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用刀在瓜皮上轻轻一碰,就听到了瓜皮裂开的声音。
随着瓜裂成两半,红色的瓜瓤出现在了眼前,西瓜清甜的味道也飘散在了空气里。
西瓜的瓤通红,瓜籽是白色的。
这种瓜籽通常都可以直接咽下肚,吃的时候不用再刻意的去管它。
苏软软把西瓜切好,给了四胞胎一人一块,自己也拿了一块。
西瓜并没有提前冰过,但吃在口中也是凉凉的。
瓜瓤又脆又甜, 一口咬进嘴里,吃水就充满了整个口腔,顺着喉咙就滑进了胃里。
夏天里不爱吃饭的时候,能吃上半个西瓜,就是最让人高兴的事情了。
现在虽然还不到天气最热的时候,可吃西瓜依旧是让人觉得高兴的事情。
苏软软吃完了一块儿之后就站了起来,“你们四个在这里好好的吃,我去再挑一个刮瓜,给你们伯娘送过去。”
西瓜既然熟了,当然要赶紧给牛桂芳送去。
苏软软的院子里今年都没有种菜,吃的菜都是从隔壁院子里摘的。
哪怕两人关系再好,这么长时间下来,苏软软也有些不好意思了。
好在,西瓜终于成熟了。
苏软软挑了一个又大又圆的官方,抱着就准备出门。
但四胞胎这个时候却走了过来,他们一边吃瓜,一边用圆溜溜的大眼睛盯着苏软软看。
虽然什么话也没有说,可意思却非常明显,他们也想跟着一起去。
苏软软好笑的看了四人一眼,“行吧,行吧,既然你们想跟着一起去,那就一起去吧。”
反正出门一转弯就到了,又不是多远的地方。
听到苏软软答应了,四胞胎小小的欢呼了一声,赶忙跟上。
母子几个就这么出了门,刚一出门,就看见斜对门儿黄美娟正领着李金宝站在外面玩。
自从上次苏软软发疯似的把黄美娟收拾一顿之后,黄美娟就开始躲着苏软软。
那样子,就像是在躲瘟神一样。
能不见面就不见面,要是不可避免的见了面,黄美娟绝对会在最短的时间内离开。
这次也是一样。
黄美娟一看见苏软软,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不见,拉着李金宝就要回院子里。
可李金宝这次却没有听话。
李金宝挣扎着不愿意回去,一双眼睛一直盯着四胞胎手里的西瓜。
“西瓜我也想吃,妈,我也想吃西瓜。”
李金宝和四胞胎的年纪一样大,现在说话也十分流利了,能清楚的表达出自己的意愿。
黄美娟却已经被吓得面无人色,双手使劲儿的拉拽着李金宝的胳膊。
“吃什么吃,你还要吃什么吃?你干脆把我吃了得了。”
李金宝就算再不愿意走,可他的年龄放在那里,力气远远比不上黄美娟那么大。
虽然一直都在拼命的挣扎,但最后还是被黄美娟给拽进了院子里。
院门还没有关上,李金宝的哭声就传了出来。
“哇哇哇!我要吃西瓜,我要吃西瓜!”
这么大的孩子,一但扯着嗓门哭,那声音就如同魔音穿耳一般,听的人头痛欲裂。
四胞胎从生下来到现在,从来都没有这样哭过。
但是因为和李金宝他们住在斜对门儿,李金宝从小就这样哭,苏软软也早就已经听习惯了。
此时听着李金宝的哭声,苏软软面上表情没有丝毫变化,脚下的步子也走的依旧非常稳。
就连四胞胎也只是好奇的朝着那边看了一眼,很快就收回了视线,丝毫没有要分享西瓜的意思。
小朋友懂得分享当然是一件好事,但却并不是要分享给每个人。
尤其是像李金宝这样的,更不能不计前嫌的分给他。
真要是以德报怨,那何以报德?
苏软软母子几个,对李金宝的哭声充耳不闻,直接就进了隔壁的院子。
院子并没有关门,大中午的,红鸭兄妹三个正在屋里写作业,牛桂芳在厨房里炒菜,院子里还挺安静的。
苏软软一边往里面走,一边拔高了声音开口。
“嫂子,我过来给你送瓜了。”
几乎是话音才刚刚落下,牛桂芳就从厨房里探出了头,“软妹子,什么瓜?赶紧给我说说。”
听到这话,苏软软愣了一下,但很快就反应了过来。
此瓜非彼瓜,牛桂芳这是误会了啊!
苏软软忍俊不禁,加快了脚步,到了厨房门口。
“我是来给嫂子送吃的瓜了。”
说着,苏软软就把手中的西瓜往前一递。
牛桂芳看着苏若然手中的大西瓜,自己也跟着笑了起来,闹了一个大红脸。
“原来你说的是这个瓜啊!这才入夏,瓜就能吃了吗?怎么熟的这么早?”
他们这边也种西瓜,但基本上都是到了盛夏,才真正到了吃西瓜的时候。
虽然知道苏软软种了一院子的西瓜,但牛桂芳一直都以为还有的等呢!没想到这么快就有西瓜吃了。
“之前不就跟嫂子说了吗,这西瓜是新品种,和咱们之前吃的那些都不一样。”
牛桂芳点了点头,伸手把西瓜接过去,“既然是新品种,那可要好好的尝一尝。”
她口中这么说着,直接就拿刀去切西瓜。
东屋里原本正在写作业的兄妹三人,听到这话之后直接从东屋里跑了出来,一个个眼巴巴的看着大西瓜。
牛桂芳好笑的看了一眼兄妹三人,“还没喊你们呢,你们就跑出来了,跑的倒是快。”
口中虽然这么说着,可是切西瓜的动作却丝毫不慢。
锋利的刀刃才刚刚碰到瓜皮,瓜就崩成了两半。
看着那红彤彤的西瓜瓤,以及那数量非常少,还是白色的瓜籽,牛桂芳很是惊讶。
“这西瓜怎么长得这么好?”
“所以说这是新品种啊,嫂子赶紧尝尝。”
“这还用得着尝吗?一看就知道好吃啊。”
嘴里说着,牛桂芳把西瓜切成了块儿,先递给了红丫兄妹三个,这才拿起两块,其中一块地到了苏软软面前。
苏软软也没有推拒,伸手就接了过来。
见牛桂芳咬了一大口,苏软软这才笑着问,“嫂子,你觉得这西瓜的味道怎么样?”
牛桂芳连连点头,一口接着一口的去咬西瓜,根本腾不出空来回答。
直到把一块儿西瓜一口气吃光,牛桂芳这才意犹未尽的舒了一口气。
“好吃!是真好吃啊!我活了这么大,就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西瓜。”
“软妹子,不是我吹,就这西瓜要是拿到县城里去卖,至少也能卖到一毛一斤。”
不要小看1毛钱一斤。
这样一个西瓜有十斤左右,那也就是说一个西瓜能卖到一块钱。
在这个年代,这个价格已经相当高了。
“就算是种一亩地的西瓜,也能结百来个吧?可就是100多块呢!”
牛桂芳越说越是兴奋,眼睛都开始冒光。
苏软软只含笑看着她,并没有开口。
只过了一会儿,牛桂芳就镇定了下来,脸上兴奋的神色也渐渐消退。
“可惜了,现在的地都拿来种粮食了,可不会让我去种西瓜。”
牛桂芳这话算是说到了苏软软的心坎儿里。
其实要说起来现在的荒地有很多,开荒也不是不行。
可即便开了荒,那些荒地也要用来种粮食,也是属于公家的,收益也不可能归于个人。
想要开果园建农场,那都要再等上个七八年才能行。
苏软软笑着拍了拍牛桂芳的肩膀,“嫂子想那么多干啥?咱们又不缺钱花。自己家院子里种点西瓜,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要是种的太多了,不仅要起早贪黑的看着,一天到晚还忙的不行,多辛苦啊,你说是不是?”
“你这话说的倒是对。”牛桂芳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我刚刚也就是顺口那么一说。”
西瓜是好吃的,好吃到让人意犹未尽。
一个西瓜本来就不是很大,再加上吃的人多,不一会儿就被分吃了大半。
看着剩下那一半,红丫兄妹三个咽了咽口水,明显是还想继续吃。
牛桂芳却没再给他们切。
“再好吃的东西也不能一直吃,还要留着肚子吃饭呢。再说吃的多了容易闹肚子。”
苏软软在一旁赞同的点了点头,“你们妈妈说的对,一次的确不能吃太多。反正西瓜已经开始成熟了,以后每天都能摘新鲜的瓜吃,不用害怕没的吃。”
红丫兄妹三个乖乖的点了点头,“我们知道了。”
下午,苏软软又从地里摘了一个瓜,骑着三轮车,带着四胞胎一起出了门。
她要把西瓜给王毛妮和傅春山送去。
苏软软到的时候,王毛妮和傅春山正在院子里的阴凉处说话,看见苏软软抱着一个大西瓜进门,两个人都十分的惊奇。
王毛妮更是直接站了起来,快走几步上前,把西瓜接了过去。
“软软啊,这是打哪儿弄的西瓜啊?贵不贵?你们留着吃不就行了吗?怎么还抱过来了?”
“不是买的。”苏软软笑着解释,“娘,我之前不是跟你说过吗?我在院子里种了一院子的西瓜。”
王毛妮更加吃惊了,“所以这西瓜是你院子里结的?这才几月啊?西瓜就熟了吗?这也太早了。”
王毛妮自己也是种西瓜的,以前年年都种,今年在院子里也种了几棵。
但是他院子里的这几棵西瓜,一个个还都是青瓜蛋子,距离能吃还要再等个把月呢。
同样是西瓜酥软软种的怎么就熟的这么早?
“我种的这个品种不一样,是之前从一个人手里面买回来的稀罕种子,我也是想着试一试,没想到竟然真的种成了。”
跟牛桂芳说的时候,苏软软说种子是从红旗生产大队那边带回来的。
但现在跟王毛妮说,自然就不能这么说了,只能说是从别的人手里面买回来的。
苏软软也不怕穿帮。
就算她们两个人说到这事儿,这话也能对得上。
在红旗生产队那边从别人的手里买回来的,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新品种也不是谁都能种出来的,还是你有本事,才能种的出来。你们吃了吗?切开咱们一起尝一尝。”
“吃了。成熟了好几个,我还给牛嫂子送去了一个。”
王毛妮赞同的点了点头,“的确是该给她送一个。你们在一个大院里住着,邻里邻居的,她没少帮衬你。”
傅春山此时也站了起来,转身进了厨房,不一会儿就拿着大菜刀走了出来。
虽然才刚吃过午饭,饭后来点水果也不是不可以。
只是,苏软软特意叮嘱了四胞胎,让他们小小的尝了一块儿,并没让他们多吃。
毕竟年纪小,万一吃的多了,闹了肚子,就该受罪了。
他们正坐在院儿里吃西瓜,就有一个老者从门口走了进来。
“哎呦,这是在吃西瓜呢,我这来的可巧了啊。”
苏软软并不认识他,只客气的笑了笑。
傅春山招呼来人坐下,“大队长快坐,这是我这儿媳妇自己在院子里种的西瓜,是新品种,所以成熟的比较早,特意送过来给我们老两口尝一尝。
大队长,你也赶紧尝一下。别看这瓜个头不是很大,可这瓜瓤红啊,水分也足,味道也甜。”
“你都把这瓜夸成这样了,那我可要好好的尝一尝。”
大队长说着,就接过了一块儿西瓜,张大嘴巴咬了一口。
“的确不错,就是好吃。要是有种子,明年也给我们留一点,我让咱们大队里的人自己也种点。”
苏软软一听这话连忙答应了下来,“今年肯定多留一些种子,到时候就给大队长送过来。”
这个年代物资匮乏,水果就更加金贵了。
不是因为种不出来,而是因为这个时候粮食都还不够吃,不可能拿大面积的土地去种水果。
都是在犄角旮旯的地方种上一些,或是在菜地的边缘处种上一点,够自家打打牙祭就行了。
苏软软现在并不指望着种西瓜来赚钱,她也并不缺钱。
把这种子给大队长,还能得一个人情。
毕竟拿人手软,吃人嘴短。
大队长要了她的瓜种子,再分给大队里的其他人,整个大队里都得承她一份情。
苏软软也不指望他们能对自己感恩戴德,只希望他们能够多多照顾王毛妮和傅春山,这就足够了。
见两人说完,傅春山还笑呵呵的开了口,“大队长,你这个时候过来是有啥事儿吗?”
大嘴长抹了抹嘴,“你看我,只顾着吃西瓜了,连正事儿都给忘了。”
他说着,从怀里掏出来了一个信封。
“这儿有你们的一封信。今天刚送来的,我赶紧给你们送过来了。”
苏软软下意识的挑了挑眉。
会给傅春山和王毛妮写信的,除了傅四娃和傅二丫,就只有红旗生产大队那边的人了。
也不知道这封信究竟是谁写的。
大队长把信拿出来之后,就没再继续坐着,径直站了起来。
“行了,你们忙吧,我还有事儿就先走了。”
傅春山站起身送了送,直到将大队长送出了院门,这才走了回来,把手里的信递给了苏软软。
“软软,你看看是谁写来的?”
傅春山自己当然是识字的,毕竟他以前也是大队长。
只是现在年龄渐大,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又有苏软软在,他也就懒得带老花镜去看信了。
苏软软双手把信封接过来,只看了一眼落款,就知道了寄信的人。
“是老家那边寄来的信。”
苏软软此话一出,傅春山和王毛妮同时皱起了眉头。
经过了这么多事儿,两人对于付老大他等人的感觉都十分的复杂。
一看到那边写信过来,下意识的就觉得没好事。
可再怎么说也是自己的子孙后辈,哪怕心中再不乐意,这信也还是要看的。
傅春山点了点头,“你打开念念吧。”
信纸一共有两页,写的满满当当。
不过苏软软的阅读速度一向都是比较快的,迅速的扫了一遍,对于信里的内容已经了然于心,这才慢慢的念了起来。
写信的是傅二娃。
不过他只是一个执笔人,这信是以傅老二和李来娣的语气写的。
在信的开头,傅老二说了一件喜事儿,那就是傅二娃要结婚了。
要和傅二娃结婚的姑娘是隔壁生产大队的,姑娘也是小学没毕业,但是模样长得好,性格也好,最主要的是勤劳能干,每家外都是一把手。
他们两个是相亲认识的,通过媒人介绍见了一面,对彼此都比较满意,这亲事很快就说定。
婚期就定在了秋收之后。
大部分庄户人家的婚礼,都会定在秋收和冬日里。
这个时候农闲不忙,手里也有粮,只有这样才有底气添丁进口。
听到这个好消息之后,傅春山和王毛妮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虽然已经分家了,可这毕竟是添丁进口的好事儿,两个人还是十分高兴的。
说完了傅二娃的亲事后,信里的语气就变成了李来娣一个人的。
李来娣是个喜欢说八卦的,不管是自家的八卦还是别人的八卦,只要她知道了,那肯定就要好好的谈论一番。
李来娣而且说的也不是别人家的八卦,而是傅老大和刘秀娥的。
这信寄过来的时候,刘秀娥已经生了。
虽然还没有足月,可孩子生下来倒也还算健康,就是身体有些瘦弱。
不过问题应该不大,仔细的养一养,应该是能养回来的。
刘秀娥已经算是大龄产妇了,能够平安生产已经十分不易,撑不到足月也实属正常。
刘秀娥和傅老大两个人老来得子,生的又是小儿子,喜欢的不得了。
都说小儿子,大孙子,老两口的命根子,这话在两人身上体现了个彻彻底底。
再加上两个人连大孙子都没有,那一腔的爱意,自然全都倾注在了小儿子身上。
傅大娃原本就让两个人失望,在刘秀娥生产之前,人多多少少还是会看顾一下傅大娃。
毕竟那是他们两个人的儿子,还是唯一的儿子。
可是自从把小孩子生出来之后,两个人对傅大娃就再也不管不问了。
傅大娃也并不在意。
上工的时候努力干活,下工之后就往山里钻。
听说是柴火打了不少,野物也猎了不少。
可他自己的院子里面没多一根柴,从来没见他吃过什么肉。
这些东西的去处自然不言而喻,全都送到许英子那边去了。
许英子也已经生了,生的是个闺女。
在许英子刚生了孩子的那段时间,傅大娃脸上一直带着灿烂的笑,见谁都是笑呵呵的,任谁都能看出他的好心情。
那模样,就好似许英子生的闺女是他的一样。
再加上他见天的许英子那边跑,送东送西,流言蜚语就没有断过。
许英子一开始还生气,还会把他赶走,或者把他骂一顿。
但是后来时间长了,也不知道是习惯了,还是想要他送去的那些东西,竟然也不再骂他了。
李来娣在信里这样写:人家都说女生外向,大娃的一颗心才是真正的在外头。他娘这么大年纪又生了孩子,身体亏空的厉害,他弄到了东西不给他亲娘送过去,反而送给人家的媳妇儿。要是早知道儿子长大了会成这样,当初还不如直接丢山里。
看着李来娣的这一段话,苏软软心中暗道,李来娣想写的估计不是丢山里,而是直接掐死了事。
李来娣虽然爱吃瓜爱说八卦,但是还是有些脑子的。这样的话肯定不可能写出来,只能委婉一点。
可是,苏软软都能猜到的事情,王毛妮和傅春山又怎么可能猜不到呢?
两个人都沉默着没有说话,可是脸上的表情却清清楚楚的表达了两个字:晦气!
有这样的孙子,真的是晦气!
此时此刻,不论是王毛妮还是傅春山,心中都十分的庆幸。
幸好他们跟着来了这边,离红旗生产大队十万八千里远。
再加上通讯不便,那边发生再多的事情,有再多的议论,他们也看不见,听不见。
要是这些事天天发生在他们眼前,两人估计要被气出个好歹来。
看他们这样,苏软软赶忙劝慰。
“爹,娘,你们也别生气。大娃已经是个大人了,有了自己的想法,有自己想做的事情。
咱们管不了也不用管,只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随他去吧。”
这话猛的听起来好像是有些凉薄,我仔细想一想就会觉得说的十分有道理。
每个人都只需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至于别人的,哪怕是亲孙子,能做的也不多。
尤其是在孙子已经长大成人的情况下,能管住的地方就更少了。
王毛妮叹了一口气,“别提他了。你二嫂还在信上写别的没有?”
苏软软再次展开信封,接着往下读。
李来娣的确还写了一些别的,基本上把傅家几房的情况都写上去了。
可能是因为别家没有什么八卦,所以基本上都是一笔带过,并没有详细的说。
苏软软念完了信,将信纸仔细的叠好,又塞回了信封里。
王毛妮接过信封,没好气的拍了拍。
“这个老二家的,这么多年了这性子就是改不了,成天就是东家长西家短的。
眼看着他儿子就要娶媳妇儿了,也不怕被未来儿媳妇儿笑话。”
傅春山看了王毛妮一眼,“你管她那么多干啥,反正她也不在你眼前。”
傅春山又在心里加了一句。
好在老二媳妇儿是这样的性格,又知道写信过来,他们才能知道家里那边的情况。
不然,估计那边闹翻了天,他们这边还一点儿消息都没有呢!
王毛妮也就是顺口抱怨两句,听到傅春山这么说,也直接转了话题。
“老大家的生了,给她邮寄点东西回去,省的说咱们这当爷奶的,不疼小孙子。
也给老二家的寄点东西,二娃结婚咱们总要表示表示。”
王毛妮和傅春山要表示表示,苏软软自然不能装不知道。
她又不缺这点儿东西,从淘金金上买了几块布,打算一家给两块。
要说吃喝,刘秀娥和李来娣她们还真的不缺。
可能稀罕的吃食是没有,但是平时吃饱喝足打打牙祭,都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倒是布料,因为买的时候需要布票,倒不是那么容易弄到的东西。
一家送两块崭新的布料回去,绝对能让她们高兴。
等王毛妮把东西也准备好之后,又自己说着,让苏软软写了一封信。
苏软软把写好的信和东西全都装好,骑着三轮车就出了门。
四胞胎留下和王毛妮傅春山一起玩儿,苏软软一个人又去了县城。
自从上次去过县城之后,苏软软就再也没去过了。
去往县城的路上,苏软软心中就止不住的紧张。
此时的苏软软,既想到了县城之后,能见到傅闻璟,又怕再次见到上次那样的场景。
两种情绪交织在一起,苏软软自己都说不清楚心中究竟是怎么想的了。
在这种复杂的感情下,县城到了。
苏软软先去了邮局。
因为上次就是在邮局门口发现的不对,所以这次到邮局的时候,苏软软一直注意观察周围。
但一圈观察下来,什么都没有发现。
失望多少是有一些的,但也松了一口气。
进了邮局把东西寄出去,苏软软并没有立即离开县城。
来都来了,自然要去看看傅四丫和傅五娃。
两人一个月也回不了几次家,每次看到苏软软去看他们,都会觉得无比的高兴。
尤其是傅四丫,因为是个女孩子的缘故,看到苏软软就更觉得亲切。
再加上苏软软从不摆大人的架子,和她说话的时候,不会让人有任何的压力,傅四丫不管有什么事儿,都会和苏软软说。
傅五娃虽然不怎么开口,但也不会提前离开,都是站在旁边笑呵呵的听着。
和傅四丫聊了一会儿后,苏软软还是看向了傅五娃,“五娃,最近过的怎么样?”
傅五娃却像是触电了一样,着急忙慌的解释,“七婶,你放心,她没在给我送过东西了!”
苏软软,“???”
你要不要听听你在说什么?
我这还什么都没问呢,你怎么就不打自招了?
傅五娃自己也很快就反应了过来,一张脸顿时变得通红一片。
傅四丫也捂着嘴巴笑了起来,“五哥,你这是不是,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被亲妹妹打趣,傅五娃脸上就更红了。
他有心想要解释什么,最后却什么也没有说出来。
看着他这窘迫的样子,苏软软也有些忍俊不禁。
“没事儿。”苏软软笑着安慰,“七婶还能不相信你吗?你说没有,那就肯定没有。”
苏软软的话,让傅五娃松了一口气,脸也没有刚刚那么红了。
苏软软温柔的笑了笑,“不过,五娃,你可能是误会了我的意思。
我并没有说,让你不要和她有过多的接触,这是你的事情,我不过多的参与。
我只是想告诉你,你要分清楚主次。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如果有了什么想法,如果有了目标,那就要为之努力,要比以前更加的努力,而不是放任自己,你明白吗?”
傅五娃一脸认真的点了点头,“七婶,我会的,不管什么时候,我都会好好的努力的。”
“七婶相信你。
行了,你们赶紧回去上课吧,我也要回去了。”
苏软软说话的同时就开始掏钱。
可还不等她把钱掏出来,傅五娃和傅四丫已经小跑着离开了她的面前。
“七婶,我们有钱,不用再给了,你赶紧回去吧!”
看着两人跑远的身影,苏软软觉得有些想笑,最后也只能无奈的把钱放了回去。
从学校离开,苏软软脸上的笑容就淡了下去。
只犹豫了片刻,苏软软就骑着三轮车,去了上次发现傅闻璟的那个小院子。
这小院子依旧很是破败,和上次来的时候,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苏软软在院子里转了一圈,一点人的痕迹都没有发现。
不仅这个院子,苏软软把附近没有人的院子都转了一遍,仍旧什么都没有发现。
这一刻,苏软软说不出自己是怅然,还是轻松。
但什么都找不到,也就没了留下来的必要。
苏软软骑着三轮车刚要走,就有两个人朝着自己走了过来。
两人一脸警惕的看着苏软软,其中年纪稍大一些的男人主动开了口。
“你这个女同志,在这里转来转去,是不是想偷东西?”
苏软软,“???”
上次来的时候一个人也没有遇到,苏软软也是没有想到,这次竟然会遇到人。
遇到人也就算了,竟然还被人当成了小偷。
心中虽然有些哭笑不得,但苏软软还是赶忙解释。
“不是!我不是偷东西的。”
对方并没有因为这话就放松警惕,相反仍旧一脸不信的看着苏软软,“你不是偷东西的,那你在这儿转悠啥呢?我们已经发现你好一会儿了,你把这几个院子里里外外都翻了一遍。”
听着这话,苏软软自己都想叹气。
这运气是不是太差了一些?
怎么就这么巧,被人给抓了个正着呢?
她又不是偷东西的,不能用抓这个字。
只能说,怎么这么巧,就被人给看见了。
“我真的不是偷东西的,是这样的,我上次来县城的时候,东绕西绕的就来了这边,掉了个东西在这边,回去之后才发现不见了,这次刚好来县城看我侄子,看完我就想着,干脆顺便过来找一找,没想到还是没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