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怎么分配?”
“这两年随着畜力和铁质农具的加持。特别是曲辕犁的研制出来,一头牛如今一天犁地面积能到三四亩之多。
以目前新地的土地保有量,一百头牛齐齐下地,得要花半个月多才能耕完。
但比起以前一人几天一亩地这样的效率,已经快上许多倍了,大伙儿也轻松了不少。”
“你们算算看,现在部落一个人大概需要几亩地才能过活?”桑榆沉吟一下道。
在现代,国家一直以来坚守着18亿亩耕地红线的政策,人均一亩三分地就是这么来的。
而在这里,没有化肥加持,一亩三分地是没有办法养活一个人。
大家闻言,低下头,拿着笔在纸上写写画画演算过后,就有人得出了答案。
“首领,两亩地可养活,个头大能吃得多费点粮食。不过我们把小孩子的人数也算在里头,平均下来只多不少。”
大米道:“再加上养殖队肉类加持,人均两亩至三亩的产量,还是能解决一个人的温饱问题。”
和桑榆计算的差不多。
她这才露出满意的笑容:“目前新地的土地开发量,已经基本足够养活三地的人口了。
等桐镇的农业彻底发展起来,粮食将会呈现出富余的状态。
不过以后的人口只会越来越多。所以土地开发的脚步也不能停下来。”
几名骨干皆纷纷点头同意她的看法。
枝却有些为难道:“继续开发土地,还要耕种养护,单单我们这点人怕是不够。”
“这个事情我都考虑过了,以后新增进来的人口,主要还是往农业方面填补,至少年底之前,会有一千人入驻新地,你看要多少人,跟我说。”
听到还有一千人加进来,枝就彻底没了什么顾虑。
“现在农忙时候整个部落都来帮忙,倒也还好,所以我们也吃不下那么多人。”
“嗯,到时候给你安排五百人,种植队就直接扩充到八百人,你们几个骨干人员到时候主要重心还是要放在管理和经验的传授上面,不要自己还要下地耕地,我们的人才不是这么用。”
“是!首领。”
在种植队这里开完会后,桑榆又去手工队找梅。
梅最近才把河边的几个大水车给完善好,如今正在做一些收尾工作。
见到桑榆来,忙迎上去。
桑榆一边打量着河边新建的这几座巨大的水车,再顺着连接的机关,到达其动力所带动的作坊,心里松了一口气。
一旦机械发展到了这个地步,手工队这些人的思路就会被打开,不再受以前固有思想所束缚,部落的未来科技只会是一往无前。
“来是想给你安排个活。”桑榆开门见山地道。
“正愁没新的活干呢,首领尽管说。”梅笑道。
“要做车子,就是我们现在拉货拉人,都得靠着马和驴直接驮运,能拉得太少了。而且通往岩石部落的这条大路也差不多快建成,所以我想弄个车子出来。”
梅对车子一点概念的都没有,不过听着桑榆说完,她是大概懂得自家首领是想要什么样的一个东西。
大抵就是让马儿拖着走的一个东西。
但是怎么拖,怎么设计,她还有些懵懂。
桑榆指着不远处正在转动的水车轮子道:“设计理念和简单,你看那个轮子。要是有那么两个小轮子各一边,连着同一根轴,上面架上木板,然后绑到马背上,借助畜力,轮子随着马儿的奔跑,也跟着转动起来,是不是就可以快速地朝前跑动了。”
梅惊呆了,原来还可以这样。
她直接举一反三道:“然后板子上还能装很多东西,这些东西的重量没有直接压在马背上,马儿也没那么重的负担,还能拉更多东西。”
见到桑榆点头,她又继续道:“要是想要拉很多人,就把板子围起来,做成一个小房子,会移动的小房子,还能防风防雨。”
“对,我想要的就是这么个东西。但是问题就是,轮子要怎么做。如果只是木头来做,会不会太过颠簸,也容易散开,有没有什么又软又结实的东西可以裹住车轮子,减少震动和对轮子骨架的磨损。”
桑榆能想到的就是橡胶,但是橡胶树有没有还是个问题,国内据说有橡胶草,但自己也不认得。
只能暂时用木头做着,先满足拉货需求。
梅得了桑榆这一启发,脑子里早已疯狂地转动起来。
桑榆见她这副模样,原本还想跟她说韶融才事情,感觉对方心思已经全部跑到马车的制作上,只好叹了口气走了。
可才出门,就看到门口蹦蹦跳跳地来了个小姑娘。
不是韶融还有谁。
后面还跟着高四岁多的女儿,桑憬,见到桑榆,韶融停下脚步,两人恭恭敬敬地朝她行了礼,乖巧地叫了声「首领好」。
如今庄老掌管具体教学事宜,还涉及礼仪,这些孩子如今在礼这一方面,规矩了不少。
桑榆笑道:“这么早就放学了,看来是交到新朋友了。”
桑憬却赶紧抢答道:“不是新朋友啦,是老朋友。”
桑榆摸了摸鼻子,“看来两位认识挺久了,是我没搞清楚状况。”
韶融这才有些委屈地道:“首领,今年您就只去学校上了一次课,先前答应辅导我功课的,一次都没有。”
桑榆有些心虚,道:“最近确实有点忙,不过择日不如撞日,走吧,去我那儿,我给你辅导功课,顺便检验一下这段时间都学到了什么东西。”
韶融闻言,脸上露出雀跃之色,桑憬也跃跃欲试,想跟着一起走。
却被桑榆无情打断,“你都还在幼儿园,去了能辅导你什么?”
“可是我想跟韶融姐姐在一起,我会乖乖的,我不出声,不打扰你们。”
这个小家伙是部落的第一个孩子,桑榆自然也是疼爱她的,见她这幅可怜兮兮的样子,不过是想逗她玩一会儿。
“行吧,这次暂时破例让你跟着。”
桑憬笑嘻嘻地跑过来抱住她的大腿。
一旁的韶融见状,脸上露出羡慕的表情。
桑榆知道她如今跟自己阿母聚少离多,难免孤寂,好在梅跟娅私交不错,也时常关照她,她祖父也在这儿,小姑娘这半年来总的来说过得还算可以。
“你梅姨这两天怕是又要忙起来了,去跟她说一声咱们就走吧。”
韶融这才快步朝屋内走去,但很快就出来了。
“走吧……”桑榆说罢,一边牵着一只小手,朝自己院子的方向走去。
“首领,老师天天叫我们练字,我手都疼了,我能不能不练了呀,反正我都会了。”
“那不行……”桑榆道,“做一件事情,要不断练习,多练练,才能百炼成钢。”
第120章
对于梅来说,在明白了设计原理后,打造一辆马车并不难。
其实就是拼接的过程。
两个轮子加一个转轴,把板子装上去,套上马就可以拉着走了。
难就难在,轮子怎么做才能更牢固,轴子采用什么材质才能更耐用,更灵动润滑。
她带着研发队的几个同仁,不过花了三天的时间,就把马车给制造出来了。
并把马儿牵过来,套上车子走了一圈,一边走一边观察。
再对其进行改进。
前段时间刚弄完的大水车,他们在建造马车的时候直接将轴承的设计给搬过来用。
桑榆也第一时间过来看了,从造型和构造上,没什么好挑的,主要问题还是轴承。
“梅,这个轴承,怕是还得再改进一下,生铁不行。”
“可部落目前最坚硬的材料。按理说是铁,如果铁都不能作为轴承,那就算我们用上最坚硬的木头,也未必能坚持得久。”
“纯铁的强度是足够的,但轴承材料不仅仅有强度的要求,而且有弹性和韧性的要求,纯铁的韧性太差,也很容易断裂,不是做轴承最佳材料。”①
梅听完,有些担忧地看着外头那几架大水车。
这些水车,其中有两架是以铁来作为轴承。
桑榆知道她的担忧,道:“暂时能坚持一段时间,但还是得换其他材料,那就是钢。”
“钢?”
其实桑榆对制作钢的原理并不太懂。所以先前在制作大水车的时候,也暂时默认了她的做法。
只是前几天带着韶融她们去院子的半路上,突然冒出了「百炼成钢」这个词,这时候脑子里就突然就像打开了某个开关。
铁的用途很广泛,延展性好,硬度和强度很高。但是铁有一个很明显的缺点是。一旦遇到潮湿的空气容易生锈,而且它的韧性不好。
钢则不一样,它的强度也很强,具有更高的耐磨性、韧性,和耐腐蚀性,是机器关键部位的核心材料。
所以轴承这个部位最好的材料就是钢。
“钢是比铁还好的东西,比铁更硬更耐磨。”
梅几人对这个钢瞬间充满了好奇心。
“首领知道怎么锻造出钢来吗?”
“其实我们在之前打铁的过程中,偶尔也获得过钢这种东西。”
钢和铁最大区别就是制造工艺不同,钢材中含碳量会低于2%,然而铁材中含碳量高于2%。
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但取粗铁,煅之百余火,每煅称之,至累煅而斤两不减,则纯钢也,虽百炼不耗矣。”
百炼钢的制作过程其实就是把铁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反复锻打,将铁中的杂质物清除,使其组织和成分也在锻打的过程中变得更加均匀、致密。②
“走,我们去打铁场看看。”
梅和研发小组的成员赶紧跟上桑榆的步伐。
到了打铁场之后,桑榆直接冲着树道:“你们这里有哪些铁器捶打的时间是最久的?”
树二话不说,将她们带到了最头头的两个打铁板床附近,道:“这两个打铁处是连接了水排。一旦连接动力,上面的两个大铁锤就会不停地有规律地进行锤击,只要不断开动力,它就永不停歇,我们工人只需夹着烧红的铁块不断翻动,调整塑性就可以了。”
“这么说来,在这两个铁床打造的铁器不止是捶打了百十下咯?”
树笑了,道:“上千下都有。”
“这两个铁床打造出来的铁器和其他的有什么区别吗?”
“更光滑,更柔韧,而且不容易生锈,其他铁床的铁表面比较粗糙,上边还有这种大大小小的颗粒,沾点水就锈。”
树说着赶紧把负责那两个机床的工人拉过来,让他们给桑榆介绍自己的工艺。
而打铁场的这些工人,从一开始就一直呆在这,也渐渐地摸透了这些铁的属性。
因为有了水排加持,鼓风和捶打不需要动力,让他们省去不少去气力,他们发现锻打次数越多的铁块就越坚硬质量更好。
于是就不断地锻打,在持续捶打之下,铁片不停地延伸,他们就把铁片折叠起来继续锻打,淬火之后,就成了一把绝世好工具。
这两名工人说着,就把把平日他们锻造的铁器和其他机床的铁器拿出来对比,桑榆看着眼前区别明显的成果,此时心中已然明了,这两个铁床锻打出来的铁块,已经接近钢的水平了。
虽然工艺更复杂些耗时更久一些,但用来制作一些机械的核心材料,是值得费这些功夫。
于是她将钢的原理和大伙说了一遍,让这两个铁床开始打造轴承,回头把水车上面的木质和铁质的轴承给替换下来,同时用于马车车辆的制作上。
“在原来锻造的基础上,还要不断捶打,确保能达到钢的品质。”
“那个长长的圆轴要换成钢的材质,而轴承在靠近轮子的那个地方,要做两个钢圈,大圈套小圈,中间装入钢珠,这种设计能够更好地支撑旋转体的作用,同时减轻摩擦阻力,回头我把图纸画出来,你们造着做就行。”
确认部落的钢材能打造出来后,桑榆的思路就打开,很快就想起了现代见过的轴承结构。
一旦这样的轴承做出来,那就意味着,部落的一切动力装备以后都可以在这个基础上面发展,先前所遇到的机械运动阻力和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梅等人被桑榆的设计理念再一次震惊到了。
“轴承装上去,必须要加上润滑剂,先前我们用动物的脂肪来润滑,暂时可先这么用,往后等有时间了,我们再慢慢提炼其他的更好的代替品。”
“等马车的事情做好了,把打铁场的十个打铁机床尽量换上自动水排动力,减少人工的体力支出。”
这个装备势必要花上好一段时间,但未来能省去很多功夫。
梅和树知道这个事情的重要性,立即领命。
“水车的事情需要进一步完善,梅你具体安排。”
“是首领……”
部落有钢了,虽然少,但至少能解决核心材料问题,桑榆整个人感觉都像是踩在云端上。
而手工队的这几名智囊团,一点都没让桑榆失望。
大约花了三个月的时间,部落的第一第二辆马车就打造出来了。
一辆载人,一辆载货。
载人的那辆有棚顶,像个小型的屋子。
采用的木头尽量轻便,以减少马儿的负重。
载货的,只需要在底板周边围上护栏,使货物不掉下来就行。
桑榆亲自检查过他们新设计出来的轴承。和现代的一模一样,车子在运动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