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爱----梦云倪
  发于:2008年12月24日

关灯
护眼
平凡的爱
  作者:梦云倪

  第一章

  小斌,一个只有高中学历的25岁青年。他直到16岁都是在孤儿院度过的。孤儿院只能提供他食宿到16岁,那个时候他高中毕业。他不得不离开孤儿院,开始一个人的生活。
  小斌被送到孤儿院的原因没有人知道,但是人人都能猜得到,他的一条腿有残疾,不是很明显,但是走起路来还是有些跛。正因为此,他不能参加体育活动,老师们也比较照顾他,不让他干重活儿,使他有更多时间的读书,学习。所以在他16岁时,在别人才要进入高中的时候,他已经毕业了。
  孤儿院学校的条件不是很好,或者说很差。但是,有志者,事竟成。小斌希望将来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不成为社会的负担。他仔细思量过,自己不能做苦力,因为羸弱的身体和有残疾的腿;也很难坐在办公室里成为白领,因为他没有经济能力去读大学。他想到了做翻译,一个或许不需要太多培训的职业,一个可以在家做的活计,一个能供他温饱的工作。所以,他在高三的时候,把几乎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外语上。英语课是他们孤儿院开设的,混毕业的同学只是背背考纲上的单词,他却把所有的课文都背了下来,并且每天练习写作。孤儿院只有一套教学磁带,只要有时间,他总是坐在教室里,跟着教学磁带一遍一遍地背诵课文。所以他高中毕业的时候,虽然没有得到过更多的辅导,英语功底却已不错。小斌觉得要懂另一门外语,这样有工作做的机会比较大。正巧那个时候电视里有日语教学节目。他天天看,跟着学。每一个平假名、片假名,每一个语法点,都是他用笔记下来的。虽然不能跟日本人流利的交流,但可以翻着字典去读一些短文了。
  就这样,小斌结束了在孤儿院的生活,背着几件衣服和国家发给每个要离开的学生的500元,走进了社会。开始的日子很清苦,在上海这个国际化的大都市,500元连一个月的房租都不够,更别说什么押金啦。好在孤儿院以前的朋友们照顾他,让他在他们打工的工地上住下。建筑工地上的活儿都是壮小伙子干的,小斌做不了。看不少工友的孩子没人管,他就把那十几个孩子组织到一起,教他们识几个字。工友们都很穷,孩子根本送不起幼儿园,白天大人又都没有时间,只得让孩子们到处疯跑,很危险。小斌这样带着孩子们读书识字,倒有几分民工幼儿园的味道。工友们感激他,就多少给点钱,除了孩子们的饭钱,好歹也要买套教材,买个收音机什么的。小斌很感激工友,收费很低,除去房租和其他杂七杂八的费用,他一个月也倒还可以存几百块,跟一个民工差不多。不过他很满足了,总算没有一离开孤儿院就给饿死了,他心里这么想着。不过他觉得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还是想靠翻译来讨生活。
  小斌在孤儿院的时候,就听说了电脑和internet。孤儿院里还真有那么一台台式机,可那根本就是一个摆设,孤儿院里没人会使。不过小斌从电视上看到现在连幼儿园的孩子都会用电脑在internet上查资料,好生羡慕。他想,即使是做翻译,人家也一定不会接受手写的了,要用电脑传输文件,所以他决定攒一笔钱去学电脑。好在大上海骗人钱的电脑班琳琅满目,而小斌也不是想以此求职,挑来捡去地比较价钱,选了一家最便宜的。应该说小斌的运气不错。虽然这家的条件确实不好,电脑都是淘汰机型,连windows都是98。不过这些不影响小斌对电脑的熟悉,对 microsoft的掌握和对internet的了解。上了5次理论,5次操作,小斌至少有了自己的电子邮箱,至少学会了在网上查找工作信息和发布求职简历,至少学会了使用word。250元的学习费用也算是物有所值了。
  接下来,小斌就开始注意哪里有人要翻译一些简单的英语、日语资料。可是他没有学历,真的很不容易。不过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找到了,是一家小报社,想要刊登一些国外的畅销书,以此来吸引读者。但是经费有限,他们出价非常低,每千字只有40块,是市场价的一半,所以一般有点经验的人都不愿意做,连在校的大学生都觉得工资太低。小斌写email给他们,说想试一试,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自己的学历。对方可能是等急了,说先翻译一个开头给他们看看。其实小斌的水平跟专业人士相比还是差得很远,一个序言,也就千儿八百字,他有几十个单词不认识。但是他很认真,仔仔细细琢磨每一个字,每一个词儿,每一句话。翻译出来的那篇东西倒不错。人家报社要求每天500字,就是一个豆腐块儿大小,工钱每个月600块。小斌很开心,很努力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他白天带孩子,晚上就开始翻译东西,一点一点,然后在有空的时候去网吧把翻译好的文字输入电脑。因为有了第一件活儿,小斌有了一点求职的经验,就陆续找到了第二件,第三件。没有学历,让他的工钱一直都很低,但是他不断的努力,也还是有了一些回报。比如,他不再在工地上给大家带孩子,把这个活儿让给了一个民工的妻子;比如,他自己租了一间位于2楼的小单间儿,一个屋子,配着厨房和卫生间,是那种给没有钱的单身汉设计的房子;比如,他买了一台二手的电脑,可以在家干活儿了;比如,他有了一台可以收听外国节目的收音机;比如,他每个月可以给自己买一本外文书籍;比如,他正在想着要买一台二手的打印机,把自己翻译的东西,都打印下来,留做资料。
  自从小斌的收入比较稳定以后,他总是拿出自己收入的四分之一寄回孤儿院;小斌希望那里的孩子可以有好一点的学习生活环境。到了寒暑假,他每个星期总是抽出一个下午回孤儿院,帮孩子们辅导英文。
  日子一天一天过着,离开孤儿院已经9年了,明天就是他25岁的生日了。这些年对于这个日子他从来没有在意过,不过他想送自己25岁生日一个礼物,就是贷款买下他现在住的这个小套房。这几年,小斌虽说挣得并不多,但是也攒了几万块。这个面积不到20坪的小套房,应该没有20万。小斌喜欢这里,不仅因为他在这里已经住了好几年,有感情了,而且这里离复旦大学很近,人文环境好,他有空的时候就去旁听一些课程,甚至可以向那里的教授请教一些工作中的难题。买房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正巧房东因为孩子已经毕业,早想出手这房子,就比市场价还低了些卖给了小斌。
  小斌不是一个讲究物质生活的人,他的人生目标就是不成为社会的负担,很简单也很实际。不过,他也希望自己可以住得好些,有了房子,就得弄得象个样子。于是,他想小蚂蚁一样,一点一滴的装饰着这个小屋。他把房间刷成了很淡很淡的黄色,地砖铺成了黑白相间的;一张大的单人床,靠着窗户;带有早春气息的窗帘和床单,让屋子显得很温馨。小斌买了一张比较大的写字台,上面摆放着已经换成了液晶屏的电脑,一张老板椅让他工作的时候可以舒舒服服的。靠墙还定做了一个简单的书柜,把自己的书都塞了进去。
  小斌就在这里认识了云申。
  这天,云申的小侄女儿嫣然心血来潮要学日语,云申就替她就在网上发了一则广告。小斌看到了,发现很近,而且价格很优厚,就联系了云家。云申的日语很好,比一些科班儿出身的都好,就自己来面试嫣然的日语老师。小斌请他在家里谈。交谈之后,云申对于小斌的日语程度很满意,对他是完全自学的感到非常惊讶,也谈好了嫣然的学习时间。
  云申看到小斌的第一眼就很喜欢他文静淡泊的性情;小斌则觉得云申高大、英俊、阳光,有充满自信,他身上有自己羡慕又不具备的优点,有一点怦然心动的感觉。
  云申家里在上海也算是小有名气。云申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在改革开放初期下海创业,创立了腾云公司,主要经营房地产;这几年,房地产业红红火火,腾云虽不是最大,但也有几千万的流动资金了。云申有一个哥哥云威,是现在腾云的当家人,复旦大学经济系毕业以后,应聘到别家房地产公司,锻炼了几年,又在美国拿了个MBA。回来以后,做了半年的副总裁,熟悉业务,就正式接手了腾云。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腾云去年已经上市了。
  云申因为有这么厉害的哥哥,没有继承家族产业的压力,就按照自己的喜好,学了法律。读完了硕士,就跟好友楚莫镇一起开了一家律师事务所。两个人都有雄厚的家庭背景,自家的生意就足够两个人吃香的,喝辣的了。所以两人谁也没有真的指着这个事务所挣多少钱;也就由着性子,挑一些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案子来接。虽然谈不上有多么正义,倒也没有挣很多昧心钱。
  云申的父母不喜欢市中心的喧闹;也不愿意住在郊区的别墅里,一天到晚害怕贼子的光临。所以在小斌居住的这个普通的小区买了个顶层。这小区虽然普通,但顶层是复式楼;云威又帮父母在楼顶布置了个空中花园。平时老两口在花园里种种花,弄弄草,一个保姆帮忙料理家务;周末的时候,儿子、儿媳领着小孙女回来,住起来倒也宽敞舒适。
  云申也不住在这里,在律师事务所附近有一套一室一厅的小公寓。工作的时候就住在那里,到了周末,就回家看望父母。
  嫣然学习并不认真,也就是因为现在的小孩子比较哈日,会说两句日语叫做流行。但不管是什么动机,有学习的要求总是好的,云家上上下下都很支持。可是学习一门语言,又岂是三两天就可以成功的?无聊的平假名、片假名很快磨光了小嫣然的耐性,五次课之后,没有招呼,就不来了。小斌虽然觉得可惜,但是也无可奈何;又等了两次,就彻底放弃了。
  云申这段时间忙一个案子,一直没有时间回家。好不容易结束了这个案子,高高兴兴地回到了父母家。餐桌上,问自己的小侄女日语学得怎么样了,才知道这小丫头早就放弃了。小丫头撅着嘴,生气地控诉老师讲得怎么无聊。云申听了,笑笑,没有说什么。突然想起来,问:"那你不想学了,跟老师讲了没有?"小丫头说没有。嫂子说:"这有什么好说的,不去就是不想学了呗。我们又没有欠他学费。"云申的嫂子从小家境好,家里就这么一个女儿,很有点大小姐脾气,不考虑别人。
  云申吃完饭,想了想,还是下楼,敲开了小斌的门。小斌正好也刚刚完成了一个大"工程",正在把翻译好的东西传给对方。小斌见是云申,有些惊讶,请云申进门,给他倒了杯水,说:"您能稍等一下吗?我得把这份文件传给对方,那边急着要。"云申笑着接过水,说:"没关系,你忙。"就自己坐在书桌边的椅子上,打量着这个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的小套房。
  10分钟以后,小斌跟对方交代好了翻译的文件,就关掉文挡,打开音乐,拿了一杯水,坐在云申的对面,缓缓开口道歉:"云先生,我很抱歉,没有提起嫣然的学习兴趣,可能是我的方法不对。您知道的,我是懂事以后自学的,因为知道是吃饭的本事,所以学习热情比较高。可是嫣然毕竟是个孩子,应该用一些更适合孩子的方法,我没有注意到。希望不会对她造成很大的影响。"说着他抽出一个信封,又接着道:"这些是嫣然的学费,我受之有愧,想退回给您。"云申愣了,他没有想到小斌会为此这么自责。想了想,才慢慢开口:"小斌,我可以这么称呼你么?"见小斌点头,他接着说:"其实说到责任,嫣然应该负大半,她没有想到学习的难度,而且没有应该有的恒心和毅力。"顿了顿,他又说,"其实,你是一个好老师,我刚才看到了你准备的卡片和动画片,我相信你不是买来自己看的。所以,你尽心了。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不要多想了。要不这样,我用这钱,买下你准备的这些小道具,你说怎么样?"小斌想了一下,也没有坚持,不过有点难为情地笑了笑,说:"这些动画片我自己先看了,觉得挺有趣的......"然后欲言又止,把话题扯开了,跟云申闲聊起来。两人虽然出生阅历颇不相同,但话语投机,不知不觉中过了一个多小时,云申起身告辞,提着动画片和卡片上楼了。
  云申回到自己的房间,无聊,就用VCD看从小斌家"买"来的动画片。他这才看到,动画片封面上都认认真真标了时间,和通过这个动画片,要记住的东西。有一两个时间已经是过去时,但大部分是未来的几个周末;看来小斌为了教好嫣然,还真是做足了功课。这些让云申很感动,有了想要了解小斌的冲动。正巧,这时嫣然跑到他屋里来闹,看到他在看动画片,开口就问:"小叔,你从哪里弄来的动画片?怎么跟老师一样老土,这可是几百年前的老片子了。我去的倒数第二次,告诉他说想通过看日本动画片来学习;结果,他选了这个,还说可以学到东西。我想看的可是现在最流行的,还没有翻译的动画片。"一副得理不饶人的刁蛮公主样儿。"而且,老师是个瘸子,你有没有看到?我走的时候,故意气他,问他瘸子用日语怎么讲?......"云申本来还笑咪咪地,听到这里不经一愣,嫣然的话应该伤到小斌了吧。云申有些过意不去,想着应该补偿一下。
  小斌的日子还是一天一天地按部就班,越来越多的客户愿意与他合作,不仅因为他收费低,更重要的是他总是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工作多了,收入就会好些。连续几个通宵,让小斌疲惫不堪。在把工作交代完毕以后,他关掉了文挡,打开了音乐;慢慢挪进厨房,想着弄点东西吃了,睡觉。虽然累,心里却很开心,这份工作的收入颇丰,可以还掉不少贷款。
  一觉醒来,已是傍晚,夕阳西下,染红了半边天。小斌喜欢日落,每到傍晚总是静静地站在窗前,拿一杯白水,看着太阳一点点躲到山后。看着眼前的美景,脑中突然闪出了云申,摇摇头,不自觉地笑了。
  刚打算去做晚餐,就听到了敲门声,一看是云申,就微笑着地请他进来。云申手里拿着一叠日语资料,进门就开门见山地说明来意,原来想请小斌帮忙翻译这些东西。
  小斌觉得很惊讶。从以前的交谈中,他知道云申是做律师的;做律师需要翻译东西吗?而且云申自己的日语很好,如果要看资料,大可看原文呀。于是问:"云先生,这些资料是......?"
  其实,云申一直觉得有点对不住小斌。自家侄女儿学日语的事儿,完全是小姑娘自己的责任,却让小斌觉得内疚,所以云申想补偿小斌一下,但又不能做得太直接,就想了这么一个法儿。他最近刚好接了一个案子,涉及到一些日语的资料;因为要呈递给法官,所以要有中文和日文两个版本。以往,他们总是找一家翻译公司,让人家翻译好了,自己再把把关。这次他想到了小斌,想着不如把钱让小斌赚了。
  云申告诉小斌,有一个案子要把日语资料翻译成中文,好呈递给法官。小斌心思细腻,怎会不知道云申是在帮他,而且有活儿干当然好了,不过小斌坚持自己的价格;这个比一般的翻译公司低一半呢。小斌说,无论怎么样,这是第一次合作;如果云申满意,以后可以经常合作,而且会适当提高价格。但是这一次,就当是试用好了。云申没有坚持,就把资料留下了,说三天后要。
  接下来的三天,小斌除了每天的报刊连载,没有接其他的活儿,认认真真地翻译着这三十几页,颇为艰深的资料。为了精益求精,小斌没有提前交稿,一遍又一遍地核查,力求准确、连贯。云申收到稿件的时候,对小斌翻译的质量颇为满意。
  神差鬼使的,他没有通过电子汇款的方式把钱给小斌;而是抽出时间,在周末,专门带着礼物和稿酬来拜访小斌。云申不知道小斌喜欢什么,就挑了一盒好茶叶,他觉得茶叶与小斌身上那股淡然的气质很符合。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