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软美人穿七零,禁欲大佬沦陷了by逢月圆
逢月圆  发于:2025年09月07日

关灯
护眼

老太太最是心软,万一有人贩子骗人咋整。
林木越想越不放心,最终做出一个决定。
“什么?你要和我一起去?!”

隔了两天,丁相芝看着眼前的儿子吃惊地问他,“你说的是真的?”
“是真的,我都和上面的领导申请好了。”
刚好这次运输队有一单到广市的单子,林木强烈申请自己去跑这单。
运输队按照距离赚钱,越远的单子价钱越高,相应的危险性越高。
但是在这中间也有很好的,比如广市。
沿路经过的都是大城市,治安好,不像去西北荒无人烟,路上困得点头也不敢睡。
“那是不是咱们可以多带点东西过去了。”
丁相芝喜出望外。
林木点点头。
“我赶快再准备点东西,老头子,之前咱们在山上找的人参灵芝啥的别忘了带着。”
“知道了。”
林永康心不在焉的回了一句。
他也想跟着去看闺女。
林木正要去运输队,被自家老爹拦住,将他拉到一旁,一副有话要说的样子。
“爹怎么了?”
“我也要去。”
“去哪?”
林木一时没反应过来,看到老爹生气的眼神,瞬间了然。
“您也想去看小妹,好说,我再把您的名字加进去。”
运输队有时候也拉客,只要有空位,顺路多赚一份钱。
林永康露出孺子可教的表情。
事后知道他也要跟着去,丁相芝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
“你在家里,大队的事情怎么办?”
林永康不在乎的摆摆手,“那不有会计吗?还有老于他们,我不在家也不碍事。”
“那闺女那边呢?”
说好的去一个人,现在多了两个人,住都没地住,到时候闺女犯难怎么办。
丁相芝用力拧了下林永康的胳膊,“我说你拉着儿子在角落蛐蛐啥呢,原来是为了这。”
林永康自知理亏,“我和老二当老大的家属,让他给我俩申请探亲宿舍去。”
他说什么也要去,这么好的机会不把握住,下次还不知道什么时候。
丁相芝冷静下来听他这样说,觉得也不是不行。
活人还能让你尿憋死,到时候没地方住去县城随便找个招待所也能住。
一向节约的她,在闺女的身上向来舍得。
一家人要去海岛的消息很快传遍水磨沟大队。
说什么都有,有羡慕的,也有酸言酸语。
在这个年代,女子嫁娶大多是选择就近的大队。
一是离家近,二是遇到事情方便帮忙。
不管从哪方面来说,受苦受累的都是女同志居多。
时代总是对男性偏好,即使顶着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在很多地方做的不如说得好。
有些嫁的远的闺女,出嫁后一年半载,甚至是三年五载都没时间回娘家看一眼。
结婚后,随之而来的是催生催孕,长久下去,直到爹娘暮年才有机会回家看一眼。
羡慕的人大于说酸言酸语的人,要是能有这么好的机会去看闺女,做父母的哪个不想去。
想家的闺女也能回家看父母。
不管别人怎么说,林家人依旧兴致高涨的准备出发的东西。
吴奶奶知道他们要去看林静姝,还给带了几件她自己做的小衣服。
吴奶奶绣工好,年纪大了眼花,很久没动过针线了。
过年的时候知道林静姝怀孕后,隔三差五绣点,攒了这么长时间终于送出去。
丁相芝看到东西哽咽的说不出话。
出发在即,林永康也安排好大队的事情。
走之前,丁相芝把家里之前的东西藏起来,鸡鸭全部带着,又托附近的邻居帮忙注意着家里的情况。
检查没问题后,这才放心的锁上门出发。
比他们提前出发的曾令淑已经和刘婶抵达广市火车站。
顾承泽和小陈在火车站台等着。
小陈第一次见首长夫人,难免有些紧张,额头冒着细汗。
顾承泽睨了他一眼,笑着说道:“放心吧,我妈不吃人。”
小陈不语,只是一味的擦汗。
“老二。”
曾令淑一下火车看见在站台等着的二儿子。
顾承泽大跨步上前接过她手里的行李。
“妈,刘婶。”
“团长,我来拿着吧。”
“没关系的小同志,让老二拿着就成,他长这么大个不能白浪费粮食。”
曾令淑拍了拍儿子坚实的后背。
小陈没想到首长夫人这么平易近人,心中的紧张缓解不少。
对于她打趣团长的话不敢接,团长这么记仇,要是记在小本本上,让他回去跑圈怎么办。
所以他还是闭嘴吧。
“我儿媳妇怎么样?”
一路上曾令淑说的最多的话便是这个。
“不太好,孩子们有些调皮,静姝经常半夜睡不好。”
顾承泽拧了拧眉尖,生完这胎坚决不要了,媳妇的小脸都快瘦没了。
顾承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等孩子们出生,即便是小闺女,顾承泽也要忍不住打屁股了。
闹得妈妈睡不好觉,一点不是乖宝。
曾令淑惦记儿媳妇,饭也不吃了,着急催着顾承泽回海岛。
顾承泽担心她坐了这么长时间的火车,再去坐船身体吃不消,好歹吃点东西垫吧一口。
已经到了广市,也不急在这一时。
曾令淑想了想也是,她撑得住,刘婶不一定撑得住。
“行,那咱们先去吃饭。”
等到坐上前往海岛的船,曾令淑的心勉强踏实一半。
“你们这风景还真不错,有山有水好风景。”
曾令淑含着酸梅干,没有半点晕船的迹象,甚至精神抖擞的看来看去。
上岛后,对于这里的环境更加喜欢。
原本担心海岛的环境不利于儿媳妇生产,想让她回京市待产。
夫妻俩商讨过后觉得一来一去太奔波,以后孩子出生他们也没办法见面。
孩子太小,带着他们坐火车也不放心。
顾承泽身份特殊,更不可能说走就走,不如直接在海岛这边生产。
他们两个人考虑的有道理,曾令淑也没再提这事,小辈们感情好,她做长辈的喜闻乐见。
林山开着车在码头等着,见到
曾令淑热情的打招呼。
“我今个面子大了,你们工作忙,一个两个都来接,搞得我不好意思了。”
“婶子客气了,这是我这个做小辈的应该做的。”
“妈,你和刘婶后面有静姝准备的靠垫,倚着舒服些,咱们很快回家了。”
难怪曾令淑上车看着后面有东西。
还别说,往后一靠,空落落的腰终于落在实处。
“还是我儿媳妇贴心。”

车子很快到了家属院,检查过两人的证明信,登记过后才将人放进去。
五月份的天气,海岛上阳光明媚,微风阵阵。
正是过饭点,大家坐在门口畅聊的时候。
看到林山开着车,一个个伸着脖子好奇的往后座看。
林静姝在门口等着,小白乖巧的趴在她脚边。
曾令淑远远地看着儿媳妇在门口等着,心疼的不行。
“这么大的太阳,静姝怎么出来了?”
不知道的以为她是欺负儿媳妇的恶婆婆,让她挺着大肚子出来接人。
她狐疑看着一旁的儿子,该不会是他让静姝出来等着吧。
顾承泽一看他妈的眼神,知道她又想歪了。
“妈,我什么也不知道,我让静姝在家里等着的,一定是静姝担心你们在家里坐不住了。”
曾令淑一想也是,刚一下车迫不及待奔向林静姝。
“静姝,等了这么久累不累,咱们回家休息。”
林静姝嘴角带笑,“没事的妈,我等了没多会儿。”
她算着差不多时间出来等着,也就三五分钟。
在家里坐不住,出来站站活动一下身体。
顾承泽和林山一人拿着一个包裹,小陈和刘婶手里都提着东西。
林静姝连忙招呼大家进去休息。
“静姝,你家来客人了?”
苏红萍听林静姝说过两边家里都要来人,一时间拿不准是哪边的。
“是我妈从京市过来了。”
苏红萍一听懂了,原来是顾团长的妈妈。
“婶子好,我是苏红萍,就住在隔壁。”
“你好你好,听我家静姝说过,来到这多亏你们这些邻居帮衬着。”
围观的冯金花一听有‘邻居’两个字,连忙上前表现。
“婶子,我家住在顾团长右边,有什么事需要搭把手的,你只管叫我。”
听孩子他爸说,顾团长的父亲是京市的大领导,眼前的人那就是大领导的夫人。
要是她能和对方打好关系,说不准有一天,他们一家人还能去京市生活呢。
林静姝在婆婆耳边说道:“这就是冯金花。”
曾令淑来之前已经和儿媳妇打听过家属院的环境,对于冯金花的名字也听过。
她眼睛一弯,皮笑肉不笑的说道:“谢谢这位同志,听说冯同志家里还有两个孩子,我们就不麻烦了。”
冯金花脸上的笑僵硬在脸上,猜出来是林静姝提前告知他们的关系不好。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被打脸,冯金花脸皮再厚也待不住了,红着一脸回到家关上门。
众人对视一眼,当初还有人说顾家看不上林静姝这么个农村出来的儿媳妇,肯定不把她放在眼里。
今天一看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人家不光放在眼里,还专门从京市过来照顾。
要知道从京市到海岛的距离,可不是三两个小时的事情。
婆媳俩亲昵的模样不像作假,反而顾团长拎着东西在一旁打下手不像亲生的似的。
曾令淑给儿媳妇撑足场子,心满意足的拉着人回家。
“这只小狗还挺可爱的。”
小白吐着舌头,双手并在胸前,站立着问好。
“呦,这狗真聪明。”
刘婶惊讶出声,看着小白满脸稀罕。
曾令淑握了握小白的前爪,瞧着它聪明喜欢得不得了。
“这是跟食堂的大师傅要的,平时承泽出任务,小白在家里和我作伴也不担心害怕了。”
别看小白在熟人面前人畜无害的样子,要是嗅到危险气息,立马化身狂躁小狗,龇牙咧嘴怒视敌人。
“妈,刘婶,你们吃饭了吗,锅里热了饭,还有热水。”
“静姝你坐下休息,不用管我们。”
曾令淑看她挺着大肚子实在是害怕,听她说最近胃口不好,也顾不得收拾,当即让刘婶找出从京市带来的东西。
“这是我找老大夫开得药方子,专门针对你这种情况,等会喝上两副,用不了多久保管养的白白胖胖。”
厨房收拾的干干净净,刘婶一进去就笑了。
来的时候夫人还担心他们两口子过日子糊弄,纯属多想了。
光是厨房的瓶瓶罐罐足以证明,他们是过日子的人。
听着外面的欢声笑语,刘婶忙把汤药熬上。
林静姝还以为婆婆带来的汤药会是不知名的乌漆嘛黑药水,没想到放在她眼前的有点酸梅汤的味道。
她试探性喝了一口,还真是。
“妈,这不是酸梅汤吗?”
“是酸梅汤,大夫说给你调整了比例,说是能改善食欲啥的。”
曾令淑也是听大夫这样说才放心带来的,酸梅汤喝点对孕妇身体影响不大。
换成别的药材,她还不放心给儿媳妇喝呢。
既然是酸梅汤的方子,熬了一锅,她自己也喝不完,每人都分了一碗。
连收拾完东西没来得及离开的小陈都有一碗。
喝完酸梅汤,曾令淑这才放心去洗漱。
林山和小陈回军营还车。
临走时,曾令淑让林山别忘了晚上来家里吃饭。
在小妹没和顾承泽结婚前,林山就和曾令淑接触过,明白这不是客气话,笑着应下。
曾令淑洗漱完,回来看到桌上摆了一些小零食,都是儿媳妇自己做的。
她刚才简单看了下家里,小院被打理的井井有条不说,屋里也是一片温馨。
家里摆放的柜子,只要看得见的地方擦得干干净净,上面还摆着两个人结婚时的相片。
有些曾令淑见过,有些没有,想来是他们在这边照的。
暂时用不到的家具,用一块碎花布盖着,看上去整洁不显杂乱。
一看就是儿媳妇收拾的,老二的屋子说好听点是简洁。
要是把床搬出去,完全像是没装修似的,一点品味没有。
曾令淑白了儿子一眼,“是不都是静姝收拾的?半点没看出来你收拾的样子。”
顾承泽不与她争辩,“我的屋子什么样您也不是不知道,要是结婚了还那样收拾,不知道的以为我住在宿舍呢。”
林静姝只笑不语。
其实婆婆还真冤枉顾承泽了,自从她怀孕后,家里的卫生都是他负责。
有时候林静姝看不过去的地方,他也不让动手,只让她坐在板凳上,像领导似的
这样几次下来,不用林静姝多说,他也知道哪些地方需要重点收拾。

曾令淑从京市带了不少东西过来,费了一番功夫收拾完,终于可以放心坐下。
“妈,你的房间在楼上,刘婶房间就在隔壁,我带你们过去看看。”
刘婶早些年膝盖受过伤,平时行走站立没问题,唯独爬楼梯受不了。
她在顾家休息的房间就是在一楼,因此林静姝考虑到实际情况,把杂物间收拾出来。
重新粉刷后,换上新的床和家具。
刘婶看着崭新的小屋,心中感动不已,更是下定决心,好好照顾她。
曾令淑的房间安排在客房,布局按照京市的房间准备的。
曾令淑握住她的手说道:“你有心了。”
林静姝笑着道:“妈喜欢就好。”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都是相互的。
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
曾令淑拿林静姝真心实意,林静姝也不会弄虚作假,一家人和和美美。
一行人见面的兴奋褪去,曾令淑有些哈欠,林静姝见状,让她们多睡一会儿休息。
顾承泽回军营给京市的老父亲回了个电话。
“到地方我就放心了,你再打电话和老爷子说声。”
顾老爷子因为没能去海岛生闷气,他这一把年纪,也不知道能不能等着孙媳妇带着两个孩子回来。
顾承泽电话打来时,他仍旧语气低落。
顾承泽再三保证,等孩子们大一些能坐火车,一定带着他们回京市看望。
顾老爷子心情勉强好了些。
家里人口多起来,林静姝也决定暂时不动动空间里的东西。
厨房需要的一些米面油,早就趁着顾承泽不在家的时候储存完。
即便用完也不用担心,再去外面买。
林静姝也有些发困。
回屋后,顾承泽帮她按摩一下腿部。
临近生产,她的脚肿起来,之前的衣服穿不上,鞋子更是穿不上。
幸好海岛气温回转,穿着连衣裙也不突兀。
鞋子也换成了大两码的,脚趾终于得到解放。
......
林木花费了十天的时间抵达广市,将运输的事情安排好后,向上面申请了几天假期,一家人踏上了去海岛的轮船。
一路上的碧海蓝天,丁相芝怎么都看不够。
“这里风景真不错,温度适宜。”
闺女坐月子也不用受罪。
这个年代的人自来熟,旁边坐着的人得知他们是来看闺女,惊讶的张大嘴巴。
“你们是附近的吗?”
丁相芝笑了笑说道:“不是,是从北边来了,路上将近十来天呢。”
“这么远?像你们这么疼闺女的不多见。”
丁相芝只是笑笑没说话,都是从身上掉下来的肉,男女没什么不同,都是自己的孩子。
家属院。
林静姝也想去码头接人,被顾承泽拦住了。
上次单是在门口等着都被说,要是再去码头接人,丈母娘也少不了一顿教育。
“你放心,我肯定将人用最快的速度接回来。”
林静姝抿了抿唇,“那好吧。”
顾承泽到码头的时候,轮船刚刚靠岸,他穿着军绿色的衣服十分显眼。
“娘,我看到妹夫了。”
林木高兴地挥舞着双手。
船刚停稳,顾承泽连忙上前接人。
“爹娘,二哥你们辛苦了,咱们回家吧,静姝在家里等得着急了。”
丁相芝一听也顾不得叙旧,提着行李往车上走。
看着道路两边的树很稀罕,在家里从来没见到过,长得真高。
“这是椰子树,浑身都是宝,椰子汁可以喝,椰子肉可以用来炒菜和榨油,枝叶可以当柴火。”
他们在外面出任务,只要有椰子树,再也不用担心淡水问题。
“等会咱们摘几个带回去。”
顾承泽开着车带着他们到了常去的椰子林。
“这一片的椰子味道好,静姝最喜欢这里的味道。”
林木看着高大的椰子树跃跃欲试,吐了口唾沫在手上,“我来试试。”
他从小在山林间玩耍,爬树自然不在话下。
结果几分钟后,仍旧站在地上蹦跳。
这椰子树怎么回事,一点都不给面子,爬了半天爬不上去。
“二哥,你像我这样,将脚上的力分散开。”
顾承泽将自己经验告诉林木。
林木试了几次,终于找到感觉,顺利的摘到椰子。
“好了,这么多不少了,别被人举报。”
丁相芝担心被人看见,对顾承泽影响不好。
“娘别担心,咱们这边管的不严,椰子树在海岛随处可见,不算是公家的东西,前面还有片野果林随意大家采摘。”
这也太好了。
丁相芝脑子里冒出这么一句话。
林木没摘过瘾。
“二哥咱们还可以去赶海,你在这多住几天,好好体会。”
林木当即答应下来,开了这么长时间的车,好不容易逮到机会休息,自然多玩玩。
到了家属院门口,照例登记。
丁相芝看着门岗的小战士,还有些紧张。
顾承泽解释道:“这是家属院的规定,第一次来要凭介绍信登记,平时也会有人在附近巡逻,这是为了家属们的安全考虑。”
敌人的手段层出不穷,为了大后方的安全,这些防卫措施是有必要的。
听他这么一说,丁相芝心里踏实不少,同时体会到战士们和军嫂的不容易。
车子过去,又引起了人群的好奇。
“这又是顾团长家的亲戚?”
才隔了几天,来了两拨探亲的,家里还能住的开吗?
说话的人当然不是真的担心这个问题,纯属是好奇。
“苏嫂子,你不是住在顾团长家隔壁吗?没听静姝说家里有亲戚来?”
苏红萍嗑着瓜子,“静姝不是快生了,她娘家和婆家都来人探望。”
“都来了?!”
林静姝是南市人,顾承泽是京市人,这种消息在家属院不是秘密,大家伙都知道。
要是他们没记错,这两个地方,不管哪个都离海岛不近。
婆家来伺候月子能理解,娘家也来了,看来对林静姝这个闺女很看重。
说不定是看在顾团长的面子上。
苏红萍只睨了一圈,知道她们心里想什么,淡淡开口道:“静姝家就她一个闺女,爹娘心疼她,专门从千里之外赶来,人家当爹娘的都没说什么,咱们这些外人更别说了,你们说是不是?”
几人尬笑着说是。

曾令淑陪儿媳妇站在门口等着,怕她吃不消拿了个板凳坐在树荫下等着。
婆媳俩一人拿一把瓜子嗑着。
“静姝上次说这个瓜子是什么味的来着?我一时没想起来。”
“焦糖味的,是用微微发焦的白糖炒的。”
曾令淑吃的停不下来,“难怪味道不错,感觉越吃越上瘾。”
林静姝最喜欢一碟瓜子配一壶茶,在葡萄树下能坐一整天。
“亲家母来了。”
曾令淑刚嗑完瓜子,看到远处驶过来的吉普车。
林静姝着急的站起来,眼神期待的盯着远方。
丁相芝也看到闺女,想打开窗户和她打招呼,被林永康一把拽回来。
“这样太危险了,万一旁边有树枝咋办。”
丁相芝一想也是,按捺住内心的激动,等车子停稳,迫不及待跑下来。
看过闺女的大肚子,倒吸一口凉气,眼里满是心疼,这得受多少罪。
“娘,我没事,孩子很乖,一点不闹腾了,你看我吃的白白胖胖。”
丁相芝拉着闺女的手左看右看,确实是长了肉。
多亏婆婆从京市带的方子,喝完后确实胃口不错,每天吃嘛嘛香,身上肉眼可见的长肉。
“亲家母,又见面了。”曾令淑笑着说道:“一路累了吧,刘婶已经做好饭了,咱们赶紧回家休息。”
丁相芝:“好。”
她一进家门,默默打量着院里的环境。
种满瓜果蔬菜的小菜园,还有爬满藤的葡萄架,她终于放心了。
原以为闺女是怕他们担心,往好的地方说。
亲眼见到她生活的环境不错,丁相芝总算不用担心了。
“老头子,快点把咱们带的鸡扔进鸡舍。”
怕从家里带的鸡在路上
活不到这,丁相芝在路上想了个方法。
那就是走的时候带了一个鸡笼子,把鸡养在里边,直接放在货车斗子里,每天给鸡喂食喂水,不负众望的撑到现在。
林永康刚把鸡扔在鸡舍里,鸡立马扑腾起来。
曾令淑:“瞧着还挺有精神。”
丁相芝笑眯眯的说道:“也不怕你笑话这几只鸡是是我看着养大,吃的都是自家的好谷子,长得膘肥肉厚,就等静姝坐月子的时候给她好好补补。”
曾令淑也是同样的想法。
两个人像是找到了共同语言,兴致勃勃的讨论月子该做什么东西给闺女/儿媳妇补身体。
今天家里人多,板凳不够用,顾承泽去苏嫂子家借了凳子过来。
一大家子围坐在圆桌前终于团聚,大家举杯庆祝。
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林静姝的画册终于出版了。
快递员将画册送到门岗,顾承泽回来的时候提着东西。
“你这是买的什么呀?”
林静姝还以为是他买的东西,这么大一个包裹。
“是陈同志从广市寄过来的,应该是画册。”
林静姝听完眼睛当即一亮,着急拿着剪子拆包裹。
“你小心些,我来拆。”
顾承泽怕她激动,连忙扶着人坐下,自己接过剪子。
林静姝望眼欲穿,这还是这辈子第一次亲眼见到自己出版的画册,她能不激动吗。
包裹里面还有一封信是陈竹华写的,信上说这次暂时售出了5000册,等看看销售成果,若是好继续加印。
她在信里最后写到对画册很有信心,让林静姝也放心,她们一定能加印爆火。
林静姝对自己的创作有信心。
她相信,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都能够创作出更好的作品,不辜负读者们的期待。
出版社一共寄过来二十本样本画册。
林静姝拿出两本给纪鑫和纪念送过去。
画册要出版的事情,苏嫂子是家属院为数不多知道的。
林静姝和她处的好,平时聊天的时候提过一嘴。
两个孩子当时在边上听见了,虽然没央求着想要画册但是眼中的渴望骗不了人。
林静姝向他们许诺等画册印出来,一定先送给他们。
苏红萍正在家里给两个孩子准备夏天的衣服,看见林静姝挺着大肚子进来,连忙拿着椅子让她坐下。
“最近怎么样?孩子闹不闹腾?”
“最近好多了,两个孩子知道我这个当娘的不好受,乖了不少。”
“那就好,你自己得多注意点,马上就到预产期了,平时需要搭把手的时候,你招呼一声,我就在家,反正过两天孩子们也该放假了,没有什么事要忙。”
林静姝灿然一笑,“好,到时候就麻烦嫂子了。”
苏红萍佯装生气道:“咱们俩还说谢谢。”
“对了,小念在家吗?之前答应给孩子们送书,刚好广市那边印刷好送过来了,我拿了几本给孩子们看。”
“在家。”
苏红萍朝屋里喊了一声“小念,你婶婶来了。”
没一会儿,纪念跑出来,怀里还抱着一个布娃娃。
“婶婶好,这是妈妈给我做的布娃娃。”
苏红萍笑道:“前段时间大院里有个孩子拿着个娃娃,听说是从沪市买来的。我也没去过沪市,只能按照小念描述的样子给做了一个出来。”
林静姝看着纪念手里的布娃娃,夸赞道:“嫂子做的挺好,圆头圆脑的多可爱,等我回去用家里的碎布头做点小衣服,给小念送过来,平时还能给换换衣服。”
“对对对,就是这样弄的。”
苏红萍兴奋不已,当时闺女回来就是这么说的。
她还以为是闺女看错了,想着一个布娃娃哪有什么换衣服的。
“果然还是你见识的多,我还以为是小念弄错。”
林静姝:“这有啥的,谁都有第一次,咱们这次会了,下次咱就记住了。”
苏红萍点点头,是这个理没错。
纪念看到婶婶给她送来了画册,高兴的在院里蹦蹦跳跳。
林静书一共带了四本,每个孩子两本,想怎么看紧着他们来。
苏红萍要给林静姝掏钱。
“嫂子,这是人家送我的,没花钱。”
苏红萍惊讶道:“还有这么好的事儿?”
林静姝把画册印刷完成的事情提了一嘴,具体的没多说。
苏红萍听罢高兴的直拍大腿,“真厉害,替咱们女同志长脸,等念念长大了,要向你学习。”
纪念在一旁点点头:“向婶婶学习。”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