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红尘滚滚by碎碎念的猫
碎碎念的猫  发于:2025年03月17日

关灯
护眼

昨天的豆子泡了十一个小时左右,中间青璃换了一次水,现在豆子已经吸饱了水分。
没有那种露孔的盆,青璃干脆找了一个笼屉,在笼屉上铺了一层纱布。
将泡好的黄豆均匀撒在笼屉内,而后用一块湿布盖住黄豆,将笼屉放在阴凉通风避光的地方,而后让黄豆上覆盖的纱布保持湿润。
发豆芽必须避光,否则豆芽会发绿口感不好,因此青璃将笼屉放到了厨房的角落里。
简单吃了吃饭,大家都对豆浆充满着新奇,因此村里面空气里都飘着豆浆味,每家都在忙碌点卤的事。
村长承诺,用豆浆做出的其他吃食,做出什么可以自己卖,不用分享给其他人,当然如果需要合伙贩卖自行商议,不过有一条,不要想着偷窃他人的秘方,不然别怪他不客气!
偷配方倒是不至于,不过丑话还是要说在前头,以防有的人脑子一热动歪念头。
就这么的,除了青璃每天下地除草、松土,回来看着她发的豆芽,其他人在下田回家后都忙着尝试用豆浆做各种吃食。
几天以后,除了青璃的豆芽因为没注意水多了而失败,还真让他们搞出了几个东西来!
青璃看着眼前好几种密度不一、软硬不一的豆腐,有些感叹,果然有了动力啥都能搞出来。
那有一个软滑如果冻的,应该是豆腐脑的雏形,那个细嫩还有型的像是嫩豆腐,那个有孔洞看着老的是老豆腐……
中间还夹杂着各种因为配料含量不一样而出来的各种程度豆制品,整体来说是成功的。
“这种硬的,我觉得可以当个炒菜,炒之前煎一煎肯定好吃。”
“软的也不错,软而不散,炖汤应该很好喝!”
“这么……我在书里有看到,可以浇点汁水直接吃,你们觉得怎么样?”
看着找她给意见的几个人,青璃试探性的问了问。
“嗯……行!我们也是这样想的,这豆浆卖不了多少天,没什么技术,接下来可以卖这些豆制品。”
“璃丫头,我们几个家伙准备村子里就靠卖豆子做的东西了,回头看看还能不能研制出什么来,你有什么好想法可以跟叔公说!”
村长看着青璃简直像看个宝贝疙瘩,璃丫头啥都懂,比村里那些空有童生的名头结果只能简单读书认字的好太多。
“嗯嗯,回头我再翻翻别的书,有什么类似的东西再找您。”
青璃笑了笑道。
就这么,青璃重新开始发豆芽,村里人则开始有安排有计划的做豆腐、做豆脑等等。
做出来各种豆制品都会给青璃送一份,所以她这小半个月见到了各种奇怪形状和质感的豆制品,青璃也不知道该怎么称呼那些东西。
最后在各种实验下,还是老豆腐、嫩豆腐和豆腐脑和豆渣饼成功脱颖而出,开始贩卖。
青璃的豆芽也终于成功,分享给了其他人。
而豆芽也被加入贩卖行列,一时间村里的豆子在被快速消耗,估计很快就需要去购买了。
随着做豆腐的手艺和日渐完善,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烹饪手法,豆浆的制作方法在半个多月后流传了出去,不过村里也没放在心上,大家都重心都移到了豆制品上。
时间在忙碌中过得特别快,转眼间到了月底,衙门开始来征人服徭役。
每家都调了一个人,没法去的就交钱,青璃交了钱替代徭役,而后在家腌制腐乳。

徭役只有一个月,月底就会结束,这是往常的惯例。
“三婶,这是新发的豆芽,有些多了,给您拿点。”
“我下午打算磨点豆子,要再借用一下磨盘。”
青璃端了一大盆豆芽到了隔壁,就看到刘氏正抱着个一岁多的孩子在晒太阳。
“哎呀,你要用直接过来就行了,不用给东西,快拿回去!”
刘氏抱着孩子从凳子上起身,摆了摆手拒绝。
张燕因为接了秀活儿,所以除了吃饭其他时间都在村里的婶娘家一起做活儿。
代志峰去卖豆腐了,所以家里只有刘氏在。
“这不是做多了嘛!我一个人也吃不完,给您拿点来,我放灶台上的盆里了啊。”
青璃笑了笑,绕过推让的刘氏将豆芽倒进木盆里。
礼尚往来,才能保持长久的良好关系,若是一直索取而不付出,即便是关系再亲近也终有消磨殆尽的一天。
“哎呀,你这孩子,真是的,都是自家人想用什么直接说一声就行,下次可不许这样了!”
刘氏好笑道,而后想到青璃独身又有些可惜,忍不住又说了句:“璃丫头,婶子有个远房侄子,人品样貌都不错,知冷知热的,你要不要考虑考虑。”
她可是十分喜欢璃丫头,这么知情识趣还能干的孩子,打着灯笼也难找啊!
这要是娶回去,那可是几辈子的福气!
“呵呵,劳烦婶子挂念,我还是之前的想法……我再回去端一下豆子。”
听见刘氏的话,青璃笑着婉拒,转身快步回去。
前两天四婶夏氏也提了一嘴,被青璃推了。
即便她已经声明了,但是过了这么久,她们以为青璃会有所改变,就偶尔试探问问。
都是好意,而且也不多言,就提一两句,青璃就左耳进右耳出,笑笑应付,见她这样委婉拒绝,其他人也不再多说什么,现在有了各种豆腐营生,每家都很忙,渐渐就没将注意力放在青璃身上了。
一上午,青璃磨了有十多斤的豆腐,她准备尝试多尝试几种口味。
磨浆、点卤、挤压等等一系列流程走完,就获得了两大块的老豆腐。
取一部分豆腐切成三公分左右的小块,而后放上蒸屉开水大火蒸五分钟左右。
取出来晾干,蒸一下可以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最后将豆腐盖上盖子放在温暖处等待它的转化。
一份处理完,青璃又分别做了几份,其中有放到外面晾晒的,有的覆盖上稻草放在潮湿通风的阴凉处。
做完这些,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和空气中的菌落,青璃简单吃了饭就继续下地除草。
已经入秋,天气也凉了不少。
田地里,种下的麦子已经开始出苗,在除草时,又松了松土。
时间就这么一点点过去,古代没什么娱乐项目,闲暇时青璃还会去帮着其他人优化一下豆腐的配方以及豆制品美食的制作。
在做出豆腐脑的婶娘那,青璃还提了一句由豆腐脑做百叶的法子,假装是灵机一动。
其实也很简单,大概流程就只要将豆腐脑浇进方形模具里,浇一层就盖上一层布,而后继续浇,一层层直到浇满模具,再用压豆腐一样的法子将水压干,而后取出来。
听完青璃的建议,他们很快就付诸了实践,虽然刚开始不太成功,但是很快就摸索出了法子,然后就发现这种成品不但方便携带而且烹饪方法更多!
村里人在售卖豆制品之余沉迷研究各种吃法和做法,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代家村的各种豆制品在村镇内流行开来,同时也拉动了黄豆的价钱和需求。
“三婶,来尝一下新出的腐乳。”
青璃端了一碟豆腐到了隔壁,盘子内放了五块小小方方的东西,正在吃午饭的几人一时没认出来。
“霍,好臭啊,这是什么东西?!”
代远在青璃进门时就闻到一股怪味,立马从饭桌前跳起来。
将腐乳放到几人面前,青璃一一介绍:“这些都是豆腐腌制的,这是红油腐乳,这是青方腐乳,这个是毛豆腐煎制,那个是五香白腐乳,这个是甜辣的。”
“有臭味的是青方腐乳,闻着臭吃着香,你们试试。”
在端过来之前,青璃招呼路过的代芳芳也端了一份给村长。
“这看起来很奇怪啊,不过这红油的看起来不错。”
“这都是发霉了吧?能吃吗?!”
代远好奇的靠近,指着青方腐乳。
“这是我做了好久才成功的,能吃,放心好了!”
“三叔,你试试?”
指着青方腐乳,青璃笑了笑。眼睛弯成了月牙状。
“咳,那我试试。”
见青璃提到他,代志峰咳嗽了一声,将筷子伸向腐乳。
“三叔,这个是下饭菜,夹一点就可以。”
看见代志峰一筷子就要夹走一整块,青璃出声提醒。
“哦哦。”
代志峰改成夹住腐乳一角,黄豆粒大小。
小心翼翼放进嘴巴,轻轻一抿,腐乳就在口中化开,果不其然一股带着臭味的奇妙味道在口腔内炸开。
口感松软细腻,除了臭味还有一种鲜美之气。
代志峰瞬间就喜欢上这种口感和滋味的腐乳,眼中爆出一阵光亮。
“不错不错,余味绵长。”
“我试试别的。”
代志峰又尝了尝其他的,风味也都独特,不过甜辣的他不太喜欢,不是不好吃,只是他不好这口。
其他人见代志峰都说好吃,也不再犹豫,每人都夹了一点尝试。
“噫,这个味道太怪了,我受不了。”
“这个还不错!”
代远嫌弃的指着青方,而后又开心点指着白方。
刘氏两人则更偏爱甜辣的,相同的,她们也不喜欢青方,都觉得味道奇怪而且臭。
引得代志峰吹胡子瞪眼,觉得他们不懂得品尝美味,极力夸赞青方好吃。
见此状况,青璃也心里有数,随后袖子一挥不带走一片云彩就走了。
剩下本来还其乐融融吃饭的一家人在为自己喜欢的口味而别人不喜欢进行据理力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好,对其他的嗤之以鼻。
由各种口味腐乳引发的战争也出现在村长家,在村长家喝酒的族老们在尝过后也加入了辩论行列。
青璃每种风味都有一整坛,在一下午就分完了,几乎每家都尝到了腐乳。
即将进入冬季,也是做腐乳的最佳季节,保存时间也更久,在与村长商议过后,青璃将腐乳的配方拿了出来,那是她在一众配方里做出来最成功的那一份。
配方交给村长后,青璃就不管了,反正村长会处置妥帖,而这次配方青璃只拿了五两银子,村长其实塞了不止这些。
立冬前,气温已经低到七度左右,青璃能很明显感觉到温度下降。
这天早上,青璃蹲在田间抓了一把两公分左右深的土壤,松开手,土壤松松地落下,湿度很低。
“该封冻水了啊。”
感受着土壤的湿度和天气,青璃自言自语道。
站起身,看见了在松土的代阳。
“阳堂哥,该浇水了,今年要早一点。”
青璃离着五十多米喊了一句。
“啊?哦!是差不多该浇了!”
代阳茫然了一瞬而后反应过来,今年温度降得快,浇水的时间也要提前了。

村子附近没有河,只能从井里取水。
封冻水是入冬前必做的事情,可以有效降低发生冻害以及杀死虫卵,减少明年开春后虫害发生的机会。
“璃丫头,准备浇封冻水了吗?”
夏氏也从地里回来,就看见青璃担着两桶水。
“嗯,我看温度差不多了,四婶,你们也快弄吧!”
青璃高声回了一句。
最近大家都在制作各种腐乳和豆制品,不知不觉就到了封冻水的时候。
“哎,这每天忙忙碌碌都快忘了,这就回去准备!”
夏氏笑容灿烂道。
现在,他们代家村都被称为豆腐村了,各种豆制品在周围乡镇风靡,甚至都传到了县里,供不应求。
大家的收入都在往上涨,虽然累了些,但是看到每天进账的钱,再累也不觉得累了。
等明年开春,村子里的孩子就都能送去学堂,若是能有天赋的再考个官就更好了。
青璃担着水从地头开始慢慢浇入田里,看着水漫进土壤后被吸收。
从早上九点多一直忙到下午五点,来来回回跑了无数趟,终于将整片地都浇了个遍。
舒展了一下酸痛的身体,青璃想着回头要不找村长商议一下,在田地附近挖一下蓄水和排水的沟渠,这样种田也轻松些。
以前是没钱搞,大家都在努力赚钱养家糊口,现在开始赚钱了,明年族里的公账上肯定有不少余额,应该也够挖沟渠的费用。
接下来田地里就没有什么需要做的了,青璃开始准备过冬计划。
她准备将村里的孩子都聚在一起补个课,学习不要等明年再送去学堂,反正冬天也去不了哪儿,不如在家里学习!
青璃将自己的学习计划跟村长申请了一下,在两天后得到了批准,对于她男女不限想全教的想法,在一阵讨论后也同意了。
主要是青璃做了个让人难望其项背的表率,这女儿一点也不比男孩差,知道东西多了,以后出嫁也是个本事!
本身村长就盼着族里能多出几个识文断字的,而且青璃的学问和人品大家有目共睹,又对村里有恩,反对的人很少,即便对她女子身份有些犹豫,但是想想只是开蒙教些基础写字,也没什么影响,就把反对咽下去了。
以女子为师还闻所未闻,说出去反而会惹人耻笑,所以青璃没有大张旗鼓的想办什么学院。
这是时代的弊端,若不坐上高位无法改变,即便坐上了也不是她一个人就能完全扭转,但是在封闭的村庄里教教宗族的孩子,还是可以的。
待这些孩子成长起来,没准会有些改变吧。
等田地里的农活儿都忙完,青璃的小课堂也开课了,至于村里其他人,今年的冬天显然不复往日清闲。
所有人都在制作腐乳和豆制品,忙的脚不沾地,也没人去看青璃教的怎么样,在他们看来,能把自家调皮捣蛋的孩子送出去,有个地方看着就可以了。
每天早上六点到下午六点,村里上到十岁下到四岁,十三个孩子都在青璃这,路过还能听见朗朗读书声。
将西屋收拾出来,摆上桌子用来当教室,屋子刚好能装下所有人,有些挤却很暖和。
青璃采取混合教学的方式,将他们放在一起,按照自身的知识程度划分开,分区域教授不同的东西,当然,在常识认知方面,她是一起教。
因为没人来查看,所以他们不知道,青璃的教学内容根本不分男女,他们还以为青璃只是教女孩认些字,能算算账就可以。
除了基础的《三字经》《千字文》《论语》什么的,生活常识自然地理科学,青璃都会在遇到相关问题时告诉他们。
天为什么是蓝的?
彩虹是怎么形成的?
冰是什么?水有哪些变化过程?
植物的果实是怎么来的?
等等等等,孩子们无论提出什么问题,青璃都能浅显易懂的告诉他们原理。
在上课之余,青璃还会给他们讲各种故事,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滔滔不绝。
不到三天,有孩子的人家发现,自家孩子对青璃崇敬万分,都不用催,吃了饭就往那跑,还感觉懂事了很多,这让所有人又好奇又敬佩。
能搞定这么多孩子,也是本事啊!
这个冬天,代家村过得很热闹,一直到新年前一天才休息。
今年,家家户户都过得喜气洋洋,赚了不少钱,每家都扯了些新布做衣服,又割了些肉,孩子们还领到了两文钱的压岁钱。
青璃的家里摆满了礼物,鸡鸭鱼米面糕点布匹什么的,几乎每家都给她送了东西,表达对她的感谢。
所有人在放下礼物后都会邀请她去一起过年,不过都被青璃婉拒了,就连隔壁三叔代志峰家她都没去。
除夕夜,青璃做了清蒸鱼和炖豆腐,温了一小瓶的米酒。
村子里烛火通明,还有吃过饭的孩子提着灯笼到处跑。
燃灯照岁。
村里的烛火今天会通宵不灭。
青璃的屋檐下被挂满了灯笼,门窗上更是贴满红色的窗花,这是族人帮她弄得,看着很是喜庆。
听着外面的欢声笑语,青璃在吃完饭后也到了村长家门口,那里已经蹲了二十多个人。
大家在分享遇到的各种趣事,时不时引得哄堂大笑,还有开玩笑被追着打的,热闹非凡。
约莫晚上九点多,天上还是飘雪,纷纷扬扬,在烛火里霎是美丽。
“瑞雪兆丰年啊!”
村长感叹了一句,其他人也笑着附和,孩子们追着雪花欢呼雀跃。
平淡又温馨。
过了春节,在初四后,代家村的各种豆制品重新营业,青璃的教学活动也继续,会一直持续到开春。
时间如白驹过隙。
很快就到了三月中旬,小麦到了浇返青水的时候。

代家村的田间地头分外忙碌。
二月份的时候,由族里公账出钱招人挖沟渠,同时全村老少也都一起帮忙,虽然有些艰难但半个多月也从隔壁十几里远的大河挖了一条过来,只不过没有细分到所有田地。
挖了一条大沟渠后剩下的村里人自己就干了,在每一片田地的侧边都挖了一米多宽的水沟,从沟渠中引水灌溉,虽说花了不少钱,但是效果很好。
沟渠路过的地方也跟官府报备过了,都是走的一些无人田地,还付了一部分钱。
对于这种自己花钱修沟渠的行为,衙门很支持,利民利己,还能收钱,所以审批的很快。
如今担水浇地也不用来来回回去井里挑,就近就可以,效率一下就提上来了。
麦田里还开了排水沟,既方便灌溉也防渍防旱。
“璃丫头,需要帮忙吗?你这还有多少?”
地头路过的村长扛着锄头喊了一句,他刚从自家田里出来,身后跟了一家人。
“没事,我这也差不多了!”
青璃直起腰摆了摆手,因为长时间弯着还有点酸痛。
“那行,赶紧回去吃饭吧。”
村长看着已经翻了大半的土地,乐呵呵的回应。
“哎!”
青璃回了一句。
伸了个懒腰,活动活动,青璃挥着手中的锄头继续翻地。
她这片田刚施了肥,闻着还有些臭臭的,不过小麦青绿喜人,青璃直接忽略了这股味道。
早春土壤化冻后就要开始中耕划锄,以达到破除板结、促进根系生长、消灭杂草等目的。
而划锄时做到划细、划匀,不留坷垃,不压麦苗,不漏杂草,所以青璃做的非常细也非常费时间。
其他人也尝试跟青璃一样,不过还是做不到这么细致。
青璃一直忙到下午两点多才堪堪搞完,看着满地茁壮成长的麦苗,心间涌上一股满足感。
无边绿锦织云机,全幅青罗作地衣。
不外如是。
因为还有卖各种豆制品的营生,在忙完地里的活儿后,家家户户都不得闲,因此除了饭点几乎都看不见人,青璃耳边也分外清净,大家都忙得很,没人把注意力放在她身上。
村子里的男孩都被打包送去了学堂,还有四个女孩在帮家里干活儿之余都喜欢跑到青璃这来,听她讲故事帮她干活。
其实也没什么活儿,青璃就带她们进麦地,细致的教给她们千百年后总结出来的经验,也言传身教教她们做人处事之道,等她们长大或许还会教给自己的孩子。
女孩们很喜欢到青璃这儿来,在这里,她们总能听到很多乍听新奇叛逆,细想却很有道理的东西。
而且还能尝到不同的美食!
男孩们则会在下了学堂后跑过来,一群孩子哄闹,让看见的人也觉得自己精力充沛。
一心放在麦田上,这几个月的光照和水分都还不错,青璃满心喜悦的看着小麦苗随着气温上升开始生长。
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眨眼间就到了五月份,麦田里已经能看到饱满的青色麦子。
“璃堂妹,你这麦子颗粒饱满,肯定是个大丰收!”
代阳艳羡的看着青璃的小麦,他明明也学着弄,可效果就是不如璃堂妹这块地。
“还好,种子还差一些,等今年收了,再挑一遍种子,优中择优,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青璃谦虚的笑了笑,已经晒成小麦色的她,一双眼睛璀璨无比,让人炫目。
“看这几个月的情况,年成还不错,估计再等一个月就能收了。”
“除了粮食,卖豆腐赚的钱也不少,爹说回头准备再起个房子。”
代阳笑容灿烂,神情中满是希望和期待。
“那很好啊,建好了我去吃酒。”
青璃眯着眼笑了笑。
麦田里还有好些杂草,从开春到现在,青璃几乎没休息几天,都在松土除草的时间里度过,野草长得太快。
时间一点点过去,小麦由青转黄,风吹过有沙沙的声响,金黄色的麦浪一阵接一阵。
“璃丫头,估计再过几天就能收了,你这麦子还是留种。”
“你这丫头种田还是很有一手,比我们细致多了。”
“这饱满的穗子,看着就喜人。”
村长蹲在麦田前乐呵呵道,他手里捏着一根麦穗,搓下几粒,里面的麦粒还有些湿润没有完全干燥,需要再等等。
这小半年,璃丫头每天都去地里,除草、施肥、浇水不间断,比他们种的还仔细,也难怪能长出这么好的麦子。
他们一直传承的种植手法与璃丫头一比,就感觉少了一些东西,现在看来,璃丫头的种植方法非常有用!
“好啊,等下次播种之前,我这片地再筛筛种子,会越来越好的。”
青璃满口应下,她希望能通过努力,为百姓们带去产量更多的粮食,即便遇上荒年也好过一些。
然而三天后的下午,晴了一个多月的天气突然转变,俗话说“六月的天,孩子的脸说变就变”,阴云密布有风乍起。
“璃丫头,要下雨了!不能再等了,我看这雨来势汹涌,估计要下几天,今天就收了!”
天气变换的第一时间,村长就找到了青璃,还没说完就看见青璃拿着镰刀准备出门。
“叔公,我刚想去找你呢!”
“我看着天气,估计要阴两天,趁这个时间赶紧收吧!”
青璃神情有些焦急,不过心里却很稳,她卜卦的结果是两天后才下雨,所以不着急,不过不好跟村长说那么确定,表面上还要装一下。
村长也是看天吃饭经验老道的农民,虽然不能准确判断什么时候下,但大概还是能看出来的。
“嗯,我去招呼大伙儿,今天晚上就别睡了!要是淋了雨,麦子就不好了!”
“你先去,我去喊人。”
“志峰!在家吗?”
点了点头,村长急匆匆进了隔壁,青璃也不敢耽搁,快步往田里去。
此时天色已经有些昏暗,好在是夏天,完全不影响视线。
湿热的空气卷携着热风在天地间呼啸,闷热且让人心头沉甸甸的。
青璃进了麦田就开始割,麦穗上的尖刺贴着皮肤还有些火辣辣的。
“快点快点,先紧着长势好的!”
不到十多分钟,就听见身后一阵急匆匆沉重的脚步声,还有村长的吆喝。
“璃丫头,先帮你收麦子!”
夏氏拿着把镰刀,手脚麻利的一手揽着麦子一手挥舞镰刀齐根割断。
“是啊是啊,咱们一起帮忙,快点收!”
旁边传来三婶的声音。
青璃站起身就发现有十几个人已经到了地里,大家手起刀落弯腰收麦,还有人跟在后面,倒下一片麦子就赶紧捆扎好放到板车上。
“那麻烦大家了!”
青璃也不客气,朗声笑道。
除了青璃这片地,还有其他长势好的麦田里都有人在收,昏暗的天空下,麦田了一群人挥洒着汗水抢收小麦。
人多干起来就是快,一亩地很快就收完了,紧接着就是其他家的。
几百亩的麦田,一直收到凌晨两点多,也才收了六十多亩,不过按照这个速度,下雨前应该能来得及。
就这么日夜抢收,中间只睡了两个时辰,在全村人的努力下,终于赶在下雨前收完了所有。
“下雨了!快回去吧!”
推着最后一车麦子,代光宗招呼所有人。

青璃也高声喊了一句,而后推了一把旁边的代阳。
“阳堂哥,快帮着一起推回去,别等其他人了!”
“哦哦哦!”
代阳缓过神,赶紧上前帮着代光宗,代耀也上前帮忙,三个人推着板车脚步飞快跑在小路上,朝着粮仓的位置飞奔而去。
“芳芳,走了!”
招呼了一下旁边一起劳动的代芳芳,青璃拉着她就往家跑。
没跑几分钟。
雨水自天而降,淅沥沥的小雨只下了不到两分钟,紧接着就是瓢泼大雨倾盆而下,密集的雨水在地上砸起一个个水坑,所有人都淋成了落汤鸡,除了青璃和代芳芳。
她们俩跑的最快,赶在大雨下来之前进了屋,也只是湿了衣服表面。
大雨瞬间冲散了闷热的空气,那让人窒息的湿热感也悉数消失,渐渐的,整个村子开始起了一层水雾。
这场雨会下三天左右,之前挖的沟渠也派上了用处。
半个时辰后雨势小了一些,代芳芳回家去了,青璃也简单做了点东西吃,而后就是休息。
她连续三天没好好休息了,感觉胸闷还有些头疼,要好好睡一觉。
下着大雨,天色昏暗,最适合睡觉。
等青璃一觉醒来,外面跟她睡前一样,雨势也没什么变化。
家里还有一些炊饼,青璃也不想出门,索性就热了一下饼蘸着腐乳简单吃了点。
卜了一卦,雨水明天下午就能停,青璃也就没想着了,转而研究开始要种下去的黄豆。
按照去年的种植方法,她再筛出一部分更好的种子培育。
坐在书房的桌前,青璃开始将育种计划一点点细化和完善,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了。
第二天下午,天气放晴,两点多太阳就出来了。
因为谷仓地势高且建的时候就考虑雨水问题,所以没有出什么问题。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