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杨嫂子简直就是咱们大院里最热情的人了。”
热情的叫人招架不住,尤其是她的瓜子。
两人都没把其他事放在心上,回到家没一会儿,刚好裴铮野也忙完回来了。
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热热闹闹的享用晚饭。
吃完天还没完全黑,裴铮野让炳子帮忙送裴玉珍回镇上。
“林教导员!”
林啸往食堂走的时候,突然有人在他肩膀上拍了一下。
吓得他差点条件反射的回手出招。
没办法,哪怕他只是个做思想工作的,那也是军人,多年来训练出的天性,让他时刻都保持警惕。
而背后又是人的弱点,他下意识的反应差点真的伤了罗晓燕。
罗晓燕被林啸的动作吓了一跳,噌的往后退了几米。
“林教导员,是我呀!你别是把我当不良分子了吧!”
她有些气呼呼的,抱着手臂,晃了晃手里的饭票。
“上次谢谢你请我吃饭,今天我是特地来等你,想要回请你一顿的。”
林啸看着她,眉头紧拧,“罗同志,我已经说了,你不用把那件事放心上,我不在乎一顿饭的。”
“建议你以后不要从背后拍人,尤其是对军人,很容易受伤。”
这次要不是他收的快,罗晓燕早已经躺在地上吱哇乱叫了。
“我罗晓燕最不喜欢欠人情了,你要是不同意,我心里会一直过意不去。”
林啸沉默了,依旧坚持,“不用了,你要是想吃饭,自己去打就是了,我还有事,先走一步。”
罗晓燕见对方迈步就走,心下有些急了。
她察觉出来,林啸今天的态度比上次冷淡了许多。
这可不行!
“林同志,你等等我。”
“行吧,我不请你吃饭了,但我第一次来食堂,不熟悉,你能不能给我带带路?”
林啸直接指着一个窗口,“去那里打饭,然后下楼找位置坐着吃,或者带回去吃。”
他有些无语,东区食堂有四层,面积比西区食堂小,哪里打饭哪里吃饭很容易找,还需要带路?
罗晓燕一缠上来,可不会轻易离开。
她磨破了嘴皮子,就是不让林啸走。
见四周吃饭的战士们,已经有不少人注意过来了。
林啸没办法,担心会引起不好的影响,只好把罗晓燕带去打饭。
这一次她居然又没带饭盒。
林啸为数不多的好脸色一瞬间全没了。
严重怀疑罗晓燕就是故意的。
见对方还想跟自己借,林啸直接装好饭,回去了宿舍。
罗晓燕留在原地,忿忿的跺脚。
“什么人嘛,一点面子都不给!”
跟她预想中的相处完全不一样。
可越是如此,她心中越是有一种征服欲升了起来。
要是林啸对她主动贴上来,她说不定还会没兴趣呢!
想到这,罗晓燕又拨弄着自己的麻花辫,想到了一个办法。
回去的路上,她脸上一扫前几日的阴霾。
罗雅芬自然是注意到了,暗暗松了口气。
赶紧让她过来吃饭,“今晚炖了你最爱吃的肘子,这两天肉不好买,还好我让售货员偷偷给我留了一根肘子。”
“还有你喜欢的芸豆,炖的香甜软糯,快尝尝吧。”
若是以前,罗晓燕肯定会兴高采烈,觉得罗雅芬太疼爱自己了。
可自从知道他们决定送走自己,罗晓燕对他们的感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自己终究不是大姑的亲闺女,他们注定不会拿自己当真正的一家人。
就好比,如果自己真的会影响到姑丈的名声,他们会立马舍弃自己。
反之,如果是亲女儿,他们肯定舍不得。
罗晓燕一反常态的没有回应,闷不作声的吃饭。
总觉得现在大姑做的肘子,没有以前那么好吃了。
她垂下眼皮子,挡住了眼中的不平衡与落寞。
吃饱后径直回了房间。
卢天祥没回来,饭桌上只剩下罗雅芬一个人。
她看着紧闭的房门,心中酸涩窒闷。
不明白怎么好端端的,姑侄俩的关系,好像一夕之间拉远了,再没了亲近。
明明自己对晓燕,一直都是当亲女儿那样疼的。
接下来几天,大伙总能在食堂里见到一道如花蝴蝶般俏丽的身影。
罗晓燕每天都精心打扮,来到食堂里蹲林啸。
东食堂等不到,她就跑到西食堂去。
为此他还欠了战友不少人情。
一连半个月,别说食堂了,家属院那边他都不敢靠近,总之没怎么露过脸。
罗晓燕的架势太凶猛了,他可招架不住。
惹不起,他难道还躲不起吗?
偏偏罗晓燕在这件事情上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毅力,哪怕接连十天都没等到林啸,她还是每天准时准点的到食堂等着。
这天实在是躲不过去了,苏思琪约林啸去河边散步。
两人也有半个月没见,林啸嘴上不说,心里却快被思念冲毁了。
他特地收拾了一番,头发梳得非常板正,这时候流行寸头和板头,他的发型倒是比较随意,今天难得打理一番,整个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显得更加英俊了。
苏思琪一眼就看出他的小心思,笑着逗他,“你是打算登台表演吗?部队最近有活动?但就算要表演,那不也是文工团演员的事么。”
“还是说林教导员有心要表现一下?”
林啸虽然是个大男人,可在苏思琪面前,他一点掌控力都没有,没说两句脸就升温了。
磕磕巴巴道,“我、那个,只是想换一下形象,怕你看腻了。”
两人相处到现在,各方面都很和谐,感情没有突飞猛进,而是像春日里的涓涓细流,一点一点的增进、稳固。
这也让独身一人多年的苏思琪体验到了不一样的温暖。
如果说要她按照标准打分的话,林啸在她这最少能打九分,不按照标准,纯看私心的话,那他毫无疑问是满分。
跟他在一起时,好像全身的疲惫、压力都被冲淡了,哪怕什么都不做,只是静静的在一块散步,看日落,都会觉得很满足。
每次遇到什么挫折、困难,他在身边的时候,她就会受到安慰,觉得安心。
总之,两个人在一起的感觉、氛围十分舒适。
苏思琪看他傻愣愣的表现,心头不由得又是一暖。
突然顿住脚步,侧身认真的看着他。
“林啸,我们处对象吧。”
之前他们的关系像是蒙着一层薄薄的窗户纸。
现在看清了自己心中的想法,苏思琪不介意做那个主动的人。
她向来懂得争取和珍惜。
什么时候该主动向前一步,她最清楚了。
不会扭扭捏捏的。
林啸听见这话,大脑直接嗡的一声,只剩下一片空白。
好半晌都没回过神来。
连眼前人接着说了什么,他都没听清。
倏然间,他一把抓住苏思琪的手腕,声线是他没意识到的颤抖。
“苏、苏同志,你是认真的吗?”
他手忙脚乱的从衣服的内兜里掏出一个小荷包,针脚很蹩,歪七扭八的,一看就知道是他自己做的。
随后直接放到苏思琪手中,“这是我这些年来的存款,除了每个月的花销以及打回老家给父母的,都在存折上了,全部交给你保管,以后家里的事……也都听你的,你说什么我绝不反对!”
“所有活都交给我来干,你在家只需要安安心心的写稿子,做你想做的,我、我……”
要不说他长着一张花心的脸,看狗都深情的桃花眼,实则内心就是块死面,一点心眼都没。
老实憨厚的不像话。
她刚说要正式处对象,他已经把婚后的事都想明白了,还急的舌头快打结了。
苏思琪没憋住,一下笑出声了。
林啸满脸涨红,像是泡在开水里煮过一样,他目光热烈,“苏同志,我……我可以抱你一下吗?”
苏思琪终于有几分羞涩,点头。
他的拥抱很礼貌,真正是点到为止,只是用手虚虚的搂了一下。
两人终于在这天,正式的确认了关系。
至于存折,苏思琪没收,这些事还是等以后再说吧。
她希望两人的每一个进展都不要忽略,相看、相处、确定关系、见家长、结婚。
完完整整的。
或许是从小缺失的太多,她才会渴望有一段圆满完整的感情。
林啸冷静下来后,还是主动把最近被罗晓燕缠着的事告诉了苏思琪。
他们相处向来都是有什么说什么,不隐瞒,免得以后多生矛盾。
苏思琪顿了一下,告诉他,“她这是对你有意思,想跟你搞对象,既然我们已经确定关系了,那你就要明确的告知对方,不然难免会对你有影响。”
“如果正式拒绝过,她还是纠缠不休的话,那就是她一方的责任了,具体要怎么做,我相信你有自己的方式处理。”
要说吃醋,是有那么一点点。
但自从进入报社工作后,面临了更多的压力,苏思琪也在压力中成长了起来,从前的小性子都慢慢的磨掉了。
她现在能够更理智的去面对这些事。
林啸忍不住握了握她的手,向她保证一定会处理好。
第二天,他终于再次出现在食堂了。
不过这一次,林啸是专门来找罗晓燕说清楚的。
他把罗晓燕带到外面,两人之间距离隔得挺远,再站进来十个人都不成问题。
四周还有不少人,这样的谈话场景和距离,不会被人误会。
“罗晓燕同志,今天我是来正式告诉你,请你以后不要再来找我了,你这样的做法已经对我的生活、工作造成了影响,如果你不改正的话,我会找卢副政委好好谈谈的。”
罗晓燕脸上的表情一下子垮掉了,笑容消失得无影无踪。
“为什么?林同志,你对我哪里不满意?”
“肯定是你对我有误会,其实我人还是不错的,你要是跟我相处一段时间就能发现。”
“我觉得你是个思想作风很好的人,所以我想跟你搞对象!”
她本不想这么着急直接,怕对方会被自己的主动吓到。
可林啸这些话,直接打乱了她脑海中所有想法。
罗晓燕有些急了。
林啸一听,表情瞬间冷了下来,严肃的告诉她,“罗晓燕同志,我对你没兴趣,更不想跟你处对象,我已经有了喜欢的人,并且我们关系名正言顺,还有介绍人、见证人。”
“请你不要过多纠缠,好自为之吧。”
第163章 洋人难伺候
罗晓燕到底是个小姑娘心性,她能大着胆子缠着林啸,已经用了所有的勇气。
被拒绝不说,还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林啸那么严厉不近人情的拒绝了她。
罗晓燕瞬间感觉整个人、尤其是脸被火烧了起来。
她哇的一声哭出来,把铝饭盒砸在林啸身上。
捂着脸飞快的跑走了。
她想不明白,自己长得不差,还有高中学历,硬性条件不输别人。
还有,在老家那边,所有亲戚见了都说她屁股大好生养,以后肯定生儿子,有福气,能给夫家传宗接代。
现在的男人,谁不想要枝繁叶茂子孙旺盛?
为什么林啸就是看不上自己?
老人不是说,女追男隔层纱吗?
不管是自尊还是自信,罗晓燕都遭受到打击。
回到家就把自己关起来,一整个晚上都没出来过。
罗雅芬担心坏了,尤其是在听见了里面隐隐传来的哭声。
生怕是谁在外面欺负了罗晓燕,急的头发都快冒烟了。
她好声好气的相劝,可罗晓燕就是死活都不开门。
闹得家里鸡飞狗跳。
卢天祥回来听说这事,更是脸黑得快要滴出水。
他稍一打听,就知道罗晓燕最近的所作所为了。
之前是为了他的面子,同事、战士们都不敢说到他跟前。
现在卢天祥气的眼冒金星,老脸都被她丢光了!
“明天,立刻马上给我送她回去!”
他冲罗雅芬吼道。
罗雅芬被吼得一脸懵,“老卢,之前不是说好了,让她陪我过个生日再送回去吗?”
距离她生日,不到一个月了。
卢天祥面色沉沉,“过个屁的生日,你知道她在外面干了什么?一个姑娘家,天天跑去缠着男同志,打扮的花枝招展的,恨不得生扑上去!”
“再不走,老子的脸都要被她踩在脚下了。”
罗雅芬傻眼了,她还以为罗晓燕最近那么有精神,是想通了。
没想到居然是这样……
尽管心里难受,但罗雅芬沉思后,还是点头了。
“明天我去买最近的卧铺票,让她回老家吧。”
天大地大,他们家始终要以卢天祥的前程与在外名声为重。
卢天祥冷哼一声,“还卧铺票?卧铺最少要提前两天买,老子现在看到她就冒火,明天买硬座,哪怕是站票,都立刻把人给我送走。”
照他看,这孩子是彻彻底底长歪了。
从小养在他们夫妇俩身边,还能长歪,卢天祥想不通是哪里出了问题。
罗雅芬脸色灰白,唉声叹气。
罗晓燕在房间内哭声戛然而止,一阵心慌。
她不想回老家。
先不说条件,就说她翻年一过二十,还没结婚的事,肯定要被人戳脊梁骨说闲话,老家那地方碎嘴子最多了。
她哪里忍受得了?
一时间,罗晓燕又继续哭了起来。
她脑子里如同一团乱麻,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杨淑芬作为大院里情报组的天花板,永远奔走在吃瓜的第一线。
早上起来看到卢天祥和罗雅芬先后出门,夫妻俩脸色都不太好看,尤其是罗雅芬出去的时候还把门锁起来了。
她猜测肯定是因为罗晓燕的事。
作为掌握了一手情报的人员,不跟人好好唠一唠,她心里难受啊。
于是马不停蹄的来到裴家找季如梦,恰好遇到朱翠英,便拉着她一块。
季如梦要去新华报社一趟,把刚完成的画稿交出去。
看到两个好姐们站在自家门口,一眼就猜到了杨淑芬的目的。
她摊摊手道,“淑芬姐,翠英姐,我要去报社,不介意的话,咱们边走边聊吧?”
杨淑芬的性格就是这样,发现了精彩的八卦,第一时间要跟她们分享,不然憋着难受。
她和朱翠英早已经习惯了。
三人就边走边说,杨淑芬那张嘴叭叭叭的像机关枪一样,言简意赅的说了她发现的新‘情报’。
朱翠英反应淡淡的,对于罗晓燕,以前经常跟朱芳芳凑在一块玩,两人说到底是有些臭味相投的,她喜欢不起来。
季如梦对此事发表了六点意见:……
杨淑芬吐出瓜子皮,“啧啧啧,我是真没想到,副政委家侄女能这么主动,以前她没少相看,听说一个都没看上嘞,谁知道扭过头会做出这么……”
没脸没皮的事。
话终究不是什么好话,杨淑芬说不出口。
要说苏思琪和林啸的事,大院里没几个人不知道的,毕竟是自己一手撮合的人,看见他们进展出乎意料的稳定,杨淑芬自然偶尔会说起。
如果没有苏思琪,林啸单身一人,罗晓燕主动一点也无可厚非。
但是她在明知道对方有方向的情况下,还做出纠缠的事,就算得上死皮赖脸了。
这事总归是卢家丢了好大的脸。
“要我看,卢副政委的爱人今天匆匆出去,八成是去买票了。”
买的什么票,三人心知肚明,没有说出来。
这件事跟她们关系不大,随便聊聊就过了。
走到大院门口的时候,又发现好像有新的瓜了。
一堆人围在一处,后头的还踮着脚往里看。
好像在围观什么珍稀动物一样。
杨淑芬的天性再次被激活,拉着季如梦二人过去凑热闹。
人群中央,有一个金发碧眼的洋人正心急如焚,手舞足蹈的比划着什么。
可是大伙都听不懂他嘴里叽里呱啦的语言。
有的人猜测他说的是苏语,有的人猜是英语,还有各种乱七八糟的。
这年头,一个纯正的老外走在焱国任何一个街头,都会引起注意,还会夹杂着一些敌意。
更别说这是在部队家属院门口。
大伙好奇归好奇,更多的是防备和警惕。
大院门口站岗的哨兵努力维持着秩序,满头大汗对众人道,“各位嫂子不要在这里造成拥堵,快散了吧,没什么好看的。”
跟他一起站岗的另一个哨兵已经去通知领导了。
不知道这个洋人什么来头,更不知是敌是友,他不能让人在自家门口出事。
这些洋人难伺候得很,万一伤到一个汗毛,都要叽叽歪歪的闹半年。
好在各位军属们虽然好奇心重,但都是有秩序有纪律的,没有真的惹出什么事。
哨兵这么一说,大伙都识趣的散开一些,没再围得那么紧。
“嘿,你说这洋鬼子是来干啥的,咋跑到咱大院来了?”
“总不能是谁谁谁的家属吧,看他那满身毛跟猴子一样,咱大院里也没有这种基因的人啊!”
杨淑芬好奇的不得了。
朱翠英也觉得罕见,“别是有什么要紧事吧,看他那急头白脸的样子,感觉他马上要哭出来了。”
“啧,不管是啥事,都跟咱们没关系,看看热闹就得了,可别凑上去跟这些洋鬼子搭话,准没好事。”
杨淑芬又拉开了几步距离,远远的看着。
好了,现在那个洋人从被围观的猴子变成了被盯着的怪人。
他急的快上火了,说了半天,居然没人能听懂他的意思。
他只是想问个路,怎么会这样啊?
季如梦跟其他嫂子的想法不太一样,因为她听懂了几句话。
这个洋人说的话英文和苏文掺杂,差点她就没听明白。
对方自称是军区护送过来的外国技术人员,负责帮忙修改部队刚拿到的一批新武器数据的。
那批武器技术正好是国外的,出了一点小问题,貌似还有点棘手,所以他才被送过来。
更多的,季如梦分析不出来了。
她听得懂英语,毕竟是后世的必修课,学艺术的她也修了英语,不过大学的时候口语不怎么好,跟外国人交流简直是让对方听自己说英文版文言文。
后来毕业当了销售,接触到很多外国客户,她才把口语练好。
还自学了一些别的语种,不说有多厉害,至少口语交流是没问题的。
当然,如果让她去参加其他口语的正式考试,她肯定是考不过的。
毕竟书面语和口语完全是两回事。
听懂归听懂,但季如梦没打算多管闲事。
部队肯定有这方面的人才,并且这年头外国的技术人员出行,身边肯定会跟着翻译官,用不着她。
连家里人都不知道她会外语,这种时候没必要掐尖冒头,引起注意。
否则就轮到她当猴子了。
季如梦提着画稿,对杨淑芬和朱翠英说,“我得先去报社了,还要跟万副主编交流一下修改的地方,回头再聊。”
杨淑芬眼神亮闪闪的,里头夹杂着几分对季如梦的佩服,挥挥手,“快去吧,正事儿要紧,我先替你打听着,等你回来再给你汇报。”
季如梦无声失笑。
有时候她发自内心的觉得,王建国那么皮,其实跟杨淑芬是有点斩不断的关系的。
母子俩总有一些相似的地方。
她头也不回的转身离开。
伊恩的目光穿过人群,看到那道窈窕的身影,总觉得好像有那么一丝丝熟悉。
没一会儿,部队里的人来了,带着伊恩去了师部办公室。
还带来了一个略懂苏语的干部。
勉强算是交流上了。
第一版‘工农兵共建新社会’的报刊登印后,反响超乎所有人意料的好。
比万永强预料中好了十倍不止!
订阅量直线增长,目前为止,下一期的发行量已经突破了他原先计划的三倍。
照这样看,他们的新报刊不止能完全覆盖梧桐县,还能冲一下省城的市场了。
他们报社在省城的市场一直很低迷,要不是有点家底撑着,早就被其他大报社挤出去了。
万永强从这一次的战绩看到了新的希望,他的规划有必要立即修改,战略目标要扩大扩大再扩大!
他觉得,他们小组的这一次收获能有希望突破上限,甚至是……让新市场遭受一波冲击!
看到季如梦过来,万永强的心情更好了,亲自招待她,办公室里不止有茶、咖啡,还买了点小糕点。
万永强社交能力还是很强的,再一个,他不了解季如梦的喜好,但他了解自己婆娘呀!
他婆娘最喜欢吃余方斋的糕点了,说是味道一绝,他觉得季如梦应该也会喜欢。
果然,季如梦在万永强的强烈推荐下,尝了一块后,大方的夸赞了几句。
万永强笑成了眯眯眼。
“这一次发行的效果如此成功,季同志功不可没。”
“接下来的工作量有可能会加大,不过你放心,稿酬肯定会随之增加的,就是要辛苦季同志一些了。”
合作人之间不用搞那些弯弯绕绕的,他喜欢把事情先摊开说清楚。
如果对方觉得不合适,才有时间调整。
季如梦谦虚一笑,“哪里,不敢居功,还是部门的编辑们稿子写得好,文字跟图画一样,都是有力量的,能够将感情传递,让大众的心凝聚起来,拧成一条绳。”
“主题的核心是编辑们创作出来的,内容、主旨都是他们的心血,我不过是按照稿子作画,功劳还是大家的。”
她可不会受一点夸奖就沾沾自喜,高高自傲起来。
人不能飘,一飘了,就容易从高空坠落,摔个稀巴烂。
季如梦更讲究实事求是。
万永强一听,眼中欣赏的意味更深更浓。
谦逊有礼,进退有度,这样大的格局,很多身处高位的人都不一定有。
季同志果然不是一般人。
现在艺术行业停滞不前,屡屡遭受到打击,才让她这个金子蒙尘。
万永强仿佛已经看到,等将来局势若是好转,艺术界肯定要升起一颗闪闪发光的新星。
季如梦的画功已经彰显了她雄厚的实力。
哪怕只是简单的配图,她都能在细节上注入灵魂。
万永强坚信,细节决定成败,能注重细节并处理的近乎完美的人,将来一定大有成就。
再说到功劳,其实他心里自有一杆秤,刚刚说的话,半真半客套。
他自然清楚,能有如此成效,他们组每个人都有不可忽略的功劳。
得知第一期登印获得如此好的效果,季如梦的心情自然也是欣喜的。
这一刻她也算是体会到了什么叫集体荣誉感。
万永强道,“考虑到第二期的发行量增加,我们可能要在原来定好的稿子上做一些改动,增加内容,相应的配图也要增加一些,还有两天时间,不知道来得及吗?”
他递过来一份新的稿子,这些都是要增加的。
季如梦看了下,大概要加班多画四五张配图。
时间是紧了点,但内容不算特别复杂,来得及。
“我尽量吧,不过可能交稿的时候,留给我们的修改时间没那么多。”
“这些都不是问题,我相信你的能力。”
万永强给予了大大的肯定。
他主动说道,“不如我带你在报社逛逛,介绍一下我们的工作流程,顺便让大家认识一下传说中的季同志,大家可是对你好奇已久了。”
跟想象之中还是有点不一样的。
在后世人眼中,在报社上班算是一份体面的工作,大多数人都以为,里面工作的人八成是西装革履,井然有序的。
实则不然,新华报社规模虽然不算特别大,但特别特别的忙,每个组负责不同领域的新闻报道,有农业新闻、社会新闻、经济新闻、文化新闻……
大伙都忙得像陀螺一样,奔来走去,很多人都埋头苦干,聚精会神的扣着稿子,完全没有精力去注意其他的。
不是井然有序,而是乱中有序。
还有专门的记者部门,万永强也带着季如梦去转了一下。
最后才是他们小组的部门。
相比其他组的热火朝天,万永强带领的小组显得更平静一些。
当然,这些都只是表面,首战告捷大家心里都激动着呢,铆足了劲筹备着第二期登印。
但是忙归忙,不能乱,这是万永强对大伙长期打磨出来的默契。
每个人分工明确,各自负责着自己的工作,做完了就交接给下一个人,配合起来如行云流水一般流畅。
季如梦不自觉的就沉浸在这份工作氛围中。
看到苏思琪的时候,两人都没开口,只是微微颔首,就算打过招呼了。
苏思琪也在忙着,手边的资料和文稿堆成小山一样。
她很认真,一目十行,丝毫不拖泥带水。
总能精准的发现稿子中存在的一些细微问题,及时修正。
不得不说,万永强带的这个小组,工作氛围是最融洽的。
哪怕成员们都是重组后才搭配在一起工作的,大家的心却都是凝聚在一起,拧成一股结实的麻绳。
万永强走在季如梦身旁,一边带她参观工作流程,一边给她详细介绍。
季如梦对编辑们的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进一步接触到稿子的来源与内核思想,这让她突然有了些新的灵感。
“万副主编,我突然有了一点想法,能不能借用一下纸笔,或许我现在就能画出一张画稿。”
万永强听闻,眼睛倏地亮了起来。
他还没在现场看过季如梦画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