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太子党 下——楚清明
楚清明  发于:2014年10月08日

关灯
护眼

果然,崔怀德沉默了一会儿,便对崔容说:“你大哥的事已经不能挽回,现在只能尽量保住崔家。你到底是崔家的人,这件事对你也并非全无好处……”

“父亲是户部尚书,我不过是个五品的芝麻官,”崔容不冷不热地回应,“这话就算要说,也该是我对父亲说吧。”

崔怀德吃了个不冷不热的闭门羹,倒也不怎么生气。也许是觉得崔容不过是一时气话,他只作语重心长状拍了拍崔容的肩膀:“你好好想想吧。”

等崔怀德带着人离开,崔府又重新安静下来。

崔容看着满室狼藉,不由揉着额角。

宝儿一边指挥小厮清理房间,一边眨着眼睛对崔容道:“少爷别气坏了身子,我刚才已经替你出过气了——我在夫人的茶里加了一大把盐!”

崔容想了想,陈氏方才喝茶时果然神情古怪,便有些哭笑不得。

不过多亏了宝儿这么一闹,他心下倒没有原先那般沉重了。

******

几日后,承乾帝终于下旨,朱员外一干人犯抄家处斩,而苏杭两地涉案官员均革职查办。

这道圣旨颇有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之意,既没有提到崔世卓,也没有提到三皇子。

但明眼人都知道,此举虽是保留了崔怀德作为忠义候及户部尚书的颜面,却也有几分提醒他辞官的意思。

崔怀德在官场沉浮数年,这点眼力见还是有的,没几日便上折子请求告老还乡。

承乾帝又做出仁君模样,保留崔怀德忠义候的爵位,并许其在京城继续居住——却没再提世子之位的事。

皇帝的意思很明显,崔家的爵位,大概就到这一代为止了。

崔府的凋零已成定局。

崔怀德自此便不大出门,而陈氏自从那日知道崔世卓身亡的消息,更是一病不起。

崔容听宝儿眉飞色舞地说着崔府的近况,心下却并不轻松。

陈氏那日怨毒的神情还历历在目,这妇人一向睚眦必报,她既认定了崔容是害死崔世卓的罪魁祸首,绝不会这样安安静静地接受的。

不过,以崔容现在的实力,却也不用将此事放在心上。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走一步看一步就够了。

******

随着私盐案尘埃落定,崔容在其中的作用也渐渐浮出水面,他在江南的诸般举动,也越来越详细地传到有心人的耳朵里。

对于他的行事,朝堂间褒贬不一。

勋贵派觉得他如此行事有违孝道,清流们却对他大义灭亲之举十分赞扬。随着两派争论日盛,崔容的名字也渐渐变得越来越响亮。

与此相对的是,承乾帝对崔容表现出了明显的赞赏之意。

实际上,当初把这件案子交给崔容,承乾帝是怀着几分弃子的准备的。

然而几个月下来,崔容表现得进退有度,既查明了真相,又顾全了皇家脸面,将事情办得十分妥当,便令承乾帝有几分刮目相看。

他年纪轻轻已官至五品,再升着实有些刺目,承乾帝便只赐了一座距皇宫不远的宅子和几名伶俐的婢女作为赏赐。

但就是这样的赏赐,也足以令长安城年轻进士们艳羡不已。如果说先前还有人看不上崔容出身太低,现在已经没有人会说这样的话了。

而对于承乾帝的做法,杨进只叹息道:“父皇实在是太……谨慎了。”

子不言父过,这样的评价,已经是他能说出口的极限。

崔容明白杨进话中的意思。

婢女固然是赏赐,但只怕里面也少不了承乾帝布下的眼线——就连将崔怀德留在京中,也未必没有拿捏崔容的意思。

但他并不在乎,想要平步青云,这点代价已经是很划算的了。

一个多月后,此事带来的风波似乎渐渐平息下来,承乾帝的第二道旨意,又在朝间掀起轩然大波。

第五十七章:余波

私盐案看似已结束,杨进却仍然不得清闲——涉案官员逮捕抄家,都是黑衣骑的职责所在。

崔容虽然并不知杨进的另一重身份,多少也能猜到他为何事而忙,只好暗自压下见面的心思。

他相熟之人不多,崔世青身处军中不得随意外出,张仪与李玉堂在翰林院也是诸事缠身,相较之下杜仲虽清闲些,却也不好日日寻他。

来府上递帖子的人倒不少,可惜大多是沽名钓誉之辈,崔容懒于应付,大多婉拒了事。

他倒是找过衣海澜两次,想谢他出手相助,不过不巧都没见着。

崔容想这阵子大理寺公务繁忙,也只好作罢,打算等风波更平静一点再说。

这日,崔宅的厨娘准备好饭菜,就照例归家去了。

而仅有的两名粗实小厮也从不在内院当值,李福又被派去庄子上巡视,于是屋内又一次只剩下宝儿和崔容两人。

对着满桌饭菜,崔容忽然觉得难言的冷清,便开口招呼宝儿:“坐下来陪少爷吃饭。”

宝儿到底是从小侍候大的,也不推辞,笑嘻嘻坐到崔容下手道:“还是少爷心疼宝儿。”

崔容闻言并不答话,只微微一笑算是回应,就提起筷子,有一下没一下地夹菜。

宝儿虽然迟钝,也觉察出崔容情绪异常。但李福不在,他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只能尽量讲些八卦逗崔容开心,可惜收效甚微。

“要是五殿下在就好了……”被打击到的宝儿在心中暗暗想,“殿下在的时候,少爷脸上可没断了笑呢!”

被宝儿叨念的杨进,此时正在勤政殿觐见承乾帝。

“都收拾干净了?”承乾帝沉声问,末了,又连着咳嗽数声。这几日起了风,承乾帝病势又有些反复,用了药也不见大好。

杨进上前给承乾帝倒了杯温水,又替他顺气,令承乾帝舒服了许多。

这时他才回话:“儿臣已经都办妥了,无一漏网。”

“这些事也就只有交给你了。”承乾帝叹了一句,对结果十分满意似的拍了拍杨进的手,闭上眼睛。

片刻后再睁开,他眼中又恢复犀利的神色,语调也硬了起来:“苏北盐场那边,令黑衣骑继续查,务必要差个清楚明白!”

杨进不着痕迹地扫了他一眼,低声应了下来。

******

三皇子杨建连月来心乱如麻,斗大如斗,几乎过着战战兢兢的日子。

他从苏北盐场走私私盐不是一日两日的事,本以为神不知鬼不觉,谁料今年流年不利,他父皇突然打着采办的旗号派了钦差往江南去,结果一下子端掉了他在杭州经营数年的心血。

但这时候杨建已经顾不上心疼,他做贼心虚,生怕继续查下去会将自己暴露出来,几乎愁得整夜睡不着觉——从国库往外搂银子,这绝是承乾帝最忌讳的事情之一。

杨建怎么也想不起来,当初怎么就鬼迷心窍,把主意打到盐场了呢?

听闻那姓崔的小钦差没有查到苏北盐场,杨建原本还抱着一丝侥幸之心,指望将自己的罪瞒过去,但很快他就发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据内线说,牢里死的那个、顶了赵卓名字的,竟然是杨时的人,杨建立刻嗅到了一股阴谋的味道。

难怪长安城里几个铺子同时发疯,忽然降了盐价;难怪赵卓得行动那么隐秘,还是着了暗算……根本是有内鬼,里应外合对付他!

至于幕后主使,杨建不用想都知道一定是他的好二哥杨时!

起了这心思,杨建看谁都觉得对方不怀好意,没过一个月,内鬼没找到,他自己先有些神经兮兮了。

更令杨建万念俱灰的是,他发现承乾帝似乎在疏远自己。

原本,三皇子的地位几乎能与二皇子分庭抗礼,但这一个多月一来,承乾帝不仅渐渐收回了交给他的差事,连召见他的次数都越来越少。

杨建恨不得能冲到御前揭发杨时的阴谋。

然而私盐的案子确实是他做下的,而承乾帝到现在都没有提苏北盐场,也不知道到底有没有察觉,杨建又很怕偷鸡不成反蚀米,弄得进退两难。

到了十一月底,一封圣旨不仅在朝间掀起轩然大波,也令杨建最后一丝希望破灭了。

承乾帝下旨,封三皇子杨建为孝清王,令其月内动身千万封地——所谓封地,是岭南一片蚁虫横生、十分荒芜的地方。

至此,杨建才知道自己是彻底完蛋,再看那不伦不类的封号,就好似承乾帝打在他脸上的一记响亮耳光一般。

******

关注着时局的除了杨建,自然还有杨时。

事情几乎完全按照他期望的发展,让杨时夜里睡着睡着都会笑醒。

杨建是谁?

那是杨时最大的绊脚石,是他的眼中钉、肉中刺,让杨时没一刻不惦记着拔除的人物。

偏偏杨建母妃在宫内极为受宠,他一度子凭母贵,大有压过杨时的势头。这样一个可恶的对头,竟然被杨时亲手除去,让他如何不狂喜。

连带着,对主审案件的崔容,杨时仿佛也忘了他曾经坏过自己的事,觉得顺眼多了。

在杨时看来,若崔容紧咬不放,多少也能给自己造一点麻烦。幸亏崔容是个识时务的聪明人,才让他的计划进行的如此顺利。

——甚至有可能,崔容是借这机会对自己示好。

杨时动了拉拢崔容的心思,毕竟这样一个人做不成同盟,也总比做敌人强。

思及此处,杨时脑中又闪过另一个人,杨进。

杨时的脸色沉了下来,相比崔容,他这位五弟实在令人刮目相看。

虽然知道父皇对杨进似乎有着超越他人的信任,但杨时一直觉得那不过是他对天伦之乐的一点不切实际的眷恋罢了——所以才会选择天资最平庸、势力最单薄的杨进。

不只是杨时,朝堂上下对杨进的评价,也大多是“纯孝有嘉,五甚大才”,所有人都没有将他当做储君人选来看。

但这次南下,杨时忽然发现,平日不见显山露水的杨进,似乎也不欠缺做事的能力。

更令他在意的是,立下大功未得奖赏,但杨进却丝毫不焦躁,依然跟在承乾帝身边服侍,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同。

是他没有相争的意识?还是……城府深沉?

杨时一向认为生为皇家子,就只有能力高低、背景强弱之分,他绝不相信有人连争一争的念头都没动过。

更何况,江南之行后,崔容对杨进比旁人亲近,不知是不是被后者先下手拉拢了。

杨时眯起眼睛,觉得有必要再请来穆先生商议一番。

注意到杨进的并不止杨时一人。

崔容虽然颇出风头,但在朝堂之上惊起的波澜尚浅;而杨进,因为身份使然,一旦有所动作,必然触及到某些核心的利益。

只不过这些人更喜欢谋定后动,眼下还只是在观望罢了。

******

长安城一处翠竹环绕的茶楼内,两人对坐品茗。

四皇子托着腮,望着竹林间缭绕的雾气不知在想些什么。坐于他对面之人仿若未查,微低着头,动作行云流水般,将热水软软注入面前的紫砂壶内。

这个崔容……不可小看啊……”杨禹身形未动,忽然发了一声感慨。

“殿下想用他?”那人轻笑着问。

杨禹回头看了他一眼,勾起嘴角:“这样的人,我虽欣赏,却也知道难以收服。用……是用不得了。”

那人闻言笑而不语,轻轻提起紫砂壶倒了半杯茶,推倒杨禹面前。悠悠的茶香,便在两人之间氤氲开来。

******

御赐的宅子布置好已经快到腊月。

三皇子早已离京前往封地,崔世卓之死对崔怀德的打击似乎开始渐渐淡去,私盐案造成的影响终于归于平静,于是崔容十分低调地搬到了新宅子里。

宅子里外三进,还带一个不小的花园,布置得十分精巧,不愧是皇家手笔。

崔容一进去第一个念头,就是“这么大两个粗使小厮怎么打扫得过来”。不过很快他发现自己是杞人忧天,先一步到这边布置的李福早就买了婢女小厮,差不多将宅子撑了起来。

承乾帝赐下的婢女自然在内院服侍,崔容以不习惯为由,好歹没让她们贴身。

住进去第二日,消息渐渐传开,崔容也陆陆续续收到了不少贺礼,其中还有崔世亮的一份。

想来崔世亮对于陈氏母子的倒台很乐见其成,把“功劳”也都算在了崔容头上——这倒是和陈氏的思路异曲同工。

新家的第一个客人却是杨进。他在很不客气地替自己选了一间客房后,对崔容道:“你的冠礼,我看在这宅子里办最好。”

被他一提醒,崔容才想起这回事,也觉得该尽早着手。

否则再耽搁下去就要过年了,然后接着又是皇后的生辰,冠礼非推到明年四月往后不可。

崔容倒不是想办,但是没有经过冠礼,意味着他还不算正式成年,在朝堂上说话,总是显得轻了几分。

纵使万般不愿,冠礼的事还是得由崔怀德来主持。

好在崔怀德大约是急于修复他与崔容的关系,或者希望崔容早日爬的更高,竟一口答应了下来,没有显出半分不悦。

他请人算了日子,将崔容冠礼定在腊月初八,还不住感慨为了赶时间,一切只能从简。

崔容并不在意过程,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接下来发帖子邀请宾客,时间很快就到了冠礼当日。

第五十八章:冠礼

冠礼,可谓大周朝男性一生中最重要的礼仪之一。行过冠礼,才意味从少年郎成长为青年,自此独当一面,获得家族和社会的承认。

按照崔怀德的意思,崔容的冠礼自然应该在崔府的祠堂里举行,然而崔容已先一步选定了新宅子的后院。

崔怀德见里面供奉着天地君亲师、孔圣人,甚至还有当今圣上,那句“荒唐”就怎么也不好说出口了。

再得知崔容请了五皇子杨进作为其冠礼的正宾,崔怀德默叹崔府果然是改了天地,却没有说什么败兴的话。

前三日,崔怀德进入崔家祠堂祭拜祖先,将冠礼之事告于祖先;崔容亲自上门邀请宾客。

除了与崔家素有往来的长辈,他还请了张仪杜仲等好友,以及大理寺几位相熟的同僚。不过衣海澜据说已不在京中,崔容只好留下请帖便作罢。

腊月初八一早,众宾客齐聚崔宅。

崔怀德身着盛服,在阼阶上偏东的方位站定;众宾客则立于偏西方位。缁布冠、皮弁、爵弁被分别盛放于竹器内,以帕蒙之,陈列于阶下,只待时辰一到就举行仪式。

就在此时,宝儿忽然一脸惊喜地上前禀报,说是有宫中下来的赏赐。堂中主人宾客顿时一阵忙乱,准备接旨。

来得是熟人,内侍太监张顺江。他满面笑容地宣了旨,原来是承乾帝御赐了一座翡翠屏风。

小太监七手八脚地将屏风抬上,宾客们见了,又是好一阵逢迎奉承。

这还不算完,十公主、大皇子、二皇子、四皇子和六皇子随后也相继送来贺礼,将崔宅的气氛弄得极为高涨。

崔怀德心中止不住地得意。

自从他辞官,崔府的地位是一落千丈,好些原先往来的人家如今都变得不冷不热。

如今这一连串的赏赐,可算狠狠打了他们的脸。崔怀德简直迫不及待想看到那些人的表情了

******

吉时一到,在礼乐声中,崔容一步一步行至堂中央,面朝宾客们跪坐,由赞者替他梳头。

他穿着深色童子衣,更衬得面若白玉,眉目如画。低垂着双眸,安安静静地坐着,就已经成了一道风景。

杨进目不转睛地看着崔容,心中赞叹之意一刻不停。这便是他心中之人,高洁若皎皎明月,清澈如山间之泉,正直又美好,真是世间最独一无二的存在。

他怀着这样近乎于崇拜的心情盥洗完毕,从有司手中接过缁布冠,走到崔容面前,缓慢而郑重地说出祝词:“吉月令辰,乃申尔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谨尔威仪,淑顺尔德,眉寿永年,享受胡福。”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