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舟只看了一眼就匆忙的别过了眼睛。
苏沉却浑然不觉,还贴过沈舟这边,眼睛看着他那账本道:“欠了多少瓶了?”
“三万多?”沈舟说着。
终于感受到了,流行的魅力。买的十分凶狠。苏沉道:“正好,明天能到五万瓶,刚好能缓解掉这部分的压力,我再打电话要一车货。”
“嗯。”沈舟点头。
苏沉凑的近,快速的亲了一下沈舟,随后才打的电话。厂子每天都能生产五万瓶。他们这小地方才要了两次的货。本以为货品充足,谁知道,这次打电话却吃了憋!
广告的威力显现,再加上他们这就是以口味取胜的。现在厂子里那头也没货了。
苏沉毕竟是老板,厂子那头给他们插了个队的情况下,还排到了十天后。
苏沉挂了电话心绪复杂,看着沈舟像没事儿人似的,忍不住道:“除了这些订货的,后面的先别接预定了。”
“怎么了?”
苏沉道:“火了,没货。”
沈舟眼睛睁大:“怎么可能?”
苏沉拉着沈舟的手道:“怎么不可能,也不看是谁给的方子。”
……
远在京城的苏老头和高老头吃到了苏沉寄来的肉酱,胃口大开,走哪儿都带着。跟谁都说这孙媳妇的手艺好。
苏沉还没把沈舟给带回去呢,京城那帮人都知道他找了个做饭很好吃的媳妇,深得老爷子的喜爱。
第100章 送戒指
自从县城通村里的这条路修好了之后,村里的菜卖给涮串店和火锅店,多的那部分放在县里卖。
每天光是这部分的收益都有二三十,下水村的人听到这个消息一个个都振奋的不行,旁边的陈家村,一见他们天天买菜。也跟着去卖。
但陈家村没有特意开垦菜地去种,品类和数量都不如下水村的多。但就算这样,一天也能赚十块钱左右!
陈家村是大村,附近的还有其他的小村。这些钱对大村来讲就是个锦上添花,但对小村来说那可称得上是雪中送炭了。
于是县里买菜的人渐渐多了起来,都是下面村子上来的,物美价廉。
甚至还有把家里鸡蛋啊。鸡鸭拿出来卖的。就因为修这条路,乡下日子都变得有盼头了。
又到了沈舟给大家发工资的日子。才过了晌午,吃晚饭,下水村半个村的人就都坐在村口眼巴巴的望着。
快递员是下午一点半到的,在村口硬生生的兜了两圈没有进来。
“今天发工资不?”村里那些性子急的大娘问着。
自从他孙儿去了涮串店当服务员之后,家里可算是有个开工资的,月月就到账比啥都准时。
邮递员道:“嗯,对!”
“那就快点开始吧。”周围的乡亲们比快递员还着急呢。
快递员还是照例,先把知青们的信件送过去,随后就是念名给汇票。
念到一个,一家人都喜气洋洋的过去接了,这东西到银行就取钱。最近家里花钱花的厉害,这个钱可真是及时雨一般的。
“正好咱把这个钱都取出来。咱赶集的时候买供销社的瑕疵品去。”
“哎呦,李家老姐姐带上我。我上次听说没去上,肠子都悔青了。我想买个搪瓷盆,家里就缺这么一个,听说他们买回去的时候都看了,都找不到什么瑕疵,价还便宜。”
“钱还没取出来,就惦记这怎么花了。现在这人可很不会过日子。”
说啥的都有,但一点不耽误家家高兴。还有的人眼馋,询问村长还有没有第三批招人!
村长说:“没有了。”他当村长这么久,也就是选人的时候村里人不拿他当人。那家伙,上个厕所,后面跟着四五个老太太。弄的他都尿不出来了。
自从村里日子好过了之后,牛村长这么脾气火爆的人都这不骂人了。现在村里人逗他骂人。
以前都听习惯了,现在村长不骂人,浑身还痒痒呢。
钱都分完了,村口顿时少了一半以上的人。牛村长在那抽烟。自从日子过的好了,他都从叶子烟换成了盒装香烟了,还别说,这卖的成品香烟就是比自己手捻的好。
“咱也快秋收了,今年真上机器啊。”村里的老人说着。
“嗯。”牛村长已经下定决心了。今年苞谷长得好。上机器之后,再多叫几个人去地里捡粮。糟损不了多少。
“今年可真好,从年头到年尾顺顺当当的。”
“要我说,自从小知青一来,村里就开始变好了。”
“人家是京城大地方来的。有能耐的人在哪儿都有能耐。”
村长在旁边笑着。难得的应和了一声道:“那可不。”
……
当天晚上,班车接他们回去。出了城,直奔新修的路,刚修的路就是好,汽车在上面跑起来十分稳当,而且速度也更快了。
要是嫌车里的空气闷得慌,把车窗悄悄弄开一条缝,汽车飞速的跑起来,小风顺着缝隙往里面灌,可舒服了。
沈舟瞧着外头彻底黑了的天,有些昏昏欲睡,但现在车程减少了一半,半个小时左右就到了。他强忍着没睡,就生怕睡着了,再像上次似的,被苏沉一路抱回家。
沈舟一想起上次,脸上就有些发热,手放在兜里。碰倒里面那东西,心思又飞向远方了。
半个小时的路程很快就到了,下了车,大家互相道别,沈舟跟苏沉回到了家里。先冲个澡,把穿了一天的衣服放在桶里。
沈舟出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的衣服裤子已经被洗过晾在了院子里,大概是拧的不透彻,还在滴滴答答的往下淌水呢。
沈舟用毛巾擦了擦头发道:“下次我洗。”
苏沉道:“还分什么你我啊!”
俩人洗漱之后,沈舟开始整账目,苏老头跟老高头拢共投了开始投了六万,后面又追加了四万。现在的利润,去了所有的费用,两个店,加上汽水和肉酱,一天就是三千。这么下去一个月就是九万。每次想到这个数目,就有些激动。
苏沉从外头刷完牙进来,嘴角还带了点泡沫呢。每次都要用沈舟的帕子擦嘴,四舍五入的就跟亲嘴一样。沈舟凶他,他也不理,渐渐的,沈舟也就随他去了。
白日里小知青不让他亲近,但是月黑风高的。又在屋里,苏沉的手放肆的搭在小知青的肩膀上。道:“看什么呢?”
沈舟道:“本钱赚回来了。”他的眼睛里亮晶晶的。苏爷爷跟高爷爷那么信任他,把这么多钱交给他,幸好没辜负他们。出了本钱,后面沈舟的压力就没那么大了。
苏沉都有些嫉妒了。早知道他出这个钱好了,只是他的钱都在京里。
沈舟没看出苏沉的幽深,他对苏沉道:“这个本钱要不要先给爷爷汇过去,等年底再给他们利钱。”
苏沉道:“不必,他们走的时候特意交代了,不用有那么大的压力。等见面再说吧。”他们给小知青那么多钱,就等同于给孙辈们一点零用钱,让沈舟玩去。
谁知道沈舟倒是个老实人,兢兢业业的打理,这些日子眼瞅着都瘦了。
苏沉道:“时候不早了,我们早点睡吧。”他闪动着不一样的心思。
沈舟那会儿在车上的时候就已经困得不行,现在更是疲乏的厉害,道:“好。”
打了个哈欠,眼里也多了一份水汽。
让苏沉心疼的够呛,倒还真是压下了那点少儿不宜的心思。想让自家小知青好好睡一觉。
沈舟刚脱掉衣服,突然想起一个事儿,愣了一下。手里摸到那个盒子的时候,心跳快了一些。
想着如何能不动声色的给他呢。沈舟把东西拿了出来,是一个戒指盒。
是沈舟特意去金店买的,男士的戒指普遍就是简单的光圈,做的一个比一个大,最大的简直像个扳指。
沈舟挑了两个。在里面刻了名字的字母。虽然只是小小一个,克重也不大,但很精致。
苏沉在铺床,沈舟拿着盒子不知怎么说。正儿八经谈恋爱,两辈子就这一次。沈舟有些紧张。
苏沉回头道:“愣着做什么。”
沈舟被他这声惊了一跳。立刻像做贼似的把戒指藏在身后。
动作实在是太大太明显。苏沉眯着眼睛道:“搞什么呢?”说完就要下来找沈舟。
沈舟本想漫不经心的给他。谁知弄巧成拙反倒让人注意到了。沈舟有些紧张退后了两步。
苏沉过来非要看他背后拿的是什么。沈舟不给,但被苏沉抱到了床上挠他痒痒。这盒子就到了苏沉手里。
沈舟一股热气上了脸,本来也是要给他的。如今东西到了苏沉的手上他却只想躲起来。沈舟钻进被窝里,用被子把自己蒙住。
苏沉打开一看,是两枚细圆环的金戒指,心像是被小蜜蜂蛰了一下。苏沉下意识的舔了舔嘴唇:“是……给我的?”
苏沉回过头一看自家小知青早钻被窝里了。装睡是他一向乱用的招数。
苏沉连忙把被子掀开,苏沉道:“哪个是你的,哪个是我的?”这还是第一次收到媳妇的礼物,有点激动。
沈舟不说话。
苏沉把一枚粗一点的戴在自己的手上,细的那个拉过小知青的手给他戴上。
沈舟只觉得手上多一个东西,热辣辣的雾气上脸,沈舟睁开眼,结果就瞧苏沉意味深长的说:“本来想让你歇歇的,但是现在恐怕不行。”
第101章 秋收
沈舟许久没见过李秘书了。这次来送稿子,都有些不好意思见他。延了两个月。好在沈舟把所有的稿子都写完了,一并交给李秘书。
李秘书是县里的大忙人。本以为还像上次似的把稿子放在就离开,没成想李秘书忙的整理文件抬头见沈舟来了,不忘道:“沈舟,你稍微等我一会儿。”
有了李秘书的这个话,沈舟只好在旁等着。
沈舟悠闲的看着这边的办公环境,虽是平房,但修建的很宽敞,冬天可以烧炉子取暖,夏天只要把对着的两扇窗户打开就行了。
一间一间的房间都是办事儿处。时不时就有下面办事的人在这边忙碌的走动。
所有人都步履匆匆的,就沈舟一个闲人。
就在这个时候,李秘书办公室的门打开了。道:“沈舟,进来吧。”态度十分亲近,像老朋友似的。
沈舟刚进来,李秘书就给他倒了一杯茶。满脸带着笑容道:“苏沉怎么没跟你一块过来?”
沈舟听到这个名字心里都紧一下,耳朵上沾了一点桃粉色,道:“您要找他,那我回去跟他说。”
李秘书道:“不找他,每次看见你们关系那么好,这次他没陪你来,有些意外!”随后又道:“我认识苏沉都三年了,对别人倒没有对你那么好。要是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们是一对儿呢。”
他压根没往那边想。顺嘴开了玩笑。
沈舟心里有鬼,赶紧打岔过去了。
好在李秘书没在这个问题上继续纠缠,道:“你们的那个买卖做的不错。”现在每个月纳税都很多,县里还打算多开几个像这样的大店。多上的税也能用来改善老百姓的生活!
沈舟道:“不敢当,我只是改善了下水村一小部分人。”
李秘书又勉励了他几句道:“以后要是有事儿可以过来找我帮忙,不用不好意思。”顿了顿又觉得这句话不够完善道:“就算没有事儿,也可以来找我说说话。”
沈舟嗯了一声。
自从被李秘书开了他跟苏沉的玩笑之后,沈舟就有些拘谨。
李秘书说完这些也就让沈舟离开了!
他喝了一口茶水,终于闲下来可以看沈舟写上来的稿子。
才看了几行就被里面写的给吸引进来了。
本以为就是个应付县志的知青日常,没想到里面居然详细写了致富相关的。
有农业种植,蔬菜分类化,扣大棚可以让蔬菜四季常青。种植果树,饲养家畜。扫盲基础教育者,修路,进一步加强机械农具对乡村的普及。
一共八篇,每一篇文章都写的翔实。不光有空谈,还有数据和展望。
李秘书不是农学专业的,他这个外行都被看进去了。
沈舟这写的稿子莫名有种魔力,要是真像他说的那样,那何愁不富裕。
李秘书不像之前那样,看着激动就去找县领导,而是按下多看了几遍,顺便找来城郊的村长让他叫几个老农来,李秘书引导着浅谈了一下沈舟文章里的概念和说辞。
老农民道:“哎呦,还是李秘书足智多谋,还能想出扣大棚给菜地保温的事儿。要是这样的话,岂不是冬天也能吃上新鲜的蔬菜了!”
他们都已经习惯吃冬储菜过冬了,一到秋冬就是萝卜土豆白菜三兄弟的天下。别的菜根本放不住,烧火墙还上火。真别说,就想吃那么一口水灵灵的东西。听说省城他们把菜种在屋里保暖,冬天过年的时候拿出来卖,比肉还贵。
要是李秘书说的真能实现,那不是发财了。
还有那个种果树,老农道:“谁家要是有个果树,三代人都吃不完。越是老树越能挂果,以前灾荒的时候我们村有家的梨树,救活了多少人啊。现在还有人认那棵树当干妈呢。”
旁边的村长听了赶紧用胳膊怼了他一下。这种话不能乱说,要是被人扣了宣扬迷信的大帽子可就完了。
老农也回过神来了,干笑道:“对不住,我一兴奋嘴就没个把门的。”
李秘书笑道:“没事儿,想说啥就说啥,这没那么多规矩。”问的差不多了,李秘书心头越发的火热,打发走了这两人。想了想用了多年写报告的功力了,认认真真的写了一个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