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许劝不动,就不再讲这种让妹妹扫兴的话题,转而谈起了海外项目。
第246章 来了不速之客
林若妍就聊起了和杜芃芃一起谋划,要投标非洲的那个铜矿及新城镇项目。
林如许觉得妹妹自己已经有了很多项目经验,尤其建造非洲新城镇这种事,他一个外行就不用瞎指导。不过他还是从另外的层面提示了几句:“如果竞争对手之中有西方世界的大企业,你不要以为那边会讲什么公平竞争。”
林若妍点头:“嗯,我明白。我出门都会带着保镖的。”
“如果必须去非洲,你最好那边也有靠谱的企业和人员接应。”
林如许的担忧是有依据的,林若妍去非洲谈事,她恐怕要先寻求一家当地合作的中资企业,一下飞机就有人接待,住宿也在中资企业的营地内,不会选当地的酒店宾馆。舒适享乐不如保命要紧。
就比如南外建那边刘总曾经带过的那位手下,如果她真的拿下了建造新城的项目,她肯定也需要当地的老牌中资施工企业配合。这个就能提前运作,双方紧密配合起来。
眼下还是春节期间,她不会贸然打扰什么人,一切公务都等过了春节再谈。
初五这一天,林如许说是回别墅区看望一下隔壁未婚妻家的长辈什么的,刚走没多久,四合院的家中就只剩下林若妍和儿子两个,忽然有人登门拜访。
门卫是去年才换的,展力给挑的退伍兵,为人很谨慎。今年宅子里其他帮佣都回家过节了,这位却放弃休假,就是为了留下来保证四合院这边的安全。
他看到登门拜访的人穿着便装,不过那通身的气质与普通人不太一样,仿佛是经过战场淬炼的那种,当过兵的人一看就能感受出来,便认真盘问了一番。
对方说初次登门,是有事情代为转达,需要见到林若妍当面说。另外这人出示了身份证和工作证,工作证是国a机关的证件,显示这位还是个处长级别。
门卫确认证件,林若妍把儿子留在了二进院子,就只自己一个人到了一进院子的客厅接待来人。
来人也只是一个人,门卫锁了大门就等在了客厅旁边的休息室,这样万一里面有啥状况,他也能及时反应。
京市的春节期间还是隆冬,院子里池塘的水都放空了,原本几尾锦鲤收到了大鱼缸内,养在了客厅里。厅堂的地暖散着温热的气息,没有生炉子的乌烟瘴气也没有暖气的笨拙,再加上那套豪华的黄花梨原配家具,古朴雅致,来人看后忍不住称赞了几句。
林若妍发现这位进来之后,除了能赏鉴古董以及复古的建筑艺术,还能敏锐发现院子里隐蔽之处的安防监控设施。她不免猜测人家大约是这方面的行家。
那位最后称赞道:“林总这宅子防范严密,怪不得只用门口那一位门卫。我们在外边其实也有布点,时刻盯着这里。您大可以放心。”
林若妍惊讶:“请问,是因着在南美我中毒的事情,才被如此重视么?”
那位摇头:“那一次除了你之外,还有几位也遇险了,不过都抢救过来了。我们的人已经摧毁了生产该毒药的窝点并掌握了解药技术。你以后出境就不用担心这些。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布防这边,其实是因为令郎生父受重伤后落入敌手。敌人很可能获取一些私人信息,从而对你们母子造成威胁。”
“他受伤被俘?”林若妍虽然不打算与这人结婚,不过孩子的亲爹性命攸关的事情,她还是要多问问。
看起来这位罗处长应该是陆方远的上司了,他春节期间特意上门,可见情况还是危险的。林若妍的心不知不觉提了起来。毕竟原书情节描写,陆方远是在一次任务中牺牲,才成为烈士的。
罗处长说道:“我们的人虽然都有反审讯经验,不过危及到自己性命的时候,也会给对方一些边缘信息,换取喘息的机会。他应该很了解你的情况,无意或者有意都可能有这方面的概率。”
“所以,你们在我这里守株待兔了?”林若妍很快就明白过来。
罗处长一脸严肃地点点头:“如果可以,近期我们可能会安排各种便衣,入住民宿,应聘你这里的服务人员,保安什么的,还请林总能配合。”
“嗯,当然配合了。”林若妍又问,“那个谁,生命有危险么?”
“不知道,完全失联了。我们唯一肯定的是他宁死也不会泄露国家机密,其他的,他这次任务前遗书的接收人填的是你。”
“他没有其他家人或者亲属了么?”林若妍担忧地问。
“他的父母都是烈士。自小是爷爷带大的,后来他爷爷也去世了。他一直是孤身一人,才会总是不畏艰险,挑战很有难度的危险任务。自称是gj养大的孩子,此生都为国效忠了。”罗处长说到这里的时候,冷肃的表情里流露出一丝感慨,“其实也要感谢你,给他留了一个血脉。”
“别,我儿子随我姓。”林若妍赶紧解释,心虚的厉害,毕竟原主当初那也是一时被陆方远外表迷惑,用了手段才将人搞到了。估计还害得人家执行任务期间破戒,受处分之类的吧。
罗处长并没有纠结于孩子姓什么,只说万一他有不测,会将遗书遗物转交给林若妍。至于林若妍如何处置,要不要告诉儿子身世,这都是她自己的事情。
“对了,我开春还要去非洲,考察新项目,那边我能去吧?”林若妍说了一下去非洲的那个国家,以及铜矿和新城镇投标的事。
罗处长说:“这事情我们会进行风险评估。若是那会儿一切已经有定论了,您的正常工作生活都按部就班来,我们不会干涉的。”
林若妍感觉所谓有定论,大概就是陆方远的死活已经有了定论吧?
罗处长没有多说别的,也没有喝茶闲聊,十分钟不到就离开了四合院。
林若妍送走了罗处长,将刚才那些事也都说给了儿子听。在旁人看来林梦溪年纪太小,可能无法理解这些,实际上林梦溪的智力和心性都比同龄人成熟。
他说:“妈,如果我找找那谁,你说我能找到么?”
“你那点黑客技术能行?”
林梦溪有点气馁,的确,他的技术水准与顶级黑客差远了,看来还要加倍努力学习才行。
第247章 春节前后的事
林若妍看着儿子又要给自己的学习加码,赶紧安抚道:“专业的事有专业人员去做。我们家目前被重点保护着,你要不要先请假在家,别去上课了,这样也能确保人身安全。”
林梦溪瘪嘴:“学校不安全么?我怕耽误学业。”
“你这么聪明,少上几天课也能跟上吧?”林若妍忽悠。
林梦溪委屈道:“班里都是我这样的,我若是少去几天,成绩估计就垫底了。妈,你太高看我了。”
“成绩比命重要么?”林若妍发出灵魂一问。
林梦溪轻轻叹了一口气:“是啊,还是命重要。我还要给我妈养老,我必须好好活下去。”
“乖儿子。”林若妍感动地搂着儿子的小身体,十分欣慰。
于是林梦溪得寸进尺道:“妈,我觉得过节之后格斗训练的强度能不能稍微降低一些?每次练完都全身酸痛,陆阿姨要求太高了,她不是结婚了么?要准备生宝宝了,不要那么操劳。给我换个普通一般的师傅就行了。”
“呵呵,行。”林若妍答应的爽快,反正罗处长那边要塞人进来,她正好趁机给换个更严格的师傅。不过表面上先糊弄一下儿子,不让严格的陆薇来,那其实还有其他严格专业的师傅在,不耽误儿子练功。
春节之后,林若妍带着娃参加了林如许和杜芃芃在别墅区那边举行的订婚宴。就是在女方家中吃的两桌,参与的都是双方最亲密的亲友。
宴席上,林若妍作为男方唯一的妹妹,难免被关注到。只是大家早对她的情况有了解了,知晓她并不会在婚姻上浪费时间,自然没人再提给她介绍对象的事情。
这样的宴会聚餐,其乐融融,有闲聊,也是问问海外项目的筹备怎样了。非洲项目是与盘石一起合作,走出去的风险非常大,一旦失败,损失金钱倒在其次,很可能打击到做海外市场的信心。
林若妍其实不怕一个项目失败,她更担心的是非洲国家或者区域的稳定性,毕竟西方世界羡慕嫉妒恨我国能在非洲吃得开,搅屎棍一样,看我们哪里有项目就去哪里搅合一通,弄得人家刚稳定下来的局面又起了争端,就非常讨厌了。
在现实世界里,林若妍看过一些真实的报导,一旦某国发生了动荡,我国使馆保护大家撤侨的故事层出不穷,这一方面能证明我国撤侨的优势,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国民在海外的营商环境也并不稳定。
一旦遇到不可抗拒力量,要有稳妥的撤离路线,各种已经投入的资产很可能就丢弃了,保命要紧。
矿山的开发需要长期投入,若是冶炼和其他上下游产业都落在当地,当地的稳定和安全一定要有保障。基建施工则比这个好一些,盖房子修桥铺路,几年就能完工收钱撤离。
那个国家只要有两三年的稳定期,新市镇就能建造完成,林若妍的企业也能赚到钱就走了。盘石则不同,还有大量通讯、医疗方面的其他企业,也都期待着当地能有更长久的和平稳定,才有赚钱的可能,否则真的就是扶贫援建了。
春节过后,沪市城堡豪宅项目已经交了十三套房子,回款29个亿。还剩下五套房子已经不用着急了,慢慢卖,一年两年肯定也能卖掉。
有了这些回款,林氏地产的其他项目运营起来肯定是不差钱,林若妍也更有底气去做海外的项目。
玻瓦国陈俊那边盯着,非洲项目的考察也提上日程,该打的疫苗她已经完成了。去非洲这一次换了其他女保镖,陆薇怀孕了。不过林若妍也不差陪伴者,花萌萌打算和她一起去。
私下里,花萌萌说:“林总,我想偷偷去看看我爸。他自从到非洲之后据说是一直认真学技术,没敢偷奸耍滑,每月工资按时打到账户上还提高了一截。我就想亲眼确认一下,他过的怎么样,是不是真的改过自新了。”
林若妍当然支持,另外叮嘱道:“你千万别心软,就算已经改过自新,他还是在非洲继续工作的好。脱离了这种环境再回国内说不定又退回去了。”
“嗯,林总您放心,我才不会让他回去干扰我的生活呢。”花萌萌语气笃定。
时间忽而一下就过去了,春节结束耗到正月十五过了之后才去公司的林若妍发现,公司里其他人早都已经进入了工作的状态,他们是初五就有人上班的,春节期间还有不少人轮流值班。
整个03年的公司营收业绩比上一年更好,大家有目共睹,收入也是稳增长。哪怕不是卖豪宅的销售,就只是二线支持的那些人,甚至端茶递水的前台也都比去年多了几万的收入,让大家对新的一年充满了期待。
书中这个时代,大多数人忙一年也达不到六位数收入,林氏地产的人均收入增幅就逼近了六位数。
林若妍在发工资这方面向来不手软,毕竟员工们全都是加倍努力兢兢业业,以公司当家的态度。什么八小时工作制,她当年设想的很美,到现在公司里一天二十四小时,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是有人在的,还不止一个人,都在计算机前忙工作的事情。
项目在南美,时差什么的让设计部、工程部和成本部那些人都必须两班倒,时刻守着计算机免得错过了消息。
信息部那边更是忙活,现在已经做出来的各种建筑类相关网站和软件的维护也必须是一直有人盯着的。家里网络和计算机都不如公司好,公司加班有额外收入,还有吃喝玩乐健身的各种配套设施,除了行军床略微有点不舒服以外,其他都相当完美了。
看着如此积极上进勤奋工作的员工,林若妍也不敢再松懈了,去非洲是马上要办的,从非洲回来,她也要开始去巡视自己国内的那些项目,打着慰劳的旗号,自己也能顺便玩耍一番。
在玻瓦国的南外建刘总早已经给她拉好了线,交代给非洲以前的老部下卓远,林氏地产要在那边建新城。林若妍让花萌萌提前对接过,那边目前在做的是商贸城的项目,崔轩的拖鞋跨国公司也参了一股呢。
通过多渠道回馈,非洲南外建负责人卓远是个很靠谱的人。他那边也已经听闻了铜矿和新城项目,原本是打算找机会分包房建那部分工程,现在决定一开始便与林氏地产合作。
林氏地产与盘石联合投标,盘石在矿业和冶金方面的名头卓远早有耳闻,非洲其他国家也有盘石的项目在,口碑很不错。
这一次要竞标的铜矿在非洲这个西海岸国家的内陆地区,自然条件不太好,但也意味着基建和房建的需求非常大。活接下来又能干三五年以上,南外建在非洲的势力也能站稳在这个刚结束内乱的国家,对企业自身发展是很有利的。
前面对接都铺垫好了,林若妍和花萌萌一下飞机,就是卓远亲自来接的。
毕竟林总只带了女助理和保镖,卓远还是有点不放心。
书中时代在非洲内陆仍然有维持奴隶制的国家,除此以外,越是贫困落后的地方,女性越是容易被当作男性附属品或者货物买卖,那些事情真切发生。不管男女,在海外都必须注意人身安全。
这里哪怕刚结束内乱,也比国内的治安差远了,女人出门有男人陪着,才能更安全一些。
卓远也是在工地上成长起来的,常年在非洲做工程项目,人都晒得黝黑发亮了,他原本是眉清目秀皮肤白皙的南方人,如今饱经风霜,三十多鬓角就有点白了。
卓远带来的除了两个翻译是国人模样,其他都是当地黑人兄弟。卓远特意介绍了一下跟来的黑人兄弟,都是在国内留学读书学工程的,国语讲的非常好。
卓远说:“他们的父母辈在我国援建项目上工作过,他们知道要改变国家的面貌提升经济,就要让孩子读书有知识文化。他们之中很多孩子都很聪明,考到咱们国内的大学,学什么的都有,中医药、工程、军事,还有学开火车的。”
“开火车?”林若妍惊讶,“那个也要到国内学么?欧美的是不是更好一些。”
一个黑人兄弟笑着接茬道:“欧美那边技术已经被赶超了。贵国最近要全国推广的电气化高速铁路项目,技术是世界领先的。我们将来也要在我们的国家建设这样的高速铁路。”
林若妍知道,他们说起的可能就是高铁了。在书中时代,高铁还没有普及,正在几个一线城市之间修建。同时并行的还有普通的铁路,不过那种普通铁路由于技术问题,最高时速到不了三百公里。
高铁不同,铁轨用料都已经不是传统那种一段段的高硬度钢轨拼接了,而是某种几公里长铺一段的弹性轨道。这样的轨道对车轮磨损非常小,车子高速运行也十分平稳。现实世界里有视频记录,在高速运行的高铁车厢小窗台上竖直放一枚硬币,运行许久硬币都不倒,可见火车运行非常平稳。
而常规的火车,因为轨道很短,每根轨道之间预留热胀冷缩的缝隙,会造成车子颠簸和撞击磨损,轨道和车轮都要定期更换,耗费就大了。
不过若是在非洲推广电气化高速铁路,那首先就要保证电力供应。修建大型电站,用核能还是水电,这些基础保障建设要先一步展开才有可能了。
林若妍畅想片刻,被卓远请到了海边的餐厅,众人落座吃饭。吃完了要开车走六七个小时才能到达内陆的那个矿山附近。
卓远说他们的先遣队已经在那里建设了一片临时营地。到时候办公住宿都可以在营地内,去看现场也方便。若是住在附近大城市,来回奔波就比较麻烦了。
林若妍并不介意住在哪里,反而是国人的大企业营地才更安全稳妥。卓远他们建设的营地除了住宿接待的功能之外,一般都有武装守卫,不与当地人混居,这样也方便管理,关键时刻是有武装御敌能力的。
进入餐厅,卓远和林若妍、花萌萌坐了一桌,其他随行人员坐了另外的桌由卓远的助理帮着招待。
林若妍猜测卓远是有项目上重要的事情要谈了,没想到卓远却看向了窗外。
这座城市在几百年前只是西海岸上的一个小港口,最早是贩卖奴隶的船只靠岸,随着殖民者的步伐,港口的建设也陆续发展起来。
“你们看,那边有很多集装箱对不对?”卓远先说出口的是这个问题,“非洲许多国家都要依赖进口维持生计,粮食、工业产品都无法自给自足。那些集装箱都是装满货物运过来,却没有什么能运走的,于是堆积如山越来越多。”
林若妍听到这里若有所思,隐约猜到了卓远接下来要讲的内容。
花萌萌问道:“这些集装箱没有公司来回收么?”
卓远说:“如果是国内的港口,遇到这种进出港的货物不对等的情况下,肯定会有组织或者公司来搞集装箱回收,把空箱运输到有需求的地方。不过这个国家,回收的钱比扔在这里更贵。所以空箱堆积的特别多。我们建设营地就是买这里的空集装箱,通过设计改造,变成我们临时的营地住房,很划算。”
“不过那样也用不了多少箱子吧?我看堆厂里的集装箱上万了,都是空的么?”林若妍问,“这些箱子很结实,当房子用的确挺好的,当地人没钱造正经房子,用集装箱当房子也行的。”
“嗯,你说得对。不过能利用的空箱还是少数情况,当地穷人是真的赤贫,拖鞋都分期付款买,更何况这么大的集装箱了。就算几个人一起凑钱买了一个箱子,也没有车子和公路能运送到他们需要的内陆地区。而港口城市,有工作的人有地方住,没工作的也留不住的。”卓远感慨,“西海岸这边,也就是海边港口城市的经济还行,往内陆大多数是不毛之地,以及不与外界往来的原始部落。公路修建都没跟上,其实国家官方连那里有多少人口都很难统计。”
林若妍忽然问道:“我听说我国的援助医疗队都深入到内陆国家和城市了?他们不需要集装箱房屋么?”
卓远说:“我们以前接触过国内来的医疗队,他们大多数都要深入很多偏远村落,流动行医。真正驻扎在大医院里,也基本都有地方住。集装箱修建的临时房屋,还是需要大型车子运输,灵活性是有能移动,可惜在少路的地方并不方便。还不如搭帐篷或者用铁皮搭房子更方便了。”
林若妍笑了:“那就等我们的铜矿项目上马,房建上下游企业也都跟上来,将来非洲也有大量产品能够自己生产了往外卖,往外运了。”
卓远和花萌萌也笑了,纷纷附和:“没错,我们来这里不是掠夺资源,而是通过真实引入产业,带动当地的经济一起发展。盘石那边的人前几天已经到了,你们晚上能在营地一起聚一聚。”
“盘石的人也住在你们营地么?”
卓远点头:“这次我们就是用集装箱建造了一个大型的综合营地。我们是奔着能把这个项目拿下的决心来的。将来那个营地也可以是最早的一个建设核心调度区,除了相关的企业办公,还有一些建材生产加工的工厂都能驻扎进来。”
林若妍称赞道:“那你们是提前就建造了一个产业园区了。”
卓远点头:“算是吧,当地的几大势力也盯着呢,说我们若是将来撤离营地了,他们可以花钱买我们留下的房子和装备。”
吃完了当地的高档西餐之后,林若妍已经迫不及待想去看看那个营地了。
在玻瓦国,大企业的营地建设的相当豪华,都不是临建了,而是作为永久建筑,等建设工程项目完成后,那些营地还会被当地收回,改为其他的公共建筑物,比如学校、小区中心或者图书馆之类的。
这一次他们的目标是内陆荒凉地区建造新城,周围一望无际都是大草原,人烟稀少得很,能容纳各大企业和小工厂驻扎的营地一定显得更宏伟。
他们的交通工具是越野车,开出城市第一个小时道路还是柏油路,第二个小时之后就变成了土路,不过好歹还是比较平的不算颠簸。又过了一个小时,连土路都变得坑洼起来,之前吃掉的东西都快被颠出来了。
这个时候能远望到一些村落,建筑物都是泥土建造茅草顶的特色小屋,一个小村子也就是几十户人家的样子。
林若妍发现当地人也在开垦荒地,他们用的是火烧法。
放火烧掉野草,翻土之后那些野草灰渗入土壤就是不错的肥料。但是他们没有更先进的耕种工具了,拖拉机那些不存在的,耕牛和铁犁都都没有,就只是原始的刀耕火种,全靠人力。
当地妇女弯腰劳作,幼小的不会走路的孩童就被放到田间地头,任由他们在野草丛生的地上玩耍。还有一些干瘪的老年妇女,头顶着硕大的水罐浇灌那些新开垦的土地。
“耕地的怎么没有男人?”花萌萌好奇问。
卓远解释道:“男人们都去城市里打工,不过他们往往也只是自己挣钱自己花。卖力气赚钱,没有动脑子赚钱容易。如果附近有产业,比如大工厂之类的,很多女人也不种地,就进厂工作了。”
林若妍之前参观过袁总的农业项目,知道当地的耕种实在太落后了,不免有点担忧:“可是这些人如此随意地种地,产生的粮食也不够吃吧?如果赚不到钱,光靠自己种粮食会不会饿肚子?”
“当地气候和土壤都还算不错的,比国内的地肥沃多了,就算是这样原始的耕作,产量也还凑合。另外你看到那些树了么?那树上结的果子也能磨面吃,当地主食一种糊糊就是那种果子的粉末制作的。现代文明没有到来之前,当地人繁衍了几千年,也都是依赖大自然的馈赠,耕地种粮并不是他们生活中的必须。”
林若妍心想,究竟现代文明给当地人带来的是什么呢,蕴藏着各种矿产资源的国家被掠夺,生态遭到破坏,原住民不得不改变生活方式,参与到现代的生产中。
这样做究竟是对还是错?没有人问过当地人需不需要,他们也没有其他选择。殖民者来了又走留下一片片废墟焦土,财富也从来没能留在这片大陆。
在日落的时候,林若妍已经能看到不远处一大片方方正正的建筑物轮廓了。
那些房子并不高大,却有着严整的布局,一看就与当地村落有明显差异。当地村落不会建造围墙,随意的泥土房子和棚屋是散漫的随心所欲的,没有太多规划。这里明显是经过设计的,一大圈高大围墙防护,能看到瞭望塔和武器设置的位置,像是兵营一样的大型营寨。
这个时候,忽然有一辆车子从他们身后一条岔路拐了出来,速度极快,超过了卓远这边四辆车子组成的车队,向着营地的方向飞驰而去。
卓远看着那批车子很陌生的样子,拿起手机拨通了营地那边的值班室,问道:“是不是有陌生人来营地了?”
营地值班室正好也要向卓远汇报突发情况呢,赶紧回答道:“是的,卓总。他们带着武器,看着都是国人,国语很标准。不过他们身上都没有我国护照,他们车上还有一个受重伤的人,恳请我们能先进行医疗抢救。”
卓远回复道:“先救人,他们如果不愿交出武器就留在指定的地方,别让他们在营地内溜达。”
长相与国人相似,国语讲的标准却拿不出我国护照,身份其实很可疑。这个营地刚建成,是附近规模最大的企业营地,不能随便放身份不明的人入内。
好在营地设计之初已经考虑到了应对武装入侵的一些方案。医疗室有两个,营地核心有一处,营地正门这里也有一个临时医疗站。
当卓远他们到达的时候,刚才那一车人就是停车在大门附近的临时医疗站,伤员已经被带进去了。
同车而来的三个人,枪还在身上,却并没有往营地内硬闯,而是站着喝水吃饭调整休息,看起来是长途赶路一直没顾上吃喝的样子,一个个都是风尘仆仆的。他们身上也有伤,只是简单包扎,并没有要求营地的医生护士照顾。
卓远让助理过去问问情况,他自己想着先将林若妍和花萌萌安顿好再处置这件事。
没想到对方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高大青年似乎认识卓远,看他下车后,就招呼道:“是南外建的卓总么?”
卓远只好在车旁站定,疑惑道:“请问你是?”
那个络腮胡子把枪斜挎,行了一个标准军礼,说道:“十二年前,我们一个部队的。”
卓远凝神定睛一看,惊喜道:“老徐?徐班长对不对?”
络腮胡子点头道:“是我。”
“你怎么到非洲了?”卓远当年是高考直接考上了军校,学了工程方面的专业,后来才逐渐走上了工程管理的路子。
他清楚记得,徐班长各方面都很优秀,入选了特种部队,那之后就失去联系了。他如今也已经三十往上了,怎么还在一线?难道雇佣军的身份只是一种伪装?
“你们从哪里过来,护照丢了是么?”卓远又多问了一句。
老徐没有直接回答那么多问题,左右看了看,很含蓄地道:“我们从另外的一个营地过来,目前身份都是私人雇佣军。护照在出任务前给上司保管了。”
私人雇佣军么?林若妍耳朵尖听到了他们那边几句交谈,却不敢往前凑了多问。她的心跳忽然加快了,总有一种莫名不安萦绕在心头。
在非洲,已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仍有许多地区战乱频发冲突不断。并不是当地人不爱和平,而是怀璧其罪,西方世界总有人不希望他们太平。
私人雇佣军的出现,就是有权有势的人雇佣军事力量自保。这些人可能是当地政要,也可能是外国来的企业。如同卓远这样,自己建造营地,花钱雇佣武装力量保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