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侯完本[穿越古耽]—— BY:来自远方
来自远方  发于:2018年11月29日

关灯
护眼

在赵嘉和魏悦策马前冲,黑甲骑兵聚成洪流时,安息和大夏士兵竟不约而同让开道路,如潮水分开,容许他们通过。
见到这一幕,尚在努力拼杀的匈奴人差点吐血。
受到刺激,几名万长和千长战意飙升,无论面前的是安息还是大夏,只要不是匈奴人就砍,在阵中遍地开花。
不到几个回合,大夏和安息的战阵就撕开数个缺口,匈奴人鱼贯而出,头也不回向西南逃窜而去。
为何不追在伊稚斜身后?
有眼睛的都能看到,汉军死咬住左谷蠡王不放,打又打不过,追上去只能跟着送命。
既如此,索性分头逃跑。
反正逃出来的人中不乏贵种,更有冒顿后代,哪怕血缘已经淡薄,在鹰雕不知所踪,谁都无法称作正统的情况下,一样能自立为王,甚至登上大单于位。
先是匈奴,再是汉军,其后又是匈奴。
自以为战斗力高强,却几次三番被当成草叶一样砍,而且还砍得干脆利落,安息和大夏将军满脸铁青,着实气得不轻。
身为中亚和西亚片区的霸主,他们也是有脾气的!
在匈奴和汉军先后杀走之后,两人同时下令,朝对方发起更猛烈的进攻,发誓要将敌人彻底歼灭。
这种“发力”的角度,委实有些清奇。
从另一个方面去想,汉军和匈奴过于强悍,他们别指望打过。为免今天的糟心事传出去,就只能彻底干死对方,再让麾下士兵封口。
在“保存名声”的需求下,双方士兵发挥出十二万分的战斗力,喊杀声震天,杀得风云变色。
未料中途又生意外,数万汉军自东而来,发现尚未清扫的战场,再看正打成一团的安息和大夏士兵,自然而然产生误会。
“胆敢击我同袍,杀!”
李当户和曹时-抽-出长刀,同时向前一挥。
汉骑纷纷策马冲锋,在马背开弓。
奔雷声响起,交战中的大夏和安息士兵同时停住。循声望去,发现又是数万黑甲骑兵,而且是明晃晃朝着自己来,登时头皮发麻,寒毛倒竖。
赵嘉和魏悦所部的凶狠,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
一样穿着黑甲,一样高举写着陌生文字的战旗,这些后来者分明和前者一个路数!
恐惧在士兵心中滋生,不断开始蔓延。加上鏖战将近整日,多数人已经疲惫不堪,斗志瞬间衰退。不顾将官气急败坏的怒骂,大批逃兵出现,扔掉兵器调头就跑。
这一跑不要紧,更坐实李当户三人的猜测。
“杀!不要放走一个!”
曹时挥动缰绳,战马人立而起,将一名安息士兵生生踏成肉泥。汉骑汹涌而上,雪亮刀锋闪过,血光飞溅,河边铺满安息和大夏人的尸体。
败局已定,安息和大夏将军各率百名亲兵,准备脱离战场,返回禀报此事。
这些身份不明的骑兵委实太强,强到非是亲眼所见,简直无法想象。至于黑甲骑兵追逐的那些人,一样很强。虽然武器简陋,同等数量下,安息和大夏都未必是对手。
武器简陋?
两名将军都是一凛,之前发生在边界的惨事,瞬间有了答案。
可惜,他们没机会将猜测告知国内。
李当户和曹时率兵追了上来,飞舞的套马索兜头落下,包括两名将军在内,凡是参与这场战役的安息和大夏人,最后一个也没能逃出去。
自此,因边界惨事而起的误会,再也无法澄清。安息和大夏这场战争,注定还要持续下去。
李当户和曹时叫来通译,审问抓捕的将兵时,韩嫣亲自率人清理战场,希望能搜集到更多线索。
经过一个倒伏的匈奴人身前,韩嫣正要转身,突然察觉有异,脚步当下一顿。
用刀柄挑开匈奴人的尸体,看清藏在下面的女人,韩嫣先是一阵诧异。见她一身匈奴打扮,心中有了猜测,当即挑眉冷笑道:“陵翁主缘何出现在此地,又做匈奴打扮?”
刘陵坐起身,垂眸避开韩嫣的目光,嘴唇微微颤抖,染血的脸颊一片惨白。
☆、第273章 第两百七十三章
冲出大夏军阵后, 为护伊稚斜安全, 迷惑汉军,三名心腹扮作左谷蠡王模样, 各率千余骑兵向不同方向奔逃。
赵嘉魏悦随之分兵, 先后追上其中两支, 却发现马上之人根本不是伊稚斜。另一支汉骑折返,经过辨认, 带回的头颅依旧不是左谷蠡王。
“将军,是否再追?”
赵破奴和公孙敖本以为立下大功, 没想是个赝品。想到不知逃往何处的伊稚斜, 都是窝了一肚子火。
赵嘉同魏悦商议之后, 命大军原地休整, 放出更多斥候,分不同方向进行查探。
“鏖战一场,又长途奔袭,需补充体力。外围警戒,余者埋锅造饭。”
越是向西,汉军对气候越不适应,陆续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状。好在有数名医匠随军,迄今为止,尚未有将兵非战殒命。
魏悦翻身下马, 走到赵嘉近前, 见他手握此前缴获的弯刀, 脸上若有所思, 开口道:“阿多在想何事?”
“之前的两支军队。”赵嘉将弯刀抛给卫青,摘下头盔,反手抹去额角的汗水,拧开水囊递到嘴边。
连续数月风吹日晒,赵嘉黑了许多,嘴唇也有些干裂。反观魏悦,像是天生晒不黑,顶多红上半日。等到一夜过去,又会恢复原样。
对此,赵嘉颇感到神奇。
“河边出现的军队?”见赵嘉水囊已空,魏悦从马背解下一只,随手递过去,道,“从衣着和武器来看,应为安息和大夏军队。”
汉朝边贸繁荣,除草原各部和西域小国,市中不乏安息、大夏和身-毒-商人的身影。士兵和商人的装束有所区别,相貌和武器总是类似。战时来不及多想,战后回忆,很快能联系起来。
赵嘉点点头。
在他看来,漠南和漠北的胡部臣服强者,轻易不敢挑衅兵锋,汉军自能畅行无阻。一旦离开草原,进入历史上中亚和西亚各国的势力范围,就需要多加谨慎。
以安息为例,能和罗马硬刚,甚至一度占据优势的帝国,绝对不容小觑。
其地理位置优越,从汉朝运往罗马的丝绸,基本都要经过安息。最强盛的时期,首都俨然是连接东方和西方的商贸中心,积累的财富不可估量。
仗着这份底蕴,安息才能和罗马掰腕子,而且一掰就是一个世纪。
汉军出境作战,一路追着匈奴西行,有极大可能过境安息,甚至会遇上安息军队。除非匈奴调转方向,远远避开安息。不过那样一来,和大夏照面就无法避免。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匈奴选的路实在不太好,恰好位于大夏和安息之间。
先前河边一战,赵嘉忙着追击匈奴,没时间多想。如今伊稚斜不知所踪,斥候尚无消息反馈,回头想想那两支语言不通,战斗力却相当不差的军团,赵嘉不免皱眉。
“我朝通西域不久,乌孙、大宛未曾遣使,安息大夏诸国更不必论。”似能猜出赵嘉的想法,魏悦道,“况情势所迫,如不能当机立断,冲出军阵,恐匈奴将走脱大半。”
潜台词就是:没有互相遣使,没有递送国书,彼此就不是朋友。既然不是朋友,别说砍千百人,就算打到首都,国内也不会追究。
对承袭秦制,骨子里流淌-霸-道-血液的汉来说,开疆拓土,战功彪炳方为荣耀,四海八荒,兵锋皆可指。
至汉武帝登基,这种强横和霸道更是达到巅峰。
看不顺眼就揍,蹦高作死更要揍。
管你是大国还是小国,管你服是不服,一概简单粗暴,揍趴下全都得服。
委屈?
憋着。
愤怒?
忍着。
爆-发?
很好,连根拔。
从天子到群臣,思想高度一致。作为亲身经历者,历史上的西域、乌孙、大宛和匈奴都可以现身说法。
魏悦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朝中大佬别无二致,能以此安慰赵嘉,也就不足为奇。
经过一番开导,赵嘉转过弯来,也笑自己杞人忧天。
年轻的武帝正意气风发,要大展拳脚,解决匈奴并非终点,而是开始。
汉朝要继续对外开疆,西域不必提,越过葱岭是迟早的事。
这次西进既为追袭匈奴,歼灭伊稚斜麾下有生力量,使其不敢再近汉半步,从另一个方面,也算是无心插柳,为日后-挺-进西亚和中亚探明道路,顺便打一场前哨战。
河边遇到的两支军队,就算不能代表安息大夏最精锐的力量,至少也是强军水平。
安息的轻骑兵固然令人眼前一亮,大夏的重步兵却更吸引赵嘉目光。尤其是对方的铠甲和长矛,展示出相当高的冶炼和锻造技术。
如果能搜罗足够多的大夏工匠,对汉朝冶炼工艺的发展会大有裨益。
听赵嘉一项项列举,魏悦笑道:“阿多有此打算,无妨往大夏一行。”
“真去?”赵嘉愣一下。
他目前仅是展望,并未打算立即付诸行动。
两人麾下仅三万骑兵,之前一战折损千人。大夏好歹是中亚数得上号的强国,未有足够把握,不该贸然行动。
“机动作战,不做纠缠。”
魏悦说话时,将水囊扔给魏武。后者立即点出数人,往之前发现的溪流处取水。
赵嘉还是觉得不太妥当,正想开口,远处突然掀起大片沙尘,紧接着,有雷鸣般的马蹄声传来。
“上马!”
汉军迅速做出反应,从将官到士兵,纷纷跃上马背,兵器在手,以最快的速度结成冲锋阵列,刀锋向外,严阵以待。
黄沙翻滚,蒸汽般沸腾。
弥漫的沙雾中,隐隐现出汉字大旗。
风中传来熟悉的号角,黑甲骑兵排成一条长龙,猛然跃出地平线,闯入众人眼帘。
“是王孙!”
认出队伍最前的韩嫣,赵嘉和魏悦举起右臂,将官下达号令,两万余骑兵同时收刀还鞘。刀锋擦过刀鞘,发出阵阵声响,似同对面的号角互相应和。
“阿多,季豫!”
奔袭数日,终于找准方向,追上赵嘉和魏悦的队伍,韩嫣三人都很兴奋。
策马冲到近前,韩嫣翻身落地,单手握拳,对着赵嘉的肩膀就是一下。
“总算是追上了!”
赵嘉本能侧身,同时握住韩嫣的手腕。见对方兴奋中又有一丝解脱,不免感到诧异。
“王孙?”
“别提了。”
见赵嘉疑惑,韩嫣收回手,转头瞪向“专心”和魏悦说话,头都不敢回的曹时和李当户,解释道:“先前当户引错方向,我们走了岔路,直接拐去乌孙,耽搁不少时间、”
大概是气得狠了,韩嫣说话不再温和,意外点亮“话痨兼毒-舌”属性。
接下来的两刻钟,赵嘉切身体会到,为何带错方向的是李当户,曹时对上韩嫣的目光也会发憷。
只不过,撇开韩嫣的话痨潜质,他当真没想到,迷路的技能也会一脉相承、历史拐弯,李广没有在草原迷路,李当户却子承父业,在追袭途中带着大军绕远。
“倒也不是白绕。”韩嫣话锋一转,又引赵嘉去看携带的物资。
珍宝金银携带不便,早命人送回国内。沿途有千名骑兵护卫,又提前送回消息,会有边军接应,谅也无人敢打主意。
军中携带的都是能果腹的谷物肉干,还有大量椰枣和水果干,以及能用于烹饪的香料。甚至还有不少酒水,全部放在皮袋中,由大宛“送”的马匹驮负。
“这是大宛马?”赵嘉惊讶道。
“都是些驮马,战马在这里。”韩嫣指向未配马鞍,由士兵和百名胡骑驱赶的战马,“从大宛得五千匹,驯服代替匈奴马。大宛王答应另备三万好马,待我等回师去取。”
赵嘉不禁愕然。
历史上,为得大宛的汗血宝马,汉朝曾向大宛遣使。结果换马不成,使臣被杀害,武帝一怒之下两征大宛。
事实证明,被汉武帝记在小本本上的,基本不会有好下场。
首战不利,第二战,汉军攻破大宛首都,大宛国王成为历史。新国王上任之后,不仅主动献上战马,更臣服于汉朝,将持反对意见的臣子全都咔嚓掉,以表决心。
换做后世王朝,发生类似事件,录史总该春秋一下,不会太过直白。偏偏汉朝的史官就是这么耿直,该怎么写就怎么写,半点不做润色。
西汉如此,东汉亦然。
翻阅两汉史书,会惊奇发现,被汉军咔嚓的国王国师不在少数,全部详实记录,都有姓名可查。正因汉朝史官如此耿直,后世学者追溯中亚、西亚乃至南亚的历史,很多都要从汉史中查找资料。
听韩嫣讲述在乌孙和大宛等国的经历,赵嘉一心两用,开始认真思考,在回程途中,再来一次武-装-游-行的可行性。
匈奴战败,逃入漠北的不成气候,西迁的则被打散,除非发生奇迹,再无法对汉构成威胁。
至于甩向欧洲的上帝之鞭,赵嘉相信,只要匈奴没有彻底灭绝,该发生的还是会发生,只是规模和时间大概会有所变动。
再者说,没有匈奴,还有月氏、鲜卑、羌、氐和丁零。
汉武帝还很年轻,身边聚集众多大佬,国库丰腴,知晓怎能才能越打越富,种种因素之下,对外征战的步伐绝不会轻易停止。
大规模的战争,势必要引入归降的胡骑。
考虑到攻占和统治的不同阶段,需要处理的矛盾也将不同,早在匈奴西迁时,赵嘉就生出一个想法,让胡部西进。
这个计划利弊参半,实行得好,能保帝国疆界无忧。若是出现差错,很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故而,在没有成熟的章程之前,赵嘉始终将念头压在心里,没有告诉任何人。
韩嫣、曹时和李当户走错方向,在乌孙和大宛等国的经历,让赵嘉隐约抓住关键。能否进一步实行,还要亲自走过一趟再说。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