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历养到三岁的时候不幸夭折,有姜氏也很快因为哀伤过度去世,她去世之后,王宫中的太子妃之位就一直空悬着。
虽然老哥不是那种宠妾灭妻的渣男让比干还是很高兴的,但是以他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子羡也不能称作是一个好男人。
子羡的次子名为启,和前朝大夏的初代夏后启是一个名字。
子启得名以后,比干还特意探了探他哥的口风,倒没有特别喜爱子启的母亲、想将她升为太子妃的意思,不过还是比较宠爱她的。
子泉出生后不久,子羡的三子、实际上的次子子衍就出生了。
当然了,这些年他们也不仅仅是忙着生孩子,这件事只能算是生活的调剂品,他们主要忙的还是家国大事。
安阳城作为大商的都城,有一个毛病,时常出现安阳河发水灾的情况,哪一年没听到安阳河的堤坝又出问题简2文库(danmeiwenku.com)是完全免费的,要充钱请别相信,关闭即可,微信dmwk520大家务必都加上、有腐利。没有关注微信dmwk520的请尽快关注~避免网址河蟹换网址找不到我们~ 直是侥天之幸。
一个国家的都城多灾多难当然不是一件好事,所以朝堂上一直有迁都的提议。
文丁也不是不愿意,但是迁都的话,有好处也有坏处,在没有确定新都城的现在,贸然迁都反而是弊大于利。
作为大商都城,安阳城的交通状况在全国算是首屈一指。
在这个信息交流困难的时代,大商凭什么向它广大的统治地区和周边的诸侯发号施令?
凭借的还不是安阳城在历代的商王经营下越来越发达的交通嘛!
贸然迁都,很可能会出现信息交流不便的状况,这也就算了,如果要重新修建完整的道路,所需的人力物力非同小可。
所以文丁最后做的决定是暂缓迁都,但是新都的地址已经确定好了,就是朝歌。
朝歌并不是那种默默无名的小城市,这个地方是作为大商的离都存在的,那里之前就存有商王修建的行宫,基础的交通情况也很不错。
等到朝歌通向其他地区的道路修建完毕,大商很快就能迁都了。
虽然穿越前只是文科生,对各种科技发明一窍不通,但是比干把大商和各朝代灭亡的情况分析之类的还是记得很顺溜的。
一个国家的灭亡是有多种因素的,强大的外敌是一个方面,这个国家自身的缺点是另一个方面。
周灭商,当时商朝大军倾巢而出,内部空虚是一个大问题,若非如此,帝辛也不会走投无路之下组织大量的奴隶抵抗周军。
奴隶们本就对大商心存怨愤,他们中的大部分本就是大商打败敌国后俘虏来的人,不临阵倒戈反而兢兢业业地帮助大商似乎更没天理。
帝辛对大商太过自信,认定当时周人不会出兵,否则的话也不会将国内的大军尽数派出,但周人出兵之时,若是他能早点收到消息,将外头的大军召回,也不会沦落到只能慌忙组织奴隶在朝歌不远处的牧野抵抗周军的倒霉境地。
说来说去,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大商的交通状况不好。
虽然周人给帝辛谥了一个纣王,但是只看大商灭亡之后数年,大商遗民依然多有作乱,直到帝辛之子武庚被派去管理他们,才“殷民大悦”,就能知晓,帝辛并不是传说中那个荒淫无道的商纣王,他还是很有民心的。
因为信息不对等造成的名声尽毁是很可怕的,大商现在也到了一个节点,从先王武乙开始,其实就在有意地进行改革,遭到诸多贵族的诟病,而民间的百姓也受到了影响,王室的名声在直属地区不错,但是在诸侯的方国以及贵族们的封地上,就不太好了。
虽然朝中任职的许多贵族,追根溯源,和大商王室也能扯上亲缘关系,但是这么多代下来,早就变成了不同的支脉,能有多少人是真心实意地为天下着想而不是为自家谋利为先的?
身为大商的直系王族,比干当然想要让大商长久地延续下去,虽然不能像周一样“八百载,最长久”,但也不能到他侄子那一代就悲惨地亡国了吧?
作为一个穿越男,有着出身王族这么好一个开头,脑子里还有足够的来自后世的信息,要是这样都会混到历史上的自家祖宗那样悲惨的下场,比干觉得自己还不如马上自裁去轮回呢,起码不用活在世上浪费资源了。
让一个政权长长久久延续下来的保证是什么?是民心。
虽然贵族士大夫的忠心也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民心。
想让大商长久地存在,就得做出为人民服务的举措,做了还不算完,还得让黎民知道这些举动和政策都是为他们好。
事情又转回到了原点。
鉴于现在识文断字还只是贵族的特权,想让黎庶们明白商王下达的命令损伤的主要是贵族诸侯的利益,对他们反而有利,需要的就是最原始的方法——当面宣传。
秦朝在这一点上就做得非常好,虽然他们的目的是为了普及秦法,但是能保证基层的秦吏能向治下的黔首具体完整地说明各条秦法的规定,无论再怎么细碎也要让黔首们理解,这就非常可怕了。
秦国能做到这一点不过是因为最初他们实行这项措施的时候,秦国的国土已经被魏国掠取大半,在国土面积比较小的情况下,想要在举国上下完成一件事总比国土面积比较大要容易。
等到后来秦国面积渐渐增大了以后,需要重点普及的就是那些后来的区域,总的工作量并没有增加多少。
而把这个情况套到大商来,好像还行。
大商由朝廷直辖的地区并不算大,较远的地方,因为交通不便,再加上多是贵族封邑、诸侯方国,因此可以不必急着传到消息,当以修建道路为先。
因为有着大量的奴隶,再加上大商对外频繁的征战,所以基本上不需要担心人手的问题。
至于道路需要修建多宽,按照什么规制,比干不得不祭出法宝——来自秦始皇时代的车同轨。
因为古代的道路多有马车经过,所以道路的宽度一般都是马车的宽度来决定的。
别说春秋战国时期因为各国的规定不同造成的马车、道路宽度不同了,就是现在的大商,也存在着马车宽度不一的问题。
马车都是各家贵族自己造的,寒碜一点的往小了造,想要宣扬自己的就往大了造,像那种既想装又不想显得自家吃相太难看的,就往中庸方面靠拢。
因为各诸侯封邑的战车也是他们自家出产的,互相之间各有不同,导致比干最初想要以战车为标准造路的想法也破灭了。
原本以为战车总得统一制作的比干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整个人都是懵逼的。
没想到他爹和他哥都特别不拘小节地表示,战车嘛,能在战场上用就好了,大一点小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嘛!
比干:是在下输了。
心很累的比干给自家老爹和老哥出了方案以后觉得自己应该还要给他们俩解释一下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做,不过他爹和他哥脑子转得很快,自然想到了比干给出的这个方案是什么意思,当即大喜,下令依照他的方案实行。
因为最早是从大商能够直辖的地区开始修路的——这个时候除了修建通向安阳的路之外,还修建了通往朝歌的路——所以对朝堂上任职的贵族大臣们都没有什么影响,也不要他们缴纳钱粮,他们自然是无有不应的,至于那些被一手提拔起来的出身寒微的大臣,或是商王室一直以来的心腹之家,更是摇旗呐喊,将这项政策称为利国利民之良策。
比干作为这个方案的提出者,更是一力负责了这个事务。
在这个方面,能给他帮上忙的当然不是飞廉这种武将,而是文官。
作为王子的比干统筹这件事,但是少师,也就是丞相商恪,当然也有干预的权力。
商恪姓商,从这个氏就可以看出来,他也是王室苗裔,确切的来说,商家应该是子姓商氏。
自成汤以商代夏以后,子姓后人才有人以国名为氏,以显示自家的正统出身。
虽然商恪和比干能算是亲戚,但是两人的关系并不好,商恪他们家的历史比较久远,并不是近几代的近支王族,和现在的直系王族的利益当然有所背离。
比干虽然被封在了比邑,但是他又没在那地方上发展多少年,当然还是以王室利益为重,但是在商邑发展的商氏一族的根基都转到了封邑,当然不希望自家利益受损。
商恪是个能人,他很快就看出了这个修路计划并不是完整的,或者说只是初步的计划。
后续的计划为什么没拿出来,那就很值得思考了。
他也没有阻拦这个修路计划的进行,但是一直对比干步步紧逼。
子干日记:
要想富,先修路,我只是想带着全国上下一起致富而已啊,商恪,你说,宝宝在你心中到底是个什么形象!
作者有话要说: 因为资料不足在一本正经地胡扯的蠢作者hhh
第10章 朝觐
确切的说,商恪并不是丞相,丞相这个称呼是比干自己给他加上去的。
在大商的官制中,是存在“相”这么个职位的,此职又称“保”、“尹”,协助商王决策,但是并不常设,毕竟有哪位王愿意将自己的权柄分给别人?
但是没有了相,依然要有一个人作为百官之首。
“师”是文武两方面官职的统称,武官之长称师长,文官这边,则是掌管礼乐的官职,分太师和少师,太师为长,少师为次。
商恪是少师,掌礼乐,在朝中任职的内服官中地位尊崇,因此在比干看来,他的地位可以说是相当于后世的丞相。
如果商恪是一个明事理的丞相也就算了,可是作为旧贵族的代表,他非常的顽固,让比干不知道在暗地里画了多少次圈诅咒他。
商恪的年纪放在后世自然不算大,但是在这个时代,他已经能准备退位让贤了。
如果排除朝中勾心斗角拖后腿的这些事的话,那么整个工程的进度还是非常喜人的。
花费了好几年的时间,终于把通往朝歌的道路修建成功,迁都的事宜也正式提上日程。
比干原以为这件事很容易就能解决,毕竟迁都这种大事也是需要祝祷的,前些年已经定好了大致的流程,只要他父王文丁祝祷解读龟甲之后,给出一个“帝若”,也就是“上天允许”的结果就行了,可惜天不从人愿,文丁病重。
比干掐着指头算了算,文丁如今才当了十一个年头的商王,时间说长不长,说短倒也不短。
虽然内心并不希望对自己很好的父王崩御,但是比干还是在心里做好了准备。
文丁的病情已经严重到不能进行祝祷,中朝的内服官们也都做好了王位更替的准备。
子羡是一早就被立为太子的,文丁病倒之后他主持朝局,倒也没出什么乱子。
比干干脆就常住到了王宫之中,他和子羡是王后所出的嫡子,其余的弟弟们,除了一个胥馀年纪和比干差不多大以外,都还是孩子,也帮不上忙,就连消息也只是知道的迷迷糊糊。
文丁崩御那天,文丁、比干以及其余的儿子们都被唤到了他的床前。
他生了那么多个孩子,自然不仅仅是为了开枝散叶。
大商现在走到了一个岔路口,文丁需要足够的人帮助他,文丁的这些儿子们,作为子羡的王弟,是他天然的助手,而且他们多数年龄都还小,只要子羡悉心教导,不愁这些王弟们不和他同心。
和先王武乙死在出征的路上不同,文丁是在王宫之中崩御的,他的子孙们清晰地看到了他临终之前的表情。
大商的官制规定了大商的职官有两种,一种是在中朝任职的内服官,也就是朝堂上的这些大臣们,还有一种就是王畿之外的外服官,作为各方国的首领的侯、伯就是典型代表。
这些方国首领虽然名义上是大商的外服官,但是许多都有不臣之心,典型代表就是西岐那边的周部族。
文丁临死,都是带着对方国作乱的忧虑离开这个人世的。
文丁崩御以后,子羡正式登上了帝位,号帝乙。
作为一个后世的灵魂,比干一直以来的称呼其实是有错误的地方的。
夏朝称呼他们的统治者为“后”,商朝称为“帝”,一直到周朝,才降格,改称统治者为“王”,所以说,对商王确切的称呼应当是商帝。
大商认为“帝”是他们的祖先,历代先帝崩御后是“在帝左右”,充当天上与人间沟通的桥梁。
既然死后为神为帝,那在人间时,称呼便是帝某某,譬如先帝文丁的确切称呼就应当是帝文丁。
商王的帝号是根据他们的生日的天干所取的,在帝乙之前,有过好几位在乙日出生的商王,为了以示区别,就在日名前头加上大(太)、中(仲)、小等字,最近一位就是帝乙和比干的祖父帝武乙。
等到帝乙去世之后,又有一位乙日出生的帝王继位,那帝乙这个乙字前头也会被加上其他的字,当然,现在的帝乙只是子羡专属的名号。
如果大商还是在帝辛时期灭亡的话,帝乙也等不到自己的乙字前面加字的那天了。
当然,不管怎么说,大商的历史又翻开了新的篇章。
根据文丁临死之前的命令,少师商恪升为太师,比干改任少师。
商恪是太师还是少师都改变不了他隐隐是群臣之首的现实,所以文丁的主要目的还是给比干这个次子升官,让他好好匡扶子羡。
文丁崩御、帝乙继位,外服官们是需要来殷都朝觐的。
外服官除了侯、伯之外,还有为王朝服役的男、守卫边境的卫,他们是大商用于抵抗外族同时牵制诸侯方国的主力。
作为周部首领的姬昌也在,同时还带了他的世子伯邑考。
当然,现在的周世子还不叫伯邑考,“考,老也”,这个字儿是对长辈的敬称,一般都是用在死人身上的,姬昌再怎么样也不可能给自己的嫡长子取一个“姬考”这样的鬼名字吧?
所谓的伯邑考,是后人给他的尊称,最起码最后那个考字是尊称无误。
伯,是排行,所以姬昌的长子正儿八经的名字应当是姬邑。
当比干看到周部传上的信息上写的西伯姬昌携世子姬邑朝觐的时候,整个人都懵逼了一会儿。
等会儿,姬邑是个什么鬼?
当年他和商容一起去加封季历的时候,负责招待的姬昌曾经介绍过他的子嗣情况。
然而在对人介绍孩子的时候,这个时代有加上排行的习惯,所以比干冷不丁地在听到“伯邑”两个字的时候自动地加上“考”还是很有可能的。
虽然能够想明白这到底是个怎么一回事儿,但是比干还是不能接受传了这么多年的伯邑考居然不是这人的本名。
讲道理,他曾经真的以为姬昌的长子叫姬考,还沾沾自喜地认为自己特别聪明来着。
感觉脸都被打肿了呢!
虽然已经知道了伯邑考正确的名字不应该是这个,但是叫了这么多年,比干也习惯了,只要不是需要叫这人的名字,心里他还是继续称呼“伯邑考”这三个字。
姬昌来殷都安阳朝觐新王,还特意拜访了比干,神色之间言笑晏晏,仿佛完全忘了当初他父亲季历是怎么被大商弄死的。
真要论起季历的死因来,比干和姬昌毫无疑问有仇,还是大仇。
姬昌伪装得好,但是伯邑考的表演能力就没有乃父那么强大了。
虽然他尽力掩饰过了,但是偶尔还是会有愤恨之情显露出来。
这也难怪,季历死的时候,伯邑考早已经出生了,作为嫡长孙,他一定很受季历疼爱,如此,不能完全掩饰心中的情感也是正常的。
既然连比干这里都去过了,姬昌自然还在安阳城中拜访了其他人。
就算没有确切的证据,比干也能说上一句姬昌其心可诛。
外服官们来都城朝觐的日期不定,像姬昌这种,帝乙想找个由头留他个一年半载的不容易,容易遭人诟病,想早点赶他走却是容易的很。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方国首领都不受待见的。
像是攸国的攸侯、邓国的邓侯等,他们都是子姓诸侯,又不是内服官,他们的封国是作为大商的屏障存在的,再加上一向忠于王室,所以很受看重。
内服官中,除了像飞廉他们家这种在大商灭夏的时候加入大商官职的卿士,其余的卿士,也就是高级官员,或多或少都能和商王室扯上亲缘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