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商(包子)下——燕赵公子
燕赵公子  发于:2015年07月08日

关灯
护眼

就比如现在这样,北方丰收,茶叶和米粮富足,一旦当地的产出富裕,那么便会造成米粮茶叶降价,那农民辛苦一年便打了水漂。为了保证农户的生活,大梁官府自然要把多余的米粮运送其他地区,因为幅员辽阔,所以每年都还算好,这里丰收那里干旱,这里富足那里贫瘠,靠着车马驿跟漕帮,大梁的整个货物都可以互通有无。

这个时候,漕帮就要主动吃下多余的米粮茶叶,好给官府分薄压力。等到贯通南北的运河挖好,想必那时生意更好做,东西也更好运。

在座都是人精,自然知道这些情况,漕帮既然吃下了,那么沿途各郡商人便会被他们知会,从万溪一直到衢州,这一路沿途而来,这些米粮跟茶叶说不得就能直接卖完,不用再从沐泽湖转沙罗河沿岸继续贩售。

毕竟货物走的越远,所费也越多,风险也越大。尤其是茶叶,那都是嫩叶,放久了便不行了,能到衢州,已经算是最远的了。

顾寒亭见大家都沉默不语,不由叹口气:“要说往年咱们也能多少吃下一小部分,可今年咱们也丰收,各家的行情我也知道,再吃就是超了。好了,大家都不要勉强了,这事情要是不行,我明日便跟会首商议,总得能吃下一些,不然要叫漕帮为难。”

听他这么说,杨中元偷偷扯了扯程维哲的衣袖,却没讲话。

程维哲了解他,自然知道他想的是什么。他们如今实在是缺茶叶,这瞌睡便有人送枕头,何乐而不为呢?

两人对视一眼,程维哲想想,便出言道:“顾老板,实不相瞒,我们家如今正好缺茶,不知您待会儿是否有空闲,替我们引荐一下漕帮的管事可好?如果这批运来的茶叶好,我们会定下。”

顾寒亭把目光定到他脸上,见他真不像是特地给他们卖乖示好,这才笑说:“好,待会儿等散了会儿,我带你们去见漕帮的人。”

他说完,便停止了整个话题,倒是旁边的夏君然在杨中元边上耳语道:“你们两个,真是运气好啊,服了。”

可不是吗?看福满楼这一路顺风顺水,虽然偶有波折,可都没有阻拦他们前进的脚步。如果有朝一日他们能站在顶峰,那必然能缔造衢州新的传奇。

常会时间不太长,等把衢州最近的大小事宜都挨个讲了,便散了席各自走了。

程维哲跟杨中元自然留了下来,他们最后把夏君然跟尚泽送走,这才跟着顾寒亭去了旁边另一间茶室:“顾叔,我们如果定得多,都买下可否?”

顾寒亭诧异地看了一眼问话的杨中元,道:“小杨,野心不小啊。”

杨中元腼腆笑笑,只说:“我家没大茶园,这也是无奈之举。”

顾寒亭反而道:“倒退个十几年,我跟你们一个岁数,是万般没有这般勇气的。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程维哲赶紧道:“顾叔抬举我们了,我们这次真是太着急,凑巧便有了,不赶紧定下来,下次不知要等什么时候。”

顾寒亭笑笑,没再讲话,反而敲了敲茶舍的竹门:“周把头,我带了两位新人同你认识。”

里面轻悄悄的,连脚步声都无,却在下一刻竹门应声而开,仿佛知道他们已经在门外等候一般。

里面站了个四十几许的青衣壮汉,他留着一脸络腮胡子,身高体壮,一看便是相当有力气的行武之人。

那人看起来十分粗狂,可张口而言,却相当细致有礼:“几位初次见面,我姓周,快快里边请。”

他说话声音也不是很响,却醇厚有力,程维哲跟杨中元算是头一次接触这样的人,心里反而多了几分好奇。

毕竟,丹洛离万溪还有些距离,程维哲也从未在程家米铺里面做过差事,自然没有同漕帮接触过。而杨中元十来年都在宫中,是更不认识了。

几人进了屋来,顾寒亭先是给他们介绍一番,然后便说:“两位小兄弟是我故交,周老兄一定要多多照顾,我家中还有事,便先走一步。”

三人把他送到门口,顾寒亭往外走了两步,又退回来道:“凑巧,你们都在我家吃茶,今日便是我请了。下次有时间,小程跟小杨再请我去福满楼吃一顿好的吧。”

他这一句话,便把面子铺了十乘十,程维哲到嘴边的拒绝话语还未说出,便被堵了回去,只好笑说:“顾叔随时去,我们定然好好招待。”

等他走了,三人回到茶舍里,程维哲自然而然烫起茶来:“周把头,我们都不是啰嗦人,我想问问如今漕帮手里有多少茶,是什么成色?”

周把头听了也不含糊,直接便说:“不满二位,今年北地粮食大丰收,我们手里的米粮比茶叶要多,但刚才顾老板也说你们是做茶的,米粮用不太上,茶叶能替我们分担一些,也是很好。”

程维哲点点头,他其实想着家里的米可以多加一种卖卖,反正百十来斤大米他们福满楼还是买得起的,就算自家吃,也不一定吃不完。

关键是,这个人情要卖得好,卖得妙。

周把头见他们二人脸色平静,不由笑了:“你们也是年纪轻轻,虽然跟你们是第一次合作,但顾老板介绍的人,我们漕帮是相当信得过的。茶叶有丹绿与荣华,这两种都只过了第一道,运过来也没大事情。我可以保证,丹绿保证都是秋采最好的,而荣华肯定是顶叶,那边卖的便宜一些,加上我们漕帮的运费,我给你们丹洛正价,最后看你们要多少,还会再去个零头。

给丹洛的正价,就意味着漕帮花七八天运到衢州一个铜板都没收,这可是相当合适的。要是平时,估摸着怎么也要加价一成到两成。少去这部分加价,他们相当于用丹洛嫩叶的正价,买了第一道处理好的茶。

程维哲跟杨中元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眼中看到了兴奋。

就算茶叶里面坏得多一些,他们也有赚头。更何况,他们刚推了第一波连青紫笋,要是一直到来年三月再上新茶,不仅中间断得太长,也容易让百姓忘记福满楼的好茶味道。

还不如这样,他们赌一把漕帮的信誉,也给漕帮一个不大不小的面子。在那边记了好印象,以后他们往外地运茶,也方便许多。

既然定了,那便不再废话,杨中元道:“周把头,你说把,如今运到衢州来的,到底还剩多少?”

周把头见他们依旧很淡然,心里便有些赞赏,听了便答:“丹绿有八十三斤,这里面有十斤可做白庭。剩下的荣华大抵有六十二斤的样子,都是顶叶,不会差的。”

漕帮这一路行来,已经把茶叶卖了一半多,就算是衢州再丰收,也只会是米粮更多一些,茶叶到底要依托茶树,就算是长势极好,也相当有限。

白庭的成茶一两便要一两银子,跟连青紫笋差几乎是一个价,但嫩叶就没那么贵了。大抵十斤只要五十两左右,而丹绿则更便宜一些,成茶才卖五六钱一斤,嫩叶只有其三成,这样算下来,这批丹绿大抵要二百五十两左右。而荣华的价格跟白庭又差不多,这样最后算下来,怎么也要六百两左右。

因为茶的品相他们还未看见,先不算坏叶有多少,只这些就够他们卖到来年一二月份,这样三月上了新茶,便能刚好赶上了。

无论这批差好不好卖,赚不赚钱,他们也得一直有茶品在做才行。

两人这样一算,纷纷觉得相当不错,于是杨中元果断道:“周把头,这一批茶叶我们都要了。而米,稍后烦请您列个单子,我们福满楼也是食楼,米也是要的,但数不入茶叶多就是了。”

周把头一听他们茶跟米粮都要,顿时露出了笑模样:“两位小老板年少有为,真是果断啊。周某在此谢过了,今日先这样定下,明日我带着弟兄们亲自把茶叶给您二位送茶坊里去,到时候不如我们细谈?”

他说细谈,肯定就不是光谈这一批的事情了,后续的其他来往买卖也要一并细细讲过,双方过了明路才是要紧的。

不管最后福满楼能做成什么样,就是这次能解漕帮燃眉之急,也令他们心中记了一个好字。

为商,便是如此。

第143章:白庭

丹绿跟荣华算是程维哲最熟悉的两种茶了,他刚开始开小茶馆的时候卖的最多的就是这两种,如今再次摸到熟悉的茶叶,心中难免有些感叹。

杨中元坐在一旁看他跟小茶工挑茶,但凡坏叶烂叶都要挑出来扔掉,剩下最新鲜的嫩叶,才能用来作茶。

“说起来,那时候天天都要去茶园收丹绿,却从不觉得这茶香有什么特殊之处。”程维哲刚挑出一筐来称重,给杨中元报个数。

杨中元拿笔在本子上记了,笑说:“心境不同吧,那时候不觉得茶叶是自己家的事业,现在是了,所以你才觉得这茶很特殊。”

程维哲点点头,没再说这话题。

从丹洛运到衢州的这一批茶,总数有百斤之多,因为第一道工序做得好,所以基本上也没多少坏叶,经历七八天的时间快船从北运到南,依旧十分新鲜。

这个季节天气寒冷,嫩叶得以保存下来。

“这次可真是赶巧,要不然咱们冬日里都不知道要卖什么。”杨中元笑道。

程维哲点点头,把最后一筐荣华清点完毕,这才坐到他身边灌了口热茶:“荣华我看了,都是好叶,漕帮果然名不虚传。”

“那是,南来北往都靠漕帮经营,要是他们不守信用,那商家也都不用再做生意了。”

“小元,我想着这几日先把茶做出来,然后赶在十二月前去衢泽县。就是担心你累着,要不等我回来再开始卖茶?”

杨中元摸了摸肚子,低头想了想。

他不是个没脑子爱逞能的人,不能做到的事情从来不会承诺下来,想到那几日售卖连青紫笋时的忙碌,杨中元皱起眉头,最终还是答:“那就等你回来吧,你就把茶叶都做好便成,其余的我来操办,也不用急,等你回来刚好可以上到铺子里卖,赶在年节前就行。”

每年年节都是商人们最忙碌的时候,就连平时舍不得出来采买的百姓们也会到城里来上些年货,这其中上等茶叶是最好卖的。看起来精致,价格适中,送人是极好看的。

这一次荣华上了大约一百六十斤,这是挑完烂叶坏叶后的数,六十斤嫩叶,满打满算大抵能出五十多斤成茶。各家手法不同,程维哲他们作茶又很精细,大概最后也不过就剩下五十斤左右。

黑茶不如红茶跟绿茶好卖,但荣华到底是名茶,所以还是很客观的,说不得年节前便能卖完。这并不是他们夸自己的茶好,只是年根下卖什么都能出几倍的量,有连青紫笋珠玉在前,就算荣华卖的比那个差,最迟一月也能全部卖掉。

丹绿比荣华要少一些,但也有四十几斤,不过这茶不如荣华跟白庭名贵,年节根下作年礼不太出色,但自家喝却是极好。

这样一想,两个人心里都敞亮起来。

于是第二日起,程维哲便每日早早起来忙碌,就连韩世谦都没空闲教导徐小天,只得给他放几天假。

一颗茶树上,顶叶顶芽自然是最好的,而用丹绿作的白庭却是用顶叶下面那一圈第三层叶所做,这一层的叶子不会太嫩,也不会太老。出来的成茶味道寡淡清爽,跟名字相当得宜。

程维哲这一次却要多加一道工序,炒青的时候一锅加了两朵梅花。

这是他跟韩世谦早就想尝试的,白庭这道茶味道确实淡,回甘也不出众,却清爽宜人得很,他们想着加了梅香在里面,或许能提一提前味,后续的回甘也多了花香,只是不知道味道出来效果如何。

如果是老字号的茶商,定然不会这样豁出去尝试,可福满楼却不怕。

他们一开始都是稳扎稳打,这一次机会特殊,不抓住推出自己的味道,反而说不过去。

第一锅炒青出来,杨中元特地捧起来闻了一下,说实话,花香味道几乎闻不出来。因为放的不多,也只是尝试,所以等两天之后成茶出来,一家人迫不及待用茶壶煮沸再闻,那清淡淡的茶香里顿时便多了些别样的柔和。

梅花的香味很淡,配上白庭是最相宜的。第一沸的茶汤颜色清亮,满满倒上一杯,捧在手心先放鼻下轻闻,等那凌冽茶香入侵肺腑,再浅浅抿上一口热茶,顿时便觉得唇齿生香。

这一味茶虽然跟以前的白庭略有不同,但在清淡之中有了妩媚,而妩媚却不妖娆,反而让人心生暖意,最后的回甘也颇有些意蕴深长。

程维哲看到一家人的表情,一颗心顿时落了回去。虽然之前他也用小锅尝试,可还是没太大把握,如今正式炒出来的味道不错,那便可以照这个配比全部做出了。

韩世谦捧着茶杯,眼中满满都是欣慰,这个徒弟不仅把自己所教的都认认真真学进心中,还能举一反三加以改进,韩家的家学传给他,或许真的不会被埋没。

“维哲,起个名吧。”韩世谦笑道。

程维哲一愣:“这本就是白庭,起了名字恐怕旁人不知吧?”

韩世谦摇摇头:“这是你做出来的新茶,虽然依托了白庭,可味道已经变了。名字里面最好有些新茶的味道,你跟中元好好想想,到时候上到铺子里卖,便用新名就是。”

程维哲跟杨中元对视一眼,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兴奋与激动。

除了白庭加了工序,其他的茶都是按照韩家老手艺而作,韩家是依托荣华起家,对荣华的手法比别家要繁琐一些,一般黑茶都只用普通的老叶,要经过杀青、初揉、渥堆、复揉、烘焙,最后才能出茶饼。这其中渥堆工序最为重要,而韩家的制茶方法也只特殊在渥堆之中。

因为区别于其他茗品,选的原料也并不是老叶,而是黑毛茶的下层叶,所以渥堆时间要略微久一些,出来的茶口感香醇,茶汤红亮,非常漂亮。

这一次也算是程维哲第一次动手做黑茶,因此整个过程非常精心,他们家的茶坊如今只在小厮中挑了两个过来做茶工,就算有韩世谦帮着忙,也实在是相当累。

这么多茶,大多数的炒青和渥堆都是程维哲一人完成,这样一直忙到十一月初,才刚刚把茶叶都做完。这段时间杨中元看他辛苦,却只在生活上越发细致,其余的话都没讲什么。

这是程维哲喜欢做的事,他竭尽所能为梦想而奋斗,杨中元只会为了他高兴,旁的什么心思都不会有。

因为是赶了年节,所以这一次的茶包杨中元花了更多的心思。连青紫笋用过的福兜很受好评,所以这一次他们三种茶叶一两装的都用了福兜,只不过花纹略有区别。

丹绿被杨中元起名为绿碧,用了浅绿色的福兜包。而白庭则改了烟胧白庭,用了藕色的福兜。荣华便还是荣华,用的是赭石色的福兜。这样三个摆在一起,看起来就相当别致。

荣华跟烟胧白庭都是一两银一两茶,而丹绿就相对便宜一些,一两只要五钱,这三种都是北地茶,一般北方的茶商运过来价格都要加两成,他们福满楼这一次却跟北地价格差不了太多,可以说得上是相当便宜了。

杨中元翻看了一眼黄历,转身又吩咐小厮从褚氏定了一批红色吉祥云纹芒锦,用油纸包好的茶叶各一两,三种茶叶一共三两放进做好的红色福袋里面,拎在手里送人相当好看。而这样一个福袋最后的定价只有二两二钱,比单买便宜不说,因为白庭的数量有限,所以也只做了一百个,这样一看,买福袋就合适得多。

福满楼的茶虽然都用了外包,但是里面的油纸却都有红封写著名号。他之所以想这样卖,也是想着让更多人尝到他们新做的烟胧白庭,知道他们福满楼的茶比别家的好。

等着些都定下之后,程维哲也收拾好行李,准备去衢泽县。

最近这段日子忙下来,程维哲整个人瘦了一圈,而杨中元的肚子却又圆了一圈。

孩子已经快六个月,他最近手脚都有些浮肿,行走也不那么敏捷。尤其是晚上睡觉的时候,腿上经常抽筋,一开始他心疼程维哲白天劳累,只自己努力弯腰捏一捏,后来有一次被程维哲醒来看到,不仅说了他一顿,还严肃要求他以后务必叫他起来。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