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不良从业者后我带全员从良by2川
2川  发于:2025年03月20日

关灯
护眼

“好,好,麻烦温太医了,我让人跟着你回去拿药。”
温太医已经起身了“王爷太客气了,那下官就先回去了。”
说完就要走。
敬王道“还要麻烦温太医每日过来一趟。”
“好。”
温太医很好说话的样子,简单几句就走了。
他一走敬王就道“你那目光也稍微含蓄点,得像个小娘子。”
一边说一边在床沿坐下,先摸了一下她的额头,接着又轻轻敲了她一下。
陆辛夷精神好了,也有心思跟他嬉皮笑脸了。
她打趣“您这就看出来了?”
敬王“本王在外头祸害人的时候你还不知道在哪里呢。”
陆辛夷笑,“那……成亲了没?”
敬王白她“你当本王为何要让他来?”
陆辛夷双手捂着肩膀抖动,然后才笑着问“谢谢四叔。”
敬王看着他笑,担心了几天的心总算是好了一些。
他道“本王还是想看你笑的样子,哪怕你混蛋了点,也比躺在那让本王揪心的好。
“你只管放心看,温太医不行,本王再给你找别人。”
陆辛夷正经起来,敬王的脸看着是瘦了一些,她拉着敬王的手道“让四叔担心了。我好了,没事了。”
敬王将手抽出来,摸摸她的脑瓜子“这里是敬王府,这几天你就在这里好好养病,等病好了再回去。”
“可……”陆辛夷有些为难。
“怎么了?有什么事我去办。”
陆辛夷道“没什么事,就是担心桂姨。”
出来这么久,又要在这里养病。
“没事,那边我已经让人去打招呼了,你那几个生意都有人关照,不用担心,好好养病。”
如此这般,陆辛夷安心在敬王府养病。
后面陆辛夷还咳嗽起来,温太医又换了药方子。
往后每一日,温太医都会过来给她把脉。
陆辛夷也没像第一次那样唐突了“佳人”,每次都老老实实的,问什么说什么,不问坚决不说话。
如此这般又过了十日,陆辛夷的咳嗽总算是好了,精神也恢复的差不多了,终于离开敬王府回到了常乐坊的宅子里。
又在这边休养了两日。
这两日里京城也下了一场大雪,听说城南那边有不少贫民窟倒塌,死了不少人。
这日下午陆辛夷看着檐下的冰凌子犹豫要不要打呢,商陆过来说是樊楼那边传来消息,西市令范绰要见她。
“好,我明日去樊楼。”
这段时间她待在家里天天烤着火看着画本子吃着零嘴,确实很惬意,但还是要多活动,不然骨头都锈了。
第二日一行人出门前往樊楼。
中间的路面被清理出来了,两边还堆放着不少厚厚的一层雪。
半夏解释“是武侯那边带人连夜清理出来的。”
碰到一些阴面,地面结冰,马车就不好过。
陆辛夷决定下车,这里距离西市也不远了,走走也好,暖和暖和。
于是四人下车步行前往樊楼。
往日热闹的西市今日看着有些清冷,天太冷,没事没人愿意出门。
不少店铺门要么关着门,要么挂着厚厚的帘子,生怕冷风钻进来。
来到樊楼正是中午饭点的时候,平日里高朋满座的樊楼今天居然还有好几桌的空位置。
看到陆辛夷来,桂姨赶紧放下手里的笔快步走了出来。
先把她好好打量一遍后才拉着她的手进了柜台后面。
“病好了没有?”
“好了,不好我才不出来呢,我可惜命呢。”
桂姨打了她一下,抱怨道“敬王也真是的,给死人祭奠重要,但活人的身体才更重要,早知道这样我就该跟着一起去。”
桂姨不得了了,都敢埋怨起敬王了。
“这不没事了吗,你就放心吧。”
不放心也没办法,小东家能跟敬王走近,那自然是好的。
秦大人走了,她现在就指望靠着敬王给小东家找一门不错的婆家了。
“对了,范大人来了有一会儿了,我带你过去。”
说着带着陆辛夷往一楼最里面的包厢走去。
里面就只有范绰。
看到陆辛夷,范绰起身。
陆辛夷先给他见礼,范绰拱拱手“陆东家,坐。”
陆辛夷坐下没多久桂姨让人搬了个炭盆进来。
刚才范绰干坐这么久也冷的很,但都没有。
陆辛夷生病后确实感觉身体比之前要畏冷一些。
她也不客气,挪到火盆旁边烤着火后直接问“范大人有什么事只管说。”

第359章 雪灾
“我想请陆东家带头,给城南的灾民募捐。陆东家现在不仅是我们西市商户的代表人物,也是京城商户的代表,陆东家要是带头的话,其他商贾肯定也会愿意出手的。”
她问“城南灾情很严重吗?”
“那一场雪太大了,很多房舍都被雪压塌了,还有不少人被冻死。”
“其他商户没有捐款吗?”
“有,但不多。”范绰道“杯水车薪。”
“那朝廷没有什么政策吗?”
范绰叹口气,“陛下才成婚不多久,之前江南秋收又遭了灾,国库里拿不出太多钱来,朝廷现在的意思就是让我们东西两市多拿点钱出来。”
“不至于吧。”陆辛夷道“大胤这几年都没有战乱,怎么一次秋收遭了灾就把国库给搬空了?”
范绰叹气“户部一直是太后的人掌控着,陛下亲政后太后倒是把户部还给了陛下。
但国库里没有钱,陛下也没办法,总不能把户部官员都砍了吧。
哎,我们东西两市都归户部管,户部让我们拿钱,我们也没办法。”
她一直都没问敬王陛下跟摄政王以及太后的权力交接如何了。
或许是她骨子里就认为这是一场腥风血雨,不可能这么顺利的,不折腾点幺蛾子才不对劲呢。
“所以陛下现在亲政了吗?”
就听范绰道“亲政了,但朝廷里的那些官员大部分都是太后跟摄政王的人,陛下的话出不了六部,形同虚设。”
这话有点大逆不道了,但范绰说的也是事实。
他继续道“赈灾是个大事,摄政王的人现在想抢主持赈灾这件事,现在谁抢到赈灾这块肥肉,都会获得不少的名声。”
“所以不能让摄政王那边拿到,不然民生倒向他,陛下就更难了。”
范绰无奈“陛下肯定不愿意,都还在拉扯呢,可等他们拉扯出个结果又不知道有多少老百姓要饿死。”
“陆东家,我知道你是个心善的,手里也有点钱,所以我就厚着脸皮来找你了。”
陆辛夷没有被高帽子砸晕,“范大人跟我说的这些是陛下的意思吗?”
范绰道“陛下现在亲政,身边也需要能臣。我范绰也有点野心,想要替陛下解忧。
这是陛下亲政后遇到的第一件大事,民间已经有一些不好的留言在传,说陛下德不配位,所以天降大灾。”
“我想做事,但我手里没钱,所以只能借助你们的力量,我也实话实说,这次西市的商户要是能带头赈灾,朝廷肯定会对我另眼相看。”
“我范绰也想往上爬,爬的越高,我手里的权利才能越大,才能帮助更多人。”
这话陆辛夷也就听听,并不过心。
不过范绰有些话她也听进去了。
她道“实不相瞒,我手里的钱不多,不过我会想办法筹措的。你要多少?”
范绰“最少要二十万两,太少了解决不了事,当然了,越多越好。”
二十万……
陆辛夷心里一咯噔,户部连二十万两都拿不出来了吗?
她想了想“这么多钱我也拿不出来,我需要时间。”
“两天行吗?”范绰道“城南那边灾情刻不容缓。”
“城里的大户人家有赈灾吗?”
“这几天也多亏这些大户人家施粥,不然早就饿死一大批了。”
可这么多钱,她也不是孙悟空能吹个猴毛就能变出来。
“如果范大人愿意出面,只需要三天时间就差不多能筹措到,只是到时候这些钱能买到粮食吗?别有钱了买不到粮食,也是白搭。”
“这点陆东家放心。”范绰精神大振道“我已经跟西市几个大粮食商人说过了,他们承诺只要有钱,肯定愿意卖粮食的。”
“好,我先回去想一下办法,再商量一下,晚上给你答复。”
范绰起身“那就多谢陆东家了。”
“大人客气了。只要大人记住今日为民请命的话,别某一日身居高位后又将这些百姓踩在脚底下让他们成为你的踏脚石。”
“范某不敢,如果真有那一日,陆东家只管把今日的话传出来。”
陆辛夷没说话,站起身转身就走了。
范绰的话她只相信一半。
但不管怎么样,范绰有些话是真的。
此次雪灾,要真被摄政王那边利用好,陛下这一波锅是要背的。
要在再被逼着写什么“罪己诏”,那可就是一辈子的大耻辱了。
敬王没跟她说,肯定也是知道她的钱都给秦砚了。
事不宜迟,陆辛夷出来后问桂姨账面还有多少钱。
“之前的你都拿走了,现在差不多能拿出两千两。”
“对了,雪灾严重我们两个村子里的人没事吧。”
“没事,胡管事已经去看过了,之前囤够了过冬的粮食,房子又是新建的,扛得住。”
“好,这钱你先给我。”
桂姨没多问,将两千两的银票拿出来给了陆辛夷。
带着这笔钱,陆辛夷离开樊楼直奔花戏楼了。
许多时日没见隋妩跟胡班主,看到她,两人也有些意外。
陆辛夷也不寒暄,把两人喊到卖票的房间,问他们“你们听说城南遭灾的。”
“听说了。”隋妩道“其实不仅是城南,我们之前住的那一片不少的宅子也倒塌了。”
“哎。”胡班主叹口气“这老天爷也不知道想干什么。”
听隋妩这么说,陆辛夷觉得二十多万都不一定够。
她道“我想搞几天义演,这几天需要你们在外面唱戏,所得的钱财全部捐给城南那些受灾的百姓,你们愿意吗?”
“自然是愿意的。”隋妩道“东家只管说出个道道来,我们必定全力以赴。”
“对。”胡班主道“我们都愿意,能为那些早民做点事,我们心里也能舒服点。”
“好。”陆辛夷说完就道“那这样……”
三人商量好后两个班主就去找其他成员商议去了。
陆辛夷这边又找来徐管家,“这几天账面上有多少钱?”
“大概能拿出三千两来。”徐管家道“入冬后很多菜价格很贵,成本上升,这几天大雪,蔬菜的价格都快要比肉贵了。”

第360章 他不敢的
陆辛夷对他道“这三千两你拿着,明日我需要你带着这三千两去西市,什么时机你自己把握,我要你当着所有人的面把这三千两捐出去。”
徐掌柜闻言大惊“东家,这可是三千两啊。”
虽然他们火锅店生意不错,一天都有百三四百两的收入,但入冬后成本也在上升啊。
陆辛夷还是看得开的,她道“只要店在,我们就能继续挣钱,挣了钱不就是拿来花的么。给这些灾民花,那是攒了大功德,咱们下辈子都能投个好人家。”
徐掌柜只是个掌柜,听她这般说,自然得听她这个东家的了。
只是还是往敬王那递了个消息,他是怕东家被人骗了。
紧接着陆辛夷又让人马不停蹄的去小院找刘巧儿,让她明日把那些人的工具全部带着去樊楼,至于那些人的生意暂时不做,每天赔给他们一两银子。
天冷,这么大的雪,人很少,一天纯一两的收入已经算不错的了。
再就是多熬一些调味料,多做一些串儿,有多少做多少。
吩咐完这些后,陆辛夷对商陆道“我想去见四叔,又怕这样上门不好,你找人跟四叔说一声。”
商陆道“奴婢这就通知王爷。”
陆辛夷嗯了一声后,又想起之前当初跟她一起签字的那些商户。
她想范绰应该也找了他们。
当初成功将范绰推上西市令后,怕有人查,他们都没有再过频繁联络。
她倒是去找过两次顾二娘,可惜都没见着,所以后来众人私下也没怎么再联系了。
敬王来的很快。
见到陆辛夷的第一句话就是“这事你别掺和,要是需要的话本王早就跟你说了,轮不到那个范绰来跟你说这些。”
陆辛夷见他态度不对,先询问“中间还有别的什么我不知道的事吗?”
敬王知道她的性子,不说清楚她肯定不罢休的。
于是斟酌着道“这次城南雪灾,一半天灾,一半人祸,陛下刚亲政,就出了这么一件大事。”
“陛下要是能把这件事处理好,赢得民心,这事我那二哥是不愿意看见的。”
“所以这件事,只有摄政王那边的人领头才能办的好,不管谁去,困难重重,所以才让你不要插手。”
敬王说的很明白了,这事之所以闹这么大,一半是因为摄政王在推波助澜。
“可要是看着皇帝落败,那他的亲政不就是个笑话吗?”陆辛夷不解“那您呢,您可是坚定站陛下的啊。”
敬王有些光棍“反正我对皇位没意思,不管谁坐上去,都不会杀我,我依然是个富贵王爷。”
陆辛夷“摄政王本就势大,如果这次让他顺利的帮助了城南的百姓度过难关,百姓心里只知道摄政王不知道陛下,到时候陛下要怎么办?当个傀儡吗?傀儡又能当几年呢?到时候君不君,臣不臣,这是四叔您愿意看到的场面吗?”
陆辛夷这话是很大胆了。
敬王听她说出这些话,心里很是意外。
但他口气还是不太好“本王自然是知道的,但这跟你没关系,你不要插手。”
他跟秦砚多番操作,就是不想让太多人知道他们都在乎她。
他对陆辛夷的多番照料,都是打着崔允的旗号。
二哥是知道他跟崔允的关系的,所以他的关照并没有引起二哥对陆辛夷的过多关注。
但只要她插手这件事,那她必然会暴露在敬王跟前。
“四叔……”陆辛夷放软声音,“我不是插手,我就是出出主意。”
敬王瞪她“你的这一系列操作你说你就是出出主意?你当别人都是傻子呢?”
“可四叔……”陆辛夷看着生气的敬王“如果他赢了,我也是没好日子过的。”
敬王可以当闲散王爷,她不能啊。
到时候她的产业明喆郡王肯定全部要去,说不定还要把她给抢了去,到时候敬王还能保她吗?
那个明喆郡王一看就不是个好的。
一句话成功让敬王闭上了嘴。
“我们是一个阵营的,我们不能坐看他再次赢得民声,这个民声,该是陛下的。”
“户部之前是太后的,她把户部还给陛下,结果户部就是个空壳子,陛下要是能拿到钱,自然什么事都没有。”
“我认为只要是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太大的问题。四叔,我们要把事情控制在用钱就能解决的程度上,不能再让这件事发酵,扩大。”
“就算发酵,扩大,那也只能是对陛下有利的方向。”
“舆论得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上,被动挨打是不明智的,我们得适当的反击。”
陆辛夷一系列的话让敬王再一次对她的观感产生了改变。
之前一直就把她当成好友的女儿,有点小聪明跟小急智。
但现在听她这么说,才发现她很有点雄才伟略的感觉。
“你要是个小子就好了,你要是个小子,我必定让你在这朝堂纵横。”
“算了吧。”陆辛夷不给他面子“就您这个闲散王爷能让我如何纵横?在您的王府纵横吗?”
敬王被怼也不生气,他道“先说说你的办法。”
“很简单,制造舆论,先用戏文引起所有老百姓的悲悯心里,让老百姓们主动自发的捐款,而我们这些商户,是被老百姓的真心感动,跟着自发捐款。”
“就这么简单?”
“就这么简单。”陆辛夷道“后面也不用那些商户们直接拿钱出来捐,而是各种义卖,义演。”
“什么意思?”敬王没听懂后面的意思。
陆辛夷解答“就是卖吃的商户,卖给客人吃的钱全部捐献给城南的灾民,戏班子这种义演,观众的打赏以及票钱,全部捐献给灾民。
到时候肯定有那些不算宽裕的百姓的,想捐,太少,或者不舍得。
但花了十几二十文买了东西吃到肚子里或者看个热闹,这钱又能帮助灾民,我想很多老百姓应该都是愿意的。
而后不少客人感动,大手一挥,现场捐个一百两,二百两的,这种捐款都是不留姓名的。
这样的话,就算摄政王到时候要追究也找不到到底是谁捐了多少,他难道把全京城所有商户所有老百姓都抓起来吗?”
陆辛夷斩钉截铁“他不敢的。”

第361章 布局
看着敬王脸上露出几分意动的神情来,陆辛夷道“这个时候陛下最好也带头做点什么,比如捐点钱啊,或者去城南慰问一下那些受伤的百姓。
不要大张旗鼓,要低调,然后不经意被发现才更能让老百姓感动,更能让大家感恩。”
在现代大灾难的时候,领导们都亲临灾区,老百姓们都感动坏了。
放在古代也一样,甚至效果更好。
“最后需要陛下承诺在城南给这些善举的人立一块牌坊或者碑文什么的。”
“也不需要写谁谁谁的名字,直接写京城商户跟老百姓的总称就行,这点让那些文人头疼去,我就提供思路。反正怎么高大上怎么来。”
敬王已经听出了可操作性了,当下又问“高大上又是什么意思?”
“就是看起来很高端,很大气,很上档次,比如那个什么太子太保,听着就很高大上,但没什么实权。”
敬王瞪她一眼后点头“好,这件事我去操作,你不要露面。”
陆辛夷也乐的不用出去受冻“那行,我不露面,我写点剧本,让我的戏班子连夜排练,然后到时候上台演,要把城南百姓可怜无助跟凄惨都表达出来,这样那些大娘大婶大姐们才会心软才会带头捐款。”
“你的戏班子也不要第一个上。”敬王道“你写好了给我,我去找戏班子,到时候你们再跟着就行。”
陆辛夷点头“好啊,那我到时候就让我的戏班子给全京城的老百姓免费唱《白蛇传》,保证大家都能看。”
“那你损失可不小。”
陆辛夷还是那句话“钱可以再挣,但这件事的功德可不少,说不定等我死后因为生前积攒的各种功德还能让我下辈子投个好胎呢,得像四叔这样,成为公主或者大家小姐,从出生就躺赢了。”
敬王并没有反驳她这句话,而是道“你要是一个小子,四叔豁出去一切给你铺路。”
“明知道我是个丫头还说这话,哎呀四叔,时间紧急,你赶紧去忙吧,我也要去写话本子了。”
敬王忽然抬手揉了下她的头,又轻拍了一下“可惜了啊。”
“可惜什么?”陆辛夷不解问。
“可惜不是个小子。”
不等陆辛夷抗议敬王说完就走了。
陆辛夷又重新找来隋妩跟胡班主,把戏班子这块重新调整跟他们说了下。
“到时候主要演《白蛇传》跟《包公系列》,我回去就写,一个要引起老百姓对城南百姓生活凄苦的共鸣,二要写包公怒斩贪污赈灾款的贪官污吏。”
“隋班主你人多,第二个话本子就交给你了,胡班主,你们就晚上演皮影戏版的《白蛇传》,这几天大家会很辛苦,克服一下。”
“回头我会让人给你们送点对嗓子有利的药粉来,嗓子不舒服后冲泡喝就行。”
“知道了东家,等你的本子一出来,我们一定用最快的速度改出来。”
隋妩跟胡班主都是心中有爱的人,不然之前也不会去城南的慈幼院给他们演出了。
随即胡班主又问“那我们都去了,这边该如何?”
“到时候也张贴出售票的钱都捐款的消息,要是有人买,那就照常唱。隋班主这边的人要辛苦一些。”
“不辛苦的东家。”隋妩道。这几天这边要是继续唱,她就打算先给戏班子里的人分完后属于她的那一份她再捐献出去。
她的戏班子成员太辛苦,不能不给他们酬劳。
胡班主也说不辛苦,能做这样的事他们感觉很骄傲的。
陆辛夷现在也感觉血液里有什么东西在奔腾,让她迫不及待想要下笔。
“行,各自行动。”
说完陆辛夷又去找了徐掌柜“那三千两,你到时候多找几十个生面孔,,二十,五十,一百两这样小的,在关键时候将钱捐献出去。”
“不要一下子都捐,让他们分批,感觉需要有人带动的时候就去捐款就行。”
俗称的托儿。
捐款也要有托儿的,能起到带动作用。
“知道了东家,会安排好的。”
啰嗦完,陆辛夷也就没耽误功夫,让车夫回去,她要撸袖子写戏本了。
这样的戏本子对陆辛夷来说没有什么难度。
回到家就开始写,中途也就吃了个晚饭,洗漱后继续写。
商陆跟半夏将屋子里弄的热乎乎的,就怕她又生病。
天亮的时候,陆辛夷终于将第一个话本子写好了。
光写好还不行,还要隋妩那边改成戏剧版本的。
陆辛夷喊来商陆,将戏本子交给她“拿去送给四叔,跟他说,不要太深奥,就要直白点,尽量让人能听懂。”
要是唱什么都听不懂还怎么共情还怎么捐款?
商陆点头。
半夏端来一份小米粥以及燕窝,对她道“吃点赶紧睡会儿吧。”
陆辛夷也没客气,很快吃完,躺下的时候对半夏道“巳时喊我。”
说完没多久就睡了过去。
那头,敬王带着开封府的众人连夜开会,还把东西两市的市令都喊来了。
这件事不能关西市在做,东市也得做,这样陆辛夷这边就不会显得太突兀。
敬王将开封府重差役的事安排好,才对东西两市的市令道“你们按照本王的吩咐,在东西两市找个宽敞的地方搭建台子。”
东市市令夏有信闻言不耻下问“王爷,属下有不明白的地方,这搭建台子是为了做什么?”
“募捐。”敬王道“如今也只能朝那些商户下手了。”
说这话的时候敬王的神情很是狠厉,“这些商贾平日里大把钱挣着,现在需要他们了,一个个都当缩头乌龟了。”
东市那边的很多商户都跟摄政王府有牵涉,摄政王一句话,那些商户是一个铜板都不会捐的。
“可这……”夏有信道“这捐款也不能强逼……”
“为什么不能强逼?”敬王道“你只管把台子搭建起来,要搭牢固点,要是台子出了事唯你是问。”
“是。”夏有信也不多问了,反正要是逼急了,让大家意思意识捐一点就是了。
他们的钱要留着等世子爷出面的时候才能捐的。
本来摄政王府已经打算号召商户募捐了,但没想到被开封府抢先了一步,还已经布置下来了。
这样也好,等开封府铩羽而归后世子爷再出面,这样不用他们说,老百姓也能知道谁可靠谁无能了。

第362章 朕答应了
所以夏有信并没有把这件事当回事,但还是简单的写了张条子让人递到了摄政王府。
那边的回复也是让他只管照办就是,其他的静观其变。
范绰都不用敬王说太多就已经明白了。
等所有人走后,敬王警告范绰“不要有事就找她,你的官是她帮你你才得到的,如今你就是这样恩将仇报的?这其中的凶险你难道不知道?”
“堂堂男子汉解决不了的问题找她一个小女子就能办了,那是不是显得你这个市令很是无能?”
“要是不能干就爽快点说,本王相信有的是人愿意干。”
范绰被敬王一顿训一句话也不反驳,虽然很是惭愧但要是重来,他还是会如此选择。
“这是最后一次。”敬王警告道。
范绰垂手道“是,下官谨记。”
陆辛夷睡了六个小时起来后又开始写写写。
以前用电脑的时候是脑子跟不上手速,现在用手写,是手跟不上脑子。
有时候写着写着她就写成简体字了。
有些繁体字的笔画太多了,有的她还不会写。
这一刻忽然又怀念起秦大人来。
但这个念头也只是一闪而过,时间紧急,容不得她多想。
中午吃饭的时候陆辛夷就感觉自己的手腕很痛,握笔的手指都扁下去了。
毛笔不行了,得拿出她的鹅毛了,不然真来不及。
商陆已经回来了,陆辛夷问“城南如何了,民众伤亡有统计出来吗?”
商陆道“出事时候正好有开封府的巡街差役在那边巡逻,有房子倒塌后就赶紧疏散抢救了。所以被压死的不多。”
“但没了房屋,东西也没抢出来,很多人又冷又饿惊恐之下反倒死的比压死的多。”
陆辛夷看着眼前的饭菜,五菜一汤,很是丰盛。
她道“这几日没一顿一菜一汤就行了。”
她两辈子都不是什么富贵人家出生的,尤其是下乡那两年给她的震撼很大,还有袁爷爷的禾下乘凉梦。
现代那么好的环境都不能让所有人吃饱饭,更何况在这个科技落后的古代呢。
所以每一粒粮食都应该珍惜。
半夏应了一声。
吃好后陆辛夷又开始用鹅毛笔写第二个话本子。
她这边忙活的时候,其他人也在忙活着。
皇宫内,皇帝宋祯已经着急上火了。
从接到城南坍塌压死不少贫民到第二天在朝堂上的针锋相对,都让宋祯感觉到压力山大。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