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名单,幺爷就开始挑选了起来。
主要挑选的就是那些家境不好,拖家带口的什夫长。
什夫长作为军营里最低级的军官,只管十二人,同等于现代的班长。
但可不能小看这些人,这些人的凝聚力那是相当不错的,关系也错综复杂。
一入京郊大营,很多家就在周边的什夫长会把父母妻儿接到京城。
他们的俸禄也没比大头兵多多少,父母妻儿来了不但要租房子,还要一个人要养活一大家子,压力多大显而易见。
幺爷挑选了二十个这样的什夫长家属。
累计一共招募了五十一人。
剩下的四十九人都是在曾衔的介绍下来找幺爷的,都是禁军家属。
对此幺爷是很满意的,有了这些人的加入,他们这个盘子看似微不足道,但真要凝聚起来,也是一张大网。
这张大网平时不会有什么的,但要是出了什么事,关键时候说不定就能派上用场呢,有备无患,他也希望一直都用不上才好。
幺爷将这些情况写成信件交给前来收账的麦掌柜,等陆辛夷回复。
陆辛夷这边看完幺爷的信后,很是大大赞赏了一番。
她对桂姨道“别看我们认识幺爷的时候他是个乞丐,但从他这段时间干的事以及这个规划,可见幺爷年轻时候也是见多识广的。”
桂姨也拿过信看了看,而后道“确实。”
桂姨又赞赏道“这老东西还是有几把刷子的,当时小娘子没白帮他。”
“我帮他的时候也没想到他能回馈给我的是这般的惊喜,所以这人啊,做好事不求回报,但真等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你以前帮助的那些人,都会成为你的助力。”
桂姨深以为意。
陆辛夷这边回复幺爷的就是让他尽管去干,她这边全力支持。
得到回复后幺爷让大家早早来报名,把相应流程走完后就等着辣椒上市就行了。
拉拢归拉拢,但很多事也是要说清楚的。
比如从他们这里出去的辣酱,会当面尝给他们看,表明辣酱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那些串的各种菜,虽然不能当面尝,但幺爷在开封府备案了,如果真有人在串儿上动手脚,幺爷相信开封府不会坐视不管的。
所以要是有客人吃了东西出现一些身体问题,跟他们无关,请各加盟人自行负责,该报案报案,该赔偿赔偿。
大家虽然对这一点有些微词,但也知道加盟的人数多达上百,不可能管每一个人的。
毕竟人家只要串儿跟酱料的钱,也算是把利润都让了出来。串卖完了酱料还有的剩就可以卖他们自己串的串。
这么一算,利润就又要多一些。要是什么都管那就不是加盟了,直接买下人来干利润全归他们不好吗?
所以既然自己给自己做生意,想一点风险不承担,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这些人在商量一番后,也都签署了协议。
幺爷又让他们各自商量选好地盘,别因为抢地盘打起来。
真要闹出了不好的事情耽误他们的生意,一律取消加盟资格。
一应工作都准备好了,就等着辣椒大批量上市了。
九月头,京城众人就发现大街小巷里忽然就多了很多卖炸串的小摊贩。
这些人分布在京城各个坊间,流动性很强,他们不用置办铺子,选个不错的位置将摊子支棱开就可以做生意了。
第439章 杂交水稻丰收
这些摊位只要跟东西两市的诸京暑备案,诸京暑会发个牌子给他们,拿上诸京暑给的牌子就可以营业,到时候会有诸京暑的差役来收税。
一时间这些小摊贩生意火的不行,每个小摊子跟前都有人排队吃烤串。
油香混着着辣椒酱独有的霸道香气,硬控每个路过的路人。
素菜一文一串,荤菜两文到五文不等。
一般花个四五文尝尝味道也不是不可以,一尝就上了瘾,手里有点闲钱的,隔三差五就来消费个几文钱。
可别小瞧了这些小吃摊位,尤其是秋老虎后天热的人食欲不振,这些又麻又辣的小吃,很是开胃下饭。
好的时候一天能卖三四两的银子。
这可比他们给人做工挣的要多,而且还是自己家的生意,自然更加用心。
因为摊子的事,全家齐心协力,往日里多少有点摩擦的人家,因为这份生意,家庭关系倒是和睦了不少。
毕竟很多家庭关系不和谐,都是因为穷闹的,能吃饱喝足,谁没事干惹事啊?
至于更高层面的追求,对这些普通人来说,暂时考虑不到。
炸串摊子的生意好,自然就侵犯了其他人的一些利益,一开始还有人想搞破坏。
但得知这些都是文人、小吏或者禁军家属后,也没人敢使坏了,这些人虽然很不起眼,但对他们这些街溜子小混子来说,那也是他们惹不起的。
于是渐渐地,京城那边对辣椒酱的需求每日都在大增。
为了减轻刘巧儿的压力,陆辛夷在庄子上也建了一个作坊。
反正现在她也没什么事干了,就带着几个人开始熬制辣椒酱。
她购置了不少石磨,雇佣佃户们干活,将一些晒干的辣椒磨成粉末,然后她来熬制。
顺便还给火锅店那边熬制火锅底料。
之前没时间,如今有时间了,除了猪油跟牛油的,她还熬制了一些菌菇的。
为了路途顺利,她还招揽了二十名有点功夫的镖师,负责押送,往后就散在庄子上保护大家的安全。
渐渐地,整个庄子的上空每天都飘着呛人的辣椒味,一些鸟雀都不爱来了,味道太呛鸟了。
这倒是省了大家驱赶鸟雀的活儿了,不然每年玉米快要成熟的时候,都要驱赶这些鸟雀,一年被鸟雀糟蹋的庄稼也不老少的。
庄子上的土豆丰收了。
土豆在开花的时候,被陆辛夷下令将花全部打掉。
所以这一波收获的土豆,又大又圆的。
土豆一共种植了一百多亩,都是中等地,每一亩收获土豆平均下来有一千一二百斤。
这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毕竟土豆的种子一般,没有经过培育,也没有各种科技肥料,能有这收获,陆辛夷很满意了。
不像现代,土豆种子经过培育,再加上各种科技管理,一亩地能收五千甚至一万斤的土豆。
这一百多亩中等土地收获将近十几万斤的土豆,这对陆辛夷来说是个不错的好消息。
要是种麦子的话,一亩地也就两三百来斤,加一起也就两万多斤的麦子。
她叫来麦掌柜“将这些土豆送一部分给敬王府,再挑选大个的给幺爷送去,大力那边也送一些,我会写上如何做狼牙土豆跟炸土豆片。”
麦掌柜闻言就道“那不如再开个小铺子?”
那一百个加盟摊位让麦掌柜也见识到了什么叫日进斗金。
要是再开铺子的话……
“再开倒是没必要。”陆辛夷道“现在这样就不错,暂时低调一些吧,当幺爷把这些土豆卖给他们就行。”
自从炸串摊火了后,很多人打听着去找幺爷想入伙,都被幺爷给拒绝了。
只说今年的辣酱只能供应一百人的,多了没有,要加盟等明年看看。
又跟来提货的人说让他们不要介绍人来了,辣酱不够,要是答应新人加入,就要停了其他人的生意。
这么一说谁还愿意介绍?所以后面的人再打听,一个个都守口如瓶。
“对了,音娘那边也送点,让她做成薯片,我会把制作的办法都写好,你只管交给他们就行。”
阿柴本来要跟着她,但那个铺子生意不错,陆辛夷就让他管着外面的一应事宜,音娘只负责制作。
可惜之前忘记种植一些番茄了,不然可以熬番茄酱。
嗯,明年就种。
明年山上再养殖一批鸡,到时候试着看能不能弄出炸鸡套餐来。
土豆的加入,让本就生意红火的小摊位生意更好了。
从幺爷这边买的土豆不算便宜,要五文一斤,一斤七八个。
但一个土豆就能给他们挣三四文,从土豆变成串儿,利润翻五倍。
这些土豆陆辛夷也没全部卖掉,让佃户每家都留个三百多斤,挖地窖储藏。
地窖只要保持干净,不见光,这些土豆就能保持到明年也不会发芽。
但开春后就不行了,土豆也有它自己的规则。
陆辛夷自己也储藏了上万斤,以防万一。
土豆挖出来,地稍作休养就要开始种植冬小麦跟油菜了。
庄子里又忙了起来。
为了犒劳大家,陆辛夷买了两头猪杀了,她自己散养的猪还不不大。
这天所有人包括佃户,人人都能分几块,可把佃户们高兴坏了。
种完小麦,玉米也要收了。
于是所有人又开始忙着收玉米。
陆辛夷又让麦掌柜送了一批玉米给大力他们,玉米也是可以烤着吃的。
烤玉米也很好吃。
收完玉米的地,一些杆子都烧了成为肥料,而后开始种油菜。
大家都在等,等老天爷下一场雨再种植,这样就会少了浇水这一环节。
等到十月上旬,一场雨终于来了,一起来的还有冷空气。
等油菜全部种下去后,那一百多亩水稻可以收割了。
陆辛夷特意盯着那十亩杂交过的水稻,每割完一亩立刻让人称重,都来不及等晒干了。
湿漉漉的稻谷将稻草去掉后称重,一亩有四百七十多斤。
经验老道的佃户立刻就惊喜的道“县主,这可不得了啊,一般百来斤晒干会少十到十五斤。那这四百七十斤,最多少七十斤,最少少五十来斤。那这一亩晒干最少也有四百斤,是妥妥的高产啊。”
一亩多一百多斤,那要是那一百亩都杂交一下,那不得多一万多斤啊。
光想想众人都高兴的不行。
但为了数据的公平性,陆辛夷也让人割了其他田地的稻子,也是一样,打下来去掉稻草就称重。
连续称了十来亩稻田,每亩差不多三百四左右,晒干后三百左右,跟大家估算的数据差不多。
“明年这些稻田都按照县主说的那样种。”几个庄头迫不及待的表示了自己的意愿。
以后再也不会在县主面前说自己会种田种地了。
就比如之前的土豆,他们也种过,毕竟这东西产量高。
但他们自己种,也就一亩地千把斤不得了。但县主就能种出小两千斤来,差不多翻一倍了。
陆辛夷也很高兴,打算把这个消息写信告诉秦砚。
江南东西两路种植水稻较多,小麦比较少。要是能把这个办法普及出去,大家一亩哪怕多收二三十斤,那也是一笔很大的数字了。
“好。”陆辛夷道“今年是个丰收年,明年我们再接再厉,等水稻全部收割完,我们再吃一顿好的。”
“好。”众人欢呼。
水稻没有佃出去,都是庄子上的人自己种,但陆辛夷还是雇佣了一些人一起来收割。
等水稻全部晒干入仓后,已经是十一月了,早晚都有霜了。
陆辛夷又买了三头猪,每个佃户家里根据人多人少,分一斤到一斤半。
可把佃户们高兴坏了,以前王爷虽然不多收他们的税,但也没有分过他们东西。
县主心善,他们都知道县主这个封号,就是因为去年京城雪灾捐钱得来的。
一时间周边的庄子就没有人说县主不好,都是各种夸。
平日里得了点好东西,也会给陆辛夷送来。
陆辛夷从不白要,久而久之,大家也不好意思送了。因为县主给的钱远远超过东西本身的价格。
到了十月十九这天,不用管家交代,陆辛夷就提前一天上了白云寺,给崔少保做水陆道场,同时也给陆羽绮做了一场。
陆羽绮的忌日在年底哪几天,到时候肯定不得时间来的,索性就一起给做了。
做完法事下山后,陆辛夷的心情还沉闷了几天。
如今早晚的气候已经很冷了,正好这几天田地都在集中施肥,除了各种油菜渣外,就是各种人、跟动物粪便了。
发酵后的粪便臭的人食欲下降,这几天庄子上到处都是臭味,久久不散。
桂姨就道“小娘子,要不我们去京城住几天?”
陆辛夷一想也可以,毕竟大事都已经忙好了,剩下就是辣椒的采摘了,待在这里也没多大意义。
于是她叫来庄子上的管事,交代了辣椒的采摘。
“这几天太阳大,就都收了吧,那些青也都采摘下来,辣椒杆子跟一些草就地焚烧,能杀死地里的虫卵。”
“知道了县主。”管事道“之前卖辣椒的商户有来问询,想收购我们的辣椒。”
“今年就算了。”陆辛夷道“明年再说。到时候我会适当售卖一些辣椒种子的。”
管事闻言也没再说什么。
当天陆辛夷等人就收拾了下后坐马车去了京城。
回到县主府反倒有些不适应了。
她们一回来,张全家的就道“县主您可算回来了,这段时间不少夫人送来拜帖,我也不知道您什么时候回来,实在不知道要如何答复。”
之前就收到过拜帖,本来说要在家里办一场宴,但因为那时候时间紧,天气又热,实在是没什么办宴的心思,就每家送了一份礼物算是认识了。
如今这天气,倒是可以办一场了。
不过她没办过,所以喊来商陆跟半夏,交给她们来操办。
两人立刻道“县主放下心,我们俩一定会办好的。”
“你们俩办事我自然放心。”
这事交给了两个丫鬟,陆辛夷又找来曾衔跟紫裳。
陆辛夷看着曾衔道“我有个想法,早就想说了,但因为事情太多,一直没时间,如今空闲了下来,说于你听,你是内行人,听听看我这么安排合不合理,有没有益处。”
曾衔立刻拱手“县主只管说。”
曾衔等八人现在对陆辛夷的话那是言听计从。
不但是因为相处这段时间他们了解到了陆辛夷的为人,也因为他们各自的家庭在陆辛夷的帮助下,日子都好过了不少。
之前西瓜跟辣椒上市的时候,陆辛夷还给他们每人送了两个西瓜五斤辣椒,说是福利。
现在除了他们的俸禄外,家里每个月都有二到五两不等的收入,这笔钱,足够让他们各自的家庭把日子过的和和美美了。
“我想将你们八个人拆成两个小队,这样以后你们不用都跟着我,每次一个队跟着出门就行。”
“你们之前说的每个人的优点,我都有统计,我想将你们打造成一个有远攻,能进战,有人抗伤以及受伤了还能得到及时治疗的小队。”
曾衔闻言先是皱眉,继而道“要是真能像县主说的那样自然是没有问题的,但……”
“你只管说。”陆辛夷道。
“但这过于幻想了,”曾衔直接道“想要组建这样的队伍,一来花费不少钱,二来还需要十足的默契。”
“默契这个可以慢慢培养,多练总能有的,至于钱,我不担心,这钱是花在刀刃上的,也必须得花。”
“县主要是这么说的话,那自然是没问题的,王爷身边也有这样的精英小队,他们能以一当十。”
“那你们呢?”陆辛夷问。
“我们只能算是二流的。”曾衔也不怕贬低自己“但那些人都是王爷身边的死士,是从小培养出来的。默契十足,杀伤力自然也惊人。”
“咱们没那么多时间,那就取巧,我今晚写下具体的,明日你们看看我们再讨论,需要买什么东西只管说,你们县主我现在不差钱。”
光西瓜辣椒就让她爆赚十五万两,后期的辣椒酱以及土豆,这些零零散散又进账一万多两。
荣和县主现在又是一个富婆了,比之前还富的富婆。
第二日,陆辛夷把自己琢磨了一晚上的“计划”交给曾衔看。
自从敬王上次问她简体字后,她也开始上心了,每次写字都要认真检查,有不确定的时候,还得翻书看看,翻不到就问商陆认不认识,商陆跟半夏她们要是认识,那就应该是对的。
陆辛夷所谓的计划,其实就是上辈子玩游戏的组队概念。
上学的时候玩网游端游,都是要有远程,近战,或者战士,法师,道士,奶妈这些组合一起下副本大BOSS才最快最顺利。
有时候配合默契,副本出来大家的血槽都是满的。
所以曾衔看完了她的计划后,也给了个很中肯的认可。
“县主这个想法确实不错,要是相互之间配合得当的话,杀伤力都能翻倍。”
他们对战的时候,虽然也有配合,但这种配合跟县主说的这种配合是不一样的。
按照县主的法子,哪怕战力差一点的,也能打出奇效。
见曾衔认可,陆辛夷很是高兴,随即又道“这最少得要十个,但你们目前只有八个,我想办法再给你们找两个来。”
她随即看向紫裳,笑道“紫裳,你师门还有厉害的高手吗,跟你一样的也信,月俸好说,要是同时会点医或者毒的,那就更好了,多来几个也是没问题的。”
其他人也看向紫裳,尤其是曾衔他们,对于江湖那些游侠,好坏参半。
有的人一身功夫行侠仗义,有人一身功夫却恶事做尽。
“我写信回去问问我师傅。”紫裳道,她也觉得跟着县主很好,活儿不多,吃的不错,还没那么多规矩,跟她在师门的时候差不多自由自在的。
师父老说养不起她那些师兄师姐们,可以来县主这里谋一份差事呢。
“行,我等着你回复,多来几个也没事,我养得起。”
高手自然越多越好了。
陆辛夷说完又对曾衔道“你们这盔甲看着有点薄了,你有没有什么办法给你们这盔甲弄得更结实一点但又不违规制。还有武器,能弄到最好的咱就要最好的,县主我现在不差钱。”
曾衔笑道“那我这几天就找找关系打听下。”
“行,到时候要多少钱你直接说,但也不能狮子大开口啊,哈哈哈。”
众人也都跟着哈哈大笑起来。
说完这事,紧接着商陆跟半夏就把宴席的流程以及菜单拿出来跟她一一讲解。
陆辛夷听着频频点头。
最后道“行,那就按照你们说的,三日后宴客,请帖你们帮我写吧,我那字在家写写就行了,就不出去丢人了。”
两个人好笑的点头答应了,根据那些送来的拜帖一一写请帖,再交给管家张全,让他发出去。
难得悠闲几天,陆辛夷打算再写个话本子,听说花戏楼那边的生意没以前好了,新上的几个故事都不太燃的起来。
啧,想写《西游记》了,就算只写到大圣拜师学艺回花果山带着一群猴儿们逍遥三界就结束,那也不是几个回合就能写完的。
但想要让花戏楼像之前那样轰动全城,也就只有《西游记》能有这个魅力了。
最后陆辛夷还是打算写《西游记》,回头得让四叔给自己点稿费。
这么想着,陆辛夷拿出之前蔡徐慧给的纸,根据脑子里的记忆来写,不一样也没有办法,大致意思说明白了就行,有些地方改动了自己再给圆回来就是了。
刚写没多久,就听到商陆的脚步声,很是匆匆。
“县主,丹阳郡主来访。”
陆辛夷赶紧放下笔,什么话都来不及说,就看到丹阳一身男装走了进来。
看到陆辛夷她就抱怨上了“你怎么一去庄子就不回来了啊。啧,怎么又黑了,你这样哪里有个县主的样子啊。”
陆辛夷笑道“庄子上事情多,我得安排,再说之前天气热,庄子上比京城凉快,而且我这个半路被封的县主哪能一下子就有县主气度?不像郡主的气度是从小培养的,我就是东施效颦也模仿不来啊。”
丹阳笑着坐下,“其实你这样也挺好的,有时候挺羡慕你的。”
陆辛夷给她倒茶,“郡主这话说的,你要真羡慕我,明年跟我去庄子上,天天有干完的活儿,处理不完的事,看你还羡不羡慕。”
丹阳“你樊楼跟花戏楼火锅店那么能挣钱就这么给四叔了,结果你跑去种地,活该累你。”
“不是给。”陆辛夷道“是卖给了四叔,我之前手里没那么多钱,四叔得知捐钱多能得个县主封号,就帮我垫付了很多,我也没钱还他,就把名下的产业都给他了。
就这还不够呢,所以我又去四叔的庄子上帮他干活,争取早点把欠四叔的钱还他。”
“那庄子不是你的吗?”丹阳问。
“那是四叔的庄子,我哪里有钱买那么大的庄子啊。”之前她确实想过户到自己的名下,但后来一想又怕被人惦记,最后就没去了,反正四叔不会少她的钱的。
现在她名下一间铺子都没有,只有那二十来亩的地。
“那我怎么听说那庄子四叔给了你。”
“谁说的,那我可要谢谢他了,四叔为了方便我管理庄子才跟佃户们说我是新东家的,那庄子真是四叔的,不信你可以去查查。”
“我查这个干什么。”丹阳不在乎的道“那你这样可太亏了,一年好几万,几年下来就不得了了。”
“没办法,谁让我是个官迷,就想要这个县主头衔呢。”陆辛夷一点也不隐瞒“我出身低微,要是没有县主这个头衔,是守不住那些钱的。”
说完又自我调侃“就算以后招赘,也招不到一个贵公子。”
丹阳终于笑了,“现在你是县主,又被崔家记在了名下,好歹也是清河崔氏的人了,你还招赘啊?”
“招啊。”陆辛夷道“不然我这个县主府不就成了别人家的了?我得留给我的孩儿。
我得努力打拼,这样他们就能像郡主您这样,从出生开始就不愁吃喝,不担心那些俗世问题,只需要提高他们的内在就行了。”
“忽然好羡慕你的下一代是怎么回事。”
“哈哈哈……”陆辛夷笑道“别人还羡慕郡主您的下一代呢,您是郡主,未来夫婿最少也得是侯府、国公府的世子嫡子,或者大将军府的少将军,未来你们的孩子,那可是跺一跺脚京城都要颤抖几下的。”
丹阳“我才不要嫁给那些纨绔呢。”
第442章 郡主看上秦大人了?
丹阳看着陆辛夷,打量着她,陆辛夷冲她笑“你这么看我干什么?”
“我在想什么样的男人才能入你的眼?”
陆辛夷笑“愿意入赘的男人都能入我的眼。”
丹阳闻言没说话。
陆辛夷就顺着她的话问“那郡主呢,郡主想找个什么样的?”
丹阳想了想道“想找真正有才华,家境虽然一般但凭着他自己的努力,也在朝堂站稳了脚跟的。”
陆辛夷都还来不及多想,忽然就听丹阳问“那你觉得秦砚这个人怎么样?”
陆辛夷脸上的笑意不变,但心里却咯噔一下,她笑着反问“郡主看上秦大人了?”
“我父王有这个意思。”丹阳有些郁闷地道。
陆辛夷收起笑意,问“你跟秦大人差了不少岁吧?”
“十三岁。”丹阳郁闷地道。
陆辛夷随口就道“这确实差的有点多,秦大人要是小时候混账一点,都能生出你这么大的女儿了,以后你才三十正当年,他已经垂垂老矣,说不定脸上都是老年斑,身上都有老人味了。”
丹阳本来还有些浮动的心被她这么一说顿觉乏味,面上的厌恶一闪而过。
她噘着嘴,很是不开心。
陆辛夷继续道“而且他还差点成为荣喜的未婚夫,最重要的是荣喜还逃婚了。那就是荣喜看不上秦大人。她看不上的人现在又要跟你议亲。你不怕别人说你捡荣喜不要的啊?好歹你也是郡主,荣喜只是个县主呢。”
“京城那些贵妇们,说起来各个家世不错贤惠温婉,但那嘴巴毒起来,也是一个个不论多让的,只怕到时候郡主要被人说闲话了。”
丹阳动摇的心这下彻底死了,摇不动了。
“你说得可太对了。”丹阳郁闷“可是现在也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了。”
“怎么会没有呢?”陆辛夷不解“朝中那些家世不错,长的不错的世家公子还是有不少的吧。”
丹阳道“还不是因为我年纪小,那些跟我同龄的人,要么太丑了,长的还过得去的,就算家世不错,但一直靠着家里混混吃等死也太没出息了。
那些家境不错长得不错也有责任心的,很多都成婚了,这算来算去的,也就秦砚了。”
她仿佛是自己劝自己似的“虽然比我大十来岁,但他家世清白,身边也没有那些莺莺燕燕,最重要的是他现在是四品大官,他才二十七岁,就已经是四品了,未来封侯拜相,也不是不可能。”
丹阳说的都对,所以陆辛夷无话反驳。
于是就道“听郡主这么一说,这秦大人确实是个不错的夫婿人选。”
“是吧。”丹阳打量着她的神情,见她说的很是诚心,不似做假,随即又噘嘴“他要是没跟荣喜议亲就好了。”
陆辛夷大概知道摄政王为什么要把丹阳许配给秦砚,无外乎秦砚现在是江南西路转运使,又靠近他荆州的封地,要是拉拢了秦砚,那他如虎添翼。
但摄政王难道不知道秦砚是跟陛下、敬王站一边的吗?想用美人计?他应该明白秦砚不会中计的啊?
所以丹阳跟自己说这些的目的是什么?
是故意说给自己听的?他发现什么了?
还是她是被蒙蔽纯属来跟自己诉苦的?
这些陆辛夷都无法判断。
想了想陆辛夷问“秦大人那边怎么说?不过男人都喜欢找比自己小的,你又是郡主,秦大人应该是愿意的吧。
荣喜县主逃婚或许就是因为你跟秦大人才是一对,他这么一把年纪没成亲,说不定就是月老让他等你呢?”
“你真的这么认为啊?”丹阳问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