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慢慢夹着鱼,品着菜,一时间,谁都顾不上说话。
主要鲤形目的鱼刺特别多,他们今天钓的鱼当中有一大半都是鲤形目的,吃起来鲜是鲜,确实也比较考验吃鱼的技术。
他们一共点了五菜一汤,服务人员陆续把剩下的菜送过来。
小礼忍不住问服务人员:“你们家的金汤鱼用的料是不是和市面上的不一样啊。”
服务人员骄傲道:“当然,我们家的黄椒酱都是自己做的,后面那几个大坛子里面就是,发酵三年以上才能拿出来用,比别的黄椒酱香多了。”
叶雪衍:“不止黄椒酱,里面还放了别的吧?”
服务人员笑嘻嘻:“这就是我家店的秘密了,不能外传哦。”
叶雪衍:“那你们给我多做一份金汤鱼,我打包。”
服务人员:“好嘞,大份、中份还是小份?”
叶雪衍:“中份,有鱼可以选吗?挑种好吃的鱼做。”
服务人员盯着他的脸,果断答道:“可以!我们家做金汤鱼的鱼都是从市场上收的,帅哥你想选的话自己拿网子挑,价格都一样。”
叶雪衍将碗放下,对大家道:“那我先去选一下鱼,大家先吃。”
成野芸笑:“要给谢主任带是不是?你去选吧,我们等你。”
叶雪衍点点头,跟着服务人员去后厨选鱼了。
这家大排档的后厨还挺大,一共有六口锅,都是厨师专用的猛火锅,怪不得他们做出来的鱼那么好吃。
鱼就放在靠墙的水箱里,里面打着氧气,放着补光灯,看起来还不错。
叶雪衍看了好几眼,发现这鱼应该都是野生的小鱼,也不知道别人怎么捞的,居然捞起来这么多。
野生的小鱼味道都挺不错,各有特点,其实也不必怎么挑。
他拿渔网,随意网了几条比较肥的。
这里的鱼按斤卖,一斤九十九,金汤鱼的味道非常不错,他估计两个人吃掉三斤应该没问题,便抖着渔网,捞了十来条。
正当他想要将渔网收回来的时候,心头被触动,紧接着,《水生生物图鉴》主动飘了出来,静静浮在他身前。
这是怎么回事?
叶雪衍微微睁大眼睛。
周围人来人往,谁都没有注意到他这边,他朝左右看了一眼,连忙在脑子里搜索新图鉴的情况。
出乎他意料的是,他现在并没有得到新的图鉴,应该不是因为他刚刚吃了鱼。
也就是说,《水生生物图鉴》也就是说因为不明原因,自动飘了出来。
叶雪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后,左右看了眼,见没人注意他的动作,抓过图鉴,飞快翻开。
图鉴有很多页,他轻轻一翻,却翻到了空白页,页面上方写着几个字:龙氏鳇,下面本该记录着内容的地方则一片空白。
这是怎么回事?叶雪衍第一次遇见图鉴只显示出标题的情况,整个人都懵了。
他搜寻着记忆,没发现关于龙氏煌的任何信息。
紧接着,他拿出手机上网查找,往上也没有龙氏煌的信息,达氏鳇倒是有。
所以,图鉴这是什么意思?
叶雪衍左右张望,他在这里停留的时间比较长,周围的人注意到他,有个高高胖胖的,厨师模样的人向他走来。
双方对上视线,厨师狐疑道:“你买鱼?选好了吗?”
叶雪衍飞快把图鉴收起来:“我问问我家人要吃哪种鱼?”
厨师点头:“这样啊。”
说是这么说,厨师并没有离开,大有站在叶雪衍旁边,等他选出自己想要的鱼为止。
叶雪衍稍微调整了一下手机的角度,站在厨师面前搜索起达氏鳇的信息来。
组织专门帮他搭建了一个内部网站,里面有各种鱼类的信息,有点像订正版的百科,达氏鳇的信息也有。
他很快就调出了达氏鳇的页面。
达氏鳇是辐鳍鱼纲,软骨硬鳞亚纲,鲟形目,鲟科,鳇属的鱼,历史特别悠久,白垩纪就出现了,到现在数量已经很少,成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这种鱼一般生活在北方,他们这里没有。
叶雪衍看资料的时候看到过这种鱼,可是从来没有亲眼见过,现在又复习了一遍,他才对这种鱼的长相记忆深刻了一些。
也就是直到这时,他才发现鱼缸的一个角落里,停着一条一动不动的鱼。
那鱼突鳞尖嘴,看着确实有点像达氏鳇,但跟达氏鳇的长相并不完全一样。
他拿起抄网,将那鱼给捞了出来。
厨师看着他的动作并没有别的表示,看来这里的人也不认识这鱼。
叶雪衍将鱼捞出来后放在眼皮子底下仔细观察,鱼的活力很足,在抄网里跳来跳去的,看来一时半会儿没有大碍。
叶雪衍看厨师一眼,将图鉴重新召唤出来。
一般人看不见他的图鉴,对他的图鉴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示。
他将图鉴翻开,一翻就翻到了龙氏鳇的那一页,原本这页上面只有标题,现在这页多了几行字——是龙氏鳇的介绍。
辐鳍鱼纲,软骨硬鳞亚纲,鲟形目,鲟科,鳇属,生活在高山湖泊中,偶见于溪流,极危,尚未被人类记录。
叶雪衍看完这行字的最后一个字,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们出来吃个饭,居然碰到了一种差点灭绝的鱼类,还是图鉴主动提醒他的,要不然他不一定能注意到这里有一条形状奇怪的鱼。
叶雪衍感觉庆幸又后怕,哪怕他已经称得上是水生生物专家,不认识的水生生物还是很多,一不小心就会错过某些生物。
厨师不知道他心里想什么,只知道他在这里一动不动,提醒道:“这鱼你还要吗?”
“要。”叶雪衍回过神来,对厨师说道,“渔网里这条鱼另外称,它看起来有点像某种保护动物,我带回去研究一下。”
厨师立刻低头看鱼,嘴里说道:“我们餐馆的手续都很齐全的,买鱼的时候也很注意,没有买这些保护鱼类,应该不是保护动物吧?”
叶雪衍:“可能只是亲缘关系,我是研究所的,得查了基因才知道,安全起见,你们最好不要买类似的鱼,要是看到了,能通知我们一声就再好不过了。”
厨师见叶雪衍的神色不像开玩笑,说道:“我就是一个打工的,这个让我们老板娘来跟你说。”
厨师说着,果断抽身,去喊老板娘了。
第121章
餐厅的老板娘听说后也很惊讶, 解下围裙赶过来,紧张地对叶雪衍说道:“我们家的鱼都是正规的鱼,合法的嘞。”
叶雪衍说道:“我不是检查部门的人, 就是提醒你们一下。”
老板娘听他这么说,松一口气:“吓我一跳, 我还以为我们捞到了什么了不得的鱼,现在要糟了。我们做点小生意不容易,要是挨罚, 几个月可就白干了。”
叶雪衍:“你们要不是故意抓捕保护动物,一般不会的。”
老板娘:“我抓那玩意做啥子嘛?好好挣钱还来不及哩。”
叶雪衍:“不知道你们这鱼是在哪买的?”
老板娘:“就在菜市场。我们做生意做久了,有常年收鱼的摊子,谁家要是弄到了野生的溪鱼、河鱼,懒得自己摆摊卖的话,就会送来我们家收购的地点。喏, 我这还有付账的记录,你可以看一下嘛。”
叶雪衍:“记录就不用看了, 方便说一下是哪一个菜市场吗?我们明天派人过去看一下。”
老板娘:“就是镇上的菜市场,禾港菜市场,不过我们这里的菜市场开市开得特别早, 四点多就要过去了。”
叶雪衍:“好的, 我知道了,谢谢你,以后你们要是收到了这种鱼麻烦打电话叫我们, 有奖励的。”
老板娘拿围裙擦着手:“我可不敢收, 下次我要见到了, 我就喊卖鱼的人打电话给你们, 行不?”
叶雪衍:“也行, 麻烦你了。”
叶雪衍和老板娘说完话,请她多做一份金汤鱼后,回到包厢里。
越观今一见他就说:“雪衍你去哪里了?我们还以为你迷路了,正商量要不要去找你一下。”
叶雪衍摆摆手,看包厢里没有外人,直接说道:“刚刚去后厨捞鱼的时候,看到了一种之前没被发现过的鱼,跟老板娘多说了几句。”
大家没想到他去点个菜都能发现新的鱼,当即神色严肃了起来。
越观今问:“什么鱼?”
叶雪衍:“一种叫龙氏鳇的鱼,我们没那么快回去,就先暂养在后厨的鱼缸里。对了,老板娘说这鱼是去早市上收货收上来的,还得麻烦你跟我明天到早市上看看有没有这种鱼。”
越观今瞪大眼睛,憋了一会,不知道该说什么,最终憋出一句:“那这里还挺人杰地灵的。”
叶雪衍笑:“是啊。”
因为发现了新品种的鱼,大家没有心思吃晚饭了。
他们快速把剩下的菜吃完,然后跟叶雪衍去后厨看新发现的鱼。
那条龙氏鳇是小鱼,长相不怎么突出,看起来跟别的鱼没什么两样。主要它太小了,又黑乎乎的,不太好辨认。
越观今叹道:“要是你不跟我说,就算放在我眼皮子底下,估计我都认不出来。”
叶雪衍心说,我自己也没认出来,还是图鉴主动跳出来告诉我的。
叶雪衍不知道现在还剩多少条龙氏鳇,图鉴上说极危,想来数量应该不多。
既然如此,这条龙氏鳇就要好好珍惜了。
叶雪衍专门买了一个打氧器,又在水里面释放了龙力,而后才将龙氏鳇小心翼翼地放进去。
老板娘看他们这个样子不太放心,特地过来打听了好几句,反复确定看自己的餐馆无关,餐馆不会被罚款整顿,才安心一些。
叶雪衍没想到吓到了老板娘,心里过意不去,付账的时候给老板娘发了个大红包。
老板娘推拒不过,硬是送了他们餐馆的特□□头和鱼皮冻。
回去的时候,叶雪衍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先回了研究所,将龙氏鳇送到研究所的水族箱里,确定它在里面一切都好,才回家。
这一耽搁,耽搁得比较久。
谢醒出来迎接他的时候问:“你找到的那条龙氏鳇怎么样了?”
叶雪衍将图鉴召唤出来给谢醒看:“已经在研究所里成功安下了家,有人照看它们。明天早上我们要起早一点,去趟早市,看能不能在市场上找到龙氏鳇的踪迹,找不到的话,我会发挥追踪技能,上山去找。”
谢醒:“明天会有点辛苦。”
叶雪衍:“明天的事,明天再说嘛。我给你带了宵夜回来,我们找到龙氏鳇的那家店的招牌菜,老板娘的拿手好菜——金汤山泉鱼。”
叶雪衍将一只提着的袋子举起来,用手摸了一下:“还不太凉,你赶紧吃一点。这个空口吃就很好吃,配上米饭味道更上一筹。”
谢醒:“那我得尝尝了。”
两人过去餐桌那边,叶雪衍折腾了那么久,肚子又饿了,他干脆盛了碗米饭,跟谢醒一起吃。
今天吃的第二顿金汤鱼,但叶雪衍感觉一样好吃:“也不知道老板娘怎么做出来的,这金汤鱼的味道特别香,层次感很强,几乎能尝出每种食材的香气。”
谢醒尝了尝,说道:“她家的辣椒酱应该是特制的,比市面上的要鲜香,没那么咸。”
叶雪衍:“对,服务人员也这么跟我们说。除了这个,她应该还放了别的,只不过我就吃不出来了。”
谢醒小小地舀了一勺汤,尝了之后,说道:“里面应该还放了榨菜碎。有植物的鲜香,还带一点回甜。”
“啊?这样都尝得出来?”叶雪衍倍感惊奇地也舀了一勺汤小小地尝了一下,“我只能尝到这汤是复合型的味道,别的就没了。”
谢醒肯定道:“就是榨菜碎,它让汤的味道更协调,不那么寡淡,榨菜的咸味也激发出了鱼的鲜味。等哪天我让人寄点好榨菜过来,给你做了尝,你就知道了。”
叶雪衍仔细感受了一下,说道:“我还是尝不出来,那就等你的家庭版金汤鱼了。”
两人分吃了一盘金汤鱼,叶雪衍吃撑了,还吃了两粒消食片。
时间有点晚,不过他不是那种喜欢把事情拖到第二天的人,哪怕晚了,他也还是坐在电脑桌前,写龙氏鳇的报告。
今天先写一部分,正好顺便写个工作大纲的,明天找到了别的龙氏鳇再一起报上去。
谢醒在旁边陪着他。
越观今他们应该也在加班,发现了极危的野生鱼,肯定要办手续,申请保护资质的,尤其这种数量已经很少了的野生鱼,得尽快将相关手续办好,能早一天开始保护就早一天开始保护。
叶雪衍睡得晚,起得早,凌晨四点起来的时候整个人都是懵的。
谢醒比他好一点,将衣服递给他,又给他加了一件外套:“早上露水下来了,有点冷,多穿一点。”
叶雪衍吸吸鼻子:“你要跟我一起去吗?”
谢醒:“去,不放心你这么早开车。”
叶雪衍刚想反驳,一张嘴忍不住打了个哈欠,只好揉揉鼻子,把反驳的话吞进了肚子里。
叶雪衍洗漱好给越观今发信息:【观今,你们,起来了吗?我们准备出发了。】
越观今:【我们也准备出发了,要过来接你吗?还是你跟谢主任一起?】
叶雪衍:【不用,我跟谢醒已经准备出发了,我们在市场里见就好。】
两人简单说了几句,叶雪衍靠在副驾驶座上,继续犯困。
谢醒将外套给他抱着:“我开导航,你再睡一会儿。”
叶雪衍摇头:“算了,想跟你说说话,免得你也犯困。”
现在太早了,天还没有亮,国道上的路灯不是很亮,他们的车开在路上,像开在原野中,穿过一株又一株模糊的树,往灰蓝的天边奔去。
路上的车很少,晨风很凉爽,叶雪衍跟谢醒说着话,渐渐清醒了。
他看着窗外,大大地伸了个懒腰:“偶尔早起,感觉还挺舒服的。”
谢醒看了一眼窗外:“现在天气好,就比较舒服。”
叶雪衍:“也不一定,要是外面凄风苦雨,车里暖和干燥,有灯光,有熏香,有音乐,还有你,那我感觉也挺舒服的。”
谢醒笑笑:“也是。”
他们的车开得比较快,到禾港菜市场的时候才刚刚五点。
菜市场上的人已经很多了,有许多老头老太太挑着自家种的菜来卖,脚下的胶鞋还沾着泥土,身上也带着露水。他们在边上放一个瓶盖上戳了眼的塑料瓶子,一边把菜摆出来,一边用水清洗菜上的泥土。
叶雪衍找了个老太太的摊位,买了两斤茄子两斤辣椒一把笋,顺便打听卖河鱼的地方。
老太太告诉他们,河鱼河虾什么的,在菜市场的另一边,一般在禽类档口附近。
叶雪衍谢过老太太,把买好的菜放到车上,跟谢醒去找卖河鱼的档口,顺便掏出手机给越观今他们发定位。
早市上的气味不怎么好闻,但很有生活的气息,里面卖的东西也很有意思,很多百姓自家的手工产品。
叶雪衍拉着谢醒在摊贩中间穿过,感觉今天要是没有正事的话,倒可以逛一逛这个早市,还挺有意思的。
他们很快找到了卖河鱼的地方,叶雪衍有特殊技能,不用去摊子上找,直接感应了一下,就发现早市上的河鱼里面并没有龙氏鳇混进去。
叶雪衍有些失望的同时也松了口气,他就说,龙氏鳇属于极危的生物,没那么常见。至少早市上没卖,那说明最近一段时间被人类吃掉的并不多。
对于这个物种来说,是好事。
他们转了一会,越观今带着人赶了过来。
一见面,越观今就问:“主任,雪衍,你们找到目标了吗?”
叶雪衍摇头:“这种极危生物应该没那么容易找,恐怕得去山上看了。”
图鉴上说龙氏鳇生活在高山湖泊之中,偶见于溪流。叶雪衍使用追踪技能,感应片刻后,说道:“我们去捡骨山的野湖里看看吧。”
越观今连忙掏出手机,打开电子地图:“我看看离这里远不远?”
叶雪衍:“不远,开车大概四十分钟,可以直接开到山顶。”
得益于他们这里发达的风力发电产业,好多山上都开辟出了可以通车的路,这些路会运送风力发电所需要的扇叶和其他零件到山顶。大车都能上去,他们这种小车直接开上去也毫无问题。
越观今设置了目的地,开了导航:“那我们就上去吧。设备我已经带全了,就放在车上,等会直接做记录就行。”
叶雪衍:“辛苦了。我这边也没什么问题。”
大家分成两组,开了两辆车,带着设备上山。
捡骨山有点高,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两摄氏度到三摄氏度,幸好叶雪衍今天穿了外套,在山上也没觉得太冷。
山上的野湖是个小湖,它没有名字,因为路比较远的关系,也很少人能过来,湖边长满了杂草和灌木,还有好些结了果的山捻子。
叶雪衍看了一下周围的环境,说道:“要是我们昨天来这里钓鱼就好了,多半能直接在这里发现龙氏鳇。”
越观今道:“这座山太远了,钓的鱼还没有油费高。”
谢醒看了一下,说道:“趁着太阳不算大,开始工作吧。”
越观今赶忙应声,开始架设用来做记录的机器,叶雪衍则跟他们简单讨论了一下调查方案,准备变成龙形潜下去。
今天他们过来主要调查龙氏鳇的数量、习性、生长环境等,不用怎么抓鱼,以记录为主。
叶雪衍在旁边就准备运动,等越观今他们调试好了设备,便变回龙形下水。
这个野湖算深,最深的地方不过二三十米,底下淤泥比较多,看着有些浑浊,水下的视野不太好。
小龙在游动的时候顺便拨弄了一下水下摄像机,让水下摄像机对准自己。
他一下湖就感觉到了龙氏鳇的存在,调整好水下摄像机后,他直接奔龙氏鳇所在的方向而去。
半分钟后,他看见了一条比猪还大的龙氏鳇。
好家伙,这龙氏鳇又大又肥,比大多数海鱼还肥,能在这个野湖里长这么大,简直是奇迹。资料上说,达氏鳇的体重最高能长到一千公斤,他看这龙氏鳇也不遑多让。
小龙又调整了一下水下摄像机的方向,让它将龙氏鳇的身形完全记录下来。
小龙现在对水生生物的亲和力非常高,哪怕他游到了近前,龙氏鳇也没什么反应。估计这家伙也没睡醒,就这么静静地停留在水里睡觉。
小龙伸出爪子摸了摸龙氏鳇的脊背,触感还挺粗糙,它身上有鲟类特有的突起,摸着很硬。不愧是跟恐龙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生物,这长相一看就非同凡响。
小龙摸到龙氏鳇的时候,图鉴又跳了出来,直接翻开龙氏鳇所属的页面。
昨天,图鉴给出来的内容不过是一个标题和标题下面的简单介绍。现在小龙找到了龙氏鳇,图鉴似乎收集到了龙氏鳇更多的资料,在下面刷刷刷地飞快显现出来。
从龙氏鳇的特征,栖息环境,再到现状,对人类来说的主要价值,对地球上的价值等,刷刷刷地,补充得飞快。
随着补充到的资料越来越多,小龙发现图鉴越来越绿,最后完全转化为绿色的图鉴。
他得到了龙氏鳇的绿色图鉴!
小龙得到了龙氏鳇绿色的图鉴后, 对它们的种群状况更加了解了。
这个湖一共十二条龙氏鳇,其中有两条怀有崽。
整个地区的龙氏鳇则有十七条,除了湖泊中的十二条外, 剩下的五条分布在湖泊周边的溪流里,都是涨水的时候从湖里游下去的。
他在水底下找到了龙氏鳇的窝, 近距离观察两条怀有崽的龙氏鳇。
跟达氏鳇类似,龙氏鳇的鱼籽也很多,怀有鱼籽的那两条龙氏鳇, 每条都有几百万的鱼籽。
鱼类的生存技能大多靠数量取胜,一条鱼产下成百上千万的鱼卵,它们在孵化的过程中会被各种动物吃掉,幼鱼阶段又会吃掉一大批,最后成长起来的成鱼万中无一。
龙氏鳇就剩下十几条,现在有两条怀孕的母鱼, 肯定是要人工干预的。
小龙小心地给这两条母鱼用了龙力,标记了它们的存在, 而后往水面浮,去找分布在湖泊周围的五条鱼。
越观今他们过来迎接他,一见面, 立刻问道:“怎么样, 底下的龙氏鳇多吗?”
“不多,这个世界上只剩下十七条龙氏鳇了。”小龙变回人形,直接说道, “我得到了龙氏鳇的绿色图鉴, 应该不会弄错。”
“十七条!”研究员惊呼, “这么少?那岂不是我们稍微缺了点运气的话, 龙氏鳇就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灭绝了?”
叶雪衍点头:“对, 我们运气还挺好。这十七条龙氏鳇中,有两条怀孕的母鱼,要是能抓住这个机会,应该能得到一大批鱼苗。”
越观今:“这样的话,我们得把两条母鱼捞回去精心照看吧?”
叶雪衍:“不急,龙氏鳇也是体外受精的,它们待在这里对它们的生长更有好处,等它们差不多生的时候,我们再过来保护鱼卵。现在当务之急是将它送进名录中,好好保护起来。”
越观今:“我们已经在加急办理相关手续了,不过需要证据跟考察,再怎么加急,办下来也需要三十个工作日左右。”
这么高级别的保护动物,相关条例并不是在他们本地通过就行了,还得递到中央去。这一去一返,各种手续比较多,而且其中还有不工作的节假日,没办法说立刻就能生效。
叶雪衍理解得点点头:“先采集样本送去基因检测,你们那边出检测报告,我这边写论文,我们分头行动。这段时间只能我们自己辛苦一点,多看着点了。”
越观今:“我昨天晚上已经跟本地的有关部门打过招呼了,接下来一段时间,护林员会多关注这边,我们日常也会过来巡逻,应该没什么问题。”
谢醒在旁边说道:“大家将资料准备好,流程方面我来催。”
越观今喜道:“主任能出手就太好了,这龙氏鳇要是进了保护名录,肯定能成为本地的伞护种。”
伞护种是一个概念,比如龙氏鳇成了保护物种,那么它们赖以生存的本地环境就要被保护起来,这样的话,同样生存在这片地方的其他物种也得到了保护,相当于龙氏鳇成了其他物种的保护伞。
越观今就是本地人,如果相关部门能投入资源保护本地环境,他还挺高兴的。本地要真保护起来,就不止他们这一辈能吃到好吃的山野鱼,子子孙孙都能吃到了。
叶雪衍道:“应该没太大问题,龙氏鳇对生态的意义很重大,它本身也是一种很值得开发的鱼。”
这种鱼是出了名的好吃,个头也大,如果将它发掘出来,人工选育一些,培育成养殖种类,肯定会有人对它感兴趣,到时候说不定还能带动本地致富。
本地的环境挺好,有山有水有林,就是不太适合发展工业,本地百姓也穷,要是能把龙氏鳇养起来,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大家多一条发财的路子,就是多方共赢的事了。
剩下的五条龙氏鳇并不好找,哪怕叶雪衍有绿色的图鉴也不好找。
他们在山里上下攀爬,找了整整一天,直到晚上八点多,才将所有龙氏鳇找到并标记。
回去之后,叶雪衍看了一下当天的行走记录,发现他们一天之内足足走了十七公里。虽然这个距离对他们来说并不算特别难受,但也累得很。
龙氏鳇是体外受精的鱼类,繁殖下一代的时候,需要雌鱼把鱼卵排出来,再诱导雄鱼在水中释放精子,因此双方的状态都要监测。
他们特地给十七条龙氏鳇打上了新型追踪器,用来监测这些龙氏鳇的状态。
因为涉及到的事情比较繁杂,组织专门安排了一组人跟进。
做研究就这样,事情很多,时间跨度很长,最终的结果也出得比较慢,不过最终要是出了成果,后续的利益也可能很巨大,甚至可以直接养活一条产业链,利好数万至数十万人。
总之,他们的工作还挺有意义的。
在他们的密切监测之下,没几天,龙氏鳇终于要产卵了,叶雪衍和研究团队又上了一趟山,提前布置好了场地,而后在湖边上守着。
龙氏鳇一点都没察觉到人类的存在,它们按部就班地产卵,排精,受精卵很快在水中生成,叶雪衍能敏锐地感觉到其中的生命气息。
鱼卵一被排出来,就有其他小鱼蠢蠢欲动地过来吞吃鱼卵。
龙氏鳇无论雌雄都没有护卵的习惯,产生鱼卵后它们就离开了,主打一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几百万鱼卵中,能活下来的寥寥无几。
还是叶雪衍发现情况不对,变成小龙,直接冲上去把其他想要吞吃鱼卵的鱼赶开,这才保住了这批鱼卵。
大团大团的受精卵在水里漂浮着,因为前期有龙力护持,它们发育得很好,保守估计,两条雌性龙氏鳇产下的鱼卵加起来有七百万,受精成功的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主要产卵的两条龙氏鳇都比较大,鱼卵就比较多。
野外的环境太不安全,他们没必要把鱼卵放到这样的环境里孵化,于是直接带回了实验室。
实验室有最先进的设备,可以监控龙氏鳇孵化的每一个环节。
鱼卵孵化的时间很短,一般七天就够了。
叶雪衍全程跟着研究员们一起监测鱼卵的情况,直到第五天,鱼卵陆续孵化。
鱼卵太多了,好些鱼卵都是一起孵化的。
当看到第一条鱼苗的时候,大家忍不住在边上发出了欢呼。
“孵出来了!”
“这次好顺利!”
“哇哇哇,龙氏鳇的鱼苗好可爱!!!”
“叶大夫,鱼苗吃什么,要准备喂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