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情事————凤予
凤予  发于:2009年01月09日

关灯
护眼

从今以后,他们不再是殿下的师傅、乳母,而是依赖他,信任他的手下、奴婢。他们将成为他背后的力量,保护他,支持他。四人郑重发下誓言。


第七章

另一边,李誉经常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失踪终于引起了皇帝皇后的注意,这一阵儿子真的很反常,以前誉儿对他们早晚请安的,孝顺得很,虽说现在也不是不孝顺,但在他们面前有时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特别是到了下午,总是坐立不安的,请完安,马上急冲冲地走了。
这种情况让升龙帝有些郁闷,好象心爱的儿子被抢走了一样。到底是什么事让儿子这么着迷,以前儿子请完安总会对他们撒一撒娇的,现在却连多呆一下也没有。问小成子却是一问三不知,只知道一到下午,小儿子总会找到各种办法躲过小成子和东宫侍卫的眼线溜出东宫,然后就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恩,不愧是我的儿子,才五岁就能把一群大人耍得团团转。哈哈。阿!不对,现在不是欣慰的时候,我一定要查出来,到底是什么事,弄得儿子对自己都不太亲近了。

柳后在一旁看着突然变得斗志昂扬的丈夫泯着嘴偷偷的笑了,丈夫在吃醋了,这对父子啊。
看儿子整天高兴的样子应该不是什么坏事,身为太子,注定不能象普通人,那么重的担子压在身上,他才五岁啊。儿子一定很辛苦吧。不过誉儿是个懂事的孩子,从来不在父母面前叫苦。看着誉儿,柳后也很心疼,但没办法,他是太子,有些责任是不能推脱的。
有时候她宁愿自己嫁的是一个平凡人,每天父慈子孝,一家人过得无忧无虑的,那样应该会比较开心吧。但这到底是梦想,谁叫她爱上的是人间帝王呢?
现在的誉儿好象没以前那么压抑自己了,整个人变得开朗很多,一定是碰上了什么人吧,她倒是乐见其成的。在宫里的话应该没有什么问题的,宫里的人都那么疼誉儿,不是因为他的太子身份,而是誉儿活泼可爱,平易近人的个性赢得了他们的认同。
对这种现象她是很高兴的,但显然丈夫不是这么想的。呵呵,我还是在旁边看着就好。

这天,给父皇母后请完安,李誉朝陶然居走去,小成子还是一点长进都没有,人在他眼皮子底下都能看丢了,哈哈,一想到小成子发现他又把自己给跟丢了的那张苦瓜脸,李誉就忍不住捂着嘴偷笑。
可这回我们的太子殿下似乎计算错误了,虽甩开了小成子,但甩不开另一个有心跟着他的人,那就是--皇帝陛下,自己的孩子有些什么花花肠子他还不知道吗。升龙帝这回是铁了心要一查到底了,呜呜呜,不知道是谁在跟我抢儿子,我一定要把儿子的心给拉回来!升龙帝苦着脸握紧了拳头。
升龙帝跟着儿子越走越偏僻,最后来到了一座偏殿。升龙帝沉下脸,这不是--周围种满了蔷薇花,是了,她是最爱蔷薇的,当年蓉儿还没入宫的时候宫里到处是蔷薇。儿子到这儿来干什么?
看儿子已进入一片竹林,连忙跟上去。只见儿子很高兴地跑到一个十岁左右的孩童面前说了些什么,不一会,儿子便在那孩童的指导下开始练剑。看得出那孩子教得很好,儿子的剑法已初具雏形。
儿子才五岁,能学成这样固然是他认真学习的结果,但教的人也需具一定功底才行,升龙帝不紧对这名孩童欣赏起来。才这么小就有如此功底,将来必成大气,升龙帝兴起了将他收为己用,将来作为儿子的左膀右臂的想法。能让他才第一次见面就有这种想法的人还是第一个呢,这个孩子是什么人呢?
升龙帝走近他们,等看清楚那孩子的模样,浑身一震,转身走出竹林。

柳后端着一杯参茶走进升龙帝,今天的丈夫显得有些不同,平时就是有敌军进犯也没见他出现如此沉重的表情。她知道一定是出了什么事了,但她没有问,只是把茶送到他的手上。
升龙帝端着茶杯看向爱妻:"你不问我吗?"他知道蓉儿一定看出了什么。
"你想说的话自然会跟我说,我又何必问呢。"一如既往的温柔。
"哎。"升龙帝叹了口气,"我是不是做错了。"
柳后只是专注的看着他。
"信儿他--"
"信儿,你是说太子?"听到丈夫说到前太子,柳后终于打破沉默,猛地站了起来。四年前,虽遭赵素素毒手,但母亲犯错,他却是无辜。当时的他并没有被降罪,只不过看母亲被打入冷宫,六岁的李信坚持要跟母亲在一起,而且在母亲的影响下对柳后颇为不敬,升龙帝盛怒之下被波及。
当时柳后因被灌了毒,等醒来是一切已成定局,无可挽回,只好吩咐下去对他们母子多多照顾。醒来后她也曾到冷宫去看过他们,想把他们接出冷宫。但他们并不领情,赵素素一入冷宫便疯了,每次看到她就大吼大叫,甚至几次差点伤到她。后来,为了她的安危着想,升龙帝便不许她去看望他们。
四年了,每次想到他们,柳后都会心生欠疚,认为是自己的介入打破了他们的幸福,虽然升龙帝一再安慰她就算没有她,他和赵素素也只是相敬如"冰"而已,但天生柔软的个性仍让她很不安。
对于李信,她是愧疚的,想必丈夫也是如此吧,不然不会如此烦恼。
"把他们接出来吧。"柳后定定的看着丈夫。
"蓉儿。"
"是我欠他们,如果没有我,你们会是非常幸福的一家人。"
"不,蓉儿,这不是你的错--"
"尤其是信儿,他并没有错啊。接他出来吧,还他太子之位,这本来就是他的。啊?"
"----好,不过换太子的事还是先搁一搁,誉儿做得很好。"升龙帝考虑了一下,答应了,他对赵素素虽然无爱,但好歹是几年的夫妻,信儿也并无大错。要不是当年赵素素入了冷宫后信儿把错都怪到蓉儿的身上,曾冲进"有容宫"欲对蓉儿不利,他也不会把他和赵素素一起打入冷宫。
"可是信儿也并未犯错啊--"
"好了,"升龙帝打断她的话,"这件事以后再说吧。"
丈夫这么说了,柳后也不再坚持,反正来日方长,信儿和誉儿还小,以后考虑也不迟。

 

第八章

"手抬起一点。"
"是。"
"腿伸直。"
"是。"
一个时辰后
"好了,休息一下吧。"
"好也!谢谢信哥哥。"李誉刚想跳起来,腿一软,跌在地上,他每次都忘了自己的腿经过信哥哥地狱式的训练后都回有些后离不继,一听说可以休息就兴奋,结果是每天都要摔一跤才能想起来。只好苦着脸坐在地上揉着酸痛的腿。
"起来吧。"一只手伸过来。
李誉抬头一看,是信哥哥。这还是信哥哥第一次主动接近他呢,李誉兴奋地将手放在信哥哥的手上,让信哥哥拉他起来,好幸福啊!李誉一手拉着信哥哥不愿太早放开,一手捂嘴偷偷的笑着。

"皇上皇后驾到!"
一声唱喝,李信拉着李誉的手一紧,李誉却无暇察觉,他正想着怎么跟父皇母后解释这里的情况。
"糟糕,被发现了。不知道父皇母后以后还准不准我来这里,要不然请就信哥哥去东宫,信哥哥会不会同意呢?"
李誉正胡思乱想的,升龙帝与柳后已走到他们面前,李誉赶紧见礼。
"儿臣参见父皇,母后。"
"起来吧。"
"谢父皇,母后。"
李誉站起来,终于觉得有什么不对劲。以前给父皇母后请安后,父皇母后总是一脸笑意地看着他,然后把他叫到跟前仔细打量。虽说几乎每天都见,但心疼他的父皇母后总象是看不够似的,这时他就会扑进母后的怀里撒撒娇什么的。
而这次,父皇叫他起来后没有再注意他,却向信哥哥走去,母后也一副激动的样子,含着眼泪看着信哥哥。
李誉疑惑了,怎么回事?
这时,李誉见父皇已走到信哥哥面前,但信哥哥仍维持着先前的姿势,既没下拜,连请安都没有。
"信哥哥不知道这是皇帝和皇后?不会啊,安公公已唱喝过了,信哥哥应该听到了才对,那为什么不行礼呢?这可是大不敬之罪呢。"李誉想了想,恍然大悟。
"一定是信哥哥突然见到皇帝皇后,刚才见我口称父皇母后,知道了我的身份,太惊讶了吧。"
李誉生恐信哥哥被这种场面吓到得罪父皇,连忙拦在信哥哥身前,为他求情。
"父皇恕罪,信哥哥他--"
却见父皇长舒口气:"跟我回去吧。"李誉愣住了。
"我在这里很好。"听信哥哥说话的口气,李誉更糊涂了。
"你在怪我?"
"不敢。"
"你说不敢?到现在你还没有叫我一声父皇,还说不是在怪我吗?"
"................"
信哥哥沉默了,李誉也已完全傻了.
"'父皇',信哥哥要称父皇为'父皇'?就是说,信哥哥真的是我的哥哥,那么,为什么我从来没有听说过?"
李誉看向母后,母后仍紧盯着信哥哥,无法给他答案.
"哎,"升龙帝叹了口气:"我知道,这些年委屈你了,跟我回去吧。"
李信没说话。

李信带着母亲和赵兰赵宁搬离了陶然居,至于赵远和赵永,则没有提起,没有人见过他们,以前见过他们的也早忘记了。这两个人,在李信的授意下从不曾出现在外人面前。
本来升龙帝安排赵素素进"玉临宫"而李信住"扶旭宫",李信不同意,说要就近照顾母亲,要和母亲一起住"玉临宫",升龙帝体谅他没离开过母亲,同意了。但李誉这边却出问题了,坚持要和哥哥住近一点。
这时的李誉已从母后口中知道事情的大致经过,并和母亲一样对李信充满愧疚,更别说他本来就很喜欢他的信哥哥,一心想补偿他,把原本就是信哥哥的太子之位还给他。
最后,经李信同意,和母亲一起搬进了离东宫较近,由柳后亲自布置的"扶旭宫"。由于赵素素一见柳后就发病,布置"扶旭宫"时,柳后还得不让她见到,偷偷地做,但柳后甘之如饴。

安顿好后,升龙帝正式将李信带入朝堂,封为旭王。
虽然李信才十岁,但升龙帝已发现了他的才能,因此,准许他参与国家大事。
而李信也没有让他失望,一段时间后,虽然李信还不能拿出什么出众的意见来,但谈论起国家大事或是别国的政事已是头头是道,让各朝廷大员濒濒点头,认为李信的聪慧不下于太子。

 

第九章

为了下文需要,先介绍一下青龙王朝和其他各国的一些基本情况:
1、在我国古代的各朝代中我最喜欢自唐朝,包括他的制度,唐朝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所以本文各国制度的设定也是三省六部制。具体我从网上找了一些资料如下:
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
唐朝的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侍中二人,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贯彻。尚书省职责为执行,长官尚书令一人,副长官左、右仆射各一人。
尚书省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长官尚书,六部分理各种征政事务,每部又领四司,计24司。
三省长官共议国政,执宰相之职,他们议政的场所叫政事堂。

2、在本文设定中,除青龙王朝外,白虎,玄武,朱雀三国与青龙呈分庭抗礼之势。另外还有一些小国如元蟒、伊稚,商雎,望鹛等,但他们的实力远不如青龙等四国,仅能自保而已。(我知道我起名字的功夫不怎么样,但名字不是重点,如有觉得这些名字不好的请忽略,看文就好,如果大家有好的名字,也可以告诉我,我会尽量听从大家的意见。)

自从李信搬进"扶旭宫",李誉就很少在东宫出现了,一天到晚赖在"扶旭宫",以前还需要偷偷摸摸,可是现在,柳后是鼓励他和李信多亲近,升龙帝是默许,他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跟信哥哥在一起了。
而且,他还发现,自从搬入"扶旭宫"后,信哥哥的心情好了很多,还对他笑了哦,(当时把他激动得差点出糗,想起当时自己白痴似的情况就脸红,不过回想起来,好象他只要跟信哥哥在一起总会出点糗什么的。哈哈哈)早知道这样,就不瞒着父皇母后了,可以早点把信哥哥接过来。
李誉是很想一直呆在信哥哥身边啦,但他肩负的责任也不可或忘。所以每天还是要跟师傅学习为君之道,如何处理政事什么的。这样就不能总和信哥哥在一起,这让李誉很是郁闷。
虽然李誉一再向父皇提起要将太子之位让给信哥哥,柳后也在一旁帮腔,但升龙帝仿佛在顾虑着什么,一直没松口,看李信的目光有着深思。

东宫
"看,这是我住的地方,离信哥哥的"扶旭宫"不远,,左边是御花园,右边是--"李誉兴奋地给信哥哥介绍东宫。为了让信哥哥尽快适应,李誉觉得有必要给他介绍一下环境,第一站就是东宫。
"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小成子小声地打断了他的话。
"干什么?"李誉很不高兴他正跟信哥哥说话却被打断。
"这些旭王殿下应该都知道。"
"啊?为什么?哦--,对啊,信哥哥以前就是太子,一定清楚这里的情况。对不起。"李誉终于想起来了。
"没关系,这里没什么变化。"李信向四周打量着,当年他也曾在这里度过了最幸福的童年时光,然而,这种幸福消失得太快,快得让他只记得恨!

"参见太子殿下,王爷。"沁心的出现打断了大家的思考。
"是沁心啊,什么事?"
"启秉太子殿下,五位公子来了。"
"哦,让他们进来吧。信哥哥,我给你介绍一下,他们都是父皇给我挑选的伴读。"这时,沁心带着五个人走了进来,李誉挨个给信哥哥介绍。
"这是王伦,吏部尚书之子。"8岁,据说三岁能背论语,六岁就能作诗,延续的他父亲的管理才能,在所有太子伴读中往往起领导作用。
"这是孙季愚,礼部尚书之子。"9岁,属于人小老成的那一种,跟他父亲一样循规蹈矩,有时候说教的能力甚至胜过他父亲,所以李誉要搞什么小动作都是背着他的。
"这是刘长坤,兵部尚书之子。"11岁,从小习武,除去经验阅历,其功力已不比他父亲,也就是当年的武状元差多少。
"这是柳静义,是母后叔父的长孙,算起来我们还是表兄弟呢。"10岁,家中无人在朝为官,但其祖父在青龙也算是富甲一方,又有柳后在,加之他从小耳濡目染,小小年纪已一口生意经,经商头脑好得不像话,听说升龙帝是把他作为户部尚书培养的。
"这是许君。"13岁,在五人中,只有他可说是一无财二无势,完全是升龙帝在民间偶然发现,因惜才带进宫来的,他也知道他的劣势,因此平常无论是文治武功都是学得最认真,也是最勤奋的。
"这是旭王。"在外人面前,李誉自有一番威严,完全不似在李信面前。
"见过旭王。"五人齐身行礼。
"恩。"李信冷淡的回应,对这几个人留上了心。王伦似是这几人中最老成的,需多加留意,而孙季愚,刘长坤,柳静义,虽有才,但暂时还不足为惧,这许君嘛,哼,很有趣。
每到这个时候是太子和他们五人交流学习所得的时间,这次加了个旭王,其他五人显得很不自在。李信也看出来了,便找了个借口告辞,李誉虽然不愿,但也留不住他,只好冀望来日方长,等他们都熟悉了就好了。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