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70:老婆孩子热炕头by煮红尘
煮红尘  发于:2025年03月06日

关灯
护眼

周勇听完吴军的话,连点脸面都没给他留,话说的是相当直白:“你要明白,你毁了人家清白,搞大了人家肚子,这事儿要是放在你亲人身上,你会觉得对方补偿两千块钱多嘛?”
刀子没扎在自己身上,永远感觉不到疼。
换位思考,这事儿发生在吴军妹子身上,周勇敢说,以他的性格,定然不会善罢甘休。
吴军张了张嘴,如泄了气的皮球,耷拉着脑袋:“可我拿不出来那么多钱呀?”
周勇瞥眼垂头丧气的吴军,眼中都是嘲讽:“姐夫,你家亲戚各个都有工作,一千多块钱好凑。”
吴家人仗着自己有工作,向来用鼻孔看人,因此周勇对吴军一家人没有任何好感。
吴军叹口气,面色如霜打的茄子:“妹夫,实不相瞒,姐夫手中八百块钱,一多半都是借的…”
工作这么多年,吴军赚的工资都花在他自己身上了,能存下点钱实属不易。
周勇心说:借不到钱跟我有毛的关系?
反正他是不会干又出钱又出力的事儿,谁爱帮他谁帮他。
“姐夫,你要尽快把钱落实到位,趁领导没正式上班之前,尽可能解决女人那头的事情…”
吴军不断点头,心中在盘算自己去哪里借钱。
“难道非要给两千块钱吗?”
两千块钱在这年月,对于任何来说,都是一笔巨款。
周勇挑眉:“姐夫,你可以一分钱都不给,事情你自己想办法解决…”
拿出这笔钱,女人会不会要都两说。周勇的意思,不行就找女人父母谈谈。
只要女人家人收了这笔钱,自然会安抚住女人,余下的事情就好办。
吴军一脸尴尬点点头,李洪军见事情谈完了,他看看时间:“事情先这样说,我们回去吧。”
李保田下了地,周勇起身,李洪军喊上李彩霞,李保山家四口人回去了。
送走他们,李保田与周勇折回屋。
张桂芳问李保田:“事情咋说了?”
李保田皱眉:“还能咋说?看彩霞的面子也得帮吴军一把。”
张桂芳叹口气,絮絮叨叨掀起锅盖,把早饭一样样从锅里端出来放在锅台边。
周勇搬着炕桌进了屋,李彩云捡碗筷,李保田来到碗架子前拿咸菜。
吃早饭时,张桂芳李保田围绕吴军一事说了起来,李彩云偶尔插一嘴,周勇并未参与这个话题。
“姥姥,我想吃罐头。”
李彩霞两口子不是提着四盒礼来的嘛,其中有两瓶黄桃罐头被李景初惦记上了。
张桂芳低头看眼自己大外孙子:“狗蛋,罐头待会在吃。”
正吃早饭呢,罐头凉,孩子吃了肚子会不舒服。
李景初瞅了一眼放在箱柜上的两瓶黄桃罐头,小手在桌子底下拉了拉自己弟弟李景恩。
哥俩用眼神交流一番,目光看向在吃饭的周可欣。
姐弟三人相互看了看,周勇不给他们商量对策的机会:“都给我好好吃饭,不许惦记吃罐头。”
周可欣笑眯眯看眼周勇,默默喝了口粥。
李景初李景恩兄弟二人乖乖低头吃饭,看得李保田张桂芳忍不住笑了笑。
吃过饭李彩云跟张桂芳收拾碗筷,周勇去挑水,李保田给孩子们做冰灯。
到了晚上,三个孩子显得异常兴奋,一个个手中提着灯笼出去玩。
天气虽然寒冷,大街上却呈现出热闹非凡的景象。
小孩子们的笑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三五成群的孩子聚在一起嬉笑打闹。
大一点的孩子在玩丢沙包、跳皮筋、抽陀螺和踢毽子,一个个显得无忧无虑,无形之中给大家带来许多欢乐。
周勇站在自家大门口前,与邻居家大哥闲聊,三个孩提着灯笼蹦蹦跳跳在大街上跑来跑去。
李保田与张桂芳从屋里出来,李家大门口逐渐人越聚越多,偶尔爆发一阵哄笑声。
翌日周勇与李洪军早早去了红旗公社,目的是为了堵徐建民。
虽然徐建民很不想帮这个忙,可求他办事的人是周勇,师兄弟一场,即便有些事情违背了原则,他还是答应了下来。
周勇从心底感激自己师哥,因此让吴军给徐建民买了两条烟。
吴军倒是会来事,除了给徐建民买了两条烟,又给他买了两瓶好酒。
通过徐建民,吴军领导暂停对他的调查,但这事儿拖不了太久。
因为吴军单位有许多人都在关注这事儿,领导要给大家一个交代。
吴军求爷爷告奶奶凑了两千块钱,开始女人不愿意私了,后来经过她父母劝说,女人这才让步。
其实女人包括她家人都清楚,即使她在闹下去,顶天让吴军失去工作再坐几年牢,而她最终什么都得不到。
若是私了她能得到两千块钱的补偿,有了这笔钱,即便她一辈子不嫁人,日子过得也不会太差。
女人虽然改了口,就如周勇预料的一样,因为事情影响不好吴军工作终究没保住。
好在吴军不是因生活作风不正被开除,领导给他安一个玩忽职守的罪名。
对于这个结果,吴军虽然心存不满,可他只能接受。
毕竟他只是失去工作,没让他坐牢已经很不错,而且事情没波及到几个孩子的未来,他还想怎么样?
吴军的事情到此画上了句号,至于失去工作的他要怎么生存,完全不在周勇考虑范围之内。
解决好吴军的事情,周勇带着十万块现金去了一趟县城,回来以后着手安排砖厂工作名额一事。
经过周勇与李保田再三商讨,决定把名额分配给村里最困难的人家。
村里有些人家,人口多劳动力少,生活十分困难,把工作名额分配给他们,算是村里照顾苦难户家庭。
事情一经宣布,引来一片哗然。
大多数人对于村里的安排都没有意见,少数人即使心存不满,他们也只能在私底下议论这事儿。
二月初,周勇接到上级领导通知,各个村生产队大队长需要前往省城党校学习,为期一个月。
周勇在家人孩子依依不舍下,提着大包小包踏上通往省城之路。
直到看不见周勇身影,李彩云才带着孩子与张桂芳李保田回家。
“你们乖乖在家听姥姥的话,妈妈去上班了。”
三个孩子各自应了一声,李彩云与李保田一起离开的家。
李彩云掐着点进入养殖场办公屋,在看见坐在凳子上喝水的赵建国一愣。
赵建国目不转睛地凝视向自己走来的李彩云,他慢慢站起身,原本坚毅的面容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一丝柔情。

第157章 让你管理养殖场有点大材小用
李彩云没有留意到赵建国脸上一闪而过的柔情,两人握握手,各自坐到凳子上。
“赵主任,今天过来是抓猪?”
赵建国在肉联厂上班,担任主任一职。
李彩云负责管理槐西村养殖场,去年开始与赵建国有的接触。
两人这是见的第四面,说熟不熟,说陌生不算陌生。
平常肉联厂下来收购牲口都是其他工作人员,除非有什么工作上的传达,赵建国才会下乡,今天他亲自来让李彩云倍感意外。
赵建国目光似有似无从李彩云粉嫩唇间移开:“我这次来是有工作上的事情通知你…”
长期以来都是肉联厂派工作人员下村收购牲口,无形之中需要支付一笔庞大的开支,经过开会商讨,以后各个村想卖牲口,就要自己拉着牲口前往肉联厂做交易。
李彩云听完赵建国的话,心说:难怪自己进入养殖场时没看见肉联厂的马车,原来是政策有变。
“赵主任,你们单位领导为了节源开流做出这种决定我理解,可如此一来各个村就要增加一笔人员开销…”
赵建国望着李彩云他说:“肉联厂年年亏空,一直由财政补贴,在这样下去,我们单位实在招架不住,所以只能节源开流…”
李彩云露出诧异神色:“肉联厂年年亏空?这怎么可能?”
现在整头猪收购价一斤三毛二分钱,上市售卖的猪肉价格虽然不稳定,但平均每斤猪肉能卖到六毛钱,排骨八九毛的样子,猪蹄子与猪下水都是另外的价钱。
李彩云曾经闲来无事算过一笔账,若是他们村自己宰杀整猪卖的话,一头猪能赚对半。
赵建国跟她说肉联厂年年亏空,这话让李彩云如何相信?
“你有所不知,猪羊从各个村养殖场收购回去,大部分的猪羊不是当天就屠宰…”
猪羊当天不宰杀,肉联厂又不喂收购回去的牲口,饿几天的猪羊在宰杀自然会掉秤。
假设一头猪不多掉秤,就算五斤,看似微不足道的斤数,日积月累最终的斤数将不可小觑。
而且肉联厂提供给菜社的猪肉价,并不是猪肉售卖价,一斤猪肉肉联厂只能赚一毛钱左右,除去损耗的斤数,肉联厂就不赚什么钱,所以只能由财政贴补他们。
李彩云听完赵建国的话:“若是如此的话,即使各个村把猪羊送到肉联厂,不当天宰杀,猪羊不是还会一样掉秤吗?”
赵建国点点头:“的确如此,但能节省一笔人员开支。”
李彩云认为肉联厂所谓的节源开流,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
想解决亏损问题,需要从根源处解决,而不是让各个村增加养殖成本。
李彩云思绪万千,她沉思许久,双眸看向赵建国。
“赵主任,如此一来猪肉价就需要重新拟订,毕竟增加了运输,这笔开支槐西村大队承担不起…”
槐西村养殖场工作人员将近四十人,每个月本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刚整合组建养殖场那会儿,大队月月要贴补养殖场。
去年年底,养殖场才见到一点利润,政策一变,养殖场就要增加养殖成本。
若是养殖成本持续是负数,那么槐西村养殖场将会解散,到时候所有工人将会失去工作,这对于李彩云来说可不是好事儿。
肉联厂领导想到了这个问题,在原来收购基础价上,每斤猪肉价格上涨三分钱…
李彩云笑了笑:“赵主任,你莫不是在跟我说笑?其他牲口上涨的价格我们先不说,一斤猪肉就给涨三分钱,你算算够运输成本吗?”
每头猪要达到两百六七十斤才能出栏,装卸猪又是个体力活,一个人两个人干不了,起码要四个壮劳力才可以。
四个人工资一个月最少得六十块钱,其中不算粮补,一斤猪肉只给涨三分钱,李彩云认为长此下去槐西村养殖场早晚要解散。
赵建国听着李彩云的话,眼中露出赞赏之色。
“你说的问题我会向领导反映…“
李彩云瞅了一眼一身正气,文质彬彬的赵建国,她说:“赵主任,说句题外话,我不赞成领导解决问题的方案。肉联厂之所以亏损,是因为牲口掉秤,为何不想办法解决此事?”
想解决此事谈何容易?
县城以及各个公社肉食类产品都由肉联厂负责,为确保百姓都能够获得新鲜肉食,所以需要储备活猪,活羊以备不时之需…
可要是喂养收购回来的牲口,肉联厂就要增加成本,这笔账他们算过,除去饲养费用加上新增的工人,与现在情况全完一模一样。
李彩云听完赵建国的话,她轻笑开口:“赵主任,为何肉联厂不在各个公社设立肉联站点呢?要是有了站点,牲口就不存在掉秤一说…”
虽然成立站点需要一笔开支,但职工还是那些职工,只是把他们分到各站点,如此不就解决了牲口掉秤一事?
假如各个公社有了肉联厂站点,即便现有政策不变,在运输上也能节省一笔费用。
赵建国心中此刻如同翻江倒海一般,情绪起伏不定。
长期以来,肉联厂领导一直被亏损问题所困扰,赵建国没想到,李彩云几句话解决了他们的难题。
其实李彩云提出的这个办法,肉联厂管理层人员也提过,由于经费不足,加上又要增加大量工人,因此事情被否决。
而李彩云的方案,是以现有工人为基础,在不增加工人的前提下,这就为肉联厂解决一大笔开支。
只是她的这个方案,想执行有些困难,因为肉联厂的工人大多数居住在县城,想把他们安排到各个公社上班,有一定的难度。
不过总体来说,李彩云的方案是目前解决肉联厂困境最好的办法,至于领导怎么做,那是他们的事情。
赵建国笑了,他起身来到李彩云面前伸出手:“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十分感谢你给提供的宝贵意见…”
李彩云笑吟吟望着赵建国起身,两人手轻轻一握各自松开。
“这只是我个人不成熟的建议,希望对肉联厂有所帮助。”
李彩云之所以给出建议,主要是为槐西村养殖场考虑。
赵建国望着谦虚的李彩云,笑容中多了几分欣赏之色。
“我必须得说,让你管理养殖场有点大材小用。你的才华和能力如此出色,无论在哪个领域都能大放异彩…”

第158章 招人嫌的邵文静
面对赵建国直白的夸奖,李彩云莫名感到脸热,她颇为不好意思笑了笑。
“赵主任,你可不要这样说,我承受不起…”
赵建国凝视脸颊红红,神态柔柔弱弱的李彩云,他脸上露出淡淡笑意。
“若是有机会,你可愿意去县城发展?”
李彩云一愣,她微微抬头望着个头有一米八的赵建国:“去县城发展?”
赵建国点点头,他认为凭借李彩云的才华与能力,在槐西村担任一个小小养殖场管理员太屈才。
只要李彩云愿意,赵建国可以无偿帮她换个工作。
李彩云听完赵建国的话,对于他抛出来的橄榄枝,说不心动是假的!
因为不是谁都有去县城工作的机会,只是周勇会同意吗?
李彩云的心情如同波涛汹涌的大海,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她真诚对赵建国说道:“赵主任,我很感激您对我的抬举和信任。但是我目前并没有打算去县城发展…”
尽管李彩云对赵建国的赏识感到十分荣幸,可她内心深处却有自己的顾虑。
她若是去县城发展,就要与孩子父母分开,这一点就让她很难接受,更不要说周勇会不会同意还是两说。
而且去了一个陌生环境,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最主要的是她能不能胜任那份工作都是未知。
所以即便有机会前往县城发展,她也会慎重考虑。
赵建国望着巨大诱惑不为所动的李彩云,从心底对她刮目相看。
“就凭你这番话,将来你想去县城工作就找我…”
李彩云轻笑,说了一些感激的话,等她话音落,赵建国看看时间张罗回去。
两人说着话来到养殖场大门口,赵建国与李彩云再次握握手,他说:“每次我们见面,你都能给我带来惊喜。我很期待我们下一次见面…”
李彩云微微蹙眉,对于赵建国带着几分挑逗又像是不经意间说的玩笑话,心底产生了反感情绪。
她抽回手,笑容淡了几分:“赵主任莫要开这样的玩笑,被人听见不好。”
赵建国望着李彩云,脸上露出歉意神色:“抱歉,是我思虑不周。”
李彩云浅笑不语,赵建国深深看了她一眼,抬脚朝前方走去。
送走赵建国,李彩云巡视养殖场。
“赵主任走了?他来干嘛?”
苗金凤眼中都是八卦色彩,带着好奇之心询问。
李彩云看眼苗金凤:“嫂子,这事儿回头再说,我先去忙其他事情。”
肉联厂新政策还没落实下来呢,所以事情暂时不能对外说,省得乱了人心,大家再不好好干活。
苗金凤望着李彩云的背影,脸上都是纳闷之色,不过她没有多想,挎着筐去忙她自己的事情。
养殖场饲养猪羊牛马,每天大家的活可不轻巧。
要铡草,要喂牲口,要清理粪便…
李彩云来到猪圈,看着要下崽的四头老母猪,与负责喂养猪的工作人员说:“再往猪圈里铺些草…”
二月份一早一晚温差很大,老母猪要是夜里下崽,发现的不及时,小猪崽很容易冻死。
事情交代完,李彩云巡视羊圈,看着新增的二十多只小羊羔,她脸上浮现笑意。
有几头老牛涨奶了,李彩云叮嘱工作人员照顾好这几头老牛。
巡视一圈下来,李彩云回到办公屋,她烤烤火,戴上套袖,拿出巡视记录本,把巡视工作内容如实记录下来。
新增几头小猪崽,有几头老母猪要下崽…,可有牲口生病,草料消耗等等事情都在一一做记录…
李彩云做好记录工作已经中午,她合上记录本,拿起一旁大茶缸喝口水。
吱嘎一声——
办公屋的门被推开,孙庆媳妇邵文静探头探脑往屋内看了看。
“嫂子,你在呀?我还以为你不在呢!”
邵文静笑眯眯推门而入,李彩云放下手中大茶缸,对她鬼鬼祟祟行为十分不喜:“你来有事?”
“没啥事,就是过来看看你。”
如今村里有点能力的妇女都走出家门上班了,邵文静也想有份工作,奈何孙庆不同意。
她家孩子小是一方面,在一个养殖场的活不仅累人,最主要是埋汰。
可邵文静却觉得不是那么回事,她认为孙庆是怕她抛头露面,直言自己男人思想迂腐,因此两口子因为这些事情没少吵架。
即便如,孙庆也没挡住邵文静想出门工作的心思,所以她为了谋份工作,经常来养殖场巴结李彩云。
她的想法早就被李彩云看穿了,只是碍于彼此面子不好意直言罢了。
而且邵文静想上班,首先要处理好家庭问题,这是养殖场的规定。
要是因为工作闹的家庭不和睦,偏离了周勇组建养殖场的初衷。
李彩云眼眸下垂,遮掩住眼底对邵文静的厌恶情绪,她抬起抬眸的瞬间,眼中呈现笑意。
“想看我去家里,何必来养殖场呢?”
养殖场离村里有点距离,步行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即便骑自行也需要半个多小时。
邵文静笑了笑,坐到凳子上:“嫂子,我知道你是大忙人,下班回家要照顾孩子,怎么好意思去你家溜门子…”
李彩云扯了扯嘴角,不知为何,她就是喜欢不起来邵文静。
明明她长得如花似玉,人也聪慧,奈何她为人处世差劲,所以不仅李彩云不喜欢她,刘娟苗金凤赵春花都与她保持一些距离。
但看在孙庆邢老七以及邵红梅面子上,大家又不好过于明显疏远她。
两人正闲说话呢,忙完手头工作的苗金凤推门进了屋。
“嫂子。”
苗金凤看见邵文静一愣,心说:这个烦人精怎么又来了?
邵文静是养殖场的常客,苗金凤对她溜须舔腚的行为向来十分鄙视。
“嫂子?你打哪儿论的管我叫嫂子?”
刘大壮与邢老七是哥们,与孙庆虽然是平辈,可刘家与孙家并没有亲属关系,正常来说邵文静要称呼苗金凤婶子。
而周勇与邢老七的关系自然不用说,亲如兄弟,孙庆是他心腹,邵文静称呼李彩云嫂子或者婶子都行。
可是邵文静这人就不喜欢矮人一辈,不管称呼她们谁都是嫂子。当然了邵红梅除外,那是她亲姑姑,称呼其他的不合适。
邵文静笑吟吟的开口:“当然是从刘大哥那边论来的了…”
苗金凤懒得跟她掰扯其中的关系,随便她怎么称呼自己。
李彩云默默瞅了一眼招人嫌的邵文静,拿起抹布准备擦擦办公桌…

在喝水的苗金凤忍不住翻个白眼,李彩云话到嘴边咽了回去。
该说不说邵文静很能干,与谁都一说一笑,偏偏她是个不能吃一点亏的性子,跟谁都爱算计,时间长了谁不烦?
几个办公桌被邵文静擦的干干净净,李彩云喝口水,心中都叹气了。
她要是邵文静,有这时间宁愿在家照顾孩子,也不会来养殖场大献殷勤。
吱嘎一声——
办公屋的门再次推开,韩二狗戴着狗皮帽子笑嘻嘻出现在大家面前。
“嫂子,水送来了。”
养殖场没有水井,用水需要从村里往外运。
平常拉水的活都是养殖场的人自己负责,韩二狗今天没啥事,闲逛时就被拉水的人喊去成为了苦力。
其实韩二狗可以不帮忙,主要是他没啥事,在一个养殖场都是女同志,到了这儿等于进入了女儿国。
苗金凤撇撇嘴,瞧着韩二狗那贼不溜秋的目光:“你小子别瞎看。”
韩二狗目光黏在了邵文静身上,看得苗金凤无奈摇摇头提点他一句。
李彩云清楚韩二狗是啥人,懒得与他废话,起身与苗金凤离开办公屋去外面帮忙卸水。
等她们走后,韩二狗来到炉子跟前烤火,笑嘻嘻与邵文静搭话。
“嫂子,你长得真招人稀罕。”
邵文静面露不喜,她剜了一眼油嘴滑舌的韩二狗:“闭上你的狗嘴。”
韩二狗嘿嘿一笑,觉得邵文静不仅长得好看,身段更是一绝,前凸后翘,每次都能让他看得血脉膨张…
可惜邵文静名花有主,韩二狗只能过过眼瘾。
“你真烦人。”
韩二狗不断骚扰邵文静,她烦得不行,戴上围巾回了家。
“小娘们,真带劲…”
韩二狗色眯眯起身,他望着邵文静的背影,脸上都是猥琐的表情。
李彩云正在跟大家伙卸水呢,苗金凤看见离去的韩二狗与邵文静,她撇撇嘴说道:“今个她怎么来这么一会儿就回去了?”
平时邵文静来养殖场溜门子,最少是四五个小时起步,偶尔会跟她们一起下班回家。
李彩云看了一眼苗金凤:“嫂子,别口无遮拦了,抓紧干活吧!”
两马车的水,够她们忙一会儿的。
苗金凤没再说什么,卸过水,大家休息休息继续干活。
到了下班时间,李彩云骑上自行车先行一步。
她到家吃口饭,随后返回养殖场值夜班。
入了夜,李彩云哈气连天坐在炉子前烤火,与她一起值班的还有三人。
狗叫声响起,驱散了李彩云的睡意,四人拿着手电筒结伴出来看看情况。
外面一切如常,四人巡视一圈回了值班室。
没一会狗又叫了起来,怕有野兽翻越栅栏进入养殖场,大家再次出门查看情况。
野兽她们没看见,李彩云倒是在养殖场大门口捡到一个伤痕累累的姑娘。
大家急忙把人抬进屋,姑娘身体被冻得僵硬,只能用雪来给她搓身子。
“这姑娘是从哪里来的?怎么会倒在养殖场大门口?”
槐西村养殖场地理位置偏僻,一般人都走不到这里。
李彩云望着姑娘姣好的面容:“先别说那些事情,救人要紧。”
一盆盆雪端进屋,姑娘身子慢慢有了温度。
有人为她盖好被子,有人在烧炉子,李彩云擦擦额头上的汗,目光落在姑娘脱下的衣物上。
姑娘脱下的衣物中有件枣红色毛呢大衣,一件白色高领毛衣,一件黑色毛呢马甲,鞋子是一双黑色棉靴…
从她衣物上不难看出来,她是城里人,至于为何伤痕累累晕倒在养殖场大门前,目前无从得知,只有等她醒了,大家才能知道是怎么回事。
天都亮了,姑娘悠悠睁开了眼睛。
“姑娘你醒了?”
姑娘目光有些空洞,她愣怔望着李彩云,记忆慢慢归位。
她猛然坐了起来,发现自己一丝不挂,惊恐瞪大了眼睛。
李彩云急忙安抚她,介绍她自己是谁,又告诉姑娘这是哪里,又把昨晚发现她的事情讲诉一遍,姑娘激动的情绪逐渐平息了下来。
“姑娘,你叫什么名字?从哪里来?为何会伤痕累累倒在养殖场大门前?”
姑娘望语气温柔,面带善意的李彩云,她咬咬唇,把自己来历讲了一遍。
她叫顾舒雯,今年十八岁,家在省城,她与父母来庆木县走亲戚,昨天与堂哥表弟几人上山打猎走散迷路。而后她掉入了猎坑,好不容易爬上来,惊慌失措的她摔了几个跟头,因此才会伤痕累累。
听完她的遭遇,李彩云不由流露出心疼之色。
“你们几个人?”
顾舒雯一双丹凤眼泛红,她哽咽着开口:“算上我一共是五个人,目前我也不知我哥哥他们在哪里…”
李彩云欲言又止,她上前为顾舒雯紧了紧身上被子:“别害怕,这里不会有人伤害你。你的衣服都不能穿了,我已经让人去我家拿衣服了…”
顾舒雯泪目:“李姐姐,求求你帮我找找我哥他们…”
李彩云点点头:“你别着急,治安大队的人会上山帮忙寻找你哥他们…”
顾舒雯忧心忡忡点点头,她的状态看起来一点也不好,明显是惊吓过度。
曹彪邢老七来养殖场了解过情况,带队上山去寻人。
他们在山上寻找了一天,可算在天黑前找到了那四人。
不过四人情况都不太好,没被冻死在大山里已算他们命大。
费劲巴力把他们抬回来,后半夜他们一个个才睁开眼睛。
四人均被冻伤,万幸发现的及时,若不然胳膊腿怕是都会保不住。
他们年龄都不大,最大那位不过才二十岁。
五个人一点打猎常识都没有,居然敢贸然进山,只能说他们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李保田派人给他们家人送信,当天他们父母都赶了过来。
在他们父母一遍遍感谢中,五人被接回庆木县。
一段小插曲谁也没放在心上,事情过去二十天,顾舒雯与他堂哥堂弟开着吉普车来了槐西村李家。
她们来时李彩云在养殖场上班呢,是张桂芳派人通知的她。
李彩云刚进屋,顾舒雯笑眯眯抱住了她。
“李姐,我可想死你了。”
李彩云笑了笑,与其他人点点头,她拍拍顾舒雯后背:“你这小丫头,嘴真甜…”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