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运文女配夺回气运后/锦鲤文后,女配重生了by临天
临天  发于:2025年03月02日

关灯
护眼

这位东厂督主怎会突然对自己出手?自己来京后,深居简出,应当从未得罪过他。
长风藏在袖中的双手暗暗掐了个诀。
卦爻窥天命。
为自己,为血缘至亲, 为亲近之人……所占的卦象往往是不准的,这是对修道之人的限制,以免为了私利,泄露天机。
但是, 长风不同。
沈旭单手托着脸颊, 靠在圈椅的扶手上,饶有兴致地看着他道袍的衣袖频频而动。
顾知灼让他把长风逼到精神崩溃,走投无路。
沈旭没有细问, 既然选择相信她,就信到底。
长风的手指动的很快,一开始只有右手, 后来又改为了左手掐诀, 脸色也渐渐的从愤怒变为了慌张。
“呵。”
沈旭一声嗤笑,靴尖随意地拍了拍他的脸颊,留下了靴底的菱形印纹。
强烈的耻辱感涌上心头。在他还是小道童的时候, 就因为天赋卓绝,被师父带在身边亲自教导,在弟子中间是独一份的,从未受过任何委屈。
可这种耻辱感也依然抵不过他的震惊。
长风颤着手指,他看不清卦象。
无论起多少卦,结果都只有一个——
卦爻不受。
天道不允许他窥见天命。
“为什么会这样?”
长风难以置信地喃喃自语。
他最擅长的就是符箓和卦爻,尤其在卦爻一道上,十年来从无失手过。
七月时,晋王请他来京城,他也为此算过一卦,卦象显示:此行大吉,夙愿得偿。他这才冒着身缠因果的风险出了上虚观。
在黑水堡城的那场法事后,新的天命由他所定,他能够轻易地窥视天命。
现在看不清,只能一个可能——
天道在变。
“天道……在重定天命。为什么会这样?!”
如今还未到九月,短短两月间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变化。
“是谁在作祟!”
长风的脸色又白了几分。
“算不出来?”
头顶是带着讥诮的笑声,长风一抬头,绣着金纹的黑靴扫向了他的额头,他摔了个仰面朝天。
沈旭站起身来,宽大的衣袖垂在身侧。
“本座帮帮你。”
他挂着浅浅的笑,冷不丁地一脚踩在长风的手腕上,居高临下。
“啊——”
长风痛呼出声,追出来的小道童见状瑟瑟发抖地扑伏在沈旭的脚下,泣声唤道:“真人!真人!”
“给本座也算一个。”他红唇勾起,似是在笑,眉眼间的戾色让人胆寒,“算算本座现在会不会踩断你的手。”
“呵,你要是算准了。本座就信你是真道士。”
“督主。”盛江凑趣地说道,“一个假道士,哪里会算卦。您这也是为难他了。”
“也对。”
沈旭摩挲着腕间的小玉牌,轻笑着:“那就好好审审,他在京城里,还干过什么偷蒙拐骗的事。”
“不!督主,快住手。”
“住手!”
一辆轮椅被人嘎吱嘎吱的推了进来,坐在轮椅上的,是如活死人一样晋王世子谢启云。
见终于赶上了,他大口大口的喘气,呼吸吹起纱帘,隐约露了他没皮的半张脸。
回了京城后的这几天,晋王各种补药,符灰,丹药灌下去,皮还在继续掉,但整个人看着是比在十里亭时有了些精神。
推着谢启云一起过来的是晋王妃和谢笙,谢笙畏畏缩缩的躲在后头,小心翼翼。
晋王府如日中天,别说是见了,就连在最可怕的噩梦里都没有出现过有这样的场面。晋王妃听到禀报时简直吓坏了。
好在厂卫没有闯进内宅,说是奉旨抓假道士,叫他们别多事就不会冲女眷。
晋王妃本来不想管,也不敢管,可她的云儿性命垂危,王爷说过,要等真人为云儿炼出丹药,才有可能活。
她只能硬着头皮把云儿一起推过来。
满王府,如今连一个侍卫也没有。
面对一群凶神恶煞的厂卫,晋王妃也不敢硬来,只想先拖延一下时间,东厂如此大张旗鼓,肆无忌惮,王爷肯定很快就得到消息赶回来的。
“督主。”谢启云还算客气地说道,“长风真人是父王为了皇上的病,特意从上虚观请来的,绝无可能是假道士。”
“还请高抬贵手。”
“待我父王回府后,必当亲自谢过。”
他看似是在示弱,实则也是暗含威胁。这里是晋王府,东厂再嚣张,也还不到只手遮天的地步,识相的话见好就收,晋王府可以不追究。
“世子!”长风忍痛喊道,“圣旨是空白的。东厂假传圣旨,行灭道之事,图谋不轨。”
“这是你算出来的?”沈旭噙着淡淡微笑,他打了个响指,乌伤“啪”的一下展开了手中的圣旨。
圣旨上,落着朱红色的玉玺,鲜艳欲滴。
乌伤发出一声轻哼,司礼监本就掌了玉玺,盖个印而已。
“督主,他又算错了,肯定是假道士没错,您当真是慧眼如炬。”
乌伤这死人脸,平时和他说话连正眼都不看他。如今,拍马屁拍的可真快,也不嫌丢人的。盛江暗自吐槽,脸上笑得像是开了花一样: “督主英明。”
不可能。长风连连摇头,怎会是真的圣旨。
“也罢。本座给了你三次机会,你竟一次都没有算出个所以然来。”
“必是假的。”
长风气极反笑:“贫道是真是假,自有度牒为证……”
沈旭掸了掸衣袖,踩着长风的手走了过去,伴随着骨头破裂的卡擦声,他没有说完的话堵在了喉咙里,化作了一声惨叫,手腕扭曲成了一个奇怪的弧度,
沈旭充耳不闻,径直走向谢启云。
沈旭唇含浅笑,眼睛仿佛沾着毒,淡淡扫过去的时候,谢启云犹如被毒蛇盯上了,从脊椎骨升起了一股子寒意,冻得他四肢骨骸一阵颤栗。
谢启云的一掌已经断了,推不动轮椅。
只能身体不住地后倒。本应该握着轮椅把手的谢笙脚下一滑,摔坐在地上。
沈旭低头看他: “世子,你说这道士是真是假?”
那一刻,谢启云仿佛看到了毒蛇吐信。
他张嘴,想辩驳几句,警告他别在晋王府如此放肆,话从口出,化作了两个字:“假……假的。”
长风蓦地回首,面露惊容。
“看来世子也是明理之人。”沈旭低低地笑着,谢启云连与他目光对视都不敢。
“审吧,审到他肯好好说话。”
“世子!”
长风心机再深,也是打小在道观长大的,哪怕游历在外,他的道士身份也足以让人礼敬有加。
他从没见过如此厚颜无耻,颠倒黑白之人,甚至都不加一点掩饰,明摆着是想屈打成招!
更没有想到,堂堂晋王世子,胆小如此。
他气极反笑:“贫道在,你就能多活几天,若贫道不在了,你就等着全身烂光而死吧!”
“真人您别生气,”晋王妃手足无措,时不时地看向外头,“云儿他,他还是个孩子。”
长风:“……”
他颤着受伤的手,从地上爬起来,还不等站稳,膝盖窝一痛,再一次扑倒在地。
乌伤上前扯开了他的道袍,连他发上的竹钗也掉了下来,一头乌发顿时散开,披在了肩头。他的发质极好,四十余岁的人了,竟是没有一丝银丝。
“呵呵呵。”
长风披头散发,怒火中烧的抬头,“贫道应天命而入道,贫道所行所为,皆是天意所向。”
他面上凛然无畏,心里慌得不行。
“贫道为道而殉,羽化飞升,有何怕!”
“贫道、贫道甘愿为殉道而亡……”
乌伤是掌刑千户,一手鞭子玩得出神入画,有若一条漆黑的长蛇,狠狠地嘶咬在长风的身上。
沈旭撩开衣袍,坐回到太椅上,手指漫不经心地叩着扶手。
长风怎么也没有想到,他们会真打。
鞭子落在身上,痛得不止是皮肉,大启朝对出家人的宽待和修道以来的顺风顺水,长风早已不把世俗放在眼里。
他是修道人,他能窥见天命!
凡夫俗子于他而言,有如蝼蚁。
长风又气又急,一口鲜血喷吐了出来,浸湿了衣襟。
“为、为什么?”
他不懂。
又是一鞭子。
长风哪里吃过这样的苦,痛得打滚,鲜血沾染了满脸都是。
疼痛让长风意识到,东厂是来真的。
他使劲抬起头,看向那个坐在圈椅上的青年,乌发红衣,周身充满了死气和灰败之色,以他敏锐的五感就连靠近都会不舒坦。
“贫道无过……”
“为大道而死,贫道的福泽。”
“东厂倒行逆施,行灭道之举,有悖天命,必为天地所不容。”
鲜血流淌,在他的脸上留下了一道道血痕,红红白白,几乎看不清的面容,却和沈旭记忆深处的一张脸融合在了一起。
那个一身布衣,戴着一张只露出双眼的白色面具,跟在游击将军身后的人。
沈旭蓦地握紧了圈椅的扶手,陡然来了一句:“姜先生。”
长风的声音戛然而已。他俗家姓姜,自入道门以来,再没有用过俗世姓名,除了……当年游历到雍州时,他一度除下过道袍。
为谋大业,他以幕僚的身份,跟在晋王身边,晋王称呼他为“姜先生”。
他面露惊容:“你、你是谁!?”
“姜先生,你还记得黑水堡城吗?”
长风双目圆瞪,脱口而出道:“殷家……你是,殷家小儿!?”
殷家的那一对姐弟,姐弟血脉相融,八字互补,姐姐为眼,弟弟作引,阵法若是大全,天命因他而定,从此他会凌驾在天命之上。
他走遍了大启了,这是他找到的最好的一对了。
“难怪……”
东厂会突然盯上他,原来如此。
殷家小儿竟然成了东厂督主,呵呵,一想到晋王前些日子还在和他商量要如何笼络东厂,他就强烈的荒谬感。
晋王世子轻易地会弃了他。他若死了,殷家小儿又岂会放过晋王满门?
一鞭子抽了下去,东厂的鞭子有些门道,鞭梢生着倒刺,抽下去再提起鞭子的时候,倒刺划拉着皮肤,勾起一块血肉。
鞭子上涂着药,药水浸入伤口,会让人又痛又痒,还晕死不过去。
长风痛得不能自抑,喉咙里发出一阵阵呜咽声,谢启云急坏了,父王怎么还不来,要是真把长风真人给打坏了可怎么办。
第四鞭。
第五鞭。
长风趴伏在地上,眼泪也飚了出来。
长风费力地抬起头,对上了一双充斥着暴戾的双眼。长风惊觉,他真的会死,还会被胡乱安上一个罪名,死不得善终。
对死亡的恐惧在长风的心里弥漫,有如染血的漩涡,几乎要把他吞噬。这辈子,这还是第一次,长风觉得死亡离自己这么近,
再不做什么,他会死的的。
沈旭阴柔的嗓音中仿佛含着冰粒:“她在哪儿?”
这个她指的是谁,长风一下了就明白了。
他的面上白了一瞬。
不能说!
当年那场残缺的那场法事一直是他的心头之憾,也害得他因果缠身。事到如今,他已经窥不见天命了,若是不能补全阵法,天命一旦改变,他必然会遭到反噬。
一想到反噬,长风打了个哆嗦,四肢骨骸冻到刺骨。
殷家女是关键,不能说
“你在说谁?”
“贫道不知道。”
黑色长鞭毫不留情地抽在身上,鞭子的倒刺在中衣拉出了一道道划痕,露出了底下血肉模糊的皮肉。
“说。”
这句不轻不重的声音,像是一把剜肉的刀子。
他不会放过自己的……但是反噬,远比死来得更加可怕。长风死咬牙关,在知道了沈旭的身份后,他也没有了任何求饶的打算。
“督主问你话呢,聋了还是哑了?!”
长风:“……”
他得熬到王爷回来。
他能熬得到吗?
“若是舌头不想要,就割了好了。”
乌伤手持长鞭走了过去,示意一个厂卫强行的撬开了他的嘴。
长风就见乌伤手掌一翻,掌心中出现了一把泛着森森寒光的薄刃,仿佛割舌头对他来说,和杀只鸡没什么区别。
“不!”
长风惊惧地大喊。
薄刃贴在了他的嘴边,冰冷的金属碰触在舌头上。
长风怕得冷汗直流,他不顾一切地喊道:“说、贫道说……”
舌尖一动,顿时就被刀刃划开了一道口子,满嘴血腥。
乌伤抽出薄刃,随意地在他身上擦了擦,又踹了一下他的肩膀:“说。”
长风趴在地上。
“我说……”
舌头很痛,每说一个字,都会有一股股的血流出来。
他艰难道:“在城外,龙虎……龙虎观。”

龙虎观?
沈旭打了个手势, 番子把人提了起来。鲜血染红了长风的脸,他身上破烂不堪的道袍,满是血污。
沈旭勾起了一个嘲讽的笑, 漆黑的瞳孔,不带丝毫情绪。
“督主, 您别一上来就下狠手。听我的, 悠着点,慢慢来,务必让他存有一丝希望。”
“他不会说实话的,您别相信。”
“殷家姐姐这里,交给我。”
这是临走,顾知灼特意嘱咐的。
啧, 罗哩罗嗦。
沈旭捏着小玉牌,指腹摩挲着上头的符纹:“龙虎观?”
“是,是的。”
长风含糊不清地说道。
他瞳孔中倒映着这个暴戾的红衣青年,想到的是曾经那个一身正气, 皓洁如雪的少年。
他道:“人、人就在龙虎观。”
沈旭淡声道:“封观, 搜。”
盛江领了命,带上几个人匆匆出去了。
长风被丢在了地上,犹如一块染血的破布。
他大口大口地喘着气, 断掉的手腕使不上一点儿力,浑身上下哪哪儿都痛。长风用还能活动的那只手摸向袖袋,每动一分一毫, 都会磨擦到伤口, 痛的不行。
他自以为动作很小心,然而根本瞒不过练家子的眼睛,乌伤盯着他小幅度晃动的衣袖, 用目光请示沈旭。
沈旭微不可察地摇了摇头。
“督主,置之死地而后生,生机在于死。”
他相信她。
长风的指腹终于触摸到了一个折成三角形的符箓,他脸上一喜,紧紧把符箓捏在手中。
庆幸的是,他的身上全是血,不一会儿,鲜血就把符箓浸透。
与此同时,沈旭的胸口一阵没来由的剧痛,仿若有一把尖刀捅进心脏,在他的心口搅动,他猛地站起身,又浑身无力地倒了下去。
“督主!”
好几个番子一同扑了过来,把自个儿当作肉垫,让他摔在他们的身上。
长风低垂着头,嘴角不住地抽动着,掌心的符箓湿嗒嗒的。
从京城来回龙虎观至少要两个时辰,等到东厂在龙虎观没有找到人,再回来早已回天乏术。
变故因阵眼残缺而起,只需要补上阵眼就可以。
长风本是打算用九天的时间来完成这一切,如今刚刚第三天,可惜他等不了了。
再险也得孤注一掷!
殷家女魂魄归位,阵法大成。
天命会重归正位。
天命是应他而生的,他不允许任何人,妄图改变!
万里无云的晴空,闷雷阵阵。
骤然而起的狂风卷动着地上的落叶,风声呼啸。
“哎哟哎哟。快,快拉住。”
“不会是要下雨了吧。”
“这风好邪。”
街道上小贩们慌慌张张地拉着自己的摊位,还有人直接趴在摊子上,生怕东西被风吹走。
一个追着香囊跑的阿婆差点撞上站在路中间的顾知灼,赶忙伸手扶了她一把,担忧道:“姑娘,小心,你没事吧。”
“没事。”
顾知灼俯身替她把地上的香囊捡了起来。
她拭去嘴角残留的血渍,胸口的剧痛已经平缓了,她长长地呼吸了几下,向着差点被风吹跑的沈猫招了招手。
“过来。”
沈猫躲在一个小摊车底下,小爪子抱着头,听到她的叫唤,四肢飞奔着扑进了她的怀里,委屈地呜咽着。
吓死猫了。
邪风渐渐平息。
“猫。”顾知灼宽慰地摸摸它毛绒绒的小脑袋,“你感觉到了没?”
麒麟猫对于灾厄的气息最为敏锐。
世间之劫,最大莫过于魂飞魄散,千万人中都难得出现一个,这样的霉运盖顶绝不多见,沈猫肯定会喜欢的。
她都带着它出来逛了好一会儿了,一边不停地起卦,一边催促沈猫为她指引方向。
它带她找到了一家卖香酥小白条的,一家卖虾干和鱼鲞的,和一家卖烤鸭的。
小肚子吃得圆滚滚。
“喵呜。”
沈猫耸了耸可爱的黑鼻头,蓦地眼睛一亮。
它从顾知灼怀里跳了下来,回头冲着她“喵喵”直叫,又迈开四肢往前跑。
顾知灼紧紧地跟在它后头,时不时喊一句:
“别跳屋顶。”
“别爬树!”
“别钻狗洞。”
猫孜孜不倦地想要抄近路,都让顾知灼无情地拦下了。
猫委屈。
它越跑越快,最后停在了天熹楼前,漂亮的狸花猫回头冲着顾知灼嗲嗲地叫唤着,琥珀色的眼睛在阳光底下,比它项圈上的宝石,还要明亮。
顾知灼气喘吁吁,她的胸口闷痛不已,喉咙里泛着一股股的血腥味。
这种感觉她太熟悉了,是天道给她的警告。
顾知灼叮嘱过沈旭,务必要把长风逼到走投无路,又留下了一丝余地。
如若真是看不到活路,别说是长风,换作是她也绝对会拖着所有人一起陪葬。只有让他看到一丁点希望,才会孤注一掷,给顾知灼可趁之机。
但他的孤注一掷绝对会让殷家姐姐身陷险境。
屯有初生的意思。这就是水雷屯的“死而后生”。
顾知灼抬头看向了那块金漆牌匾。
自打失火后,天熹楼暂且关了门。
“你是找到人了,还是找到好吃的了?”
顾知灼问着沈猫,自行推开了门。
“谁呀……哎,大姑娘!”
踏进天熹楼,正在算账的掌柜一喜,立刻迎了上来。
他还以为她是为了走水后盘账来的,躬身道:“小楼烧光了,已经用不了了,小的做主打算把它推了重盖。小楼里的器物摆设全都烧了,但只有三个小二受了些轻伤。”
“附近的花木烧掉了一些,只能通通铲了,再补种。”
“两座假山被火灼伤了一些,小的已经让匠人来修补。”
“大姑娘,天熹楼随时能开张。”掌柜的跃跃欲试道,“可以在后花园把小楼的隔出去,架上折枝花屏,也十分雅致。”
顾知灼有一搭没一搭的听着,她盯着沈猫,猫东嗅嗅,西闻闻,似乎是找准了方向,催促她往后头走。
她随口应道:“就三天后开吧。”
顾知灼一边走,一边问道:“咱们天熹楼有多少伎子,你把她们都叫出来让我见见。”
掌柜:?
尽管不懂,但大姑娘做事,肯定有她的道理。
他打发了一个婆子去叫人出来。
“有一半的人不在店里,天熹楼最近不开张,她们去别的酒楼唱了。”
顾知灼点点头。
到了后花园,猫左看右看,似乎没决定好往哪儿走。
不一会儿,婆子把人都叫了出去,也就十来个。顾知灼催促了一下脚边的猫:“你去看看。
猫舔着爪子,懵懂地冲她叫了一声:“喵~”
掌柜说道:“大姑娘,人都在这儿了,是咱们府要办宴吗?”
“我看看。”
沈猫绕着她们转了两圈,停在了一个陌生伎子的脚边。
“咪?”
那个伎子生得极美,哪怕已经过了最盛的年华,也娇艳胜花。
见顾知灼看向自己,听怜迟疑了一瞬,她咬咬牙,把心一横道:“顾大姑娘!”喊完,又有些支吾着不知怎么开口。
顾知灼问道:“怎么了?”
有一瞬间,她怀疑这会不会是她要找的人,但很快就否定了。
这个伎子不见灰败之色,应当不是。她心念一动,“是不是有人病了?”
“您怎么知道。”听怜脱口而出。
归娘自打那天后,再没有醒过来,一天比一天消瘦,请了几个大夫都没用。在一炷香前,她突然全身冰冷僵硬,就像是死了一样。
婆子去叫她的时候,听怜正打算去找大夫。见到顾知灼,她想起了她手起刀落给濒死的国公爷割了喉咙,把人救活的事,忍不住叫住了她。
话已经开口,听怜低头恭顺道:“求顾大姑娘救救她。”姿态极其谦卑,生怕像顾大姑娘这样的贵女会觉得被冒犯。
掌柜连连向听怜使眼色,示意她别乱说话,大姑娘这般尊贵,岂能当作大夫使唤。
顾知灼点了头:“带我过去。”
掌柜默默收回了眼色。
听怜欢喜极了,赶紧地前头领路。
“大姑娘,您请。”
“喵呜!”
沈猫愉悦叫唤着,疯狂摇动的尾巴让他看起来格外的兴奋,黑乎乎的小耳朵竖得高高的,迫不及待地跑在了最前头。
“顾大姑娘。到了。”
听怜带着她走进了一个小跨院,美目中带着忧色:“就在左手第二间厢房……”
沈猫头一个从打开的窗户里钻了进去。
“哎,顾大姑娘,您的猫……”
“让它去。”
“是。”
听怜推开门,又掀起了门帘,就见顾知灼脚步一顿,停在了门前,目光死死地盯着挂在门上的一串铜钱,铜钱做成平安扣的样子,在最下头垂了一个红色的福袋。
顾知灼抬手,一把扯了下来。
不等细看,屋里响起了沈猫尖利的叫声。
“喵!!”
顾知灼从未听到过它这样撕心裂肺的叫唤。
她心头一紧,快步冲了进去。
“大姑娘,归娘她不会伤害您的猫的。”听怜在后头追着解释道,“您别生气……”
顾知灼充耳不闻,她顺着沈猫的叫声一把推开了里间的门。
下一瞬,她的瞳孔骤然一缩。
归娘子靠着床上,沈猫正一口咬在她右手的手腕上,牙齿咬得紧紧的,这只手上还握着一把匕首,刀尖带血,中衣的心口位置已经被鲜血染红,触目惊心。
顾知灼推开门的时候,归娘子正飞快地把刀子换到了左手,又毫不犹豫地割向了自己的喉咙。她的动作过于干脆利落,连冲过去抢下刀子也来不及。
顾知灼想也不想,口中喊道:“天地既判,五雷初分。”
匕首尖利的刀刃抵在了归娘子的脖颈上,划出了一道细长的血痕。只要她的手再稍稍用力,匕首就会割开颈脉,回天乏术。
“殷惜颜,放下!”
这一声,顾知灼用上了祝由术。
以一种命令的语态,厉声喊出了她的名字。
声音回荡,带着莫名的力量,归娘子打了个激灵,她的后背绷直,动作有了一瞬间的停滞。顾知灼冲到了跟前,反手夺过刀子,丢到了自己的脚下。
“归娘子?”
眼前的女子面色灰白,垂幕之相。
顾知灼知道,找对了!
顾知灼轻呼一口气:“猫,干得漂亮。”
猫放开了嘴,虎牙在她的手腕上留下了两个渗血的牙印。沈猫不咬人,它连鸟都不咬,唯独这一回它下了死口。
身为一只小猫咪,它很努力了。
狸花猫舔了舔她的伤口,小小的猫脸上,看出了一丝愧疚,又多舔了几下。
吓坏它(她)了!
顾知灼摸摸它的小脑袋,安慰道:“没事的。”
比起匕首捅进心口,被咬上一口又算得了什么。
“归娘,你别做傻事,”听怜方才吓傻了,这会儿她才反应过来,后怕道,“顾大姑娘,奴家没有说谎,奴家出去的时候,归娘还没有醒。”
“是殷家姐姐吧。”
顾知灼用肯定的语气问道。
她与归娘子有过两面之缘,上回见时,还是去义和县前。
不过半个月的时间,归娘子瞧着清瘦了许多,占据了半张脸的烧伤疤痕呈现出了明显的灰白色,露在外头的双手瘦骨嶙峋,皮肤白到几乎能看到底下的根根血筋。
带着一种垂危的濒死感。
归娘子慢慢侧首,动作极慢,像是一只快要毁坏的提线木偶。
“你……叫我什么?”
她声音沙哑,和唱曲时相比,有些粗嘎。
“殷家姐姐。”
顾知灼也不多话,拉过她的手,三指并拢按着脉搏,指腹下的皮肤冷的可怕。
见状,听怜几乎瘫软了下来,太好了,顾大姑娘没有生气。
“归娘,你别做傻事。”听怜以为她是怕生病要花太多银子,宽慰道,“掌柜说,这里让你住下,不花钱。我们姐妹也凑了些银子,抓药请大夫都够用。”
归娘子冲她笑了笑。
她的心口和脖子都还有些痛,但仅仅只是痛。
先是猫,后是顾大姑娘,归娘子心知他们都是为了救她,可是,她得辜负他们的好意了。
顾知灼垂眸片刻,归娘子的脉象特别奇怪,没有重疾,但心脉微弱,几近于无。
她拿出小瓷瓶,从里头倒出了一颗褐色的丹药,塞到她嘴边。
“张嘴。”
丹药是师父炼制,她一共只有四颗,有起死回生之效。
归娘子抿着嘴,含笑摇头:“顾大姑娘,我一心求死,不要浪费你的药了。”
听怜急得不得了,恨不能抢过药掰开她的嘴,硬塞进去。
顾知灼回首道:“你先出去一下,我来劝劝她。”
听怜犹豫着应了诺,出去后还给她们关上了门。
“殷家姐姐,你是为了这个?”
顾知灼先把药丸放回到瓷瓶里,从荷包掏出了一页泛黄的纸。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