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个原因,孤竹存阿并不经常到太子府走动,今日见到夏瑜用拜帖亲请自己赴宴,忍不住看了眼来送拜帖的宾者公子启,说实话,孤竹存阿倒是对公子启比对夏瑜熟悉的多,忍不住问道:“这是什么意思?”
公子启装糊涂道:“什么什么意思?”
孤竹存阿气结,道:“公子启,你别给我这里装糊涂!你说我什么意思!?”
公子启咳了下,有些不好意思的道:“不是啊老师,我们家那位内主管的严。”
孤竹存阿气的吹胡子瞪眼,道:“哈,你这该怎么说,怕服人的内佐就不怕老师了是不是!?”说到此处越说越气,直接捞起身侧的宝剑,用剑鞘那端开始揍人
公子启一见自己老师发火,开始拎着宝剑揍人,急忙一边躲闪一边道:“老师,哎,别打啊,老师,你听我说,我家内主真没什么意思!是……田常死了啊!!!!!”
公子启将“田常死了”这几个字大喊出来,让孤竹存阿一愣,手上打人的动作自然也就停了下来,有些犹疑的道:“这段时日倒是隐约听到传闻,只是还不知是真是假。”
公子启见老师停手了,也能分出神来说话,道:“应该九成九都是真的。”公子启偷偷看了看左右,然后压低声音近前对孤竹存阿道,“我觉得夏瑜暗中有自己的细作斥候,我在府中常见他能提前知道许多别人不知道的讯息。”
孤竹存阿皱着眉听公子启说话,然后道:“田常死了,那应该是田襄继位为齐国执政了,这……这和夏瑜要我过府有什么关系?”
公子启道:“这我真的不知。”
一见孤竹存阿又瞪眼拎着宝剑欲打人的样子,公子启连连摆手道:“老师,我是真的不知道!不骗你!”公子启顿了一下,然后,道,“听说公伯厚刚刚出使晋国回来,要尽快加强燕晋联昏。”
孤竹存阿听到此处,倒是收了宝剑,喃喃自语道:“这是在防备齐国报复啊。”
微微沉吟,然后孤竹存阿对公子启,道:“回去告诉你家内主,我会准时赴宴。”
中山国。
国君病重,依照礼制,当太子储君监国,公孙启作为十分受重用的先君重臣,从旁协理。
然而所谓先君重臣常常是一个尴尬的位置,自古以来有俗语云:“一朝天子一朝臣”,虽然圣人有言“三年无改于父道”,但现实常常是人亡政息,是以公孙启对此时朝堂上叫嚣要怎么怎么样的年轻公卿将领,心中只能长叹一声。
中山国昔年因卷入晋国公卿内斗,支持了后来被族灭的范氏、中行氏,还从百年霸主晋国口中多得不少土地,同样因为如此被现在的天下第一人晋国执政赵志父恨得牙痒痒。
赵志父在平定晋国内乱后转头便开始向中山国报复,所谓百年霸主打遍天下的晋国军队,加之统帅是极为善战的赵志父,小小一个中山国,论包括人口、土地幅员等等方方面面的综合国力,远远不及晋国,哪里是赵志父的对手。
中山国大败亏输,元气大伤,也是那一战使得现在的中山国国君认识到了中山与当世华夏诸侯大国的差距,开始韬光养晦,将养元气,也就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公孙启在两年前接到夏瑜连和中山侵扰燕国的邀约时,奉中山国君之命,婉拒了。
然而距离上一次中山国与晋国的大战已经过去近二十载,现在国中的年轻人已经对晋国的强大失去感念,将战争想得太过容易了。
若非如此,怎么会这次田襄悄悄派遣使节联络国中意图攻燕,便引起朝中如此大的波澜?
公子启看着此时被邀入室与太子商议此事的大臣,除了自己,都是太子的心腹、死党或是家臣,一个个激动恨不得明天就大干一场,他们能听得进去自己的劝告吗?
中山国与齐国的边界,有一块封地是属于燕国国君的庶长地姬淼的。
这几日,姬淼因为新近购了一批武阳产的军械,武装了一直约一千五百人的甲士,心血来潮,邀请了自己几个庶弟一起来封地打猎,顺便显摆一下自己这只新武装起来的甲士。
说是打猎,其实是变相的宴饮游乐,姬淼与自己的几个庶弟狩猎开始就喝得酩酊大醉,也正因如此,姬淼压根儿就没追到他新武装的那对甲士的统领军官眼中划过的异样。
等姬淼和几个庶弟因为颠簸而惊醒时,只见一名军官慌慌张张来报,道:“主,我误闯了中山国边界,统领和中山国人打起来了。”
姬淼的酒瞬间醒了,但晚了。
第133章
武阳出产的军械风靡燕国,确实锋利无比,但姬淼却希望此时自己花费大钱购买的兵器不要这么锋利,因为等姬淼命令御戎玩了命的驰车赶到战场,他亲自任命的甲士统领已经将这支在中山国边境巡查的军队屠杀干净了。
姬淼当时吓得就一个激灵,然后他做出了一个很多犯了错的人都会做的动作——掩盖事实。
姬淼命令随从以最开的速度收拾战场,火速撤离,带着一众随从甲士拼了命的往燕国他的封地处跑,然后就装作没事人一样。
和姬淼一起的几个庶弟也吓得够呛,纷纷封口不言今日之事,这几个每天奢华无度酒池肉林从未上过战场的家伙,根本不知道列国军制,边境巡查军队遇袭,会有军中斥候返城通报,也就是说在姬淼的甲士统领初初与中山人交火之时,中山斥候便已经将消息传回边城之中也即是中山国内。
此时,正在为是否接受田襄提议与齐国联手而争执不休的中山国朝堂上下,一片哗然,年轻人怒气勃发,纷纷扬言要报复回去,而年长之人则主张派出使节质问齐国为何突袭中山边境。
中山太子难以抉择,便犹疑的探问此时担当宰辅重任的公孙启,道:“卿如何看此事。”
公孙启这段时日一直没有明确表态,而此时这燕国突袭中山边境、杀中山士卒的消息传来,他亦知再不表态,只怕为时晚矣,便道:“太子可知为何当年中山与晋国一战之后,我国便休养生息,再未有大战,又为何在上次夏瑜传讯与与我中山合谋分燕国土地时,没有应允。”
此时只听一声冷哼传来,确实太子的伴读公子喜。
公孙启看向公子喜,只见公子喜面带不屑道:“我看是因为胆怯”
公孙启没说话,倒是太子看不过去,出声制止公子喜道:“不可无礼”,然后转头对公孙启道,“喜年幼无状,卿不要和他计较。”
公孙启表情淡淡的,完全没去理会公子喜的话,道:“昔日我晋国中行吴数次攻打我族,多我族土地,杀我族人,晋国因此成我鲜虞死敌。”
那时中山国还为定都中人城,所以还未算作建国,所以公孙启形容那时的中山称之为我族,自称鲜虞而非中山,事实上直至今日中山国都没正事宣布建国,所谓中山国,所谓公子公孙,不过是鲜虞仿效中原诸侯礼制时日长久而约定俗成的。
公孙启顿了一下,接着道:“其后,为了报此大仇,在晋国内乱之时,我们甚至放下芥蒂,帮助昔日攻伐我族的中行吴的后代中行寅,同时趁着内乱协助齐国、鲁国、卫国攻打晋国,意图肢解晋国。”
太子静静的听着公孙启叙述过去这段历史,同时使眼色制止一旁不耐的公子喜,让对反老实一点,因为太子知道作为国中有名的贤士,公孙启的目的绝对不止在于叙述历史。
公孙启接着道:“其后,晋国的强人赵志父横空出世,打败诸侯联军,平定晋国国内叛乱,诛杀范氏、中行氏,晋国缓过气来就来找我们报复了,也是因为与赵志父的那场大战,使得我国元气大伤。”
顿了一下,公孙启起身对太子长拜,道:“我中山国,不论人口、土地皆不如晋国,亦不如燕国,敢问太子,我中山与晋国可是死敌否?我中山若犯燕,晋国会否坐视我国与燕国有战而不动?我中山可能敌住两面与两个强于我国的国家有战而能胜?燕国太子服人,当世名将,昔日夏瑜在齐国时退晋破越,却在燕太子服人手中没讨得好去,我燕国可有强于服人的名将?”
太子被公孙启这一连串的发问给问得沉默了,而太子身侧的公子喜一见太子沉默却急了,道:“晋国虽强,但国力早已不弱巅峰之时,赵志父老矣,燕国素来贫弱,于列国之中不见声名,再者我们有齐国的支持,齐国是不逊于晋国的当世大国,齐国联合我们攻打燕国,乃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况且我听说晋燕要联昏了,若是我们坐视晋燕联昏,岂不是要两面受敌。”
太子又被公子喜的话说得有点犹豫,公孙启见状,心中无奈,暗叹太子不及乃父多矣,面上却仍是平和的道:“晋国国力确实不及巅峰之时,可难道我中山便没有在二十年前元气大伤吗?晋国即使不复昔日全盛之态,难道就是我中山能够撼动的?昔年楚国何等国力,亦是在两面消耗之下几被吴亡,我中山国力有过昔年的楚国吗?”
公子喜一时语塞,随即便冷笑一声,道:“卿大夫您真是能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啊。”
公孙启淡淡道:“威风都是要以国力为依托的。”
公子喜再次被弄得语塞,怒了,道:“难道我们就坐视燕人如我边界,屠我军卒吗?”
公孙启沉默了下,然后道:“派使节前去齐国质问,若想动作,也要先礼后兵。”
公子喜拍桌子道:“太窝囊了!”
公孙启没再说话了,而太子则是满脸犹豫神情。
齐国,临淄。
田襄正在内室一边饮酒一边与自己的内佐田赵氏下棋,执白落子,道:“你觉得中山国会上钩吗?”
田赵氏执黑子落子,道:“不知道。”
田襄脸上倒是显出了几分有趣的表情,道:“这是你定的计划,你怎么会不知?”
田赵氏一边盯着棋盘思索如何落子一边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公子白传过来的话是他的心腹绝对可靠,不过公子白那人,比之其弟服人,在看人的眼光这事儿上,却是差上不少,所以能否跳动中山国之事还在未知。”
田襄看着田赵氏,道:“你父亲让你适人,不觉得可惜吗?”
田赵氏道:“父亲可能是怕我留在赵氏,会使得赵氏有萧墙之祸吧。”
这话虽然没说透,但田襄已经明白言下之意——赵志父害怕这个庶子威胁赵氏嗣卿的地位,造成赵氏继承之事上的内斗,挑眉道:“赵氏嗣卿比你有才干?”
田赵氏听田襄的问话,脸上神情微微收敛了些,良久,道:“你说无恤吗?他,才干是否过我到不可知,但他比我坚韧,比我更适合做赵氏家主。”
田襄奇道:“赵无恤,好像他也是赵志父庶子,其人能得你如此称赞?”
田赵氏倒是笑了,道:“夫主还真会夸人,这算是夸我才干过人吗?”
田襄道:“你若非才干过人,怎么能想出这等挑逗列国诸侯的计策。”
田赵氏微微叹息了一声,道:“可惜这等精妙计策却并不是我想出来了。”
田襄更是惊奇了,道:“不是你,那是哪位贤士?”
田赵氏道:“就是想出跳动燕国、越国与晋国协同攻伐齐国,三国伐齐的那个人。”
田襄微微皱眉,他当然不喜欢那个想出三国伐齐计策的人,毕竟两年前的那次大战让齐国受创非浅,差点让田氏覆亡,但若是能收揽这等贤士,这些过往的恩怨,倒是也可以放放,田襄自问自己的肚量还没那么小,便道:“这人是名为何?”
田赵氏目中有复杂的神情,良久,道:“夫主知道一个叫做申子离的人吗?”
田襄的神色瞬时变了,他当然知道申子离,他不仅知道申子离,他还知道这人是晋国派到齐国的卧底,在坑了齐国之后还大摇大摆的回晋国当了大官,他还知道就是这人害的阿瑜……
看着田襄铁青的脸色,田赵氏有一种果然如此的感慨,然而令田赵氏意外的是,田襄竟然渐渐将那简直要化成实质的怒气渐渐收了回去,面色恢复了平静,淡淡的问道:“申子离?他不是赞成晋国燕国联盟吗?听说此次晋国与燕国意图联昏他出了不少力。”
田赵氏神色间有淡淡的感概,道:“这世间有一种人,他们爱功名利禄却不是仅仅爱功名利禄,而是享受为人上人享人所不能享华贵的感觉,这种人永远不会满足,永远不会安于平庸,永远唯恐天下不乱,这天下无战事无纷争了,他们这种人就没用武之地了。”田赵氏顿了下,道,“我与阳虎关系不错,离国前我去见过他,想他请教在齐国立身之法,他想我推荐申子离,我当时有和夫主你一样的疑惑,然后阳虎对我说了刚才那番话,他说申子离从来不是一个甘于寂寞的人,他喜欢展示自己的才华,享受将天下人当做棋子自己做棋手的感觉,一旦在晋国朝堂呆久了,申子离很快就会觉得无聊,所以只要我去向申子离问计,只要时机合当,他会帮我。”
田襄没说话,良久,道:“此人毫无忠诚可言,不可信。”
田赵氏淡淡道:“没人说他可信,但他的确有用,他的计策十有八九都是有用的。”
燕国,蓟都太子府。
孤竹存阿应邀来太子府,落座之后只见夏瑜,疑惑问道:“太子不在?”
主座上的夏瑜笑道:“太子挂心渔阳那支常备军的驯良状况,太子说要练出一支像样的骑兵,所以趁着这几日有空闲,就去渔阳了。”
孤竹存阿在心里吐糟服人这个总是太过认真的性格,然后道:“不知内佐邀我入府,有何事相商?”
孤竹存阿不想和夏瑜绕弯子,所以有话直说了,而夏瑜也不喜欢搞贵族间诗歌场合然后隐晦的表达那种烦人的套路,也直说了,道:“太傅和申子离熟悉吗?”
第134章
孤竹存阿对夏瑜的突然发问有些诧异,道:“申子离?”
夏瑜道:“燕晋联昏你知道吗?”
孤竹存阿听夏瑜提到燕晋联昏,以为猜到夏瑜问话的意涵,稍微沉吟一下,道:“这两年申子离帮了我们不少,我听说此次燕晋联昏也是申子离从中牵引,若想加快燕晋联昏倒是可以从申子离处多使些气力。”这所谓的气力,其实就是钱财的意思,只是孤竹存阿没说的这么白。
夏瑜稍微静默了一会儿,然后突然转移话题,道:“太傅如何看我燕国贫弱之事?”
孤竹存阿一愣,没想到夏瑜会突然转移话题,微微皱眉,道:“内佐此言何意?”
夏瑜给自己倒了杯酒,神色很是平静,似乎这些话他已经思索过很久,已经有了答案,所以此时即使说将出来也格外悠然,道:“燕国贫弱,要因之一,只怕是国内封君太多。”
孤竹存阿神色巨变,下意识的看了看左右,夏瑜见孤竹存阿此时神情,倒是笑了,道:“这是我的内堂,你我的对话不会外传。”
孤竹存阿看着夏瑜,似乎在猜测对方说这话的目的,看到对方平静的眼神,再联想到服人曾经与自己的那次深谈,此时也多少明白夏瑜话中意涵,长叹一声,道:“这是个蜂窝,碰不得。”
夏瑜也没去理会孤竹存阿的那点叹息感慨,直接道:“我初入燕国时,对燕国上下了解不深,虽有所知,但难免流于表面,这两年倒是知道的多了些。”转了转手中的酒杯,夏瑜,道,“燕国立国日久,从召公立国起便姑悬北地,国中贵族数百年繁衍生息,人数众多,燕国国土远不如楚国广大,但封君数量却几近与楚国持平,甚至有过之,国君直属封地日渐缩小,府库入不敷出,燕国之弱,封君太多,权力太大,只怕是重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