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婚甜如蜜,在七零被兵痞宠上天by海苔肉松小贝
海苔肉松小贝  发于:2025年10月05日

关灯
护眼

为了能早日胖一点,苏软软去漱了漱嘴,回到东屋就躺在了炕上,没一会儿就睡着了。
虽软换了地方,但苏软软一点也不认床,这一觉睡的非常踏实。
苏软软醒过来的时候,炕上还是只有她自己。
拿起手表看了看,已经十二点多了。
苏软软刚揉着眼睛坐起身,房门就被从外面推开,傅闻璟笑着走了进来,“醒了?刚好我打了饭回来,你洗洗脸就能吃了。”
“你没睡吗?”苏软软问。
“我睡了四个小时,醒了就去打饭了。”
苏软软盯着傅闻璟看,只见他精神奕奕,丝毫看不出疲惫。
这精神头儿,也太足了!
午饭是米饭,菜有两个,一个是红烧肉,一个是清炒土豆丝儿。
菜直接盖在了米饭上,变成了盖浇饭,两个饭盒两个人用刚刚好。
但肯定不能一直这样。
吃了几口后,苏软软问傅闻璟,“部队这边有供销社没有?”
“有一个,不过东西不够全。我想着,一会儿吃完饭,咱们坐车去一趟附近的镇上,那边东西要全一些,把该买的都买回来。”
一听说能去买东西,苏软软立即就来了兴趣,“是坐什么车去啊?”
“公交车,每天都有去镇上的公交,经过咱们部队,你以后要是想去镇上或者县里,也可以坐这辆车,一会儿我带你认认路。”
苏软软连连点头,“我会好好认的!”
红烧肉颜色酱红,炖的十分的入味,肥肉入口即化,瘦肉也一点都不柴。
把红烧肉戳烂了拌着米饭一起吃,别提多香了。
要是觉得腻了,就吃点土豆丝儿,酸爽微辣,还脆生生的,十分的解腻。
满满一饭盒的饭菜,苏软软吃的一点儿不剩。
饱是肯定饱了,就是嘴巴有点寂寞。
这个时候要是能吃点饭后水果,或者是小零食,那就完美了!
虽然现在是吃不上,但苏软软相信,过不了几天,她就能吃上了。
傅闻璟明天就要去部队了,不可能时时刻刻陪着她。
到了那个时候,大门一关,她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一想到之后美好的生活,苏软软就忍不住笑弯了眉眼。
“这么高兴?”
突然听到傅闻璟的询问,苏软软也没被吓到,反而点了点头,“高兴啊!”
“我去把碗筷刷了,你拿上钱,咱们一会儿就出门!”
只听傅闻璟这话,苏软软就知道,傅闻璟这是以为她在为出去买东西而高兴。
这也的确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想着今天要添置的东西不少,苏软软拿了百十块钱,又把所有的票都拿上了。
为了避免遗漏什么东西,苏软软去傅闻璟的书桌上拿了纸笔,把要买的东西一一写了上去。
碗筷和盘子肯定是需要的,居家过日子要做饭,这些都是少不了的,勺子也要买上几个。
油盐酱醋花椒八角等调料,米面粮食也全都要买。
一样一样的写下来,一张纸很快就被写满了大半。
傅闻璟这时走了过来,低头看了一眼纸,由衷赞道,“媳妇儿,你的字写的真好看。”
听到傅闻璟这话,苏软软眼底的神色略微复杂了一分。
原主虽然也上到了初中毕业,但是字写的一般。
苏软软是认真练过字的,一手楷体写的很是漂亮。
好在傅闻璟没见过原主写的字,苏软软也不怕露馅儿。

第45章 公交票和食盐票
苏软软没多说字体这事儿,指着纸上的内容,“你看看还有什么遗漏的没有。”
傅闻璟仔细的看了看,“我上午换了肉票,咱们多买点肉,熬点猪板油,这个比豆油炒菜香。”
“还是先别买了。”苏软软摇头,“你不是说了吗,过两天要请牛嫂子他们来吃饭,这肉票还是留着,等他们来的时候再买肉做菜。”
不等傅闻璟说什么,苏软软就又道,“反正你下个月还会发肉票,到时候咱们再买猪肉熬猪板油。”
傅闻璟这才点了点头,“行,都听媳妇儿的。”
想到要在院子里种菜,苏软软问傅闻璟,“铁锹锄头啥的,能买到吗?回头种地翻地都用得到。”
“这些个东西外面不好买,回头我问问。今天就先用牛嫂子家的,等买东西回来我去借。”
苏软软点了点头,“这样的话,那也没什么需要买的了,咱们这就走吧,早点去还能早点回来。”
两人一拍即合,锁好门就出了院子。
来的时候还是黑灯瞎火的,什么都看不见,现在倒是能看清楚了。
门前是一条三四米宽的路,路的两边全是大小相等的小院儿。
虽然路的两边都有门,但门和门都是错开的,倒不至于开着门就能看到彼此院子里的情况。
路面就是一般的土路,应该碾压过,还算平整。
虽然是夏天,但是路上也没有什么杂草,应该是有人定期清理。
顺着路往前走,没多久就到了个十字路口,这里要更加的宽阔,十字路口还有一个水泥砌的水池。
水池是长条形的,中间是一排水龙头,在这里洗个衣服洗个菜还是很方便的。
水池的两端还有单独的水龙头,水桶放在下面就能接水。
这可比在水井里打水要快多了。
苏软软盯着水池看了一会儿,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转头问傅闻璟,“你不是说这里的冬天特别冷吗?那水管到了冬天被冻上了怎么办?”
“冬天的早上,家家户户都会烧热水,拎着热水,把露在外面的水管全都浇一遍,把里面的冰化开!
咱们那边没这样的情况,你没见过,等冬天你就能看到了,还是挺好玩儿的。”
苏软软的确是没有见过,只能在脑海中想象一下。
两人说着话,也一直没停下脚步。
现在是早上八点多,但是大院儿里却是十分的安静,一路走过去,他们都没有碰见什么人。
傅闻璟解释说,这是男人都去部队了,大一些的孩子都去上学了。
这些女人有的上班去了,有的在家里洗洗刷刷带小一些的孩子,所以外面才没什么人。
别的也就算了,苏软软只好奇那些女人上的什么班。
“随军的家属也可以上班?她们是做什么工作?”
“军队附近有军工厂,加工生产肥皂,罐头,军大衣军靴,还有一些药剂等。里头的工人有的是退伍的士兵,有的是随军的家属有。做出来的这些东西,基本也不会对外出售,基本都是自产自销。
你要是也想上班,我可以帮你问问,不过工厂不是时时招工的,可能需要等。”
苏软软原本也只是因为好奇,所以才问了问,倒也不是非要去上班,“那你问问,就算没有岗位也不要紧。”
“媳妇儿你不工作也行,我能养得起你。”
这可不是傅闻璟在吹牛。
傅闻璟现在是三连的连长,是正连级,拿的是19级工资,每个月有八十块的津贴,各种票据也不老少。
每个月发了津贴之后,傅闻璟会寄三十块给王毛妮,票据也会给王毛妮一不部分。
哪怕只剩下五十块,和一半的票,苏软软和傅闻璟也能过的十分滋润了。
苏软软解释,“我知道你能养得起我,但妇女能顶半边天,我也不能只围着灶台转,还是要找点事情做的。”
“是是是!媳妇儿你说的对,你是新时代女性,你想做什么我都支持你!”
苏软软这才满意的笑了起来。
傅闻璟有本事,能赚钱,对她好,又不是大男子主义,这样的好男人,实在是不多了。
两个人边说边走,很快就到了大院儿门口。
门口值守的小士兵显然是认识傅闻璟的,看到傅闻璟之后,就敬了个标标准准的礼。
傅闻璟也回了个军礼,这才领着苏软软出去。
就像是傅闻璟说的,军区大院儿外面有公交车站牌。
站牌虽然很简陋,就是一根棍子上面一块牌子,但也起到标志性的作用了。
夏日里,早上八点多的太阳就已经十分刺眼了,站牌周围又没什么遮挡,苏软软几乎被晒的睁不开眼。
好在没等多久,一辆公交车就缓缓开了过来。
车子从外面看有些破旧,饱经风霜,里面就更破旧了。
但在破旧,这也是公交车啊!
有车坐,不用走路,就已经很好了,还要什么自行车!
车票也很便宜,一个人是五分钱,两个人才一毛钱。
车上没什么人,两人找了位置坐了下来。
才刚坐下,傅闻璟就低声开了口,“我听牛嫂子说,还有一种公交车月票,一个月六块钱随便坐。”
苏软软挑眉,“六块钱随便坐?按照单次收费的话,咱俩要坐六十次公交车才这个价,每天都要坐个来回才行。”
说到这里,苏软软自己就先忍不住笑了起来。
她又不是闲着没事儿干了,干啥天天坐公交?
傅闻璟也跟着笑了,“本来还不觉得什么,被你这么一算,好像还真的是这样,那咱就不买月票了。”
公交车的速度不快也不慢,三十分钟之后就到了镇上,也被称为人民公社。
这里还是挺大的,有几条纵横交错的主街道,邮局,照相馆,供销社,百货大楼,国营饭店也全都有。
两人也没闲逛,直接就去了百货大楼。
在这个年代,不管买什么都是需要票的,油盐酱醋也是一样。
百货商场里的盐,一斤一毛六。
按照规定,一个大人一个月能买一斤二两的盐,盐票上写的也是“一斤二两食盐票”的字样。
傅闻璟的食盐票以往都是寄回傅家的,这两张盐票,还是他今天刚换回来的。

一斤盐一毛六,二斤四两的盐,共需要三毛八分四厘。
但他们没有装盐盐罐子,所以只能额外买个盐罐子,罐子五毛钱一个。
罐子比盐贵一些。
不仅需要买盐罐,酱油瓶子,醋瓶子,糖罐子,还有食用油的罐子,全都需要买。
不过也就买这么一次。
等下次再买这些调料的时候,直接带着罐子瓶子来就行了。
买一次,用十年,是这个时候的普遍现象。
毕竟这些瓶瓶罐罐的还真的不便宜。
酱油和醋都是九分钱一斤,食用油八毛八一斤,白糖七毛八一斤,红糖也是七毛八一斤。
这些东西买下来,也花了十多块。
不仅价格不便宜,更重要的是这些全都是凭票供应。
要是没有票,就算拿着钱也买不到东西。
家里现在只有苏软软和傅闻璟两个人,但为了以后着想,也为了用的时候方便,苏软软还是多买了些碗筷。
十个大碗,十双筷子,十个盘子。
小号的黄色搪瓷盆两个,以后可以用来盛猪油,也可以用来盛汤。
中号的搪瓷盆一个,大一些的和面盆一个,喝水的搪瓷缸子买了一个,傅闻璟自己已经有一个了。
毛巾买两条,枕巾也要一对。
好在两个人来的时候,傅闻璟特意去借了两 个背篓,不然这么多东西,他们都没有办法带回去。
二楼买完了,两人又下到了一楼。
原本是打算去买粮食的,但苏软软看到卖点心糖果的柜台,还是拿着点心票和糖果票挤了过去。
什锦糖一块二一斤,来一斤。
水果糖一分钱一个,来五十个。
脆麻花四分钱一个,买十个。
桃酥两毛钱一斤,要两斤。
倒不是苏软软嘴馋,只是苏软软从傅闻璟那里了解到,他要请来吃饭的那些人,家里基本都是有孩子的,只是年龄大小不同。
这些糖果和点心,就是给那些孩子准备的。
苏软软买的数量不多,也只打算买这么一次。
以后直接从淘金金里买一样的补上就行。
在心里为自己的机智点了个赞,苏软软这才和傅闻璟一起去买米面粮食。
标准粉一毛八五一斤,凭票供应,买了十斤,合计一块八毛五。
大米是一毛九一斤,买了十斤,合计一块九。
玉米碴子七分钱一斤,要了二十斤,这个用来煮粥特别的香,合计一块四。
黑面一毛一斤,要了二十斤,合计两块。
高粱面九分钱一斤,要了三十斤,合计两块七。
总共算下来,买粮食一共花了九块八毛五,还不到十块钱。
这些粮食,只是苏软软和傅闻璟两个人吃,能吃一个月了。
买完了粮食,他们这一趟越算是买齐全了。
苏软软带的钱倒是还剩很多,但是票却没几张了。
还剩下三斤肉票,两张香皂票,一张洗衣粉票。
肉票是要留着过两天用的,但是香皂票和洗衣粉票却是没必要留着了。
让傅闻璟在楼下等着,苏软软拿着票高高兴兴的上了楼,买到了两块香皂和一袋子洗衣粉。
之前在傅家的时候,洗脸洗手就是清水洗,洗衣服也是清水洗,要是衣服太脏,就弄一把草木灰搓一搓。
香皂和洗衣粉都是金贵东西,就算傅闻璟寄回去的有票,王毛妮也舍不得买来用,都是用来跟别人交换粮食了。
苏软软能理解王毛妮的节俭,却不能跟她过一样的生活。
该用还是要用啊!
买完了这些,苏软软和傅闻璟没再耽误时间,直接坐了公交车回去。
来的时候背篓空空,回去的时候,两个人的背篓却都是沉甸甸的。
但两人都不嫌弃,相反还十分的高兴。
有了这些东西,两个人的小日子,才算真的过起来了。
毕竟有家属来随军的,就没见谁家还见天的吃食堂的,都是自己开火做饭。
厨房已经收拾干净,到了厨房里,苏软软就和傅闻璟一起,把油盐酱醋和粮食,各自放到了它们该在的位置。
苏软软看了看手表,上午十一点了,就打算着手做午饭。
正想着中午吃点啥,就听到大门被敲响了。
“我去开门。”
傅闻璟说着,快步朝着门口走去。
苏软软看着傅闻璟打开了大门,紧接着牛桂芳的声音就传了进来。
“傅七啊,你们买东西回来了?中午这是要自己开火了?”
“对。”
“我就猜着是这样,你们没种菜,我给你们摘了一篮子菜过来,你们配着吃,有啥需要的,直接过去那边院子摘,别客气。”
傅闻璟还想推辞,牛桂芳把篮子往他怀里一塞,转身就走,“跟嫂子还有啥客气的?赶紧拿着,我也回去做饭去了。”
听到牛桂芳这番话的时候,苏软软就赶紧往外走,但还是慢了一步。
牛桂芳已经走了,只有傅闻璟拎着个装满菜的篮子往回走。
篮子里装的很满,一把大青菜,一把葱,两块姜,鲜嫩的黄瓜,殷红的番茄,还有一把豆角。
苏软软扒拉了一下,甚至还在里面看见了两个鸡蛋。
看着这么多的东西,说不感动那是不可能的。
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这么多东西那是非常稀罕了。
哪怕是自家院子里种的,那也十分贵重。
苏软软眼睛有些酸,眨了眨之后,这才睁着一双亮晶晶的眸子看向傅闻璟,“牛嫂子家几个孩子?”
“三个,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两个儿子都上小学了,一个一年级,一个二年级,小闺女好像才三四岁。”
“现在不是暑假吗?”
就算是七十年代,也是有暑假的啊!
暑假还要上学吗?
“文化课是不上课了,但是他们要锻炼身体,每天上午都要去三个小时。”
“!!!”
苏软软内心十分震撼,只能感叹一句,不愧是大院儿里的孩子,从这个时候就开始卷了。
“三个小时...八点出门,这个时候也应该回来了,我拿点刚刚买的点心和糖果过去。”
傅闻璟笑着点头,“好,你去吧!我把碗筷和刚买的盆都洗一下。”

第47章 新家的第一顿饭,西红柿鸡蛋捞面
苏软软转身进了东屋,同时打开了淘金金的面板,搜索水果糖。
万能的淘金金丝毫没让苏软软失望,很快就找到了和她买的这些水果糖一样的,都是用玻璃纸包着的。
苏软软迅速下单,片刻间就收到了货。
包装纸上没有任何特殊的字样,拆开一个看了看里面,糖果上也没有特殊的纹路和字符。
确定没什么问题后,苏软软这才重新把糖包好,和之前买的混在一起。
苏软软是拎着篮子进来的,直接抓了大半斤糖在篮子里。
拆开包麻花的油纸,拿出一半来,又把桃酥也打开,拿了六块桃酥放进了装麻花的油纸包里。
把手里的麻花放下,苏软软这才拎着篮子往外走。
出了大门左转,没走多远就到了牛桂芳家门口。
大门是敞开着的,院子里有两个男孩儿正蹲在大盆边上洗脸洗手。
还不等苏软软往里走,就见牛桂芳拿着毛巾从屋里走了出来,她的身后还跟着一个三四岁的小姑娘。
牛桂芳一眼就看见了苏软软,“软妹子,你咋过来了?是有啥事儿?”
“嫂子。”苏软软说着就往院子里走,“没啥事儿,我就是把篮子给嫂子送过来。”
牛桂芳此时已经到了苏软软面前,闻言伸手就去接篮子,“这还值当你专门跑一趟——这篮子里是啥?”
“没啥,我这不是上午去百货大楼了吗,买了点糖果点心,给正军他们兄妹几个,也能甜甜嘴儿。”
“你这哪是几个,给他们一人一个就行了——”
“嫂子!”苏软软正色,“嫂子拿我当外人了是吧?那我可不敢找嫂子要菜种子,也不敢让嫂子带着我去打鸡苗了。”
牛桂芳无奈的看着苏软软,最后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行,那我就收下了。你这妹子,名字怪软,性子可真是一点都不软。
正军,正旗,正红,赶紧谢谢你们婶子。”
牛桂芳的老公姓肖,叫肖爱国。
肖爱国给他的三个孩子取名,分别叫肖正军,肖正旗,肖正红。
都是极具时代特色的名字。
三个孩子是第一次见苏软软,都好奇的看着苏软软。
在知道苏软软给他们糖和点心之后,异口同声的笑着道谢,“谢谢婶子!”
苏软软温柔的看着三个孩子,“可真乖,不用谢。嫂子你忙,我也回去做饭去了。”
“行,你去吧,等下午我去找你。”
“好嘞!”
从肖家出来,苏软软这才一身轻松的回了家。
她才刚穿来没多久,还不太习惯这个时代人们的热情,总想着有来有往,不想欠别人什么。
哪怕知道牛桂芳是好意,也没想着要什么回报,但她还是不能心安理得的接受。
回点礼,不论多少,总好过白白接受别人的馈赠。
进了院子,苏软软顺手关上了大门,这才快步进了厨房。
厨房里,傅闻璟已经把该洗的碗筷盆都洗干净了,灶膛里也已经烧起了火,锅里也添了水。
“媳妇儿,咱们中午吃啥?还需要我做点啥?”
“你可真能干!”
苏软软赞了一声,而后想了想道,“有番茄有鸡蛋,天气也热,干脆做个番茄鸡蛋捞面吧,再切点黄瓜丝儿进去,配着咱们带来的咸菜和大酱,肯定好吃。”
傅闻璟连连点头,“一听就知道好吃!那我和面,媳妇儿你切菜。”
苏软软有些诧异的看向傅闻璟,“你还会和面?”
“不会,但我会学,媳妇儿你告诉我怎么和。”
勤学好问是一种十分美好的品德,苏软软也没打击傅闻璟的积极性。
“好啊!先舀半瓢标准粉,再舀大半瓢黑面,在里面加一撮盐,多次少量的加水直到把所有的面粉揉在一起。
面不能太硬,不然一会儿擀不动,也不能太软,不然会煮成面汤。”
家里是有擀面杖的,粗细各一根,傅闻璟说是和刀一起买的,只是买回来这么长时间,也一直没用过。
早上傅闻璟就把擀面杖和案板洗了一遍,放在院子里晾着,现在刚好可以拿进来用。
虽然是第一次和面,但是傅闻璟却和的有模有样的。
不知道是傅闻璟的学习能力强,还是他的力气比较大,竟然一次就把面给和成了。
苏软软伸手在面团上戳了戳,这个面团对她来说有点硬了。
但看着傅闻璟擀面那利索劲儿,就知道对傅闻璟来说刚刚好。
怪不得都说手擀面要手劲儿大的人来做,才会更加的好吃有嚼劲儿。
没那个力气,就是能揉出这样的面团,也擀不成面条。
看着傅闻璟已经擀上面条了,苏软软也没耽误时间,洗了番茄,切好放进大碗里,又摘了一小把的豆角,最后切了葱姜,全都放在一旁备用。
一个灶台是两口锅,前面一口大锅,后面一口小锅。
苏软软把小锅里的水盛到大锅里,让它继续煮,等小锅烧干,往里倒了一层油,这才把两个搅拌好的鸡蛋倒了进去。
鸡蛋想要好吃,一定要多放油,不然鸡蛋就糊锅了,也失去了原本的香味。
鸡蛋一定行,就被苏软软盛了出来。
此时锅里还是油汪汪的,不用另外放油,直接把葱姜放进去翻炒。
等葱姜爆香,就把番茄和豆角放进去煸炒,最后放进去鸡蛋,撒点烟,倒一点酱油,加水。
两个人吃的面条份量不多,傅闻璟的力气又大,擀的也快,苏软软这边刚把菜炖上,他也拿着刀切面条了。
面条都被切成了韭菜叶粗,撒上一层薄薄的面粉抖开,根根分明,一根都没断。
大锅里的水这时也开了,傅闻璟把面全都放了进去。
苏软软趁着这个时间洗了一根黄瓜,把黄瓜切成丝儿备用。
面条滚三遍就熟,捞出来过一遍凉水,分别盛在那两个黄色的小搪瓷盆里。
浇上番茄鸡蛋的浇头,码上黄瓜丝儿,再放一勺子大酱。
这样一小盆面条看起来色彩丰富,喷香诱人。
哪怕还没吃,傅闻璟就已经连连夸赞了起来,“媳妇儿这手艺可真好,和大厨一样了!”

“不用吃,只看着卖相,就知道肯定好吃。”傅闻璟笃定的回答。
没人不喜欢听甜言蜜语,苏软软当然也不例外,嘴角抑制不住的上扬,笑的别提有多开心了。
“赶紧吃吧,一会儿坨了就真的不好吃了。”苏软软催促道。
虽说手擀面不是那么容易坨,但最好也是在刚做好的时候吃。
“媳妇儿你别只说我,你也赶紧吃。”
苏软软冲着傅闻璟笑了笑,并没再说话,只拿起筷子开始拌面。
像是这种加了大酱的面,那一定要拌匀了再吃。
和面的时候,用的黑面多,标准粉少,因此擀出来的面条颜色也偏深一些。
虽然没有白色的面条那么好看,可是面条表面光滑,几乎每一根的粗细和宽度都差不多。
不仅面香十足,还十分的爽滑有嚼劲儿,很是弹牙。
只吃了一口,苏软软就惊讶又赞赏的看向了傅闻璟,“没想到你还挺有擀面的天赋的。”
“那以后家里的面条都我擀。”
“好呀!”
两人吃面的小盆,原本是买来盛汤或者盛猪油用的。
没想到还没用上,倒是先用来吃面了。
可是不得不说,用这样的小盆吃面是真的爽。
不管加了多少浇头,酱和黄瓜丝,都能轻而易举的拌开。
苏软软正在心中感叹着,就听到了傅闻璟说话了。
“这小盆用来吃面是真好,等下个月再买两个,专门用来吃面。”
听清楚傅闻璟说的什么后,苏软软再也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你怎么跟我想到一块儿去了?”
傅闻璟一脸正色,“这说明我们夫妻同心。”
听到这话,再看看傅闻璟那一脸正色的模样,苏软软下意识就接了一句,“其利断金?”
“对!”
此言一出,两人不约而同的笑了起来。
苏软软很喜欢这种感觉。
明明只有他们两个人吃饭,却一点都不显得孤单。
相反的,甚至比和傅家那一大家子人一起吃饭的时候,还要温馨热闹。
饭后,傅闻璟照旧不让苏软软刷碗,他一个人全包了。
两个人的碗筷还是很好洗的,虽然还有两口锅,但也不是什么麻烦事儿,苏软软也没和傅闻璟争。
想到这今天出去的时候,看到大院儿后面不远处就是山,苏软软就问,“大院儿后面那山,是哪个生产队的吗?”
“不是,就是部队的,有时候会在那里搞野外训练。”
听到这个回答,苏软软的身子都坐直了一些,“那山上的东西,比如野菜蘑菇砍能随便挖吗?能砍柴砍竹子吗?”
“能啊!不过那山因为经常有人进去,外围基本上没什么野鸡野兔了,但挖个野菜蘑菇,捡柴或者砍竹子还是可以的,也比较安全。
媳妇儿,你刚来,还是不要一个人往山里去,柴火啥的我会去弄。”
“你放心好了,我肯定不会一个人去弄,等牛嫂子去的时候,我跟她一起去。”
这次傅闻璟没再阻止,“那倒是可以,牛嫂子经常和几个嫂子一起去,她们都认识路,对山里也比较熟悉,你跟着她们一起去,也安全点。”
“牛嫂子说下午来找我,应该是带我去打鸡苗,你要是下午有时间,去砍两根竹子回来吧,在院子里围个鸡圈,省的鸡乱跑。”
“好,那你们出门的时候拿着钥匙,我走的时候把院门锁上,你们肯定回来的比我早。”
两人才刚商量好,大门口外就传来了牛桂芳的声音。
苏软软赶忙去开了门,就见牛桂芳挎着篮子站在门口。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