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使然,造就一些社会怪象,洛阳晚报盗墓贼小说 。 清楚地记得,小时候,谁家要是有红白喜事,往往只有关系要好的邻里去帮忙,到摆宴席那一天,主家挨个去通知,请人家去家里吃饭。通知一遍是不凑效的,主家就花上五毛一块,在村里的喇叭上再通知,这下被通知的人才陆陆续续地去。不知道从哪一天起,人们的头脑灵活了。村里出现了一条龙服务班子。办事的家只要找一下班子的头,就万事大吉。到了办事那天,桌椅板凳,端盘的,跑堂的,一应俱全,连剥葱的,捣蒜的都有了。办事的家里总是要些人去热闹的,于是人们就三个一伙,五个一群打扑克,打麻将。说白了,就是熬时间。
变化最大的是人们对去吃饭的态度。不管谁家有事,全村人的饭都在你家。第一天就是些简单的饭。人们除了帮忙的,该干啥干啥,到了饭点,不是回自己家,而是直接去事主家,吃完拍屁股走人。晚上有些人没有吃饭习惯的,也会去事主家,哪怕是只吃些菜,也觉得心里踏实。一到饭点,很少能在村里看见人。若要找人,去事主家,一找一个准。卖菜的两天都不敢进菜。
第二天要吃席了,也就是六个碟子八个碗。一般村里人被安排在早上吃。夏天还好,天亮得早,六点起来了,洗漱完毕后,就成群结队地朝事主家走。冬天就可怜了,天还微微亮,吃饭的人就得出动。去这么早是怕自己没有位置。有人不光自己坐下,还给张三李四占座位,你说你去得晚了,一桌一桌问哪儿有空座位,人家看你顺眼了,让你坐下,看你不顺眼,一句“有人”就把你打发了。
为了不使自己尴尬,吃饭的人越去越早,可谁又能想到,吃饭时间是在九点!凑足八个人,人们或聊天,或打牌,度过这段饥肠辘辘的时光。菜上来了,有些人在家是模范奶奶,出来了心里还挂念着上学的孙子,先要加俩馍。等她一夹完,菜已经下去大半,其他人虽然心里不舒服,可也不能发作,只是心里默记以后不再和这人一桌。
有时村里人被安排在亲戚以后吃。当亲戚还在吃时,村里人就坐在事主家附近,时刻注意亲戚吃饭的进程。只要有一亲戚出来,人们马上蜂拥而上,有进的,有出的,那场面,你只会怀疑是不是碰到了一群难民,都想着需要保安出动呢。所以不到万不得已,决不会采取这种方式。
吃完饭后,人们哗地走散,就跟剧院散了戏一样。我一直想这个问题,但总是没有答案。换你去村里转一转,谁家不是气派堂皇?哪家不是收入十几万,最少也几万?人们是物质上丰富了,但精神上又倒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