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福宁殿完本[古耽]—— by:初可
初可  发于:2018年04月07日

关灯
护眼

将来如何?
那就将来再说罢。
至少,时至这一刻,他都不曾后悔。
他弯腰,走进船舱。
船头已无人。
码头亦无人。
元兆六年的冬日,就这般,方至,仿佛便已结束。
第82章 开熹五年。
开熹五年。
甫一开年, 开封府, 及周围的京东东、西路等地便下起了雪。
不仅是赵琮,老百姓们也纷纷为之兴奋。
这当真是瑞雪。
自三年前, 开封府及京东两路便开始大旱, 三年间仅仅下了几场雨, 大旱,又闹蝗灾。原本因赵琮亲政, 命当地开始种的水稻等物, 刚有起色,便又全被蝗虫食尽。蝗虫难除, 此时又不如后世, 可以用飞机往田间喷洒农药。
此时蝗虫基本靠人力去除, 硫磺据说也有功效,可硫磺到底是有害之物,赵琮根本不敢轻举妄动。这几处地方本就多土地,少绿植, 赵琮亲政后, 本就提防着蝗灾, 已命人多种绿植,也欲在田间多挖池塘,到底敌不过干旱与蝗虫的来临。
幸运的是,这三年间,仅这几处地方的田地间有蝗虫,且国库还算充盈, 到底没能闹出大饥荒来。
却已耗了赵琮许多心力,赵琮作为新手皇帝,正式亲政,刚改年号,不过一年多,便面对这样的场景。他当时还真有些束手无策,看似只是蝗灾,却是牵连进了太多的事和人,也打乱了他原本的许多计划,此种情形之下,他还要安抚百姓。而当时更有人借机生事,说他这个皇帝不祥,等等,其中百般错综复杂。
不过事情总能解决,而他经此一事后,愈发像一名真正的帝王。
如今就连染陶、福禄等亲近之人,也不敢与他对视,也再不如从前那般敢与他开玩笑。
这场雪,从开年一直下到元月初七,依然在断断续续地下着。
福禄从外头回来,站在廊下拍着肩膀上的雪,边拍边问门边候着的小宫女:“陛下一人在里头呢?”
“是,陛下在里头看书呢,方才婢子还进去添了回茶。”小宫女脆生生道。
福禄笑:“外头冷,你进去站着。”
小宫女也笑:“陛下也这般说,但咱们轮班呢,一人就站两个时辰,婢子刚从茶喜姐姐那处过来,一点儿也不冷呢!”
“那是陛下疼你们,生怕你们冻着,才这般安排。”
小宫女笑嘻嘻:“是,陛下疼咱们。”
福禄玩笑罢,欲进去,方转身,他脸上的嬉笑便不见了,而是一脸恭敬。
他撩开内室的厚重帘子,轻声走进去。
一道帘子,隔绝了室内与室外。
室外有多冷,室内便有多暖,既暖且香,萦绕着的均是腊梅香。
室内的人却有些冷。
隔窗后的榻上正盘腿坐着一位郎君,他身着妃色衫袍,背后靠着大引枕,膝上盖有大毛毯子。他一手拿书,另一只手抱着只手炉。他看得仔细,手指轻翻书页,手指莹润,甚过白玉。
他仅是一张侧面,叫人一看便不由噤声,再不敢说话。
这正是五年后,二十一岁的赵琮。
福禄再吸一口气,走到榻边。
赵琮再待看过一页,才漫不经心地问道:“皆送走了?”
福禄弯腰道:“陛下,小的与谢六郎一同将各国使官送出了城门外十里处。”
“李凉承呢?”
“他最初依然不愿走,称定要见您一面才走,后来谢六郎劝了他一阵,他才上马。”
“文睿倒是个万年不变的老实人。”
福禄皱了皱眉,到底还是说道:“这位三皇子胆子未免也太大。”
赵琮点头,胆子是挺大,竟敢偷偷扮作使官来大宋,且趁来见他时特地表明身份。福禄当时也在,真怕李凉承要刺杀他,侍卫们恨不得当场便杀了他。偏偏好歹是个邻国皇子,杀又杀不得,就这般死在大宋境内,并不好给出交代。
五年前,李凉承还沉得住气,这几年据闻西夏皇帝身子日益不好,他的大哥已渐渐掌权,将一些不喜的弟弟全部圈了起来,不轻易让他们外出,生怕他们对皇位动心思。
李凉承估计也是急了,也不知他到底用了什么办法,居然溜了出来,还来到大宋。
如今的李凉承倒不似五年前那般,他一表露身份,便作出一副纯良的模样,日日皆要进宫来,还道他仰慕他。赵琮冷笑,仰慕?怕不是装傻骗他上钩,好帮他夺皇位吧。
他又不傻,就这种拙劣的招数,还想骗得他?
早些年本就有合作的机会,李凉承拿乔,如今要他赵琮帮忙,先拿出好处来才是。
因过年,官员都已休沐,他难得清闲,长期阴郁的他到底也松快了些,他随意问道:“你说他为何要那般装傻卖乖?”
为何要那般?
李凉承指望当西夏皇帝呢,指望陛下支持他,要他福禄说,这个李凉承是学从前的小郎君呢!全天下都知道,陛下疼宠小郎君非常,如今陛下亲政已五年,却无子,常有人说,当年陛下身子那般不好,怕是要选那位赵十一郎君做继承人的。
而魏郡王府这五年来,一日不如一日,众人更信这个传闻。
这位李凉承,也就比小郎君大个两岁,眉眼间还当真有一两分小郎君的模样。也不知是谁教他的法子,他竟真效仿小郎君从前的样子,性格真是学了个八成。
只可惜,他们小郎君是本性如此,这个李凉承狼子野心,纯粹是装的!
且他们小郎君对陛下毫无异心,这人心中想的什么,真当他们傻看不出来?!
福禄心中这般想,却不敢说出口。
因为,小郎君已经死了,死于五年前。
小郎君就是陛下的忌讳,谁也不敢提,谁也不能提。
这位李凉承学谁不好,偏学小郎君。也不知他到底哪里来的自信心。
他不说话,赵琮也不强求,他本也不需要答案,只是再问:“还有什么事?”
“倒是的确尚有一事,魏郡王求见。”
赵琮原本还平和的表情立刻一凛,握着书的手也一紧,改拿为抓,随后便是冷笑。
人更冷。
福禄便知道,陛下这是还不打算见魏郡王。可是魏郡王来求见,他也不能不上报。
他低头再赶紧挑高兴的事情说:“这几日雪见小,御街那处,各色杂耍艺人皆已聚集,如今十分热闹呢。街上也搭了许多的山棚,方才小的从城外回来,真是不由也被百姓们感染,人人皆穿了新衣,喜庆得紧呢!”
赵琮知道福禄是哄他高兴,但他听罢,也的确宽心不少。
前两三年,闹蝗灾,人人兴致不高,即便是元月里头,开封府内也不热闹。他作为皇帝,更是带头节俭。今年好不容易下了场雪,眼看着是个好年头,自然要好好热闹一场。
上元节那日,他也要亲登宣德楼,与民同乐。
原本还当宴请官员才是,他取消了,与人说笑,实在太耗心力。
这五年来,有钱月默帮他调养身子,虽是好了些许,但他格外勤政,日日皆朝参,随时在崇政殿面见官员,身子还是难以彻底治好。
谁也拦不住他,谁也不敢拦,且这几年的确发生了太多的事,万民皆在看着皇帝。
赵琮更不想拦自己,毕竟他也不知,除了朝参,除了见官员,除了处理政事,他还能做什么。如今就连孙太后都已沉寂下去,顶多跟钱月默折腾几个来回。后宫之事皆是钱月默在管,钱月默管事上头是一把好手。就连王姑姑,也老实了许多。
他想揪出王姑姑身后的人,都找不着机会。
一个生事的人也没有。
这座皇宫冷得很。
他也希望它能暖一点,可他暖不起来,它又如何暖。
他放下书,望着角落的炭盆发呆,鼻尖全是梅花香。
不知不觉,他开口:“今年元宵,朕欲与公主同去看灯。”
福禄大惊,立即抬头看他。
赵琮扯了扯嘴角,勉强露出一个笑容:“今年他十六岁了,那日是他生辰。”
古人的十六岁是很重要的日子。
福禄眼睛一酸,眼眶内迅速盈满眼泪,再低下头,也不说话。五年来,谁也不敢在陛下面前提起小郎君,因没找着尸身,陛下始终不信小郎君已死。之前有回宫宴,魏郡王府有位郎君提到了小郎君已死之事,言语也多有不敬。陛下不顾他人求情,直接将他逐出了赵家,贬成庶民,从此以后更是不许魏郡王府的任何一人进宫来。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