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伏妖录完本[仙侠耽美]—— by:非天夜翔
非天夜翔  发于:2017年10月30日

关灯
护眼

“你还活着呢!”李白醉醺醺道,“来来来!喝酒!”
李景珑刚坐下笑着聊了几句,便有侍卫找来,言道太子有请,李景珑便道:“当真一刻也不让人闲着。”
李白随口道:“殿下这些日子里常念叨你,亲近些也是寻常。”
李景珑道:“只怕是骂我罢。”但两王会面后,太子会召他也是人之常情,只得将鸿俊交给李白照料,办完事再来接。
另一面,阿泰刚回到驱魔司落脚处,大伙儿都已出去成都城内各处闲逛,唯独特兰朵在房内等着,小孩儿又在吃奶。
“怎么又在吃?”阿泰说,“一天要吃这么多顿,奶水够不?”
特兰朵说:“小孩儿都是这样。”
阿泰正逗儿子玩,不意却有侍卫上门来,言道郭子仪大将军有请。特兰朵一怔道:“你认识他?”
阿泰白日间已隐约有所察觉,对方显然查了自己底细,连特兰朵也一并请去,阿泰便带着老婆孩子动身,前往郭子仪在成都的府邸。果然郭子仪一见阿泰便道:“伊思艾?”
阿泰骤见故人,笑道:“您是……”
“当年你爹带着你来见我时,你尚在襁褓中。”郭子仪笑呵呵说,“今日也是给你个面子,便不劾李景珑了。”
“长史是好人。”特兰朵忍不住说,“你们全都怪他,要不是他,长安城里头早就全死光了。”
郭子仪又一阵大笑,较之脾气刚硬火爆的哥舒翰,这名老将明显要圆融得多,脾气也更随和,当即设下筵席,与阿泰叙旧。原来昔年泰格拉之父伊思艾前来中原,朝那时的李隆基借兵,于洛阳盘桓过一段时日,便结识了郭子仪。伊思艾落魄,郭子仪正春风得意,两人却意外地投缘。
伊思艾之妻在洛阳生下泰格拉后,与郭子仪道别,怀抱幼子离去。后眨眼间多年逝去,故人之子已成家,更回到大唐,成为了一名驱魔师,令郭子仪唏嘘不胜。
阿泰略有些伤感地谈及过往,郭子仪早知伊思艾身死,却未知其父死得如此惨烈,以二百萨珊骑士血战三万大食黑衣军,萨珊王朝就此覆灭。
“当年骑士长的儿子。”阿泰朝郭子仪解释道,“‘王朝之剑’,名字叫阿史那琼,今天正好出去替我们采买下……下奶的……呃……食物,不在家中。”
郭子仪双目发红,连连点头,说:“你在洛阳出生,可见你与大唐早有缘分注定,来日便留在此地立业罢,我看李景珑也是明辨是非之将,有大胆识、大谋略,你又何必将如此重担,压在自己身上?”
阿泰只是沉默不语,末了,只是忧伤地笑了笑。
特兰朵笑着说:“我是劝泰格拉留在大唐……”
阿泰道:“我是一定会回去的。”
特兰朵便默不作声,郭子仪说:“届时再与太子殿下说说。”
阿泰忙朝郭子仪道谢,然则如今的大唐,早已与大食渐缔结关系,数代过去,中土皇朝,何曾会在乎一个失势七十余年,未能复国的萨珊?最无奈之事,便是明知毫无希望,却仍无法放下。
阿泰突然想起一事,朝郭子仪问道:“郭老将军,当年您既与家父相识,只不知,家父生前,是否有一件金色的法器?”
“法器?”郭子仪思考片刻,说,“所指何物?”
阿泰也不知道自己老爹拿走的是金刚箭、降魔杵还是大日轮,甚至根本就没有拿到任何东西,只是抱着碰运气的想法问了句。郭子仪便沉思片刻,似在回想。想了一会儿,阿泰不敢开口打断,郭子仪便吩咐开饭,招待阿泰与特兰朵先用饭。
正用饭时,郭子仪又朝阿泰问起来长安后之事,半是套话,半是关切,阿泰知道多半是李亨让他来问,以确认李景珑是否有不臣之心,毕竟朝野之上,对驱魔司多多少少都抱着忌惮,洛阳、潼关、长安接连三战后,民间更将李景珑奉若神祇,传闻四起。
他没有含糊其辞,而是一一认真作答,与郭子仪所勘查基本上都能对上,说着说着,郭子仪突然想起来了,说道:“似乎是有这么一件。”
阿泰:“!!!”
“是什么?”阿泰皱眉问。
“是一个金环。”郭子仪以手比画,说,“如同手镯大小,上刻九字真言……”
阿泰马上请来纸笔,请郭子仪描绘,问:“可曾交给谁了?”
郭子仪说:“你爹第一次见我时,未有这金环,而后不知哪天起,便戴在了手上,临行前朝我告别仍戴着,想必是带回西域去了。”
☆、第188章 三议后世
暮色沉降, 李景珑来到锦宫外的玉栏桥上, 李亨正在喂河中锦鲤。
众多锦鲤中, 现出一条土黄鳞色的长鱼,趁着李亨不注意,抬头吃了点鱼食, 复又沉了下去, 翻下水时现出一毛腿蹬了几下,正是自家鲤鱼妖。
李景珑:“……”
鲤鱼妖游走了,李景珑心想它怎么游到这儿来了。
“他的要求是什么?”李亨道。
李景珑猜也猜得到太子用意, 说:“希望驱魔司能成为一座桥,令人、妖二族太平相处,人间不再启战事。”
李亨道:“我不能接受,此事归根到底, 因妖魔而起,安禄山若不是魔, 獬狱若不是妖, 何尝会有今日之患?”
“殿下。”李景珑道,“都道天魔之患,乃是妖族作祟,但归根结底, 此事恰恰是因人族而起。”
李景珑从妖族说起, 说到天地戾气,再说到历朝历代的大战,李亨眼中满是难以置信之色, 最终李景珑淡然道:“都说妖族残忍无情,然而妖族所斗,俱是为了自身存亡,何曾像人一般,在权力、**前流血不止?”
最后,李景珑又道:“妖族希望在蜀中觅一块地,不大,可以是山里,将安史之乱中被驱策的妖召集到一处,从此安居乐业,由驱魔司进行监管。以免再被天魔利用。”
“我再想想。”李亨始终无法就这么答应李景珑,一来此事不得声张,这就限制了他朝智囊团征集意见,且涉及妖魔鬼怪,智囊团也不可能给他多少有用的意见,李景珑就是他唯一倚仗的智囊。
二来让妖族在大唐境内“立国”此事非同小可,万一传出去,千秋万世的史书,可要将这笔账算在他的头上。
“不要想了。”李景珑再进一步道,“殿下!”
“你让我如何朝全天下的百姓交代?!”
“妖族若不据土。”李景珑压低声音道,“他们就不存在了么?獬狱就是前车之鉴,今日大唐之患,全因当年那黑蛟祸乱长安而起!这还不够明白?”
李亨道:“若我不答应呢?”
李景珑平静地看着李亨,答道:“今日人王与妖王会面,我以为殿下已经很清楚了。”
意思很明显,这群妖怪尤其是鸿俊,根本不怕你,你不答应他们也会想办法建一个聚集地,大唐国力空虚,骤逢安史之乱,犹如当头一棒,盛唐繁华,尽付烟云,唯一有实力与妖族一战的人便只有李景珑,但驱魔司麾下这么零星几个人,真要打起来根本不是这群妖怪们的对手。
“殿下。”李景珑又说,“鸿俊是我们的人。”
“是你的人。”李亨沉吟道。
李景珑一副“你知道就好”的表情,李亨当真对这下属既爱又恨,软硬不吃,油盐不进,他当即深吸一口气,最终答道:“有三个条件。”
李景珑点头,说:“殿下哪怕不提,属下亦想过,人族妖族,来日如何相处。”
李亨心中一动,注视李景珑:“且说来听听。”
“第一道规矩,”李景珑如是说,“无论时光如何变迁,哪怕殿下千秋万世之后,驱魔司都势必留下,代代相承,无有更改,且不受三省六部管辖,只听命于天子与太子。”
“正是如此。”李亨答道,“但要如何保证?”
“心灯。”李景珑说,“第二道规矩,每一任驱魔司执掌,须得是心灯传人。”
事实上,李景珑与鸿俊议定后,在入蜀的船上便一路都在思考此事,这也是自打驱魔司成立以后,所有人都被迫面临的问题——一把利剑,如何确保它能被国家所用?而不至于伤到自己?
换作从前,李景珑决计无法相信,多年后待自己死了,驱魔司还会像如今一般忠心耿耿地为守护神州大地而战。他甚至怀疑不待死去,哪天自己一旦老了心性丧失,倒行逆施起来,亦无人能阻。
人性本善还是本恶,这是自打神州有人以来,诸子百家吵得沸沸扬扬,未有定论的重大问题,战国时大争之世中的法、儒之争正源于此。换句话说,若无强有力的手段来约束驱魔司,十年百年,乃至千年万年过去,终有一天这群不同于凡人的驱魔师,将把整个世界拖入深渊。无论李隆基还是李亨,都不止一次地提到过这个问题,在今日之前,李景珑甚至无法说服自己。
但就在安史之乱中,心灯失而复得的整个过程里,李景珑窥见了第三种可能,虽然这可能仍需验证。即:心灯的继承者,能否矢志不移地守护人间?
“为何?”李亨冷漠道。
“神性。”李景珑答道,“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物我本同。”
这已触及到道家玄而又玄的命题,然李唐奉老子之道立国,皮毛之意李亨大致是懂的。李景珑沉吟片刻,而后转头注视李亨:“心灯乃是神明所授,内有神性,获传承者,将以普度众生为己任。”
“哪怕心存恶念之人,得到心灯后也会大彻大悟,立地成佛?”李亨说,“简直匪夷所思。”
“心灯能压制私欲不错。”李景珑说,“但在择主之时,也不一定便界定了某个传人不可更改,否则为何多年前消失于陈家血脉之中?”
李亨详细看过李景珑整理出的报告,知道心灯原本在陈家中一脉相传,但就在某一代里突然断绝,且消失无踪。
“其三呢?”李亨又问。
“第三道规矩,”李景珑道,“中原九州,须得设立驱魔司分部,令驱魔司成为一个实际的、确立的部门,驱魔师须隐于民间,不可招摇。”
“驱魔司长史须得甄选合适之人,并加以培养,兴许在未来,他们是花匠杂役,贩夫走卒。”李景珑道,“暗藏民间以监视为患妖邪,以免安史之乱动荡再现。除此之外,不参与任何国家事务。”
李亨道:“瞒不住,民间众说纷纭,驱魔师一旦出手收妖,定将被人所知。”
“有一药唤‘离魂花粉’。”李景珑说,“加以栽培后可让人短暂忘却前事,可供驱魔司所用。”
“若心灯持有者遭谋害,无法统御全司又如何?”李亨沉声道。
“不动明王代为监督。”李景珑又道,“智慧剑持有人,继承不动明王真力,督查妖族与驱魔司双方,以防一切可能的动乱。”
李景珑虽率领部下在外,每一次的结案报告却从未漏掉,心灯、不动明王真力等作为最高机密,呈予李亨与李隆基,整个过程李亨自然清楚。
把该说的说完之后,李景珑便沉默不语,将时间留给李亨,他知道李亨必然接受,除此之外别无选择。秋空长阔,缀着大朵浮云,李亨仰头眺望天际,思索良久,直至落日西斜。最终长叹一声,答道:“还有一个条件。”
李景珑点头,李亨便道:“封地不是不能,划归你名下。”
李景珑欣然道:“三峡可以。”
“便封你为蜀侯。”李亨道,“以彰你力战安禄山之功。”
李景珑忙躬身谢赏,李亨又道:“但这是父皇封的,作为我继位前父皇的最后一道谕旨宣示。”
李景珑知道李亨无论如何都不愿意担这干系,便道:“臣遵旨。”
日暮时李景珑快步出了锦宫,长吁一口气,掌中满是汗水,总算没有辜负鸿俊的期望。回往落脚地,见鸿俊正在厅内打磨失而复得的那扳指,抬头笑道:“回来啦?”
“回来了。”李景珑笑着坐下,将鸿俊搂在怀中,这天仿佛就像他们无数寻常的一天,李景珑所埋下的一颗种子尚在神州的土壤之中沉睡,也许终其一生,都不会真正地生根发芽,但随着时间过去,驱魔司将开枝散叶,成为守护这片大地的参天巨树。
夜中众人纷纷回转,阿泰则带来了关于大日金轮的消息,李景珑听闻后一震。阿泰说:“当年我猜就留在了我父王的手上。”
伊思艾死于大食黑衣军之手,大日金轮流落民间,又要如何去寻找?特兰朵摊开大食在小亚细亚的地图,阿泰朝众人解释道:“郭子仪告诉我们大日金轮下落后,我与琼商量的结果是,这件宝物要么在泰西封,要么被带到了巴格达。父王临死时遵祆教教诲,得以火葬,遗物被大食收走。”
“太危险了。”李景珑皱眉道,“你们仨要孤身回到被敌军占领的故国?”
阿史那琼答道:“我就是从那儿出来的,轻随简从,找到大日金轮后便尽快脱身。”
阿泰亮出神火戒,说:“本教在巴格达仍有信众,如今已得神火戒,可召集教众,不至于有性命之危。”
莫日根征求地看着李景珑,说:“不能让他们孤身前往。”
莫日根的意思是大伙儿一起去,但李景珑始终皱眉,陆许道:“一群外邦人,出现在巴格达,人生地不熟的,只会拖累他们罢。”
李景珑担心的也正是这点,驱魔司若一同行动,反而目标更明显,阿泰与阿史那琼还得分心来照顾自己。阿泰说:“我俩今天就出发,不带特兰朵。”
李景珑最后采取了一个折衷的方案:“等你们一百二十天,届时如果不能在此地碰头,便默认你俩遭了危险,驱魔司必须全部出动营救。”
阿泰还要坚持,最后在特兰朵的眼神下不得不点头接受。众人随之举杯,为阿泰与阿史那琼饯行,特兰朵最终决定留在成都,就不去送人头了。席间李景珑提及与李亨相谈之事,妖族建国之事总算定下来了。鸿俊没想到解决得这么快,一时竟是无言以对。
“我还没准备好!”鸿俊说,“这……太快了。”
裘永思却不禁拍案叫好,为的却是李景珑有关驱魔司的三议,说:“只要能如此延续下去,想必将是千秋万代的伟业一桩。”
莫日根、阿泰等人都为之动容,李景珑竟有此广阔眼光,当真大出众人意料,这意味着今日与李亨议定之事若能执行,李景珑将真正地名垂千史。这是哪怕当年连狄仁杰亦未曾做到的事。
“想想后人为你铸像。”陆许不禁好笑,说,“将你当开山祖师爷供奉就尴尬。”
李景珑正色道:“不会铸像,更不留记录,驱魔司能壮大,离不开各位的支撑,人生在世,如何能贪恋虚名?我倒是宁愿本司从今往后,不将任何人视作创立始祖,各抒技艺,一展平生所学,枝繁叶茂,来得更痛快。”
“但九州之中,要建立分部,可是个浩大工程。”裘永思道。
“待得这次结束后,咱们可以分头出动。”李景珑笑道,“既游山玩水,又建立分部。”
鸿俊最喜欢就是出去玩了,当即大声叫好。众人又饮过酒,只可惜李龟年不在,将李隆基送入蜀后便乘船下了江南。是夜驱魔司喝得烂醉,蜀地秋凉,满城飞花,落了一院,一夜后东方既白,高力士却是亲自来了,带着李隆基最后一道圣旨,这次既没有绫罗绸缎,又没有赏金赏银,更没有民脂民膏。只是下令封为蜀侯,将长江三峡一地连丰都、奉节一并封予李景珑。方圆七十里地,既非沃野平原,又渺无人烟,全是山区。大唐哪个武将被这么封侯想必当场和李亨翻脸,随时带着兵马过来讨公道,但李景珑却已经很满意了。
送别阿泰后,李景珑与鸿俊一计议,这段日子里便暂且放假,妖族建都之事,驱魔司毕竟不好参与太多,便由李景珑协助鸿俊操办。莫日根乐得与陆许出去玩玩,不必集体行动,裘永思则在蜀地闲逛访访文人诗人。特兰朵则搬到翰国兰的胡商会中,由翰国兰代为照顾。
☆、第189章 救命恩鱼
秋高气爽, 李景珑先是领着鸿俊往锦宫中去, 朝李亨与李隆基谢恩, 得到的消息却是李亨今日一早已与郭子仪动身前往灵武,将六军一并带走,接了李隆基退位旨意, 预备在灵武祭天。
到得锦宫后殿, 鸿俊只见秋风萧瑟,一名佝偻身材的老人站在满地落叶的梧桐树下蹲着左看右看。李景珑便道:“蜀侯李景珑求见陛下……”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