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情和尚醉迷风流道士————绯村薰薰
绯村薰薰  发于:2008年12月22日

关灯
护眼

      丁香每次看到儿子如此孝顺都是心头甜甜的,她握着晏无双的手说到:"我家的无双只怕是这世上最好的儿子了,娘能有你这样的好儿子真不知道是几世修来的福分呀!"

      
      晏无双一边大献殷勤,一边对丁香说到:"孩儿近日习得许多道家之理念,深悟修为升仙之道,不知母亲可否应允孩儿走访各地的名庙仙观以求得道飞升之妙方?"
      
      丁香原本就对神仙鬼怪之事深信不疑,再加上她曾亲眼看过"呼风唤雨"的仙术,此刻她对于晏无双的这个请求显然是毫无抵抗力!
      
      "无双呀!你要去当道士么?"
      
      "是呀!若是孩儿自己修炼出玄妙之法术,也许可以自行破解掉我此生的所有劫难呢!这样就可以不用怕什么‘女人劫'了呀!"
      
      "嗯!我儿说的有道理。为娘的还听说道士们可修长生不老之术,你要是修成了,可要帮娘养颜驻容哦!"
      
      "那是自然的!若不是有母亲,那会有我嘛!我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肉,我不痛您还去痛谁呀?"
      
      "嘻嘻......"
      

      三言两语之间,晏无双已然是搞定了他的母亲,重新获得了"自由"!本着趁热打铁的原则,次日清晨晏无双整理了行囊,带上贴身的护卫"段添锦"便辞别了母亲和父亲,踏上了求道成仙之路......

      

      重新获得自由的晏无双奔出家门首当其冲要做的事情当然就是先去喝遍天下美酒,毕竟他的生活理念就是"人生无酒不风流"。
      
      他一路南行,见到酒楼定然要进去畅饮一番。这日里他来到了风景如画的杭州,人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看着如斯的美景,怎么能少得了美酒助兴呢?晏无双选了一家视野颇为广阔的酒楼,准备畅快地小酌宜情。可是他进到酒楼里却发现风景最好的那扇窗子旁的座位已经被人占了,而且似乎还是一个道士!

      
      晏无双见一张方桌只有道士一人独占实在是浪费,他便上前询问道士:"这位仙长,您可否应允在下与您同桌而饮?"
      
      那位鹤发童颜的道人抬起头来看了看晏无双,微笑地点了点头,表示同意!晏无双也借机打量了一番眼前的道士,只见此道士俨然是标准的仙风道骨,一头飘逸的长发,一缕悠然的长须皆为雪亮的白色,那份轻逸之感好似是无风自飘;若是单看这发须,想来这道人也该是耄耋之年了,可是道士的容颜却是容光焕发,神采奕奕。

      
      晏无双坐在道人的对面,点了酒楼之中最好的酒。他一边观看窗外美妙的风景,一边执杯狂饮......酒过三旬,晏无双发现了一件及其有趣之事,坐在他对面的道人竟然也一直在一边欣赏窗外的风景一边酒不离唇。这时他对面的道人似乎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两人眼光相碰,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晏无双心中暗想:这样的感觉是不是就是所谓的"酒逢知己千杯少"??晏无双在京城时,经常被人戏称"千杯不醉小酒仙",他这时看着对面的道士,觉得那道士可以称作是"万杯不醉大酒仙"了!

      
      道士似乎是越饮兴致越高,他忽然从衣袖之中拿出毛笔一支,他蘸上酒水,竟然在墙壁上挥毫助兴:
      
      只贪饮酒与吟诗,炼得丹成身欲飞。
      曩劫曾为观大士,前生又是派禅师。
      蓬莱旧路今寻著,兜率陀天始觉非。
      料我年当三十六,青云白鹤是归期。
      
      晏无双不看此诗还好,他看了此诗,心中为之一震。他暗自寻思着:"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应当是往来于名山大刹,神异莫测,时称其入水不濡,逢兵不害的‘紫清明道真人'
      白玉蟾之作!"
      
      晏无双心中暗自欣喜万分,如果眼前之人真的是白玉蟾,他定然要拜他为师。就算当道士也要当一个辈分高的道士呀!
      
      晏无双为了保险起见,走到道人的身旁轻吟到:"这先生,神气清,玉之英,蟾之精,三光之明,万物之灵。大道无名,元亨利贞。"
      
      道人听了晏无双的吟诵,转过头来看着他,微笑着说到:"这位公子好眼力呀!"
      

      这简单的来言去语中似乎是什么都没有说,可是这两个人却已经是心意相通,彼此的思维全然了解了!
      
      晏无双听了道人的应答心中全然肯定了眼前之人便是师承陈楠,兼行神霄雷法,人称"能呼召雷雨,馘摄精魔"
      "心通三教,学贯九流,多览佛书,研究禅学。"的白玉蟾!
      
      古语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既然晏无双已经知道了此人就是白玉蟾,那他自然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世人皆知白玉蟾能诗善赋,工书擅画。晏无双从小已然是被父亲教导得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所以他的诗词歌赋、妙笔丹青决然是不输白玉蟾的。只不过他平时惰于写诗作画,只爱饮酒作乐;以致他纵然有经天纬地之才,却只是无名之辈而已!

      
      晏无双也从行囊中取出毛笔,他也蘸上了酒水,在白玉蟾的诗旁,作画一幅!本就喜好书画的白玉蟾眼见晏无双之作,喜爱之情溢于言表!晏无双笔法之流畅实非常人所能及,即使说他的画工不输吴道子、顾恺之、阎立本......亦不为过!不过可惜墙面上的名诗丹青皆为酒水所为,一席风、几抹尘......便消于无形。

      
      本就是在游山玩水的白玉蟾,路遇晏无双此等的风流才子,游兴大增。晏无双由于心中自有盘算,一连几日更是变着法的讨白玉蟾的欢心!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当然就是要拜白玉蟾为师......

      

      这一日,晏无双相伴白玉蟾的左右,来到了宝石山与栖霞岭之间横跨的一座山岭,放眼望去这山岭绵延数里,俯瞰西湖,风光秀美,简直就是"瑶台仙境"。此山岭正是"葛岭",在葛岭的半山腰上屹立着道学家、古化学家、医药家葛洪祖师当初修炼时所在的"抱朴道院"。

      
      既然是道士到了道院当然没有不进去拜拜的道理!白玉蟾甩着拂尘,步履轻盈地在山道上飞驰,那份轻逸好似蹬萍渡水、踏雪无痕一般。不肖一刻,白玉蟾和晏无双已然来到了抱朴道院。这抱朴道院的正殿为葛仙殿,殿里供奉着葛洪的塑像;葛仙殿的东侧有红梅阁,红梅阁内的板刻画廊保留了数十幅历代名人的字画......

      
      字画乃是白玉蟾和晏无双的共同喜好!他们一老一少自然少不了对字画品头论足一番。不过白玉蟾是专心致志地谈论,而晏无双却是一心二用地谈论!晏无双心中暗暗地寻思到:此处恰为道院,眼前之人乃是"金丹派南宗五祖"
      之一的白玉蟾,我此时若不入道,更待何时?
      
      晏无双拿定了主意后,扑通一声跪拜在了白玉蟾的面前,必恭必敬地说到:"紫清明道真人在上,在下晏无双望拜真人为师,潜心修炼内丹之法,希望真人可以收在下为徒!"

      
      白玉蟾对于突如其来的一幕似乎并为感到惊讶,他笑着拈了拈胡须,又拍了拍晏无双的头说到:"你这等天资聪颖、貌赛潘安、智胜孔明之人若是入仕,定然是前程似锦,功名利祿亦是唾手可得;荣华富贵、金玉满堂对于你来说也不过是囊中之物,你真的能放下这些浮华,而甘心道隐无名,道隐无言;道隐无形,道隐无相吗?"

      
      晏无双自幼只爱饮酒作乐,从来都是无心功名,所以,对于他来说,这些浮华其实真的是没有什么吸引力。他气宇轩昂地答到:"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常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译文:为人的道理,应该知道进退的分寸,凡事适可而止,不要自夸自大,因为自信自满的人,往往就像水溢流出来一样,得不偿失的,倒不如放下自满自大的心,使得自己安逸恬适。自恃自己聪明才智,就锋芒显露的人,将会受到别人的排斥与打击,因此这种人就不可能受到别人的拥戴与爱护。金与玉虽是珍贵之物,但仍是身外之物,因此纵然是富有之人,金玉堆积满堂,一旦临命终时,还是守不住的。所以修道之人,倘若能直取身中之金玉,养性命之真常,才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竭也。还有富贵之人,如不生骄傲之心,他人必定会以谦恭之心礼敬于你。倘若贪恋富贵,又骄傲自得,这将使人嫉妒批评,又是自取祸殃的开始。所以只有功成身退的人,才最合乎自然的天道了。)

      

      白玉蟾见晏无双答得入礼入法,加之他又非常喜爱如斯聪颖之人。他又绕有兴趣地问起了一些暗含道义的问题,他到想看看眼前这个人有多少的斤两!
      
      白玉蟾轻声缓语地问到:"你可知道道士为何要蓄留须发么?"
      
      若是放在半年之前,晏无双定然是答不出个所以然的,不过他为了入道,这半年里可没有少读道家之文章,现在这等问题已然是难不住他了!
      
      晏无双轻松地答到:"蓄留须发缘由有四。一曰:从道之标志也。二曰:顺应自然之规律。三曰:尽孝之意,胡须鬓发父母所授,不得轻易毁埙。四曰:养生保健。"
      
      白玉蟾满脸欢愉地点了点头,继续问到:"何为道教三宝?"
      
      晏无双心中暗笑,想不到他所读之书竟然全都可以用上了,总算那些圣贤书没有白读。
      
      他虽然是心中笑得眉飞色舞,脸上却全然是一副必恭必敬地样子答到:"道教原以:元始天王所化玉清天宝君、上清灵宝君、太清神宝君为道教三宝,尊为最高之神。然因道教以学道、修道、行道为本,故又有以所本的三要旨,尊为三宝者:(一),
      学道者:以玉清元始天尊为道宝尊,上清灵宝天尊为经宝尊,太清道德天尊为师宝尊,作为皈奉道法之「道、经、师」三宝。( 二
      ),修道者:以人身之「精、气、神」为修养性命,作出世工夫的三宝。(三),行道者:以「慈、俭、让」为立身行道,作入世工夫的三宝。盖基於老子三宝章云:「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是也。
      "
      

      这一老一少,一个问得兴致大发,另一个则答得通顺流利。如此这般,两人竟然如斯对答了好几个时辰。最后直把白玉蟾问得喜上眉梢,他一把拉住晏无双高兴地说:"在世若为师,得一徒如你足以!"

      
      白玉蟾的此言并非只替他自己说,而是对天下所有为师者说的,无论是什么人,若是收得晏无双这般天资聪颖的徒弟,都乃一生之幸事!
      
      白玉蟾一时高兴便真的收晏无双为徒了,他断然不会想到,由于他的一时兴致所至将会给全部的道士带来多大的灾难。也正是由于晏无双的师傅辈分至高无上,晏无双的辈分才会水涨船高,虽然他年纪轻轻,可是他几乎无论到了哪里都是师叔......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有句名言"梅花香自苦寒来。"吃不得苦中苦,自然也当不成人上人,白玉蟾初得如斯聪颖的徒弟,当然是要悉心地教导他一番。晏无双最头痛的莫过于诵读早晚功课。以他这等有着过目不忘功力的人,对同样的东西看到2遍以上简直形同是浪费时间外加精神折磨!

      
      不过白玉蟾事先也说的明白:玄门早晚功课,是道教徒早晚必诵的两部经典,是修道者的基本法则。功课者,课自己之功,修自身之道。修道之士要认真习诵,理解经意,深悟玄理,脚踏实地按经旨行持。道教讲结三缘,《早课》诵清静经,即分轻清之意,为祈求国泰民安,忏悔罪业,也可结仙缘。《晚课》诵救苦经,超度鬼魂,可结鬼缘。《午课》诵三官经,可赐福、消灾、解厄、赦罪,可结人缘。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