甜菜可以酿酒吗?”
李氏微微一愣,“甜菜还能酿酒吗?”
姜余道:“酿酒的事自然是二伯母比我懂的多,您觉得甜菜能不能酿酒呢?”
姜余没有直接说顾文承曾经提高甜菜能酿酒,他能看出来文承哥最近看书的时间明显变长了,没多久就要秀才考试,他不想让文承哥太费心。
族里现在主要的精力也都放在做糖上,而酿酒是家传的手艺,家传手艺一般是不会外传的。
所以姜余觉得自己没必要直接把甜菜能酿酒的事情说出来,不过,他能和二伯母提一句,万一二伯母酿出来了呢。
姜余道:“甜菜也是粮食吧,既能吃,又可以做糖。难道不能用它酿酒吗?”
李氏闻言,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临近中午,顾里正把在场的人都叫到屋子里。
顾里正站在最前面道:“去府城的名单下来了,姜余、顾斌、顾林生、顾兴旺、顾文渊……”
顾里正念了十个人的名字,其中包括自己儿子顾文渊也在内。
在场的众人听见顾里正念出来的名字,纷纷开始讨论。
“族长,怎么没有我啊?我也想去。”
“我也想去,怎么也没有我?”
“也没有我……”
“……”
顾里正适意下面的人安静,等讨论声静下来以后他才开口。
“姜余、顾文渊两个人是算账的,顾林生和顾斌他们两个人都有一把好力气,剩下的我选的都是出过远门和去过府城的人。咱们这次是第一次去府城,还不知道那里的情况,也不知道是不是能能买到甜菜,所以第一次去府城不宜去太多人。”
姜余在一旁听着点了点头,没错,顾里正说的这些话全部都在理。
顾里正看着众人的表情,继续道:“我们这次派人去府城,只是去探路的,即便是买不到甜菜,也没有什么要紧的。要是能买到甜菜,自然是皆大欢喜。而且,以后不一定只有他们十个人能出去,要是能买到甜菜,下一次我们就能派更多的人去府城。”
下面的人听到顾里正这么说以后,原本焦躁的心慢慢平复下来。
仔细想一想顾里正说的这些话都在理,毕竟他们还不知道府城有没有甜才,若是以后有了,那他们这些去以后府城的机会自然就有。
顾里正又继续说了一些话,然后就让众人散了去,独独留下了他们十个人。
顾里正坐在椅子上,手里拿着一把旱烟,“这次你们十个人只是去府城探路的,你们自己的安全最重要。兴旺,你对府城比较熟悉,十个人里面就由你带队吧,要是路上有人不听你指示,以后就别再进外出买甜菜的队伍了。尤其是你们几个没出过远门的小崽子,一定要听长辈的话,到了外面别惹事。”
姜余、顾斌、顾文渊三个没出过门的小崽子,听到这句话以后纷纷点头。
顾里正继续道:“还是我刚刚那句话,能买到的甜菜最好,要买不到也没事,大不了咱们可以先停一停,等有了甜菜根再说。还有,昨天晚上我也想了想,你们几个人去的时候还是走陆路去吧,毕竟咱们都没有走水路的经验,不安全。”
被留下的辈分最大的就是顾兴旺,此时他开口道,“行,如果陆路走官道的话,早点出发,晚上就能到府城。”
顾里正点点头,“你们九个人都要听兴旺的话,他有过出门的经验,对府城比你们熟悉。”
众人自然是点头。
顾里正又道:“事不宜迟,后天你们就出发,早去早回。”
顾兴旺点头:“好。”
“什么,后天就要走?”顾母惊讶的看向姜余。
刚刚她没在祠堂,跟着一众人离开了,因此她才是刚知道姜余后天就要出发去府城了。
姜余点头:“大伯说早去早回,我们这一次去府城,只是去探路的,也出去不了几天。”
顾母看着姜余,心里是忍不住的担忧,拉住姜余开始念叨起来。
“府城距离咱们这边远,外头又没什么亲戚,你出门在外的能吃点亏就吃点亏,不要随便和人起争执,知道了吗?”
姜余听见娘说这句话,心里一暖,赶快点头,“我知道了。”
顾母摸了摸姜余的头,这些日子和姜余这孩子呆在一起呆久了,忍不住对他上了心。
加上姜余乖巧又勤快,模样整齐,这样的孩子谁能不喜欢呢。
现在突然听到姜余要去府城,还得去好几天,顾母这心就有些空落落的不得劲。
“去的时候多带两身衣裳,手里那拿些钱,看见什么好吃好玩的想买就买,也别太节省……”
姜余看着面前唠唠叨叨的顾母,脸上一直带着温和的笑容,丝毫没有半点不耐烦的,还时不时的附和顾母的话。
“嗯,我知道了娘。”
“是兴旺叔领头,我不会乱跑的。”
“好,我会的。”
“……”
【作者有话说】
新文求收藏,求评论~?

终于到了姜余一行人出发去府城的日子。
早早的,天还没亮众人便在村口集合,十个人驾了三辆驴车。
姜余坐在驴车上,看着送自己的顾文承,见顾文承脸上那略带担忧的表情,不知为何姜余眼眶突然有些热。
顾文承看着驴车上姜余,小小的少年郎,因为这段时间的伙食不错,长了个子,脸颊上略微长了一些肉,皮肤也变白了不少。
但姜余坐在驴车上,双手抱着膝盖,还是小小的一只,此时眼巴巴的看着他,活脱脱的就像一个被人丢弃的猫崽子。
顾文承突然有种想把小余拽回来的冲动,但是他制止了自己。
他这几天是亲眼看着小余为了去府城做了多少准备的,是小余自己争取了去府城的机会,所以他不能阻拦。
驴车缓缓启动,越走越远,很快便在昏暗的天色里变成了一个模糊的影子。
突然,身边的顾母来了一句。
“哎呀,我特意给小余做了些馅饼,刚刚忘了给他了。”
顾文承微微一顿,一把从顾母手里拿过馅饼,然后朝驴车的方向追了过去。
“我去把馅饼给小余。”
顾母看着儿子的背影一时间没反应过来,随即笑道:“这孩子,做事风风火火的。”
姜余坐在驴车上,把头埋在膝盖处,一想到自己要离开爹娘、离开文承哥好多天,他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其实,他并不是非去府城不可,堂弟顾文渊也会算账,有他帮忙,自己可以不去的。
自己就待在家里,白天去祠堂和族人一起做糖,晚上回家就能见到文承哥,睡前文承哥还会教自己读书,再写一张大字。
姜余眼眶有些发热,心口处也感觉闷堵。
突然姜余被坐在身边的顾文渊拍了两下肩膀,耳边听到顾文渊的声音。
“小余哥,你看文承哥追来了。”
姜余浑身一震,他急忙抬头向后看过去。
此时天还没亮,天空都是昏暗的,但是他却一眼看见了文承哥的身影。
姜余脑子一片空白,他直接从驴车上一跃而下,稳稳的落在地上,脸上不自觉的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眼睛都是亮晶晶的。
顾文承被姜余这动作矫健的样子吓了一跳,跑过去后立马双手扶住姜余的肩膀,上下打量他。
“你怎么就直接跳下来了,没磕到吧,脚怎么样?”
听见这些话姜余脸上笑容更加灿烂,他摇摇头。
“我没事,驴车不快。”
顾文承道:“驴车不快也不能随便往下跳,万一脚崴了怎么办?”
这里的医疗卫生条件可不行,随意的一些小磕小碰,都是致命的。
姜余乖巧的点头:“我以后再也不会了。”
顾文承笑着摸了摸他的头,把手里的油纸递给他,“这是娘给你做的饼,刚刚忘了给你,路上可以分给同车的人当早饭吃。”
姜余结果油纸,发现还是温热的,又听着文承那略显急促的呼吸声,他鼻尖猛的一酸。
“我……”
顾文承道:“路上注意安全,你年纪小,外面拐子多,就喜欢拐你这种看起来乖巧的小哥儿,要跟紧大家,别一个人乱跑。”
姜余感觉嗓子好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从来都没有人对他这么好过。
但此时他却什么也说不出来,只是一个劲的点头,表示自己记住了。
此时身后的驴车上传来声音。
“是顾童生啊,你有什么事吗?”
顾文承看向驾马车的族人,道:“抱歉影响大家了,我给小余送些东西。”
顾文承看向姜余道:“好了,去吧。”
姜余看了顾文承一眼,然后转头走向驴车的方向。
驴车重新上路,姜余坐在驴车上还朝顾文承的方向挥了挥手。
顾文承看着驴车越走越远,最后消失在昏暗的远方,他才收回目光,转身回去。
驴车上,姜余正在给同车的人分饼。
顾文渊接过饼咬了一口,发现竟然还是带馅的。
“真好吃,三婶烙馅饼的手艺真好。”
“嚯,真不错。县城码头上卖的馅饼都没这个香。”
“香啊。”
姜余听见众人的夸赞,想到刚刚文承跟给自己送馅饼的样子,心情突然变得很好,就连周围的景色都觉得好看了不少。
他低头咬了一口馅饼,馅饼是肉的,一口咬下去油香油香的,好吃的不得了。
赶路的过程很枯燥,但是车上三个人聊起天,来倒是减少了几分枯燥。
临近傍晚,众人赶着驴车上摇摇晃晃的看见了远处的城门。
姜余看见了城门口,府城的城门很高,是他从来没有见识过的巍峨,高高的城门如同一座小山般矗立在那里,让人心生敬畏。
等走的稍微近些以后,姜余看清了那城门口的字。
“永平府。”
姜余喃喃出声,然后睁大眼睛兴奋的道:“我们到府城了!”
“到了吗,到了吗?”
顾文渊抬头看过去,然后直接跳下驴车,一边走一边揉了揉自己的屁股,看着面前不远处的城门。
“可算是到了,我的屁股都要裂成八瓣了。”
虽然是临近傍晚,但是府城的城门口这边的人还是不少。
姜余发现大部分人都是往城外走的。
这些人有的驾着车,有的挎着篮子,应该都是晚上出城准备回家的人。
一行人风风仆仆的进城,傍晚的天色已经略微阴沉,有种要下雨的感觉。
此时大街上已经只有零星的几个人,店铺也基本都关了门,可即便如此,姜余还是看出了府城的环境要比县城好上不少。
就连府城的街道,都比县城的街道要宽敞,两边的店铺也比县城的豪华。
顾兴旺做为这次领头的,道:“咱们先去住店,府城晚上有宵禁,是不允许随便在外面行走的,路上还会有官府的人夜巡,发现晚上有人在街上闲逛会直接捉拿。”
顾文渊问:“夜晚在街上被官府的人抓住会怎么样?”
顾兴旺道:“违反夜禁者笞二十。”
顾文渊:……
府城这么危险的吗,晚上出门被发现还会挨打!
其余众人闻言表情一变,纷纷点头表示明白了。
顾兴旺带着大家找到了一个位置有些偏的客栈,客栈外表比起刚刚他们路过的几个客栈来说,有些略显破败,但是看着也还不错。
顾兴旺道:“我曾经住过这家店,虽说有些旧,但便宜,一间房住一晚十五文就行了。”
“十五文。”顾斌瞪大眼睛,“这还便宜啊?”
顾兴旺看了他一眼,“其他客栈,最便宜的也得二十文。”
顾斌:……立马闭嘴
姜余看着面前的客栈,这间客栈的名字到是很有意思,叫有间客栈。
很快从客栈里面走出来一个小二。
小二年纪看着不大,见到他们以后笑着问:“几位要住店吗?”
“我们要住店,这驴车你们要帮我们看好。”顾兴旺道。
小二简直笑成了一朵花,“您就放心吧,我们客栈的后面后专门看牲畜的棚子,里面的草料也都是新鲜的。”
说着小二转头看向立马,提高声音:“客人住店,来三个人牵驴车。”
话音落下,又有三个小二从立马小跑出来,帮他们牵驴车。
领头小二笑着道:“几位请进。”
他们几个人住店,一共要了五间,最下等的房间,姜余和顾文渊两个人住在一间房。
姜余走进房间以后,就看见这间房间,一共有两张床,一个桌子,几个凳子,里面空荡荡的,不过仔细看下来就会发现还是挺干净的。
二人把东西放好,走出去一起吃饭。
15文一间的下等房,只是包括住房和免费用热水,如果想要吃饭时的话,需要单独给钱。
几个人一人吃一碗素面条,顾兴旺还单独要了一壶烧酒。
“这里的烧酒,又名烧刀子,一口下去可带劲,要不要尝尝?”
姜余、顾文渊和顾斌三个人齐齐的摇头,其他人倒是跃跃欲试的想要试试这烧刀子什么味。
但是姜余却把自己的目光放到了眼前的面条上。
虽然眼前的这碗面真的很像面条,但是要是仔细看的话,却又发现不是。
碗中的白色面条粗细适中,而且是非常光滑的圆形长条,这和家里的手擀面条和刀切面完全不同。
顾兴旺好似也看出了姜余脸上的疑惑,笑的解释道:“这是府城有名的饸烙面,再配上他们炒的卤子,这在咱们这可是吃不到的。”
“饸烙面?”顾文渊也是第一次听说这种面条,“饸烙是什么?好吃吗?”
顾兴旺笑着道:“饸烙不是吃的,而是一种制作面条的工具。用饸烙床把面条压成圆条,放入水中捞出,再配上他们炒的菜,就成了你面前的这碗饸烙面。”
姜余听着也感觉非常稀奇,拿起筷子放在嘴里,猛然惊讶地睁大眼睛。
好吃!吃着像是面条,但是口感却完全不同。
这种面条口感比较筋道,再配上咸香的卤子,真的让他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是从来没吃过的味道。
姜余问:“这东西是怎么做的?”
此时路过的小二听见他这句话,笑着解释道:“客官是外地来的吧?这东西是我们永平府的特色,您的这碗饸烙面用的就是白面,是用饸烙床压出来的。而且啊,本店的不仅有白面做的饸烙面,还有杂粮的,要是您在府城多待两天,就能吃到各种饸烙面了。”
姜余没想到竟然还有其他不同的饸烙面,他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又往嘴里塞了一筷子面条。
心里却想着,等有机会,他也得让爹娘和文承哥一起尝尝。
就在他们几个人快要吃完的时候,突然听见外面响起一阵惊雷。
紧接着就是呼啸的狂风,一侧的窗户猛然被大风吹开,狂风带了凉意吹进屋里,店里的小二急忙忙的过去关窗。
顾斌吃了一大口面条,抬头道:“开始下雨了吧?”
话音刚落,就听见了外面哗啦哗啦的雨声。
顾文渊看着客栈门外的大雨 道:“幸好咱们今天路上赶的及,要是再晚一会,说不定就淋在路上。”
姜余非常认同的点了点头,虽然路上走的快有些受罪,但是至少他们没淋雨。
店里的小二把窗户关上以后就想走过去关门,毕竟现在天已经完全暗了,又下大雨,城里还有宵禁,估计也没人来住店了。
就在这时,外面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一行人就出现在客栈门口,那些人冲着店里的人大喊。
“快来人,快来人,我们要住店。”
几个小二见状冒雨冲出去,姜余看着他们在外面交谈,耳边隐隐听到他们几个人的谈话声。
“快点,我这车上的东西淋不得雨。”
“把牛车牵到你们后面的棚里。”
小二先把几个人请进来,看着这些人身后的五个牛车,脸上带着为难的神色。
他们这间客栈本来就不大,今天已经停了三个驴车了,还有之前住店的客人,现在后面的棚里,完全没办法再停进去这些牛车了。
掌柜的见状主动走了过去,道:“客官,后院的棚里最多停进去两个牛车,多了停不进去啊。”
几个男人听见这话以后脸色变得极为难看。
“不能再挤一挤吗?”其中一个男人问。
掌柜摇了摇头,“本店小,实在是停不下呀。”
此时姜余对面的顾兴旺突然开口道,“掌柜的,我们那车里是空的,你只需要把我们的驴停在棚里,板车放在外面,上面盖个东西就行了。”
那刚进来的男人立马就反应过来,对面的人是在帮自己。
“多谢。”
顾兴旺笑着的摆了摆手,“大家出门在外,都是人生地不熟的,能搭把手就搭把手。顺子,你爹还好吧?”
男子突然睁大眼睛,好似完全没料到对方竟然认识自己,他向前几步,等借着客栈里昏暗的油灯,彻底看清楚顾兴旺的脸以后,露出惊讶的表情。
“兴旺叔!”?

客栈的掌柜一看他们几个人竟然认识,心里也高兴。
毕竟都是客人,他又是个开店做生意的,也不愿意往外赶人。
“既然几位认识,那我就让人把牛车拉到后院了,几位也是住店吧?”
男人道:“给我们三间下房。”
男人在和掌柜的交谈了一句后,又和同伴说了些话。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