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容完本[古耽]—— by:来自远方
来自远方  发于:2017年05月15日

关灯
护眼

“这个……”以亲娘的性格,的确不太可能。
刘夫人有汉室血脉,不只精通文墨,还曾习得枪法。秦氏坞堡的第一只苍鹰本是刘夫人所养,时至今日,堡里最强健的几只鹰都是那只雌鹰的后代。
假设桓容闻听刘夫人的大名,知晓她早年间的事迹,肯定会当场表示,这位夫人同阿母必定相当有共同语言!
兄弟四人在堡外说话时,秦策已接到禀报,结果在正室等了整整一刻钟,仍不见儿子露面。正等得不耐烦,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秦璟和秦玚除下大氅,先后走进室,正身向秦策行礼。
“阿父。”
秦策点点头,命婢仆送上茶汤。
秦玚端起漆盏,半盏下去浑身舒坦。秦璟浅尝一口,便将漆盏放到一边。习惯了桓容处的茶汤,愈发不适应浓重的姜味。
好在秦策和秦玚都没注意,二者的心思均在秦璟南下之行,或者该说,南下带回的东西之上。
“阿父,儿此行收获颇丰。”
“哦?”秦策问道,“可是寻到了石敬德?”
“确已寻到。”
“他可随你北上?”
“并未。”
见秦策眉间微皱,秦璟解释道:“阿父,人各有志不能强求。此前石氏被鲜卑囚困,逃脱难渡之后又遇劫匪豪强,如今仅剩石敬德兄弟二人。据其所言,兄弟二人能够活命,全仰赖盐渎县令相救。其直言不愿随儿北上,是为报救命之恩。”
“盐渎县令?”秦策对晋地侨郡并不十分关注,对位于侨郡内的盐渎县也是知之甚少。
“此子姓桓名容,为晋大司马桓元子嫡子,三月前经朝廷选官,出仕盐渎掌一县政务。”
“哦?”听到是桓温嫡子,秦策多少有了印象,疑惑道,“如果是他,应该未及弱冠?”
“正是舞象之年。”秦璟道。
秦策和秦玚同时默然。
这么年轻?
“阿父,其人虽然年少,却被汝南周氏大儒赞为良才美玉。儿两度南下,数次同其当面,观其言行举止,知其到任后的种种作为,料定此子并非池中物,他日定会大有作为。”
说话间,秦璟令健仆抬上两只木箱,一只装有双方定下的盐粮契约,另一只则藏着桓容所赠舆图。
秦璟先打开右侧木箱,逐一取出竹简,请秦策详细过目。看到竹简上记录的海盐和稻谷数量,秦策不禁面露诧异。
“一县之地能产如此多的盐?”
“阿父,盐渎自汉时便为煮盐之地。魏晋战乱之时,此地被陈氏等吴姓豪强霸占,只知盘剥不知经营,数十年来渐至衰落。”
陈氏及其姻亲霸占盐亭,使得几姓几家豪富,盐渎始终没有太大的发展。
桓容扳倒县中豪强,收回盐亭之后,采纳石劭的意见,废除先前的种种弊端,采用熟手提出的煮盐法,不只出盐量增加,质量都上了一个台阶。
这样品质的盐早不适用原来的价格。换成旁人,十个里九个要涨价。桓容偏反其道而行,不提价而是降价,实在相当少见。
经过秦璟说明,秦策细思半晌,心下认定桓容志向高远,值得相交。
可惜桓某人不知秦家主所想,若是知道,九成会默然无语。
他为的不过是拓展商路,以最快的速度扩大市场,进而大量赚钱,为此不惜白送晋室两船盐,真心没有如此高尚。
所谓古人擅长脑补,郗刺史如此,秦家主亦然。
“据此契约,自明年起,三年之内,盐渎之盐可供坞堡数千人所需。如果产量增加,市货数量亦可随之增长,且在约定期间之内,价格始终不变。”
解释过契约主要内容,秦璟收回竹简,重新放回木箱。随后请秦策屏退左右,关上房门,才打开左侧木箱的铜锁,取出一张素色绢布,慢慢展开。
为使地图足够详细,桓容足足用了整匹绢布,裁剪后铺开,能占满大半个内室。
绢布一点点展开,山川地形渐渐现出原貌。
秦策和秦玚先是面带惊讶,继而倒吸凉气,到最后满脸都是震惊。
“阿子,此图你从何得来?”
“桓县令所赠。”
“他又从何而得?”秦策靠近舆图,手指沿着河流描画,激动和惊喜难掩,甚至下定决心,如果能找出绘图之人,无论付出何种代价,必要设法请他投身秦氏坞堡!
“此图由桓县令亲手绘制。”
“什么?!”
秦策动作一顿,秦玚愕然抬头,两人看向秦璟,震惊的心情已经不能用“神兽奔腾而过”来形容。
远在盐渎的桓容,半点不知秦氏父子对他的观感。
因对胡商生出警觉,同石劭一番商议,桓容自健仆中挑选数人,以市粮市布为掩护进入东城,多方打探胡商消息。
这一打探果真被他发现问题。
“不买绢布,不买粮食,每天打听盐亭位置,试图收买流民带路?”
听完健仆的禀报,桓容马上知道来者不善。
晋朝不禁私盐,胡商买盐也不犯法,完全可以光明正大提出来。
如果担心商家不卖,也可以通过城中商人转手。盐渎县中有多少这样的“二道贩子”,桓容可谓一清二楚。
现今没有造成实质性损害,他暂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果谁敢越线,等着年后掉脑袋的陈氏父子就是前车之鉴。
这样鬼鬼祟祟,四处打探,说是心里没鬼都不可能。
“继续打探,记下和他们接触之人,包括被收买的流民。”
“诺!”
健仆领命退下,桓容独坐内室,禁不住连声苦笑。
树欲静而风不止。
当真是想过几天安生日子都不成。
正叹息时,窗外忽然传来重物坠地声。
桓容当下知道,这是猛禽兄满载而归。起身走到房门前,顺手推开,发现院内躺着一只半大的麋鹿,脖颈已经拗断,背部被抓得鲜血淋漓。
“噍——”
苍鹰得意鸣叫,盘旋两周后落下,直接占据桓容右肩。
感受到飞羽扫过脸颊,看到鹰爪留在外袍上的血印和抓痕,桓容无奈的捏了捏眉心。
自半月前开始,这已经是第八件外袍了。
他的确不缺衣裳,可也不能这么糟蹋。如果可以,他当真很想和猛禽兄商量一下,下次飞落之前,能不能找块布擦擦爪先?
第四十四章 新年
临近岁尾,官衙不审罪人,无论建康城还是各州、郡、县衙都是正门紧闭,关押在监狱中的人犯无论是否定罪,至人日之前既不会过堂也不会受刑。
庾倩和庾柔被关入大牢将近一月,期间多次被尚书省官员提审,查问谋逆之罪。
两人始终咬定冤枉,反言新蔡王诬告,陷害忠臣,实是包藏祸心。
庾倩和庾柔到底不傻子,深知覆巢之下无完卵的道理。即便痛恨庾希二人,非到万不得已,不会搭上整个庾氏。
皇权衰微,天子基本是个摆设,谋逆仍是不可饶恕的大罪。实力雄厚如王敦,背后站着王导,举兵夺权失败,当时保得性命,病死后照样戮尸悬首。
如果两人真有谋反之意,事发被处置也就罢了。
可两人压根没有反心,和新蔡王没说过几句话,就要被后者诬告谋逆,委实是冤得不能再冤。
猜到是桓温和郗愔在暗中推动,奈何口说无凭,喊出来只会死得更快。
庾倩和庾柔干脆咬定冤枉,打死不承认新蔡王的指控。至于能拖多久,端看庾希和庾邈是不是还有良心,肯为他们奔走。
假设后者缩起脖子,看不到情势危急,只想保全自己,庾倩和庾柔只能认栽。
虽说心里明白,终究意气难平。
不是庾希和庾邈,他们岂会落到今日境地?便是到地下见到先祖,两人照样有话可讲!
关押二人的牢房正巧相对。
狱卒每日巡视两遍,一遍送来饭食,一遍取走碗筷,顺便讥讽人犯几句,过一过嘴瘾。
昔日的高门郎君,外戚庾氏的分支,皆是狱卒仰望的存在。如今被告谋逆,即便能保住性命也将被贬为庶人,甚至流放到荒芜之地,狱卒自然再没有顾忌,完全是什么难听说什么,只为出一口胸中的恶气。
“庾使君,想不到啊,你也会有今日!”
东晋狱卒地位之低,甚至比不上高门婢仆。
后者至少还能放籍,重录为民,子孙后代有个盼头。前者一旦上了名簿,后代男丁均不得脱籍。若能置办下田产还好,手中无田无地,惹怒上官丢了差事,全家老小都要等着饿死。
狱卒的大父曾置办百余亩水田,生活算得上富足。只因得罪庾氏家仆,田地都被抢走,房舍也被付之一炬。
几个儿子中,除编入狱卒的长子长孙,其他都被抓为荫户,至今生死不明。
想到死不瞑目的父亲,下落不明的伯父叔父几家,狱卒怒眉睁目,恨不能明日就有尚书省来提人,将庾柔和庾倩砍头戮尸!
“不将我们当人,你们也休想继续做人!寺庙土祠我都求过,保证你们下辈子投胎做个畜生,生生世世别想翻身!”
魏晋时期玄学大盛,佛教也开始流入。
上层士族笃信道教,多信奉天师道。谢安、王坦之和桓温均是“道友”。
民间佛教渐盛,因果轮回之说大行其道,深入人心。百姓为求平安,还建起各种不在祀典的土祠,便是后世常称的“淫祠”。
这时的佛寺有别于后世,和尚不禁酒肉,寺庙不禁杀生。如果看到哪个和尚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绝对称不上稀奇。
狱卒连骂数声,更踹了一脚门栏。
庾倩被激怒,双眼赤红,庾柔靠在墙边,眼皮都不掀一下。
这样的小人物何须理会。
如果能够脱罪,动动手指就能碾死。如果不能……被讥讽几句又算得了什么。
相比庾柔和庾倩,同被下狱的殷涓待遇稍好。
殷康总算记挂同族之情,没有亲自前来探望,却先后遣家仆送来被褥衣物,并隔日送来饭食,将朝中情况粗略告知。
“殷使君暂且宽心,我家郎主已见过王侍中和谢侍中,令仆告知使君,新蔡王之事或有几分转圜余地。如若不能,”家仆顿了顿,压低声音道,“我家郎主言,必全力保住使君血脉。”
殷涓没有出声,双手握住木拦,用力得指关节发白。
迟迟没有等到殷涓开口,以为对方不打算让他传话,家仆起身行礼,快步走出牢狱。
家仆刚出牢狱大门,迎面就吹来一阵冷风,夹杂着冰凉的雪子。家仆抬起头,发现天空已是阴沉一片,一场雨雪又将来临。
桓府中,数名婢仆手捧木盒,快步穿过回廊。
行至回廊尽头,遇到身着袿衣儒裙,头戴金簪的司马道福,当即停住行礼。
司马道福本没在意,擦身而过时看到婢仆手中的木盒,发现盒上图案新颖,雕凿着大团的牡丹花,花瓣边缘和花心处均镶嵌彩宝,不由得双眼一亮,道:“这是哪里送来的?”
“回殿下,是盐渎送来。”婢仆恭敬答道。
“盐渎,小郎送来的?”司马道福被精致的花纹吸引,舍不得移开暮光。盒子都如此惹人眼,盒中之物十成更加精美。
如果是姑孰送来,她或许还能得上几样。盐渎送来的东西压根是想都别想,能看两眼都是造化。
越是得不到越想要,越是看不到越想看。
司马道福耐不住好奇,不再去院中赏雨景,而是转道去见南康公主。
婢仆没有阻拦,也不敢阻拦。让开半步由司马道福先行。
彼时,南康公主正同李夫人商量,元日将到,该给桓容送几车东西。
“瓜儿在盐渎,椒柏酒用不上,他也不喜这酒的味道。莫如备上两坛屠苏酒,再运去半株桃木。”
“阿黍会煮好桃汤备下,倒是无需挂心。”
“五辛菜,”南康公主顿了顿,嫌弃似的拧眉,“瓜儿向来不喜,我不在眼前,八成是一口都不会吃。”
李夫人掩口轻笑,道:“郎君不喜此味可是随了阿姊。”
桓容不喜欢辣味,也不喜菜肴过咸,这点的确像足了南康公主。相比之下,桓大司马倒是喜咸喜辣,年轻时是无咸不喜、无辣不欢,通俗点讲,相当口重。
两人正商量着,阿麦至内室禀报,道是盐渎来人,随车有桓容送来的节礼。
“两只大箱,六只长盒,现在门外。”
“瓜儿送来的?”南康公主大喜,当即让婢仆入内。见司马道福跟着进来,难得给她一个好脸。
“来人现在何处?”
“回殿下,来人自称石姓,现为县公舍人,带有郎君亲笔书信。”
“舍人?”南康公主恍惚想起,日前桓容来信,的确提到任命国官。
“阿姊,既是郎君派来,不妨一见。”
“好。”
南康公主点头,见司马道福赖着不走,皱了皱眉,到底没有马上赶人。
婢仆移来三面立屏风,南康公主坐在正位,李夫人坐在左侧,司马道福知道李夫人在府中地位,知趣的坐到右侧,没有开口惹人厌。
室内安排妥当,阿麦亲往客室去请石劭。
大概半刻钟左右,身着蓝色深衣,头戴葛巾的年轻郎君走进室内,隔着立屏风端正行礼。
南康公主仔细打量,发现此人五官俊朗,目光清正,不由得点了点头。转头和李夫人交换眼神,后者也是轻轻颔首,轻启红唇,低声道:“郎君能识人。”
司马道福看清石劭面容,兴致大减。
她喜爱的是类似王献之一般的风流郎君,石劭俊则俊矣,多少带着北地郎君的气质,实在不得她的眼缘。
见礼之后,石劭取出随身携带的书信,转手递给婢仆。
“殿下见谅,此间事关重大,仆必得当面说于殿下。”
南康公主在屏风后展开书信,快速扫过之后,神情变得严肃。将书信递给李夫人,转向司马道福,道:“你先回去。”
“诺。”
司马道福到底出身皇家,并非真的没有眼色。见南康公主不愿多说,当下起身从屏风后离开。
香风飘过鼻端,石劭始终正身端坐,目不斜视。
待司马道福走远,立即有婢仆守到廊下,南康公主凤目含霜,锐利的视线穿透立屏风,刺到石劭身上。
“你竟鼓动我子如此行事,到底适合居心!”
南康公主之威非同小可,石劭提前做好准备,仍禁不住头皮发麻。不得不深吸一口气,解释道:“殿下,仆受府君大恩,断无加害之意,如有半句虚言,愿遭雷劈火焚!”
时下人笃信鬼神,石劭发下如此重誓,南康公主神情未变,语气却稍见缓和,不再过于咄咄逼人。
“如此说,你是为我子考量?”
“回殿下,确是。”石劭沉声道,“仆早年曾往来南北市货,不敢言诸事了若指掌,却也有几分把握,算得上消息灵通。”
南康公主没有出声打断,等他继续向下说。
“府君出身尊贵,锦衣玉食,貌似万事无忧,实则周遭险恶,稍有不慎便将落入险境。”
南康公主抿紧红唇,攥紧十指,李夫人无声靠近,借屏风遮挡,覆上南康公主手背。
“府君出仕盐渎似是龙困浅滩,步履维艰,实为虎入深山,鱼入汪洋。”
“府君到任之后,收拢落难县民,铲除县中豪强,收回盐亭,广分田地,大除弊政,仅两月时间,运盐船超过去岁半年之数,县中百姓俱赞府君仁德。”
“秦氏乃北地高门,其祖可溯至秦汉。”
“今胡人南下,据华夏之土,晋室高门纷纷南迁,唯秦氏据守西河等地,招纳流民,收拢离散百姓,群狼环伺之下犹不退后半步,彰显汉家声威。”
说到这里,石劭故意顿了顿。
屏风后,南康公主面现薄怒,很快又尽数消去。
石劭话里话外称赞秦氏英雄,愈发衬托出晋室孱弱。南康公主到底姓司马,听他如此暗示,如何能够不怒。
转念一想,也怪不得石劭。
以晋室目前的地位和声望,除了皇室的名头,怕还比不上王谢等高门士族。
“你可继续。”
“诺。”
见南康公主无意怪罪,石劭略微放开胆子,继续道:“秦氏手掌万余将兵,在北地素有善战之名,氐人和慕容鲜卑皆不敢轻犯。”
“北地烽烟不绝,屡遭天灾蝗害,秦氏坞堡不缺人丁,唯缺粮谷盐帛。”
“府君今掌盐渎,盐粮充足,有水道可绕过建康,正好同秦氏联合……”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