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嫁老头,侯府嫡女转身当女官by迷途的小心肝
迷途的小心肝  发于:2025年11月19日

关灯
护眼

果然是个好脑子,这是把人心研究到极致了啊!
杨政通也是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宋芷眠。
这样年轻的一个女子居然可以谋划的这么深……
看来自己这次死可以死得其所了!
宋芷眠也是长舒了一口气。
原本是死局的牌面终于找到了破局之法,看来自己当初的工作还是有点用处的。
这要是放在现代的话,不就是一次公关危机吗?
很幸运,她找到了最好的解决这次危机的办法……
叶云舒看着宋芷眠还有点稚嫩的脸蛋,终于明白为什么眼前这个看着柔弱的姑娘能设计杀了蔡伯驹了。
她只要拿捏住人心就有了很大的把握。
“芷眠分析的很有道理!一个不可能的人出现在那些人面前了,吴王会怎么办?”叶云舒自言自语。
“如果那个人和他有过节的话,他会欣喜若狂。
但要是那人和他没什么过节的话,他也许会想其他的办法。
当然,也有可能什么都不做。
反正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即使伤不了太子,也能让立了战功的赵王受到打压。
毕竟,谁都知道,他做的一切事情可都要算在赵王头上的。”宋芷眠如实说道。
叶云舒点头。
没错,那个吴王小肚鸡肠,特别记仇。
朝堂上不管是哪个部的官员只要是有人得罪了他,他表面上什么都不说。
但实际上……他都会暗暗的报复回来!
“就按照芷眠的这个办法去做。”叶云舒长舒了一口气。
杨政通赶忙也答应下来。
“殿下放心,属下一定会完成这次任务的。
以后的日子……还请殿下多注意身子,不要因为朝政总是耽误了用膳的时辰。”
说完,杨政通咚咚咚的给太子磕了三个响头。
叶云舒等杨政通都磕完头之后,才重新开口。
“这个罪你是肯定要受的了。
至于怎么个死法,我们还要在想想。
你跟着太子那么多年,要是连你都没能有个好下场,这不是让人心寒吗?
你先去旁边的院子待着吧,等我们这里定好最终的计划了,有人会告诉你该怎么做的!”
杨政通点了点头退了出去。
议事的厅堂里又只剩下他们四人了。
太子妃亲自捧了茶水过来。
宋芷眠要去帮忙,却被太子妃按在了座上。
“你坐着!今日本应是我好好谢谢你的!”
说完,太子妃将茶水放在了各人面前。
叶云舒看着手边的茶水,又看了看已经看不出病态的太子一眼。
“现在是要想让谁做那个最不可能的人!”太子妃小声说道。
叶云舒没说话,但脑子已经转了起来。
太子也在想,谁合适当这个不可能的人。
宋芷眠小心的看着几人。
“这个人……很难找吗?”
太子没说话,叶云舒倒是笑了一声。
“其实也不难。
大渝的朝堂上的百官应该还挺有意思的。
宋芷眠,你不在朝堂上,很多事情你不知道,今日我告诉你一些。
大渝的百姓们最不会相信的事情简单说就四件。
林相贪腐,沈老将军叛国,上官老大人徇私,最后一个就是我做假账。
宋芷眠,你好好想想,是不是这么回事!”叶云舒笑看着宋芷眠。
宋芷眠细细一想,好像还真的是这么回事呢!
林相师从叶相,听说叶相和叶大人颇有渊源。
叶相清廉,他选出来的人也清廉。
林相是大渝最不可能贪腐的人。
同样的沈老将军也一样,定国公沈家被称为北地战神,皇家对沈家有多信任就知道沈家有多忠君。
百姓们曾经私下说道,要是沈家叛国了,那肯定就是天子哪里做的不对让沈家心寒了……
言官世家的上官家……
上官老大人一生刚正不阿,从不徇私,是陛下最敬重的人。
这位叶大人就更不用说了。
监察司卿叶家曾经有训,终生不得做假账……
至于这几人里面将会是谁来当那个最不可能的人……
“实在不行的话就让杨詹事把我说出来吧!
我倒是想领教一下那个吴王的本事。
正好他的外家的人是我抓的,新仇旧恨都有,他应该也恨极了我!”叶云舒笑道。
宋芷眠……
太子,太子妃……
让吴王抓叶云舒?呵呵,估计这边人进去了,那边老五的府邸就要被抄了……
“叶大人不要说笑话……
何事?”太子看向院子里小心翼翼的内监。
“殿下,上官老大人来了!”

“上官老大人?”太子和叶云舒立刻站了起来。
“老祖怎么来了?”太子妃更是惊讶的立刻就要迎出门外。
宋芷眠一点都不惊讶三人的反应。
上官老大人历经三朝,在大理寺,刑部,御史台都待过,还曾经担任过一朝的史官……
即使是在陛下那里,对这位上官老大人都尊崇有加。
哦,还有就是太子妃就是上官老大人的曾孙女。
上官老大人退出朝堂之后,并没有在家里享受天伦之乐。
他在大渝的各大书院里当了夫子,不管是梧桐书院还是南青书院,都给上官老大人留着客卿夫子的位置。
上官老大人对读书人极其友好,对那些家境贫寒的读书人更是时常出手相助。
不管是在官场里,还是在那些学子之间,上官老大人都是让人尊敬的人。
在太子带着太子妃和叶云舒迎出去的时候,宋芷眠也跟了出去。
远远的,一个发须皆白,脸色红润,步伐有力的老人已经走了进来。
宋芷眠有点吃惊。
上官老大人的这身子骨可以啊!
只是走近了一看,宋芷眠能明显感觉到上官老大人看着太子妃的眼神有点不舍……
两个时辰前,京城东边的上官府里。
最后面的那个院子里,上官老夫人扶着上官老大人坐了起来。
上官老大人一边就着上官老夫人的手坐直了,一边看着手边的一个药瓶。
最终……还是吃了这颗丸药啊!
看着上官老夫人眼角还有泪痕,上官老大人笑了笑。
“老婆子,你怎么还有那些小女儿的作态了。
都这个年龄了,还有什么看不开的?
一把老骨头了,说不定哪天一个不注意急两腿一伸去见祖宗了。
那时候啊,才是真的憋了一肚子的话都来不及说呢!”上官老大人笑呵呵的说道。
上官老夫人叹了口气,给上官老大人掖了下被子。
“话是这么说,我们俩都九十了,已经享了这么多年别人都没享过的福。
说走也就走了。
就是这一闭眼……哎,那些孩子们啊,就都看不到了!”
上官老大人哈哈笑了两声。
之前脸上的病态慢慢的居然都不见了。
他摸了下心口,感觉了一下。
“那位连大夫之前给的药还真管用。
刚刚我明明已经感觉到不行了,已经一只脚踏进棺材板了,你拿着那药丸朝我嘴里一塞,居然把我给拽回来了。
你看看我现在,哪还有点老态龙钟的样子啊!”上官老大人笑呵呵的说道。
上官老夫人强笑了两声。
那药丸是好,但是……
药效也只能持续三日。
三日之后,该是什么样还是什么样!
当初那位大夫给老头子这粒丸药的时候就说了,这只会让人回光返照,并不能真的起死回生……
留下三天的时间,足够老头子去办一些事情了……
“老婆子,我刚刚发病的事情……你没有通知前院吧!”上官老大人低声问道。
上官老夫人立刻点头。
“你之前就交代过,我肯定记得呢!
放心吧,这时候通常是你用膳后休息的时辰,他们都不知道。
老大他们……
轰!”上官老夫人的话还没说完,就听到外面隐约的传来了一声巨响。
很快,上官老大人和老夫人的院子里就有丫鬟和婆子们过来了。
“外面出了什么事情?”上官老大人立刻起身走了出来。
“目前只知道状元巷那里有火药爆炸了!”有婆子立刻说道。
上官老大人的脸色一下子就沉了下来。
陛下御驾亲征,太子监国的时候京城居然出了这样的事情?
御史台又要忙了……
“让人去探探,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上官老大人立刻吩咐了出去。
很快,一些消息传到了上官府里,加上上官家的一些人脉,上官老大人基本上知道了事情的大概。
同时,他也知道了这事情肯定就是吴王搞出来的,目的就是打击太子!
“陛下不在京城,朝堂上的事情那么多,他居然还搞出这样的事情出来。
果然是上不了台面!”上官老大人叹道。
“老头子,太子那边……
陛下在北地,要是有心之人在一旁煽风点火……”上官老夫人有点担心。
自家的曾孙女可是太子妃啊!
上官老大人立刻摇头。
“虽说天家无父子,但陛下对太子的感情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陛下绝对信任太子!只是吴王……他的手段还是过于卑劣了一些!”
“那现在……我们就什么都不管吗?”上官老夫人还是有点担心。
上官老大人想了想,立刻让备车。
“去东宫!”
“老头子,你身子不是……”
“无妨,三日的时间,够做很多事情,够见很多人了!”
太子和太子妃将上官老大人迎进了议事的厅堂。
宋芷眠也赶紧送上了茶水和点心。
上官老大人见厅堂里只有宋芷眠一个女官伺候着,也知道刚刚这几人肯定是在议事。
“可有对策了?”上官老大人笑问。
几人见上官老大人笑着问话,也知道,在百官眼里,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
吴王这么做,也只不过是糊弄一下百姓而已。
“刚刚正和叶大人说到这个事情,已经有了对策。”太子忙说道。
“来,和老夫说说!”上官大人立刻看向太子和叶云舒。
太子将刚刚宋芷眠想的法子认真和上官老大人说了一下。
上官老大人一边听一边摸着胡须点头。
不错,知道反击了,还是反击的直中对方的要害。
太子……终于不再是那个对一切都不在意的储君了。
“也就是说,叶大人打算去入这个局?”上官老大人看着叶云舒。
叶云舒轻轻点了下头。
“对,一来吴王应该恨毒了我,但是他也不敢对我下手。
二来,他要是在折子上写上的我的名字,折子肯定会被打回来并且会被申饬的。
想来想去,还是我去入这个局最好!”
上官老大人听了,认真的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
“叶大人不可以去!”

“叶大人,老夫也算是看着你长大的,你的本事……老夫知道。
叶家的女孩子都是顶顶好的。”上官老大人说着就冲着叶云舒竖起了大拇指。
叶云舒只是笑笑,等着上官老大人继续说话。
“就因为你们叶家女孩子都很好,这个入局者才不能是你来做。
你们叶家,从你们曾太祖开始,就掌控着大渝的监察司。
上百年来,监察司干了多少惊天动地的事情。
别人不敢查的账都是你们监察司查,办不清楚的案子都是你们监察司帮着查出来了蜘丝马迹。
别人都说大渝的官场清明。
但老夫却可以和别人说,大渝官场的清明,你们监察司占了一大半的功劳。
所以,监察司不可以无人。
最近不管是北地还是西南,都有不小的动静。
要想让这两地顺利又平稳的结束战事,监察司要时刻在后面盯着。
那些军需粮草都要过你们监察司的眼才能保证送到两地。
这么关键的时候你这个监察司卿怎么能卷入到这种事情里呢!”上官老大人轻声说道。
叶云舒沉默了会儿后才轻轻点了点头。
“是下官把事情想的简单了一点。”
叶云舒本来的想法是想给吴王挖个大坑。
让杨政通指认是自己安排他做这些事情的。
按照吴王对自己的仇恨,肯定就借着这个大做文章。
只要吴王敢派人来传唤自己,她就敢进刑部的大牢。
而且叶云舒一点都不担心吴王敢对自己下狠手。
只要自己进了大牢,远在北地的那位知道了……
呵呵,吴王基本上就算完了!
但……好像是会影响到监察司日常的差事。
自己只想着收拾吴王了,倒是把两地有军务的事情放到了一边。
听着上官老大人的话,叶云舒顿时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她……还是不如这些老大人们啊!
上官老大人见叶云舒面有愧色,还是满意的。
这位叶大人……他也是知道一点内情的人,但陛下不准人说,他是万万不敢吐露一个字的。
“好了,老夫也只是提个意见。
叶大人心有大义,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至于这种小事情……交给老夫来做吧!”上官老大人笑着说道。
“您?”
不管是太子,太子妃,还是叶云舒和宋芷眠都吓了一跳。
“怎么?老夫不行吗?那样的事情推到老夫身上,没人会信的。
但吴王呢……他应该也是恨极了老夫。
阮家人被参,是御史台的人干的,那也是经过老夫允许的。
吴王恨老夫,肯定不会比恨叶大人少!
这事情就这么定下来。
事不宜迟,叶大人,你还是去想想具体的事情,老夫还有一些话要和太子交待。”上官老大人说着就握着太子的手不放了。
叶云舒一听,忙带着宋芷眠就出了这个太子议事的厅堂。
宋芷眠送了叶云舒出了东宫。
太子妃还收拾了一个匣子的茶叶让宋芷眠捧上。
在别人看来,就是叶云舒受了太子和太子妃的赏赐,宋芷眠这个女官呢,帮着叶云舒把赏赐送回去。
两人一前一后的走着,中间的距离只有一个身位。
宋芷眠手上端着匣子,目不斜视的看着前方。
叶云舒也是目不斜视的看着前方。
远远的,别人都没发现任何不对劲的地方。
但要是靠近了就会发现,这两人在小声说话。
“太子妃今日被吴贵妃请去了荣华宫,应该是阮容华从中捣鬼的。
现在宫里宫外都说宫里的那批女子禁卫是受了太子妃的管控。”宋芷眠小声说道。
“我明白,这消息肯定是阮容华放出去的。
她放出去这些消息应该就是要配合吴王的计划。
让别人都以为太子和太子妃掌控了京城,他们才能让自己做的 那些事情在别人眼里合情合理。”叶云舒脚步不停。
“那宫里……叶大人应该要有所准备了。”宋芷眠继续提醒。
叶云舒轻轻点了点头。
“放心吧!宫里……安稳着呢,想在宫里搞事情,做梦!
那些人出不了宫门!”
宋芷眠心下稍安。
只要宫里不乱就出不了大事情。
目前来看,吴王也只能在宫外搞点事情,对于宫里……他是一点手段都使不上的。
最多也就是一个阮容华传递一下消息……
“大人,还有一事,杨政通要是归案了,外面众人肯定会有什么说什么。
您是不是能安排一些人适当的引导一下。
虽然事情不是太子干的,但是不好听的话那些人说起来可是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的。
三人成虎……还是小心为上!”宋芷眠再次提醒。
叶云舒嗯了一声,加快了脚步。
虽然卫言礼跟着萧怀瑾去了西南了,但是春不晚茶楼她还是可以说上话的。
有些事情是要去安排了……
宋芷眠很快就帮叶云舒把东西送到了监察司。
虽然监察司里的人也对今日状元巷里发生的爆炸事情议论了一下,但大家也就是说两句就过去了。
太子地位稳固,哪需要用这种不入流的手段来证明什么?
肯定是是哪个眼馋太子位置,但又只能眼馋一下的家伙搞出来的事情。
他们监察司的人……
呵呵,好好办差就是了,其他的事情和他们无关!
北地和西南都有战事,要看的账本那么多,哪有那个工夫去说那些无聊的事情啊……
宋芷眠回到了东宫,陪着太子妃说了一会儿的话,又跟着太子妃去了小厨房让厨子做了几样上官老大人爱吃的菜。
“能克化的动的,软和一点,清淡一点!”
议事厅里,上官老大人紧紧的攥着太子的手。
“殿下,您放心,老夫一定送你们一份大礼!
吴王……狼子野心,老夫这次一定会把他给拉下马的。
以后……他将不再是您的威胁!”上官老大人认真说道。
太子觉得心口跳的厉害。
“老大人……”
上官老大人摆摆手。
“殿下,您听老夫细细和您说……”

没有人知道上官老大人和太子说了什么。
东宫的人知道的是,上官老大人出来的时候是太子亲自送出来的。
一直到上官老大人的马车走了很远了,太子还在看着慢慢远去的马车。
当天晚上,那个被炸断了两条腿疼晕过去的钱大同醒了。
一个时辰后,吴王带着刑部右侍郎敲开了杨政通宅子的门,带走了杨政通。
这消息很快就传了出去。
所有人都知道,杨政通是陪着太子长大的,对太子忠心耿耿。
这一进去……肯定是出不来了!
因为钱大同的关系,杨政通肯定要以死谢罪了。
另一边,上官老大人回府后,面对家人殷切的眼神,没有说东宫任何的事情。
他先是一头扎进了自己和上官老夫人住的那个小院。
在和上官老夫人小声说了一会儿话之后,上官老大人吩咐了两件事。
“这两日胃口不错,怕多进了食克化不动,去太医院请个太医来看看。
顺便再给你们曾祖母请个平安脉。
另外,这梧桐书院明年要应考的举子们不少提前进京了,已经送了拜帖了是不是?”上官老大人看着身边的 管家。
“是!梧桐书院,桐华书院的举子们都进京了。
他们昨日就把帖子送来了,要拜见老大人。”管家立刻说道。
上官老大人摸了下胡须笑了笑。
“那些举子们不容易,都是从各地来的,在京城里能有个落脚的地方就已经很好了。
你去通知一下,只要是送了拜帖的举子,明日都请来赏花。
后院的秋海棠开了,让那些举子们都来看看。
顺便老夫再考教一下他们的学识。”上官老大人笑道。
管家一听,立刻笑着应了下来。
老大人现在都有心思见那些举子们了,这是好事,说明老大人身子骨非常好……
酉时不到,太医院的太医就来了。
在给上官老大人请完脉之后,太医的神色都轻松了起来。
“老大人脉象强劲,身子骨是越来越硬朗了。”
上官老大人哈哈大笑两声。
“这还不是托了洪太医您的福?
这些年,我们府上可都只认您的。
现在我还吃着您给我们开的延年益寿丸呢!
洪太医,多谢了!”上官老大人笑着抱了一下拳。
洪太医一听,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医者最大的成就是什么,不就是能得到病人的认同吗?
一直以来,洪太医都照看着上官家老大人和老夫人的脉,现在两位老人能成为京里有名的长寿者洪太医功不可没。
“这是下官的职责,也是下官的本分。
说到底,下官还要谢谢老大人呢!
要不是您亲笔写了推荐信,我家那大孙子还不知道要怎么才能进梧桐书院呢!”
洪太医将自己的脉枕收了起来后,也和上官老大人说了两句闲话。
“你家小子踏实好学又有灵气,这样的人才老夫肯定推荐啊!
对了,明年你家小子也要参加会试了吧!”上官老大人笑着问道。
“嗯,明年参加会试,这些日子也不出门了,日日在家挑灯夜读。”说到孙子,洪太医笑的合不拢口。
“那小子不错,明年定当榜上有名。
到时候可别忘请老夫喝杯喜酒啊!”上官老大人看着洪太医说道。
洪太医立刻应了下来。
等过些日子的,一定让家里的那个大孙子来给上官老大人请安,让上官老大人多指点一下。
受了上官老大人指点的,明年的会试肯定能有不错的成绩。
送走了洪太医,上官老大人看着慢慢安静下来的院子,脸上的笑也渐渐淡了。
“老头子……”上官老夫人有点担心的看着上官老大人。
上官老大人摆摆手,径直下了台阶,在院子里慢慢踱步。
这个院子他不知道这样走了多少次了。
走多少步要拐弯,什么地方种了什么花草,什么地方下雨的时候容易长青苔,他心里都很清楚。
也是在这个院子里,自己写了多少道折子,参了多少人……
这一切好像就是在昨天发生的一样。
上官老大人慢慢走着,他知道,也许这是自己最后一次在这里踱步了……
“老头子,时辰不早了,你该歇息了!”上官老夫人劝道。
上官老大人摇摇头,又在院子里走了两圈,这才回了屋子。
“休息就不用了!老婆子,你帮我磨墨!”上官老大人说着就在书房的案几前坐了下来。
上官老夫人叹了口气,只得开始磨墨。
一夜没睡的不止是上官老大人,还有吴王和刑部右侍郎。
吴王心情不错,他算的挺好的。
将事情闹大了,大家都知道了,衙门想遮掩都遮掩不住了,太子那个废物只能捏着鼻子让刑部和大理寺彻查。
而且,还只能让不是太子一派的刑部右侍郎来查。
钱大同在醒来的第一时间就说出了杨政通,说自己是受了杨政通的嘱咐才做了那些东西的。
吴王一点都不担心。
他手里捏着钱大同的命根子,他不得不听自己的。
“杨政通还不说吗?”
刑部大牢的另一侧的小屋里,吴王端着手里的茶杯笑着问道。
“死活不开口!
软的硬的都用过了,他就是不开口!
殿下,要不要再下点狠的,把他的儿子给抓来……”刑部右侍郎小声问道。
吴王摆手。
“他和钱大同可不一样,他是太子府的詹事,是有官职在身的。
现在他的罪名还没定下来呢,就去抓他的儿子,这不是上赶着给别人送把柄吗?
不用,反正他自己应该也想通了,他是出不去这个大牢了。
不过,这该走的程序还是要走。
走吧,本王和你一起去看看,看看这个杨政通想要个什么样的死法吧!”
吴王说完就放下手里的茶杯起身出了小屋。
在大牢里绕了一圈,刑部侍郎才带着吴王站在了杨政通的牢门前。
此刻的杨政通已经受了刑,正趴在稻草上。
“杨政通,为太子做事可以,但不能卖命吧!
你看看,你是他的心腹呢,他不还是没能来救你吗?
你这是何必呢!”吴王假意叹道。

杨政通艰难的抬头,他看了吴王一眼,送了他一个白眼。
刑部右侍郎一见,立刻上去就要踢杨政通。
“到了这里还猖狂,以为这里是太子府或者是东宫吗?”
吴王却一把拉住了杨政通。
“一个将死的愚忠之人,理他作甚?”
杨政通看着吴王,又是冷哼一声。
“秋后的蚂蚱,你们还能蹦跶几时?”
刑部右侍郎一听,上去就是一脚,这一脚正好踢在了杨政通的伤口上。
杨政通立刻疼的额头冒冷汗,不过即使再疼,他也都是咬牙忍着。
吴王最喜欢看的就是别人疼到极致了,但是却不敢发出声的样子。
看着杨政通这样,吴王蹲了下来。
“杨詹事,你也别记恨本王,谁让外面的话不好听呢!
私制龙袍,这可是谋逆之罪,即使你是太子府的詹事,只要被这个案子牵连了,该受的罪也是要受的。
本王也知道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大不了就是一死了之,但这样值得吗?
你还有妻儿,你的母亲也还在,你要是……”吴王没有继续把话说下去,而是看着杨政通。
他刚刚看出来了,在说到老母亲的时候,杨政通的眼里似乎有一丝的痛色……
吴王很快就想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杨政通年幼的时候,他的父亲早逝,亲族的那些人把他们孤儿寡母的赶出了原来的宅子,占了他们的家产。
杨政通的母亲离家之后,去衙门立了女户,将杨政通改了和自己一个姓。
后来杨政通的母亲靠着一手厨艺进了太子别院,顺便也把杨政通带了过去。
太子年幼时身子不好,皇后经常带着太子住在太子别院那边,这才和杨政通熟悉了起来。
再后来……
杨老太太也算是把杨政通培养成人了。
现在出了这样的事情,杨政通兴许心里会怨恨自己的妻子,要不是那个小舅子,自己也不会落到这个田地。
但现在杨政通最舍不得的应该就是自己的老母亲了。
杨政通孝顺那是出了名的……
吴王心里闪过了一丝念头,也许……
“杨政通,本王知道,你自己是没这个胆子做这个事情的。
是谁指使你这么做的,你只要说出来了,本王立刻就给父皇上折子,虽然不可能免了你的死罪。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