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女领主by三春景
三春景  发于:2025年02月28日

关灯
护眼

有些比较简单的还能看出‘词源’,猜测估计有些关系。可更多专业的、新鲜的事物,就只能新造词汇了。结果就是,大家说的都是同一种语言,却可能出现完全不能理解的情况。
路易莎茫然了,海莲娜却比她更茫然:“您不知道‘苏打灰’?您怎么会不知道‘苏打灰’?如果不知道‘苏打灰’的话,您之前是怎么制作硬肥皂的?还是说,您不知道您使用的草木灰液,是用特殊的‘苏打灰’调制的吗?”
双方经过了稍显艰难的交流,路易莎才知道,东方的硬肥皂要做出来,除了他们风干条件好,也在于他们用了特殊的草木灰——路易莎过去还真以为他们纯靠风干呢!最多就是碱比较浓,然后煮的时候多蒸发一些水分,成皂就比较浓稠。别人是奶油质地,他们是粥饭的感觉。
然后铺在地上多冷却一段时间,就能切块了。切成块再风干,就成了硬肥皂。
结果,结果居然不是这样的吗?
路易莎想到了今天在肥皂作坊看到的,的确,哪怕是制作软肥皂,用的草木灰也不是随便烧什么植物得到的。既然是这样,硬肥皂用的草木灰更特殊一些,这也很合理啊!
然后路易莎就让人买了一些‘苏打灰’过来研究——经海莲娜讲解,她才知道‘苏打灰’是用一种叫做‘海蓬子’的特殊矮灌木烧成。
“海蓬子只会生长在海边或者盐湖旁的盐碱地,含碱非常高。”海莲娜还画了印象中的海蓬子给路易莎看,但很可惜,上辈子她不关注这个,还是看不出来这是什么。
不过后续拿‘苏打灰’做实验的路易莎震惊了:一般来说,草木灰当作‘碱’来使用时,利用的是其中富含的碳酸钾。之前说制作肥皂,乃至于制作玻璃,用到的碱都要用草木灰制取,还不是什么草木灰都可以。路易莎就以为最多就是盐碱地、海边这些地方的某几种植物碳酸钾含量更高,这样效果也会比较好,但起作用的还是碳酸钾。
但经过一些实验,她很艰难地确定……这种所谓的‘苏打灰’,它里面含有一定量的碳酸钠啊!
“难怪能制作硬肥皂……”路易莎忍不住自言自语。
她也是做过手工皂的人,基础的东西还是知道的。所谓‘皂化反应’,大而化之地说是碱和酯反应,但其实真正能做肥皂,起到清洁作用的就只有钾碱和钠碱。二者最大的不同,就在于钾碱只能做出软肥皂,钠碱则能比较容易地做出硬肥皂。
“您在说什么,制作硬肥皂怎么了?”海莲娜见路易莎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有些好奇。最近她在陪路易莎做实验,也是多亏她的帮助,路易莎才能确定苏打灰里有含量不算低的纯碱(碳酸钠)。
路易莎整理了一下思路,说道:“所有的碱中,只有一部分才能和油脂一起做成肥皂,钾碱可以制作软肥皂,纯碱能够制造硬肥皂。一般草木灰中富含的是钾碱,我没想到,‘海蓬子’烧成苏打灰后,是含有一定量的纯碱的。”
“是这样啊……”海莲娜这才明白,路易莎为什么完全不了解苏打灰,却能做出硬肥皂了。
她不知道苏打灰,但知道要用纯碱才能制作硬肥皂。之前看到她做肥皂时,‘草木灰液’看起来过于清澈了?那应该不是什么草木灰液,而是用纯碱和石灰水调的碱液吧,纯碱混合石灰水就能得到火碱液了。
海莲娜还沉浸新得到的化学知识里,路易莎已经畅想这能带来的‘产业变革’了——她可以用动物油和钠碱制作硬肥皂,此时要得到碳酸钠或者碳酸氢钠并不难,因为它大量地在自然界一些洼地、盐碱湖里天然存在,且价格不高!
说起来也是巧了,虽然西方人对天然纯碱很早就有一定应用了,但应用面一直不大,也就没人发现它可以像钾碱一样做肥皂。人们围绕钾碱,开发出了好多种不同的草木灰,好用的草木灰真是供不应求,却没有发现纯碱的好。
历史上就是这样的,整个中世纪,纯碱的应用都不多。大家都普遍使用草木灰制取的钾碱,或煅烧酒石得到酒石碱——从酿酒酒桶的底部可以搜刮到一些沉淀物,那就是酒石,其主要成分是酒石酸盐,经过煅烧就能获得纯度比草木灰高得多的钾碱。只不过酒石有限,实在比不上草木灰易得,这才不能成为主流。
路易莎将自己的想法和海莲娜说了,海莲娜点点头:“这倒是个很好的主意,这样制造出的硬肥皂成本很低,卖优质软肥皂的价格,或者稍高一点儿,利润也不算低了。到时候肯定会大受欢迎,如果能够大规模生产……”
“是的,现在的唯一问题是,用动物脂肪制作肥皂我从没做过,我们得做一些实验。”说到这里时,路易莎已经预见到接下来一段时间,还是要和化学实验为伍。
海莲娜一开始没反应过来,但仔细想想就明白了。路易莎过去自己制作硬肥皂,用的也是橄榄油吧。而她了解东方肥皂的工艺,东方肥皂也是橄榄油的。虽然本土用动物脂肪做肥皂已经很纯熟了,可那又是软肥皂……
别看只是要将橄榄油换成动物油,都是油脂,其实差别是很大的——别说是植物油换动物油了,就算都是植物油,用橄榄油、椰子油、米糠油等不同的油,那能一样吗?
看过一些手工皂视频的路易莎可以肯定地说,绝对不一样!譬如最简单的,不同的油皂价都不一样,由此配的碱就不可能相同呢。
她最开始玩儿一样做手工皂时就发现了,自己做手工皂很难像视频里那样顺畅、简单,总有各种意料之外。譬如配比不对,无法成皂。又或者成皂非常慢,导致一双麒麟臂都练出来了,皂液还是清汤寡水的,一点儿不粘绸。再不然成皂太快了,都来不及搅拌均匀,这就叫‘速T’了。另外不同的室温,也可能会导致之前做成功了,之后又失败……
基础的皂还好一些,但弄到后面总想加一些功效性的东西,牛奶、红酒、药草汁等等,这又会带来新的制皂难点。有的会影响成皂速度,有的则会影响保存,造成手工皂特别容易酸败……真的,不是经过验证的方子,真的不能随便乱来。
于是路易莎和海莲娜接下来就忙忙碌碌,研究羊油为主、猪油为辅的配比下,怎样制皂——在特鲁瓦的屠宰业,主要是宰羊的,得到羊油最容易。猪油的话,猪作为最常见的家畜,无论哪座城市,都会稳定屠宰一定量。
“是的,我放弃冷制皂了,隔水加热也很麻烦,所以还是煮肥皂吧。”几天之后,路易莎首先确定,动物油皂就不要强求冷制皂了。
大概是因为动物油的凝固点都比较低的原因,不保持一定温度的话,皂液糊化真的太快了!用手工皂圈子里的说法就是‘速T’了。热制皂还好,冷制皂真的就是给自己找麻烦!要么中间采取隔水加热法,要么就只能事后增加研磨之类的步骤……
而这无疑都会极大增加人工成本,肥皂又不是精油那样的暴利行业,人工成本上来了,还哪里来的竞争力?
“煮肥皂就煮肥皂吧……反正东方橄榄皂也是煮出来的,也不妨碍它成为高级肥皂啊!”路易莎还自我安慰道。
不过这也不是完全的心理安慰,以此时的制皂水平,有太多别的因素影响皂的质量了。冷制皂带来的些许品质提升与其投入的成本不匹配,有那个本钱,原料里少用点儿边角料,什么都有了。
“是,煮肥皂没什么不好的。”海莲娜不知道路易莎为什么就那么坚持‘冷制皂’,反正就她来说,煮肥皂真的挺好的(路易莎其实是被上辈子做手工皂的经验影响了,手工皂可是很强调‘冷制皂’的)。她是不愿意再死磕这个在她看来,其实没什么意义的实验了。
“但煮肥皂也有麻烦的地方,得大锅小火煮,确保温度不会太高。”路易莎又记下了一条要点,这是出于本能以及之前的经验确定的,之后还得实验怎样的温度最合适。
当然,这样简单具体的实验就不需要路易莎自己忙了,大可以列好实验计划就交代其他人做。
这么长时间了,她和海莲娜也培养出了几个实验室助手。这些实验助手的化学基础还很薄弱,但实操能力意外的不错,这点儿任务还是能完成的——他们这也是此时不少炼金术士的常态,和后世理论很强,动手能往往不行的学生完全相反呢。
“另外,用羊脂和猪脂制作肥皂,果然还是会有一些气味。”路易莎想到这里,露出了不爽的表情。肥皂有腥膻气什么的,这对她完全不能接受啊!
“这是当然了,因为无法用很好的脂肪啊……虽然已经想办法除味了——不过就我的感觉来说,已经可以接受了,洗身子也没问题。您只是嗅觉太敏锐了,而且您总是生活在芬芳的环境中,这才会觉得这个味道难以忍受。”海莲娜结束实验,还用之前制作的肥皂洗手,洗完后闻了闻,觉得这没问题。
而且,都瞄准大众市场了,还想要肥皂好闻,这就很没必要。
“不,不能就这样。虽然我也同意必须要控制成本,但明明是洗涤用品,却有不好闻的味道,这太不应该了。”路易莎还是觉得这样不行。
海莲娜是理解不了她的想法了,现在说得上有香味的肥皂,只有进口自东方的高级货。因为完全用橄榄油和月桂油,天然有一股清香——然而,在路易莎的感知里,那种‘清香’就是普通正常的味道而已,一个东西不臭就应该有那类味道,根本谈不到香。
“除臭?不,已经做过除臭了,边际效用递减,还不如在增香上想办法……”路易莎自言自语着。
而要说到‘增香’的话,首先就让人想到精油,这是这年头少有的‘香精’。而且精油皂在手工皂里也算是一个大类了,路易莎就知道好几个精油皂配方,都是经过验证的好用方子。真的制作它们的话,还省了调整配方的功夫。
然而,路易莎头一个排除的就是精油!

第107章 穿越中世纪107
要给肥皂增香, 首先排除精油的原因很简单,精油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哪怕用量不大,就像东方橄榄皂用月桂油那样用, 依旧成本太高……或许将来市场打开了,可以做一些精油皂冲击高端市场,但做普通的产品是不可能用精油的。真要是那样,还不如将动物油改为橄榄油呢!
用牛油、猪油做的香膏也不行, 这就和后世做的各种天然手工香皂有些相似了——后世制作手工皂也很少用精油增香的,一方面是贵, 另一方面精油太娇贵了, 太容易在制皂过程中,以及后续使用时‘蒸发’掉。导致花了大价钱,结果没怎么享受到精油的好处。
所以要做天然香皂,大家一般会泡香料油。就是此时制作香料油差不多的做法,将带有香味的花、果、皮、叶等浸泡在油液里,然后等待时间的作用。几个月, 甚至一两年过去,就能用这些香料油制作带有香味的天然手工皂了。
香料油用的是常温下为液态的植物油,路易莎要做的是动物油肥皂,那肯定不行……当然,重点也不是植物油,而是香料油价钱也太高了,比普通植物油还高不少呢!
香膏同理,哪怕只加一部分, 也是不能承受的。
路易莎思来想去,首先想到了檀香皂……后世制作手工香皂,要么用精油, 要么用香料油,除此之外,偶尔也会用一些粉状增香物。檀香皂固然可以用檀香精油,或者泡过檀香的油料来做,但直接加入檀香粉也不是不可以。
为此牺牲一些洗感也可以接受,此时生产的肥皂甚至还谈不到洗感呢!
檀香的香气比较重,而且甜美、受欢迎,盖过经过除臭,已经不算浓烈的肥皂本身味道,应该是能做到的。至于说价钱,其实这种香料的价钱从来比想象中低,所谓古代香料都‘价比黄金’,那是网络传说带来的刻板印象。真要是那么贵,有钱人都用不起了!
檀香本来就常做焚香,一烧烧一堆,又不是乳香那种贵物,价钱总体来说还算亲民。更何况做檀香皂,打成粉后1磅不知道能做多少肥皂了,均摊下来成本也还可以。
但最后路易莎还是放弃了檀香皂的念头,一方面,檀香皂成本也只是可接受的程度,已然没什么吸引力了。另一方面,檀香的味道实在是太东方了,不是近东,而是远到南亚那一带了。这种异国情调味道,做个把高端产品没问题,但要做普及类的产品,就很不对劲了。
人对香味的偏好,也是受文化传承和个人经历影响的。虽说除开嗅觉天生和多数人不同的,大抵好闻的就是好闻,不好闻的就是不好闻。但对异国情调的味道,偶尔尝鲜可以,实际是很难非常亲近的。
檀香甚至不是近东流行的沉香、安息香、乳香、丁香这些,近东好歹和西方交织上千年了,近东最常见的味道,西方人接受度也很高。
之后又排除了几个乍一想同样有可行性的方案,到最后,路易莎就比较倾向于‘红酒玫瑰皂’。
红酒玫瑰皂里的红酒先不谈,用的玫瑰并不是用液态油泡玫瑰,泡出来的香料油,它们一般用红酒泡。这样省时省力,成本也低——红酒玫瑰皂里泡玫瑰的做法有好几种,有的人直接就泡鲜花,有人选择泡干花。泡的时间也有长有短,短的话,免不了后面还要煮。
当然,煮红酒也不只是因为要把香味煮出来,实际上泡的长的也要煮,只不过可以把泡的花材过滤掉再煮。煮红酒其实还是为了挥发红酒酒精,不然不管怎么说,作为一款洗涤皂,含有酒精,也会对一些人造成困扰吧。
哪怕不是酒精过敏,对皮肤也没好处。
路易莎选择了泡干花,而且还是打成粉的干花——这在后世手工皂制作中倒是不少见了,为了尽可能泡出香味,大家制作香料油时,就常常拿打成粉的干料去泡。
也有榨新鲜花草的,不过那就是为了取汁水,做制皂时的水相了(制皂时本来就需要加一定量的水,加入红酒、牛奶等还能制皂成功,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拿它们做了水相)。
路易莎是不太喜欢取鲜花鲜草鲜果的汁水的,尤其是鲜花鲜草,有一种非常浓烈的青草味,那是挤破植物细胞壁时,它们细胞液的味道。这个味道本身不难闻,甚至路易莎还挺喜欢户外的青草味。但如果出现在各种香味中,甚至反客为主,路易莎就觉得难闻了。
泡鲜花虽然虽然不必榨取汁水,但说实话,泡的时间稍微长一些,味道就更微妙了。倒不是花草腐烂的味道,毕竟是泡在酒里的,可确实有些腥气……路易莎看有的做法还会换花(做香料油或用酒来泡,都有换花的),就满头问号。
就……你们认真的?
要知道,鲜花鲜草很大比例就是水啊!为什么香水工艺中,用酒精和油料浸泡原材料取香,强调换花次数不能过多,超过一定限度后,越换越差?就是因为水分也泡出来了一些——酒精、油料为什么能泡东西,东西不会腐坏呢?水超过一定成比例后,还能有一样的效果吗?
酒精、油料尚且如此,只是度数不算高的红酒,路易莎更不敢给它泡什么鲜花了,哪怕不换花也不行。
当然,选择干花的理由不止这一个,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理由,就是一年到头鲜花是有花期的,现在可没后世那么方便。干花就不同了,可以越年贮存。而且本来就有干花商人,干花也算是此时众多芳香产品中的一种。
这些干花要么会被塞进香囊里做香包,要么就是挂在墙上清新房间空气。当然,用量最大的,还是有些人会在被子、枕头、床垫里塞一些,保证可以伴着香甜的气息入眠。
决定是红酒玫瑰皂后,路易莎就让还在做实验的助手们准备——加入泡过玫瑰的红酒,这对制皂又是一个变量,又得经过一番实验才行了。
路易莎让人收购了一批玫瑰干花,碎成细末后就用大桶的红酒去泡……没有后世的料理机,干花又不像干豆子那样质地,最多也就是磨成干辣椒面那样的细末了。不过这问题不大,不太影响浸泡效果。
浸泡了大概有1个礼拜后,路易莎就让人开始煮红酒。慢煮出酒精的红酒,可以过滤掉干花粉末后,在制作肥皂时当水相直接加进去。一般来说,红酒也会导致制作手工皂时‘速T’,本来操作上应该颇有一番讲究。不过路易莎都放弃冷制皂,选择热制皂了,也就不会有什么速T,倒是又省了一个麻烦……
就这样,在特鲁瓦热集市结束后不久,路易莎终于见到了第一批红酒玫瑰皂的成品。这当然还没晾皂足够长的时间,碱值并没完全下来。但几天晾下来,现在初步试试使用感受,确定是否制皂成功,那还是可以的。
“红酒的味道还是很浓烈……不过红酒皂都是这样的,随着晾皂时间延长,味道会散去大半。”路易莎先闻了闻肥皂味儿。说实话,这时候别说肥皂原本就有的味道了,就连‘玫瑰’的味道也基本闻不到,全都被红酒味盖住了。
红酒并不是香味最浓的,但那种酒类特有的霸道风味,的确在散味时极有存在感。
此时这些肥皂的味道,路易莎也谈不上喜欢,只不过相比起之前的‘臭’,现在至少可以夸一句‘味道很特别’。不过看其他人的样子,倒是很喜欢红酒味道出现在洗涤用品中。
“……您会想到用红酒制作肥皂,掩盖肥皂本身的味道,是受到了不少人喜欢用葡萄酒洗脸的启发吗?”海莲娜也试着闻了闻肥皂,好奇地问。
必须要说的是,很多东西一开始大家都不知道功效,完全是在漫长的历史中,穷举出来了:大家只是看那个东西多,或者认为那个东西好,就要给它们找各种各样的用处。一开始只是宣称那样,后来真的起效了,这才慢慢流传下来。
葡萄酒就属于是大家觉得这个东西好。
首先此时就没有不好酒的!其次,宗教上来说,葡萄酒也是极具象征意义的,那可是基督的血啊!为什么修道院都要自己种葡萄酿酒,真就是穷极无聊了,或者想创收吗——也有这方面的原因,但更多还是因为平常用酒的地方太多了,还是自酿最划算、最方便。
除非是本地没法种葡萄,像是北方特别寒冷的地方……那没办法了,只能酿啤酒代替葡萄酒。不过还是会采购一些葡萄酒,在一些重要仪式上使用。
因为这种喜好,甚至崇拜葡萄酒的心态,大家会给葡萄酒找各种用途,有钱人用它洗脸、洗手只不过是众多操作里比较常见的一种。这种操作在如今还没达到顶峰,历史上黑死病后,大家认为洗澡时的水打开了毛孔,是导致疾病入侵的重要原因。那时候一些大聪明就来了,觉得代表‘湿寒’的水不可以,那酒不就没有危险了吗?
于是用亚麻布蘸葡萄酒擦澡……显然,用大量葡萄酒洗澡,这种操作消耗太大了,还是擦澡更有可行性。
“呃……有一些借鉴。”路易莎能说什么呢,只能这样说了。然后很快转移话题:“总的来说,还是我觉得酒的风味足够浓烈,压下那些不怎么好闻的味道绰绰有余了……现在还差一点儿,等晾皂完毕了,那会是一种很温暖很独特的味道。”
“啊,我很期待。”海莲娜想了一下,想不出来葡萄酒和玫瑰融合,味道会是怎么样。
索性不去想了,而是打湿了双手和肥皂,试着洗了洗。虽然路易莎说还要晾皂一段时间才好使用,但只是手上用一用,问题也不大,至少现在能看看起泡情况什么的。
不求多好,至少要达到‘洗涤用品’的功能吧……好在,之前那些实验没白做,肥皂是做成功了的,洗手洗东西问题都不大。
“还不错,不过……”路易莎也用红酒玫瑰皂洗了洗手,还算满意。当然,最终的洗感还要等晾皂完毕了,才能知道。而现在她左看右看这块方方正正的肥皂,忽然又对它的样子不太满意了,没有辨识度啊!
和想象中的红酒皂都是红葡萄酒一样的殷红不同,实际上的红酒皂,红酒放的少,肥皂还是会偏白色,这是油脂本身的颜色。而红酒放得多,则会勉强带上一点儿棕色,颜色也不深,黄棕色最常见。
至于上辈子手工视频中那些颜色仿佛红酒的红酒皂,要么是人家有别人不知道的秘方,要么就是用了色素调色。
一般都是后者。
路易莎也想要那样的肥皂,并且脑海里飞快闪过了至少两个办法,用红木或者红石粉。红木很快就被路易莎排除了,一方面是红木此时都是做染料,用来染红布的。虽然用来染肥皂,均摊下来成本不算高,可那到底是红染料呢,就算比不上胭脂虫红(不是后来产自美洲的仙人掌胭脂虫,欧洲有自己传统的胭脂虫),对需要控制成本的肥皂还是有点不合适。
另一方面,红色染料都能让肥皂看起来红通通的了,洗涤时会不会让衣服、皮肤带上淡红呢?或许有人会喜欢这个效果,但更多人只会觉得困扰,这作为洗涤产品是不合格的……洗衣专用的肥皂,淡蓝色倒是可以,就像后世的洗衣粉,还会加一些蓝色色料,这样有助于衣服洗过后看起来更洁净。
相比之下,红石粉就要好多了,基本不用指望它能染色,不然早就被拉去做染料了。其次,它真的很便宜,而且在特鲁瓦,这里有天然的优质大红色岩石——不然路易莎的‘红塔’是怎么来的?
红色岩石实际上在修筑城堡时经常用到,一般匠师们会选择用黄色岩石做填充碎石,因为它们最容易破碎。然后选择发蓝的岩石做承重部件,因为它们最坚硬。至于红色岩石,颜色好看,又硬度中等便于加工,一般会雕刻后做饰面。
除非是当地难见到红色岩石,外地运输又实在成本高昂,不然,此时的城堡真的很喜欢用红色岩石做外墙,或者至少部分重要的建筑会用红色岩石做外墙。在这样的情况下,路易莎居住的塔楼还可以被称为‘红塔’,是因为选择了红的最纯正的红岩,堪称优中选优。
由此可知,本地是有颜色近乎深红的红岩的,只要碎成细腻的粉泥,作为肥皂色粉绰绰有余。路易莎记得,后世的手工皂,有些也会用这种天然矿物泥做色粉,宣称这对皮肤更好——这样的宣传效果路易莎向来不在意,或许真的有那方面的功效,但肉眼反正是看不出的。
不过这至少说明,用碎成粉泥的红岩做肥皂色粉,这是很可行的。
想到就去做,路易莎立刻让人选择最优质的深红色岩石,打碎后研磨成粉。这也是成本最高的地方了,要磨得足够细得话,本身就很费人工了,这里甚至还借鉴了一些制造矿物颜料的做法——毕竟,路易莎只是想让肥皂上色,而不是让人使用的时候有细砂纸打磨皮肤的感觉,又不是要去死皮!
好在此时人工足够便宜,加上器械辅助,一次大量地做的话,均摊成本极低(一块肥皂要用到的红石泥本身就很少,不然就不是染色,而是以次充好,肥皂里面掺沙子了)。
等到加上一些红石泥,肥皂的配方又调整了一次。毕竟石泥吸水,配方中水相部分不可避免地要增加。
所以第一批让路易莎满意的红酒玫瑰皂出来时,已经是秋天了。路易莎确定一切都很好,这才让肥皂工坊准备大量生产。
当然,路易莎其实没有要垄断肥皂产业,她都打算要让特鲁瓦产的肥皂走量了,就是不打算垄断的意思。具体来说,肥皂应该和精油产业很像,都成为一个地方支柱产业,创造更多的工作,让财富汇聚并沉淀到民间。
路易莎让人搞的肥皂工坊,更多是打个样,到时候是可以谈加盟的。而因为加盟是其他人求路易莎,路易莎就可以提一些要求了——比如说,肥皂工坊主是不是可以多出一笔税,用于特鲁瓦的环境改善,要知道制造肥皂污染可不小。大规模生产和家里自制一些手工皂,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甚至上游的屠宰业什么的,也是此时污染的重灾区呢!
如果路易莎把制皂方式等都公开了,再谈这些,就会非常麻烦,就算成了也落埋怨。然而只是调换一下做事情的顺序,先让大家把路易莎想的事情干了,再教他们怎么做新式肥皂,事情就简单了。
当然,他们也可以选择来偷技术,规模不算小的工坊,路易莎如果不下大本钱严防死守,就像对玻璃镜那样,偷技术是有成功率的。不过,路易莎是他们未来的领主,他们会有一定畏惧。而且路易莎也不是不愿意分享技术,只不过他们也得付出一些而已,这就让他们很难选择风险巨大的那条路。
之所以还要先开办一家大的肥皂作坊,也是以这种方式让人知道,新出来的肥皂有多大的前景和经济效益。只有这样已经确定的好处摆在人面前,才足以驱动人做事,光靠嘴说的话,说不定还会让人觉得她是有所图谋、不怀好意呢!就像此时商人对贵族的普遍看法一样。
路易莎如今的名声在商人之间还算不错,但除了个别商人群体,要达到‘信任’的程度,那也不可能……就像当初要搞‘布鲁多香水行会’一样,路易莎也是用真真实实存在的脂吸法技术做饵料,这才让普罗万的那些商人一步步加入的。
而且,所谓‘上赶着不是买卖’,她吹得再好,那些人也是半信半疑。甚至因为她说的太好听了,本能觉得是谎言,还会远离呢!还是等她的肥皂作坊做的有声有色了,那些人眼馋,再放出消息,自己愿意以‘布鲁多香水行会’为例子,搞一个‘特鲁瓦肥皂行会’。
到时候坐等上门就行。
“您真的做出来了……这就是您想要的颜色吗?”虽然海莲娜不明白,路易莎为什么这么想要给肥皂染色,增加她口中的‘辨识度’。但想想路易莎平常使用的肥皂,也是什么颜色的都有,或许这就是她的喜好吧。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