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知道自家汗阿玛的个性,胤禩还真以为他就这么放弃了呢。
不过好歹抗衡俄罗斯这件事是落实下来了,为了消解底层部民可能有的不满,皇帝还特意让六世达&赖出来弘法,宣扬大清之仁德,到时候驻蒙官员再努力宣扬满蒙一家亲,这一关也就过去了。
这种立牌坊的做法,胤禩不发表什么意见,自喇嘛教再度在蒙古兴盛以后,信奉这些的蒙古牧民是越来越多了。
让蒙古出力是可以的,但是像大清想的那么美,就不可能了。
这次的行程比以往远,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跑马的地方好找,打猎就不可能了,一时之间竟有些无聊。
不过带了福晋过来的也没有整日在帐篷里面和她们胡天胡地,毕竟西征而后封邦建国这样的大饼画出来,没有谁会不为所动。
胤禔着急忙慌地在弟弟们的帐子里串联,老爷子没有动静,他能不心急吗?
胤禟和胤俄在胤禩的帐子里被胤禔抓了包,胤禔火急火燎地约了明日饭后在他的帐子里会面,也没听三个人的意见,急匆匆又出去了。
胤禟撇撇嘴,他倒是对裂土封国没兴趣,他感兴趣的是财帛,要说爱新觉罗家的财迷,非胤禟莫属。
正是因为不着急,所以他不太看得上胤禔的脾气:“大哥这是着什么急,他是已经想好了别的出路啊,还是找出为汗阿玛分忧的法子了?还都去他的帐子里,把太子放到哪里去了?”
胤俄没搭话,他的脾气比较直,和胤禔有点像,说实话,他倒是很理解胤禔的心理。
身为皇阿哥,建功立业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对至尊之位的渴求的。
大哥努力了这么多年,都没成为皇太子,这还是他身份占优的情况,虽然不是嫡子,却是长子,若是身份不占优,日后指不定混成什么样呢。
既然当太子行不通了,在这种事情上努力,总不会挨骂了吧?
这次胤禔这么心急,说不定太子知道了以后还会助他一臂之力呢。
胤禩举起指头轻戳了一下胤禟的额头:“怎么说起话头像吃了枪药一样?以前的事情还没忘呢?”
胤禟扭头,哼了一声。
“好了,以前的事你先放到一边。这回这件事,若是成功了,日后无论是你我还是子孙后代都会受益,你好歹也上点心”,胤禩说完这句话,看着胤禟不为所动的样子,又补了一句,“明天我们一起用饭,用完了饭跟我一起去大哥帐子里,不许做小动作。”
☆、后患
次日饭后,胤禩领着胤禟和胤俄两个往胤禔的帐子里跑。
胤禔通知他们的那个晚上,他还去见了胤礽一面,谁知道胤礽也接到了邀请。
胤礽日后是太子,要继承中原的大好河山,兄弟们要外出打拼,他高兴还来不及,自然不会使绊子。
胤禔最后定的地点是他自己的帐子,都没让胤礽的心情变差。
如果胤禔还专门去叫了胤礽的话,胤禩倒是知道他最后为什么急匆匆地离开自己的帐子了。
胤禩的帐子里,胤禟、胤俄都在,胤禔找人应当是按照皇子的排行一气儿找下来的,也就是说,胤俄后头就没有他需要找的人了。
不过如果是胤礽的话,那就好解释了。
胤禔是亲王不假,但是亲王能高过太子一头吗?
他和太子最不对付,所以就算不合规矩,他也一定会在请人的时候,把胤礽放在最后一个。
胤禩他们到的时候,人都差不多来齐了,就差一个胤礽。
胤禔脸黑得可以,果不其然,又过了一会儿,穿着一身杏黄色太子袍的胤礽走进胤禔的帐子来,当仁不让地坐了主位,一句“孤没来迟吧”就把胤禔原先苦心积虑积好的势给破了。
虽说是胤禔的帐子,但是胤礽是太子,无论是晚来还是做主位都是应当的。
胤禔应当也想过这种情况,因此在胤礽的位置下手就有一个软凳,比其他次序排列的软凳都要突出一点。
胤禔坐到了那张软凳上,其余人也按排行排好,胤禩虽然出继了,但平日里也没人刻意提起。
胤禔清咳了一声,准备发言,他眼角的余光一直瞄着胤礽,不过胤礽没有准备打断他:“当初汗阿玛在京里召集我等的时候,就已经将打算告知了。如今在蒙古受挫,不知弟弟们有没有什么主意,为汗阿玛分忧?”
按照胤禔原本的想法,这个场面应该是很热烈的,他的这些弟弟们不说踊跃发言,就连吱个声的都没有,场面一时冷清到了极点。
胤禔的脸色很难看。
其他人心里暗暗无奈,他们能怎么办?他们也很绝望啊。
胤禩嘛,他倒是有一个主意,其他人应该也想过,就是不敢说。
说出来的后果简直太大了。
既然蒙古人不行,就从关内选,中原大好河山,五湖四海皆人家,难不成就找不到人?
只不过是因为这些人都是汉人罢了。
皇帝担心自己会把蒙古人这头猛虎给放出来,因此现在还在那里犹豫不决,但是对于数量比蒙古人更为广大的汉人,说他不忌惮,那就更不可能了。
汉人的数量比满人和蒙古人加起来还多,当年大清入主中原是托了汉人内乱的福,若不是那闯王李自成入京以后的种种行为太让文人士大夫和乡绅地主害怕,大清初入中原的时候,也不会那么轻松。
事情都是对比出来的。
在大清“留发不留头”之后,在民间“反清复明”之人从未断绝的现在,征召汉人兵丁?那是嫌死得还不够快!
汉军旗和包衣旗的汉人已经抛弃了他们自己的身份,受到满人的接纳,而且许多人祖上还是满人,这种情况是不同的。
除了他们以外,皇帝能够信任的汉人就是汉军绿营里那一群同样吃“铁杆庄稼”的人。
“铁杆庄稼”说的原是满人,纵是什么活计也不去做,只要是旗人,就有粮食吃,有一条活路走。
汉军绿营呢,则是说里头的人,多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老子是绿营里的兵,那儿子也是绿营里的兵,老子做的什么职位,儿子就继承什么职位。
除了这些人之外,皇帝怕是连朝廷里的汉臣都不太愿意尽数相信。
胤禩还清楚地记得一段事,那是康熙二十八年的时候,因皇帝超擢汉臣,最起码在面上做到满汉臣地位的平等,引起了满臣的不满,他们以李光地作文草率为由,对汉臣大加攻伐。
皇帝也知道其中的奥秘,但是他能怎么办呢?满臣和满人才是大清的根基呀,于是他斥责李光地为“冒名道学”,将其贬出机要。
太子的师傅汤斌就更不用说了,那位老爷子死得比较早,教导太子的时间也不长,最后是在工部尚书的任上去世的。
汤斌和明珠算是有过龃龉,因此被明珠处心积虑地抓过把柄,他曾在苏州发布的文告中的一句“爱民有心,救民无术”被找出来,差点就酿下大祸。
胤禩他家汗阿玛为了自己的宝贝太子着想,不能让他有个被兴了文字狱的师傅,没大张旗鼓,但也下了旨去责问,把汤斌吓得呀,那件事后不久汤斌就患了重病,最终病亡。
总而言之,很多事情,汉人的皇帝好解决,满人的皇帝却不好解决。
对此,胤禩表示他一点都不在意。
大清国亡了就亡了呗,真当事情能像秦始皇想的那么美,子孙千世万世,帝国千秋万代吗?
根据他梦中得知的那些未来来看,大清留着,嗯,还真不如亡了呢。
于是在一群人都不说话以后,还是胤禩开了头。
他说的建议是扩建绿营,从字面意思上看是扩招,但是绿营里都是汉人,说白了还是从汉人里招人。
胤禔面有难色,不过还是很捧场地夸了胤禩一句:“嗯,小八说的这是一个办法。你们可还有别的法子?”
胤禔夸胤禩,是因为他没让这场面冷场,让他彻底丢脸,但是其他人一看,自然也都顺着胤禩的思路走,都是些换汤不换药的法子。
胤禛出的主意比较狠,这中原原本也不只汉人一类人,不是还有滇人、苗人之类的吗?
这些人和汉人一样,都是比较抵抗大清的,依他的主意,倒不19 如把这些人一锅端,全编成军队,再把汉人移到这些人的住处,断了后路。
还有什么牢中的囚犯、流放宁古塔的罪人之类的,统统的编起来。
当然,打了巴掌,也要给甜枣吃,立功分地,封爵之类的,把当年秦国的那一套军功爵制用起来不就行了?
不怕这些人不为大清所用,顶多到时候多杀几个刺头儿就可以了。
他的主意一出,都没人说话了。
这手段,高明是高明,但是后患也多。
先不说这些人会不会束手待毙,只说现在还在民间,大清看不到的地方虎视眈眈的那些反清复明的“义士”,他们要是知道了这些情况,不多加利用才怪。
到时候大清就是众矢之的,不死也残。
相比之下,鼓动汉民自己参军倒是温和的办法,也能保证军中不会有太多的隐患。
真要像胤禛说的那样,怕是大军训练完了以后,心存不满的一群人揭竿而起,大清指不定就亡了。
胤禛不说话,虽然他的法子看上去狠,但是后患少啊,都是能马上解决的,胤禩的那种,后患太强了。
一群人最后想不出别的什么法子,说温和的,胤禩的最温和,说狠的,胤禛的最狠,还真没比他们俩好的。
把蒙古人放出笼,重演一回当年成吉思汗的旧事的话,大清就可以成为下一个南宋了,要知道,有明一朝,蒙古人从未放弃重回中原!
他们觉得狠的这个太狠了,实践起来难度也不低,所以一群人修修补补,只能给胤禩出的那个法子里多加些规矩。
什么上述几代都得是良民,家中无有罪人,农民出身的最好,不识字儿的可以算是捡到宝了。
还需要绿营里头有保人推荐。
这是要确认身份保证安全,绿营的人也都是地方上的人家出身,同出一地的,总能知道根底,不会让太多心怀叵测的人混进来。
牢中的那些囚犯也可以利用起来,反正他们都犯了罪,到时候就编成前锋军,熬过了多少场就能退到后头,前头是军功抵罪,抵完了就和其他人一样积累功劳。
有话说是穷山恶水出刁民,但是这些地方出来的人也好用,毕竟他们穷嘛,只要有想要的东西,就好办了。
一群阿哥你一言我一语补完了胤禩提出的扩建绿营的计划,胤禔最后信心满满地写了个折子,让在座的都署了名,太子署头一个,其余人按爵位走,胤禩因为是计划的提出者,又是亲王,所以名字跟在胤禔后头,和他排在同一列。
讲道理,不用说上呈以后可能会有的漏洞了,胤禩现在就发现一个他们没意识到的问题。
白莲教,也爱挑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人传教,甚至不只如此,三教九流,上至书吏下至黎庶,都有可能是白莲教的人。
不过他们的支脉众多,分散得很散,并没有一齐大规模发难的可能。
到时候真的有后患,那也是后头的事情了,中原的大好河山他们要争,外头西征打下来的土地,隔得那么远,安土重迁的汉人要争的可能性就不大了。
就像当年大元亡了和四大汗国的关系不算大一样,那时候的后患再爆发出来,胤禩也不在意了。
☆、选择
一群皇阿哥既然顶着为父分忧的名头,自然很快就把折子呈了上去。
主事人胤禔信心满满,再加上就连太子胤礽都被他拖下了水,这让他觉得,这道折子不通过简直天理难容。
然后他不按常理出牌的汗阿玛就把这道折子留中不发了。
康熙也在为这件事发愁,儿子们私下商量好了为父分忧,这是不错的,但是胤禔这样做,又有点撇开皇帝单干的意思,这让他不太高兴。
更何况,几个儿子各个在这道折子上署了名,这让他怎么知道这是谁的想法,又或者他们还有其他的想法没有?
这问题对皇帝来说也不好解决,本来用来考校儿子是最好的,胤禔如此莽撞地行动,却是打破了他的计划。
皇帝分别传召了自己的几个儿子,最先见的自然是太子胤礽。
胤礽倒没怎么发言,仿效成吉思汗当年的西征,得利最多的也不是他,因此他的立场倒可以说是最客官的。
听完其余儿子的表现,皇帝心中已有了数。
他不怕他的儿子想出坏主意,坏主意也是主意,只要提出主意来了,那这个儿子总是有可取之处的,他反而怕儿子庸庸碌碌,一事无成,丢了自己的脸。
胤禛的法子听起来狠辣,但是后患其实是最小的,可是大清没有办法完全保证那些滇人、苗人之类的束手就擒,到时候消息传出去,怕是天下都要四处起火了。
大清如今的战斗力根本没有面上那么光鲜,胤禛的法子也只能听听就算。
不过从这主意来看,这个儿子确实是个可造之才,能狠得下心来。
胤禩也不错,第一个出言的就是他,显然私下里也常在想这件事,要为君父分忧。
这法子再加上其他人想出来的牵制的办法,基本上就能把隐患缩小了。
而且就算这队伍里混进了那些反清复明的反贼也不怕,左右是要带出去打仗的,到时候出了什么问题,也不会危及大清本土。
他私下里派去的人已经抓到了反贼的骨干,到时候若是能顺藤摸瓜,把军中的那些人一网打尽就更好了。
当然,皇帝八岁登基,如今才康熙三十六年,四十几岁的年纪,可以说得上是正当盛年,宫里常有小阿哥出生,也能证明他的龙精虎猛,这件事情他也不急,准备徐徐图之。
先把俄罗斯那一关应付过去再说。
彼得一世现在也没动手,只是派了使臣来“谴责”大清的行为,对康熙来说,这简直是不痛不痒,半点都不在乎。
若是彼得一世没有别的后手,那说明俄罗斯暂时不想和大清开战,那他就更有时间抽出手来做别的事情了。
在蒙古待了两个多月,皇帝带着一群人浩浩荡荡地回京了。
皇帝儿子和年长的孙子们都被带去了蒙古,平日里陪着解闷儿的几个孙媳妇儿这回也被带了出去,太后老太太在宫里闷闷不乐的,很不开心,就连宜妃陪着说笑解闷都没让老人家开怀。
太后年纪大了,喜欢热闹,为了防止老人家生病,皇帝特意让宫妃、皇子福晋选出适龄的娘家女孩子来,带到宫里让老太太掌掌眼。
其实这也有提前想看的意思。
明年就是康熙三十七年了,又是一次大选,五贝勒胤祺、七贝勒胤佑都已经选好福晋了,这一回宫里只轮到一个纯亲王胤禩,剩下的那些等着栓婚的都是宗室。
能被选为皇子福晋的,家世都不错,若是家里有适龄的姐妹的,这一回说不定就雀屏中选了呢?
胤禩在不少人家眼里是香饽饽,让老太太先相看一遍也好,起码在她面前走个过场,脾性如何也都能摸清楚。
宫里人闻弦歌而知雅意,让娘家带来的女孩子不少,不过家世不好的宫妃也没有自取其辱。
大家闺秀的教养很好,不会在宫里随意笑闹——她们也不敢随意,谁知道什么时候就因为没规矩而牵累家族了?
但是在太后的宁寿宫,专门为太后说笑逗乐的时候,欢声笑语是绝不会断绝的。
胤禩是在见到他前世的福晋毓秀的时候才意识到宫里最近这么热闹是怎么回事的。
他在宫外有王府居住,进宫给额娘请安所花费的时间也不多,所以宫里最近的热闹他没有意识到。
毓秀是被胤禟带到他身边的,因为她也姓郭络罗,好歹和宜妃沾着亲,所以胤禟被吩咐要带着这个“小姐姐”在宫里转一圈。
胤禟挺不乐意,只囫囵地带着人随便走了一圈,也没多接触,虽说互相之间都是亲戚,但仔细论起来,一点都不亲近。
在见到胤禩的时候,胤禟兴致勃勃地就冲过来了,后头毓秀跟着他,也没头没脑地往胤禩这里走,胤禟这才一拍脑袋,发现自己把事情搞砸了。
胤禩是知道毓秀她们家的情况的,毕竟上辈子那就是他的妻族嘛!
毓秀虽说姓郭络罗,但是自小就没在郭络罗家待过,只是安亲王当年为了给小外孙女攀亲,叫福晋带着人往宜妃这里拜见过几回,认过亲戚,事实上,她是在安亲王府长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