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现在,在突然看到了一丝希望,发现自己可能可以不用死了后,又在短短的时间内回归绝境,这样的心理冲击几乎要把他击溃了。
“父王,父王……”
他拉着晋王的手,肌肤相触,晋王的手背粘乎乎的。
晋王眼前一黑,整个人摇摇晃晃。
“贤婿呀,哎哟喂,真是心疼死你老丈人我了。”
承恩公眼神飘忽,连看都不敢去看谢启云的手。
为了让自己显得没那么冷血无情,扭头对管事喊道:“还不快去叫大夫。”
“等等。” 晋王突然开口道,“你刚才在外头做了什么?”
管事一脸懵。
“快说!”
管事哆嗦着说道:“就是把人赶走了,把地上的鞭炮碎纸扫起来了,把、把石狮子上贴着的喜字给撕了。还有、还有跟来凑热闹的刁民说了,咱们王府没有办喜事。”
“小的让人把他们都赶走了。 ”
自己也没做错什么啊?
不把话说清楚,难不成真让别人以为他们世子爷要娶承恩公?
晋王抬眼看了看承恩公那张白白净净的圆脸。
有一个念头不可控制地往外冒——
儿子突然又不好了,是不是因为下人把喜字撕了?又到处说,没有成亲。
冲喜就不灵了?
他觉得自己一定是魔怔了,偏偏又遏止不住这么想。
不然,为什么花轿一抬进来,儿子就突然好了?
也许真有什么自己不懂的道理在呢。
“亲家啊。”
晋王扯了扯脸皮,露出了一个讨好的笑容。
承恩公:?
心里有种不太妙的预感。
晋王安抚地拍了拍儿子的手背,向着承恩公说道:“云儿是你女婿,你也是盼着他好,是吧?”
“那当然。 ”
“是这样的,亲家。 ”晋王笑得更加热情,语气婉转地说道,“本王去给云儿算过一卦,卦象显示,云儿能过这一次的劫难。”
“哎哟,那真是太好了。”承恩公发自内心地说道。
不管到时候嫁的是念姐儿,还是庶女,他打心眼里,还是不想女儿早早守寡,姑爷要是能长命百岁,就是万幸了。
“只是,大师说,需要有一个和云儿八字相合的人为云儿冲喜。”
什么意思?
“我家姑娘还没进门,谢启云就想要纳妾?!”承恩公怒了,横眉竖目。
“不是不是。”晋王连忙道,“是亲家你。”
承恩公没听懂,两眼呆滞。
晋王好声好气道:“亲家你与云儿八字相合,就是吧,假装与云儿拜个堂,写个婚书……假的!假婚书!冲个喜。”
晋王迫不及待道:“只要亲家愿意,晋王府给双倍的聘礼。”
承恩公瞪大着眼睛,圆乎乎的脸上就跟见了鬼似的。
“亲家,只是冲喜。”晋王急切地哄道,“你也想你女婿能大好吧。”
他现在已经分不清顾知灼到底是不是在戏耍他。
这根也许可以救命的藤蔓垂在了眼前,哪怕爬上去后,藤蔓会变成毒蛇咬他一口,他也得试试才甘心。
“亲家。”
晋王一把抓着他的双手,滚烫的掌心吓得承恩公脸色煞白。
晋王信誓旦旦道:“亲家,只要你答应,本王可以向你保证,日后若是云儿没能留下子嗣……就让笙儿兼祧两房,爵位必然会让念姐儿的儿子来继承。绝不会让你白白牺牲。 ”
管事:??
自己是不是应该避避?
承恩公吓得甩开了他,连连后退。
他扯动着脸皮,笑得跟哭一样,摆手道:“王爷别开玩笑了。”
“本王说的句句都是真的。只是拜个堂,本王绝不会对外乱说。”
晋王想了想,许是觉得不太保险,又补充道:“这样,咱们把婚期提前,你与念姐儿一同嫁进来。亲家你代替念姐儿拜堂就可以了。”
“开、开什么……”承恩公想说让他别开玩笑了,可他这一脸认真的表情怎么都不像是在开玩笑。
承恩公吓傻了,连招呼都顾不上打,扭头就跑。他跑得跌跌撞撞,生怕再晚一步,就会被人绑着去拜堂。
“父王。”
谢启云哑着嗓子,想问他说的是不是真的。
谢启云倒是没有承恩公这么抗拒,对他来说,只要能够活下去,别说是假拜堂了,真拜他也不在乎。
晋王目视着承恩公渐渐远去的背影:“云儿,你放心。”
三里亭时,承恩公不想让孙念嫁,后来还不是乖乖地替孙念写了婚书。
至于现在,他不答应。自己也有法子让他答应。
总得试试。
承恩公的后背被盯得毛毛的,一直到冲了晋王府,他才松了一口气,那副慌慌张张的样子,很快就被盯着的重九传回到了顾知灼的耳中。
顾知灼已经回了镇北王府,她倚在观水亭的美人靠上,一边喂鱼一边听他说。
重九向来面冷话少,讲故事也不如晴眉有意思,可哪怕说得再简洁明了,顾知灼一听到他说承恩公跑得跟被狗撵了似的,就往谢应忱的肩上一趴,笑得不可开支。
顾以灿默默地把一碗鱼食全洒了下去,鱼儿一窝蜂的涌过去,摇头摆尾。
“喵呜!”
猫眼瞪得圆乎乎的,小爪爪跃跃欲试。
顾以灿三步并作两步过来,坐到了妹妹的另一边,他拉着她的双肩,把她的脸朝向自己这边,又抬起胳膊轻轻一压,让她伏在自己身上。
这下,满意了。
顾知灼笑得愉悦:“你接着说。”
“承恩公出来后,先是回了府,没多久,三皇子也进了承恩公府,待了一个时辰季南珂找来了,两人才先后出来。”
顾知灼靠在哥哥的身上,吃着哥哥喂到嘴边的果子露,她舒坦的懒得费脑子,直接问道:“接下呢?”
“接下来,承恩公会来求旨,让我派人去凉国迎亲。”
谢应忱的声音刚落,有管事来禀说,怀景之来了。
怀景之上门只为了一件事,便是承恩公登门求见,为的是三皇子和亲西凉,迎娶一事。
他奉上了承恩公的折子,说道:“承恩公还候在门口没走。”
顾知灼很应景地拍手:“公子说对了。”又指使着顾以灿给自己剥了个龙眼,“公子要用过晚膳再回去,他想等就让他等着。”
谢应忱颔首,示意他去传话。
谢应忱一目十行地看完了折子,并道:“多棱大王子是如今凉国的的第一继承人,但是,凉王却更想把王位给自己的儿子。”谢应忱在凉国待的这些年,也不是白待的,对于凉国上下各种人际关系了如指掌。
他把折子给两兄妹看,笑着说道:“多棱既然对大启用了离间计,唆使皇上把岳父的性命拱手相送。我们也可以依样画葫芦。”
顾知灼眼睛一亮,和顾以灿对视一眼。
顾以灿手指微弓:“你是说……”
“我会亲笔写一封信给凉王,他只要让多棱来送亲,把多棱送给我,由我处置,大启就不撕和书,五年内不主动和凉国开战。”
顾以灿打算一两年后, 趁北狄尚未休养好之际,征伐北狄。
大启朝的国力,绝无可能两边同时开战的, 朝廷若是把所有的资源全都倾斜给镇北军,五年内都不可能再和凉国开战。
所以, 这个条件与其实说是一个交易, 倒不如说是在“以进为退”。
“江午说。”顾知灼眸色微暗,缓缓地跟哥哥复述着江午说过的话,“多棱和皇上约定,大启把爹爹交给他除掉,西凉愿十年不再犯境。”
“呵。”
她唇齿间溢出了浅浅的笑声:“如今也算是一报还一报。”
似乎是感觉到她压抑的心绪,猫的两只爪子扒在她的肩上, 毛绒绒的小脑袋在她脸上蹭来蹭去。
顾知灼把它抱在了怀里。
“喵呜。”
顾以灿:“凉王会答应?”声音里没往日的意气风发。
他和爹爹一起去了西凉,最后,让爹爹独自埋骨于此。
“会。”
谢应忱笑了笑,温言与他解释道:“一来, 凉王想除掉多棱已久, 不过碍于凉国传统,他不能这么做。毕竟他自己的王位也是从他兄长处得来的,而且, 他的王后还是多棱的母亲。借刀杀人,借大启除掉多棱,这个条件只会正中他下怀。”
“二来, 凉国在岳父手中大败, 与北狄一样,没有三五年是难以养回来的。我让姜有郑枕兵边境,作势宣战, 这一个月来已猛攻几回,趁乱打下了边关三城。凉王如今怕是摸不清大启的兵力和意图。只要这信措辞强烈些,他也会怕。”
“对于凉王而言,舍了多棱,换得休养生息的时间。”
“正如咱们的皇上,舍了岳父,去了心腹大患之余,还能让凉国上交降书,何乐而不为。”
顾以灿默默点头。
说到底,两国如同坐在牌桌上,三年前爹爹是筹码,如今,这筹码换作了多棱而已。
也罢,就先让多棱来祭刀好了。
“灿灿,你去一趟西疆,为谢璟迎亲。”谢应忱拿过折子,“啪”地盖在了石桌上,“你带西疆军去吓唬吓唬西凉,再把我的信带给凉王。”
顾以灿随父打过凉国,凉国上上下下闻名而畏。
顾以灿应了。
“记得把人活着带到京城来,多棱是‘贵宾’,路上别手痒。 ”谢应忱用最温柔的语调说着最冰冷的话,“等事办完,多棱是送给夭夭和你的生辰礼,随你们处置。”
顾以灿一听乐了:“说定了。”
两人抬手击掌,顾知灼也跟着嗯嗯点头。
“那我什么时候去?”
“我今日晚些会下令旨,三日内吧、三日内启程。”
“没问题。”
顾以灿摩拳擦掌地压了压手指。
这多棱大王子,他过去在西疆时也交过手的。
谢应忱让怀景之先回去,该怎么和承恩公说,怀景之自然懂。
顾知灼抓着猫的爪子向他挥了挥。
“王爷。”
祝嬷嬷远远地站在亭子外头,直到晴眉过去把她领来,她禀道:“太夫人让奴婢来问问,什么时候用膳。”
“让人摆膳。”顾知灼主动道,“我们这就过去。丹灵表姐和星表哥还在荣和堂吗?”
“是。”祝嬷嬷恭顺道,“在陪太夫人说话呢。”
她愉悦地说道:“走走走 ,不知道祖母给我准备了什么好吃的。”
荣和堂难得的一家子全都到了,太夫人喜欢热闹,乐得合不拢嘴。
谢丹灵在外头住得舒服极了,用过膳也不想回宫,撒娇着又在镇北王府住了下来,跟顾知灼住一块。太夫人最喜欢她了,满口答应:“小公主想住多久都成。”
于是,用过晚膳,回去的就只有谢应忱和王星。
“表哥日后有何打算?”
王星假装没有听懂他的意思,笑道:“尚公主算不算?”
季家是太祖皇帝不许他们入仕。
而王家却是他们不愿意入仕。
王家历经几朝,依然屹立不倒,就在于王家谨慎。
先帝想要起用王家,把王家的两个女儿都嫁进了京城,但王家依然蛰伏不动。
谢应忱主动邀请道:“表哥要不要去我府上坐坐?”
皇帝虽下了圣旨,但也不知道怀着什么样的心思,到现在也没有举行册封礼,像是忘了就能当没发生一样。
所以,谢应忱如今并没有住进所谓的东宫,而是依然住在辰王府,甚至连牌匾他都没换。
进门的时候,谢应忱看到谢璟正在门口来回徘徊,不敲门也不走。
承恩公已经在花厅等了好几个时辰,一直都由怀景之陪着,见到谢应忱进来,连忙起身,又打量了几眼走在他身后半步的王星。
“太孙。”
他见了礼道:“臣来求见是为了三皇子殿下与凉国公主和亲一事。”
“孤正要与国公商量此事。”
谢应忱自他面前走过,坐到了主位的太师椅上。
被他的目光一扫,承恩公莫名的矮了一头。
承恩公本来还想问问他今儿送来的那个江午是什么意思,转念一想,这事若摊在明面上说,那会不会直接就和谢应忱撕破脸了呢?哎,本来他是打算问问晋王的,都怪晋王奇奇怪怪,神神叨叨,害得他连最重要的话都没来得及问。
谢应忱看着他犹豫不决的眼神,也不说破。
不久后,礼亲王,宋首辅,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等人被陆续宣召而来,快到三更时,谢应忱下了令旨,命镇北王顾以灿前往凉国迎亲,即日出发。
这个令旨一下,谢璟喝得烂醉如泥。
不过,就连承恩公都顾不上他的失意,乐呵呵为他准备出行事宜,又再三叮嘱道:“太孙让顾以灿去迎亲,肯定没安好心,指不定是要搅黄了这桩亲事,又或者是想让顾以灿在迎亲路上勾搭凉国公主,到时候太孙再说两人情投意合,把凉国公主嫁给顾以灿,断了咱们的后路。”
“太孙此人阴险狡诈,殿下不可不防啊。”
“我好不容易才说动了他,让你同去迎亲,殿下千万别出岔子。”
承恩公对着一身酒气的谢璟劝了又劝,直到他烦躁地应了声,才满意。离开前,他又忍不住叮嘱道:“你那个珂儿,养着也就养着了,别为了她再去和凉国公主闹。你要是实在喜欢,日后封个贵妃都成。”
谢璟:“……”
不会了。
他一杯一杯地喝着,直到喝得趴在桌上,呓语不断。
谢璟灌了自己三天闷酒,等到离京那天,身上还带着浓重的酒气,摇摇晃晃的坐上了马车,看得不少朝臣眉心直皱。
迎亲队伍从京城出发,谢应忱带着顾知灼亲自把他们送到了三里亭。
谢璟远远看着那道与谢应忱并肩而立的倩影,心里忍不住去想,若是谢应忱没有趁人之危,现在站在那里的会不会自己?
这个念头在心中萦绕了无数回,像是一把烈火肆意灼烧。
顾以灿上了马,和妹妹道:“我走了。”
说完又装模作样地抱了拳:“末将必不负所托。”
谢应忱给凉王的信,他已经揣在了暗袋里,和妹妹道别后,他一夹马腹到了队伍的最前头。
“出发!”
目送着他们离开后,谢应忱和顾知灼才回了京。
承恩公最是招摇,上蹿下跳的,以谢璟是和亲的名义,必要把婚事大办特办,一连几天,他一步步地试探着,一再提高的规制,几乎快要逼近太子大婚。
朝中不少人在暗暗观望,猜测谢应忱会如何应对,结果,一眨眼,谢应忱又下了一道令旨,册封雍州殷氏女为县主,封号福安,赐县主府。
这突如其来的县主把所有人都炸懵了。
这也太不按常理出牌了吧?
本来吧,他们都在猜测,太孙会不会把谢璟视作威胁来打压他,谁知道太孙根本没把三皇子当回事?
懵归懵,不少人开始打听起这位新出炉的县主到底是个什么人物。
这一打听,自然有人想起了前不久平反的雍州殷家。
原来是这个殷氏女啊。
殷家被错判为马匪,全家上下几乎满门尽亡,只留下了这一个孤女,确实挺让人同情的。可封为县主,恩宠也未免过甚了些?
于是,一封封折子飞了进来,谢应忱交代司礼监压下,连看都不看。
这个县主为的不止是殷家受的难,而是殷家女为了天命所做的牺牲。
一番封赏,不止有县主府,还有殷家的所有产业也一并交还给殷惜颜。
沈旭离京前就交代过,东厂把当年贪过殷家产业的人查得明明白白。
或是威逼,或是利诱,或是直接抄家逮人,反正该拿的都拿了回来,余下一些实在找不着,谢应忱吩咐人去开了皇帝的内库,折价补上。
就是内库。
作为太孙,照理来说,谢应忱还没有资格去动皇帝的内库。
这个吩咐一下,御用监的的掌印太监钟福都惊呆了,想了又想,赶紧去禀了乌伤。
乌伤一问缘由,想都不想道:“开。”
“啊?”
乌伤的面部早年受过伤,做不出什么多余表情,又拼命想挤出一点笑容,笑得让人毛骨悚然:“多拿点。”
“记得挑好的。像是绸缎香料珍珠玉石什么的,一定要挑今年新进贡的,不许拿陈年旧货来凑和。”
“对了,闽州上个月新贡的一个象牙围屏不错,也拿去,还有万寿节时,江南那儿进贡的蓝玉石葡萄盆景也不错……”
他零零总总的说了好几样珍品,听得钟福都快傻了。
等说完,乌伤又警告道:“要是出了什么差错没办好,你拿头过来,知道没?”
“知、知道。”
尽管有些摸不着头脑,钟福主打一个听话。
乌伤想想还不放心。
他本来想自个儿去传旨的,后来一想,他跟着主子去过天熹楼,也不知道殷姑娘有没有看到过自己,要是不小心出了差错就完了。
于是他又把钟福叫了回来,好好敲打了一番,让他去传旨。
殷姑娘的身份,主子并没有公之于众,底下人倘若不尽心,怠慢了殷姑娘,就不好了。
他是小心了又小心,嘱咐了又嘱咐,于是,钟福到天熹楼的时候,别说是摆架子了,脸笑得跟开了花一样。
钟福来的时候,顾知灼正好也在,在检查她胸口的疤。
“去接旨吧。”顾知灼扬眉笑道,“是好事。”
狸花猫扒着窗户往外看,尾巴一甩一甩的,闻言回头“喵”了一声,似是在附和顾知灼。
自打殷惜颜受伤,已经过了足足一个月,她恢复的不错,可以从榻上起来走动了。顾知灼方才看过她胸口的刀伤,愈合的相当好,只留下一条细细的伤疤,再涂一些时日的祛疤药就会彻底消失。
至于魂魄的亏空是养不好的,她下半辈子无可以避免会体弱多病。
顾知灼笑吟吟地推着她出了门。
钟福笑容满面的念完了令旨,又亲自扶着殷惜颜起来,对没眼力见的小太监喊道:“还不快搬个圈椅来,伺候县主坐下。”
“搬两个来!”
他没忘记顾大姑娘在。
小太监被训的一愣一愣的,别说是一个刚刚册封,还不知道打哪儿冒出来的县主,就连对着公主们也不见钟公公这般点头哈腰。
想不明白归想不明白,小太监连忙搬来两把椅子,伺候着她们坐下,殷勤地端茶倒水。
殷惜颜默默注视着手上的令旨,还没有从震惊中回过神。
这十年来,她做过的最美好的梦,也就是害了殷家的人会血债血偿,殷家可以一扫冤屈。
仅此而已。
到了那个时候,她也死而瞑目。
能再见到弟弟已经是上天垂怜了,没想到……
“县主,这些都是殷家当年被抄没的产业,您看看。”
钟福笑得和善,递上了一本册子。
殷惜颜飞快地翻看了一遍,这些确实全都是殷家的东西,她没有一天忘记过。
殷家在被以马匪之名定罪后,诺大的家业后来也被朝廷查抄了,弟弟在离京前说过,会让人都还回来的。
真的,全都还回来了。
殷惜颜用手指珍惜地抚过册子,控制不住指尖的颤抖。
这些全都是爹爹和娘亲的心血,尤其是马场,是殷家赖以立族的祖产。
终于又回到了他们姐弟的手里。
弟弟一定会高兴的。
弟弟从前最喜欢的就是和她一块儿去马场,策马奔驰,弟弟兴奋地说,他要成为英雄,以一己之身救万民。
她想到了当年那个坐在马背上,皎皎如月,意气风发的少年郎。
泪水充盈眼眶,不知不觉地顺着殷惜颜布满伤疤的脸颊滑落。
一滴一滴落在了册子上,晕开了上头的“马场”二字。
钟福快吓哭了。
是自己说错什么了吗?完了完了, 脑袋要没了。不知道没了脑袋还能不能当差,闽州新进贡来一座座钟,听说里头有鸟儿, 他还没见……
“钟公公。”顾知灼恰到好处地打断了他乱七八糟的思绪,“你接着说。”
钟福抖了抖双肩, 他忘记说到哪儿了。
顾知灼点了点册子, 钟福想起来了,连忙说道:“县主。时间毕竟有些久,还有一些或是查不出去处,或是已经几经易主,难以找回。依太孙令,这些是给您的补偿, 您看看。”
他殷勤地又奉上了一本册子,里头罗列的全是从皇帝的私库中精心挑选出来的稀罕物。
殷惜颜的泪水还在睫上挂着,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翻开册子。
看着看着, 不禁瞠目结舌。
这补偿是不是太多了?
幼时, 殷惜颜出身富庶,哪怕只是看册上的名字和图,也能猜到这一件件都是珍品, 甚至是孤品。
这本册子在她手中重若千钧,几乎快要掉下来了。
顾知灼用手轻轻盖住她的手背,稳稳地合上了册子。
她含笑问道:“县主府都备好了没?”
“是。”钟福笑容满面道, “县主搬进去就能住。县主, 您什么时候搬家?”
钟福记着乌伤的嘱咐,务必要问问她什么时候搬,他们过来帮忙。
殷惜颜看向了顾知灼。
她并非遇事踌躇之人, 只不过,在风尘中挣扎长大,这一出出的还是远远超出了她的认知,让她有些不知所措。
顾知灼说道:“我帮殷姐姐搬家,你们不用忙了。”
“是。”
钟福犹豫了一下,恭顺地应了,最后又把一本房契留了下来。这是县主府的房契。
顾知灼示意晴眉把人送出去。
对于内廷而言,晴眉是自己人,钟福的态度轻松了不少。
顾知灼看了一眼房契,抚掌道:“殷姐姐,这里我认得,以前是武安侯府的一个别院,我记得是个五进的宅子。武安侯府被查抄后,充入了国库。”
“应当重新修整过了,你住进去后,再慢慢按你喜欢的布置就成。”
朝廷恩赐府邸宅子,赐的都是查抄罚没的,毕竟重新盖,一来时间久一年半载都盖不完,二来京城也没有太多的空地,还需要让百姓搬迁什么的,过于劳民伤财。
要修缮县主府,再加上殷惜颜得卧床休养一个月不能走动,册封令旨才会拖到现在。
顾知灼特意慢慢地归拢整理着几本册子,给她时间平复心绪。
不多时,晴眉回来了,和她前后脚一起回来的还有听怜。
她刚刚在前头唱曲,看到有官差直奔小跨院,还有好些人来打听归娘。她生怕归娘出了什么事,匆匆忙忙唱完了曲就赶了回来。
晴眉低声附耳禀道:“姑娘,门口有不少人围着,是各府打探消息的家丁,装作是看热闹的百姓,钟公公走后,不少人都离开回去禀报了,也有人在向掌柜打听,还有人偷偷摸摸地想往里头走,让……”主子暗留的人“拦下了。”
顾知灼颔首。
她把几本册子一并交还给殷惜颜,房契放在最上头,含笑道:“殷姐姐,不如今日就搬吧。”
住在这儿,她倒是无所谓,就是这一波波人来来往往的,指不定会冲撞到殷姐姐。
殷惜颜抱着册子,贴在胸口,感受着心脏在跳动。
顾知灼愉悦道:“我们现在就搬,一会儿你再留我吃顿暖房饭。”
殷惜颜莞尔一笑,一口答应了下来。
“听怜姐姐。”
殷惜颜叫住了听怜,“你要不要和我一起住过去。”
“我?”
听怜吓了一跳,指着自己。
归娘找到了弟弟,也平反了,以后不用再过这种流落风尘的日子,这比什么都好。
听怜打小被卖进花舫,哪怕自赎己身,贱籍两个字也会跟她们一辈子。她看多了周围姐妹们的遭遇,早已心灰意冷,
这么些年来,归娘是她见过的归宿最好,她打从心底里为归娘高兴,这仿佛也是在鼓励着她,继续走下去,她也许也能走出一片坦途。
“你和我一起住吧。”
听怜连忙道:“不行不行,我是什么身份。”
“你是什么身份,我也是什么身份。”对于过去,殷惜颜从来都不觉得有什么难以对人言,“我一个人住也无趣,你就当陪陪我好不好?”
殷惜颜主动挽着她的胳膊,听怜想到一窝蜂跑来打听归娘的人,也生怕她脾气好,一个人住着会被人欺负。
她应了,心想就陪归娘住几日,等归娘弟弟回来,她再住回来。
搬家搬得相当得顺利。
殷惜颜从前居无定所,除了几身换洗衣裳和琵琶外,几乎什么也没有,听怜也是。
只需要一辆马车就够了。
顾知灼把她们送了过去,谢应忱让工部修缮县主府时,并没有安排下人,仅仅只是知会了乌伤一声。
这宅子里头里里外外的人全都是乌伤安排的,谢应忱也没有过问过来历。
县主的黑底红字牌匾高高地挂着,黑漆崭新,仿佛还能隐约闻到一股漆味。
武安侯府因贪墨军饷被查抄,府中素日奢靡,这座别院更是景致极佳,颇有些江南园林之风。至少里头的假山湖石亭台楼阁都要比公子家好看多了。
公子家空空荡荡的,能娶到媳妇真是不容易!
这么一想,顾知灼高兴了。
也不知道商心雁大家到京城了没,过两天去问问,请她去设计一下。
顾知灼帮着她们俩安顿好,又吃了顿暖房饭,交代了殷惜颜接下来日日要喝的药,离开的时候已是黄昏。
她抱着猫坐在马车里,晴眉从车橼走了过来:“姑娘,你看外头。”
顾知灼撩开车帘,县主府的对面三三两两站着不少人,这是见她们从天熹楼搬走,又跟了过来?
“停。”
顾知灼跳下马车,目光一扫。
就见一个家丁打扮的正在侃侃而谈:“这种小门小户出来的,能见过什么世面,到时候给门房塞些银子,就混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