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慌什么!不就是个炮灰嘛!by咔咔捣乱
咔咔捣乱  发于:2025年11月22日

关灯
护眼

“没错,船不能带走,我们没有船,要航线做什么,也控制不住,船少了,那些海盗就会像疯狗一样围上来。”
方老板不以为然,一副为你打算的表情。
“老苏,你要那么多船干什么,现在最重要的是保住家产吧,难道你还打算跟商会争一争航线不成。”
苏大海端坐在上,稳稳的看着面前乱作一团,半晌才抬手示意大家安静。
“你们是不是糊涂了,那是我的船!”
“你们的消息没有错,长青是在惠州做大事,是掉脑袋的大事。”
“可你们知道他的背后是谁吗?”
“哈哈哈……掉谁的脑袋,还未可知呢……哈哈哈哈……”
苏大海演技在线,气定神闲的端坐堂上,一下子气势盖过所有人。
大厅之内安静了一瞬,众人反应过来后,纷纷交头接耳。
“老苏什么意思?长青身后有人?是谁?不是他苏大海吗?”
钱老板听的莫名其妙,不懂就问。
“这……”
几大商行的老板面面相觑,苏大海这是放了个大炸弹。
革命党在南方颇具影响力,大家没有见过也听说过。
革命党领导人是孙文,被清政府通缉,被迫流亡日国,受到日国政府和英美政府的庇护。
若说没有外国势力插手,这些老板也不相信。
倘若苏长青身后的是日国,或者英国,那……
见众人渐渐安静下来,苏大海这才放下茶碗站起身。
“话我撂在这里,至于你们怎么考虑的,我没兴趣。”
说完作势要走。
张老板连忙拉住苏大海的衣袖。
“等……等等!老苏,唉老苏啊!稍安勿躁,一切都有的商量啊!”
“再怎么都是合作多年的老伙计,你不能看着我们吃西北风啊!”
孙老板也上前拦着苏大海。
“老苏,你别着急,我们也是一下子没了办法,不然也不会来找你。”
“有什么事咱们大家商量着来,你也不会不顾及这么多年的情分不是。”
若是平常,苏大海抬腿就走,可今天他表面上冷若冰霜,心里却乐得开了花。
“唉~我也不是非要逼迫你们,可这世上的事,哪有个准,我要是不留些后手,你们以为那些外国人是好糊弄的吗?”
“咱们是多年的老交情不假,我也舍不得跟大家翻脸。”
“你们说的没错,这大清我苏家是待不下去了,可海上这口饭,我苏大海还得吃。”
“我已经将航线交出来,也算仁至义尽,以后大家各凭本事吧!”
苏大海不顾别人拉扯,继续向外走。
“苏大海,你等等……我买你的船!”
钱老板心急火燎的拦在面前,一把拉住苏大海手臂。
“我买你的船,我高价买!”

第169章 炮灰海二代8
钱老板似乎想通了,开窍了,自己没有船,商会里的船队规模太小,就算平均分摊,自己也摊不到几艘。
而运送瓷器去海外,船少就意味着装的货少,货少利润就少,利润少跑一趟划不来,自己挣不到银子不说,手底下的人意见更大。
与其等着商会分的那几艘船,还不如跟苏大海买。
商会控制货物,你苏大海收不到那么多货,船再多有个屁用。
你那里船多,我这里货多,卖给我上百艘船,你好我也好。
钱老板这个急性子能想的到,其他人自然也明白其中的道理。
现在有人挑明,正好看看苏大海怎么办,你要是卖船,大家你好我也好。
你要是不卖,我们就集体掐断你的货源,让你白养这么多船!
苏大海脸色变的难看至极,显然也想通了这里面的门道。
沉吟片刻,终于语气缓和下来。
“好吧,不过我话说到前头,船我不可能都卖了,要买船,咱们私下里谈,我先回去清点一下,明日趁早!”
走出商会,苏大海的嘴角都快压不住了,一千多艘船啊,他怎么带的走!
苏言这小子真“笋”啊!把这帮老家伙算计的死死的。
心情好,身子都跟着轻便了,最近跟着苏言这小子在一起,身体都变年青了!赶紧回家,还要给孙子换尿布呢!
细雨绵绵,褪去空气中的炙热。
苏大海心心念念的苏南城,咿咿呀呀的趴在母亲怀里,刚刚哭过一场。
不就是尿湿了床榻,有什么了不起,又被爸爸弹丁丁……
这个父亲哪都好,就是对待小朋友太邪恶,老子早晚让你给弹坏了不可,等我长大的!
苏言笑呵呵的坐在一旁,没打算帮阿莲忙乎,悠哉悠哉的盘算着带大家去哪里。
欧洲太远,而且面临两次世界大战,对苏言发展不利。
日国倒是近,可是去搞破坏还行,要是去生活也不是首选,毕竟明治维新以来,日国军国主义盛行。
苏言害怕忍不住将人家天皇咔嚓喽。
东南亚现在就是……
唉!还有个好地方!!
1842年,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九龙被割让。
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英国租借新界99年。
本来打算租借一百年,当时列强国家有个规矩,租借来的地皮如果一百年原主人没有收回,在法理上那就是自己国家的国土。
英国人鸡贼的很,在谈判桌上直接甩出一百年的租期。
心里合计着,这个大清看起来也不像能撑一百年的样子,到时候整个香港就可以被自己合法的吞进肚子。
在英国人看来,清国就像案板上的鱼肉,还不是任自己随意拿捏。
可谁也没想到,当时李鸿章识破了英国人的阴谋,梗着脖子拍桌子。
“99年,要么99年,要么我现在就辞职,你们去跟义和团谈!”
这才没有让他们得逞。
而到了现代,我们国家强大起来,英国人还拿着跟大清签署的条约说事。
“香港岛和九龙是永久割让的,只有新界才是我们租的。”
当时领导人直接一句话,说的英国人哑口无言。
“新中国不承认不平等条约,要谈,就打包全还。”
当年李鸿章谈下来的不是一年,而是一个让后人翻盘的机会。
鸦片战争之前,清廷闭关锁国,全国上下只留广州城一个对外通商窗口。
老外的商船想要进入中国,得先去澳门登记,核准后,才能逆流而上入广州。
当然这也是苏家商行兴起的契机,苏家人执掌航线,早早就发现一个天然避风良港,那就是香港岛。
经过英国人半个世纪的改造,香港已经成为远东最重要的港口。
此处被英国殖民政府管辖,清廷势力鞭长莫及,正是躲避灾祸的好去处。
再加上香港地理优势,正适合苏家在这里东山再起。
晚些年苏南城就是在香港起家,一步步成为不下于早年苏家的船王。
正想着如何发展,脑海中传来无人机的监控视频。
是苏长青,他怎么这个时候回家了?
趁着雨夜,苏长青悄悄离开惠州的起义大军,化装潜入广州城,回到苏家大宅。
“昭仪,是我,给我开门,小点声。”
翻墙进院,苏长青敲响了自己小院的院门。
事到如今,他也没想着跟父亲通个气,最起码派人提个醒也算他有点孝心。
可良心这个东西,没有就是没有。
他苏长青好像生怕苏大海苏言坏了他的“革命”大计,根本不在乎这对父子的死活。
听从秦昭仪的建议,起义的消息被瞒的密不透风,现在革命军已经拿下惠州。
接下来苏长青想要继续扩大起义军势力范围,扩大起义规模,于是回来找秦昭仪商量接下来的方向。
不出所料,秦昭仪根据小说中后续的起义军发展形势,照抄原文帮助苏长青分析态势。
自从惠州起义失败以后,革命党人偃旗息鼓,总结经验教训,随后连年举兵反抗腐朽的清政府。
直到1911年武昌起义,直接推翻满清政府,成立共和。
苏长青本是天资聪颖的男主,得知未来之事,心下有了计较。
随后半年,起义军一朝起势犹如狂风暴雨般席卷广东全省。
甚至福建,广西,桂林,四川,云南相继起兵响应。
清廷忙不迭的派大军平叛,老外打不过,打自己人还打不过吗!
新上任的两广总督德寿是个急脾气,自己刚刚上任,你苏长青就给我来这一出。
这不是给我下马威,这是要老子身家性命啊!
行,你苏长青有能耐,那你就别怪我抄你的家!
“来人,调五百……不,调一千前锋营的弟兄们跟我走一趟。”
手下亲信赶忙拦住德寿。
“大人,我们没有命令,不可轻易调兵出城啊!”
“一旦被人弹劾,不大不小也是个罪过。”
“尤其现在战事紧张,叛军离我们不远,大人还是不要亲自犯险。”
德寿沉吟片刻,一挥手。
“别磨叽,你小子可知道苏大海一家,有多少银子吗?”
“若不是他在背后支持,乳臭未干的苏长青,能撑起这么大一摊?”
“现在咱们就应该去将那苏大海绳之以法。”
“没了苏大海的支持,我看那苏长青能蹦跶多久!”
“带上人,跟我走!”

德寿等到天色大亮,才堪堪点齐三千兵马,从军营出发。
苏大海家中的钱帛不计其数,统统搬走需要人,押解犯人也需要人手,还得防备起义军埋伏,侦查也需要人。
整个前锋营都被他带了出来,想必不会出什么乱子。
而此刻的苏言收到无人机的传讯,得知大军已经在来的路上。
家中已经被搬空,商行里的物资也都存进空间,忠于苏大海的人手,也已经分批坐船去了香港。
得有人先去打前站,这么多水手伙计等人,还有她们的家人,拖家带口,孩子老人,到了香港,也需要安顿好住处。
苏大海等人留到最后,处理一些商行中的琐事。
苏言和苏大海不走,阿莲跟苏南城也倔强的留了下来,无论如何也要一起走。
而秦昭仪,早就被苏长青带走了,除了苏言,没有人看见她们什么时候不见得。
这更加深了苏大海对大儿子的失望,他不管这个家,那自己就当生了个叉烧,没这个儿子!
苏大海带着阿莲抱着苏南城,正往码头上赶,阿莲却发现苏言不见了。
“父亲,阿言不见了,阿言呢?”
苏大海正准备登船,抱着孩子他身手还是那么矫健,两脚一蹬,从码头上稳稳跳到甲板之上。
“阿言说去取重要的东西,让我们不用等他,他会来找咱们的。”
“快上船吧,官兵随时赶来,我们得先准备好开船。”
阿莲摇了摇头,看了一眼苏大海怀中的孩子。
“南城就请父亲照顾了,我去找阿言!”
话音刚落,便头也不回的跑去来时的方向。
“阿莲……唉~一个个都不叫人省心!”
“你爸这个臭小子,干什么去了,混蛋!”
苏大海没办法,见孩子一直盯着他,气不打一处来。
苏言可不知道阿莲来找,现在他正准备潜入军营辎重仓库。
他刚从府衙过来,府衙里的那些值钱的物件,他可是一件不落的都收进空间。
就连两广总督还有广州巡抚的两枚大印,都特意收进空间里,这下子就算不收拾德寿那个狗官,清朝皇帝都饶不了他。
德寿府中搜出来的金银财宝,房产地契,折合白银,就有八十万两。
都是这些年贪污受贿来的民脂民膏,自然不能给他留下。
随后取出些汽油,将德寿的大宅子点燃后逃之夭夭。
虽然是白天,没有伤及无辜之人,可大火熊熊,还是染红了半边天。
德寿带兵在去苏家的路上,自然看的一清二楚,吩咐身边护卫。
“快去通知救火,也不知是哪家走水,抓紧时间,莫要殃及池鱼!”
看起来是自家方向,可别烧到自己家里。
不再理会火势,德寿来到苏家大宅门前。
似乎知道大难临头,此刻苏家大门紧闭,院内一片寂静,气氛压抑的让官兵们有些紧张。
“来人,将苏家围起来,看好后门墙头,一个人都不能放跑!”
迈步推门而进,德寿喜上眉梢,得意洋洋的仿佛苏家这百万家财,都已经落在他的手中。
走进大院,德寿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人呢?苏家人去哪了?
整间大宅静悄悄的一点声响都没有。
“给我搜,挖地三尺,也要给我将人找出来。”
德寿一脚踹开房门,当先闯进大厅之内。
让他失望的是,不光是人,就连房间内的家具摆设,桌椅板凳,就连锅碗瓢盆都没给他留下。
这下别说吃外捞了,自己一个放跑乱党的瓜捞,却是坐实了。
“苏大海,苏长青,苏言……”
德寿气的咬牙切齿,来的时候他都算计好苏家抄来的这笔钱该怎么花了,好好运作一下,说不定还能像李大人一样,调回京城。
这下全完了,都怪苏家,都怪苏大海,他娘的,你还我钱来!
就在官兵四下搜寻苏家财物之时,一柄闪着寒光的匕首,带着破风之声,直奔德寿胸口。
“大人小心!”
眼看匕首就要插入德寿胸口,德寿本人却还未发觉,暗自咒骂苏家老小。
电光火石间,长刀划破空气,堪堪将匕首磕飞。
“有刺客,保护大人!”
“来人啊!有刺客!”
身边侍卫是个高手,险之又险的挥刀挡住匕首,随后站在德寿身前,呼唤人手。
直到现在,德寿才回过神来,脸色惨白的抹了把头上的冷汗。
“来……来人啊!抓刺客!人都死哪去了!”
不等人来,又是两柄闪着乌光的匕首,划破长空,瞬间飞至面前。
一柄还是奔着德寿胸口,另一柄直奔刚刚出手的那名侍卫。
德寿是个酒囊饭袋,起码在功夫上,套用句现代的句子:啥也不是!
跟刚刚一样,一点反应都没有。
那侍卫一咬牙,再次挥刀挡开匕首,救下德寿,可另一柄匕首,却已经深深插入自己肩膀。
“大人,快走,冲出去与大家汇合。”
侍卫咬着牙,拉住德寿就想冲出房间。
紧接着,院外的官兵不知遭遇到什么。
轰~轰~轰~
“啊……”
院外爆炸声,惨叫声不绝于耳,火光与浓烟瞬间充斥着整个苏家老宅,外面围着的官兵不敢怠慢,着急的找水救火。
顶头上司还在院里,这要是有个三长两短,该如何是好。
虽然大家都是这个想法,可院里面传出来的爆炸声和呛人的浓烟,制止了这些想要升官发财的兵痞冲进去。
银子虽好,升官虽妙,可小命要是丢了,那岂不是得不偿失!
他们也听到里面人们的惨叫,这种未知的恐惧,更加让人止步。
不是兄弟不救你,我们也得去找找水灭火啊!
至于里面高声呼喊抓刺客,大家全当没听见,刺客啊!那个是杀人不眨眼的家伙。
又不是冲自己来的,干嘛那么拼命,一年才挣几两银子?
犯不上……
而刚要跑出去的德寿,又被爆炸声吓了回去。
他紧紧攥着腰刀,浑身抖成筛子。
“救……救命啊!来人啊!”
侍卫紧紧盯着门窗,生怕再飞出两柄匕首,自己一条手臂无法抬起,鲜血顺着手臂流下,在地面上汇聚成触目惊心的一滩。
刺客在等,等待自己先倒下。
再不冲出去,大人和自己都得完蛋,现在已经失血过多,眼睛开始花起来。
一声轻响,一个温润如玉的声音从两人身后传来。
“跟我来,我带你们出去!”

第171章 炮灰海二代10
两人循声望过去,一名面色惨白的女子,似乎是恐惧到了极点,身子不停的颤抖着,趴在道暗门之后,向他们招手。
一边还着急的直跺脚
“还愣着干什么?快走啊,不要命了!”
德寿认得此人,正是苏大海的二儿媳,叫什么却不记得,难道杀手不是苏家之人?
可自己是来抄家灭族的啊,苏家人怎么会如此好心?
莫非……
眼见二人不为所动,女人气的一跺脚,也不多说,转身就走。
那扇不知通向何处的暗门,却给两人留了下来。
“大人,怎么办?外面的火已经烧起来了,要不咱们冲出去……”
见侍卫失血狼狈的样子,德寿暗骂一句废物,完全不顾人家刚刚救了自己两次。
看了一眼门外,火焰已经烧到半人高,似乎有助燃之物,冲出去自己身上必被点燃,此事万万不可。
“走,跟上那个女人。”
德寿回头看了一眼暗门,心中做好计较。
暗门后是一道向下的台阶,黑漆漆的看不清有多深。
侍卫掏出火折子,递给德寿。
微弱的火光,只能照亮脚下,却也让两人舒了口气。
此处显然是人工挖掘,台阶和墙壁都用大青石堆砌而成,可又不像近代产物。
两人摸索着慢慢走下台阶,等到路面平整下来,已然已处在地下深处的天然洞穴之中。
这里有人工的痕迹,却也只是将地面做了平整。
又一声清响,似乎前面又有一道暗门被打开。
两人对视一眼,赶紧走了过去。
一边走,侍卫撕下衣襟,一咬牙,将匕首从肩膀上拔了下来。
又忍痛撒上点药粉,用布带包裹上。
侍卫当先走出暗门,微微一愣,又是一段向下的台阶。
德寿跟上来后也是一愣,犹豫着要不要回头,就在两人迟疑不定之时,下方突然又传来一缕亮光。
“是那个女人,她就在下面。”
侍卫眼见,小声告诉德寿。
“走,追上去看看。她是苏家老二的媳妇……”
两人不再迟疑,快步走下楼梯,跟着丝丝光亮,走进那扇暗门。
门后又是一个山洞形成的大厅,里面并没有摆设或是物件,显得极为空旷。
他们一直追赶的女人,此刻正背对着他们,站在大厅正中。
“大人小心……”
见德寿欲上前,侍卫急急拦在面前。
“此处诡异不明,大人不可妄动,待小人上前查看……”
德寿不耐的推开侍卫,皱着眉头不悦道
“区区一个小女子,又能奈我何,你且好好巡视四周,莫要如此胆小,再说人家也算救我一命,岂能慢待。”
说完便上前几步,绕过侍卫,靠近女人。
“大人……”
侍卫还想再说,却已经说不下去了。
此刻德寿的脚步也突然停下,硬生生的定在原地,抬起哆哆嗦嗦的手指,毫无意义的指着前方。
“她……她……她……”
女人背对着两人,就那么站在原地,一目了然,并没有携带武器。
一身家常便服,裤腿上还沾有几块污渍,身体有些僵硬,紧绷着身子。
乍看起来没什么稀奇,竟还有几分楚楚可人。
直到侍卫看到女人的手臂……
手臂长到反常,垂下来能过膝盖,手指长的出奇,指尖的指甲看起来好似锐利的钩爪。
女人渐渐转过身来……
我的上帝老天阿弥陀佛啊!这女人没有脸!
侍卫心中闪过一个念头,这还是人吗?该不会是阿飘吧?
“她动了!”
侍卫见女人转过身来,急忙提醒身前的德寿。
德寿都要哭了,这是什么情况,苏言这小子也太重口味了吧!这是娶了个什么玩意回家啊?
难怪要将人藏在地洞里,这也太吓人了。
“嗷~”
德寿嗷一嗓子,就往回跑,拼了老命的跑,完全不在乎上面那熊熊烈火。
他想要回到地面上去,哪怕被火烧也无所谓。
太他喵的吓人了!火枪炸药都研究出来了,这不是讲科学的世界吗?
怎么还有阿飘在外面闲逛,不怕被和谐吗?
混蛋……
德寿跑过侍卫,大喊一声
“老李,你断后,我去找援兵。”
侍卫也哭了,我断后?断你妹啊!你上哪找援兵去?去找九叔吗?
还有……老子不叫老李!!
侍卫也转身就跑,生怕跑慢一步,他如今也看明白了,这个德寿根本没把他当个人。
只当自己是刀,是盾,随时可以丢弃。
那自己为了这种人丢了性命,那才叫愚蠢,跑吧,我跑不过阿飘没关系,但我跑得过你德寿!
两人都没注意,身后的那名“女鬼”向前走了两步,一脚将掉在地上的火折子踩灭。
地洞里瞬间又陷入一片漆黑,德寿此刻惊恐慌乱的找不到出路,开启疯狂跑路状态,不敢停下脚步。
他总觉得后面有脚步在快速靠近,那女鬼追上来了?老李也太没用了,真是废物!
于是又开始加速,没了命一样跑起来,完全不顾及方向。
身后的侍卫本来就受伤失血,脚步慢上几分,却也紧紧跟在德寿身后,他也害怕啊!
两人一前一后,跑了不知道多久,终于累到瘫倒在地,呼哧呼哧的喘个不停。
“老……老李?你……你还没死?”
德寿猛的看到护卫,这才意识到,自己竟然被这货追着跑了这么久。
此刻护卫难得的灵光一闪,点头应是。
“大人,那女人啪的一下,消失不见,我怕你有危险,就追了过来。”
德寿心里这才舒坦了些,心中暗骂自己糊涂,也不回头看清楚后面是谁……
“老……老……老李……”
突然,德寿抬手指着护卫身后,满脸惊恐,脸上的肥肉都在抖个不停。
“你……你……啊!!!”
德寿转头就跑,他不能被女鬼留在这,今天一定要找到出去的道路,家里娇妻美妾都等着他回家呢!
侍卫“老李”脸色惨白,眼睛睁得大大,汗水顺着脸颊流淌。他知道,自己身后一定站着什么大恐怖。
他不敢回头,眼睛拼命的往后翻看,生怕动作稍微大一些,惊动了身后那位。
不行~这么下去自己要完,不然拼了吧,大不了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压抑的气氛,紧张僵硬的身体,再加上流血过多,更有甚者“老李”还在不住的往后翻白眼,终于……
这家伙幸福的晕了过去,一头栽倒在冰冷潮湿的地面上,脸上竟还带着解脱……

第172章 炮灰海二代11
德寿最后还是找到那个暗门,推开后就是爬台阶,又到另一个大厅,这里跟刚刚截然不同。
虽然也是空无一人的大厅,却堆满了黄金白银,绫罗绸缎,珊瑚玳瑁,珍珠玛瑙。
德寿抬不起腿了,太累了,绝对不是他贪婪,那么多财宝,他只脱下衣服兜了一大包。
这么多财宝,被丢在这种无人问津的地方,多可惜。
先拿这些,不能浪费,等回到地面,码好小弟,再下来统统拉走。
“德寿,你还记得当年的乌家人吗?”
德寿正装的兴高采烈,突然一道冷冰冰的声音,让他如坠冰窟。
乌家,他又怎么会不记得,不正是在自己困难之时,伸出援手,救自己一命的那家人嘛!
当时自己是感激的,可他们得寸进尺,还想把女儿许配给自己。
自己什么身份,怎么说也是地主家的富二代,又岂会看得上一个人区区举人家的女子。
可人家若是拿着恩情要挟,那自己饱读诗书,才德兼备的名声,岂不是要打了水漂,一去不返?
无奈之下,只好不情不愿的娶了乌家女儿。
可随着德寿仕途就像开了挂一般,先是乡试会试一路高中,后又一举夺魁,成为皇帝钦点的状元郎。
又被瑞郡王看中,有意将孙女许配自己做正妻。
正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对于成为王爷的乘龙快婿,德寿自然一百个愿意。
尤其是瑞郡王是朝廷中掌握大权之人,他的妻子又是慈禧老佛爷的侄女。
若是将贵女娶回家,那自己在朝堂之上,一定会顺风顺水。
可话又说回来,自己已经娶妻,若是坦诚相告,想必王爷也不会怪他。
但德寿不甘心,原本他的婚事,便是乌家挟恩图报,逼迫自己娶其女。
另外那乌家女无趣的紧,整日讨论诗词政史,见解独特新颖,能将自己驳斥的哑口无言。
有时真怀疑自己的学问还不及一个女子!
无聊至极!
就在他答应王爷也不是,不答应又可惜之时,家中传来书信。
妻子与岳父一家出游,恰遇山匪抢劫,一家五口被押回家中,山匪残忍将其灭门……
德寿不惊反喜,这不正是他想要的嘛?
他也只是给父亲的信中提到一嘴。
“若是有山匪将其害了,我便可以迎娶王公贵女,从此平步青云。”
“为保稳妥,最好将那乌家一同除去,免得事后麻烦。”
“如此方可一劳永逸,安枕无忧。”
没想到事情就真的如自己所言,看来老天都站在自己这边,活该自己发达!
德寿从此安心经营朝堂之事,成为瑞郡王的左膀右臂,不惑之年,一路官至广东巡抚,成为一方封疆大吏。
德寿听闻有人询问乌家,心道这是乌家冤魂来找自己报仇吗?
可不是应该去找那帮劫匪吗?
听父亲说,那帮劫匪事后都分批被处理掉了啊?没有留下任何把柄。
看来这个鬼物是找不到人复仇,这才错将自己当成仇人。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