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乡的腊肉
[db:作者]  发于:2016年11月22日

关灯
护眼
我家乡的腊肉,怎么看小说 。 楼主我是邵阳洞口人,家乡的一切都记忆犹新,我喜欢家乡的木房子,家乡的美食,家乡的空气,家乡的一切。随着洞口越来越发展,我记忆中家乡的那个小村子变得飞快,都快要不认识了。越来越多的土木结构的吊脚楼被钢筋水泥浇筑的砖瓦房取代,传统的火坑也被钢铁打造的炉子替代……以至于要吃上一口纯粹的土家腊肉,也不得不费尽心思。
现在很多洞口城镇里的人,虽不杀猪宰羊,但每到冬腊月,也要在那菜场挑那上好的白条肉,或肥或瘦,买上一些,回家如法腌制,熏上几块腊肉,品品腊味。
如自家不烧柴火,便托乡下亲友熏上几块。腊肉是中国腌肉的一种,主要流行于湖北、四川、湖南和广东一带,但在南方其他地区也有制作,由于通常是在农历的腊月进行腌制,所以称作“腊肉”。
熏好的腊肉,表里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发亮,色泽鲜艳,黄里透红,吃起来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不仅风味独特,而且具有开胃、去寒、消食等功效。洞口土家腊肉保持了色、香、味、形俱佳的特点,素有“一家煮肉百家香”的赞语。腊肉从鲜肉加工、制作到存放,肉质不变,长期保持香味,还有久放不坏的特点。此肉因系柏枝熏制,故夏季蚊蝇不爬,经三伏而不变质,成为别具一格的地方风味食品。
第一步:烧把要用来烹煮的腊肉(或腊猪蹄)带肉皮的一面架到柴火上,用明火烧至焦黑、有裂缝为宜。肉皮不烧好是煮不透的,吃起来怎么也嚼不烂。受条件限制,城里人吃到的腊肉只能采用煤气或天然气用喷枪烧。这其中的区别,嘿嘿,只有内行才品味的到了。
第二步:洗说起来很简单,貌似人人都会。但真正要把腊肉洗好,还是有讲究的。就是用热水浸泡,最好是用农家传统的竹刷刷洗。但随着篾匠这门手艺的渐行渐远,很多时候只能退而求其次,用清洁球代替了。
第三步:切(剁)这个没啥技术难度,反正最终都会嚼碎吞到肚子里去,管它难不难看了。不过颜值控还是把它切(剁)成大小均匀的片或块状为宜。小技巧来了:将切(剁)好的腊肉或腊猪蹄、腊排骨等,用温水浸泡5-10分钟然后捞起来沥干,可以平衡腊肉咸淡。这一招对于反季熏制的腊肉至关重要,因为反季熏制的腊肉都很咸很咸,这个小步骤是十分十分必要的。
第四步:烩(也可以叫做爆炒)往烧烫的锅中倒入少量食用油,将油温烧至五成热,将沥干的腊肉(或腊猪蹄、或腊排骨等)倒入锅中烩上1-2分钟出香,然后加入生姜、大蒜、花椒、辣椒节等佐料,煸炒至佐料出香,最后加入适量的冷水煮沸。需不需要另外加盐视腊肉本身的咸度而定。
第五步:炖
将上一步骤中煮沸的肉和汤全部盛入鼎锅放在柴火上文火慢炖至熟透,软硬程度因个人喜好而异。炖的时候放入少量橘子皮是不错的选择,很多人还喜欢在里面放入干香樟树皮和八角,个人不太喜好,因为香味太浓,会掩盖腊肉的原香。
非常令人惋惜的是,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老式火坑已逐步退出历史舞台,鼎锅也几乎成“古董”了,想要吃到地道的鼎锅煨腊肉还得看“机缘”了。现在普遍的做法就是使用高压锅代替了。
这五步下来,等待我们的,就是一顿美美的腊肉火锅大餐了……我们平常买到的腊肉为什么总吃不出那味儿,除了选材、熏制工艺和熏制的季节等因素,在烹饪过程中一些细微末节的差异,也是导致腊肉吃不出“原来的味道”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之,时代在变,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都在改变。然而,无论身处何地,无论岁月如何流转,总有一种味道,顽固而熟悉,深深地铭刻在每个人记忆的最深处。于洞口人而言,这种味道或许就是腊肉的味道,也是母亲的味道,家的味道……

文库首页 小说排行 我的书签 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