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将军!”一阵阵欢呼此起彼伏。
盘楼上下无不为之倾倒。
台前战得正酣的青禾见状,立即一脚猛踹去那女将胸腔,生生震碎她三根肋骨,旋即扔下人群,拨云攀月般,飞快踵迹明怡而去。
裴越这边,眼见那道身影自盘楼上方翩然划过,清风送來一缕异常浓郁的冷杉香气,他脸色骤变,倏然转身奔向盘楼后院。
刘珍何等眼利,见他离去,二话不说紧随其后。
青禾快步跟上明怡,眼看她掠入盘楼后方一间阁楼,连忙破开窗棂跃入,甫一落地,便见明怡已失去最后一点支撑,往前猛泼出一口血水。
“师父!”她心下又惊且痛,赶忙上前抱住她,慌忙搀着她在一旁的软塌落座,而方才明怡换下的衣裳便在此处,明怡双目阖紧,恹恹地倒在她肩头,脸色煞白如雪,心里犹在盘算南靖王的伤势,
“他经此重创,回去活不过一年半……如此大晋也算除去一心头大患。
青禾一面为她褪去外衫,一面哽咽道:“您先顾着自己吧!”
眼泪早已扑落一串。
明怡虚弱地掀着眼皮,喘气失笑,“……养半年便……
“你最好说话算数!”青禾气得大哭,终于将她外衫褪去,除去下颌及喉间的易容,裹上原先那件杭绸直裰,恰在这时,门外传来急促登梯之声,明怡辨出来人步伐,勉力将褪下的月白长衫扔在地上,掩住那滩血迹,再抬眼时,
裴越俨然追到此处,一见她气若游丝倒在青禾肩头,急得眼底漫上猩红,二话不说冲上前将人打横抱起,转身下楼。
恰恰撞上追上来的刘珍。
刘珍扶栏欲登楼而上,一眼瞥见明怡面无血色瘫在裴越怀中,惊骇失声,
“殿下……”
裴越不容他多想,断喝一声,“快,备马车!”
“诶诶诶……”刘珍被明怡模样惊得魂飞魄散,无暇思索,慌慌张折返下楼,急令侍卫备车。
待裴越抱着人下楼,出侧门口,裴府的马车恰好赶到,裴越迅速抱人进入车厢,青禾则跃上车辕,扬鞭一抽,马车朝裴府方向疾驰而去。
车厢内,裴越抱着明怡心口突突直跳,胸膛因方才疾奔仍剧烈起伏,直至马车驶出老远,他方慢慢回过神来,连忙低眸看向怀里的人,可明怡双臂有气无力圈住他脖颈,整张脸埋在他怀里,不叫他看。
玉簪歪歪斜斜,膨出些许乌发,将她侧脸也遮了个干净。
裴越心痛如绞,几度欲言又止,却不知该如何唤她,她何其骄傲,他又如何舍得去揭她的短,硬生生压下满心酸楚,只轻轻将她搂紧,不去扰她。
两刻钟后,马车抵达裴府侧门,裴越抱住她打那条避雨的密廊,直抵长春堂,青禾已先一步掠进院内,吩咐付嬷嬷备水,自个则掏出怀中一张老方子,疾往药房而去。
付嬷嬷听闻明怡受了伤,唬了一大跳,一面吩咐人提水送来正院,一面匆忙跟进去,替明怡拿出干爽的衣裳来。
裴越小心将她安置于拔步床上,见她好似睡熟,不忍唤她,只轻轻拨开发丝,凝视那张清致面容,久久移不开目光,直至付嬷嬷打水进屋,他方挥退众人,亲手为她解开衣衫,褪去缚带,细细擦拭全身,最后换上一身舒适透气的羽纱长衫。
拔步床的帘纱被卷起,一盏明亮的宫纱灯搁在梳妆台。
裴越察觉她眼皮微动,似已转醒,轻手轻脚将她扶起,让她偎在他胸前,低声问,“要喝水么?”
怀里传来一声低哝。
裴越便将嬷嬷备好的茶盏搁在她唇边,那唇珠也是十分白净,几无血色,看得裴越眉心刺痛,眼眶的泪险些迸出来,却犹然克制住,含笑问她,“饿了吗,要喝些参汤么?”
明怡再度点头。
如此擦洗了身子,又饮下大半碗参汤,她方缓过来,慢慢睁开眼。
裴越半坐在床榻旁,怕她凉着,扯过一床薄衾盖住她小腹,一抬头,正对上她视线。
别看姑娘已战得筋疲力尽,一双明眸依旧穿透人心,颊边荡着一抹似有似无的笑意,幽幽问他,“家主是不是又气上了?”
裴越被她问得心口一窒,即便早猜得八九不离十,可意识到那位威名赫赫的少将军竟是自己的妻子,仍觉恍然若梦,难以置信。
心疼她还来不及。
怎会生气?
却仍配合答道,“你上回怎么跟我说得来着,说你不会再捅娄子!”
明怡不恁地回,“今日也算捅娄子?我也未料南靖王竟闯来寿宴,不得已方才出手。”
“算篓子!”他语气严肃又生怒,摸到她手臂冰凉,连忙将薄衾拉到她双肩,将人裹进怀里,“瞧你把自己弄成什么模样……”
明怡不说话了,绵绵望着他笑。
裴越看着她虚弱的模样,心又软成一滩水,盯了她一阵,轻轻抚上她鬓角,眼神浓烈如墨,连嗓音也黏稠得化不开来,
“我如今该如何唤你?是少将军呢,还是公主殿下?”
明怡一笑,缓缓抬手抚上他英挺面庞,眼神深邃而郑重,
“在下李蔺昭,见过裴大人。”
裴越明白了,这方是她真正的名讳,就着她话头与她打机锋,
“裴某自小与少将军齐名,直至今日方得与少将军坦诚相见,实是裴某有眼不识泰山。”
明怡唇角一咧,无声笑开,“抱歉,又骗了你。”
“不用抱歉。”裴越覆住她手背,将之捞在掌心握紧,凝望于她,“我很庆幸,你能来到我身边。”
明怡咂摸着坊间那句“生子当如李蔺昭,嫁人当嫁裴东亭”,认真道,“东亭,我也很庆幸能遇见你。”
“蔺昭……”他低声嚼着这个名,只觉无比好听,“所以,你是李蔺昭,那李蔺仪呢,又是怎么回事?”
明怡慢慢为他道来,
“自我被外祖母抱回乡下,便以李家双生子的身份留了下来,我舅母是个极为柔善的女子,她对我和表弟一视同仁,只是天有不测风云,三岁那年,表弟不慎落水故去,舅母心伤欲绝,亦在数月后,撒手人寰,只在临终时,抱我在怀,盼我也代表弟活上一份,为我取名李蔺昭,正式记入李家族谱。”
当时李家老宅有惯例,为了孩子好养活,五岁前不取大名,只唤小名。
“至于李蔺仪,是祖母为我留的退路,她老人家深谋远虑,防我日后换回女儿身,也好有个着落,此事二十年前便有布局,故而你所查,皆是莲花门的掩护。”
裴越明白了。
“如此说来,自三岁始,你便是李蔺昭。”
“从来便是李蔺……明怡也好,李蔺仪也罢,皆是幌子。”
裴越回想她坎坷而壮阔的一生,一时不知该为她心疼,还是为她骄傲,抑或为她庆幸,濡湿的唇瓣顺着她额角慢慢逡巡至她眼梢,辗转流连,
“少将军殿下,往后余生皆交给我可好?”
明怡迎上他漆黑的双眸,含笑道,“固所愿……
裴越心潮难平,不自禁俯首在她眉心落下一吻,缱绻片刻,明怡突然想起一事,“对了,东亭,这几日我先在裴府歇着,暂不回李家。”不想祖母看到她这副模样。
裴越心痛道,“我求之不得,你什么都不用担心,只管养伤,一切都交给我。”
二人正说话间,付嬷嬷突然掀帘进屋,来到拔步床外立着,惶恐道,
“家主,陛下驾到!”
裴越一怔,倒也不觉意外,李蔺昭身份一出,保不准今夜是不太平的。
他低眸看向明怡,“想见他吗?”
明怡已然阖上眼,好似连说话的力气也无,裴越便知不想见,轻轻扶她躺下,
“你且歇着,那些人我来应付。”
明怡一动未动,这世上若说还有谁能让她全然安心托付,唯裴东亭而已。
裴越见她睡得安稳,放心退出拔步床,转身离开。
迈进山石院处的小门,沈奇提着一盏风灯迎过来,脸色惊骇,
“家主,不止陛下,太子、七公主,还有咱们二姑奶奶和谢家、沈家几位姑娘都已赶到,眼下门外候了乌泱泱一群人。”
都是来讨债的。
讨李蔺昭的债。
裴越一言难尽摇着头,定了定神,抬步朝前厅迎去。
深秋玉露莹润, 朱门灯火辉煌。
裴府仪门前的宽阔庭院已被羽林卫肃然占据,府中家丁尽数遣散,厅堂之内, 一道明黄身影来回踱步,竟是连静坐等候的耐心也没了。
裴家二老爷与三老爷原本匆忙赶来见驾, 奈何皇帝无心召见, 皆被遣回,此时仪门处的敞厅中,唯有刘珍一人侍立在侧。
刘珍见皇帝神色焦灼、心如火焚, 恐他急气攻心再呕出血来,连忙好生劝道,“陛下, 您坐下喝口茶, 裴大人很快便来了。”
皇帝没听进他这话, 反而握住他手腕,目光灼灼,“大伴, 你可还记得,章明出生那日, 天降祥瑞, 那祥瑞分明是章明死后方降下的, 这意味什么?这意味着, 昭儿才是大晋真正的祥瑞!”
“她自十三岁始与南靖王交锋至而今,哪一回不是救黎民于水火?肃州大战是她拒敌于国门之外,今日又是她捍卫朝廷威严,将南靖王杀得片甲不留,大伴, 蔺昭是朕的女儿……朕要册封她为镇国公主!”
皇帝越说,神色越是激昂,心潮澎湃难以自持,只恨不得立刻见了人方好,
“生子当如李蔺昭……伴哪,蔺昭竟是我儿,李襄……皇帝一面感激李襄为他抚育明珠,一面又怨他未能早日告知,致使他与蔺昭骨肉分离多年,两种心绪如火龙似的在心头交战,逼得素来镇定的帝王,不复往日半点沉稳。
刘珍想起方才明怡的模样,也是心口钝痛,眼眶发热道,“陛下所言甚是,蔺昭殿下方是我大晋之祥瑞。”
皇帝扶着仪门通往后院的门框,捂着额沁了一眶的酸泪,喘气不匀道,“朕恨皇后狠心将她送走,更恨自个,若是我听李襄的,提前一日赶回京城,便不会出那档子事!”
刘珍明白此时此刻皇帝深陷自责当中,难以自拔,身为臣属自当宽帝王之心,于是耐心开解道,“陛下切勿再自责,此乃冥冥中注定之缘分,容奴婢说句放肆的话,若殿下长于深宫,未必能有今日之风貌,更未必能立下今日之功业。”
所谓祥瑞无非都是蛊惑人心的幌子,李蔺昭留在皇宫便能护卫百姓嘛,不能。
护卫国朝靠得是一刀一枪拼出来的。
“殿下是社稷之才,她并不属于某个门庭,亦不属于某处宫殿,她属于整个大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她是陛下的嫡公主,泽披四海,她无论出生在何地,养在何方,皆是天意,皆成道理。”
皇帝被他这番话说得胸膛震出一声苦笑,“大伴好格局,也好口才,朕都快被你说服了。”
刘珍失笑,见他眼角沁着泪,忙奉过去一块帕子,“奴婢只是据实而说罢了,这天下是陛下的,也是公主殿下的,她哪儿去不得,殿下胸襟浩荡,不会在意这些虚名。”
皇帝接过帕子拭去泪痕,正欲再言,却见裴越正自内院疾步而来,他稍定心神,恢复帝王威仪,“裴卿,快些带朕去见朕的女儿,朕要见蔺……
说罢便要迈步,孰料那裴越迈上台阶后,愕然地朝他望了一眼,旋即掀起敝膝朝他跪了下来,
“臣惶恐,臣府内只有吾妇明怡,何来公主,何来蔺昭?”
这话无异于一盆冷水浇在皇帝头顶,他跨出去的脚慢慢收回,眼神看着裴越由温和变得深邃,渐而犀利,“此言何意?”
裴越跪得笔直,明明朗朗迎视皇帝,轻声回,“回陛下,就是字面意思……”
皇帝一眼看穿他的心思,负手冷哂,“裴越,你不过是不愿尚主,便想逼朕不认女儿?没门!”
“朕命你让开,朕要见女儿!”
裴越也洞悉皇帝的心思,这般大张旗鼓赶来裴府,可不就是想将女儿接走么。
绝无可能。
裴越提着衣摆向前跪行几步,堵住了他的去路,失笑道,“陛下误会臣了,尚主之事暂且不提,单论她这身份,两层欺君之罪,不是儿戏!非臣不让您认,是她不敢与陛下相认!”
皇帝俯下身来,指着后院方向,怒道,“裴东亭,她立下如此赫赫功勋,满朝文武和百姓皆有目共睹,朕还治什么罪,朕高兴认这个女儿还来不及,治得哪门子欺君之罪!”
裴越这回却不容他宽仁了,正色回,“陛下若执意相认,叫天下百姓与朝堂百官如何看待北定侯府?您若治罪,则伤她与李家情义,若不治罪,有损法度威严。”
皇帝险些被他这话给噎死,“裴东亭啊,你拿律法来压朕!”
裴越抬目而视,语气恳切而沉静,“陛下,臣明白您思女心切,可眼下当真不是时机,您是可以容忍那点罪名,可她却不许北定侯府再沾任何污名,否则她有何颜面面对九泉之下的李侯,还请陛下体谅她这番苦心,快些回宫,莫要引起百官揣测。”
皇帝压根不听他这套说辞,说来说去还是不愿蔺昭做公主,碍着他裴家祖训了,他眸色一寒,语气骤冷,“裴东亭,若朕今个非要见她呢。”
裴越却深深一揖,看着那双明黄的龙靴,声如磐石,“那么,便请陛下从臣身上踏过!”
“你!”皇帝险些气出一口血来,目若千钧一寸一寸压下去,布满血丝的瞳仁闪过一丝狠厉,“你不会以为,朕不敢杀你?”
裴越抬眸,镇定接上他的怒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不过,”他话锋一转,略带笑意,“眼下臣对陛下还有用处,陛下当不会杀臣。”
皇帝确实不会杀他,也不敢杀。
杀了裴越,女儿岂不恨死他。
裴越分明是有恃无恐。
皇帝被他噎了一顿,又拿他无可奈何,此刻女儿在人家手里,裴越如同拎着尚方宝剑,连他这个做皇帝的也忌惮几分。
裴越见好便收,语气缓下来,“陛下,她此刻刚经历完一场大战,身心俱疲,需好好休养,她并不想见陛下,更不想以李蔺昭的身份见陛下,还请陛下海涵。”
皇帝默然良久,他此行目的便在将女儿接回皇宫,好吃好喝养着供着,可眼下裴越态度如此坚决,也只能退而求其次,
“朕不过是担心她身子,以父亲的身份看她一眼罢了。”
裴越不声不响回道,“恕臣直言,陛下未曾养过她一日,她实难将陛下当父亲待,故而此刻陛下过去,她还需整理仪容,恭敬面圣,如此,只会加重伤……
一句话狠狠扎在皇帝软肋,迫得他连退三步,连跨过此间门槛的勇气都没了。
最终是一连三叹,摇着头,无计可施离开了裴府。
裴越笼着袖,冷冷看着皇帝离开,一言未发。
然,皇帝前脚方离,后脚便有一人疾步踏入府门,径直冲向仪门而来。
裴越远远看着七公主越过庭院,目不斜视往这边来,缓缓跨过门槛进入厅中,挡在路心,朝她施了一礼。
七公主一双眼早已哭得通红,目光越过裴越肩头,频频往后院张望,“裴越,我姐如何了?”
裴越心知明怡性情骄傲,不愿旁人看到她如今虚弱的摸样,也不愿旁人担心同情,遂道,“与南靖王交手,体力消耗太过,她此刻正静养,不便见客,还请公主回銮。”
一句“消耗太过”,惹得七公主泪如雨下,过去她将落泪视为懦弱,如今却不知自己这般能哭,见她一回哭一回,目光依依望向后院,哽咽道,
“我不搅她,你只让我瞧她一眼,一眼就好。”
裴越气定神闲立着,没接这话。
七公主见他不挪步,眼风终于舍得扫向他。
只见那男人绯袍在身,端的是眉庭湛秀,骨相清绝,曾几何时,她被他的相貌才情迷得茶饭不思,可今日对着这个人,她竟生不出半丝涟漪,目色冰冷睨着他,语气不善道,“你敢拦本公主的路?本公主是她嫡亲的、一母同胞的妹妹,我都不能见她一面?”
裴越并不看她,只是抬袖一揖,语气不容置喙,“殿下请回!”
一副送客的姿态。
七公主压抑了许久的情绪顷刻爆发,朝他怒道,“你凭什么霸占我姐!”
应着这话,泪如泉涌,她捂着起伏不定的胸口,痛切道,
“我是她妹妹,最亲的妹妹!我想接她回去,亲自照料她,不成吗?我此时忧心她、关怀她,想见一面也不成?你早已与她和离,又以什么身份拦我?你配吗!”
眼下不宜惊动外祖母,父皇母后更不必多言,七弟是个男儿身,除了她这嫡亲妹妹,谁能照料她?
七公主大致想象不到有朝一日她会以这般语气与裴越说话。
裴越冷漠地抬起眸,毫无情绪地盯着她,回道,“不配,也在这了,公主请回。”他语气强硬。
七公主脚步一晃,一眶热泪均被抖落,裴越越是阻挠,她便越担心姐姐的身子,回想那些年她以蔺昭的身份出入宫廷,至亲迎面相逢却不相识,生生错过多少春秋,七公主便五内俱焚,一时浑身傲骨均被抽离,双臂颤着,不知要从何处借力。
身后的太子朱成毓见状,悄然抬手,示意两名宫人上前将七公主搀扶离开,而后迎向裴越。
裴越对着他也只是一揖,并未挪动步伐。
朱成毓嘴唇蠕动片刻,终将满腹牵挂压下,只低声问道,
“我能帮什么忙?”
裴越闻言,这才慢慢抬眼,看着他,面色稍霁,“暂时不必。”
朱成毓忍住喉头的酸涩,再道,“我已命人去请太医,可否让太医给她诊脉?”
二姐曾在肃州大战负伤,今日又激斗南靖王,朱成毓担心她身子撑不住,恐引发更严重的内伤。
裴越稍一思忖,还是拒绝道,“不必了,我府上有三名老医师,都极为可靠。”
朝中太医关系盘根错节,裴越并不放心。
朱成毓心里十分明白,眼下二姐需要静养,不敢多留,转身往外走,可走了几步,还是不放心回过眸,“姐夫,你好好照料她,朝堂诸事都交给我。”
一声“姐夫”,将裴越冷锐的眉梢都给叫柔软了,他笑了笑,“好。”
亲自将七公主与朱成毓送出府门,裴越立于廊庑之下,目光掠过照壁前伫立的长孙陵、谢茹韵、沈燕等人,只默然一揖,便转身入内,
“关门!”
半点搭理他们的意思也没有。
不过裴越拦得住他们,却拦不住裴萱。
裴萱早早打侧门进了府邸,施施然行至斜廊处,眼看裴越即将往长春堂去,拦住他的去路,半忧半嗔地朝长春堂方向一指,轻声问,“我能去瞧瞧她么?”
裴越闲闲瞥了一眼她红肿的双眸,听出她喉咙有些沙哑,可见方才在盘楼指不定怎般疯狂,忽然没了好脾气,“你要见谁?李蔺昭吗?这里没有李蔺昭!”
言罢径自越过她,沿斜廊朝长春堂行去。
裴萱闹了个大红脸,气得跺脚,只能悻悻地回后院。
荀氏今日身子不适,没去盘楼,此刻正坐在明间听丫鬟绘声绘色描述盘楼之事,一听说李蔺昭现身,也给狠狠吃了一惊,“早知如此,我便该服一丸药,强打精神也要去盘楼一睹风采!”
“太太没去,着实可惜……”
正说着这话,突然瞧见女儿裴萱扑了进来,“娘!”
荀氏不明所以,连忙将泪水涟涟的女儿搂入怀中,“怎么回事?又与齐俊良闹别扭了?”
裴萱伏在她怀里,含泪抬眸,“没有,与齐俊良无关,是明怡,哦,不对,是蔺……
说罢忽想起上一回与齐俊良争执,也在此处,她扑在明怡怀里倾诉对李蔺昭的仰慕,一时又羞又恼,“娘,您可还记得我上回同齐俊良闹和离?那时越哥儿与明怡也在,我那日穿的是哪件衣裳?”
荀氏不知她为何这般问,蹙眉细思片刻,“好似是那件姜黄色的厚褙子。”
“可浆洗过?”
荀氏嗔她一眼,“你穿过的衣裳,哪件不洗?还在你闺房里收着呢。”
裴萱身为荀氏嫡长女,吃穿用度比之宫中公主亦不逊色,平日一件衣裳至多穿两三回,甚至顺手赏给伺候的丫鬟婆子也是常有的事,裴萱一念及此,忙转身吩咐大丫鬟,
“快去我院子里寻出那件衣裳,仔细收好,谁也不许乱动。”
荀氏被她弄得一头雾水,“你这是怎么了?”
裴萱回过眸来,泪眼盈盈望着荀氏,“娘,您知道吗,明怡不仅是蔺仪,她更是蔺昭啊,她就是李蔺昭!”
荀氏霎时呆住,有如头顶滚过一道天雷,五内空空,“什么?怡怡是蔺昭?是那个威震边关的少将军李蔺昭?”
“是呢,娘……”裴萱泪流满面,久久难以从这个震惊的消息中缓过神来,“您说咱们裴家何其有幸,能得蔺昭青眼,在此栖身,娘,我竟与蔺昭朝夕相处大半………”
话音未落,忽闻门口传来一声沙哑怒喝:
“你说什么?你要跟李蔺昭过日子?”
只见齐俊良红着眼闯进明间,草草向荀氏行了礼,便怒冲冲盯住裴萱,
“裴萱,你我曾说好相守一生,岂可言而无信?你太可气了!那李蔺昭今日一现身,你便魂不守舍,我告诉你,此番你休想再撇下我,我可再没把柄落在你手里!”
说着自己竟也落下泪来。
荀氏满心皆是明怡之事,无心理会小两口闹腾,松开裴萱,倚在罗汉床上怔怔出神。
而裴萱这厢,却被齐俊良弄得哭笑不得,起身将他拉至西次间,嗔道,“也不怕人笑话!莽莽撞撞胡言什么?谁说要跟李蔺昭走?就算我想跟她走,她还不要我呢。”
齐俊良拂去眼泪,见她面色含嗔,摸不准她心思,
“我见你适才在盘楼,眼神就没移开他半寸,可叫我呕心!”
裴萱见他咬牙切齿的,狠狠往他胸口一捶,“你个呆鹅,李蔺昭便是我弟妹明怡呀,你可在她跟前丢脸丢大发了,你以后可别再见她了!”
齐俊良如遭雷击,彻底怔在当场。
再说长春堂这头,未过多久,青禾已煎好汤药送来,裴越亲手一勺一勺喂明怡服下,汤药入腹,明怡足足沉睡三日方醒,人虽仍疲惫不堪,却总算能勉强下榻了。
裴越又将府中三位太医请来,三人依着明怡眼下脉象,就着青禾那张旧方斟酌添减了几味药,如此调养至第十日,明怡气色终于恢复如常,不管内里如何,至少面上已看不出明显端倪。
这十日,婆母荀氏日日前来探望,念及她往日种种,心疼难抑,唤她明怡已然不合适,唤蔺昭,觉得有些生分了,一时竟阴差阳错唤了她一声宝儿,搂着她狠狠哭了一场。
“我的儿,你往后哪儿都不去,可好?就留在裴府,娘什么都不叫你做,你只管休养身子,不用传宗接代,不必打理中馈,你就同越儿好好过日子,其余诸事,皆由娘担着,娘自有本事应对族老,朝堂之事也不必理会,待承玄大了,你们去乡下,天大地大,无拘无……越说,眼泪便止不住。
明怡抚着她背心,并无一句多余的话,只低低唤了一声“娘”,颔首应道,“好。”
这十日,裴越寸步未离,只陪着明怡在长春堂养伤,若有重要折子,朱成毓便叫人送来裴府给他票拟。
青禾时不时回一趟北定侯府,只推说明怡这几日在探军司办个案子,不得空回去,老太太也没疑心,朱成毓等人都很默契地谁也没去侯府提这一茬,明怡安心休养,至九月二十三这一日,天朗气清,谢茹韵等人再度登门。
明怡这回倒没推辞,旁人不说,至少谢茹韵总得当面与人家赔个不是,遂移步至三石院后一间小敞厅待客,命人请谢茹韵前来。
敞厅不大,后接长春堂,前临裴越书房,原是一处转廊,略加拓建而成,夏日可迎风纳凉,冬日能围炉饮酒,亦可供明怡待客。
明澄澄的秋光泼进来,将这间不大不小的厅堂照得十分敞亮,明怡在长案旁落座,见裴越隔着五步远坐在窗口的圈椅,手里正翻阅几册账簿,疑惑道,
“不是说好,今日去朝堂么,怎么不去?”
裴越头也不抬道,“我陪你。”
明怡失笑,“这不合适吧,我们姑娘家说体己话,你也要听?”
裴越缓缓抬起眼,那双眸子似寒潭映月,淬着些许幽芒,“正因是体己话才要听,万一她们行事没个分寸,扰你静养,该如何?我在此,她们多少得掂量着。”
明怡愕然,旋即无话可说。
正抬眸间,却见一人身着赤红裙衫,风风火火往小厅踱来,竟不是谢茹韵,而是沈燕。
明怡与往常一般,朝她拱了拱袖,
“沈姑娘。”
沈燕却未应声,只背着手慢步踱上台阶,自方才在斜廊瞧见明怡,一双眸子就没挪开她,明怡今日着一件湖水蓝圆领直裰,并未梳妇人髻,只用玉簪束发,面容皎若白壁,身形修长高挑,很有几分雌雄莫辨的俊秀。
除了未束胸,未曾戴那半截面罩,便是李蔺昭无疑。
沈燕总算明白,为何第一回 遇着她便为她吸引,原来她是李蔺昭。
眼神带刺上上下下将人打量一番,沈燕鼻头一酸,嗔了她一声,“你可把我害苦了,因你之故,我将肃州城所有姻缘都给推了,以至如今年过二十仍未出阁,李蔺昭,你须得赔我一桩好姻缘来!”
明怡没料到,沈燕一来便朝她发难。
这罪名说什么都不能认,她面不改色回,“我早说你那表兄一表人才,你非看不上人家,自己错失好姻缘,又能怨谁?”
“我那时不是对你……”
“沈姑娘!”一道清冷嗓音蓦地截断她的话。
沈燕一怔,循声望去,这才发觉裴越坐于窗下,方才只顾与明怡说话,竟未察觉此处还有一人,“裴大人?你怎会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