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汤圆跟火轮和泰山迅速的准备好吃食,又到牲畜圈将自动喂食机添满。
从牲畜圈出来后怕身上会带上味道,韩莹干脆换了一套跟身上穿的一模一样的衣裤。
做好这些汤圆已经吃完了,韩莹拿了些水先让它喝一下,然后拿出口喷往它嘴里喷了盆,便又带着狗子出来了。
看了眼时间,她跟汤圆进去了大概十分钟,还行,不算太久。
房间里面有的在煮疙瘩汤,有的拿着碗坐在通铺上边吃着边看其他人打牌,也没人注意韩莹跟汤圆这边。
抽血的结果晚上九点多的时候就出来了,大家都没有问题。
不过还是需要隔离三天才能出去。
三天的时间也很容易过,大家每天打打牌、聊聊天、做做饭。
累了就睡觉,无聊的时候就刷刷手机,顺便在上面买些东西。
大部分时间众人都是自己用韩莹提供的小锅做吃的,就是时间久了点。
早上熬粥比较麻烦,隔离点这边有卖粥,所以众人直接从手机上下单买了粥跟蔬菜,然后就着韩莹跟陆远带的咸鸭蛋就是一顿美味的早餐了。
没吃饱的时候韩莹就带着汤圆进卫生间,然后进到空间偷吃。
至于陆远,只能等晚上睡觉的时候再投喂,或者他自己躲卫生间吃了。
三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穿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过来通知他们的时候他们已经都将东西收拾好了。
从隔离点出来后,便上了一辆公交车,然后通过长长的隧道跟好几个闸门。
韩莹跟陆远这些都是见过两次的了,所以并不觉得多惊奇。
其他人则都扒在了公交车的窗户上张大着嘴巴看着外面的一切。
他们的反应跟韩莹和陆远第一次过来的时候差不多,直到乘坐上新世界的电梯,大家那震惊的表情几乎就没收起来过。
进到新世界的那一刻,众人的眼中还是不可置信,对于他们竟然真的到了新世界有点不敢相信。
他们在新世界没有住的地方,韩莹他们有两套大平层,于是拿出一套借两家人住一段时间,等他们买到房子或者租到房子再说。
两家人表示不白住,会支付租金给韩莹。
虽然韩莹跟陆远肯定不缺积分,但不缺积分是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两家人该给的还是要给的。
等他们安顿好了,再到这里的商场买些好东西,好好请两人吃一顿。
韩莹也没有拒绝,只说了句随你们。
又跟他们讲了一些关于新世界里面交通的事情还有他们现在所住的地方,以及小店的位置后韩莹跟陆远便带着汤圆离开了。
至于其他的,都是成年人了,只能靠他们自己慢慢熟悉。
买房子的事情急不来,毕竟他们两家人手上的积分也只够买一套的,所以要慎重一点。
关于房子的这件事,韩莹跟陆远也没有插手的意思,但是给他们提了一点意见。
至于最后买在哪里,大小如何,就看他们自己的选择了。
两人离开借给他们住的大平层后没有马上回家,而是先去了农林区。
现在正好是中午,在农林区上工的人也都下班了。
韩莹想趁这个时间点没人,到农林区那边把火轮跟泰山带出来。
到农林区后确定这里没人,陆远便给苏良打了个电话,说他们回来了,感谢苏良这段时间对他们这些农作物还有小店的照顾。
看看苏良跟那些这段时间帮他们打理农作物的人什么时候有空,到小楼这边来吃顿饭算是感谢他们。
当然了吃一顿饭肯定是不够的,毕竟人家帮忙了这么些天。
所以韩莹找苏良问过了人数,给每人都准备了一份礼物要送给他们。
本来直接支付积分是最简单的,但是当初让苏良帮忙的时候没提积分的事情,现在也不好提。
毕竟提了伤交情。
所以送礼物是最好的方式。
礼物可以备得厚一点,蔬菜、水果、鸡蛋、鸭蛋等等,还是很不错的。
把火轮跟泰山从空间里面放出来后,陆远跟三只便直接留在了这里。
而韩莹则离开了,这么久没回来,她得去汤圆小店看看。
来都来了,韩莹顺便带了一批水果跟蔬菜过去卖。
这段时间以来,新世界里面的人每天都是5万5万的增加。
所以小店的生意也跟着越来越好了。
甚至经常店里的货物卖到下午一两点就卖光了。
这点也是刚才陆远给苏良打电话的时候从他那里听来的。
韩莹带着一三轮车的水果跟蔬菜到了店里,一进店门就看到店里的生鲜确实所剩不多了。
看来以后每天要送两次货了,她也没办法每天这么几个来回。
想了想,韩莹决定再招一个人。
这人主要帮她来往农林区跟小店这边送货,按照店里的生意情况,一天至少也要送好几个来回。
那这样的话,还得再买辆带货斗的电动车。
这几天韩莹不在汤圆小店,两个店员也把小店看顾得很好。
看到老板娘来了,赵姐跟王姐都露出了惊喜的表情。
虽然这段时间她们俩很是尽责的照看着这个小店,但老板跟老板娘都不在,有什么事她们也没地方问,只能按照以往的经验来解决。
“老板娘,你可算是回来了。”
赵冬梅刚好给一个客人结完了账,看到韩莹的时候差点热泪盈眶。
“嗯,回来了,这些天你们俩辛苦了,这两周的工资翻倍。”
给员工最好的奖励无疑是用工资肯定她们的辛苦付出。
“谢谢老板娘!”
其实她们在这里上班。待遇要比其他地方好很多了,做这些工作也是应该的。
不过她们也知道老板娘肯定不会让她们白辛苦的。
她们出来上班不就是为了多赚点积分吗?
得知这两周有双倍的工资,顿时两个店员更加的充满了干劲。
傍晚,韩莹刚把招聘的告示贴在店面门口,口袋里面的手机就响了起来。
拿起来一看,是秦清海,“喂,老师。”
“韩莹,晚上你跟小陆有空吗?我们两家想请你们吃顿饭,顺便有些事情想听一下你们的意见。”
“好啊,我7点关店,我跟陆远一起过去。”
挂断了电话,韩莹在想他们什么事要听自己跟陆远的意见。
现在对他们两家人来说,最重要的无非是房子跟工作的事情。
所以应该是跟这两件事有关系。
韩莹给陆远打了个电话,将这件事告诉了他。
陆远表示,他那边差不多了,现在就过来店里接韩莹。
地里的活是做不完的,只能慢慢做,能做多少算多少。
临近7点,陆远带着三只浩浩荡荡的便来到了店里。
三只的震慑力跟回头率太高了,每次带着它们过来,都能引来一堆人的注目礼。
但这条街上的人大部分已经看习惯了,这一年来他们经常在这里来来往往的,那两小只也算是他们看着长大的。
店里剩下没卖完的菜没多少了,都是一些品相比较差的。
韩莹直接让两个店员带回去,自己吃或者送人还是喂家禽她都不管。
但一般她们都是自己吃,品相不好而已,又不是坏了,而且以前连坏的都没吃的,哪里舍得拿来喂家禽。
不过其实每天剩下的这些品相不好的菜她们也没舍得全吃完,每天攒下一点风干或者晒干存了起来。
以前被饿怕了,所以现在有点好东西也不敢都造完。
韩莹跟陆远带着三只很快便来到了另外的那套大平层。
这套大平层一共有四百多平米,房间更是有很多,但他们三家人只将其中的三间打扫出来住了进去。
下午打扫完住处后两家人分成了两小队,亲自到外面去看看这个新世界。
毕竟之前只是从韩莹跟陆远的口中得知新世界的一切,来到这里之后还是要亲眼看过才能知道接下来的打算。
这套房子里面的家具相对于另外那套来说要少很多,但平常居住需要的里面也都有。
两家人下午外出逛了一下,还买回来不少食材,甚至吴婷芳还买到了一个蛋糕。
当然,今天没有人生日,两家人只是想庆祝一下他们来到新世界的第一天。
看到韩莹跟陆远手上提着的东西,两家人都用责怪的眼神看着他们,“说好了请你们吃饭,你们这还带礼物上门,算哪门子的请吃饭。”
“也没什么东西,就是我们自己养的家禽下的蛋,还有一些刚摘的水果。”
他们有45亩地呢,现在要拿出一些吃食来就很方便了。
饭菜很丰盛,蔬菜肉蛋海鲜应有尽有。
看到桌上的海鲜,韩莹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新世界里面是不是有鱼塘?
这一点说实话她是现在才想起来的。
这么想韩莹也就问出来了,这条鱼是林婷买的,韩莹便问她买鱼的时候鱼是新鲜的还是冻品。
“是鲜鱼,我买的时候虽然不是很鲜活,但我看到那腮还在动呢。”
林婷虽然不知道韩莹问这个问题是有什么用意,不过还是如实回答了。
“说实话我们俩来到新世界这么久,还真没认真的去逛过商场,连有卖鲜鱼这件事我们都不知道,看来新世界里面有鱼塘啊。”
知道新世界里面有鱼塘,韩莹也很是高兴。
之前她跟陆远一直想在空间里面养鱼,但一来他们没有鱼苗,二来确实将这件事给忘了。
两人不缺海鲜吃,就是想养一点。
原本两人猜测鹏来基地的研究所,应该是有办法用冷冻鱼籽孵化出鱼苗的。
但这件事确实被两人给忘记了,所以直到现在看到这条鱼才又想了起来。
新世界里面有鱼塘,那么想搞到鱼苗就容易得很了。
众人落座,蛋糕放一旁,先吃饭。
雷明虎在商场买了桶果酒跟几瓶饮料。
上面都有日期,是这一年内生产的,在新世界里面的工厂生产的。
大家都很熟了,所以很多事情没必要太过客气。
边吃饭秦清海他们边将事情说了出来。
说实话,价格让他们有些害怕。
回来后两家人合计了一下,一致决定先解决收入问题,再来考虑买房。
确定了工作的地方,再想着把房子买在哪里。
讨论了一个多小时,两家人决定开一间小餐馆。
新世界的人流量大,而且听说外卖服务也要开通了,所以只要开了小餐馆,不担心没有生意。
至于开什么餐馆,暂时还没有想好,但有好几个选择。
快餐店、早餐店、小吃店等等。
韩莹跟陆远两人在新世界待的时间比较长,又比他们更有见识,所以他们想征求一下他们的意见。
“开个面食店吧,面条、饺子、包子、煎饼等等都属于面食,你们什么拿手就做什么。”
韩莹想了想还是给了他们一个建议。
现在新世界里面很多东西都能买得到了,但面粉还是比较少的,价格也比较昂贵,而且还有限购。
面粉买回去,很多人自己也做不出好吃的面食来,所以偶尔出来吃一碗面或者其他的,也并不奢侈。
“面食店?好像还真不错,阿芳你包的饺子那么好吃,我做的面食浇头好吃,小林自学的煎饼果子也非常的不错。”
“这么一说,好像真的可行啊!”
何秀听到韩莹说的面食店,越想眼睛越亮。
“可是面粉珍贵,我们下午去商场看过了,每个人每天限购一斤面粉。”
林婷也觉得开间面食店可行,但现实摆在了面前。
他们这里一共有9个人,就算把每个人的限额都买了,也才9斤。
开店的话,9斤面粉够干什么的?
而如果用以往的旧面粉的话,那说实话这生意肯定不会好。
“你们面前两个干农场的怎么给忘了?难道你们开店以后不把食材的生意给我们俩做?”
韩莹挑了挑眉,故意开着玩笑道。
“怎么会忘,我们想开小餐馆的时候就想着咱们三家一起开,你们什么都不用出也不用干,给你们两股,然后我们两家一家4股。”
“到时候的食材也从你们那家小店购买,当然,是走公账的。”
秦清海当然知道韩莹是在开玩笑,不过他们也确实是这么想的。
末世这么多年,他们两家受韩莹跟陆远的恩惠太多了,一直没什么机会可以回报他们,刚好都想到开店,所以就想着给韩莹跟陆远一人一股。
“你们先别推辞,先不说末世这么多年以来你俩对我们的关照就不止这两股了,一年前你们离开江城留下送我们的那些物资,也不是这两股能够相抵的。”
“多的你们肯定不要,就两股,你们就收下吧。”
这么多年来,韩莹跟陆远对他们的关照,雷明虎桩桩件件都记得。
外面抢破头都买不到的各种药品,韩莹跟陆远还送了他们很多。
雷明虎两次断腿,也都是陆远所医。
还有他们之所以能积攒到这么丰厚的身家,大部分也都是当年陆远送他们的陆正安的遗产。
所以给韩莹跟陆远两股,真的一点都不多。
“行,那我们就收下了。”
看韩莹还想拒绝,陆远便握住了她的手直接答应了下来。
他跟韩莹会让他们吃亏吗?
那肯定是不会的,拿了他们的股份,那肯定也会从别的地方找补给他们。
吃完了蛋糕,韩莹他们并没有马上回去。
大家围在桌前,拿着图纸写写画画,在商讨面食店的事宜。
韩莹跟陆远还有两间相连的店铺在别处,可以租给他们。
面食馆的一切食材也都能从汤圆生鲜小店里面买到。
其他的都商量得差不多了,就差一个店名了。
每个人都想了三四个店名,但最后却采用了雷宇航想出来的名字。
叫大王面馆!
名字简洁,一目了然,让人很容易就能记住。
而且这名字还带有争议,有争议就有客源。
所以最后大家直接拍板了这个店名。
大王面馆不到五天的时间就开了起来。
里面的装修是自己买材料简装的,不过上面有韩莹用颜料画上去的壁画,让整间店瞬间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面馆还没开起来,名声就打出去了。
韩莹直接把面馆的广告摆放在了汤圆生鲜小店的门口位置,每个来她这买东西的人都能看到。
所以大家对于这个大王面馆也是好奇得很。
能叫这名字的,还能让这家生鲜小店帮忙打广告的,必须去尝一尝。
这几天吴婷芳她们几个都在家里研究菜谱。
雷明虎跟秦清海则忙着装修跟买桌椅、设备的事情。
韩莹直接把文武的电话给了他们,让他们联系文武,他那里应该都有卖这些设备。
大王面馆开业的这天,所有餐品全部打五折。
广告效果不错,韩莹甚至都没去汤圆小店了,直接过来这里帮忙。
说是门庭若市一点都不夸张,店里面原本只准备了12套桌椅,最后不得已又临时增加了3桌。
所以搞得位置有点拥挤,但也就开业的这几天而已,过了这几天生意稳定下来,就可以把这三桌撤掉了。
这几天除了陆远要忙着农林区那边的事情外,其他8个人都是待在这里的。
开业的第5天,客人的数量稳定了下来,也没有那么忙碌的时候韩莹回了她的汤圆小店。
而秦清海跟雷明虎也出去找工作了。
这个大王面馆就留给三个女人,还有雷宇航跟林扬他们去忙活了。
雷明虎找到了一份电工的工作,工作干满三年,经历数次考核,达标后会成为官方有编制的电工,福利待遇至少能翻倍。
而秦清海找了几天的工作后带回来了一个大消息。
第716章 制氧设备工厂
大家都有各自的工作了,林婷跟吴婷芳还有何秀以及两个小朋友负责照看大王面馆。
雷明虎也找了份电工的工作,而且据雷明虎所说不是普通电工,而是跟新世界安全防护系统有关的电工。
他之所以能进这个部门当电工,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以前是从国家特殊部队退役的,末世后他以及他的家人也没有任何的案底。
总之就是雷明虎的这份工作非常的不错,当然,前期上面还需要对他进行考察,考察通过才能正式成为安防部的正式员工。
所以看到大家都有了好工作,秦清海哪里还坐得住。
新世界里面现在很多地方都在招工,秦清海也到处去看过了。
然后就探听到了一个消息。
新世界里面新成立了一家跟氧气有关的工厂。
这家工厂专门生产制氧设备,比如制氧机、氧气瓶、氧气罐、氧气袋、呼吸器、呼吸面罩等等。
其实整个新世界都是建立在地下的,这里的供氧系统绝对非常的先进。
韩莹他们在这里生活了一年,目前来看供氧系统没有任何的问题。
但突然冒出了一家生产氧气设备的工厂,而且据秦清海所说,这家工厂招的工人工资要比其他工厂高出最少五成。
所以这家工厂几天时间就把员工招满了,秦清海也应聘上了。
他在仓库工作,工资每周500积分,比普通工厂的仓库工作都要高出近一倍。
听到秦清海带来的这个消息,众人都有些沉默。
按理说新世界建在这里,属于高原地区,有高反是非常正常的。
雷明虎跟秦清海两家人,这几天也都有在吃高反的药物。
但不知道是不是过来之前,韩莹给他们喝的水里加了灵液,所以他们两家人的高反都非常的轻微。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再吃几天高反的药物会安心一点。
有高反的存在,所以有个生产制氧设备的工厂也没什么奇怪的地方。
可隐隐的韩莹总觉得有点不同寻常。
大家最终也没商量个所以然出来,又坐了会儿,韩莹跟陆远便带着三只狗子回了家。
回到家两人想了想还是给文武打了个电话,想要打听一下制氧设备这件事。
听到两人问这个问题,文武沉默了好一会儿,没有马上告诉他们答案,而是让他们在家等着,他半个小时后到。
两人没想到文武会是这个反应,竟然在电话里都不能说,要当面说,看来这件事应该不小。
扫视了家里一圈,没有什么是不该出现的。
文武既然还特意过来,总不能什么都不准备。
两人虽然已经吃过饭了,不过还是拿了些吃食出来,待会可以在饭桌上谈。
半个小时后陆远站在阳台那边,看到文武在底下停电动车。
很快他就上来了,两人直接开了门站在门口等着。
“进去说吧。”
看到两人在门口等他,文武朝客厅里面看了一眼道。
把文武让了进来,招呼他到餐桌上坐下。
“我吃过饭了,就过来跟你们说一下这件事而已。”
文武看着满桌的菜,不得不说看着就很有食欲,可他晚上真吃过了。
“没事,都是一些夜宵,不占肚子。”
确实看着不占肚子,韩莹拿出来的是自助烤肉,边烤边吃的那种。
“行,那我就不客气了。”
说着文武还真不客气了,烤盘上已经烤好了一些肉,应该是他还没来的时候他们俩放上去的。
接着三人边烤肉边谈这件事。
“你是说在将来的不知道哪一天,新世界有可能会完全封闭一段时间?”
听到文武说的可能性,韩莹的脸色都变了。
新世界是华夏最后的栖息之地了,这里虽然是地下城,气候也模拟的是末世前的生存环境。
但不管怎么说整个新世界,都必须留有不知道多少个的出风口跟出入口。
而文武说将来很有可能有一天,整个新世界的最高防护系统完全启动后,所有的出风口跟出入口会全部关闭。
使得整个新世界犹如一颗鸡蛋一样跟外界完全隔绝。
那么到时候,整个新世界里面的制氧系统就会开启内循环。
将农林区内所有植物所产生的氧气抽取出来,再将居住区产生的废气输送进去。
而那些植物所产生的氧气肯定不够这么多人使用的,那么额外的氧气靠的就是这个制氧工厂生产的那些设备了。
当然,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有那么一天的到来。
但如果那一天真的到来,那么外界很有可能已经没有什么生存空间了。
第717章 新世界的最高防护系统
“这个问题关系重大,绝对不能泄露出去,我是看你们俩对新世界有大贡献,而且还有一片田地,这才告诉的你们。”
文武在新世界里面的职位不算高,但他有各种各样的关系,所以这条消息他是为数不多知道的人。
而他也没有想到,单单是看到多了个制氧设备工厂,这两人就会想那么多,所以这才将这个消息告诉了他们。
“我们知道轻重,不会说出去的,那你知不知道什么情况下会启动最高防护系统?”
两人也知道这件事情事关重大,人家好心告诉他们,他们不能让人家难做。
“如果最高防护系统启动,情况有很多种,强洪、天火、强震等等,反正就是外界的灾难压迫过来的时候。”
整个新世界其实就跟一个鸡蛋差不多,它的最高防护系统就是让新世界形成一颗无缝的蛋。
外界的力量如果没有达到几乎摧毁地球的强暴力,就很难击碎这颗蛋。
但是这种最高防护系统维持不了多久,每开启一次就要消耗大量的资源。
所以只能短时间使用,待外界的灾难缓和之后就必须撤下。
“我明白了,谢谢你告知我们这些。”
虽然只是一个消息,但两人知道他们欠了文武一个很大的人情。
“其实这也只是防范而已,并不一定会成真,等供氧设备开始售卖后你们多囤一点就是了。”
文武拿了张纸,擦了擦吃烤肉吃得满嘴流油的嘴,还不忘提醒两人。
“好。”
烤肉吃得差不多了,韩莹起身走进厨房。
然后从里面提了两个袋子出来,直接放在了文武的脚下道:“这是我们地里产的第一批百香果跟猕猴桃,你带点回去给嫂子吃。”
“真的假的?这才一年吧?你们这怎么种的?也太快了点吧?”
文武也没客气,把袋子打开,看到里面果然放着黄灿灿的百香果跟猕猴桃。
百香果那霸道的香味勾得文武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末世前百香果他也不怎么爱吃,这没想到现在闻到这个味道口水都差点控制不住。
韩莹看到文武不住的舔嘴唇,直接递了把水果刀给他,现场开几个吃一下。
“我们跟新型植物嫁接的,所以要快一点,但第一批长的不多,所以都留着自己吃,没拿出来售卖,你要是想吃,等过些天下一批成熟打个电话给陆远或者自己过来摘。”
两人欠了他一个大人情,如果能用水果还的话,那简直是太好了。
陆远也确实是用嫁接苗种的,但其实并没有这么快。
韩莹拿出来的这些其实是从空间里面拿的,而地里的那些,就算用营养液浇灌,应该也还要半个月才能成熟。
但只要地里的快成熟了,他们这时候拿这些东西出来,也不会引起别人怀疑。
提着两袋水果,文武欢欢喜喜的下了楼回家了。
韩莹跟陆远两人收拾好桌子,坐下来相视无言。
原以为来了新世界,便能安心过下半辈子。
但其实这个末世,到哪里都不安全。
新世界也只是这所有的不安全里面,相对来说比较安全的那个而已。
但他们俩相比于其他人来说,还有最后的退路,那就是空间。
空间到现在也积攒了大概能住3年的时间。
希望两人今后没有常住空间的机会。
“别担心,我们做好准备就是,真有那一天只要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到哪里都是我们的家。”
陆远把韩莹拥入怀中,在她额头轻吻了一下。
他看得出来韩莹眼中有不安,他又何尝不是。
知道得越多,有时候心里会越不安。
但知道更多的消息,才能做出更多的应对措施。
第二天上午,韩莹没有去小店,而是跟着陆远去了农林区。
她记得当初找阿里买药的时候,里面有不少的氧气袋。
只是那些都跟药品堆积在一起,到现在韩莹都没翻出来看过,所以里面还都是空的。
她得把那些氧气袋都找出来,全部充上氧气存进空间符跟地下室,以备不时之需。
制氧机韩莹空间里面有好几台,氧气罐跟氧气瓶也都有,但使用起来机动性不强,所以那些氧气袋也必须充起来。
在地里的那套小楼上,韩莹已经把氧气袋找了出来,堆了一地。
当然,这些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
充氧气的过程有些枯燥,而且这件事还不能雇佣别人来做。
因为他们不能让别人知道家里有这么多的氧气袋。
韩莹这些氧气袋的容量都不小,大部分都是50升、60升的。
而且这些氧气袋也是能反复使用的,里面充好的氧气用完后还可以继续往里充。
第718章 不会超过6亿
一个成年人每天需要的氧气在400升以上,也就是说要用韩莹的这种氧气袋8袋以上。
他们手里还有一块地,地里的植物也能产出氧气。
但是文武说了,到时候会把农林区所产出的氧气抽出去,也不知道包不包括他们的那块地。
所以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地里能不能住人,暂时不清楚。
但氧气还是要多准备一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