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历史名人的曹操,其功过是非自有评说,不过看其一生,真可谓是“乱世之枭雄”。作为以“奸诈”出名的枭雄,自然少不了一些表演的把戏,其中有不少著名的典故,把许多人都蒙在鼓里,却为他拍手叫好,今天所说的这两个故事,杀与不杀,都是发生在曹操身上的。却说曹操发矫诏于刘备、吕布共伐袁术,兵多粮少,又逢旱荒,接济不及,士兵多怨声载道。曹操心生一计,吩咐后勤部王垕王部长:“可将小斛散之,权且救一时之急”。那忠厚的王部长哪敢懈怠,立即照领导的指示办之。不料军人仍无不嗟怨。曹操见时机已到,向王部长借项上人头。面对厄运王部长喊冤叫屈,曹操回答:“我也知你冤屈,但不杀你军心必乱,只好委曲你了”。说罢,一挥手刀斧手将其推出,一刀斩讫,悬头高竿。果然,“替罪羊”一死,众怨始解。这个故事中,曹操集编剧和导演于一身,王垕只是演员,王垕只能服从曹操的编导,最终又成为曹操的替罪羔羊。这种“王垕”式的人物,如今也常常通俗地称为“临时工”,也许,这是一种典型的“可持续发展”。“临时工”应运而生,就在于通俗,就在于容易推卸责任。至于这个“垕”字许多人都不知道它的读音,所以难免淡出江湖。于是,危难之际,“临时工”挺身而出,为衙门攻克了一个个难题,搞定了一个个尴尬。曹操可以为了解除士兵的怨气,用制度规矩设计让一个临时工献身,但自己真正的犯了规矩又怎么样呢会按法律办了自己吗当然是不可能的。请看演义记载:一日曹军行军,百姓望风而逃,路边麦熟。曹操传下军令:凡过麦田,有践踏者,并皆斩首。言毕,田中惊起一鳩,曹操坐骑惊窜入麦田。曹操即拨剑欲自刎。旁边参谋、干事们急拦住。劝道:“古《春秋》之义,法不加尊。”曹操乘势下坡:“既《春秋》有法不加于尊之义,吾姑免死”。于是以剑“割发代首”。其实曹操那里会真的拨剑自刎,参谋、干事们也揣摩透了主子的心思,不过是配合把戏演好,给曹操个台阶下罢了。当然曹操的“割发代首”的诈术表演是非常不公正的,而且与现代法治精神相去甚远,但是,它朴素的法治思想在那个时代倒是满可贵。要知道在三国时代,根本是不可能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甚至连样子都不用做,曹操作为领导人,能做出样子,主动要求罪加己身,带头守法,对维护法律的权威发挥了重要的示范作用,这也是曹操作为政治家的高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