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军年代文二代躺平日常by最近爱吃酸辣粉
最近爱吃酸辣粉  发于:2025年03月21日

关灯
护眼

水果摊的郑三妹,眼尖的一下就看到走过来的孟钰菲,热情招呼道:“阿姐,您来啦,我一早特地挑了个菠萝,保管又甜又多汁。”
说着从身后的竹筐里拿出一个菠萝,“阿姐,你看,这个比外地的菠萝大,在咱们这叫凤梨。”
“为什么要叫凤梨呢?”夏沁沁盯着她手上凤梨,歪着头好奇问道。
郑三妹解释道:“你看这个顶上的叶子,像不像凤凰的尾巴。”
夏沁沁眨眨眼问道:“凤凰是什么呀?”
郑三妹:“……”
孟钰菲笑道:“凤凰是一种鸟,你看这个叶子像不像鸟的尾巴。”
夏沁沁点点头,“哦~”
孟钰菲接过凤梨,问道:“这个多少钱?”
郑三妹道:“五毛钱。咱们这的凤梨是按个卖,大的六毛,小的五毛,不过味道都是一样的。”
孟钰菲爽快的结了账,“你明天能给我留一个椰子么?”
昨天在食堂尝了椰子鸡,有些好奇椰子是什么味。
郑三妹忙点头道:“好啊,没问题。阿姐你放心,我亲自给你挑个又大又甜的。”
心里高兴的想:又做成一笔生意,看来这个阿姐果然是个大客户啊,哈哈,我真是太适合干这个工作了,队长选我可是选对人了。
离开水果摊,夏沁沁一直好奇的看着孟钰菲手上的凤梨,围着她转来转去。
孟钰菲笑道:“这个重,你看上面的叶子,会扎手的哦,你拿不了,等回家了给你好好看看。”
夏沁沁道:“妈妈,这个菠萝好大哦,像灯笼一样。唔,不知道有没有草莓好吃。”她还惦记着昨天的草莓呢。
孟钰菲道:“妈妈也没吃过,等我们回家一起尝尝吧。”
夏沁沁高兴道:“嗯,和爸爸下班一起吃。”
孟钰菲微微一顿,笑着回道:“好。”
经过菜摊,肉依旧是早早就卖完了。不过木盆里的基围虾吸引了孟钰菲的目光,活蹦乱跳的很是新鲜。
“这虾怎么卖的,要不要票啊?”孟钰菲停下脚步问道。
“七毛钱一斤,不要票,都是一早从海里刚网的。”
听到不要票,孟钰菲直接道:“那给我称一斤。”
买了虾,孟钰菲顺带买了两根葱一块姜,用来给虾去腥。
进了供销社屋内,柜台后的赵美霞正在给人称白糖,余光见到进来的人,忙笑着道:“妹子,你来啦,你先等会,我这边忙完了就来招呼你。”
孟钰菲道:“你先忙,我想扯块布。”
赵美霞指着东边的柜台道:“咱们供销社的布都在这一块,你先看看花色。”
孟钰菲顺着走过去,柜台上放着七八匹布,颜色布料各异,上手摸了摸,大概辨出这些料子是棉、麻和混纺布。
赵美霞忙完后走过来问道:“妹子要买什么布?”
孟钰菲指着一匹浅绿色碎花的混纺布道:“这个布麻烦给我扯三块,每块五尺。”
这三块布她准备用来做窗帘,客厅和两个卧室的窗户都空荡荡的。
又指着一匹蓝色麻织布道:“这个给我扯七尺。”这个就用来做沙发套。
“好嘞,我这就给你裁。”赵美霞拿起桌下的剪子,用尺子量好后拿粉笔标了位置,刷刷几下裁剪出来。
这两种布都是当地纺织厂生产的布料,价格比较便宜,混纺布一尺三毛五分,麻织布一尺三毛。
总共花了七块三毛五分钱,好消息是麻布只收一半的布票。
右手提着一梱布料,左手是凤梨和虾,孟钰菲轻轻松松拿起,带着夏沁沁踩着石子路向家里走去。
到家后,把布料放在沙发上,菠萝放在餐桌上。又拿出盆把虾放进去,拿到院子里的水龙头下清洗。
夏沁沁蹲在一边看着盆里的虾,忍不住伸出手指碰了下,虾一跳,吓的她猛地收回手。
“妈妈,它们会咬人么?”
孟钰菲拿着虾,指着它的夹子道:“它们不咬人,但是这个夹子会夹人。”
“那妈妈不怕它夹你么?”
孟钰菲一手拿着虾,一手拿着刷子清洗,笑着道:“你看,妈妈抓着它的背面,这样它的爪子就够不到我了。”
夏沁沁哇的一声道:“妈妈好厉害。”
把虾一个个洗了后,已经快十一点了。
孟钰菲把煤炉子升起来,缸炉锅里放上半锅水,烧到水冒泡快开的时候,直接把虾倒进去,再放上葱和姜片,然后盖上锅盖。
煮个五分钟左右,打开锅盖,虾已经变红了。把它们捞出来过一次冷水,这样肉质更紧致。
这道菜简单又方便,最大的保留了虾的鲜味,只不过对虾的新鲜度要求很高,不然很容易腥气。
把虾放在餐桌上,用大点的盘子盖起来。看了眼手表,已经十一点半了。
拿上钱和票,又去食堂打了一道冬瓜烧肉,一道烧茄子,一角钱的白米饭。
夏军山进家门的时候,看到自家女儿蹲在院里的草地上。
“沁沁,你在干嘛呢?”夏军山出声问道。
听到声音,夏沁沁抬头,眼睛一亮,起身跑过去欢快道:“爸爸,你回来啦。”
夏军山笑弯了眼,蹲下抱起扑过来的女儿,“欸,沁沁想不想爸爸啊。”
“想!”夏沁沁认真的点头道:“我和妈妈等你回来吃凤梨,阿姨说菠萝叫凤梨,因为它的叶子像凤凰的尾巴,凤凰是一只小鸟……”
她叽叽喳喳说了起来,夏军山一边笑着听着一边抱着她往屋里走去。
孟钰菲正在餐桌边摆碗筷,“回来啦,快去洗手,吃饭了。”
夏军山看着客厅里忙碌的妻子,耳边是女儿清脆的童言童语,原本空寂的屋子里此时充满烟火气,他只觉得满腔温暖与满足。
“傻笑站着干嘛呢?”孟钰菲嗔了他一眼,“带着沁沁一起去洗手。”
夏军山道:“好咧。”
放下公文包,他抱着女儿来到院子水龙头前洗手。
夏沁沁洗完手小跑进屋,指着桌子上的凤梨道:“妈妈,我们赶快吃凤梨吧。”
孟钰菲却道:“先吃饭,等吃完饭再吃。”
“啊……”夏沁沁不开心的嘟起嘴,“我想现在就吃……”她站在那哼哼。
夏军山道:“要不就先切了吧。”
夏沁沁感激地看向爸爸,又充满期待地看着妈妈。
孟钰菲拒绝道:“不行,你忘了她昨晚啦,吃完水果根本吃不下饭。”
“……”夏军山看着女儿摊摊手,“妈妈不同意,我们就吃完饭再吃吧。”
夏沁沁失望的叹了口气道:“好吧……”原来爸爸也要听妈妈的话。
夏军山好笑的看着她小小的人叹气的样子,把她抱到餐桌椅子上,“那咱们就快快吃饭,吃完了切凤梨。”
孟钰菲拿着一个小蘸碟,里面装的是醋,还加了几滴香油,放在水煮虾旁边做蘸料。
夏军山看着餐桌上的水煮虾,问道:“这是你做吧。”
“咦?你怎么看出来的。”
她为了好看,把用饭盒从食堂打回来的菜都倒进了碟子里。
“家属院这边食堂的大师傅喜欢做红烧虾,葱爆虾,这样水煮的不是他的风格。你今天不是去了供销社么,我猜你是看到这虾新鲜忍不住买回来了。”
孟钰菲把盛好饭的碗递给他道:“还真被你猜准了,昨天不是让你尝尝我手艺么,喽,这就是了,不过,我可不保证口味啊。”
“这看着就清爽,色香味第一样就满分了。”夏军山接过碗笑道。
拿起筷子夹起一只虾,剥了壳后放到了孟钰菲碗里,“这第一只虾要感谢咱们家今天的主厨。”
夏沁沁坐在椅子上,笑嘻嘻的看着爸妈说话,拍手附和道:“谢谢妈妈~”
夏军山又剥了一只虾放到女儿碗里,“这只虾奖励沁沁小朋友今天陪着妈妈办事。”
夏沁沁夹起虾肉,啊呜一口吃下去,鼓起腮帮对着妈妈竖大拇指,“好次,妈妈煮的虾真好吃!”
孟钰菲好笑的看着父女俩,也夹起虾给他俩一人剥了一个。

吃完饭,夏军山洗碗,孟钰菲擦桌子。
夏沁沁迫不及待的围着凤梨看来看去,小手不时的伸过去碰上面的叶子,又被扎的缩回。
夏军山洗完碗从厨房拿出刀,利落的给凤梨削了皮,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放进孟钰菲端来的盘子里。
夏沁沁拿起一块满怀期待的放到嘴里,惊讶道:“啊,好甜,一点也不酸。”明明小舅舅说是又酸又甜的。
孟钰菲尝了一块后对女儿解释道:“是因为这边的天气暖和,阳光充足,水果都比别的地方的甜,糖分足。”
夏沁沁想了想,问道:“妈妈,它们是因为晒多了太阳才甜的么?”
孟钰菲:“唔,差不多。”
夏沁沁:“那我多晒太阳会不会也变甜?”
孟钰菲:“……”
夏军山哈哈大笑道:“沁沁,你不用晒太阳在爸爸妈妈心里也是甜的。”
夏沁沁歪歪头道:“真的么?”
夏军山一脸笃定道:“真的不能在真了。”他侧头向孟钰菲看去,孟钰菲也跟着点头。
确定了自己很甜后,夏沁沁也不纠结晒太阳了,继续欢快的吃着凤梨。
吃了两三块孟钰菲就不让她吃了,刚吃完饭,任由这个小丫头吃下去待会要喊肚子疼了。
一家三口蹲在水龙头前洗手,孟钰菲开口道:“对了,军山,你昨天说邮局就在镇政府里边是么。”
夏军山道:“是啊,你要去寄信么。”
孟钰菲道:“我准备下午过去发个电报,给爸妈报个平安。”
夏军山点点头道:“对,是应该报个平安的,我这都忙忘记了。邮局就在镇政府院子东边那栋房子,一进门左手边就是。”
午睡后,夏军山去部队上班了。孟钰菲带着夏沁沁往邮局去。
下午的太阳有些晒人,孟钰菲拿出丝巾包在夏沁沁的头上。
镇政府离家属院有段距离,孟钰菲出了家属院大门,经过了供销社,她进去买了两个草帽。
夏沁沁摸了摸头上的草帽,“妈妈,这个帽子好大哦。”
“帽子做这么大是为了给你遮太阳的,现在是不是感觉没那么晒了。”
“嗯,不晒了。”夏沁沁说着用力点了点头,宽大的帽子也顺着歪了下去,遮住了她的脸,“呀,妈妈,我看不见啦。”
孟钰菲好笑的扶正帽子,然后用丝巾在顶上面绕过去,在她下巴处打了个结做固定。
“好啦,现在不会掉了。”
母女俩继续赶路,路上孟钰菲要抱女儿,被夏沁沁坚定的拒绝了,“我自己可以走。”
又差不多走了十几分钟,终于到了镇政府。进了院门后,直接往左手边的房子走去,外面的门牌上挂着‘琼州市邮电局南崖岛办事处’。
进门后,是半个屋子面积的大厅,放着几排木凳。正对面有四个窗口,只坐了三个人,最右边的位子上没人。
孟钰菲进来后,先把夏沁沁的帽子脱了下来,小丫头额头的碎发湿哒哒的被汗水浸在额头,脸蛋也红扑扑的。
连忙用帽子给女儿晒风,“沁沁热了吧,咱们休息一会。”说着带她到木凳上坐下来。
夏沁沁伸出小手拿下孟钰菲头上的帽子,双手握着学妈妈的动作上下挥动给妈妈晒风。
母女俩稍稍休息,孟钰菲便走到前台,对前台中间的年轻女生问道:“你好,我想发电报。”
“哦,你等一下。”女生转头对着身后的办公室大声喊道:“郑主任,有人要发电报。”
过了几秒,办公室门开了,出来一个中年男人,手上还拿着一杯茶,打着哈欠不耐烦道:“来了,来了。”
他往空着的位子一坐,随意的从桌上拿出一支铅笔一个本子,放到台子上,头也不抬开口道:“要报什么,写下来吧。”
孟钰菲拿起笔,在本子上写下:我与沁沁已安全到达,勿念。
又在本子下方写上收信地址。
“同志,写好了。”孟钰菲把本子和笔递过去。
郑主任接过本子,低头看了眼,一下子被纸上评清隽端正的字迹吸引,这一看就是文化人写的字,他这才抬头看了眼台前站的的人。
见孟钰菲相貌气质俱不俗,他板着的脸放了下来,语气平缓的提醒道:“同志,你就报个平安,也不是要紧的事,写个信算了。”
孟钰菲道:“家里父母比较着急,写信回去时间太久了。”
郑主任看了看纸上的地址,道:“你家在海市啊,确实离的有点远。不过,你这电报字也太多了,就写‘已到’两字就行了,这电报是按字数收费的,一个字七分钱呢。”
孟钰菲坚持道:“我知道,还是麻烦你就发我写的这几个字吧。”
郑主任摇摇头,继续道:“你说你这个同志,怎么不听劝呢,这不是一个意思嘛,干啥要多费那几个钱……”
他还没说完,就被旁边的女孩打断,“郑主任,你管那么多干嘛啊,人都说了发她写的字,你就发呗,你还怕她不给钱啊。”
郑主任脸色一僵,没好气道:“你们现在的年轻女同志,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啧啧……这发电报都是有要事才发的,报个平安写个信不就行了……这用电报不是浪费国家资源么!”
他的话唠唠叨叨越说越多,孟钰菲听的直皱眉。
刚说话的女孩翻了个白眼,打断他道:“什么浪费资源啊,每天来咱们这寄信寄东西的老百姓办的都是什么国家大事么?退一万步说,要是有什么要事,咱们岛上就有部队,人家也不需要你来发电报。”
郑主任被她一噎,脸色沉了下来,“戚丫头,你这牙尖嘴利的,以后谁敢娶你。”
戚丫头哼了一声道:“那也是我爸妈的事,不用你操心。”
“你……好好好,是我好心办坏事,我发行了吧。”
他操作着电报机,按照纸上孟钰菲写的字发了出去,又在票据上写了几笔,拍到台子上,语气硬邦邦道:“好了,去右边结账吧。”
孟钰菲拿上票据,上面写的是:十一个字,收七毛七分。
去右边的柜台递上票据和钱,柜台后的人收了钱后在票据上盖章后又递给她。
收好票据,孟钰菲转头看见郑主任的位子上又变空了,估计是回办公室了。
她走到刚刚帮她说话的女孩前面,道:“这位同志,刚谢谢你替我说话了。”
女孩笑道:“这有什么好谢的,我平常就烦他啰哩啰嗦的。”
孟钰菲有些不好意思道:“因为你帮我说的话,估计让你得罪你们主任了,实在不好意思。”
女孩不在乎道:“这有什么,我喊他主任也只是因着他比我们工龄长罢了,又不是我的直属领导,他可管不了我。”
“对了,我叫戚珍珍,你叫什么?”
“我叫孟钰菲。”
“行,你以后来这,有事来直接找我就行。”
“好,谢谢你了。”
孟钰菲笑着告别了戚珍珍,带着夏沁沁往家里走。
太阳还是有些晒,不过吹起了海风,走起来舒适了很多。
到家后,孟钰菲第一件事就是给两人洗脸洗手,拿出中午剩下的凤梨吃了解渴。
吃完凤梨,孟钰菲拿出带来的彩色铅笔和绘画本递给夏沁沁,让她自己趴在桌子上玩。自己则拿出上午买的几块布,准备先把沙发套给做了。
她上高中的时候,有个玩的好的小姐妹很喜欢织毛衣做衣服,还拉着她去上过几次社区办的缝纫课。
虽然她学的不咋地,但是缝个沙发套还是不成问题的。
“家里有人么?”院门口有人出声问道。
孟钰菲放下手上的布料,出门看到站在院门口的是隔壁的马团长家属张大嫂,忙上前打开院门。
“张大嫂,你来啦,快请进。”
低头看到张大嫂旁边还有个小女孩,五六岁的样子,躲在张大嫂身后露出个头,好奇的看着孟钰菲。
孟钰菲笑道:“这是您家女儿么,真可爱。”
张大嫂道:“是俺家老小,这丫头不爱说话。”她把女儿拉出来,“快和阿姨打招呼。”
小丫头不好意思的要扭着要躲在张大嫂身后,孟钰菲弯腰轻声道:“你好啊,我是孟阿姨,你叫什么名字啊?”
“马……卫芳。”小丫头低声道。
孟钰菲笑道:“芳芳,阿姨家有一个小妹妹,你来陪她一起玩好么?”
“嗯,好。”芳芳点点头。
孟钰菲领着她们进了屋,指着椅子道:“嫂子,你快坐。”
趴在桌子上画画的夏沁沁抬起头,很有礼貌道:“阿姨好。”
她视线落到一起过来的马卫芳,眼中满是好奇。
孟钰菲:“沁沁,这是芳芳姐姐,来找你玩的,你们一起画画好不好。”
“好。”夏沁沁点点头,滑下椅子,小跑两步到马卫芳面前道:“芳芳姐,我们一起画画吧。”
见芳芳点头,夏沁沁笑着拉着她的手来到桌子前,递给她一只彩笔,指着纸上画的花道:“我们给这些花涂上颜色吧。”
“嗯。”芳芳点点头,两个小丫头并排趴在桌子上画画。

孟钰菲给张大嫂倒了杯水,“嫂子,你喝水。”
张大嫂忙道:“不用麻烦,俺家今天蒸了馒头,想着给你们拿几个尝尝,谢谢昨天你们送的糖,家里的娃说那是奶糖,可贵了。”
说着把手上端着的盘子放到餐桌上,掀开上面盖着的碟子,漏出白白的馒头。
“哎呀,嫂子,你太客气了,这馒头蒸的真好。”
“俺手艺一般,你们不嫌弃就好。”
孟钰菲忙道:“昨天军山还说嫂子您做的馒头是一绝呢,我还想着有空去找你学学。”
张大嫂不好意思笑道:“你啥时候想来都行,俺也就是自己在家没事干瞎琢磨。”
她看到沙发上的布料问道:“你这是要做衣服啊?”
孟钰菲:“不是,准备做个沙发套。”
张大嫂走过去摸了摸布料,点点头道:“这麻布做沙发套挺好的,透气又耐磨。我来给你打个下手吧,正好我下午也没事。”说着就拿起堆在一起的布料理起来。
孟钰菲道:“那麻烦你了。”
两人坐在沙发上缝着沙发套,旁边的桌子上两个小女孩趴着画画。
有人帮忙,沙发套很快就缝好了。套在沙发上后,原先陈旧的木色沙发,变成清爽素净的蓝色,麻织的布料增添了一丝利落质朴的感觉。
张大嫂仔细看了看,道:“这沙发套上后立马就不一样了,俺改天也去扯块布做一个。”她看着孟钰菲夸道:“小孟,你可真有办法,还是你们大城市人会布置。”
孟钰菲笑道:“我也就是没事瞎折腾,下次你家做沙发套的时候,我过去给你帮忙。”
张大嫂道:“那感情好,你到时候给我参谋参谋。”她看了眼窗外的天色,从沙发起身道:“呦,天色不早了,我先回家了。”
孟钰菲也起身道:“你等一下,我拿盘子把馒头装一下。”
她去厨房拿出一个盘子,把张大嫂带来的馒头放进去,空盘子还给张大嫂。
张大嫂对女儿道:“小丫,走了,回家了。”
芳芳有些不舍的放下彩笔,低声道:“哦。”
夏沁沁抬起头,舍不得这个小姐姐,对张大嫂道:“阿姨,可以让芳芳姐再玩一会嘛。”
孟钰菲笑道:“难得她们小姐妹玩的这么好。就让芳芳在这玩,待会我送她回去。”
张大嫂摆摆手道:“不了,不了,天色不早了我们就不打扰你们了。”她低头对夏沁沁道:“明天再让她过来找你玩好不好。”
夏沁沁嘟着嘴有些不乐意,孟钰菲道:“沁沁,过来送送阿姨和芳芳姐。”
“好。”夏沁沁从椅子上跳下来,拉着芳芳道:“芳芳姐,明天一定记得来找我啊。”
芳芳点点头道:“嗯,我会的。”
张大嫂拉着女儿出门,“行,你们在家忙,俺们走了。”
“嫂子,有空再来家里玩啊。”
夏沁沁惦着脚大声道:“阿姨再见,芳芳姐再见。”
送走客人,孟钰菲收拾下客厅裁剩的布料。别看都是些碎布头,但在物资不丰富的年代也是好东西,可以留着以后糊鞋底。
把碎布放起来,又拿扫帚把地下的零碎线头、灰尘扫干净。
夏沁沁认真的把桌子上的彩笔和画纸一样样收好,放进小房间书桌的抽屉里。
看了眼时间,已经五点多了,夏军山说下午一般会六点左右到家。
孟钰菲拿上票和钱,带着夏沁沁出门去食堂。
今天走了不少路,她本来想自己去食堂不让女儿跟着了,可刚到这地方来,有些不放心把女儿一个人就在家里,想了想,还是带着她一起出门。
好在食堂不远,走个五分钟就到了。
食堂的菜刚上,一道道热气腾腾,扫了一眼,这边的蔬菜种类倒是挺丰富,这两天下来都不重样。
拿出带来的铝饭盒,她打了一道韭菜炒鸡蛋,花了一角七分钱。
一道冬瓜老鸭汤,花了三角五分钱。
鸭子是对岸海边的一个县养殖场生产的,每十天跟着补给船送一批到岛上来。
因着是县里养殖场的鸭子,又是在海边养起来的也不费事,所以这鸭子不要肉票,也算是岛上人的一点福利了。
这年头只要不要票的就好卖,更何况还是肉,所以每次有鸭子的补给船来的时候,大家都早早的去供销社肉摊排队,不一会鸭子就被抢光了。
孟钰菲早上去供销社的时候连鸭毛都被打扫干净了。还是在厨房看到了这道冬瓜老鸭汤,这才知道了原来还有这项福利。
晚上有张大嫂送的馒头,就不打主食了。
回家把菜在餐桌摆好,老鸭汤倒进汤碗里,韭菜炒蛋也倒在同套的瓷白碟子里,用布仔细的将碟子边的汁水擦干净。
顺手进厨房把两个饭盒洗了,然后端出张大嫂送的馒头,天气热,这馒头是下午刚蒸的,也不用再加热了。
夏沁沁跟在妈妈的身后在厨房餐厅走来走去,孟钰菲抬头看了眼手表,对她道:“沁沁,爸爸快回来了,你去门口迎迎他。”
“哦,好哒。”她蹦蹦跳跳的出了门。
夏沁沁趴在院门口,伸头向院外看去,远远的在前面路口走来几个高大的身影,穿着一样的衣服,一下子认不出来有没有爸爸。
等人走近些,夏沁沁在人群中看到了爸爸,眼睛一亮,欢快的跑过去。
“爸爸!”她大声喊道,充满童稚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
夏军山正在和同僚说话,讨论训练计划。听到熟悉的声音,立马抬头看去,见一个小小的人影向自己跑来。
原本冷峻的眉眼柔和下来,他上前两步弯腰接过跑来的女儿,抱起她笑道:“沁沁来接爸爸下班么。”
“嗯,妈妈让我来的。”夏沁沁高兴的点头。
夏军山理了理她刚刚因奔跑散落额头的碎发。
“老夏,这是你女儿啊,”身后的方团长笑道,“还是女儿贴心啊,我家的那几个臭小子,从来没见来接过他们老子下班。”
“呦,这夏团长家的女儿长得真俊啊。”
“女儿像爸爸,咱们夏团长可是师里有名的帅小伙,这生的女儿自然也好看。”
“哈哈,老陈,那你以后可不能生女儿,不然你这大方脸长在姑娘脸上了怎么办……”
“那也不一定,陈副团媳妇好看,说不定生的女娃娃像他媳妇呢。”
几个人七嘴八舌的说笑,当兵的人嗓门大,说话声震天响,夏沁沁在爸爸怀里看着几个奇怪的叔叔,听着他们洪亮的声音有些害怕,往爸爸怀里缩了一下。
夏军山抱着女儿一一和众人打招呼,夏沁沁很有礼貌的向各位叔叔伯伯问好,自然又迎来一番夸奖。
父女俩进家门,孟钰菲刚摆好了碗筷,“你们回来啦,今晚食堂烧了老鸭汤,还不要票呢。”
夏军山放下公文包,把帽子挂起来,笑道:“我倒是忘了和你说这事,”他转头一下就看到沙发的变化,“咦,这么快就把沙发套做好啦!”
他走过去看了看点头道:“你眼光真好,这一下子家里都不一样了,唔……那个词怎么说来着,蓬荜生辉?”
孟钰菲道:“你不如说,焕然一新。”
“对,这个词更合适,”他竖起大拇指道:“还是咱家的大学生厉害。”
孟钰菲好笑道:“还不快去洗手。”
“好咧。”夏军山捞起女儿去洗手了。
坐在餐桌前,看到白白的馒头,他有些惊讶,“食堂今天做馒头啦?”
这边主要以米、粉为主食,很少会做馒头面条等面食。
孟钰菲给女儿盛了一小碗老鸭汤,放在一旁晾着,拿起馒头掰了一半给女儿,方便她吃。
“是隔壁的张大嫂下午送来的,你刚不是说我怎么这么快把沙发套做好了么,她下午一起帮了忙。”
夏军山拿起一个馒头,咬了一口道:“不得不说,这张大嫂做的馒头地道。”
夏沁沁点着头附和道:“嗯嗯,地道。”
她双手捧着馒头,吃的津津有味,夏军山笑着问她:“你知道地道是什么意思么?”
“地道就是好吃的意思,外公说过,对吧妈妈?”
以前外公给她讲故事的时候,里面的主人公有说过‘地道’这个词,她记了下来。
孟钰菲点头道:“嗯,对,沁沁记性真好。”
夏沁沁听了妈妈的夸奖,高兴的扬起嘴角,笑嘻嘻的继续啃着馒头。
夏军山夹着韭菜炒蛋配着馒头,三两口就把一个大馒头吃完了。
孟钰菲给他盛了一碗汤,“慢点,吃快了伤胃。”
夏军山接过汤笑道:“好久没吃馒头了,一下子没忍住。”
“对了,你下午电报发了么?”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