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田园日常 下——李松儒
李松儒  发于:2015年07月21日

关灯
护眼

“我知道了,我很快回去。对了,小西中午想吃什么,我去小饭馆给你带。”

自从王淑秀有意无意暗示陆凌西最近又瘦了之后,陆凌西的午饭就由小饭馆包了。不是颜越去小饭馆拿,就是易航抽时间送到微园艺。陆凌西觉得太麻烦了,刚提了一次他自己随便吃点就好,第二天王淑秀就亲自做饭给陆凌西送到了店里。陆凌西拿王淑秀没办法,只能答应每天中午等着吃小饭馆给他准备的午餐。

“糯米排骨吧,大黑想吃排骨了。”陆凌西乖乖道。

颜越柔声说:“好。”

挂断了电话,颜越收拾着准备去小饭馆,叶康十分自觉地拉着安杰跟在了颜越的身后。颜越哂然,“又准备去蹭饭?”

叶康一点没有被颜越戳破小心思的不好意思,反而摊摊手直白说:“你也知道小饭馆人挤人的盛况,排队还不知道要排到什么时候,你总不能只顾小西不顾兄弟吧?”

颜越听着轻笑了起来,示意两人赶紧上车。二哈抢在众人面前跐溜一下跳上车,霸占了副驾驶的位置。

叶康:“……”

二哈不知道它被自己的主人嫌弃了,正扒着窗户兴奋不已。在跟着叶康晚上飙过一次车后,二哈就爱上了这项新的活动,并认准了副驾驶的位置,每次只要看到车就会十分自觉的跳上副驾驶。

叶康无语地看着二哈,颜越被他的表情逗乐,紧跟着二哈上了车。半小时后,颜越把叶康和安杰送到了小饭馆的楼上,自己拎着易航准备的两个大保温盒离开了小饭馆,赶往了微园艺。

微园艺里,王朝亮又来了。他这次来是给大黑送鸡腿的。王奶奶今天卤了一锅鸡腿,正准备给大黑送点,抓到王朝亮这么个苦力,干脆把他打发了出来。

王朝亮看着大黑笑着说:“我这是又沾大黑的光了。要不是大黑今天中午也吃不上鸡腿。”

陆凌西总收王奶奶的鸡腿挺不好意思,上次特意问了张老一个养生的方子,早晨王朝亮走的太急他忘记了,现在正好拿给王朝亮。

“这是张爷爷给说的方子,挺管用的。”陆凌西仔细地和王朝亮介绍着。

王朝亮本身不怎么相信这个,不过这是小西的心意,他还是高兴地收了起来。“回头让你王奶奶照着这上面熬汤喝。”

陆凌西点点头,嘱咐王朝亮一定要和王奶奶说。他还特意把苏老拿出来举例子。在他告诉苏老这个方子后,苏老照着喝了几天,转头就给陆凌西打电话,说是挺管用的,感觉喝完体内有股气暖洋洋的十分舒服。

陆凌西说的认真,王朝亮也跟着点头。

颜越过来看到的就是这一幕。“小西,王先生。”

“颜大哥。”陆凌西冲着颜越弯了弯眼睛。

王朝亮也客气地招呼了一声“颜先生”。他和颜越虽然熟,但却不像和小西这样亲近,而且颜越这个人给人的感觉也很难亲近的起来。王朝亮有时候也奇怪,小西怎么会认识颜越这种人?他倒不是说颜越不好,而是颜越一看就和他们不一样,属于那种精英人士。不过这个时候遇到颜越倒是一件好事,他和小西说的那些小西未必理解,真正拿主意的还是颜越。王朝亮这样想着也就不急着回家,而是准备找时间和颜越聊一聊。

颜越看出了他的意思,把保温盒打开摆在了陆凌西的面前,“小西你先吃,我一会就过来。”

陆凌西看着颜越和王朝亮走到了微园艺门口低声聊了起来,自个一个人也吃不到心上,干脆把保温盒收起,等着颜越回来一起吃。

颜越转头看了陆凌西一眼,心中柔软,注意力又放回到了王朝亮的身上。他听王朝亮提起了郑新河的名字,打断了王朝亮的话,“郑新河是国际竹藤组织的会员?”

王朝亮点点头。

国际竹藤组织是一个独立的、非营利性政府间国际组织。他们的宗旨是在竹藤资源可持续的前提下,促进竹藤生产者和使用者的福利。近些年这个组织通过开创新的竹藤应用,在环境和生态保护,扶贫和促进贸易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如果王朝亮口中的郑新河是这个组织的副主任的话,那么掌握的资源确实不可估量。

颜越心里已经基本认可了同郑新河合作,他想不到的是王朝亮居然把这件事的推广让给了另一个人。

“你不后悔?”

王朝亮笑着摇摇头,“你们信任我,我要对你们负责。”

他语气平静,颜越听着嘴角勾起,眼中极快地闪过了一抹赞赏。

第141章:合作

颜越和王朝亮谈妥之后,郑新河隔天上午就赶到了凤城。

他手里拿着王朝亮传给他的资料,一路上都在盯着上面的几个数据,心情犹如过山车般起伏不定,忐忑、怀疑、期冀各种复杂的情绪让他根本无法平静下来。

作为华国最著名的竹子研究专家,郑新河可谓是将自己的半生都献给了竹子研究事业。小时候,郑新河出生在蜀川一个偏僻的小村子。村子后面有一片竹子和其他树种的混交林。彼时,村民们家里搭个栅栏,圈个猪圈都愿意去林子里砍几节竹子。郑新河觉得奇怪,为什么大家都不砍树而是砍竹子?村里的人说不出什么大道理,只是凭着经验行事。家人告诉郑新河,砍了树再想长这么高得需要十几年,而砍了竹子长同样的高度只需要几个月。反正不管是树还是竹子都能用,算下来还是砍竹子便宜。

郑新河从这件事开始就对竹子产生了兴趣,作为他们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他选择了中京的林业大学,开始正式研究起了竹子。这些年郑新河的研究成果不少,越是研究他越是发现竹子简直全身是宝。吃、穿、住、行、用,竹子几乎都能发挥出作用。尤其是近几年生态破坏的厉害,很多树林都被砍伐殆尽,这个时候生长快、繁殖力强的竹林成了代替森林,巩固水土,吸收二氧化碳最好的选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竹子的实用性,但这些还不够,郑新河还有更大的野心。

他把目光移到了手中的资料上,用力的捏紧,他隐隐有种预感,这份资料将可能达成他的希望,彻底改变整个华国的工业格局。

怀揣着这种火热的念头,郑新河见到了陆凌西。他已经从王朝亮口中知道了陆凌西年纪不大,但怎么都想不到对方会如此的年轻,甚至看起来还像是个未成年。不等郑新河收起脸上的诧异,王朝亮已经笑着帮他们介绍,“小西,这就是我和你说的朋友,你叫他郑叔叔就好。”

“郑叔叔。”陆凌西十分客气。

眼前的郑新河看着也就是五十出头,个子不高,身形有些微胖,许是因为用脑过度的缘故,头上的头发几乎没剩几根了,形成了一个地中海的发型。

听到了陆凌西的声音,郑新河回过神来,他压下了脸上的诧异,自嘲地笑了起来,“后生可畏,看到小西我才知道我是真老了。”虽然是第一次见面,郑新河很自然地跟着王朝亮叫起了小西二字,以此拉近双方之间的距离。

他态度亲切风趣,陆凌西对他的印象很好,王朝亮又介绍了陆凌西身边的颜越,郑新河打起精神,心知比起没多少社会经验的陆凌西,颜越才是难对付的那个人。

简单的寒暄过后,几人很快就竹子聊了起来。陆凌西对花花草草了解不少,但要说起竹子,不能说是一窍不通,也就是知道一个大概。郑新河看出了陆凌西对这个话题感兴趣,主动讲了起来。他是这方面的行家,说起竹子来是头头是道。从竹笋好吃说到竹子造纸,又说起了国外最近兴起的竹子自行车,零零总总最后才引到了正题。他希望能发挥竹子的特性,将其打造成一种新型的工业材料,用来代替钢铁的存在。

说到这里,郑新河怕陆凌西和颜越不相信,特意提到了现在已经成熟的一项技术,用高压将多片竹子多次粘合在一起,令竹材内部结构的密度提高百倍,使其强度达到了建筑用材的性能标准。

这项技术的发明者正是郑新河,他略带一丝激动地说:“我一直在寻求这项技术的改进,但因为原料的限制,改进的效果并不明显。现在有了小西你发现的这种竹子,这项技术将很快能推广运用到实际中去。”

陆凌西被他的语气感染,情绪也随之调动起来。他相信郑新河说起这一切的热情并不是作假,而是发自内心的将此当做他的事业来做。

郑新河看陆凌西听得认真,更高兴了,兴奋地继续讲了起来,“我希望竹子不仅仅是取代建筑用的钢筋,还有很多其他的方面。当然短时间内我们可能无法做到用竹子全部代替了钢铁,但只要我们肯走出第一步,一点点的改变着人们的使用习惯,长远看我们终将改变整个华国的工业格局。”

这个时候的郑新河看起来一点不像刚出现在他们面前沉稳,浑身透着一种狂热的气息。陆凌西在他的身上看到了王朝亮的影子,王朝亮苦笑着摇摇头,“职业病,没办法。”

因为郑新河的坦诚,他们几个很快熟稔了起来。在亲自跟着陆凌西去花圃看过竹子后,郑新河正式和陆凌西提起了合作的事。他希望能由陆凌西提供原料,他提供技术共同开发被他命名为竹刚的新型材料。

“如何?”

郑新河说着看向了颜越,事关合作谈判,陆凌西并不插手,全部丢给了颜越。颜越没有立刻答复,而是沉吟片刻委婉地问郑新河是否找到了合适的投资商。

郑新河笑了起来,“我在这行研究久了,也认识几个人,投资的事颜先生放心。”

他以为颜越是担心找不到合适的投资厂商,对此十分自信。哪想颜越摇摇头,“我不是这个意思,而是希望我们自己投资。”

“什么?”

郑新河愣了愣,下意识地看向了王朝亮,用眼神咨询微园艺的经济状况。

颜越猜到了他的顾虑,轻轻一笑,“如果郑主任是担心资金的话,这一点可以放心。”

郑新河深深地看了颜越一眼,“这个投资不是小数目。”

“我知道。”颜越轻描淡写地说着:“事实上,是凤城政府现在有一个科技扶持项目,我觉得我们很适合,有了政府的背景,竹刚的推广也会更加的顺利。”

听到颜越能搭上政府的关系,郑新河只是略微考虑就同意了颜越的提议。如果真能和政府合作,他们也可以省去很多的麻烦。

两人谈妥之后这件事就这样定了下来。政府方面的合作由颜越出面,陆凌西开始了进化南竹的繁殖。对于这一点,郑新河比陆凌西还要上心。

一般而言,竹子的繁殖以埋鞭、埋秆、埋节等传统的无性繁殖为主,但陆凌西手头进化的竹子只有一株,想要通过传统方式成林还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正好他身边有郑新河这个专家在,陆凌西特意把邱田花圃那边的实验室空出来进行了竹子组织培养育苗。依着郑新河的说法,通过组培育苗,一个芽一年至少可繁一万株苗。这种繁殖方式速度快,增殖系数高,并且质量好,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与亲本优良植株完全一致的大量植株用于建造人工竹林。

郑新河在进行了组培育苗后,又问陆凌西打算把竹林建在什么地方。他的意思是南竹的产地多在蜀川一带,陆凌西发现的虽然是变异的南竹,但总归生长环境不会相差太大,最好他们把竹林也建在蜀川,但陆凌西不太愿意离开凤城,想把竹林直接建在凤城的郊区。他这么一说郑新河直接觉得他是在瞎胡闹。

“南竹对土壤要求比一般的树种高,既要充裕的水湿条件又不耐积水淹浸,凤城这里怎么会适合培植竹林?”

“花圃里面移植的几株竹子现在长的很好,凤城的土壤未必不适合南竹的生长。”陆凌西认真道。他知道郑新河是竹子专家,但他对净化后的土壤十分有信心。再说如果真把竹林建在蜀川那边,离得凤城太远很多事都不方便。

因着陆凌西的坚持,郑新河不得不跟着他跑了几趟凤城郊区,亲自测量了附近的土壤成分,以确定这些土壤适合南竹的生长。测量结果让郑新河十分惊讶,不仅是因为这些土壤适合南竹的生长,更是因为这些土壤少见的没有任何的污染,不像他见过的其他土壤里面沉淀了太多的重金属和化学物质。

“这附近……”郑新河疑惑地看向了周围,在他的心里凤城一向是重污染区域,怎么会有这么干净的土壤?他对这个现象百思不得其解,犹豫地看了陆凌西好几眼,但转念一想陆凌西的年纪,他不觉得陆凌西会知道这些,也就压下了疑问什么都没说。

“郑叔叔可以吗?”陆凌西看郑新河盯着土壤成分检测结果看半天,忍不住开口问道。

郑新河忍着不解点了点头。

在确定了附近的土壤合适之后,陆凌西和颜越回了灵水村一趟。两人看上了灵水村北边的两座小山头。因为是要建竹林,山谷、山麓、山腰都可以长,没必要占用村子里的耕地。而且比起用于耕种的田地,山头的承包价格更便宜。陆凌西已经看过了,这两座山头堪堪包括在柳树生态群落的净化范围内,正好用来栽种竹林。

他和李大爷这么一说,李大爷当即就操心上了。“小西想要种竹子是好事,可咱们这里能种吗?别是长不了赔了钱就不好了。”

“能种。”陆凌西肯定道,“我都看过了。”

李大爷松了一口气,带着两人去找村长李大磊。李大磊一听他们要承包山头种竹子,先是愣了半天,反应过来第一句也是,“咱们这能种吗?别种不了赔钱。”多半年的相处下来,李大磊可是把颜越和陆凌西当做村里的自己人。他首先想的不是两人承包山头为村里创收,而是万一赔了钱咋办?

颜越知道李大磊是好意,主动解释说:“没事,请了中京的专家看了,这附近的地可以种竹子。”

一听说是专家看了,李大磊立刻放下了心。村里人就是这样,对中京的专家有种盲目的迷信。

两人办好手续后,又托着李大爷在村里找几个老实厚道点的人。竹林的养护看守需要人手,只靠他们几个肯定是不够的。

“行,这件事交给我。”

李大爷一口答应了下来。微园艺给的工钱不少,村里不少人都想来,招人不是什么难事。

第142章:恩赐

整个三月,陆凌西都在操心着进化后的南竹繁殖的事。郑新河有事先回了中京,特意安排了他的几个学生过来,专门负责这件事。

四月初,凤城的气温已经达到了平均25摄氏度,陆凌西有次听到其中的一个学生低声咒骂这种鬼天气,担心会影响竹子从实验室的器皿中移植到土里。毕竟新生的植株对水分的需求十分高,如果土壤蓄水不够,只能靠人工后期洒水了。

事实上,自入春以来整个华国北方陆陆续续下雨的次数一个巴掌都能数的过来,隐隐已经有了干旱的迹象。很多地方的春耕都受了影响,缺水已经是目前北方最大的难题。这些郑新河都知道,和陆凌西在电话中说起的时候不免有些忧心忡忡。

陆凌西没有像郑新河这样担忧,他去灵水村看过几次,完全没有发现干旱的迹象。因着大柳树三级进化的蓄水功能,它源源不断地从地下水和灵水河中吸足了水分,进而通过根系排出地面。整个柳树生态群落覆盖的范围内,土壤的含水量一直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准,暂时还看不出缺水。

他这样跟郑新河说,郑新河似乎并不怎么相信,虽然没有明确的表明,但潜台词是陆凌西不用这样安慰他,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备。

陆凌西有些恹恹地挂断了电话,打算等郑新河过几天来了凤城亲自带他去灵水村看看。

他心情不好,颜越一眼就看了出来,放下手中的文件,对着陆凌西招了招手,问着:“怎么?和郑新河又有分歧了?”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