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留守妈妈想开了by清越流歌
清越流歌  发于:2025年10月13日

关灯
护眼

害,人生真是世事无常,大肠包小肠。
柳素琴当时嘴上鼓励林南江主业副业两开花,心里想的却是使劲肝吧,现在还是一身使不完的牛劲,等过段时间肝不动了,他自己就老实了。
或者坚持到明年,她也出来工作,林南江看到两口子一起赚钱的速度,压力小了,也就不这么着急了。
说到底,她一开始并不认为这个夜宵摊能坚持多久。
不过现在嘛,柳素琴突然觉得他们说不定真能搞出些名堂,林南江的脑子也比她想象的灵活多了,连这种方式都想得出来。
摆摊毕竟不像正儿八经开店,成本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当初他们拿着区区五千存款,就敢在深市租房创业,林全生存在她这里的积蓄远超这个数,只要他想,随时可以出去单飞。只是林全生做人比较讲义气,在关外那会儿算是他们最艰难的时期,离不开这个能干又可以信赖的帮手,他也从来没想过撒手不管。
此一时彼一时,他们搬到城里,顿时房子车子铺子哪哪不缺,还有个照顾孩子洗衣做饭一把抓的阿姨,这日子谁看了不说一句滋润?反而是林全生自己,房子车子媳妇依然一个都还没着落呢。
林全生为他们的成就高兴是一回事,不代表他不会为自己着急,不过是出于情分和道义,让他一时半刻还没想过单干的可能性。
可一旦进了城给他们打工,最后还是要出去摆摊,那人家为什么不自己单干?
这也是柳素琴之间不好看他们副业的原因。
林南江提出彼此合伙,简直是神来一笔。
朝夕相处半年多,柳素琴多少能看出来,林全生本质上不爱折腾,也不怎么争强好胜,不是林南江这种一旦有了机会,就开始不服输、力争上游的性子。
这个“不争”,不是说林全生没有吃苦上进的心气,论吃苦耐劳,他跟林南江不分上下,毕竟是从缺衣少食走过来的,这方面谁都不差。但林全生少了点锐气,比起独当一面事事操心,他更愿意做被安排的那个,自己只管冲锋陷阵。
林南江想出来的合伙模式,不要太适合这种体质。
试想一下,自己什么本钱都不用出,就当上了二老板,按照他们以前在关外卖夜宵的经验,四成利润每晚也能分到两三百,加上本职工资,分分钟月入上万,上面还有个大老板顶着,进货记账跟各路人士打交道完全不用自己操心,他照旧只要埋头干活,跟白给有什么区别?
林全生此刻怕不是死心塌地想跟好哥们干一辈子了。
当然站在他的角度或许赚了,但林南江永远不亏,包括柳素琴也觉得像是白捡的,夜宵摊不用林南江掌勺,以他现在的年纪和身体底子,确实跟休息差不多了,这样还额外增加四五百的收入,要啥自行车呢?
柳素琴举双手双脚支持,顺便提了一点建议,“全生哥一个人负责夜宵摊掌勺,也是个体力活,主要是他白天在店里端盘子刷碗并不轻松,就怕这下轮到他身体吃不消了,要不店里再请个洗碗工?这样全生哥只要端端盘子擦擦桌子,工作量没那么大。”
“还可以这样?”林南江也不想压榨好兄弟,可他思维没打开,不知道还有这种操作。
柳素琴语气轻松,“试试呗,年轻人看不上刷碗的活计,四五十的大爷大妈应该不会介意,反正也没门槛,有手就会。”
林南江听到这里,突然福至心灵,“既然招大爷大妈,工资也不用开太高,三五百的应该就够了?”
柳素琴表示认同。
林南江已经跟她商量过,等副业搞起来,他和林全生白天也要开始养精蓄锐,上午九点到十一点没什么客人,可以轮流回去休息,只留一个人守店就行,下午两点以后则直接打烊,两人都回去睡个午觉,五点左右开门。
他们都这么自由了,洗碗工更没必要一直守在店里,完成自己的工作就可以下班,回家做做家务、帮儿女接送小孩上学放学什么的,相当于打零工的自由度,却领着正式工的工资,哪怕这工资低一些,也肯定是不缺人应聘的。
林南江很高兴的表示,等下回店里就去门口贴招工启事,接着又要媳妇帮他写这个告示。
两口子都是初中毕业,文化水平却天差地别,林南江早把那些知识还给老师了,柳素琴则是两辈子一直保持看小说的习惯,也算是阅读了,她本身性格和思想也更为细腻,对文字的敏感度还在,家里需要写什么东西,比如说之前的招租告示、开店前宣传都是她搞定的。
这次也不意外,柳素琴刷刷写好招聘启事,让林南江直接带回店里贴上,他很快顺利招到新员工,同时心心念念的副业也如火如荼的搞了起来。

第34章 两眼一睁就是肝。
林南江精挑细选的摆摊地点, 并不是多么繁华正规的夜市或者街道,而是周边一个自发聚集形成的小夜市。
那里是城中村聚集点,一栋栋自建楼又多又密集, 但因为价格不贵交通便利周边也算繁华,很多年轻人都选择在这里租房, 其中有朝九晚五的上班族, 也有三班倒的工厂工人, 以及各种下班时间不定的服务业人员,导致城中村一天到晚都很热闹, 人来人往的,天黑以后更是熙熙攘攘。
经济特区的工资待遇不差,舍得出来租房子的多半也没什么负担,属于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辛苦工作一天, 下班回来少不得跟同事朋友室友逛逛街,吃点好的犒劳自己。
久而久之,城中村的夜晚就比一些夜市都要繁华了, 越来越多的商贩集中在这里, 反过来又吸引了周边的居民住户, 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林南江奔着赚钱来的,当然要找最热闹的街道。
不过选择在城中村摆摊, 有利也有弊,这里鱼龙混杂, 到处都是游手好闲的街溜子小混混, 估计也不乏法外狂徒。
林南江也是仗着他跟林全生两个人,又都年轻力壮、人高马大的,至少不容易被当软柿子捏, 才敢来这种复杂的地方试水。
所以第一次出摊,柳素琴提议叫上张大妈和芳芳、大家都去现场支持他们时,遭到了两人的激烈反对,绝对不能带小家伙去那么乱的地方。
林南江到底不忍心看媳妇失落的样子,主动退了一步,“芳芳真的不能去,城中村是最容易丢小孩的地方,还是照例让张大妈在家照顾芳芳吧,媳妇你实在不放心,可以跟我们一起去瞧瞧,不过也要早点回去。”
柳素琴倒不至于因为这点小事就失落难过,她的沉默是因为在自我反省,习惯了生活便捷、资讯发达、以及到处是监控摄像的二十一世纪,如今的她确实有点大意,过于相信社会治安。
事实上这会儿还是有些混乱的,尤其是深市这种短期内高速发展的城市,金钱本就容易滋生各种罪恶,当地的相关能力也没跟上经济发展的速度,城中村此时的情况,又何尝不是整座城市的缩影呢?
相较之下,他们之前住在关外,平常只跟房东陈大爷一家和村里那些热心的大妈来往,不怎么接触其他租户,家里还有林南江和林全生这两个男人,基本上碰不到什么麻烦。
可他们有了孩子,孩子还在一天天长大,那就不能再用从前的眼光,为了保护孩子,怎么小心谨慎都不为过。
等柳素琴自我反省完,林南江已经主动退让了,她也不解释,顺势借坡下驴,“好吧。”
可她做梦也想不到,林南江的“早点回家”是那么早。
柳素琴还去店里帮着他们收拾了一下,然后坐上三轮车去城中村,找了个位置,林南江和林全生马不停蹄的往下搬设备,她也帮忙拿了些轻便的,像是泡沫饭盒和调料什么的,顺便向好奇看过来的路人卖安利,“要试试吗?我们这里有炒粉炒面炒饭,好吃不贵还顶饱!”
“都是现炒的喔,锅气十足,食材干净卫生,有肉有蛋有火腿肠,我们家在旁边街区开店,放心吃,合法经营来的。”
“尝一尝嘛,靓女晚上怕多吃发胖,可以跟朋友共吃一份,靓仔点一份也能吃饱饱~”
在她的吆喝下,摊子还没支起来,已经有三三两两的年轻人停下来,准备尝一尝美女老板娘倾情推荐的炒粉。
林南江和林全生见状,默默加快手中动作,很快便把灶台和食材调料收拾出来了,林全生赶紧开火炒粉,林南江则收拾剩下的东西,同时也没耽误招待顾客。
就这样开始了第一单。
柳素琴正干劲十足呢,心想她的销售水平是不是提高了很多?招揽顾客的效果这么好,准备再接再厉,没想到林南江热情送走第一波客人,转头就火急火燎催着她回家了。
柳素琴:……
“这才不到九点,我留下来给你们打打下手不好吗?”
“不用不用,我们两个人搞得定,媳妇你不就是担心我们初来乍到,能不能顺利开张吗?现在亲眼看过了,放心回去吧,也不知道妈妈不在身边,我们芳芳能不能安心睡觉,再说你一个人走夜路也不安全,当然是越早到家越好。”说这段话的功夫,又有几位顾客上来点餐了,林南江热情招待完,见缝插针的回头劝她,总之一刻也不得闲。
柳素琴无语归无语,看到他们忙成这样,也不想留在这里添乱。
算了,回家就回家,抱着软乎乎的闺女吹空调它不香吗?
然而当柳素琴回到家,软乎乎的闺女正躺在婴儿床里睡得四仰八叉,张大妈一脸欣慰的告诉她,“芳芳好乖喔,一开始左顾右盼,应该是在找妈妈,但是给她冲了奶粉,吃饱饱就不闹了,让拉粑粑就拉粑粑,刷牙洗澡扑痱子粉也很配合,最后把她放进小床,手里抱着最喜欢的小羊,就乖乖闭上眼睛睡觉了,真是个天使宝宝。”
好吧,闺女睡这么早,老母亲都有点无所事事了,柳素琴嘱咐了张大妈早点休息,自己洗漱完则拿了本小说,窝在客厅沙发打发时间。
她也想先补个觉,但心里装着事,完全没有睡意,在床上翻来覆去又怕影响闺女的睡眠质量,只好来了客厅。
可这个点也看不了电视剧,只能一边看小说,一边等着辛苦工作的人回来。
林南江和林全生倒也没让她久等,十一点多就回来了,他们是去店里卸货后才回家的,能节省搬东西爬楼梯的力气。
但也能看出来他们收摊究竟有多早。
柳素琴听到开门声,还以为出了什么事,赶紧迎了出来,“怎么这么早?”
第一次当老板的林全生脸上是掩饰不住的疲倦,眼神却亮的惊人,“哎呀,生意太火爆了,我这颠勺的手就没停过,人最多的那会儿还排起了长队,这不从头忙到脚,备货清空就只能收拾收拾回家了。”
“这个备货还不够?”柳素琴很吃惊,因为家里有冰箱,店里有冰柜,早上七点又要开门做生意,再也不用担心东西卖不完会浪费食材,所以这次备货很大胆,完全比照着以前摆摊的量,也做好了会有剩余的心理准备。
没想到备货依然不足。
“是啊,明天还要多备一些,不过不要太多,太多了全生吃不消。我们老家的炒粉和干炒牛河卖得最火,这两样分别增加二三十份的量,其他的不用变。因为很多顾客口味要求一致,可以两三份一锅出,即便多备了五六十份,也能保证十二点之前收摊回家。”
林全生累得都在打哈欠了,听到兄弟说他不行,依然梗着脖子嘴硬道,“谁说我吃不消了,你少小看人,就是每样再增加一百份,我也没问题。”
“你就吹吧。”林南江目光从林全生转到柳素琴身上,白眼一秒变成温柔浅笑,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变脸,同时递上沉甸甸的包,“老婆,你帮忙算一下账哈,我们先去冲凉。”
说完搭上林全生肩膀,推推搡搡、打打闹闹的回各自房间了。
柳素琴就等这一刻呢,拿出她准备的新记账本,在餐桌上正襟危坐、手指如飞的数钱。
林南江他们前后洗漱完出来,带着一身水汽和慵懒的气息瘫在椅子里时,柳素琴刚清点完现金,正在本子上记录收支数据。
一记好账,便主动把本子递给对面两人,“你们看看今天的收入和支出,算得对不对,我这里得出的结果是今晚净利润七百九十八,全生哥的四成是三百一十九块二毛,凑个整,三百二十块。来,这是现金,我给你换了三张大钞,白天特意去银行取的新钱呢……”
林全生之前一两千的工资,她帮着管也就管了,现在月入过万,也该让他自己打理存款了。
说出去也是小老板了呢,该学着自己理财了。
柳素琴还想过两天把林全生的存折也交还回去,那她的任务就圆满结束了。
当然属于林南江的那份依然归她,这个毋庸置疑。
柳素琴眉开眼笑的把一扎扎零钱归整成一堆,这些现在是她的一片江山了。
林全生同样也在翻来覆去抚摸着三百多大洋,爱不释手,不由想起了很多年前,他第一次领工资,好像也是三百出头,他还记得拿着工资的双手都在颤抖,兴奋的,因为从来没摸过这么多钱。
那时候的他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有一天就赚三百多的时候。
想起往事,林全生又下意识回头去看林南江。打从有记忆起,他俩便形影不离,一起上学,一起捣蛋,一起挨打,一起进厂,那次领的工资也相差无几,想来他也会有同样的触动。
并没有呢。
林全生只看到跟他的人生轨迹几乎重合的好兄弟,此刻满心满眼只有媳妇,一眨不眨看着媳妇开心数钱,笑得像他自己赚了一百万似的,简直没眼看。
很好,林全生激动充血的大脑一下子就清醒了,仔细感受了下日入三百的快乐,便毫不留恋的又把钱推给柳素琴,“素琴,还是麻烦你帮我存起来。”
柳素琴诧异抬头:“啊?”
林全生表示他基本没花钱的地方,等兜里的零花钱光了,再找她取一些,存款便还是放她这里,他知道自己耳根子软,说不定自己管着管着哪天一分都不剩。
“对了,你每天算账分红,还要提前兑换整钞,也太麻烦了些,要不还是跟以前一样,记了账一起存起来,每月发工资的时候,或者这分成攒半年再一次性打我账上,随便怎样都可以,看你怎么方便怎么来。”
“我也都可以的。”相比林全生对她和林南江始终未变的信任度,这点小麻烦根本我微不足道,再说三天两头跑银行,被经理当VIP维护的快乐谁懂啊!柳素琴嘴上无所谓,把桌上现金归拢到一起的动作却堪称干净利落,接着拿起笔在记账本写下目前分红月结的安排,一边随口打趣道,“不过全生哥,真要是半年才分一次,那你这份就要到明年才能拿到,你不怕呀?对了,离过年也没几个月了,今年大家都回老家吗?”
她也是提到过年,便临时起意问了一句,林南江对这个话题却超乎预料的积极,一个斩钉截铁的“要”字差点破了音,“这都快两年了,再不回去也说不过去啊,老家的人指不定以为我们在外面犯了事,是没机会回家呢。”
林南江说着便自己哈哈大笑起来,笑声中充满了期待,虽然还有好几个月,但他已经想好今年回老家,要穿上媳妇年前给他们买的西装衬衫和皮鞋,再让媳妇打个那什么领带,一身光彩照人的回去,亮瞎乡亲们的双眼。
仿佛已经看到了全村老少为他惊艳的画面,林南江越发沉浸在欢喜中,完全没发现这会儿只有他一个人说的热闹,应该对衣锦还乡这事很有共鸣的好兄弟竟然一言未发。
尽管林全生依然微笑看着林南江说笑,可那嘴角的弧度跟几秒前比起来,怎么看怎么僵硬,甚至带着点苦涩的味道。
柳素琴其实能理解林南江的心情。
她去年刚重生那会儿,还沉浸在上辈子跟丈夫儿女渐行渐远,自己无人理解、感觉被全世界抛弃的怨念中,好不容易拥有从头再来的机会,便一门心思只想着怎么赚钱,绝对要从各个角度改变上辈子的困境。
在自己和孩子面前,父母什么的也只能往后放一放。
如今她称得上衣食无忧,手握深市三套房,后半生俨然有了保障,老公还在想方设法的搞钱,夫妻感情和睦,女儿可爱乖巧,身边还有贴心可靠的朋友和阿姨,总之哪哪都好,顺遂幸福的生活逐渐消解了她内心的怨气,心态变得平和从容,对周围的人和事也就多了一丝宽容,再想起老家的亲人,她印象最深的反而是上辈子他们年迈消瘦而憔悴的容颜。
柳素琴重生之前,林南江的父母已经陆续离世,她娘家爹妈倒是都在,却也都病痛折磨得不轻,种了一辈子地的父亲更是连腰都直不起来了。
所以她同样也想回家了,很想回去看一看身体健康、嗓门洪亮的父母。
不过柳素琴也没有附和林南江,毕竟她就坐在林全生对面,把他表情的细微变化尽收眼底,不由得暗骂自己哪壶不开提哪壶,赶紧出声转移了话题,“过年早着呢,正事都还没说完。我刚才就想问了,你们夜宵摊要不要考虑再搭着卖个绿豆汤?我看那些年轻人兜里挺有钱,那么贵的烧烤都能排起长队,咱们的冰绿豆想来也不愁卖。”
一提到赚钱,林南江果然顾不上其他,认真琢磨起来,“这倒是,店里准备的凉茶多是上了年纪的客人爱喝,年轻人搭配的都是冰绿豆或者冰可乐,城中村那里也是年轻人为主,绿豆汤应该会很好卖。可是出摊要好几个小时呢,又不能把冰箱搬出去,怎么保证绿豆汤一直是冰的?”
“对啊,要怎么办呢?”林全生也难得主动加入话题,虽然还是眼巴巴等着提出问题的人再给他们把问题解决了,但是比起以前只会等他们商量完以后出来撒花喝彩,现在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柳素琴欣慰的想,果然资本才是第一生产力,当上合伙人,连全生哥都学会动脑筋了。
她上辈子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这点小问题自然轻轻松松,“我明天就去市面上给你们找找,有没有那种大容量的不锈钢桶,最好有配套的盖子,这样盖起来密不透风,冰镇好的绿豆汤倒进去也有一定的保冷效果,怕不够冰的话,再用大的塑料瓶冻几瓶冰块放里面,双重保障,只要冰块不融化,那绿豆汤就一直都是冰冰凉凉的。”
“妙啊。”林南江目光灼灼的看着柳素琴,眼神都有点崇拜了。
越想越觉得媳妇这个点子绝妙无比,林南江忍不住起身来到她跟前,双手捧着她的脸开始狂吹彩虹屁,“老婆,你也太聪明了吧,简直是做生意的天才,让我们自己想,估计想破脑袋都想不到还能用家里的矿泉水冻冰块。这世上真有能难到你的事情吗?”
言语好像不能完全表达他对媳妇的欣赏崇拜,林南江说完又低下头,从她白净光洁的额头亲到下巴,啵啵声充斥整个客厅。
身为好哥们还是有点默契在身上的,林全生看到他双手捧起柳素琴的脸时,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起身准备道别来着,结果还是晚了一步,让他见证了这样辣眼睛的一幕。
这下也懒得说什么晚安了,刘全生对某人的后脑勺翻了个白眼,便悄无声息离开少儿不宜现场,迅速躲回自己的房间,关门睡觉,不管客厅两人如何的热火朝天。
当然家里有孩子有阿姨,就算他们不打扰,柳素琴和林南江也不可能在客厅玩这种play,林全生前脚逃走,柳素琴后脚也回过神来,推开在她脸上留下一串口水的家伙,“别贫了,帮我把东西拿回房间,早点睡觉吧。”
柳素琴说到做到,第二天起来吃了早饭,喂了闺女,想着今天出门不赶时间,便招呼张大妈抱上芳芳,跟她去店里取车,今天带孩子逛逛超市和农贸市场。
同时也是陪张大妈熟悉一下周边环境。
自打搬进城里,他们三个年轻人不是忙着生意,就是一心铺在买房装修,全靠张大妈在家照顾孩子。
张大妈本来就对新环境很陌生,熟悉的人又不着家,也就更不爱出门了。反正林南江和林全生每天一大早去菜市场进货,顺手也把家里一天的菜买好了。
要不是柳素琴晚上还是会叫上她和孩子一起去散步,楼上的齐阿姨带孙女婷婷下楼找小区的宝宝玩,也会顺便喊上她们,依着张大妈的性子,怕不是一整天都懒得出门。
柳素琴今天时间充足,便把张大妈一起叫上,骑车带她们去了农贸市场,在第一站就顺利买到她要的准备,路过看到有新鲜的海鲜和水果也顺手买了些,然后便趁着天气还不热先回家了。
她和张大妈搭配着洗菜做饭,不仅早早做好丰盛的午餐,还用高压锅煮了几大锅绿豆汤。
家里的冰箱还是小了点,她们清理出了好几个大盆,才把这些绿豆汤都盛满送进保鲜区,柳素琴当然也没忘冻上几瓶矿泉水。
于是这天晚上,林南江他们的夜宵摊火速推出新品——满满一大桶冰凉可口的绿豆汤。
店里的冰绿豆是两块一份,不过很讲究的用白瓷盅盛汤,搭配漂亮的瓷勺,又份量十足,但凡尝过的顾客倒是不怎么嫌贵。路边摊的绿豆汤当然没这些讲究,塑料杯的容量也要小一些,所以同样的东西,定价只有一块五。
柳素琴提前叮嘱过林南江,收摊的时候顺便看看塑料杯还剩多少,就能确定今晚卖了多少杯绿豆汤,她好根据这个来算这桶绿豆汤的成本和销售额。
数据还是挺惊人的,这么一桶绿豆汤卖了一百多杯,营业额高达一百七,所需绿豆和冰糖的成本绝对不超过三十块。
果然奶茶甜品才是暴利中的暴利!
多了绿豆汤这个大杀器,加上炒粉和河粉多备的那些量,他们今天的利润,相比前一天又增加了两百多。
林南江这边直接分到五百五十,把他美得不行。
因为店里的生意也稳定了,每天收入不低于一千五,两边加起来妥妥的日入两千,还要啥自行车?
林南江再也没时间失落,每天两眼一睁就是干。
当然生意再忙再辛苦,他也没有因此就忽略媳妇和孩子。
由于晚上的睡眠时间不足六小时,林南江和林全生下午打烊都会老实回家睡午觉,不过他们两点多才回来,小家伙已经午睡完起床了,正活力满满的在沙发上伸展运动呢。
林南江就会先去冲个凉,洗去一身油烟和汗味,干干净净出来跟闺女亲亲抱抱举高高,再回房倒头睡两个小时,起来又是一条好汉,继续精力充沛的搬砖。

相比闺女, 林南江对媳妇的关心就要含蓄很多。
那天晚上聊到过年回老家,柳素琴看林全生兴致不高,及时转移了话题。
不过两口子回到卧室后, 一时半会睡不着,不知不觉又聊到这事。
柳素琴顺便提了一嘴, 她想过完年回来就给闺女断奶, 然后也给自己找点事做。
林南江听了立刻问她想做什么。
或许是柳素琴这一年潜移默化得好, 也可能是她展现出来的“聪明才智”完全征服了林南江,让他有种媳妇做什么都会成功的迷之自信, 所以他如今赚得再多,都没有上辈子那种希望媳妇专心在家照顾孩子的传统思想,紧张追问她的打算,纯粹是担心媳妇想不开也要加入餐饮这行。
干这个确实赚得多,低成本低门槛, 可是也只有自己清楚这其中的艰辛,赚的每一分都算是血汗钱。
自己身为男人,为了养家糊口, 苦点累点没什么, 可媳妇没必要再掺和进来。
家里有他这个顶梁柱, 媳妇完全可以找那种清闲体面的工作,能打发时间就行, 不用那么在意收入。
所以柳素琴一说想学化妆,以后给人家打工当化妆师, 或者干一段时间熟悉了, 开个这样的小店自己干也可以,林南江当时就放心了一半。
他还是第一次听化妆师这个职业,不了解这行的待遇和具体干什么, 但也知道这是很新奇很时尚的东西,备受女性的追捧,而且好歹是门手艺,听起来还挺体面,想来也累不到哪里去。
林南江是支持这个想法的,就是他不理解媳妇说的去学化妆,是有专门教化妆的地方,还是要像以前学手艺一样专门拜个师傅?拜师学艺就很难搞了,在他们老家跟师傅学手艺,得先当学徒伺候师傅一家,把师傅伺候满意了,人家才会一点点教你功夫,三五年能学成出师都算师傅是有良心的。
也有学徒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浪费几年什么都没学到。
如果是后者,那林南江并不希望她去受这种委屈。
还好柳素琴很快告诉他,深市已经有了教人化妆的培训学校,就在他们这个区的文化宫里面,她有一次骑车经过那边,看到了招牌,很大很高档,感觉不会很便宜的样子。
这段时间忙着折腾房子,还要关注林南江的主页副业,柳素琴也只记下这个学校的名字和位置,想着有时间再去仔细打听这个学校的情况,最好是能多找到几家培训学校,方便她货比三家。
当然柳素琴比的不是价格,而是教学质量和成果,她不怕花钱,用脚趾头都能想到,培训费用相较于如今的普遍工资,绝对属于天价水平,门槛不高那就不会有这么多年轻人选择去厂里打螺丝钉了,谁不想去学个手艺踏踏实实混饭吃?
柳素琴的诉求是花了钱要学到真东西,冤大头可不兴当。
连她也只是一知半解,林南江就更是两眼一抹黑了,除了大气表示他给媳妇出学费,其他啥也不懂。
但他默默把这事记在了心里,自己不懂,可以找懂的人请教嘛。
正好中介李哥这天又来店里吃饭,都不需要林全生招呼,熟门熟路的点了份干炒牛河,又去冰柜拿了瓶可乐,自己找了个落单的小伙子拼桌,就老神在在等着自己的美味上桌,看到林全生从旁边路过,还要调戏一句,“林老板,听说最近发财了喔,有没有兴趣了解一下房子?”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