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刺系列----传世青轩[上部 上]
  发于:2008年11月15日

关灯
护眼

      "玉堂,对不起。"
      忽然,耳边传来了展昭有点闷闷的声音。白玉堂讶异转头,正对上那人幽深又带着歉意的眼睛,晶亮有神,像极了温水中温养着的黑玉。
      然而展昭只说了这么一句话,便没有再说下去,而是向舱外走去。白玉堂转念之间便明白了展昭的想法。不由得咬牙:这死猫多半又在想些连累他之类的话了!可是这回,明明是他连累了他......
      而后又是一怔,随即笑了起来,他明白了展昭为什么会在此时说这样一句话了--他从来都不愿意听展昭说起连累之类的话,可是这回自己确实在为拖累他而内疚。展昭心思细密,怎么可能没发现他的不对劲?在这个时候说对不起,就是想告诉他,他们之间,其实根本不需要这句话的。
      既然白玉堂不准展昭有这样的想法,那么他自己又为什么要这般在意?
      这猫!
      白玉堂一笑,心中顿觉窝心。方才展昭由着他闹,想必也是为了让他少想这些事吧!所以才......
      展昭,你可知道,这样的你,我更不可能--放手?!
      ......
      两天后--
      包拯收到了颖昌府送来的文牒,上面是颖昌府府尹的亲笔文书。他展开来细细一读,便捻须轻笑了一下,将手上文书交给了一旁的公孙策:
      "公孙先生,你也来看一看罢!"
      公孙策接过,展开一看,上面只是寥寥几句官方语言,什么"下官""包大人"云云,里面更是着重将展昭夸奖了一番,公孙策却似看得津津有味,一字一句细细读了,视线则停留在靠后的几句话上:
      "......展护卫不愧于大宋栋梁,寥寥两日,便与白少侠共擒获要犯胧玉,现正与白少侠同压罪犯回归......"
      看到这里,公孙策眉心一动,抬头看向包拯,包拯却只是一径捻须微笑,什么都不说的拿起了另一份公文,埋头读了起来。只是轻轻的一首小指扣着桌角,不轻不重,不缓不急,看得出手指主人此时还算闲适。
      然而公孙策看到包拯的这个动作,原本就细长的丹凤眼眯的愈发若有所思了。
      ......
      又是两日,展昭和白玉堂平安无事的返回了开封府。包拯站在府衙前,上上下下的打量着毫发无伤的两人,微笑着点了点头。
      "大人!"展昭上前几步,在包拯面前跪倒,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
      包拯淡笑道:"回来就好。这是--胧玉姑娘?"
      他的视线向前,延伸到白玉堂身边站着的那个仍旧抱着琵琶的绮衣女子身上。那女子见包拯看向她,当即盈盈福身,道:
      "大人,小女子边胧玉,这厢有礼了。"
      即使是行礼,边胧玉仍旧牢牢抱着怀中的琵琶,有衙役上前想要替她拿着,她却不肯松手,而是将求救的目光望向了旁边的白玉堂。
      白玉堂轻咳了一声,向着包拯道:"大人有所不知,胧玉她从小便与这个琵琶一起长大,她说就算是死,也定要与琵琶一起--这种性情小人倒是可以理解,大人能否--网开一面?"
      包拯眉心微微一挑,色如黑炭的面上看不出什么情绪,唇边却划开了一道了然的笑容:"本府晓得。公孙先生,叫张龙击鼓罢!胧玉姑娘此案非同寻常,我们这就开堂审理!"
      包拯话音刚落,早有准备的公孙策便应了一声离去。包拯看了展昭一眼,又望了望白玉堂,最后才将视线停留在边胧玉的身上,道:
      "边姑娘请!"
      ......
      开堂,排杖,包拯端端正正的坐在上首,对着展昭道:"你此时刚回,尚未及换取官服,这边先去右厅换吧!公孙先生,你来做堂记。"
      公孙策点头,在一旁的文案前坐了,展昭则领命向着右厅走去。包拯最后看了一眼白玉堂,见那人只是站在一旁,既没有要跟着展昭离去的打算,也没有避讳的意思,也就不去管他,伸手取来惊堂木,重重一拍!
      "威--武--"
      "堂下何人?"包拯看着跪在堂下的边胧玉,面色不怒自威。
      "回大人,小女子边胧玉,京城人士,无父无母,自小被养母刘氏抚养长大,随已故养父姓边,胧玉之名,却是小女子谋生之时所自取。"
      "你养母刘氏如今何在?"
      "回大人,养母已于三年前死于瘟疫,坟茔则砌在城东,是小女子亲手所葬。"边胧玉的面色平静,只是在提及养母之时,眉眼之间掠过几分悲戚。
      包拯看向公孙策,公孙策点点头表示明白,包拯释然,转过身来继续问道:"边胧玉,本府问你,九月十三那天晚上酉时到戌时之间,你身在何处?"
      边胧玉正待回答,自右边的方向忽然传来了一声尖锐的啸声,听起来尖锐之极,很显然是在向着这边的什么人示警!边胧玉神色未变,一旁的白玉堂却是站不住的跳了起来,看向边胧玉道:"琵琶!那是--"
      此言刚出,包拯的惊堂木忽然又是重重一拍,顿时自门窗侧屋里跑出了许多官兵,将包拯隔在了一旁的同时,也将堂中的边胧玉与"白玉堂"团团围了起来。
      这一下变起仓促,几乎只是在转瞬之间,场中的形式就变了一个样子。边胧玉微微皱起了眉,她身后的那个"白玉堂"则是面现惊色,看看包拯,看看那些官兵,最后则将有些无措的目光放在了边胧玉的身上,慢慢镇定了下来。
      "包大人这是何意?"边胧玉看着包拯,下巴微微扬起,似乎在等着他给予自己一个合理的理由。
      "边姑娘当心知肚明才是。"包拯道,"或者本府该称你为刺客?"
      边胧玉掩口轻笑,手指有一下,没一下的拨弄着怀中琵琶的琴弦:"果然不愧是包青天--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发现不对劲的?"
      她说着,看了一眼身后的"白玉堂",有些好奇包拯究竟是怎么发现与自己在一起的"展昭"和"白玉堂"不是本尊?
      "从颖昌府尹送来信开始。"
      包拯好整以暇的从一旁的桌上拿起了先前颖昌府尹送来的那封文书,道:"展护卫是个有分寸的人,胧玉姑娘你的事情怎么说也是一件极大的事,他不可能大张旗鼓的告诉颖昌府尹,同样,白少侠不会。所以颖昌府尹的这封文书本府在看到第一眼的时候,就确定了展护卫他们必然出事了。"
      边胧玉浅笑:"想不到我主动投案,反而成了最大的破绽,所以你早就布下了天罗地网等着我们前来跳下去......然后呢?我还有什么破绽?还有,你是怎么知道展昭和白玉堂都是假的?"
      "这很简单。若是真的展护卫,绝不会去右厅换取官服,先不说右厅那里是本府的书房,根本不是展护卫的房间--以展护卫的个性,现在本府要面对的是曾刺杀过圣上的疑凶,他绝对不会轻易离开去换取官服,宁愿身着便装守在堂下确保此案能够顺利完结。而另外......"
      包拯说着,放下了手上的文书,看了一眼边胧玉身边的"白玉堂",意有所指的说道:
      "也许边姑娘你不知道吧--若是真的白五侠,绝对不会离展护卫那么远,也不会显得那么生分--这两位之间,实在是缺乏了真正的他们之间的亲密感。"
      这样一句话刚说出来,边胧玉的面色就变了,她转头看向那个假的白玉堂,面上现出了不敢置信的神色:"亲密感......难道--你说的是真的?"
      假白玉堂面色有些慌乱,但还是点了点头:"琵琶,你......"
      边胧玉的拳猛地攥了起来,她闭上眼,深深吸了一口气,唇边却溢出了冷笑:"好、好啊!当真好得很呐!我居然将他们两个人单独......为什么先前没人告诉我,非要在我接了这个任务,并将那两人困住之后才说?!"
      说到最后,她睁开眼,目光却是前所未有的凌厉。假白玉堂被她的目光惊得全身一震,几乎是下意识的移开了眼,嗫嚅道:
      "琵琶,我......我只是......对不起......"
      "玄木!"
      边胧玉咬紧牙关,恨恨的转过身来,再不去看那人一眼,而是面向了包拯,拳紧了又松,忽然便对着他甜甜的一笑:
      "包大人,你知不知道奴家为什么要去刺杀皇帝?"
      "包拯不知。"包拯肃然道,"还望姑娘告知缘由。"
      边胧玉看也不看一旁的那些将自己团团围住的官兵,只是伸出纤纤手指拨弄着怀中的琵琶,道:"因为若是皇上遇刺,且刺客逃跑,那么这个案子多半会落在开封府手里。开封府会去调查案件的不用想也知道会是谁--而那个人出去,白玉堂必然也会跟着。"
      包拯不语,只是静静地等着边胧玉的下文。
      "展昭和白玉堂出马,加上奴家并没有刻意隐藏踪迹,他们自然可以找到小女子的--在进宫之前,奴家就见过白五爷的娘,那时江宁婆婆就有意让小女子和五爷见面,特地问小女子要了奴家所住的地址......呵呵,而婆婆后来果然没让奴家失望,借着这些线索,引得五爷和展昭一步一步走向了颖昌府。"
      "......"包拯微微眯起了眼,照边胧玉此言看来,她之所以当初刺杀皇上,竟然是为了将展昭和白玉堂引到颖昌府?
      调虎离山?不对!这段时间开封府一直很平静......难道--
      只听边胧玉接着说道:"想来以包大人的才智应该不难猜出才是。没错,奴家就是为了将他们困住,再找人假扮成他们两人,带着奴家一起来到开封府--奴家真正要刺杀的目标应该是你才是!只要奴家到了开封府中,假的展昭和白玉堂又能够骗过你们,那么,要取你的性命岂不是易如反掌?"
      "计是好计。"一旁的公孙策忍不住说道。"但是现在,姑娘的计策岂不是要落空了?"
      边胧玉看向他,眨了眨眼:"这位应该就是公孙先生吧!你觉得,小女子会笨到只准备了一条出路么?或者,你以为小女子现在能够面无惧色的站在这里将小女子的打算一一说出,只是因为计败而失望坦白?"
      她天生丽质,这一眨眼更显得风情万千。但是配合着她所说出来的话语,却让人不由自主的心寒--这女子莫非还有后手不成?
      这样想着,他望向包拯,包拯却只是肃然而立,面色沉重道:"那个假冒的展护卫已经被本府设下的埋伏擒住,你们两人也已经是瓮中之鳖。本府倒是好奇,姑娘还能出些什么招来?"
      边胧玉浅笑盈盈,目光流转,盈然生辉:"大人可知道,玄木为什么一直叫小女子为‘琵琶'么?"
      手指轻捻,捻住一根琴弦,众人只听得"铮"的一声,心弦似乎也在这一刻被什么拨动了一般。颤颤的很是难受。
      "既然到了大堂,小女子就献丑,送一曲《琵琶行》罢!"

      之五
      话音刚落,随着那声仍未消失的弦音,乍然大珠小珠,铮然声响,漫天飞雨!众人只觉方才还是晴空万里,猛然便倾盆大雨,均是全身大震!
      正惊慌间,耳中已传来仙音渺渺:"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在每句话的结尾那个字,都会配合着铮然声响,在场众人只觉得每声琵琶过后,心跳便跟着快了一分,一拍快过一拍,竟是完全身不由主!
      包拯立刻意识到了不对劲。他虽然不是江湖人,却因为展昭的关系对于一些江湖上的事情略有了解,再加上他的才智,立刻便猜出了众人此时的反应与这人的琵琶声脱不开关系!正想大叫让大家警惕,却发现自己连声音都发不出来!
      头有些昏昏沉沉,包拯心知不好,再这样下去,这些人......怕是会全军覆没的!
      ......
      边胧玉却是弹得兴起,右手轻挥,弹、挑、滚、分,间或夹弹、勾、抹,继而双弹、双挑,变尽千般音色,左手又揉、吟、带起、捺打,俄而秀眉一挑,虚按、绞弦、泛音,尽显铮铮之意,推、挽、绰、注,配上摭、扣、拂、扫,轮、半轮等指法,更显华美非常。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尖!
      众人但觉心中猛地一跳,仿佛被利器刺中一般,心口从内而外透着冰凉!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