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夫孩子热炕头 完结+番外完本[耽美种田]—— by:初吻江湖
初吻江湖  发于:2017年04月21日

关灯
护眼

石宏大出去点的菜,店小二给加了个桌子,客厅很大,放得下两张桌子。
点的菜都是很符合于良吉口味的,于良吉听门外石宏大点菜,就坐在屋里喊了一句:“点一些大菜,给孩子们吃!”
他口味清淡,于宝宝可能随了他,但是石宏大他们可是无肉不欢的主儿,而且孩子们本来就压力大,再不吃点有营养的东西,于良吉怕他们熬坏了身体。
“那就再来个红烧排骨,白切鸡。”石宏大加了两个菜。
“是,主食是米饭还是大饼?”店小二开始询问主食。
“馒头。”米饭孩子们吃不惯,大饼石宏大觉得小于举人不喜欢,因为油大,家里也不经常做,所以也不要大饼了,这地方做的大饼,肯定比家里的油还大。
反倒是馒头不错,软和,养胃。
“哎哎,两合面的还是纯面的?”价钱不一样。
“两合面的,再给每个人来一碗紫菜鸡蛋汤。”石宏大给了对方五两银子:“多了算是你的,少了找我补。”
“哎哎,够了,够了!”店小二很高兴的收了钱,石宏大点的菜,最多四两,因为他们四个大人九个孩子,点了九道菜一道汤。
五道都是素菜,四道荤菜,一个汤,两合面的馒头也没多少钱,他起码能剩下一两银子。
“我点了馒头做主食,两合面的,吃完消消食就回去睡个午觉。”石宏大进来跟他们道。
“行,大家赶紧去洗一洗手和脸,一会儿就吃饭了。”于良吉指挥大家先找点事情做,让他们没时间紧张。
等他们洗完脸,净完手之后,这些饭菜也搬到了屋子里,上房的服务就是好,这点完菜才多久啊?这就能吃了!
于良吉给宝宝加了块鱼肉,石宏大很及时的给剔了鱼刺,还给浇了一勺汤。
“这鱼做的好熟啊!”于良吉一夹鱼肉,竟然骨头跟鱼肉都分开了。
“他们说,这是什么锅塌鱼,他们这里大厨的拿手好菜。”石宏大没听过这道菜,他只听过锅塌尖椒。
“这个好,吃鱼的时候最怕刺儿了。”于良吉又夹了一块鱼肉,沾了沾汤汁自己吃了。
石宏大默默的记下了,回头让黄大厨就这么做鱼好了。
吃了饭,于良吉给孩子们讲了讲临盛县,其实就是临盛县的县志,简化版的,讲完了也下午一点了,干脆让他们回去睡午觉,睡到两点起来。
第237章 逛逛大街
下午的时候,一个个都精神了,于良吉直接带着人,拿着钱,拎着布兜子,让巴图赶着一辆马车跟在后头,一伙人去逛集市了。
以前的章节就说过,临盛县的分布是东街富贵,西街勤俭,北衙办公,南面坊市。
也就是说,东边住着的基本上都是本县富户,西街则是平民老百姓,北边是衙门的地盘,南边则是做买卖的地方。
他们去的就是南面的坊市,如今正是准备春播的时候,很多人都来县城买东西,种子也需要挑选。
当然,种子站是在县衙那边,于良吉打算等孩子们考试的时候,他就去选种。
此时的坊市很热闹,人来人往,因为要考试了,里头还有不少穿着儒服的文生,和穿着利落的剑袖的武生。
于宝宝,在有记忆以来头一次逛街!
看什么都新鲜啊!
小孩儿觉得一双眼睛都不够看了!
这个时候天气暖了,街上不会有人卖糖葫芦了,因为糖浆会化掉,糖葫芦不是什么时候都能卖的,一般都是在冬天,这个时候要想吃点什么,那只能是糖山楂这一类的干果拌糖浆,还得用牛皮纸袋包装。
于良吉带够了钱,石宏大腰间一个鼓鼓的钱袋子,里头装着小银锭子,大钱和铜板。
“这个是什么?”于宝宝指着一个卖风筝的摊子,花花绿绿的很好看,尤其在春风一吹的时候,风筝尾飘啊飘,特别吸引眼球。
于良吉告诉他:“这是风筝。”
“这位客官,你认的太好了。”那小贩一开口就让人听出来了,他是个外地!
“东北这边很少有人放风筝。”其实说白了,是农家没人放风筝。
这东西北方没人做,也就南方喜欢,北方的春风,说句不好听的,倒春寒已上来,春风到入骨寒,谁傻呵呵的跑出去放风筝啊!
农家孩子天气暖了,不是帮家里人送肥去田里,就是忙着到处挖个野菜,或者学堂不放假,都得在学堂里学习。
谁还让他们玩儿风筝啊!
“小的这些本来是要送出关卖给那边的,可是如今关卡都限制了,只有大型的有上百护卫的那种商队能通过,我这样的就不行了,互市都暂时停止了呢,我来这边卖一下,可这边人都不认啊!”小贩也一肚子苦水。
他这风筝虽然没多少底子钱,关键是他来回路费不少,也是趁着农闲的时候弄的,以往都是卖给草原上的孩子们玩儿,这种小玩具,既不犯忌讳,也不是什么战略物资,草原上的孩子没见过,一个风筝都能换个小银碗,回来卖钱也是一笔不小的进项。
他都走了好几年了,眼看着就攒下了一大笔家业,这次走完他就能回去娶个媳妇儿当个富家翁了,谁知道这边关关闭了。
现在他也不求赚钱了,只求不赔路费钱就行!
“这风筝多少钱一个?”于良吉看着那些风筝摸了摸,手艺不错,扎得结实,颜色漂亮。
“一个大钱一个,便宜处理!”小贩一边比划一边道:“我就要个路费钱就行,反正公交马车一站一站走下去,车费钱没多少。”
“宝宝喜欢吗?”于良吉低头问于宝宝。
“宝宝不知道,这个怎么玩儿?”于宝宝眨巴大眼睛看着于良吉。
“这个啊,小叔会玩儿,等咱们回去了,小叔教你们玩儿,怎么样?”
“可以多买两个吗?”于宝宝还记得那些同学们。
“当然可以!”于良吉一口就答应了。
“我要十只风筝,你给包好。”于良吉很大气,花一两银子给学堂买了十只风筝。
“好嘞!”小贩很高兴,他的风筝都是打包好了的,直接拿了十个包装结实的给了巴图提着:“您放心,你您了这么多,我送你两只小风筝,当搭头!”
今儿真是开门红!
他这些风筝,竹篾是自己家后头种的竹子劈成的,纸是自己家做的超薄风筝纸,就连线都是老娘自己纺出来的结实麻线。
本钱算上车费也就十两银子,这就回来了一两,十分之一,很好,他以为这个春天他都卖不出去一两银子了呢!
“好啊!”于良吉笑眯眯的答应了。
“小叔,这个怎么玩?”于宝宝拿着小风筝看了看,发现不知道怎么玩儿。
“这个啊,要在空旷的地方,有风的时候,放飞到天上……。”于良吉拉着孩子继续逛。
看到有个以字作画的摊位,这个于良吉在现代很常见,在古代却少见了,立刻兴致勃勃的给每个人都写了一幅字。
“每个人说一句,写一个横幅回去!”于良吉指着八个孩子。
“这个,要多少钱一幅字啊?”这些孩子来的时候,虽然家里也给带足了钱,可于良吉都没让他们带钱出门。
“一个横幅四个字,一个大钱。”写字的是个中年人,有着一把漂亮的胡须,很有一种仙风道骨的气质,但是他明显不是道士,更不是和尚。
于良吉花了十五个大钱,一人一幅字画,巴多背着个大竹筐,直接将字画一卷,都放进竹筐里背着。
“这是什么?”于宝宝看到一个摊位上头一串一串的贝壳。
“这是用海边的贝壳做成的风铃,当风吹过的时候,它就会哗啦啦的响。”于良吉看到做工精美的贝壳饰品,这个惊讶啊!
一问,好么,跟那个风筝小贩一样,都是小规模的单人倒腾货品,结果边关那边暂时闭关,他们还要着急回去,就地处理了,很多人都在东北府那边,他们是没到地方就听说了,就没去,直接到哪儿,就在哪儿买卖好了。
这个时候,正好一阵风吹过,风铃全都响了起来!
与宝宝的大眼睛亮亮的,小于举人的大眼睛也跟着闪闪的,石宏大干脆掏了银子:“多少钱?”
“大的五个大钱,小的十个铜板,都是用海边最干净漂亮的贝壳做成的,您放心,只要不摔,挂个百八十年说不上,但是十年八年还是能办到的,若是您家有结实的麻绳,过个两三年你沿着这线的走向重新穿一遍绳子,还能挂个十年八年的!”小贩很是尽职尽责。
于良吉挑了两个用纯白色贝壳做成的大风铃。
“这两个吧。”于良吉摸了摸,那风铃上的纯白色贝壳,很好看,干干净净,还雪白色的呢。
“这色儿也太不吉利了!”石宏大小声反对。
“没事,挂在祠堂里,这个正好。”于良吉也小声告诉他,然后还挑了两个花螺组成的风铃:“这俩给宝宝挂在窗前,再买点挂在学堂里。”
往下逛,又到了一个捏面人的摊位,嗯,这下子孩子们眼睛都亮了!
“给我们一人捏一个,嗯,照着他们的样子,你再给每个人捏一个他们想要的。”面人不值钱,一个才五个铜板,石宏大直接给付的大钱。
捏面人的老大爷乐了:“行,很快就好,先一人捏一个拿着玩儿!”
于宝宝蹲在地上,眼睛眨也不眨的看着人家捏面人,看得那叫一个仔细啊!
于良吉也跟他差不多,老头别看岁数大,手掌也粗糙。可那手几下子就能捏出个小面人儿,贴上点彩色,很快就捏好了一个。
一人两个小面人拿着,孩子们都笑容满面,一点没有刚出门的时候紧张了,这才是于良吉想要达到的目的。
到一个买头花和发带的小摊子,于良吉站住了脚。
“一人挑一个头带,等考试那天,带着进去!”于良吉说完之后,还亲自上阵,给石宏大挑了两个,一条是鸭蛋青绣着祥云纹的,一条天青色绣着如意纹。
石宏大看了看,给小于举人挑了俩,一条嫩青色绣着竹叶的,本来想拿另一条的,但是手一滑,拿了一条粉嫩色绣着桃花的!
“这个我不要!”小于举人嫌弃那条粉嫩色,颜色太娇嫩了,又不是小姑娘,石宏大到底会不会看颜色啊!
“谁说给你的?”石宏大绝不承认自己拿错了发带,只好拿着那条粉嫩色的往宝宝头上放:“这个是给宝宝的!”
“石大叔,宝宝是男孩子,不要这个!”于宝宝也很有坚持,摇头不要那条女里女气的发带。
卖东西的摊主坚持将石宏大手里头的东西拿出来:“客人,这是给小姑娘们系头发用的,不适合你们。”
石宏大:“……!”
买完了发带,往前出溜了几步,又是个卖灯笼的摊子……。
就这样逛游了一圈,回去的时候,大家都是大包小包的,连于宝宝都拎着小包袱,里头装着他自己看中59 的一个大关刀的小模型,挺沉的,据说是按照真正的大关刀比例缩小铸造而成,因为用的是百折刚的手艺,别看只有巴掌长,却是所有东西里最贵的一件,要了于良吉十两银子呢!
但是于宝宝喜欢啊!
于宝宝身体底子不太厚,跟大家伙儿一起跑跑跳跳,打个拳踢个腿儿什么的还行,专门练武是不可能的了,身体素质不够格!
他也是能看看兵器模型,拿着耍一耍,过一过干瘾了。
除此之外,他们买了些小玩意儿,还有一人俩面人儿等小玩具,巴多还特意买了两朵很漂亮的绒花,不用说,肯定是要送给宋姑娘的礼物。
巴图就买了个好看的手帕,于良吉不解:“你买这个送给阿雅?”
看不出来,阿雅平时好像也没有用手帕的习惯啊?
“我看好的是这个绣花。”巴图指了指手帕一角精致的刺绣,是蝶恋花,虽然图案小,但是栩栩如生:“阿雅这辈子都不可能绣出这么好看的东西了,就给他买回去,用不用的,摆着看也好啊!”
于良吉无语半晌:“阿雅其实很能干的,你看咱们吃的羊肉,那羊皮都是她扒的。
这是实话,阿雅扒羊皮很有一套,又快又好,还不带损伤。
“她也就这点长处了,从小扒羊皮长大的,再不利索,可真是只能干吃饭了。”巴图直接买下了手帕,价格倒是不贵,只要了巴图两个大钱,值钱的不是手帕本身,而是那刺绣。
等他们看到客栈大门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半了,太阳都要落山了!
客栈大门口正有伙计爬上梯子,给自己客栈点上灯笼,红彤彤的一串儿,挂的很高,离二里地远都能看到。
走到大门的时候才发现,牌匾下还有四个大灯笼,照的门口亮堂堂。
第238章 冤家路窄
回来后大家都回屋里去放东西,放好了就换了身衣服,今天穿着出去的都一层灰尘了,索性并不脏,自己用洗脸盆洗洗涮涮后,放到衣架上沥水就行了,这些小活儿他们还是会做的。
出去就直奔于良吉的房间。
于良吉也给宝宝跟自己换了一套衣服,走了一下午,都出汗了。
等他们到了,小二也笑呵呵地给送了两个茶壶过来,于良吉一看就说了:“晚上了,不喝茶水,怕走了觉,给上两壶大麦茶。”
店小二一愣,立刻就道:“您稍等。”
说完赶紧下去换了两个茶壶,原来泡的两壶茶水有的是人要,但是大麦芽还是头一次有人点,平时都是东家过来喝点这个的,没想到有人跟东家一个品味啊!
很快,就换了两壶大麦芽上来,虽然喝着有点怪,但是孩子们都没说什么,有水解渴就行,管他是绿茶还是大麦芽呢,农家孩子不讲究这个。
晚饭吃的过水面条,这在干燥的春季,的确很合适,而且还是酸菜肉末的卤子,菜也是不油不腻的那种。
晚上了,于良吉可不敢大鱼大肉的让孩子们吃,生怕他们窝食儿。
吃完饭之后,于良吉打发孩子们:“回去将自己的东西都收拾一下,明天开始,就要看书的看书,练武的练武,反正地方够大,怎么折腾都行。”
这也是他订了这么多房间的原因,房间少孩子们折腾不开,这里又没个单独的小院儿。
想到这里,于良吉有了个想法。
“是,山长,晚安。”吃晚饭已经六七点钟了,收拾一下东西,看会儿书,就该洗洗睡了。
“嗯,晚安啊!”将孩子们送到了门口,看着他们进了房间。
石宏大立刻吩咐巴家父子:“晚上警醒点,上半夜巴多,下半夜巴图,我也会时不时地出去看一眼。”
“明白!”巴家父子俩一副誓死完成任务的架势。
“干什么呢!”于良吉没好气地挥了挥小爪子:“都该睡觉睡觉去,这里是客栈,不是前线!”
“那可不一定,万一有人觉得他们的孩子才学不好,考不过咱们的,三更半夜使点啥坏点子呢?孩子们中了招,想挽回可不容易!”石宏大看得很透彻,就今天那个张云逸,就不是个心胸开阔的人,而那个北安镇过来的混血,也不是善茬。
而且他们这儿考武举的人多,武人脾气可都不怎么好。
“不会吧?”于良吉皱眉,这社会风气挺好的啊!
他来了这么久,起码知道一点,圣太祖取缔了青楼楚馆和南风小倌馆,什么暗娼相公堂子的,一改打为犯罪场所,当年可是硬顶着巨大的压力执行了这一伟大政策,以至于现在大家听戏,对里头所谓的名妓都很好奇,这人得长什么样,能让那么多男人为她着迷啊!
“放心,有我在呢!”石宏大不予于良吉知道这些破烂事,就哄他进去看于宝宝:“给孩子洗个澡,今天出去一下午,谁知道外头多少灰落到了孩子头上啊!”
听石宏大这么一说,于良吉赶紧进去看于宝宝,孩子今年还要种豆呢!
没错!
本朝规定,孩子六至八岁的时候,需要到朝立药房规定的场所,痘房,种牛痘!
嗯,穿越前辈带给大家的福利啊!
于宝宝已经八岁了,六岁的时候,老村长没提,因为那个时候于宝宝看着很瘦小,而且在守孝期间,就没提,等到了八岁,老村长就不能再装聋作哑了,来的时候,老村长没提,回去估计就该找他了。
晚上睡觉的时候,很安静,不愧是上房,这住宿条件就是好,安静,舒适,于良吉抱着小侄子,美美的睡了一觉。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