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有常 完结+番外完本[穿越古耽]—— by:长恨歌行
长恨歌行  发于:2017年10月10日

关灯
护眼

为什么不让他们入朝呢?
根据成周隐隐风传的言语,当是周王“复立太子,今甚悔之,然仲子友悌,季子年幼,皆不得为君”,“恐去后,复演齐哀旧事”。
把之前的太子、如今的新王姬宜臼的脸打得噼啪响。
姬宜臼能做什么呢?他什么也不能做,只能打落了牙齿和血吞。
其余诸侯乐得看戏,晋侯等诸侯如今势大,乐得周王室衰颓,王室内讧他们就当看一出好戏了。
姬伯服和姬易因为先王的最后一道命令不得入朝,除非姬宜臼动用周王的权力,但是在行使命令的过程中,包含的不会仅有姬伯服和姬易两个人——因为姬宜臼只能对被包含在诸侯这个群体之中的姬伯服和姬易发令,不能再明目张胆地针对自己的两个弟弟,否则,此为失德,而且他们能用先王遗令光明正大地违令,毕竟“先王”的威严总是要比今王重的——被波及的诸侯可不愿意。
先王为两个小儿子留下了一道护身符,也给继位为周王的儿子留下了一个诸侯不尊令的隐患。
虽然如此,大臣们议定谥号的时候,还是给了他一个定王的美谥。
追补前过曰定,安民法古曰定,静正无为曰定,虽然早年做法出格,但是后来姬宫湦也没闹出什么大事,法古无为而治,这其实已经是个好王了。
安国离宣国近,原本也是宗周所统地界,姬易年纪还小,自然需要姬伯服帮衬。
虽然感慨了一番自己明明不是长兄却也要当爹去照顾小弟,但是姬伯服还是很好地履行了兄长的责任。
这个弟弟,本来在历史上是根本不存在的,是姬伯服,改变了历史,让他诞生,所以在父母猝不及防离世的时候,姬伯服也要负起兄长的责任来。
周王四年,宣侯十八年,安侯五年,安侯姬易十五岁,和姬伯服订婚的年龄一样,姬伯服也开始为他选妻。
在经历了两回被长兄截胡的事件——这一回倒真不是姬宜臼故意的,一来他要给长子娶亲,二来要续娶王后,而姬姓因为同姓不婚的原则存在,能选择的本来就不多——之后,姬伯服终于给弟弟选好了媳妇儿。
因为给弟弟选好了媳妇儿,姬伯服还把自己的长子姬启忘到了脑后。
对此,姬伯服的解释是,儿砸,你还是等到二十岁再准时加冠吧,你都已经被立为太子了,咱们家美满和谐,用不着提早成年。
姬伯服劝耕农桑,并且致力于在全国推广农具,政事方面,除了世禄世卿之外,终于开设了考评之制,并且于战事有功者,可晋位。
虽然只是秦国军功爵制的雏形,但是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已经算是极为先进的人才改革了。
姬伯服还有很多想做的,如果他能活得久一点,那么还能多做几件事,如果他在位的时间过短,那就只能把后续的事情交给子孙后代了。
正所谓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只希望子孙后代能争气一点吧。
周王三十五年,周王姬宜臼崩御,谥号,平。
同年,宣侯姬伯服患重病,其长子姬启侍疾。
“某日,宣侯蒙神人诏,寐不复醒,水米不进,如是数日,人皆以为薨。七日过,忽醒,唤太子启入,谓之曰:
‘吾夜梦神仙,自言为太一神,威严无比。天宫有紫烟瑞气,宫阙高悬,太一神居正中宝殿,诸神仙次第列之,形状飘渺,吾不得见。神人下手处,乃吾父定王,鹤发童颜,有道骨仙风,再不似凡胎。
定王谓余曰:『今礼乐渐坏,周室江山,恐难长久。吾儿自幼颖悟,或可挽大厦之将倾。』
余泣对曰:『父长居天宫,不知下界之日月。兄长已逝,谥为平王,今王乃侄孙林也。儿年老体衰,今沉疴难愈,年岁亦不复久。虽得父王嘱托,亦无能为力也。』
定王与余相对而泣。
久之,神人出言,吾为凡胎,不能听。定王闻之,郁色顿去,转为喜色,谓余曰:『戎狄蛮夷诸族外,其地广远,亦有国,其人眉目不似中原,不通文明,不知教化。吾国为黄帝之后,乃此世正统,当可教之。其地广有黄金,其土肥沃,有植谓之‘稻’,所产之量逾粟多矣。』
定王又示图于吾,其上我大周全境为东南一角,自西去,地百倍、千倍于今土,只需逾越神人所设之天障,如草原、高山。’
宣侯嘱太子必告知后人,若周乱,则匡扶天下,复昔年武王令天下之景,再以全朝之力西拓、南征。
其地广远,必非一世一代能成就,谋事不得急,急则快,快则乱,乱则为毁基坏业之举。
宣侯又以诸多治国、富国、强国之策授之,有科举之制、军功爵之制、农商并重等策。此皆非一时一世得成之事,神人授之,谓之曰此乃百世、千世之基,子孙后代不可操之过急。
语罢,复寐,言:‘定王怜吾年力衰朽,又蒙天授,梦神人,故为吾美言,得留天上。吾今嘱汝之事,汝需谨记于心,再使子孙后代人人得知,神人所托,当得行之。九州之地外,尚有外族,当使其习我华夏之礼,不复禽兽之行。’
再不复醒,又七日,薨,其时大雨,天变,似为之泣。” ——————《国史·宗周·祖王本纪》
次年,宣侯五十年,初代宣侯姬伯服薨,谥为宣文公。
姬伯服把自己所知道的后世知识都留了下来,还特意写成了书,留给了子孙后代。至于这些知识的来历,一句神人天授就能完美解决。
他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如果能有幸一统天下的话,不要重复秦朝的惨剧,所以适时把目标转移到外部是很重要的。
临死前,觉得自己不太像穿越者的穿越者姬伯服,许下了一个朴素的愿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让后世的那些外国人统统争着考汉语十级吧!
作者有话要说: 《国史·宗周·祖王本纪》那一段真是编得蠢作者崩溃,虽然这一章有点伤感,但是下一章就要装逼了。
嗯,自从取了宣国这个中二的名字以后,蠢作者就一直等着它变成宣朝或者大宣帝国,这样看起来是不是好一点?
下一章后世的大宣番外,蠢作者努力提高自己的装逼技术ing
话说姬伯服的弟弟叫姬易,儿子叫姬启,蠢作者自己都忘了,所以在此说明一下。
第38章 番外:后世
船帆在海面上扬起, 大宣的第一舰队正式启程归国。
他们的身后,是罗马的舰队。
自大宣七世皇帝于元和二年命人出海以来, 已经过了三年了,而第一舰队才堪堪从罗马启程归国。
之前的两年,第一舰队一直在大宣的封疆区域内航行。
当年周定王姬宫湦迁都洛邑,其子平王继位以后,因为各种意外事件,大周对诸侯的威慑力是愈发的低了。
平王之后,正式进入战国乱战时代,承蒙宣文公姬伯服留下的遗策, 大宣度过了早期的乱战, 而后慢慢地强大起来,终于代替宗周,成为了天下霸主。
虽然周室名存实亡, 但是大宣和宗周都是姬姓, 相互之间还要留几分颜面。
因为诸侯乱战,在大宣一统之前, 周室就已经日薄西山了,不仅连贵族生活都不能维持,甚至连王室公卿的饮食都成问题,周王下葬连财帛都没有, 以至于要依靠部分还谨念古礼的姬姓诸侯国的接济才行。
大宣依靠军功爵之制成功一统后,不再在长城之内——这是靠近戎狄的几个诸侯国修筑的——的区域进行分封,那里都是大宣的本土, 封疆之所,在长城之外。
时任宣王更易帝号,自号始皇帝,一统诸侯国的霸业完成后,他开启了宣桓公姬启封存、宣文公姬伯服遗留下来的治世之策的新一卷,里头描述了本土之外的广大土地,那是在大宣一统之前,神人授予宣文公。
自此,原本以为在天下一统后大宣将盛极必衰的诸国遗民,发现始皇帝将目光转向了现有疆域之外更加广袤的土地。
神人天授!征异族而扬华夏!
那个时候,长城之外已经迎来了匈奴时代,引弓之民同大宣一统诸侯一样,有了共主,而大宣选择了继续西进。
从被俘虏的引弓之民的贵族口中,大宣证实了始皇帝启封出来的“神人授书”的真实性,西域三十六国,其国小且国力弱,面目与中原有异,但是富裕无匹,要不是有这些小国作为血袋,草原上的引弓之民如何与大宣相抗衡?
于是国策就此确定,再没有人怀疑“神人授书”是大宣给自家祖上脸上贴金的说法。
关于神人授书的来历,有这么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宣文公姬伯服将薨,夜梦其父定王,见神人,得良策,其中定王还亲口说宣文公才是“挽周室之将倾”的那个命定之人。
文字是一个美谥,能得到这个谥号,可见在位五十年的宣文公是个爱民的好君王,但是他最广为人知的事件,还是固辞了太子之位,在已经受封太子之后,又将储位让回给了平王。
若不是宣文公,周平王或许不仅不能当上周王,甚至有可能会因为举旗自立、以子伐父而被处死。
平王之后,宗周愈发衰颓,有人曾以此诟病于宣文公,但时人对宣文公的评价无不是称赞于他的。
但是,在大宣大势已显的时候,放出神人授书的故事以后,还是有许多人嗤之以鼻,骂大宣为了给祖宗脸上贴金真的是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宣文公既然固辞太子之位,就不要再说什么他本来应该受封周王,作为他的后人,大宣一统天下是天定了。
然后,大宣真的横扫列国,一统天下了,宗周的九鼎也移到宣都去了。
各国遗民被打脸打得噼啪响。
为了表示大宣得享天下是天命所归,始皇帝在更易自己的帝号之后,还特意追封了这位先祖。
大宣自文公始建国,传至始皇帝,历三十一世。
始皇帝追封前七代宣王为皇帝,又追封初祖宣文公,号为祖王。
始皇帝声势浩大地启出了由宣桓公郑重地封起来的天书后卷,那是宣桓公留下遗命,除非有朝一日大宣一统天下,或者有亡国之祸的时候,才能开出来的。
原本长城之内的诸国就肩负着抗衡戎狄、胡人的重任,始皇帝拿出的天书的后半部分,再加上胡人贵族的证实,只是坚定了宣人远征的决心,并且让他们看到了更加广阔的世界罢了。
即使是战国时代之后,各国之间还讲究即使毁人宗庙社稷,也要尽量给人留一丝香火,什么斩草除根,并不是对内使用的。
原本对各国遗民还很头大的始皇帝,给了那些末代诸侯两个选项,一是接受大宣册封,然后重复祖辈的筚路蓝缕,到长城之外开疆拓土,复武王时期宗周各诸侯之故事,二是在长城之内,当一个普通的庶民,不复从前的尊崇地位。
多数人选择了第一种,再加上因军功爵起家的诸多大宣卿士,也统统受封,领着大军在外继续征战。
三世时期,胡人终于被打得狼狈逃窜,放弃了草原,逃往西域乃至极西之地。
四世虽然重视修养生息,但是只是暂缓了对西域诸多小国的攻掠罢了。
毕竟这些小国和大宣比起来,不过是弹丸之国,就连稍微强大一点的诸侯都能轻松剿灭一部分国家。
四世将西域的开发交给了列侯贵族、宗室诸侯,而后打起了南方的主意。
虽然百越之地偏僻蛮荒,但是在数代皇帝的经营下,也打通了于极南之地交通的道路。
有宣文公留下来的神人书,加上大宣以周边各族、各国之力以奉本土,大宣和其他化外之地的差距起码以百年计。
大宣所遇到的国家,有像西域三十六国这样子实际上不计其数的零星小国,国力孱弱,一个国家可能只有千余口人;也有历史悠久,但是已然衰落的,罗马就属于后者。
六世皇帝开化三年,一艘破烂的船在大宣的东部边境靠岸了。
船上下来几个衣着破旧、高鼻宽目的异域人,他们很快就被送到了帝都,经过询问,他们出身于更西方的海域,统治着他们的是一个庞大的帝国——罗马,他们是贵族出身,一起凑了些本钱准备出海赚一笔大的,然而中途遇到了海难,在不经意间来到了这个国家。
这是大宣最早见到与如今的罗马有关的人。
在征服与开发西域的时候,大宣也零星地收到过一些关于罗马这个国家的消息。
在大宣的官方翻译中,罗马,被译为大秦,和被译为大夏的异族一样,这种将华夏原有的诸侯国之名转为异国的译名,是为了日后同化乃至于征服这个国家,而在大宣的官方宣传中,这当然可以看成是华夏族在奉天之命,教化异族,乃仁德之举。
当然,一直到七世皇帝元和二年,那批罗马人落到大宣三十年之后,大宣才组建了舰队扬帆出海。
从陆路行往罗马所要经过的路程极远,而且中间可能会遇上各种各样的意外,相比之下,从海路走更为方便。
这些年来,大宣虽然致力于西征、南进,但也没忘记发展船舰制造工艺,再往南去,山高难越,有船舰在,本来就方便许多。
自元和二年,第一舰队出发之后的,足有三年,才到达罗马的首都。
前两年都还只是在大宣的封疆之外的海域中行驶,遇上不好的天气,或者出了什么意外,船队滞留在陆地上是很正常的事情,中间还走岔了路,好在到后来就好多了,越往西走,知道罗马的人就越多,再加上当年那几个罗马青年滞留大宣的时候学会了华夏语,因为大宣的生活比之罗马好上不少,也不愿意离开了,这一回船队出行,就有一些翻译是当年的那些人教出来的。
罗马人好大宣的丝绸,但是只有他们的贵族能穿上被掺杂了其他料子的丝绸,而且因为大宣太过遥远,罗马一直以来都没有想过要和大宣进行正面的接触。
和大宣的科举与世袭并行之制不同,罗马是半贵族世袭式的制度,他们看重血统,元老院里的那些人也多是家族世代相承,但是总有几个出身平民、乃至于奴隶出身的人被简拔上位。
第一舰队是由河阳王姬封统帅的,作为皇室诸侯王,他拥有在罗马之时全权代表大宣的权力。
罗马距离大宣实在是太远了,大宣起码还要数代人,才会有足够的人口充实如今以及之后的疆域,所以和罗马,交好是比交战更好的选择。
因为出海一趟增添了经验,所以预计约莫两年就能回到宣都。
三年之后再度归国,虽然还有两年的时间,但是第一舰队数艘舰船上的所有人,还是流露出了难以抑制的喜悦。
与他们不同,罗马人前往大宣,一是为了交好,二则为了求助。
这个庞大的国家与大宣相比,并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政体,就连思想,大体上都是浑沌的。
这个国家衰朽的气味已经开始在帝国全境蔓延,他们将希望寄托于陡然出现的大宣,就像将希望寄托于神明一样。
无论是宣人精致的丝绸和文房用具,乃至历代圣贤的著作,都对他们产生了极大的震慑。
罗马人向来是骄傲的,即使是一个普通的罗马公民,也认为这是众神庇佑着的国度。
然而,和宣人比起来,他们仿若被他们鄙夷的不通文化的蛮子,似乎就连站在宣人面前,都是粗鄙的。
宣人的舰队庞大,就连舰队中最小的一艘船,也比罗马帝国的船要大,上面所有的宣人,都允文允武,就连官阶最低的士卒,也会创作诗词歌赋。
他们的常用记录用具是竹简,但是这只是出海的人为了防止出意外才选择的次等选项,在宣国本土,经过多年的推广,以及不懈的研究,白纸已经渐渐取代了竹简,成为最好的记录用具。
作为罗马出使大宣使团的一员,出身高等贵族的塞克斯图斯见过宣人的纸张,摸起来如同上好的丝绸一样光滑,洁白得好似天上的白云。
白纸将罗马全境能找到的所有记录用具都比下去了。
大宣,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个民族!
约莫一年以后,大宣舰队有需要就会随时登岸,而不再详细地对岸上的情形进行查探。
当然,也不需要查探,和之前经过的比较混乱的地带不同,在这片罗马人比较陌生的疆域,所有他们登陆的地区都是肉眼可见的繁华。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