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沅的后宅生活完本[清穿]—— by:阿狸小妃
阿狸小妃  发于:2016年11月28日

关灯
护眼

花梨木梳妆台,玻璃风灯,彩锦如意六角小盒子,芙蓉白玉杯,和田白玉茶盏。
檀木箱子里,各色的绸缎布匹:方格朵花蜀锦、鸟衔瑞花锦、玫瑰紫缎子、天水碧、月华锦、雨华锦、嘉定斜纹布、喜上眉梢妆花锦。
“姑娘,这是二太太当年的嫁妆册子,这些年我家太太保管着,您看看。”
傅沅接过那册子,打开看了,不由得有些咋舌。母亲当年的嫁妆,竟有这么多,她方才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家具摆设,古董字画、金器玉器、衣裳首饰,叫人看的眼花缭乱。
陶嬷嬷见傅沅看着,笑着道:“老奴还要去太太那里伺候着,姑娘若没有什么别的吩咐,老奴就先告退了,有万嬷嬷陪着姑娘细看看。”
陶嬷嬷深知,有她跟着在这里,四姑娘和万嬷嬷有些话不方便说。这个时候,她们这些当奴才的就要有几分眼色了。
“劳烦嬷嬷跟着过来一趟。”傅沅点了点头,对着陶嬷嬷道。
“姑娘哪里的话,一切都是分内之事,能得姑娘差遣可是旁人求都求不来的。”陶嬷嬷奉承了几句,便福了福身子转身退了下去。
见着陶嬷嬷离开,傅沅才将万嬷嬷手中的册子递到万嬷嬷手中:“嬷嬷服侍母亲多年,您也看看。”
万嬷嬷应了一声,双手将册子接了过来,看了许久才开口道:
“大太太执掌中馈,自不会叫人在夫人的嫁妆上动手脚,让人知道了,失了体面。”
万嬷嬷说着,又上前打开一个正面刻着芙蓉花的檀木箱子来,里头放着人参、丹参、何首乌、灵芝、麝香、雪莲等贵重的药材。打开那箱子的一瞬间,屋子里就弥漫出浓浓的中药味儿来。
“这是当年夫人快出嫁时二老太爷专门叫人从南边儿送到京里的,只可惜夫人......”
万嬷嬷说到此处,没再继续说下去,只将话题转移了开来,和傅沅说起一旁的古玩字画来。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傅沅和万嬷嬷才从库房里出来,门口的丫鬟见着二人出来,忙迎上前去,道:“四姑娘,夫人吩咐奴婢再抄写一本嫁妆册子,说是抄好了,下午要叫陶嬷嬷给二太太送去。”
傅沅哪里不知张氏是什么意思,忙点了点头,开口道:“这本册子是母亲当年出嫁的时候所用,我自然是想留在身边,劳大伯母费心替我想着了。”
“姑娘不必客气,等晚些时候抄录完了,奴婢给您送到蕙兰院去。”
“太太这会儿还在听各处的管事回话,要不姑娘先随奴婢到耳房喝几杯茶。”
傅沅听着这话,摇了摇头:“大伯母忙完,好歹能歇上一会儿,我就不过去了。”
傅沅说着,就告辞离开,带着万嬷嬷出了碧霄院。
丫鬟初兰送走了傅沅,便去了正房回话了。
“太太,四姑娘看了会儿嫁妆,这会儿回了蕙兰院了。”
张氏听着,点了点头,扫了一眼坐在桌前的大姑娘傅娅。
“我看沅丫头还是不错的,没像那些眼皮子浅的,非要将那嫁妆一一清点过才放心。”
傅娅听了这话,跟着点了点头:“这些日子相处着,我也觉着四妹不错,可见陈老夫人对四妹疼爱有加,才将四妹教导成这样的性子。”
说完这话,傅娅终于是忍不住带着几分担心道:“明日二婶递牌子进宫,不知能不能劝动太后娘娘。”
张氏愣了一下,低头看着女儿掩在眼底的不安和担心,轻轻叹了口气,将手覆在她的手背上:“放心吧,她自小在宫中长大,太后对她不是一般的情分。”
话虽这样说,张氏心中也没有多少底气,皇后和太后素来不和,事关东宫太子,若是纳妃最后还是要皇上的圣旨。不知道,皇上心里是怎么想的。
如今,只能往好处想了。
......
第二天天才刚刚亮,黎氏就带着傅珍出了宣宁侯府,乘车进宫去了。
马车摇摇晃晃过了约莫半个多时辰的样子,便在高大肃穆的宫门前停了下来。
马车里,傅珍穿着一件鹅黄色净面四喜如意纹妆花褙子,下头是藕绿色镶金丝万福苏缎长裙,梳着如意髻,戴一支赤金镶南珠簪子并两朵珍珠珠花,手腕上戴了一只莹润的黄琥珀手镯,脚下一双绣梅花月牙缎鞋,眉目娟秀,多了几分清丽婉转的气韵。
黎氏将女儿从上到下打量了一番,满意地点了点头,嘱咐道:“一会儿进了宫里别多说话,太后问什么就答什么。”
听着黎氏的话,傅珍点了点头:“女儿知道的。”
这些日子,她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过来的,宫里头的嬷嬷颇为严厉,先时她还端着小姐的架子,不想那么辛苦。后来却发现,越是忤逆了管教的嬷嬷,日子就愈发不好过,那嬷嬷丝毫不顾忌她的身份。
短短半个月,她却像是过了一年一样,她再也不想重复那样的日子了,只能收敛起自己的任性,做出一副乖巧懂事的样子。
她不知道为什么,每当这样子说话行事,就觉着举止投足间有几分傅沅的味道,叫她心里很不是滋味儿。
陶嬷嬷先下了马车,才扶着黎氏和傅珍走了下来,又到宫门前递了牌子进去。
等了有小半个时辰的功夫,才有宫女从里头出来,引着她们进去。
这宫女叫含玉,是在太后身边伺候的,行事稳重规矩,很得太后喜欢。
“听说前些日子太后去了奉国寺礼佛,寺院里阴凉,太后她老人家膝盖可疼过?”
黎氏自幼在太后身边长大,深知太后膝盖上的毛病,一到阴凉的地方受了寒就会疼痛,太医看了好些年都没看好。
听黎氏问,宫女含玉恭敬地回道:“回郡主的话,奴婢们都知太后腿疼的毛病,出来的时候就带了貂皮毯子,又有随行的太医在,屋里还燃了银丝炭驱寒气,太后膝盖初始有几分不适,过了两日倒也没什么大碍。”
听含玉这么说,黎氏点了点头,一路上又问了些话,很快就到了太后所住的慈安宫。
慈安宫主宫区呈南北方向,共有三进院落,院墙外东、西、北三面均有夹道。院落南慈安宫门为琉璃门,门前为一个封闭的小广场,广场东侧是徽音右门,慈安门内正殿即慈安宫。殿坐北朝南,黄琉璃瓦歇山顶,殿门悬皇上御书“慈安凝宣”的匾额。
宫女含玉先进了殿内通传,过了片刻,才从殿内出来引了黎氏和傅珍进去。
“郡主快些进去吧,太后娘娘听说郡主进宫请安,很是高兴呢。”
黎氏含笑看了她一眼,带着傅珍缓步走进了殿中。
殿中一股淡淡的檀香味儿,傅珍随着母亲黎氏缓步上前,心里生出几分紧张来。
“妾身给太后请安。”
“臣女见过太后娘娘。”
才刚跪下,就听着软榻上的声音道:“好了,都起来吧,哀家这里哪里有那么多规矩。”
黎氏和傅珍应了声是,便站起身来。
太后的视线落在傅珍的身上,看着她这般打扮,笑道:“才多长时间没见,珍丫头就出落的叫哀家都不敢相认了,果然是小姑娘家,一天一个样。”
听着太后的话,黎氏一笑,道:“可不是,我先时还发愁这孩子任性,叫我给惯坏了,如今才能放心了。”
黎氏陪着太后说了几句话,突然听太后问:“哀家听说当年谢氏生的女儿如今回了宣宁侯府,怎么今个儿不一块儿带来给哀家瞧瞧。”
☆、第34章 姜氏
“哀家听说当年谢氏生的女儿如今回了宣宁侯府,怎么今个儿不一块儿带来给哀家瞧瞧。”
黎氏没有想到太后竟会突然提起傅沅来,嘴角的笑意立时就僵在了那里,半晌才回道:“没太后懿旨,妾身怎好唐突地带她进宫里来。再说,那孩子才搬回府里来,也该好好学习学习规矩才是。”
黎氏说完,不着痕迹看了坐在软榻上的太后一眼,揣摩不出太后突然提起傅沅还叫她领着进宫是何缘故。
“嗯,那孩子是在淮安侯府老夫人身边长大的,想来规矩不差。”太后说了这一句,就指了指一旁的绣墩道:“坐吧。”
黎氏谢过,这才上前坐了下来,傅珍跟着站在了黎氏身后,眼底闪过一丝不快来。
明明母亲才是在太后慈安宫长大,太后在母亲面前,却是提起傅沅来。
傅珍微低下了头,将眼底的不快压了下去。
“前些日子太后去了奉国寺,寺庙阴凉,太后腿疼的毛病可犯过?”
听黎氏这样说,太后指了指站在一旁的含玉:“她们伺候的好,又有随行的太医跟着,没什么大碍。”
黎氏点了点头,又说了几句,才装作不经意问起了东宫的事情来:“妾身听说皇后娘娘要替太子殿下纳侧妃,不知是看中了哪家的姑娘。这些年太子殿下跟前只景阳郡主一个,真是难为了皇后娘娘。”
宫中人人皆知太后不喜如今这位继后,黎氏深知太后的心思,说出这话来也不怕太后怪罪。
太子是姜氏嫡出,自然不得太后喜欢,东宫太子妃无所出,正合了太后的心意。
太后听到这话,拿起手中的茶盏轻轻抿了一口,叹了口气道:“也是太子妃肚子不争气,就连景阳郡主也是侍妾崔氏所生。别说是皇后了,就是哀家,也想着要替太子纳个侧妃,日后诞下皇嗣才能对得起列祖列宗。”
说到这里,太后的话音顿了顿,视线朝坐在那里的黎氏看去:“哀家是听说,皇后很是喜欢你大嫂嫡出的长女,闺名好像叫傅娅。”
听太后说起傅娅来,黎氏忙回道:“这事妾身也听了一些风声,原来真有这事。妾身这些年瞧着大姑娘很是不错,知书达理,孝顺懂事,比妾身的珍姐儿不知强了多少倍去。再者,这两年娅丫头跟着大嫂学着管家,原以为她小姑娘家压不住底下的奴才,哪知却是叫妾身好生诧异,那孩子倒真真是个厉害的,小小年纪行事便很是有几分章法,因此也很得府里老太太的看重。”
黎氏说完,看了太后一眼,迟疑了一下,才又说道:“倘若娅丫头能进了东宫,皇后娘娘多半要高兴坏了,妾身私下里觉着,她比太子妃要强上许多。”
太子妃姜鸾是姜氏的侄女,只是进宫多年,竟不如一个崔氏得宠,倘若没有皇后在,她太子妃的位子怕早就保不住了。
因着这,宫里好些人都将姜鸾这个太子妃看轻了些。
“也是,大哥任礼部尚书,大嫂又是文渊阁大学士张大人的内侄女,生出来的女儿哪里能不聪慧。”
黎氏说完这话,便止住了话语,不再说下去了。
她知道,太后娘娘肯定明白了她话中的意思。
傅呈礼是礼部尚书,张氏又是文渊阁大学士张大人的内侄女,倘若叫傅娅进了东宫,不是给了太子很大的助力?
她相信皇后姜氏也正是看重了这一点,才叫人透出那些话来的。
向来是姜氏越想办成什么事儿,太后便越是从中阻挠。
黎氏想着,嘴角微微勾起一抹笑意来。
太后听着这话,嗯了一声,就拿起桌上的茶盏喝了起来,转而又说起别的事来,说着说着,竟说到了傅珍的身上。
“哀家记着珍丫头今年是十岁?”太后的视线落在傅沅的身上,出声问道。
听太后问起这话来,黎氏忙笑着回道:“太后记性好,珍姐儿是十岁不错,妾身先前还以为这孩子被妾身惯坏了,哪知这大了一岁,就懂事起来了。”
“嗯,瞧着是乖巧了几分,等过两年定了人家,寻一门好亲事,你这当娘的也能放心了。”
黎氏听到太后这话,笑道:“太后说的没错,只是妾身心里也不知该给她寻个什么样的人家,到时候还要太后您多疼这丫头几分了。”
黎氏说完,就带着几分期盼看向了坐在软榻上的太后。
太后笑了笑,便应了下来:“嗯,你既开口了,哀家哪里能不应了你,好歹珍丫头也算是哀家的半个外孙女儿。”
太后说着,对着站在那里的傅珍招了招手:“来,到哀家这儿来。”
傅珍应了声是,缓步走上前去,再离太后一步远的地方停了下来,福了福身子叫了声:“太后。”
太后拉着她的手将她打量了一番,对着一旁的宫女含玉道:“哀家记着前些日子内务府新送来一对金镶红宝石垂珠耳环,你拿过来。”
含玉应了一声,很快就进了内室,从梳妆盒里拿了这对耳环过来,呈到了太后手中。
“叫你母亲给你戴上,让哀家瞧瞧,这耳环比你如今戴着的更配这身儿衣裳。”
黎氏听着,便站起身来,笑着道:“太后的眼光自然是极好的,不用看也知道。”
说着,上前从含玉手中接过那耳环来,替傅珍换着戴上了。
太后看了她几眼,笑着点了点头:“这孩子生得好,小姑娘家竟也能压住这对耳环。”
听太后这样说,傅珍眼底露出几分欢喜来,这些年因着母亲太后也赏过她不少东西,可还是头一回对她这样亲近。
傅珍笑着福了福身子,谢恩之后,才又重新坐了下来。
正说着话,就听到外头一阵脚步声,有宫女进来回禀道:“回禀太后,皇后娘娘和太子妃来给您请安了。”
听到宫女的回禀,太后脸上的笑意收敛了几分,才对着那宫女吩咐道:“叫进来吧。”
“是。”那宫女应了一声,福了福身子转身朝殿外走去。
很快,就领着皇后姜氏和太子妃姜鸾从殿外进来。
姜氏身着一身湖绿色绣烟霞紫芍药宫装,梳着流云髻,发上插着一支累丝嵌宝石金凤簪,款款进来,说不出的贵气。
身后的太子妃姜鸾,则是一身杏黄色绣牡丹宫装,下头是散花如意蜀锦裙,是个清丽佳人,只是眉目间带了几分哀怨之色,不免叫人瞧着觉着不大喜气。
见着二人进来,黎氏和傅珍便站起身来。
“臣妾给太后请安。”
“孙媳给皇祖母请安。”
皇后和姜鸾缓步上前,俱是恭敬地请安道。
太后的视线朝姜鸾看了一眼,见着她眼底胭脂都盖不住的青色,露出几分嘲讽来,开口道:“都起来吧,今个儿不是十五,怎么过来了?”
太后平日里礼佛,喜欢清静,便将后宫妃嫔每日一次的请安改成了每月十五一次。
今个儿不是十五,皇后却是带着太子妃姜鸾过来了。
听太后这样说,皇后面色不变,恭敬地回道:“是臣妾听说平淑郡主进宫了,想着许久没见郡主,就过来了,还请太后不要怪罪臣妾才是。”
皇后说这话的时候,语气虽带着几分敬意,到底不是出自真心。
她这个皇后向来不得太后喜欢,自然也不会一味地伏低做小去讨好太后。
太后听她这么说,眼底露出几分恼怒来,却是叫她坐了下来,转头对着一旁的太子妃姜鸾道:“你身子可好些了?”
姜鸾听太后问,忙福了福身子道:“孙媳吃了药好很多了,谢皇祖母关心。”
太后点了点头,对着皇后和姜鸾道:“都坐吧。”
“谢太后。”
黎氏和傅珍给皇后见礼后,这才上前几步,坐了下来。
皇后说了几句话,就将视线落到了黎氏的身上,出声问道:“去年中秋宴上本宫见过府里大姑娘一面,瞧着很是懂事,不愧是宣宁侯府教导出来的。”
皇后这些话说出来,丝毫不顾侄女姜鸾的脸面,姜鸾却是面色一阵发白,眼底露出几分哀怨来。
黎氏听着这话,脸色微微变了变,笑着道:“娘娘谬赞了,她哪里担得起娘娘这般夸奖。”
“是郡主谦虚了,这些年京城里的姑娘,能入了本宫眼的不过几个,府里大姑娘是不错,听说还跟着张氏管着后院的事情?”
黎氏点了点头,视线朝坐在软榻上的太后看去:“方才妾身还和太后提起娅丫头来,这会儿娘娘您又问了起来,那孩子真真是有福气。”
皇后笑了笑,却是站起身来对着太后福了福身子道:“正好说起这事儿来,臣妾有一事要讨太后示下。”
“臣妾这侄女肚子不争气,这些年未能诞下子嗣,臣妾想着给太子纳个侧妃,瞧着宣宁侯府的大姑娘就很不错,有福气的孩子。”
“昨个儿皇上过来,臣妾已将此事和皇上说了,皇上倒对这傅大姑娘很是满意。”
☆、第35章 烫手
皇后姜氏说完这话,便低下头去等着太后示下。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