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女明星by醉卧笑伊人
醉卧笑伊人  发于:2025年10月09日

关灯
护眼

这其实也能从侧面看出顾清歌的演技,那绝对是无可挑剔的!
本来就是奔着“言情”戏份来的路人观众,当然就舒服了,他们心目中的“青春片”,那当然是一定要有这种戏份的,谁不爱磕CP、吃狗粮呢?
有些观众下意识对比《那些年》和其他青春片——
“《那些年》的言情部分真的好文艺小清新,这才是我心目中高中时代的美好暗恋情怀。”
“这片子中男女主之间的互动太有爱了,明明没有什么亲密的举止,有时候只是互相斗嘴、比拼游戏技术、一起安静地学习,但它就是这样让人觉得好甜好甜!”
“中学时代的朦胧情愫完全细腻地刻画出来了啊,这比以前那些动不动就接吻、开房滚床单的青春片,不知道高到哪里去!”
“这电影我看得都舍不得它结束,希望以后这样有爱、唯美、清新、文艺的青春片越来越多。”
某些观众的期望,其实是比较不切实际的,没有顾清歌的才华,点缀这部电影,它根本不可能这样有质感。
毕竟这部电影的配乐,那基本上都是顾清歌和她的Queen乐队搞定的。
而只要稍微了解电影制作的人,应该都知道,一部电影的配乐如果足够出色的话,那它会为整部电影增色多少。
就这么说吧,哪怕《那些年》的剧情拉胯了,就看里面的女主“陆曼舞”秀自己的钢琴、舞蹈、歌唱技能,观众们都能看得津津有味!
更不用说这部电影中,除了陆曼舞之外,还有另外一位才女。
“顾清歌这个大才女,她简直就是在电影里开她的个人演唱会,这种个人秀,那庞大的‘歌迷’群体,无论如何都无法拒绝这部电影,对他们的吸引力。”秦裕珊十分客观地想到。
而最关键的是,这部电影的剧情并不拉胯,主要演员的演技,也非常棒,观众们的观影体验,可以说是好得批爆。
另外一位大才女“余雩雨”的饰演者墨唯,她的表现,也获得了观众们的认同。
秦裕珊作为《那些年》的原著书粉,她是比较排斥“余雩雨”这个角色的,就感觉男女主最终无法走到一起,余雩雨要负很大的责任。
反正在中,秦裕珊可以感觉到【南歌子】老师在刻画这个独特的才女角色时,他内心的纠结。
但是在电影中,墨唯饰演的“余雩雨”,却让秦裕珊感到眼前一亮——
这个演员真的好美,然后也好有灵气!
她就是传说中的那位“墨大小姐”么,连顾清歌都主动与其结交的那种,据说她是顾清歌的大靠山之一……
秦裕珊很快就发现,电影中的“余雩雨”,比中的讨喜多了,这可能也因为她是由墨唯饰演的缘故,毕竟三观跟着五官跑嘛。
电影中“余雩雨”和女主“陆曼舞”之间的互动也有不少,同样也让秦裕珊看得津津有味。
因为两大才女之间的互动,那简直就是互相秀才华,她们在音乐创作上,那是非常有共同语言的,在灵魂上也有共鸣!
荧幕上完全把她们之间的真挚友情拍摄了出来,让很多女性观众,忍不住幻想,要是自己身边也有这样一个,花式给自己写现代诗、写民谣的挚友就好了……
余雩雨挺会舔陆曼舞的,而且舔法高级,一般人没她那才华,都无法学习她的方式。
电影中出现的《七里香》、《偶然》等现代诗,都是余雩雨写给陆曼舞的。
而让秦裕珊觉得她彻底被余雩雨魅力征服的一幕,则是她为陆曼舞弹唱一首名叫《你的眼神》的民谣的场景。
这首歌的作词作曲,都是现实中的那位【虞美人】!
【虞美人】的歌,也出现在了电影中——
“像一阵细雨洒落我心底
那感觉如此神秘
我不禁抬起头看着你
而你并不露痕迹
虽然不言不语
叫人难忘记
那是你的眼神
明亮又美丽
啊~有情天地
我满心欢喜
【虞美人】自从那首《追光者》之后,她的名气增长得很快,很多人都喜欢上了她的那些十分文艺、极具质感的民谣歌曲。
因此,假如【虞美人】的粉丝,在电影中听到她未曾发布过的民谣歌曲的话,那肯定会觉得十分惊喜!
他们甚至还有可能猜测,这个饰演“余雩雨”的墨唯,是不是就是【虞美人】!
只因墨唯在这个场景中的表演,实在太棒了,她的眼神中都是戏,观众们全都可以看出,余雩雨是多么憧憬陆曼舞!
墨唯也把余雩雨演活了!
她和顾清歌之间的对手戏,对于欣赏演技派的观众来说,那就是一种享受,她们之间的眼神交流,就好像各自的眼睛都会说话一样……
再加上她们两人的颜值都这么高,哪个观众不喜欢这种既有颜值又有演技的女演员?
“中的余雩雨,被【南歌子】写成了所谓的高端玩家,到处玩小姐姐的渣女,但电影中的余雩雨,分明就是一颗芳心全都系在了陆曼舞身上啊,她为陆曼舞写的歌,全是非常动人的情歌,这首《你的眼神》就很经典,再联想一下现实中的《追光者》……啧,传闻中【南歌子】老师因为过于嫉妒【虞美人】,而在中那样暗戳戳地黑余雩雨,看来这传闻很有可能是真的。”
秦裕珊细品电影中的“余雩雨”角色,再联想到自己当初时,字里行间感受到的来自【南歌子】的纠结,她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第268章 因为是她,因为是我
【虞美人】或者说顾清歌的这首《你的眼神》,被她的歌喉演绎得荡气回肠,它是原世界“情歌皇后”蔡琴最浪漫的情歌之一,绝对能算一首经典老歌。
因此,当这样的高质量民谣歌曲出现在大荧幕上,很多喜欢这种风格歌曲的观众,已经听得如痴如醉。
这首歌确实让人听起来回味无穷,【虞美人】的声音,有大河的深沉,黄昏的惆怅,又有宿醉难醒的缠绵,可以说百听不厌……
有位【虞美人】的资深乐迷,是这样评价她的——
“听【虞美人】的歌,适合在雨中听、夜里听,她的歌像是在娓娓诉说什么,又像是在哀怨什么,她的歌声或感悟,或感伤,或豁达,或成熟,总之,喜欢【虞美人】的歌……”
【虞美人】的真正的老粉丝,大多和她本人一样,都是佛系、不争的,并不喜欢引战、拉踩。
但随着【虞美人】近来名气大涨,有一些入坑的饭圈新粉,却喜欢搞事情。
他们首先给自己取了个粉丝称号,然后便开始了他们的饭圈行为。
可能其中一些还是顾清歌的黑子,所以他们总喜欢吹【虞美人】的歌更加耐听、有韵味,顺带踩一下顾清歌的歌太过网红,不够隽永,他们显然选择性地无视了顾清歌的那些经典歌曲。
可惜【虞美人】的老粉丝,根本就懒得理会这种喜欢搞事的饭圈新粉,他们只想安静地倾听她的民谣。
电影还在继续放映着,此时,秦裕珊只觉得,这根本就不仅仅是青春片啊,它里面包含的经典纯音乐、歌曲未免也太多了,这部电影以后出个原声大碟的话,一定会大卖的!
而除了【虞美人】的《你的眼神》之外,当然也少不了由【忆江南】作曲、【南歌子】作词的电影主题曲、插曲《那些年》。
这首歌其实才是整部电影中,让观众们印象最深刻的歌曲!
只因当它响起的时候,整部电影的基调也发生了改变。
在这首歌之前,所有的观众看电影看得都很欢乐、过瘾、入迷,搞得它好像是一部充满情怀的校园喜剧电影、文艺小清新的音乐mv、顾清歌的个人才华秀。
但是这首歌之后,整部电影就开始“治愈”、让人胃疼起来了。
不过在不知不觉中,这部电影也已经接近了尾声。
这就跟【南歌子】的一样,很多观众不看到结尾的话,都根本无法预料到,这居然是一部令人致郁人心的悲剧电影。
前面有多欢乐,结局就有多让人难过。
其实用“悲剧”来形容也有些不恰当,毕竟电影里至少没有死人。
但这部电影却是令人非常遗憾的,就像大多数人的青春那样。
这种遗憾,反而让很多人都有共鸣。
男主“傅景南”是那样喜欢女主“陆曼舞”,每次大家听到他的内心独白,看到他在笔下的文字时,都会触动不已——
“有很多话想跟你说,但是没有机会。我携带着它们,穿越季节,掠过高架,铺在山与海之间。花盛开就是一句,夜漫过就是一篇。黄昏开始书写,黎明是无数的扉页。全世界拼成首诗,我爱你当作最后一行。”
“如果你未来遇见她,请代我好好照顾她。不要让她在这荒芜的人世间流浪,寻不回归帆。因为她是我用一生时光,珍视却得不到的人。”
“倘若有人要我说出为什么爱她,我会感到不知如何表达。而只好这样回答:因为是她,因为是我。”
秦裕珊这样的【南歌子】资深粉丝,看到这样的文字、念白,她其实感觉还好,甚至还可以玩梗,毕竟是经典的【南歌子】舔言舔语嘛。
但是其他的观众,就有些顶不住这种“舔言舔语”了,它们其实代表着【南歌子】的深情。
他的暗恋,实在太过触动人心。
但是最终他们的结局,却是错过。
正如《那些年》这首歌中所唱的那样——
“好想再回到那些年的时光
回到教室座位前后,故意讨你温柔的骂
黑板上排列组合,你舍得解开吗
谁与谁坐他又爱着她
那些年错过的大雨
那些年错过的爱情
好想拥抱你,拥抱错过的勇气
曾经想征服全世界
到最后回首才发现
这世界滴滴点点全部都是你
好想告诉你,告诉你我没有忘记
那天晚上满天星星
平行时空下的约定
再一次相遇我会紧紧抱着你
紧紧抱着你
《那些年》这部电影,就是一个关于错过的遗憾青春故事。
秦裕珊听到电影中【忆江南】亲自演唱的这首《那些年》,她只觉得对方唱得真的很棒,可以说完全唱出了【南歌子】的心声。
这两个男人,一个作曲、一个写词,配合得可以说天衣无缝。
之前的《错位时空》,以及现在的这首《那些年》,其实还挺有联系的,都提到了“平行世界”。
或许在平行世界,傅景南最终是和陆曼舞走到一起的吧。
这首《那些年》没有花哨的华丽,也没有刻意的煽情,但是【南歌子】的词却让所有聆听的人,将记忆拉回到那个能够放声大笑能够肆意张扬的青葱岁月。
而演唱者【忆江南】的演唱则平缓中带着执拗,激昂处藏着无奈,聆听中,带着淡淡的忧伤,展现了青春的味道。
他恰到好处地将青春的青涩忧伤与悸动奔放尽情铺展在观众面前,将校园时代的纯粹感情放至无限大,带领大家重温青春岁月中不可复制的温暖与美好。
把青春中的纯粹放至无限大,让现场的观众们在狂喜中体会那淡淡的忧伤,也让他们在低迷中找寻那仅存的希望,即便残酷的现实在打压着每个人,却始终不能摧毁人们对于青春往事的缅怀和那段年少时光的怀念。
秦裕珊倒是没有听哭,但现场有泪腺发达的观众,却开始用纸巾抹眼泪了……
最后电影接近结尾的部分中还出现了顾清歌与墨唯两人穿着婚纱的镜头, 美倒是很美,但也很悲伤。
导演郭一帆分明就是在故意搞事,明明就是这俩美人在一起拍婚纱照玩,但是通过剪辑,他却硬是让观众误以为,不论是“陆曼舞”还是“余雩雨”,最终都嫁给了别的男人……
没错,这个也和版的结局不同了,电影版的显然更加现实,百合什么的,怕是过审都难!
所以别百合啦,“陆曼舞”和“余雩雨”一起嫁人吧。
而男主傅景南,最后还在下雪的季节苦逼地码字,但他又想起了她,于是写了这句话——
“生命是有光的,在我熄灭以前,能够照亮你一点,就是我所有能做的了,我爱你,你要记得我,为我写歌。”
电影院的光一下子亮了起来,大荧幕上开始播放字幕的同时,由顾清歌亲自演唱的片尾曲《小幸运》也随之响起。

电影院中已经一片掌声,显然这部电影让很多观众都有了不错的观影体验。
但对于这部电影《那些年》的结局,有部分原著粉丝,其实是非常不爽的。
这把“陆曼舞”和“余雩雨”都嫁人了是什么鬼啊?
她们就不能互相嫁给对方么?
这也太不尊重原作了,差评!
还好电影中没有出现这两个女孩嫁人的对象,要不然导演郭一帆,肯定得收刀片。
毕竟不论是“陆曼舞”还是“余雩雨”,她们都是有人粉的,她们在现实中的原型,前者可是顾清歌,后者则是【虞美人】。
如果这两大才女的粉丝群体都暴动的话,那声势一定会非常浩大!
秦裕珊这位原作书粉,其实感觉还好,她没有过于纠结电影的结尾,她比较看重的,反而是这部电影的整体。
她认为这部电影,已经完美地还原出了的精髓了,然后它也把这个令人遗憾的青春故事也讲好了,看点非常多,有笑点,有泪点,有毒鸡汤,有“舔言舔语”,当然还有顾清歌的颜值与才华,这些都是非常吸引观众的。
如果满分是10分的话,那秦裕珊会给她打个8分,这绝对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青春片!
她对于这部电影的影评,已经有思路了,感觉回去之后,就可以一口气把它写出来。
不过这个时候,她却意外地被这部电影的片尾曲《小幸运》吸引了。
“我听见雨滴落在青青草地
我听见远方下课钟声响起
可是我没有听见你的声音
认真,呼唤我姓名
是谁风里雨里一直默默守护在原地
原来你是我最想留住的幸运
原来我们和爱情曾经靠得那么近
那为我对抗世界的决定
那陪我淋的雨
一幕幕都是你,一尘不染的真心
与你相遇,好幸运
《小幸运》的作词作曲当然都是顾清歌了,而秦裕珊听到这首歌的歌词后,自然一下子就联想到了之前电影中的《那些年》。
这两首歌分明就是在前后呼应啊!
看来这首歌就是顾清歌为【南歌子】老师所写的咯?
这歌词也太会逗狗了吧……
什么“爱上你的时候还不懂感情,离别了才觉得刻骨铭心,为什么没有发现遇见了你,是生命最好的事情”
这让秦裕珊一时间都搞不清顾清歌是不是真的喜欢过【南歌子】了!
只能说这首《小幸运》,真的很牛批!
【南歌子】老师如果听到这首歌,那他一定会心情非常复杂的吧,他为顾清歌写了《那些年》,顾清歌则用《小幸运》来回应他……
有才任性的顾清歌,显然完成了那个“为我写歌”的约定,谁让【南歌子】只求她能记住她,并为他写歌呢?
其他的东西,【南歌子】根本就不奢求……
只不过【南歌子】听了这首,肯定会难过得要死,如果《小幸运》这歌的歌词,是顾清歌发自内心所写的话,那就说明他们曾经确实离爱情很近啊!
可惜因为【南歌子】的怂、卑微、不敢踏出那最重要的一步,所以他最终与她擦肩而过……
《小幸运》这首歌,在原来的世界,那当然是一首很火的歌曲,算得上田馥甄的代表作,它的特点就是好听、抓耳,可以一直单曲循环。
因此,现场的观众听着这首《小幸运》,他们的感觉是这样的——
“经典顾大才女的风格,感觉这歌必火!”
“又开始了,顾清歌和【忆江南】之间的神仙打架,不管是电影中的《那些年》,还是片尾曲《小幸运》,质量都好高啊!”
“这部电影必成经典啊,不管是《你的眼神》、《那些年》还是《小幸运》,我都好喜欢,然后还有那些原创的古典钢琴曲,啧啧,顾清歌也太有才了!”
“歌词细腻平和,顾清歌的声音依旧宛如天籁,一件小小的爱情就这样娓娓道来。我听到了她唱着小悸动、恍悟、遗憾、释然、怀念、祝福。我的青春有点远了,但能听顾清歌唱歌,就是小幸运,美好的治愈系小情歌,与你相遇,好幸运。”
片尾曲《小幸运》放完之后,《那些年》电影的主创人员都来到了舞台上,接受了各种祝贺与采访。
从首映式现场的观众反应来看,《那些年》无疑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电影,它的观影体验相当棒!
这样的电影,它的票房绝对是值得期待的。
在《那些年》的所有主创人员中,饰演“陆曼舞”的顾清歌,无疑是最受媒体欢迎的。
记者们纷纷向顾清歌提问——
“顾大才女,你觉得你在这部电影中的表现如何?”
“平平无奇吧。”
顾清歌这个回答一出现,现场又都乐了,采访鬼才顾清歌又开始了啊!
平平无奇的顾清歌,把功劳都按在了这部电影的导演郭一帆,以及男主饰演者夏誊身上。
她还发明了一个词,叫做“含誊量”,说是《那些年》的成功,与“含誊量”高,是有着密切联系的。
夏誊听到顾清歌这么吹他,他的脸都红透了,本来饰演了“傅景南”的他,就有些入戏太深,根本就无法抵抗顾清歌的魅力。
现在顾清歌这么吹他,这谁顶得住啊?
夏誊赶紧也反吹了顾清歌一波,说这部电影最大的亮点,分明是顾清歌,她真的太有才了!
接着又有记者这样对顾清歌说道:“顾大才女,我看了这部《那些年》,感触还是挺深的,就感觉自己也失恋了一样,你能说点什么,来鼓励一下我吗?我知道你很会煲心灵鸡汤。”
顾清歌想了想,就这样回答道:“你已经是个大人了,应该懂得如何区分清楚生活和爱情之间的关系,生活不是为了爱情而生,而爱情却是基于生活依存。你可以有一段糟糕的爱情,但不能放纵自己过一个烂透的人生。”
经典的顾清歌式心灵鸡汤一出现,现场掌声一片!
但有人却非常期待【南歌子】也在现场,然后若是他用“毒鸡汤”回那个记者,就有意思了。
“顾大才女,你能评价一下【南歌子】老师吗?还有,你和他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终于有记者问到最关键的部分了!
现场的观众们,当然也非常好奇!

顾清歌就知道记者要问关于【南歌子】的问题。
她对此当然早有准备,她这样说道:“【南歌子】?你指的是电影中的男主角傅景南吗?”
记者自然下意识点头,他完全将【南歌子】和傅景南当做了同一个人。
顾清歌便这样评价“傅景南”:“这个人物的刻画,还是不错的,满足了很多女读者对忠犬型男主的幻想,但我想对他说的是——
生活到底对你做了什么,让你不敢爱,总是透露着卑微,明明你那么善良,没有对不起任何人,却如此不自信。”
记者听到顾清歌这样的回答,不由精神一振,立马追问道:“顾大才女你这是在鼓励【南歌子】老师主动追你么,让他不再卑微,更加自信。”
“我没有对【南歌子】说,它只是个词牌名,我只是对笔下的人物傅景南说,我比所有人都懂我自己,所以别再问什么【南歌子】了。”
顾清歌几乎承认自己是【南歌子】了,但是不管是问她问题的记者,还是现场的观众,都不是很懂她到底什么意思。
不过这也是顾清歌的经典谜语人风格了,她好像只认可【南歌子】是一个词牌名。
然后她回答那个“和南歌子到底是什么关系”的问题,她也只回答两个笔下人物“陆曼舞”与“傅景南”之间的关系。
她的回答,仿佛是【南歌子】附体——
“你把忧伤画在眼角,我将流浪抹在额头,你用思念添几缕白发,我让岁月雕刻我憔悴的手,然后在街角我们擦身而过,漠然地不再相识。”
这不是【南歌子】那种青春文艺范儿的“舔言舔语”风格么?
顾清歌都已经给出了这么多暗示和线索了,就差自爆她就是【南歌子】了,偏偏大家都觉得她依旧在当谜语人。
只能说很多人灵性不够。
反正等到顾清歌是【南歌子】彻底曝光的那一天,回过头再看她的采访,就会发现她从来都以【南歌子】的身份自居。
不管怎么说,《那些年》的首映式还是相当完美的,它达到了非常棒的宣传效果。
很多影评人看完电影回到家之后,都开始赶稿写影评。
像之前的影评人秦裕珊,她就从与电影这两个角度来写影评,这影评就很适合那些原著书粉来看。
《那些年》我翻了四遍,书写的很流畅,一口气读完,是那么的真实感人,毫不做作。
我记得第一次翻起书看的时候也是在一个深夜。那个夜里,我一个人在房间里一边笑一边哭。
【南歌子】老师的文字,就是有这样的魔力。
我想,当时的模样如果是被其他人看到,定会认为是精神出了状况。
是幽默有才的【南歌子】把我都带回了那一个只属于自己的青春年少,即使当时是苦涩难过,但是现在回味起来都不会有一丝后悔。
而不再是,而是一部好看的真实记录。
至于电影《那些年》,我想说的是,它就是一部真正的经典青春片,甚至可以说重新定义了青春片!
接下来,我要跟大家说一说电影中的看点,这涉及到剧透,所以建议大家可以先去影院中观看……”
秦裕珊的影评洋洋洒洒写了五千多字,简直把电影版的《那些年》吹上了天!
她的这些吹捧,那绝对是发自内心的,很多喜欢先看口碑、评价,再考虑是不是花钱去电影院观看电影的观众,这看了她的影评之后,自然恨不得立马进入电影院中去观看这部电影。
当然了,秦裕珊写这种好评,肯定也是可以拿钱的,毕竟这也是很多电影都会做的口碑营销。
不过接下来这口碑能不能稳得住,还得看大众喜不喜欢。
这次《那些年》同期上映的电影,还是有几部宣传攻势比《那些年》更加强大的电影的。
之前提到过的《杀手之王》,它就是其中之一,它的主演可是二线动作片演员魏刚,导演则是江彦成。
当初江彦成是想邀请顾清歌当《杀手之王》这部B+级制作的动作片的女主角的,结果谁都没想到,顾清歌竟然去演了《那些年》这部只能算是D级制作的青春片。
结果这件事被曝光出来之后,顾清歌本人就遭遇了群嘲,反正就是说她挑片眼光不行。
再加上顾清歌还和前辈演员魏刚发生了矛盾,所以这也导致,《那些年》与《杀手之王》的票房之争,变得很有噱头。
绝大部分业界人士以及普罗大众,自然是更加看好《杀手之王》的。
原因很简单,后者的投资规模更大,是典型的爆米花动作片,非常适合暑期档,然后魏刚这个资深动作演员的号召力,更是要比《那些年》中所有的演员都加起来强。
毕竟不管是夏誊、顾清歌或者是墨唯,他们都是初次登上大荧幕,谁都不知道他们能不能演好。
因此,《杀手之王》的排片率,当然要比《那些年》高。
不过不管是《杀手之王》还是《那些年》,它们的排片率,都不如来自米国的好莱坞科幻大片《星际漫游》。
这个世界的华国电影界,其实特效实力也是拉满的,各种玄幻仙侠大片拍得飞起,它们依靠特效同样可以轻松收割国外电影市场的票房。
毕竟华国的科技,并不逊于米国,奈何在科幻片领域,就是不如米国。
这并不是华国的电影工业不行,而是华国真的很缺好的科幻作者、剧本,科幻题材在华国也是小众题材。
但是大制作大场面的科幻电影的话,华国影迷当然非常喜欢,否则官方也不会引进米国的科幻片。
因此,其实只要有好的科幻剧本的话,那华国一样可以拍出特效拉满的科幻大片来!
《那些年》的同期有《星际漫游》、《杀手之王》这种强劲的竞争对手,它在定档的时候,很多人对它的票房前景,就很不乐观。
可是,待到这三部电影的首周票房出炉之后,很多影迷都震惊了!

《那些年》的午夜场票房其实非常一般,大概不到三百万。
很显然,不论是国产动作片《杀手之王》还是好莱坞大片《星际漫游》,它们的午夜场票房都超过了《那些年》。
这其实也挺正常,毕竟这两部爆米花电影的宣传攻势,都非常猛烈。
然后就是首日票房,据猫眼专业版统计,《那些年》以16.3%的排片占比,拿下了6113.2万元的票房,综合票房占比20.4%。
这个首日票房数据只能说中规中矩,但是它毫无疑问创造了“青春片”这个类型影片的记录。
而且通过对比它的排片占比与综合票房占比,也可以看出它的潜力。
另外两部电影的首日票房,当然也依旧胜过了《那些年》,毕竟它们的排片占比也都比《那些年》高。
然而这三者的口碑,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差异!
口碑最好的,当然就是《那些年》了,它的猫眼口碑达到了9.8分!
观众们的热评词条中,被标红的是这些——“顾清歌美”、“结构清晰”、“情怀出众”、“音乐完美”、“台词有趣”、“演技不错”、“段子多”、“笑点多”、“泪点多”……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