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风水师by道之光
道之光  发于:2025年10月03日

关灯
护眼

甚至说,他会觉得那很假。
人的潜意识,会喜欢跟自己气场(情绪),近似的东西。
运势低落的人,他无意识的,就是会想去靠近安静的、暗沉的场景。
不论是头像,还是穿着打扮,都会透着一种,与自身情绪相匹配的暮气沉沉。
“哦——”星辰鼓着圆圆的嘴巴,惊在了原地,久久没再出声儿。
看着她惊讶的样子,我很想跟她说,这不过是些常识而已。
后来又想,还是算了。
等她慢慢看的多了,思维自然而然的,就会转过来的。
很多人会把预测,想象的很神秘。
其实,都是些常识而已。
预测,运用的就是这些常识。
就像很多老农民,抬头看看天,就知道明天下不下雨,比天气预报还准。
这不过也是运用的,他所知道的常识而已。
难了不会。
会了不难。
我又简单的给她点了一下,道:“阴阳,除了可以大面儿上,判断一个人的运势之外。
还可以在细节处,判断一个人的身体健康。
把九宫格,画在想要判断的头像上。
哪个格子里有阴影,对应的五脏或外在的身体部位,就容易有问题。
阴阳是要平衡的。
太亮的也不行。
过亮,会形成光煞。
也影响对应的部位。”
“还能看五脏?!”星辰兴奋坏了,“快说快说,怎么看?”
“琪儿的饭,马上就要做好了。
我简单的给你说一说,你拿笔和本儿,记一下。
多练习几次,就熟了。”我交代道。
“好的好的,你说我记。”星辰忙不迭的点头。
我拿出九宫图来(见图。本书需要记住的东西不多,主要就是这个图。在风水,面相,头像,八字等各方面,都能用到它。现在记不住也没关系,后面还会反复拎出来用,多见几次,就眼熟了。)
【春天】震3巽4为木,木主肝胆。
【夏天】离9为火,火主心脏,心血管方面。外在也代表眼睛,头,耳朵。
【秋天】兑7乾6为金,金主肺。
乾6还是男主人位,代表财库。也代表脑子,直肠,痔疮等。
【冬天】坎1为水,主肾。肾为先天之本,肾受伤,身体问题会比较多。比如,手脚冰凉,男女科问题,泌尿生殖系统,高血压,糖尿病,痛风,腰痛,白血病,尿毒症等等各种肾部疾病。
艮8和坤2,五行为土。主脾胃。
艮8跟过敏相关,比如湿疹和鼻炎等等。
坤2女主人位,这里对妇科疾病也有影响。
说完了八卦,我又给她梳理了一遍思路。
“如果第一眼有感觉,就直接从完整的【太极】看。看到什么感觉,就是什么感觉。
不过这个有点儿玄,看不出来也没关系。以后有机会再详细讲。
【阴阳】比较容易着手。
可以从阴阳的角度,看看大面儿上的运势。
下一步看【四象】。
假如一个头像的主体,靠近左边青龙位,哪怕她看起来很温柔,思维模式也会偏男性。
反过来也一样。如果男生头像,主体靠右边的白虎位,他会偏女性思维。
看完四象,再看【五行和八卦】。比如兑7宫,五行为金,在这个宫格如果出现红色,火克金,伤呼吸系统。
再比如,很多人的头像,在右下角位置,也就是乾6宫,有个国旗。”
星辰抢答道:“国旗是红色的,五行属火。
乾6宫,五行为金。
火克金,钱被克没有了。
对吗?”
“厉害啊!”我由衷的赞叹道。
星辰分析的思路清晰,有条有理,看起来状态很好。
似乎已经从迷糊中,走出来了。
我本来以为,她还需要好久,才能恢复过来。
没想到,她这么快就找回了自己。
当然,她只是用的五行,断的钱财方面。
用八卦看,这里面还有其他的意思。
(篇外:其他app的头像,圆形的多,右下角国旗的情况,还不常见。
右下角位置有国旗的,主要是微信头像。
给大家留两个小练习。
练习一:大家可以根据上面讲的情况,继续推理一下,乾6宫有红旗,除了伤财,还有伤什么。
拓展知识点:
“父母”是“过去的我”,“子孙”是“未来的我”。
很多病,看似是遗传。
但遗传的,更可能是五行能量信息。
同样的能量信息,也容易在“过去的我”身上验证。
不论是头像,还是居家风水,都是既影响“现在的自己”,也影响“过去的自己”和“未来的自己”。
这就是所谓的,一个房子管三代。
头像跟风水,是一一对应的。
练习二:经得一位小可爱的同意,发他的两张头像给大家做个练习,他答应给大家做反馈。(见图)
大家能看出什么,都可以列在评论区。
大家一起练习一下。)

“来啦来啦!”我跟星辰连忙起身,去帮忙端菜。
吃饭的时候,星辰问:“头像,如果能断出来他身体有问题。
那是不是说明,他家里对应的位置,风水上,也有问题?”
“厉害啊!这都被你想到了!”我惊奇于她的推理能力。
琪儿也惊讶的张大了嘴,不可思议的看向星辰道:“就我做饭这一会儿功夫,你已经可以通过头像,看到他人家里的风水布局了?!”
星辰被夸的不好意思了,低着头道:“也没那么夸张啦,就是推理而已。”
琪儿不甘心道:“不行,一会儿吃完饭,你们也得给我讲讲,到底是怎么看的。”
星辰连忙道:“那是必须的,琪儿姐辛苦了。
一会儿吃完饭,我负责给你说,我已经做好笔记了。”
“这还差不多。”琪儿听星辰如此承诺,这才作罢。
还没吃几口,琪儿抬头问我道:“你明天有空吗?”
我们的行业,大部分时间,都是自由的。
我点点头道:“没什么特别的事儿,怎么啦?”
“那你明天,陪我去给客户,挑件礼物吧?
帮我带个眼光。”琪儿道。
我点点头:“时间上,我倒是没问题。
只是,我上大学时的穿着,都能让老师硬塞贫困补助给我了,你想想,我是啥品味。
我这眼光,你敢参考?”
琪儿连忙改变了主意,道:“那还是算了,当我没说。”
星辰乐得差点儿喷饭。
不说以前,单单就说现在,我也是天天穿着拖鞋,去见客户。
我的品味,一直都是放在明面儿上的。
我不解地问琪儿:“你怎么会想起,让我,帮你去带个眼光呢?”
琪儿撇撇嘴道:“还不是因为她们,都没空嘛!”
合着,只是因为我闲的呗?!
问的多余,自取其辱。
星辰笑着解围道:“琪儿姐,等周末休息,我陪你去吧!”
琪儿摇摇头道:“来不及了,客户后天过生日。
明天,我自己去逛逛吧。”
客户过生日?
我们要送礼物?
这项技能,在我的认知之外。
我虚心的请教道:“你打算,给客户选什么礼物呢?”
琪儿熟门熟路道:“就是去乌节路,逛逛LV或爱马仕呗。
找个男人常用的小东西。
腰带啊,钱包啊什么的。
既不贵,品牌也拿的出手。”
“LV,除了卖包包,还卖男士腰带?”我对时尚类商品,缺乏基本的常识。
琪儿挑挑眉,都懒得回答我。
看她那表情,我就知道,我问的又多余了。
我之前以为,LV就是个卖女包的。
原来,他们还有男款产品。
除了包包,还有很多其他的品类。
不过,对于给客户送礼这一块儿,确实是我的知识盲区。
我无视她的表情,继续问道:“那你为什么,会选择腰带,钱包之类的物品。
一般送礼,不都是送酒吗?”
琪儿得意道:“我是一般人儿吗?”
“那是那是,”我虚心的请教道,“你选礼物的标准,是什么?”

她也不藏着掖着,大大方方的给我解惑道:“送客户礼物,要送的有价值。
不能只是为了凑个数儿,送完就完了。
那样的话,钱就白花了。
必须,要送出效果来。
如果送酒的话,人家什么好酒没喝过。
我也没有那多的钱,去买更好的。
如果不能高档到让他念念不忘,那我送的酒,就没有特点。
我花出去的钱,目标是要让他时时记住。
对于中年的男老板来说,他们忙着搞事业,很少会注重穿着的细节。
我选的礼物,是他们的刚需。
他们却又没时间和精力,时时去关注新上市的流行款式。
我选的品牌,也对得起他们的身份,确保送了,他们会用。
小物件,价格又不贵,使用率还高。
每次用的时候,他就会想起,这是我琪儿送的……”
她一边说着,一边得意的跟我们挑着眉。
星辰崇拜道:“琪儿姐,你真的是太会了!
听起来就好贴心哦!
我要是你的客户,一定会感动死了!”
我也听的是心服口服。
她能迅速在新加坡打开市场,必然有着特殊的手段。
“你怎么会想到,这么完美的下手角度?”我问道。
她夹了一口菜,慢条斯理的嚼着,抛给我了一个眼神儿。
她这个的眼神,很简单。
翻译过来就是:这难道,不是个常识吗?
人对于自己会的东西,会下意识的觉得,是个人都应该会。
我又好奇的问琪儿道:“你刚来新加坡的时候,你的第一个客户,是怎么拿下的?”
我之所以好奇,她的第一个客户。
一是因为,万事开头难。
而琪儿的开头,比我们的都难。
因为,她的第一个客户,是一家又热门又抢手的大公司。
同样是做中介,我这么懒的人,我跟谁卷,也卷不起。
所以,我避开了所有的热门行业。
我做的客户,是他们一般都做不了的。
我的客户,基本需求的都是技术岗。我没有太多的竞争对手。
这也决定了,我们跟客户的相处模式。
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还要给客户送礼物。
我为客户提供的,是人员服务。我们是平等的合作关系。
我的意识里,没有“打点关系”这四个字。
而琪儿,刚好相反。
她的客户,都是炙手可热的最卷的行业。
她人生地不熟,又不会英文,她是怎么能拿下,那么多竞争对手都在盯着的大公司呢?
琪儿轻轻的笑道:“也不容易呢!
我约了那老板半个多月,他才答应出来吃个饭。
吃完饭后,他就开始陆陆续续的,给我订单。
他发现,我都能给他安排妥当,后面才慢慢的,越给越多。
再后来,就成了我独家的了。”
我太呆板了,从来也没请过客户吃饭,我都是在办公室,公事公办的谈。不明白吃饭这里面的道道儿,便好奇的问:“他那么大的公司,请他吃饭的人,应该很多吧?
为什么你请他吃顿饭,他就能给你订单了?”
琪儿大气的笑道:“因为,那顿饭,花了我一年的薪水!”
我跟星辰,都惊得睁大了双眼!
那是吃的什么玩意儿,那么贵。
就算我也有那个闲钱,我都不知道去哪里,找那么贵的地方。
退一步讲,就算找到了,那么贵,我也不敢走进去。

第247章 琪儿的“破圈”之路
我胆战心惊的问琪儿道:“那么贵的一顿饭,万一他吃完了,不给你订单呢?
那你不是,赔了整整一年的钱吗?”
“不会!”琪儿说的很肯定。
“为什么?”我胆子小,我不敢投那么大。
那属于,倾家荡产的一顿饭啊!
琪儿自信满满道:“我不怕花钱多。
我只怕他不赴约。
有钱人,没那么闲的。
他那么大的老板,不差一顿饭。
他不会特意出来,占我一顿饭的便宜的。”
这,大概就是天分。
她握着一年的薪水,去请大客户吃一顿饭的时候,就已经能拿捏的准,对方的心理了。
而我,一直等到,别人扎着堆儿请我吃饭的时候,我才明白,她所表达的意思。
人都有恻隐之心。
请吃饭的人多了,跟谁吃,就成为了一道选择题。
怎么选呢?
这时候,选的就不是饭,而是人了。
谁更有背景,谁更有价值,谁更有特点,才会去赴谁的约。
这不是简单的去吃顿饭的事儿,而是通过这顿饭,确定未来的合作方向。
纯粹为了吃饭而吃饭,这种饭桶似的饭局,一般是不会去的。不屑于浪费时间,去占这种小便宜。
后来,我爸知道经常有人请我吃饭的时候,还特意打电话跟我说,一定要记得回请,不要占人家便宜。
我跟我爸解释,我们谁也不差一顿饭,我去吃饭,是谈合作机会。
我爸还是不能理解,反复叮嘱我,不回请,没礼貌。
这也是正常人的,思维模式。
可是,请我的我都去不完,哪里有时间回请呢。尤其对于,不爱应酬的我来说,去都不愿去,更何况张罗组织。
这个道理,琪儿在约第一个客户的时候,她就已经知道了。
不怕花钱多,只怕他不来。
只要他来了,就意味着,对方是想给合作机会的。
后面能正常接的住,这个客户就稳了。
可惜我那时候,还是怕赔了饭钱,从来也没试过,琪儿的套路。
我宁可走我自己的不卷之路。
不请客,不送礼,清净又自在。
哪怕我现在懂了那个道理,我仍然做不来。
因为,炙手可热的大客户,需要维护。
而我,是个懒人。
我跟琪儿之间,虽然说是竞争关系,但琪儿用的所有套路,对我都是知无不言。
大概,她是觉得,不想白白的跟我学。于是,她用她所会的,补偿给我。
也可能是,她觉得,说了也无所谓,反正我也学不会。
这还真的是。
知道归知道,她的套路,我一个也没用上。
琪儿在这个阶段,迅速的起飞,迅速的破圈。
迅速起飞,是因为,她发现了一个“赚钱”的捷径。
中介的规矩是,如果找的工作,雇主公司有问题,扣一半的中介费,作为申请和保险等费用,剩下的一半退还。
如果是工作没问题,工人自己违约辞职,中介费不退。辞职,需要提前一个月打招呼,否则,还需要支付一个月的违约金。
我这边,为了工人的稳定性,我的手机是7X24小时开机,随时处理任何问题。
有的工人上夜班,半夜11点半下班之后,会给我打电话。
也有人是上早班,凌晨四点上班。她有事儿的话,就会在上班前半个小时,也就是凌晨三点半,给我打电话。
虽然我也很无语,这些人打电话,也不过过脑子。
我可能,11点半的电话接完,刚睡下,三点半的电话,又来了。
即使这样,我睡觉也从不关机。
随时振动,随时接。
以免工人异国他乡,有事儿时,找不到人说说话。
琪儿的路,跟我恰好相反。
她的工人,来了之后,就没空再叨叨了。
等她再接电话的时候,那就是工人被送回国的时候。
新加坡的公司,请外国人,是有比例限制的。
如果一个公司,按照比例,可以请10个中国人。
合约期两年。
那这两年,我就只能赚这10个人的钱,因为名额用完了。
但琪儿的套路是,来了之后,有任何不适应,无需处理,直接退一半钱,送回去。
10个名额,每个月送一遍回去,那么两年时间,她能申请240个人过来。
哪怕,回去退一半费用,她赚的,也是正常业绩的十几倍。
回去的人,都退了一半的钱。
退的痛痛快快,绝不拖泥带水。
她在业内的名声,是很好的。
既赚了钱,又赚了名声。
无技术岗,天天换人,对雇主也没什么影响。
对琪儿来说,多赚了十几倍的钱,更是一件好事儿。
但对工人来说,拿了好几万中介费,出来溜达一圈,钱少了一半。
在这个商业闭环里,涉及到的三方面的人,有一方,是亏损方。
这个模式,对我来说,是不完美的。
共赢才是赢。
所以,哪怕我很清楚怎么玩,既能赚钱,又能赚名声。
但因为不符合我的价值观,我只是静静的,看着琪儿起飞。
很快,她就买了一栋带泳池的公寓,搬了过去。
踏上了破圈的跳板,资产直奔八位数去了。
我们这些朋友,偶尔也会去她的公寓游泳,烧烤,健身。
大家仍旧是,玩的很好。
只是,我依旧是“不开窍”,闷着头,做着我的小生意。
我曾跟她开玩笑道:“咱俩是同行,你把自己的套路,都跟我和盘托出了,放心吗?”
她无所谓的摊手道:“我的客户,白送给你,你都不要吧?”
她倒是,看的通透。
后来,她出事那段时间,真的要把客户都托付给我的时候,我还真的拒绝了。
“为什么?”她问。
她的客户规模,比我的客户,大的多的多。
“伺候不了。”我回答道,“单单你那三天两头的小礼物,我就送不明白。
没有那金刚钻,不揽那瓷器活。”

花不完的,我就给父母寄一些。
可算是实现了,来之前的梦想。赚的钱,既能够自己花,还能给父母寄。
这样的生活,我很满足。
只是,我没考虑到太远。
我没想到,我不会花钱,我父母更不会花。
他们老两口,省了一辈子,家里的馒头,吃不完的,都硬成了砖头儿了,还抱着啃,不舍得扔。
有钱了也不舍得扔。
我妈反而会教育我道:“有钱的时候,要想想没钱的时候!
你才赚了几天的钱,就想浪费粮食!”
对此,我也是无话可说。
随他们喜欢吧。
钱这个东西,很有意思。
琪儿的观点是,不怕钱花的多,就怕钱花不出去。
只要能送的出去的钱,那都是钱种子,将来能长出摇钱树来。
省吃俭用的人,则会觉得,存下来的钱,才是钱。
像我父母那样,一直攒啊攒的。
但钱,像水一样。
不是可以无限存储的。
一旦超过了堤坝,那些一口一口省下来的钱,会瞬间倾泻而出。
只留下一摊烂泥。
我后来就发现了,我们家这老头儿老太太,吃不舍得吃,穿不舍得穿。
穿着打补丁的裤衩,去买着上万块钱的保健品。
争先恐后的上赶着交钱,就怕交晚了,没有货了。
老太太告诉我,人家的产品多么多么的稀有,根本就不够卖的。一次最多能跟总部,申请200套的名额。
我就奇了怪了,都不够卖的,他还天天的到处宣传个啥。
但老头儿老太太,没见过什么套路。
一个饥饿营销,就把他们一网打尽了。
老太太还很得意的告诉我,他们遇到的,都是特别正规的渠道。
“他们是代表国家,下来给老百姓送福利的。
听课还给送鸡蛋。
只有他们这种,代表国家的组织,才会这么心系老百姓,给大家送福利。
无奸不商啊。
是不是奸商,通过送鸡蛋这种小心意上,就能看出来的。”
我的娘亲,一副看透了事物的本质的样子。
让我无言以对。
只希望,这些“代表国家的人”,能跟老周一样善良。
“现捏现卖”,少加些防腐剂等乱七八糟的东西,就算遇到有良心的人了。
而且,我还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事儿,就是,卖保健品跟搞算命的,套路是一样的。
就是狠狠地吓唬你。
算命的套路是,你不请我给你化解,你就有什么什么血光之灾,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卖保健品的说辞是,你不吃我的保健品,你的病,就会怎么怎么严重。
去医院动手术,又遭罪,又花钱。
某某老人,不听劝,选择相信医院,结果手术失败,生活不能自理。
躺在床上,爱人和孩子都不管。
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
要多惨,有多惨。

趁着现在还能花,千万别不舍得花。
大把大把的吃保健品,才能身体健康,癌症绝症,医院判处死刑的人,都能吃好。
哪怕最终吃不好,也有说辞。
这么稀有的天材地宝,吃了都不行。
那你就想想吧,不吃会是个什么后果!
一想一个惨。
想都不敢想,快点儿都买回去,大把大把吃吧。
吃不好,说明量不够,继续吃更多的就好了。
算命也是这个套路。
请回去的风水摆件,不好用,说明你请的少。继续花更多的钱,请法力更高的就好了。
总有一款法器(保健品),适合你。
就看你能持续掏多少钱,总有你买不起,掏不出钱的时候。
反正,他们有的是说辞。
我妈还怕我不信,特意把他们的视频资料,发给我看。
某某某,吃了,医院治不了的病好了。
某某,又吃了,浑身都有劲儿了,头脑清晰,记忆力都好了。
我还真的是很闲,仔仔细细的给看完了。
我发现,他们讲的,都缺乏基本的常识。
其中有位患者,现身说法:“我吃了某某教授给我推荐的这款保健品,明显感觉,心脏跳动的越来越有劲了。咕咚咕咚的跳啊!”
我试图跟我妈科普一下:“正常的人,心脏没毛病的人,是感觉不到心脏在跳动的。
他说的那个,心脏越跳越有劲儿,咕咚咕咚的跳,有没有可能,反而是心脏吃出问题来了?”
我妈呛回我道:“人家那个患者,本来就是心脏不好的人,医院都治不了的。
他心脏本来没有劲儿,吃完了保健品,好了,才咕咚咕咚有劲儿了。”
我这理科生的思维,一上来,就是固执。
我就想知道,心脏打过支架的人,心脏衰竭的人,状况改善之后,心脏是没感觉了,还是能感觉到里面,咕咚咕咚越跳越有劲儿。
想到就去做。
我立马去找心脏不好的人,亲自验证。
结果,又被呛一顿:“谁的心脏,在里面咕咚咕咚的跳,能舒服了?
能感觉咚咚跳的,那能算好了吗?”
呛不呛的无所谓,重要的是,我验证到了,心脏不好的人,改善之后,也会跟正常人一样,不会感觉到,心脏跳的越来越有劲儿。
不过,我验证了没有用。
人一旦信了什么,就很难改变。
我家的老太太,一直坚信,保健品公司的“教授”讲的,比我专业多了。
我说什么也不管用。
便只能随她去吧。
我就感觉,那钱,像长了腿儿似的,就想跑到别人的钱包里去。
我也因此,开始考虑,钱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它的流向,到底遵循着什么样的规律。
从小到大,我一直处在温饱的边缘,从来没有思考过,钱是什么。
只是牢牢的记得父母的叮嘱,“省着点儿花”。
我是个乖孩子,我省的很到位。
衣服不破不买。
褪色了,走形了,也都无所谓。
不露肉,都能穿。(这也是为什么,我会拿到贫困补助。)
吃饭,也仅限于吃饱。
吃好是没有概念的。
都不知道哪里有好吃的。
除了爱读书,我没有其他的爱好。
生活技能,也基本为零。
相对于琪儿,虽然她的某些做法,我并不认同。
但不能否认,她身上还是有很多闪光点的。

这是我见过了太多人之后,总结出来的。
由于从小缺乏财商教育,我们全家人对钱,都没基本的概念,更别提投资意识了。
我们对钱唯一的认知,就是省。
我想打破这种固化的认知。
于是我想,要不然,带我父母到新马泰,溜达一圈吧。
钱花出去了,才是自己享受到的。
而且,我到了新加坡之后,也一直没有去周边的国家去玩过。
刚好趁此机会,一块儿去开开眼界。
于是,便跟家里人商量。
在我的坚持下,最终确定了秋末冬初,天气转凉的时候,让他们来感受一下,热带雨林气候。
这段时间,我认识的一个朋友,拿到了绿卡。
他之前,跟我一样,拿的是EP。
当时的政策,拿EP满3个月,就能获得申请绿卡的资格了。
拿的时间越长,通过率越高。
所以,我之前一直也没着急申请。
看到有人批下来了,我也升起了跃跃欲试的心。
我之前还拿过学生签证和SP签证,也算是加分项。
综合考量,我通过的概率,还是挺大的。
当然,申请绿卡没有固定的标准。
不是达标了,就会获得批准。
而是,新加坡政府每个阶段,会派发一定数量的名额,招满了就停了。
其他的人,就会被拒签了。
对于这种不可控的因素,我再等下去,也没有太大的区别。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