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会需要真实可信的信息,。 近日,一条“女医生救孕妇被判赔款”的帖子开始在微博、微信中疯传,时间、地点、人物、情节,新闻要素一应俱全,故事描述绘形绘色,一般人不相信都难,可事实证明,江苏南京法院系统近两年内根本没有审理过此类案件,涉事医院官微随后也辟谣称并无“李芊”医生其人。很多正义善良的网友发现被“消费”后,大声疾呼:网络社会需要的是真实可信的信息,别让“子虚乌有”的网络谣言,忽悠了我们的善良。
我是江苏徐州网友若颦,前几天,关于北医三院李芊医生在列车上抢救产妇却被南京中院认定为“非法行医”、赔偿1.5万元的消息疯传微博和微信朋友圈,着实令我们这些网友义愤填膺。次日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辟谣,称没有审理过此案,而且北医三院也没有“李芊医生”此人。看来这个被加入“法院”、“判决”、 “见义勇为”等夺人眼球的悲情事件又一次“纯属巧合”,而子虚乌有的“李芊医生”、“南京法院”也白白消遣了网友的正义感和良善。
医生救人被判赔偿的谣言被爆炒,应验了“坏事传千里”的传播规律——越是老百姓反感和害怕的,越是“大谣们”津津乐道的;越是颠倒是非善恶不分的,就越能赚取点击量和热评。谣言一旦出笼,就如同脱缰的野马难以掌控,给无数正直善良的人们带来伤害。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南京中院的及时辟谣,会有多少人因 “好人没好报”唏嘘不止,又有多少人会对法院的所谓“驳回上诉”愤愤不平;人们在心理暗示中会强化“他人是地狱”的负面感知,同时对国家司法和法治建设也会产生严重的质疑和抵触;发展到极致,甚至会产生仇视社会、报复他人的极端心理。
水滴石穿,木锯绳断。披着法律外衣的网络谣言相比普通谣言更容易让人们信以为真,更容易激发愤懑情绪,对社会秩序和司法公信的损害也更为剧烈和持久。正因为瞅准了这个特点,一个时期以来,网络谣言的制造者将“法院”、“判决”、“司法不公”、“司法腐败”等等作为炒作的重料,精心编造,广为传播,刻意追求轰动效应,对司法公信的藐视和侵害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令人欣慰的是,随着网络媒体管理的日趋规范、网民理性的逐步回归,以及相关单位及时公布真相,类似“医生救人被判赔偿”的谣言已经不能再像以往那样畅行无阻。但只要谣言制造者还有生存空间,有不法利益驱动,有别有用心的动机,他们就会源源不断炮制各种“秘闻”和“真相”, 欺骗网民,蛊惑人心,危害社会,破坏法治。
网络是每一名网友精心守护的精神领地。在这个虚拟世界里,同样需要正能量和真实的声音。这里应该是弘扬真善美、鞭笞假恶丑的精彩舞台,而不是子虚乌有和道听途说的谣言集散地,更不能成为“大谣们”任意胡为的法外之地。因此,对编造“医生救人被判赔偿”的网络“大谣”必须绳之以法,无论谣言出笼的动机如何,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都必须让始作俑者付出沉重的代价。唯如此,才能还网友一个风清气正、理性真诚的网络家园,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和谐、更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