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一二事(穿越)中——朗朗明日
朗朗明日  发于:2015年06月10日

关灯
护眼

最后,他打听到了小厂里的老师傅,挨个上门去请,又是找关系,又是求人的,找了些销路。赶紧回厂生产,可厂子里已经好几个月都没发工资了,没什么人肯给宋添财白干活。

几个老师傅还是被宋添财一天一付现钱给请来的,这样的情况下,宋添财卷起袖子自己上。制糖,酿醋酿酱油,宋添财就没有不做的。先时手生做不好,浪费了不少,宋添财心疼的要命,只有更用心的去学去做。他时常给老师傅们打下手,又肯苦有耐心。

慢慢熟能生巧,这些调味品做的越来越好,宋添财的小厂慢慢的活了也开始有了盈利了。可他那小厂又不是什么大品牌,每月把原料人工除了,剩下的钱也就没多少了。宋添财咬咬牙,想着怎么也要把自己投的那笔钱赚回来才行。

于是,这么一干就干了三年,期间他又当老板又当员工,哪边缺人顶哪边,没休过一天假。不过,即使这样,宋添财也没成什么大老板,或许凭着宋添财的勤劳聪明,过上十年二十年的,也能混出个名堂来。可人运气来了,挡也挡不住,他那小厂竟然赶上了拆迁。

宋添财的那调味品厂因为要酿造各种调味品,场地大的很,他之前又一鼓作气的把三年来挣的钱买了一大块地准备扩大生产。所以,这迁一拆,宋添财就从百万富翁跻身成为亿万富翁,一夜暴富不过如此。

虽然后来宋添财的钱越赚越多,可他就觉得那小厂旺他,除了哪儿挣钱投资哪,对着调味品生产也情有独钟。花钱投资了一个老牌子的香醋和海鲜酱油,加大宣传,改进工艺,舍得花钱砸广告,于是乎,他很快又在调味品市场中打下一片江山。

作为老板,除了靠着这个赚了许多票子,同时他对着酿醋酿酱油制糖算是个中好手。在一群高大上的富豪之中,宋添财这一求生技巧一直被人诟病。但宋添财就当那些人羡慕嫉妒恨,只要人民币能到他口袋,谁管高大上不高大上,那能当饭吃。

到了这儿,做生不如做熟,宋添财从去年起就定下了自己发财的大计。这不,早先时候,他在宋家已经做了一缸海鲜酱油一缸醋和两缸醋胚。这些酱油和醋他并没有开封,也不打算全部带走。

毕竟,从宋家村运往泉州,这其中的运费就是一大笔。他这些酱油和醋就是能卖个不错的价钱也就挣个辛苦钱。宋添财现在急切的想挣银子,他很想找个商户把这醋或酱油的方子卖一个积累资金,专心发展另一个调味品。这两个方子是他改进过的,在这儿的调味品市场中,宋添财有信心肯定能赢得不少份额。

所以,他就计划带上两坛子去泉州做个样品,等卖了方子之后,在泉州买房买原料,自己做另一种就好了。等做好了,就可以直接储存在泉州,等下次直接去卖。

当然,他也做了两手准备,这是其中之一的计划。另一个计划就是去泉州用黄糖做霜糖。他已经在家实验过了,也做好了器材,就准备到泉州就地取材,大展身手。要是有人要买这个方子,价钱合适,他也可以卖。

本来在永乐镇他也可以用这些挣钱,可这儿的生意早早的就被镇上的大户人家瓜分好了。他贸贸然的杀进去,遇上心黑点的,说不准这钱没挣到,人倒是赔上了。退一万步,他就是挣到银子了,可财不露白,这么炫富,到时候他不用脑子想就能知道肯定是有一堆麻烦等着他呢。

而泉州那儿来往行商多,他去卖东西并不起眼,利益冲突不突出。等他赚了钱,永乐镇这儿离的远也没什么人知道,他也不用担心人惦记。当然,人生不不熟的,宋添财原本想找几个保镖随身跟着的,现在有了赵言修才歇了这个心思。

而赵言修去泉州是去置办产业去的,当然,他心里还有个原因。上次搬回他爹娘的遗物,意外的发现了他爹曾和一位友人的书信,里面竟然是他爹麻烦这位友人在泉州境内查探他的身世的。

虽然赵言修不知道他爹从什么地方瞧出他的亲生父母在泉州那边,可赵言修是相信的他爹的判断的。这么多年下来,赵言修从没想过去找自己亲生父母。既然当初他亲生爹娘不要他抛弃了他,赵言修也不会再上赶着找他们去的。可瞧着那信也就是半年前的,赵言修就想去找他爹这位友人一趟,让他不要再找自己的亲生父母了。若是找到了,也不要透露自己的消息,就当从来不知道就行了。

不然,这样抛弃他却是血亲的父母反而是一种麻烦。他可不愿意被有着父母名分却从没养育过一天的人管着。现在他在宋家过的很好,也不希望有人来打扰,不管如何,赵言修都不想有人来破坏现在的生活。

本来他是写了信过去的,可惜被退了回来。这才知道,他爹那位友人已经不住那儿了,赵言修只能自己去泉州找找,亲自去说。

两人要去泉州光路上就要走上半个月,宋添财打探到他们要先走五天到最近的港口然后再坐船直接到泉州。坐船倒好说,之前走路的五天,宋添财是打算租两马车跟着他们走的。不然,他们的东西不好带走。

胡小玉家是镇上的,租马车这种事情就麻烦她回娘家帮忙打听。务必要找个忠厚老实,知根知底的马夫跟着。等到了港口马夫就可以回来了,当然,给的价钱也绝对不会亏了就是。

胡家做事很快,没多久就帮着宋添财找好了马夫,这马夫还和胡家沾亲带故。宋添财亲自去看了那马车和马夫,十分的满意。带着东西去宋大海家好好的谢了一回,万氏觉得胡小玉一家给她长脸,特意把宋添财拿过去的东西让胡小玉送了一半回娘家去。

林小满和陈大石已经被宋添财接了过来,陈家的家畜也被带了过来和宋家的养在一道。宋家的的西厢房有两间屋子,原先宋大宝的那一间他住着。还有一间是宋进宝夫妻的一直没人住,宋添财把屋子收拾了一下,还重新请人来平了墙用石灰粉了一下,换了新床和柜子,才安排陈大石夫夫住进来。

等忙完了这些,宋添财和赵言修去泉州也进入了倒计时。宋家开始忙碌起来,陈柜子和林小满整天在厨房捣鼓,不是弄些肉干,就是把馒头晒成馒头片,就怕宋添财和赵言修在路上吃不好。

而宋大山则是去镇上买了些跌打损伤的药,这些东西早年他在外跑的时候都是必备的。宋小宝也不知道是不是知道自己爹和小叔要出远门了,这些天都粘着他们两个人,除了晚上睡觉,都跟着他们两个人转,一脸小可怜样。

算着罗老大要到的日子,宋添财让陈桂枝在家办了一桌酒,请了宋大海一家和刘坤武一家过来吃饭。算是一顿践行酒,也是希望能让众人多照顾一下宋家。

第64章:启程

请宋大海一家过来,这没得说,两家住的近,又和宋大山是嫡亲兄弟,宋添财不在家当然要托他们对宋家搭把手的。而刘坤武一家却是赶巧了,宋桃子又有身子了,可刘坤武家里又没个长辈,他在镇上开杂货铺子又不能天天回家实在是照顾不到家小。于是,就把媳妇孩子都送到了自己的岳家来,每个月给上一两银子,托他丈母娘照顾。

万氏当然不会贪这银子的,可刘坤武一定要给,她家还有儿子媳妇在家,让女儿一家住过来也却是不妥,最后也就收下了这银子。不过,家里养的鸡鸭却是经常杀了给宋桃子和两个外孙吃,绝对不会亏了宋桃子的。

因为刘坤武时常过来看宋桃子和两个孩子,上门都不空着手,还都给宋小宝带一份。陈桂枝知道后,总是不好意思,就干脆趁着家里办酒请了刘坤武一家过来吃顿饭。

大锁小锁现在整天带着宋小宝玩,三个小孩子在一块,两家的屋顶差点没被掀翻了。陈桂枝整天在茶摊子又有林小满和陈大石帮忙,闲了不少。不放心宋小宝这个淘气鬼,经常自告奋勇的看着三个孩子。

除了不玩火不玩水,他们就没有不闹腾的时候。大锁大些,刘坤武其实是打算让他先来宋家跟着宋添财习两个字,等下半年冰窖挣回本之后再送大锁去镇上私塾读书的。

宋添财是不摸书本的,大锁和小锁倒是跟着赵言修看了几天书,习了几个字。可惜,这马上宋添财和赵言修要去泉州了。不过,刘坤武深觉宋添财是个有本事的,赵言修是个有本钱的,这两人去泉州定能发财的。

所以,他专门来吃这顿饭就是来套套交情。希望宋添财到泉州手里有了什么好东西也能给他杂货铺子沾点光就好了。当然,宋添财作为他妻舅又是他冰窖的投资人,两家多走动走动才是正理。

席上,宋添财免不了要拜托众人多多照看一下宋家。

罗老大来的很快,宋添财和赵言修也准备就绪了。大半马车的东西两个人坐进去刚刚好。马夫手脚勤快,人老实话不多,宋添财先给了一半定金,说好了,到港口就给剩下的一半。

罗老大这次去泉州运货并没有带多少东西去,他这次是打算从泉州贩卖些茶叶回去的。到泉州赶上四五月份,正是新茶上市的季节,泉州那儿四通八达,不说外来新茶就是泉州本地也有两种不错的茶叶。

因为货不重,这行人对带个熟人去泉州倒是没什么异议。毕竟宋添财自从确认了要跟着这行人去泉州就开始套近乎了,每次罗老大他们在宋家茶摊子歇脚,钱虽然不少收,可吃的却绝对超量。

再加上宋添财为人大方是秀才却不酸腐,挺得这行人的喜欢的。而赵言修,自从宋添财让他无意间在这行人面前露了两手武艺之后,他们待赵言修可比宋添财热络多了。虽然泉州这一路都是走熟的了,可说不准就有那不长眼的出来闹事,一个商队里对武力值高的同行者是绝对的欢迎的。

宋添财虽然已经适应了这儿出门基本靠骡子靠腿的风俗,可还是对路上的颠簸有些微微不适应。倒是赵言修出乎意料的没反应,宋添财一开始为赵言修准备下的东西几乎都用在了自己身上。

第一天商队走了一早上,中午没碰到能打尖的地方,众人只是就着带着干粮和水囫囵了个午饭。宋添财坐马车本就有些不舒服,虽然带了些肉食可却没有胃口。分给商队的众人一些,他也就喝了些水吃了一口糕。

赵言修看着倒是有些着急,直接在地上堆了些柴火挂了个瓦罐上去,炖了些白米粥,等米粥滚了两滚,立马歇了火,用布包严实了放在马车的箩筐里。等商队开走了,他们也没耽搁,直接跟着走了。

等未时过了一半,宋添财的肚子就有些饿了。赵言修从箩筐里把包的严实的瓦罐拿出来,瓦罐温温的,并不烫手。打开盖子,里面的粥都也炖好了。找了个勺子,赵言修就让宋添财就着瓦罐喝粥。

几口温热的粥下肚,宋添财感觉整个人都轻松多了。他真没想到这次出门他是被照顾的那个,不过,有人照顾也是一种福气。宋添财很是得意自己找小弟的眼光,太会找了,真是都不知道该怎么夸自己的英明神武,聪明绝顶了。

不过,等粥喝完了,宋添财还是问道:“言修,瞧着你刚刚生火煮东西很是熟练,你以前是不是做过。”

赵言修瞧着宋添财有精神和他聊天,心放来些道:“我以前跟着师傅去也出去游学了半年,要不是师傅临时有事,说不准我也不会提前回永乐镇。而爹娘的事情,也会被蒙在鼓里不知情了。”

赵言修这话可不参假,依着赵家这种尿性,是绝对不会通知他的。最好他十年八年不回来,赵家完完全全的霸占了他爹娘的家产,掩盖了逼死他爹娘的真相的之后,给以后回来的赵言修来个一问三不知。

宋添财以前也听赵言修说过他游学过,但他的记忆里,赵言修的游学也就是旅游一般。可现在一想,在这儿出游,哪有方便的,不是驴子就是马,风餐露宿的,赵言修能过得多舒服才怪了。

晚上,一行人找到了个破庙歇下脚。这破庙还不止宋添财他们这行人,还有其他商队和赶路的人。他们自觉的划了一块地方,开始架锅做饭了。宋添财虽然和他们一道,但吃喝上却不蹭他们的。

赵言修自己生了火架上了锅,宋添财把带着的干菜烧肉煮在锅底,再在锅中上贴了一圈小饼子。还找了几个被黄泥包的严实的咸鸭蛋等饭做得差不的时候换个瓦罐上去烧水,把咸鸭蛋捂在热灰里。两人就在饼子包了干菜烧肉吃了起来,菜烧得多,宋添财还送了一碗去了罗老大那儿。至于鸭蛋,带些焦香和咸味,吃得宋添财十分满意。

马夫吃了东西就直接爬到马车上卧着睡了,出门在外,这马可就是马夫最值钱的家什了。自然得精心些,晚上他也是不会离了这马车的,顺便带宋添财他们看着车上的东西。

而宋添财他们晚上就在破庙里睡觉,垫稻草铺了自制的床垫子,两人就睡在一起。出门在外,多长个心眼总是没错的。所以,宋添财和赵言修两个人虽然都躺下睡了,可也商量好了,上半夜宋添财守夜,警醒些,下半夜赵言修守夜,注意点。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大早众人就接着上路了,这样接连走了五天终于到了前往泉州的港口。

港口虽然不大,但人来人往,船只密密麻麻的在港口穿行。宋添财还是第一次见到这儿的船只,比起他前世去古镇游玩的乌篷船,这儿的船虽然大小不一,规模不同,但船只建造的绝对超出宋添财原先的想象。

看着那最高快有一百多米高的大船,宋添财感叹难怪当初秦太、祖能从泉州走水路直取京城重地了。就凭这种大船,一个船队带上千军万马也不是不可能的。不过,宋添财他们可没有那么好的待遇能乘上那样的大船。

他们坐的船大致有二三十米长,十来米高,船上老板和罗老大是老交情了。宋添财他们跟着在船上也得了不错的地界,坐在船舱里,还能瞧着沿途的风景。船上不供饭,要想吃热的就得花钱去和船上的伙计买。

宋添财和赵言修两个都不晕船,走了五天终于歇下也不想动手弄饭了。就花了钱让伙计给送来了两菜一汤并四碗米饭,就这点东西,就花了宋添财五百个大钱,这饭菜的价位可以媲美杜掌柜那儿的饭菜价格了。

一个白菜炖肉,一个煮白虾和一碗鲜鱼汤,其他两个菜味道一般般,倒是鲜鱼汤很得了宋添财和赵言修的喜欢。从河里现下上来的鱼,直接烹饪,并不要什么手艺,凭着鱼本身的鲜味就是一道好菜。

宋添财想到自己带的两坛子酱油和醋,想想就起身开了坛子各自倒了半碗,用酱油和醋调了酱料端了上来。然后,把清水煮的白虾剥了壳沾了吃。赵言修看着黑乎乎的酱料没有动,宋添财直接剥好了虾壳沾上了酱料夹到了他嘴边。

赵言修就着宋添财筷子吃了下去,意外的发现味道十分的不错。这虾的鲜味不仅没被盖住,还略带些酸咸香味,把虾子的腥味去了个干净。赵言修这回不用宋添财夹了,自己动手剥虾吃了。

宋添财瞧着赵言修吃的欢,很是高兴,他前世在小厂制这些酱油醋的时候,可是学到了不少的小窍门。这用酱油和醋调酱料,他可是最能把握比例份量的,调制出的味道连小厂里的老师傅们都要竖个大拇指的。

鱼汤里的鱼肉也是如法炮制的用酱料沾着吃,宋添财和赵言修就着两菜一汤把米饭吃的干干净净。他们这边的动静吸引了罗老大,他可是知道这船上也就鱼汤比较鲜,其他的饭菜都是没滋没味的。

瞧着宋添财和赵言修胃口这么好,他就好奇了。直接端了碗就过来道:“宋兄弟,赵兄弟,我瞧着你们刚刚调了酱料吃的香甜,这不,厚着脸皮来讨一点。这船上的饭菜做的太淡了,我是吃不惯的,可不吃又要挨饿了。”

罗老大和宋添财赵言修两人算是很熟了,一路上也很照顾宋添财他们。这么个小要求,宋添财自然不会拒绝,又起身重新调了酱料给了罗老大一小碗。

罗老大学着宋添财和赵言修刚刚吃饭的模样,也剥了自己碗里虾沾了吃,味道果然十分不错。就着这碗酱料,罗老大一桌第一次把虾子和鱼肉吃得干干净净。

要说罗老大也不是一般人,一般人在泉州这条路上长年也跑不下来。他在泉州有自己的产业,是和他兄弟一起干的。他负责跑货和老家那边的买卖,而他兄弟则是在泉州管铺子进货发货,两人分工合作,很是赚了不少银子。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